-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0942-2001 散装乳冷藏罐

【国家标准(GB)】 散装乳冷藏罐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6 23:28:36
- GB/T10942-2001
- 现行
标准号:
GB/T 10942-2001
标准名称:
散装乳冷藏罐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2-02 -
实施日期:
2001-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32.15 KB
替代情况:
GB/T 10942-1989 JB/T 9706.1-1999 JB/T 9706.2-1999采标情况:
idt ISO 5708:1983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散装乳冷藏罐的设计、结构和性能要求及有关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尝乳收集点的二次乳量(24h)和四次乳量(48h)自动控制的固定式或移动式散装乳冷藏罐。 GB/T 10942-2001 散装乳冷藏罐 GB/T10942-2001

部分标准内容:
GB/T10942—2001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708:1983《散装乳冷藏罐》。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1.1—1993,保留了ISO5708:1983的前言,同时增加了本标推的“前言”。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0942—1989,JB/T9706.1---1999,JB/T9706.2-1999。本标准的附录 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平、李秀荣。566
标准搜慢网
各义标准行业资科免费下
GB/T10942—2001
ISO 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在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常是由ISO的技术委员会进行的。每个成员团体对某个已建立的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都有参加该委员会的权力。ISO联络成员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同样可以参加工作。ISO)委员会对国际标准认可前,应将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给其成员团体进行投票。国际标准ISO5708是由技术委员会ISO/TC23于1981年3月制定的。该标准已被下列成员团体的国家认可:奥地利
比利时
新西兰
爱尔兰
意大利
茜班牙
葡萄牙
罗马尼亚
下列国家的成员团体不赞成该标准:捷克斯洛伐克法国
澳大利亚
标准搜零网
各义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案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散装乳
Refrigerated bulk milk tanks第1篇总
GB/T109422001
idt ISO 5708:1983
代替GB/T10942—1989
本标准规定了散装乳冷藏罐的设计、结构和性能要求及有关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场、乳收集点的二次乳量(24h)和四次乳量(48h)自动控制的固定式或移动式散装乳冷藏罐。
注:本标准未涉及电气安全要求。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neqIS)468:1982)GB/T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EC529:1989)ISO5149:1993制冷设备安全要求IS()1992-2:1973商品冷藏柜试验方法云第2部分:一般试验条件bzxZ.net
3术语
3.1散装乳冷藏罐refrigerated bulk milk tank能散装并冷藏液态乳的设备。
3.2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由设备本身的功能来控制,不需操作者操作。3.3大气压力罐atmospheric tank内胆的设计工作压力为大气压力的罐。3.4真空压力罐vacuum tank
内胆的设计工作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罐。3.5搅拌器 agitator
用于搅拌乳,促使热传递,确保乳脂均匀分布的装置。3. 6 基准位置 reference position制造者为了正确安装和操作乳罐而规定的特定位置。3.7最大容量maximum volume
内胆处于基准位置,在搅拌器工作时,乳不致外溢时的容量。3.8额定容量
f rated volume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26批准568
下减造罗
还低行
2001-09-01实施
制造者规定罐的最大许可容量。GB/T 10942—2001
3.9直接冷却系统direct cooling system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与乳或内胆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系统。3.10间接冷却系统indirect cooling system通过冷却介质与乳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系统。3.11 冰罐 ice bank tank
配有水作为冷却介质且在蒸发器上形成冰的间接冷却系统的罐。3.12挤乳量milking
一次挤乳作业,注人罐中的乳量。3. 13二次挤乳量乳罐tank for two milkings为冷却和贮存24h(一天)挤乳量而设计的额定容量的乳罐。3.14四次挤乳量乳罐tank for four milkings为冷却和贮存48h(两天)挤乳量而设计的额定容量的乳罐。3.15正常工作状态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按照乳罐的设计要求,所有辅助设备处于有效的工况下,乳罐处在冷却和贮藏乳的工作状态。3.16 环境大气压 ambient atmosphere乳罐周围和空气式冷凝器前端的大气压力。3.17环境温度ambient temperature周围环境的平均温度(见14.1)。3. 18 工作温度 performance temperature乳冷却期间的环境温度。
3.19安全操作温度safe operating temperature设备正常工作时,环境温度变化范围的上限。3.20初始温度initial temperature乳注入罐内开始被冷却时的温度。3.21贮存温度storage temperature适宜贮藏的冷却乳的平均温度。3.22 冷却时间 cooling time
-次挤乳作业的乳从初始温度冷却到贮存温度所需时间,包括乳的注人时间。3.23冷却周期cooling cycle
连续两次采集乳的时间。对于二次挤乳量的乳罐冷却周期为24h,四次挤乳量的乳罐冷却周期为48h。
3.24单位能量消耗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每冷却1L乳所消耗的能量。即在试验条件符合性能要求时,一个冷却周期内,全部部件(除清洗)能量消耗的平均值。
3.252乳2milk
经过次或多次挤取而获得的正常哺乳动物乳房分泌液。在此液体中既不能添加,也不能提取任何物质,不加工处理和标定。
3.26 水water
适合于人类饮用的水,且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国际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3.27\乳”\milk”
为了便于试验,用来代替乳的水(水的冷却时间与乳几乎相同)。3.28“挤乳量”“milking”
GB/T 10942—2001
试验中,在4C时,注入乳罐相当于一次挤乳作业的“乳”。3.29注人量filling
在4C时,测量乳罐中乳(或“乳”)的容量。3.30乳(或\乳\)的温度temperature of the milk(or“milk\)在特定时刻乳的平均温度(见14.5)。3.31乳(或\乳\)的热点hot point of the milk(or“milk\)贮存期间,给定点上乳的最高温度。第2篇技术要求
4材料
内胆及其内部的所有附件或与乳接触的零件均应用奥氏体不锈钢或与奥氏体不锈钢性能接近并符合食品卫生及安全要求的材料制造。钢的性能不低于1Cr18Ni9。焊缝耐腐蚀性能应不低于基体金属,所有接缝处均应焊接并磨光。不锈钢表面的粗糙度Ra≤1.0μm,符合GB/T1031的要求。密封材料应耐脂肪、无毒,在配料和温度正常情况下,具有耐清洗和耐清洗剂的能力,且不污染乳。5结构
5.1总论
乳罐和辅助设备的设计应使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满足运输和安装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具有良好和安全的运转性能。从结构上考虑,应能防止乳的污染和材料的腐蚀,并能较容易地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和检查。
5.2内胆
内胆的额定容量应设计为最大容量的90%~95%(见3.7和3.8)。内胆内壁所有小于2.36rad(135°)的内角,其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见图1)。其他圆角半径不小于3mm,
图1内胆内壁小于2.36rad(135°)的圆角半径R的示意凡内胆内部的永久性附件均需焊接牢固,焊缝圆角半径不小于6mm,其角度不小于1.57rad(90°)。对不满足上述要求的所有部件须进行拆卸。如果乳罐没有自动或半自动清洗设备,若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使用该设备时,应能确保内胆的全部内壁得到有效清洗。如果乳罐装有经有关组织校准的线性乳容量计量装置,在正常的运输和使用条件下,内胆的结构和支撑应是可靠的,不应有变形。5.3外壳
GB/T10942—2001
外壳应具有足够的刚性,能防止水的漫人并能自由排液。5.4绝热层
绝热介质不应沉淀并在运输和检修时不产生位移。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绝热层始终符合10.4的要求。
5.5支承
对于不安装在固定基座上的乳罐,应配备可调式支承,以便将乳罐调到基准位置。当乳罐安装在地面上时,只允许地面沿任一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50.只要地面支承的下降不大于50mm,即可将乳罐定位在其基准位置上。
如果乳罐装有经有关组织校准的线性乳容量计量装置,应在乳罐调至水平位置后,将支承机构固定。
乳罐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条件:当乳罐在水平地面安装时,乳罐的底(除支承、支脚和出口管外),应位于两个假想平面与水平面倾角为1:10的上方,两假想平面的交线距地面100mm(见图2),排液口与地面的距离见5.9。如果被设计的乳罐是安装在固定基座上的,则上述要求是不适用的,但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水不进人乳罐和底座之间。
这些要求不适用于具有移动装置的乳罐。乳罐宽度
5.6盖板
177717777777
图2乳罐与地面的距离
乳罐上应配置一个或几个封闭、可靠、能自动排液的盖板,盖板与内胆搭接处应向下卷边,盖板应便于乳的检查和取样。
乳罐的结构应能保证不必卸下上盖板即可灌装乳。需要由内胆支承的所有过桥或支架,应焊接在内胆上。过桥或支架上卷边的高不小于10mm,且倾斜有利于内胆排水,凡与过桥永久性连接的部件应采用焊接。在盖板或过桥上的孔眼都应有向上的卷边,孔径为70mm以下时,其卷边高度应不小于5mm;孔径为70mm以上时,其卷边高度应不小于10mm。每个孔眼都应配置一个重叠式或导流式盖板。对于人工清洗的乳罐,其盖板应能充分打开,以保证便于清洗各个零部件,当盖板处于打开位置的时候,安全支架应提供挂接盖板的功能。应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清洗时操作人员的安全。对于非人工清洗的乳罐,盖板的设计应保证能对与乳直接接触的部件进行检查,这类乳罐至少有571
标准搜网
还低行免带壳
GB/T 10942-2001
个尺寸最小为400mm×300 mm椭圆形开口。内胆的最大内部尺寸(包括对角线)不超过700mm的小型乳罐,盖板上至少应有一个孔,孔径应不小于180mm。
5.7搅拌器
搅拌器的结构应能保障乳液不受外物污染。搅揽拌器的运动部件不得与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须采取下列防护措施:a)安装在冷藏乳罐或浸人式冷却器盖板上的搅拌器,叶片外端圆周力大于50N或圆周速度大于1.8m/s时,应设置专用装置,当乳罐盖板打开时,搅拌器自动停止工作。对于乳罐盖板打开时,搅拌器不能自动停止工作的乳罐,需在盖板明显的部位标明:“在盖板打开以前,必须先使搅拌器停止工作”的安全标志。
b)除搅拌器叶片和清洗系统的附件外,搅拌器轴上不应有突起部件。搅拌器叶片和清洗部件也不得有锐利边角。
搅拌器的结构设计应有利于清洗,如果乳罐装有自动或半自动清洗设备,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按照制造广的说明书,确保对搅拌器进行有效清洗。搅拌器联轴节应位于最大乳容积时乳平面上方至少30mm处。搅拌器轴的密封应具有可靠的结构,防止冷凝水汽、油和其他物质进人内胆造成污染。关于设备工作性能要求见10.6。5.8乳人口
每个乳罐至少有一个乳人口或人口管道,也可两者兼有。人口管道是乳罐的一部分,其设计应尽量防止加乳时形成泡沫。用于灌注的乳人口孔径应大于180mm。5.9排液门
乳罐应有一个排泄清洗液的出口,排液口要设计在内胆底部的最低位置,以便清洗液能从排液口排泄干净。
当排液口既是清洗液的出口又是乳的出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排出管外端内侧的最高点应低于内胆底部的最低点(见图3)。图3排液口位置
b)出口管应用不锈钢材料,其内径为(50士3)mm,出口管的弯曲处和接头数应不超过一个。出口管可配置阀门,可在管口处配置一个插人式塞套,出口管尽量短些。c)出口接头与地面的间隙不小于100mm,以满足管路联结工艺要求。d)当使用管塞-栓塞装置时,结构应设计为栓塞未压紧到位,即管塞-栓塞装置在打开位置时,清理搅拌器,能使液体排放彻底。
e)当基准位置上安装40L乳的乳罐,靠重力在1min之内应至少有39.8I.乳排出。f)为避免过量的空气吸人乳罐,设计时应使真空能向排液口传递,满足15.9.2中动态排放试验。当不进行动态排放试验时,乳罐应符合下面要求:·乳罐在基准位置时,矩形乳罐对排液口的倾斜度不小于1:20,立式圆柱形乳罐直径方向对排572
代授搜网
标行业资光料竞费下等
液口的倾斜度不小于1:15。
GB/T 10942—2001
乳罐应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排液口,其深度不小于25mm,直径为100~200mm(见图4)。200max
100min
图4排液口尺寸
5.10真空罐
真空罐应满足罐内真空度为80kPa(0.8bar),即绝对压力均为20kPa(0.2bar)的性能要求。当密封的真空罐内真空度为50kPa(0.5bar),无论搅拌器处于静止还是作业状态,每分钟允许进气量均不能超过5L。
5.11冰贮罐
冰贮罐的设计应满足,当冰贮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无论其内胆还是外壳均不应受到损坏。装冷却水的容器尺寸应确保冰贮控制系统和循环系统能正常工作,并能有效地冷却二次挤乳罐额定容量的60%的乳或四次挤乳罐额定容积30%的乳。即使不用冷却系统进一步冷却,也能使温度由35C降到4C。
该设备应能保证在全部蒸发面上形成有规则的冰。采取适当措施以便对冰贮罐进行必要的检查,装冷却水的容器应设计为能满足水的顺利交换。6控制装置
6.1乳温控制器
乳在额定容量的10%~~100%,温度在0~35C的范围内,乳温控制器应能满足使用要求(见10.4)。该控制器应能经受住内胆内部从一10~~70C的温度变化和环境温度从一10C到规定的安全操作温度(SOT)的温度变化。
要采取措施,确保灌乳工作开始后及时冷却。6.2冰贮量控制器
冰贮罐装有独立控制冷凝器的装置,该装置可自动控制冰量。当环境温度处于一10C到规定的安全操作温度时,应能正常工作。对于乳的容量在额定容量10%~100%时,冰量能满足10.2和10.3的573
下减造罗
要求。
GB/T 10942—2001
该控制装置能确保在冷却水容器中不形成过量的冰,以保护设备的有效功能。6.3开关
该装置应设置多功能选择开关,并标有OFF标记。在冷却和贮藏期间,乳搅拌器除设计为连续作业式自动定时装置外,直接冷却系统的乳搅拌器和冷凝器或间接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应正常配合运转,且通过乳温度控制器控制。应设置一个过载式手动开关。
对间接式冷却系统,冷凝器的工作由冰贮控制器或冷却介质恒温器自动控制,也应设置一个过载式手动开关。
除在取样前不经额外搅拌就可取样的乳罐外,均应设置时间开关,以便单独控制搅拌器的运转,运转时间不少于2min。
自动延时的乳温控制器可使乳盛满时揽拌器开动,直到乳温下降到预定值为止。揽拌器启动应设计为有自动复位功能,且符合10.4的要求。为独立地按额定间隔及运转周期控制搅拌器的运转,可设置-一个周期性时间开关。自动清洗期间,须有措施保证搅拌器仍能正常运转。7测量仪器
7.1乳温测量仪
每一个乳罐都应配有乳量在10%~100%额定容量的乳温测量仪。如果使用可拆卸的测量仪,应将其悬在乳液面之上并能方便地放人乳中。一般不使用玻璃温度计,除非给它配有合适的防护罩,以便防止乳直接与玻璃接触。测量仪应符合5.1的要求,并有效地防止尘埃及液体进入仪器。标定的测量仪应有测量内胆从一10~70℃和环境从10℃到规定的安全操作温度的能力。测量仪不得穿过内胆。
刻度标尺应安装在倒空乳罐的侧。温度标尺每一刻度为一摄氏度,标到12℃,刻度标尺的量程至少为0~40℃。2~12C范围标尺长度不小于20mm。装有环形刻度标尺的测量仪,温度由指针尖端沿着圆周方向指示读数或沿圆周方向刻度行程最外端的指示读数,此时刻度数字高应不小于6mm。当环境温度为5C到规定工作温度(PT)时,乳的温度变化率不大于10C/h时,则在2~12C的范围内,测量仪的误差不得大于1C。7.2乳位指示器
如果乳罐装有测量乳容量的指示器,则应符合第4章和5.1的要求。乳位指示器刻度范围为:额定容量的10%~100%和大于额定容量的刻度。指示器上每刻度表示的容量不大于额定容量的0.5%。7.3当乳罐端部装有乳容量液位显示刻度管路装置时,在刻度管下方,必须设置一个小阀,以防止液位刻度管中的乳返回乳罐,确保罐内鲜乳不受污染。8制冷设备
制冷设备应进行适当的防腐蚀保护,且应符合ISO5149的规定。选择的冷凝器,其制冷系统应符合10.2的要求,在环境温度为5C到规定工作温度(PT)之间,能良好运转.
9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应具有保证制冷设备连续作业的能力。574
10工作性能
10.1性能分级
乳罐的工作性能分级如下。
10.1.1挤乳次数
数字“2”表示二次挤乳用乳罐。数字“4”表示四次挤乳用乳罐。10.1.2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见表1。
10.1.3乳冷却时间
乳冷却时间见表2。
GB/T 10942—2001
工作温度(PT)C
全部挤乳量从35C到4C
1)如在预冷却的情况下,工作性能和相关条件由制造者给出。10.1.4乳的脂肪含量
冷却时间,h
安全操作温度(SOT),C
第二次挤乳量从10C到4℃
用于乳混合试验(见20.6.2)中乳的脂肪含量以百分数表示。如果没有专门的说明,含脂量一般为4%。
10.2日生产能力
当冷却系统在环境温度从5C至规定工作温度(PT)范围内工作时,能充分的冷却二次挤乳量的全部乳量或50%的四次挤乳量的额定容量。冷却系统每天工作24h,温度由35C冷却到4C。同时排除乳罐从其他热源得到的热量。
10.3乳的冷却速度
对于二次挤乳量的乳罐,不管是空的还是装有4C额定容量50%的乳,如果一次加入35C额定容量50%的乳,在不超过规定冷却时间内,所有乳应冷却到4C。对于四次挤乳量的乳罐,不管是空的还是装有4C额定容量25%、50%或75%的乳,如果一次加入35(额定容量25%的乳,在不超过规定冷却时间内,所有乳应冷却到4C。如果将相当于二次挤乳量的乳加入乳罐,在不超过规定冷却时间内,所有乳应从10℃冷却到4℃。以上要求适用于环境温度为5C至规定工作温度之间。10.4.乳的贮存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冷却周期内乳的平均温度,对于四次挤乳量的乳罐,温度应不高于4C。对于二次挤乳量的乳罐,温度应不高于5C。其他任何容的乳罐,乳的平均温度不超过9C。这些要求适用于575
标准授搜网表
不标行
资年费下实
环境温度为5C到规定工作温度之间。GB/T 10942--2001
乳罐应能绝热,其绝热效率应在规定工作温度内,乳的初始温度约为4'C,额定容量不变时,乳的平均温度升高速度应为每 4 h不超过1 C。10.5乳的结冰
当乳罐装有10%~100%额定容量的乳时,环境温度为5C到规定工作温度之间,无论是冷却或贮存期间,乳的表面不应有冰形成。10.6乳的搅拌
当乳罐装有额定容量的100%及以下任何容量的乳时,搅拌器工作时不应使乳溢出。用于直接取样的乳罐,即取样前不需进行额外搅拌,乳中的脂肪应是均勾分布的。从乳罐中随机取样时,样品中每100g乳中含脂量的差异不应超过1g。非直接取样的乳罐,搅拌器应能在2min内使脂肪在乳中均勾分布。此要求适用于装有10%~100%额定容量的乳,即冷却到4℃且静置6h的情况。在间歇式搅拌的情况下,静置时间应等于两次间歇搅拌的停歇时间。在连续搅拌的情况下,不需要有静置时间。上述工作应做到不使乳变质,例如不能因搅拌产生泡沫或乳脂。11标牌
除部件上自带的标牌外,乳罐应装有一块清晰可见且固定牢固的标牌。标牌内容如下:a)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
b)型号和编号;
c)额定容量;
d)性能分类按10.1的规定,至少应标明三个特征:第一,挤乳量;第二,环境温度的类别;第三,冷却时间的类别。如可能,搅拌试验中所用的脂肪含量写在括号内。例如:2AI,2AI(4.5%),4BII,4CIV,4CIV(7. 0%);
e)如果属蒸发式乳罐,需标明制冷剂类型。12安装和定期保养说明书
乳罐都应有包括以下内容的安装和定期保养规定:a)电源电压、频率和相数(单相或三相);b)额定输出功率,kW;
c)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冷却每升乳所消耗的能量;在规定的工作温度时,空气冷却装置;—在40C的冷却温度时,水冷却装置。d)由乳罐制造厂商规定的蒸发温度、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在规定的工作温度时,空气冷却装置;—-在40C的冷却温度时,水冷却装置。13使用说明书
乳罐应备有一份简明的安全操作和有效清洗的说明书。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a)如有搅拌器,需有“在打开盖板前必须关闭搅拌器”的警告字句;b)允许的最高清洗温度;
c)规定工作分类方法的详细说明(见10.1和11)。蒸发温度是蒸发器端部饱和蒸发时的平均温度。对直接冷却系统,该温度是指最低平均蒸发温度情况下乳冷却过程中的平均温度;对非直接冷却系统冰贮罐,该温度指冰块形成期间的平均温度。576
不润行
14基本原则
14.1环境温度
GB/T 10942-2001
第3篇试验方法
根据ISO1992-2的要求,使用精度为士0.5℃的仪器来测量环境温度。为保护温度传感器不受辐射热的影响,可以插人具有强反射表面的金属屏蔽罩内。14.1.1平均温度
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每一测量点的温度都要保持恒定,误差为士2C。使测量的平均温度与规定的环境温度相等,误差为士1℃。
平均温度包括乳罐周围和冷却器前所有点测量的温度的平均值。14.1.2测量点的确定
测量点选在乳罐外围距乳罐壁(100士10)mm处均匀分布。空气冷却器测量点选在距该装置前方(100士10)mm,近乎在进口表面上。14.1.3测量点数量
当乳罐的最大外形尺寸小于或等于2m时:a)每个侧壁至少有个测量点,
b)环绕乳罐周围至少均布四个测量点。当乳罐的最大外形尺寸为2~3m时:a)每个较小侧壁至少有一个测量点;b)对于较大侧壁大约每间隔1 m至少有二个测量点。当乳罐最大外形尺寸大于3m时:a)每个较小侧壁至少有一个测量点;b)对于较大侧壁,大约每间隔1m至少有三个测量点。14.1.4温度垂直梯度
最大为2℃/m。
14.2空气的流动
乳罐和冷却设备应安装在试验室内,使通过冷却设备的气流速度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当冷却设备不工作时,通过乳罐外壁的气流速度不得超过0.5m/s。14.3电源
电源电压应符合使用说明书或标牌的规定,其偏差为士5%。频率可在额定频率的土1%的范围内波动。14.4容量计量精度
每次挤乳量所计量容量的精度为士0.5%。14.5乳的温度
14.5.1贮存的乳在冷却和混合期间要测量温度,可选取一个或多个测量点。这些测点距罐壁底部、乳面至少20mm,距冷却表面不得少于100mm。14.5.2在贮存期间和混合前要测量乳的温度,测点应选在距表面5mm、距出口40mm内,也可通过试验台选定其他测点测量。
14.6测量频率
如果没使用连续记录仪,则进行下列测量:14.6.1在“乳”冷却期间
-频率:在“一次挤乳作业的乳冷却期间,每10min至少测量1次。577
标准搜零网邮
各标准行业资科免费下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708:1983《散装乳冷藏罐》。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1.1—1993,保留了ISO5708:1983的前言,同时增加了本标推的“前言”。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0942—1989,JB/T9706.1---1999,JB/T9706.2-1999。本标准的附录 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平、李秀荣。566
标准搜慢网
各义标准行业资科免费下
GB/T10942—2001
ISO 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家标准团体(ISO成员团体)在世界范围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常是由ISO的技术委员会进行的。每个成员团体对某个已建立的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都有参加该委员会的权力。ISO联络成员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同样可以参加工作。ISO)委员会对国际标准认可前,应将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分发给其成员团体进行投票。国际标准ISO5708是由技术委员会ISO/TC23于1981年3月制定的。该标准已被下列成员团体的国家认可:奥地利
比利时
新西兰
爱尔兰
意大利
茜班牙
葡萄牙
罗马尼亚
下列国家的成员团体不赞成该标准:捷克斯洛伐克法国
澳大利亚
标准搜零网
各义标准行业资料免费下案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散装乳
Refrigerated bulk milk tanks第1篇总
GB/T109422001
idt ISO 5708:1983
代替GB/T10942—1989
本标准规定了散装乳冷藏罐的设计、结构和性能要求及有关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农场、乳收集点的二次乳量(24h)和四次乳量(48h)自动控制的固定式或移动式散装乳冷藏罐。
注:本标准未涉及电气安全要求。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neqIS)468:1982)GB/T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EC529:1989)ISO5149:1993制冷设备安全要求IS()1992-2:1973商品冷藏柜试验方法云第2部分:一般试验条件bzxZ.net
3术语
3.1散装乳冷藏罐refrigerated bulk milk tank能散装并冷藏液态乳的设备。
3.2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由设备本身的功能来控制,不需操作者操作。3.3大气压力罐atmospheric tank内胆的设计工作压力为大气压力的罐。3.4真空压力罐vacuum tank
内胆的设计工作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罐。3.5搅拌器 agitator
用于搅拌乳,促使热传递,确保乳脂均匀分布的装置。3. 6 基准位置 reference position制造者为了正确安装和操作乳罐而规定的特定位置。3.7最大容量maximum volume
内胆处于基准位置,在搅拌器工作时,乳不致外溢时的容量。3.8额定容量
f rated volume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26批准568
下减造罗
还低行
2001-09-01实施
制造者规定罐的最大许可容量。GB/T 10942—2001
3.9直接冷却系统direct cooling system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与乳或内胆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系统。3.10间接冷却系统indirect cooling system通过冷却介质与乳进行热交换的冷却系统。3.11 冰罐 ice bank tank
配有水作为冷却介质且在蒸发器上形成冰的间接冷却系统的罐。3.12挤乳量milking
一次挤乳作业,注人罐中的乳量。3. 13二次挤乳量乳罐tank for two milkings为冷却和贮存24h(一天)挤乳量而设计的额定容量的乳罐。3.14四次挤乳量乳罐tank for four milkings为冷却和贮存48h(两天)挤乳量而设计的额定容量的乳罐。3.15正常工作状态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按照乳罐的设计要求,所有辅助设备处于有效的工况下,乳罐处在冷却和贮藏乳的工作状态。3.16 环境大气压 ambient atmosphere乳罐周围和空气式冷凝器前端的大气压力。3.17环境温度ambient temperature周围环境的平均温度(见14.1)。3. 18 工作温度 performance temperature乳冷却期间的环境温度。
3.19安全操作温度safe operating temperature设备正常工作时,环境温度变化范围的上限。3.20初始温度initial temperature乳注入罐内开始被冷却时的温度。3.21贮存温度storage temperature适宜贮藏的冷却乳的平均温度。3.22 冷却时间 cooling time
-次挤乳作业的乳从初始温度冷却到贮存温度所需时间,包括乳的注人时间。3.23冷却周期cooling cycle
连续两次采集乳的时间。对于二次挤乳量的乳罐冷却周期为24h,四次挤乳量的乳罐冷却周期为48h。
3.24单位能量消耗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每冷却1L乳所消耗的能量。即在试验条件符合性能要求时,一个冷却周期内,全部部件(除清洗)能量消耗的平均值。
3.252乳2milk
经过次或多次挤取而获得的正常哺乳动物乳房分泌液。在此液体中既不能添加,也不能提取任何物质,不加工处理和标定。
3.26 水water
适合于人类饮用的水,且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国际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3.27\乳”\milk”
为了便于试验,用来代替乳的水(水的冷却时间与乳几乎相同)。3.28“挤乳量”“milking”
GB/T 10942—2001
试验中,在4C时,注入乳罐相当于一次挤乳作业的“乳”。3.29注人量filling
在4C时,测量乳罐中乳(或“乳”)的容量。3.30乳(或\乳\)的温度temperature of the milk(or“milk\)在特定时刻乳的平均温度(见14.5)。3.31乳(或\乳\)的热点hot point of the milk(or“milk\)贮存期间,给定点上乳的最高温度。第2篇技术要求
4材料
内胆及其内部的所有附件或与乳接触的零件均应用奥氏体不锈钢或与奥氏体不锈钢性能接近并符合食品卫生及安全要求的材料制造。钢的性能不低于1Cr18Ni9。焊缝耐腐蚀性能应不低于基体金属,所有接缝处均应焊接并磨光。不锈钢表面的粗糙度Ra≤1.0μm,符合GB/T1031的要求。密封材料应耐脂肪、无毒,在配料和温度正常情况下,具有耐清洗和耐清洗剂的能力,且不污染乳。5结构
5.1总论
乳罐和辅助设备的设计应使其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满足运输和安装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具有良好和安全的运转性能。从结构上考虑,应能防止乳的污染和材料的腐蚀,并能较容易地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和检查。
5.2内胆
内胆的额定容量应设计为最大容量的90%~95%(见3.7和3.8)。内胆内壁所有小于2.36rad(135°)的内角,其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见图1)。其他圆角半径不小于3mm,
图1内胆内壁小于2.36rad(135°)的圆角半径R的示意凡内胆内部的永久性附件均需焊接牢固,焊缝圆角半径不小于6mm,其角度不小于1.57rad(90°)。对不满足上述要求的所有部件须进行拆卸。如果乳罐没有自动或半自动清洗设备,若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使用该设备时,应能确保内胆的全部内壁得到有效清洗。如果乳罐装有经有关组织校准的线性乳容量计量装置,在正常的运输和使用条件下,内胆的结构和支撑应是可靠的,不应有变形。5.3外壳
GB/T10942—2001
外壳应具有足够的刚性,能防止水的漫人并能自由排液。5.4绝热层
绝热介质不应沉淀并在运输和检修时不产生位移。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绝热层始终符合10.4的要求。
5.5支承
对于不安装在固定基座上的乳罐,应配备可调式支承,以便将乳罐调到基准位置。当乳罐安装在地面上时,只允许地面沿任一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50.只要地面支承的下降不大于50mm,即可将乳罐定位在其基准位置上。
如果乳罐装有经有关组织校准的线性乳容量计量装置,应在乳罐调至水平位置后,将支承机构固定。
乳罐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条件:当乳罐在水平地面安装时,乳罐的底(除支承、支脚和出口管外),应位于两个假想平面与水平面倾角为1:10的上方,两假想平面的交线距地面100mm(见图2),排液口与地面的距离见5.9。如果被设计的乳罐是安装在固定基座上的,则上述要求是不适用的,但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水不进人乳罐和底座之间。
这些要求不适用于具有移动装置的乳罐。乳罐宽度
5.6盖板
177717777777
图2乳罐与地面的距离
乳罐上应配置一个或几个封闭、可靠、能自动排液的盖板,盖板与内胆搭接处应向下卷边,盖板应便于乳的检查和取样。
乳罐的结构应能保证不必卸下上盖板即可灌装乳。需要由内胆支承的所有过桥或支架,应焊接在内胆上。过桥或支架上卷边的高不小于10mm,且倾斜有利于内胆排水,凡与过桥永久性连接的部件应采用焊接。在盖板或过桥上的孔眼都应有向上的卷边,孔径为70mm以下时,其卷边高度应不小于5mm;孔径为70mm以上时,其卷边高度应不小于10mm。每个孔眼都应配置一个重叠式或导流式盖板。对于人工清洗的乳罐,其盖板应能充分打开,以保证便于清洗各个零部件,当盖板处于打开位置的时候,安全支架应提供挂接盖板的功能。应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清洗时操作人员的安全。对于非人工清洗的乳罐,盖板的设计应保证能对与乳直接接触的部件进行检查,这类乳罐至少有571
标准搜网
还低行免带壳
GB/T 10942-2001
个尺寸最小为400mm×300 mm椭圆形开口。内胆的最大内部尺寸(包括对角线)不超过700mm的小型乳罐,盖板上至少应有一个孔,孔径应不小于180mm。
5.7搅拌器
搅拌器的结构应能保障乳液不受外物污染。搅揽拌器的运动部件不得与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须采取下列防护措施:a)安装在冷藏乳罐或浸人式冷却器盖板上的搅拌器,叶片外端圆周力大于50N或圆周速度大于1.8m/s时,应设置专用装置,当乳罐盖板打开时,搅拌器自动停止工作。对于乳罐盖板打开时,搅拌器不能自动停止工作的乳罐,需在盖板明显的部位标明:“在盖板打开以前,必须先使搅拌器停止工作”的安全标志。
b)除搅拌器叶片和清洗系统的附件外,搅拌器轴上不应有突起部件。搅拌器叶片和清洗部件也不得有锐利边角。
搅拌器的结构设计应有利于清洗,如果乳罐装有自动或半自动清洗设备,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要按照制造广的说明书,确保对搅拌器进行有效清洗。搅拌器联轴节应位于最大乳容积时乳平面上方至少30mm处。搅拌器轴的密封应具有可靠的结构,防止冷凝水汽、油和其他物质进人内胆造成污染。关于设备工作性能要求见10.6。5.8乳人口
每个乳罐至少有一个乳人口或人口管道,也可两者兼有。人口管道是乳罐的一部分,其设计应尽量防止加乳时形成泡沫。用于灌注的乳人口孔径应大于180mm。5.9排液门
乳罐应有一个排泄清洗液的出口,排液口要设计在内胆底部的最低位置,以便清洗液能从排液口排泄干净。
当排液口既是清洗液的出口又是乳的出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排出管外端内侧的最高点应低于内胆底部的最低点(见图3)。图3排液口位置
b)出口管应用不锈钢材料,其内径为(50士3)mm,出口管的弯曲处和接头数应不超过一个。出口管可配置阀门,可在管口处配置一个插人式塞套,出口管尽量短些。c)出口接头与地面的间隙不小于100mm,以满足管路联结工艺要求。d)当使用管塞-栓塞装置时,结构应设计为栓塞未压紧到位,即管塞-栓塞装置在打开位置时,清理搅拌器,能使液体排放彻底。
e)当基准位置上安装40L乳的乳罐,靠重力在1min之内应至少有39.8I.乳排出。f)为避免过量的空气吸人乳罐,设计时应使真空能向排液口传递,满足15.9.2中动态排放试验。当不进行动态排放试验时,乳罐应符合下面要求:·乳罐在基准位置时,矩形乳罐对排液口的倾斜度不小于1:20,立式圆柱形乳罐直径方向对排572
代授搜网
标行业资光料竞费下等
液口的倾斜度不小于1:15。
GB/T 10942—2001
乳罐应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排液口,其深度不小于25mm,直径为100~200mm(见图4)。200max
100min
图4排液口尺寸
5.10真空罐
真空罐应满足罐内真空度为80kPa(0.8bar),即绝对压力均为20kPa(0.2bar)的性能要求。当密封的真空罐内真空度为50kPa(0.5bar),无论搅拌器处于静止还是作业状态,每分钟允许进气量均不能超过5L。
5.11冰贮罐
冰贮罐的设计应满足,当冰贮控制器发生故障时,无论其内胆还是外壳均不应受到损坏。装冷却水的容器尺寸应确保冰贮控制系统和循环系统能正常工作,并能有效地冷却二次挤乳罐额定容量的60%的乳或四次挤乳罐额定容积30%的乳。即使不用冷却系统进一步冷却,也能使温度由35C降到4C。
该设备应能保证在全部蒸发面上形成有规则的冰。采取适当措施以便对冰贮罐进行必要的检查,装冷却水的容器应设计为能满足水的顺利交换。6控制装置
6.1乳温控制器
乳在额定容量的10%~~100%,温度在0~35C的范围内,乳温控制器应能满足使用要求(见10.4)。该控制器应能经受住内胆内部从一10~~70C的温度变化和环境温度从一10C到规定的安全操作温度(SOT)的温度变化。
要采取措施,确保灌乳工作开始后及时冷却。6.2冰贮量控制器
冰贮罐装有独立控制冷凝器的装置,该装置可自动控制冰量。当环境温度处于一10C到规定的安全操作温度时,应能正常工作。对于乳的容量在额定容量10%~100%时,冰量能满足10.2和10.3的573
下减造罗
要求。
GB/T 10942—2001
该控制装置能确保在冷却水容器中不形成过量的冰,以保护设备的有效功能。6.3开关
该装置应设置多功能选择开关,并标有OFF标记。在冷却和贮藏期间,乳搅拌器除设计为连续作业式自动定时装置外,直接冷却系统的乳搅拌器和冷凝器或间接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应正常配合运转,且通过乳温度控制器控制。应设置一个过载式手动开关。
对间接式冷却系统,冷凝器的工作由冰贮控制器或冷却介质恒温器自动控制,也应设置一个过载式手动开关。
除在取样前不经额外搅拌就可取样的乳罐外,均应设置时间开关,以便单独控制搅拌器的运转,运转时间不少于2min。
自动延时的乳温控制器可使乳盛满时揽拌器开动,直到乳温下降到预定值为止。揽拌器启动应设计为有自动复位功能,且符合10.4的要求。为独立地按额定间隔及运转周期控制搅拌器的运转,可设置-一个周期性时间开关。自动清洗期间,须有措施保证搅拌器仍能正常运转。7测量仪器
7.1乳温测量仪
每一个乳罐都应配有乳量在10%~100%额定容量的乳温测量仪。如果使用可拆卸的测量仪,应将其悬在乳液面之上并能方便地放人乳中。一般不使用玻璃温度计,除非给它配有合适的防护罩,以便防止乳直接与玻璃接触。测量仪应符合5.1的要求,并有效地防止尘埃及液体进入仪器。标定的测量仪应有测量内胆从一10~70℃和环境从10℃到规定的安全操作温度的能力。测量仪不得穿过内胆。
刻度标尺应安装在倒空乳罐的侧。温度标尺每一刻度为一摄氏度,标到12℃,刻度标尺的量程至少为0~40℃。2~12C范围标尺长度不小于20mm。装有环形刻度标尺的测量仪,温度由指针尖端沿着圆周方向指示读数或沿圆周方向刻度行程最外端的指示读数,此时刻度数字高应不小于6mm。当环境温度为5C到规定工作温度(PT)时,乳的温度变化率不大于10C/h时,则在2~12C的范围内,测量仪的误差不得大于1C。7.2乳位指示器
如果乳罐装有测量乳容量的指示器,则应符合第4章和5.1的要求。乳位指示器刻度范围为:额定容量的10%~100%和大于额定容量的刻度。指示器上每刻度表示的容量不大于额定容量的0.5%。7.3当乳罐端部装有乳容量液位显示刻度管路装置时,在刻度管下方,必须设置一个小阀,以防止液位刻度管中的乳返回乳罐,确保罐内鲜乳不受污染。8制冷设备
制冷设备应进行适当的防腐蚀保护,且应符合ISO5149的规定。选择的冷凝器,其制冷系统应符合10.2的要求,在环境温度为5C到规定工作温度(PT)之间,能良好运转.
9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应具有保证制冷设备连续作业的能力。574
10工作性能
10.1性能分级
乳罐的工作性能分级如下。
10.1.1挤乳次数
数字“2”表示二次挤乳用乳罐。数字“4”表示四次挤乳用乳罐。10.1.2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见表1。
10.1.3乳冷却时间
乳冷却时间见表2。
GB/T 10942—2001
工作温度(PT)C
全部挤乳量从35C到4C
1)如在预冷却的情况下,工作性能和相关条件由制造者给出。10.1.4乳的脂肪含量
冷却时间,h
安全操作温度(SOT),C
第二次挤乳量从10C到4℃
用于乳混合试验(见20.6.2)中乳的脂肪含量以百分数表示。如果没有专门的说明,含脂量一般为4%。
10.2日生产能力
当冷却系统在环境温度从5C至规定工作温度(PT)范围内工作时,能充分的冷却二次挤乳量的全部乳量或50%的四次挤乳量的额定容量。冷却系统每天工作24h,温度由35C冷却到4C。同时排除乳罐从其他热源得到的热量。
10.3乳的冷却速度
对于二次挤乳量的乳罐,不管是空的还是装有4C额定容量50%的乳,如果一次加入35C额定容量50%的乳,在不超过规定冷却时间内,所有乳应冷却到4C。对于四次挤乳量的乳罐,不管是空的还是装有4C额定容量25%、50%或75%的乳,如果一次加入35(额定容量25%的乳,在不超过规定冷却时间内,所有乳应冷却到4C。如果将相当于二次挤乳量的乳加入乳罐,在不超过规定冷却时间内,所有乳应从10℃冷却到4℃。以上要求适用于环境温度为5C至规定工作温度之间。10.4.乳的贮存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冷却周期内乳的平均温度,对于四次挤乳量的乳罐,温度应不高于4C。对于二次挤乳量的乳罐,温度应不高于5C。其他任何容的乳罐,乳的平均温度不超过9C。这些要求适用于575
标准授搜网表
不标行
资年费下实
环境温度为5C到规定工作温度之间。GB/T 10942--2001
乳罐应能绝热,其绝热效率应在规定工作温度内,乳的初始温度约为4'C,额定容量不变时,乳的平均温度升高速度应为每 4 h不超过1 C。10.5乳的结冰
当乳罐装有10%~100%额定容量的乳时,环境温度为5C到规定工作温度之间,无论是冷却或贮存期间,乳的表面不应有冰形成。10.6乳的搅拌
当乳罐装有额定容量的100%及以下任何容量的乳时,搅拌器工作时不应使乳溢出。用于直接取样的乳罐,即取样前不需进行额外搅拌,乳中的脂肪应是均勾分布的。从乳罐中随机取样时,样品中每100g乳中含脂量的差异不应超过1g。非直接取样的乳罐,搅拌器应能在2min内使脂肪在乳中均勾分布。此要求适用于装有10%~100%额定容量的乳,即冷却到4℃且静置6h的情况。在间歇式搅拌的情况下,静置时间应等于两次间歇搅拌的停歇时间。在连续搅拌的情况下,不需要有静置时间。上述工作应做到不使乳变质,例如不能因搅拌产生泡沫或乳脂。11标牌
除部件上自带的标牌外,乳罐应装有一块清晰可见且固定牢固的标牌。标牌内容如下:a)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
b)型号和编号;
c)额定容量;
d)性能分类按10.1的规定,至少应标明三个特征:第一,挤乳量;第二,环境温度的类别;第三,冷却时间的类别。如可能,搅拌试验中所用的脂肪含量写在括号内。例如:2AI,2AI(4.5%),4BII,4CIV,4CIV(7. 0%);
e)如果属蒸发式乳罐,需标明制冷剂类型。12安装和定期保养说明书
乳罐都应有包括以下内容的安装和定期保养规定:a)电源电压、频率和相数(单相或三相);b)额定输出功率,kW;
c)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冷却每升乳所消耗的能量;在规定的工作温度时,空气冷却装置;—在40C的冷却温度时,水冷却装置。d)由乳罐制造厂商规定的蒸发温度、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在规定的工作温度时,空气冷却装置;—-在40C的冷却温度时,水冷却装置。13使用说明书
乳罐应备有一份简明的安全操作和有效清洗的说明书。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a)如有搅拌器,需有“在打开盖板前必须关闭搅拌器”的警告字句;b)允许的最高清洗温度;
c)规定工作分类方法的详细说明(见10.1和11)。蒸发温度是蒸发器端部饱和蒸发时的平均温度。对直接冷却系统,该温度是指最低平均蒸发温度情况下乳冷却过程中的平均温度;对非直接冷却系统冰贮罐,该温度指冰块形成期间的平均温度。576
不润行
14基本原则
14.1环境温度
GB/T 10942-2001
第3篇试验方法
根据ISO1992-2的要求,使用精度为士0.5℃的仪器来测量环境温度。为保护温度传感器不受辐射热的影响,可以插人具有强反射表面的金属屏蔽罩内。14.1.1平均温度
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每一测量点的温度都要保持恒定,误差为士2C。使测量的平均温度与规定的环境温度相等,误差为士1℃。
平均温度包括乳罐周围和冷却器前所有点测量的温度的平均值。14.1.2测量点的确定
测量点选在乳罐外围距乳罐壁(100士10)mm处均匀分布。空气冷却器测量点选在距该装置前方(100士10)mm,近乎在进口表面上。14.1.3测量点数量
当乳罐的最大外形尺寸小于或等于2m时:a)每个侧壁至少有个测量点,
b)环绕乳罐周围至少均布四个测量点。当乳罐的最大外形尺寸为2~3m时:a)每个较小侧壁至少有一个测量点;b)对于较大侧壁大约每间隔1 m至少有二个测量点。当乳罐最大外形尺寸大于3m时:a)每个较小侧壁至少有一个测量点;b)对于较大侧壁,大约每间隔1m至少有三个测量点。14.1.4温度垂直梯度
最大为2℃/m。
14.2空气的流动
乳罐和冷却设备应安装在试验室内,使通过冷却设备的气流速度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当冷却设备不工作时,通过乳罐外壁的气流速度不得超过0.5m/s。14.3电源
电源电压应符合使用说明书或标牌的规定,其偏差为士5%。频率可在额定频率的土1%的范围内波动。14.4容量计量精度
每次挤乳量所计量容量的精度为士0.5%。14.5乳的温度
14.5.1贮存的乳在冷却和混合期间要测量温度,可选取一个或多个测量点。这些测点距罐壁底部、乳面至少20mm,距冷却表面不得少于100mm。14.5.2在贮存期间和混合前要测量乳的温度,测点应选在距表面5mm、距出口40mm内,也可通过试验台选定其他测点测量。
14.6测量频率
如果没使用连续记录仪,则进行下列测量:14.6.1在“乳”冷却期间
-频率:在“一次挤乳作业的乳冷却期间,每10min至少测量1次。577
标准搜零网邮
各标准行业资科免费下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T40180—2021 婴童浮力泳装
- GB/T42062-2022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 GB/T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 GB/T4504-1998 轿车无内胎轮胎脱圈阻力试验方法
- GB50460-2008 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施工规范
- GB/T40826—2021 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方法图板电子扫描仪法
- 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GB/T5009.128-2003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
- GB/T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12205-1990 人工燃气主组份的化学分析方法
- GB3883.1-2008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
- GB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GB/T14760-1993 光缆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测试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