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称重显示控制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03:11:49
  • GB/T7724-199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7724-1999

  • 标准名称:

    称重显示控制器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9-04-02
  • 实施日期:

    1999-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09.34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8, 字数:31千字
  • 标准价格:

    13.0 元
  • 出版日期:

    1999-09-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7-03-18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贾颐康、沈立人、翟东、许福国
  • 起草单位:

    轻工部机械局
  • 归口单位:

    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国家轻工业局
  •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称重显示控制器(以下简称显示器)的产品分类、计量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连续的模拟电压信号为质量信号的称重显示器。 GB/T 7724-1999 称重显示控制器 GB/T7724-199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 7724—1999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建议R76-1《非自动衡器》(1992年版),对GB/T7724-1987《称重显示控制器技术条件》进行修订的。本标准等效采用了R76—-1《非自动衡器》中对电子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的技术要求。结合电工电子产品的制造和使用的有关规定,增加了安全防护要求、包装运输试验等有关内容。
本标准将称重显示控制器按准确度级别分级,是为了便于制造、检验和选用。由于称重显示控制器既是电子衡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独立的部件,所以,将称重显示控制器的技术完全依附于电子衡器是不合适的。应当认识到一台特定的称重显示控制器的有效性能是可以通过装有此显示控制器的测量系统中的补偿措施而得以改善的。本标准未包括显示控制器的功能,任何附加功能只要不妨碍计量要求,均可予以考虑。本标推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7724-1987。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衡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颐康、沈立人、翟东、许福国。12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称重显示控制器
Weighting indication controllerGB/T 7724—1999
代替GB/T77241987
本标准规定了称重显示控制器(以下简称显示器)的产品分类、计量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连续的模拟电压信号为质量信号的称重显示器。注:该显示器主要作为电子衡器的称重显示与控制部件,所接受的重量信号为连续的模拟电信号。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eqv IEC 68-2-2-1974)
GB/T2423.2--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eqv IEC 68-2-2-1974)
GB/T2423.3-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eqv IEC 68-2-3-1984)
GB/T2423.37—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L:砂尘试验方法(neq DIN 40046—197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R:水试验方法GB/T 2423.38—1990
GB/T2829—1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SO3591-1977)GB/T4857.5—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GB/T4857.10—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eqvISO8318-1986)GB/T4857.20-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石碰撞试验方法
GB/T6388-1986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13926.2—19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要求(idt IEC 801-2)
辐射电磁场要求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GB/T 13926. 3-—1992
(idt IEC 801-3)
主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GB/T13926.4—19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电磁兼容性(idt IEC 801-4)
GB14249.1--1993电子衡器安全要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4-02批准1999-10-01实施
GB/T 7724—1999
GB/T14249.2-1993电子衡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4250—1993衡器术语
3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4250中的定义。4产品分类
4.1显示器的型号表示方法
4.2衡器产品类型
设计序号:两位阿拉伯数字
衡器产品类型:一位阿拉伯数字准确度等级代号:一位阿拉伯数字产品名称代号:分别表示显示、控制二词汉语拼音字头除配用于非自动衡器显示器的衡器产品类型代号为“1”外,其他类型的显示器代号应由相应的产品标准明确规定。
4.3企业型号
允许制造显示器的企业选用双重型号,既按本标准编制型号外,再按各自的需要编制型号。4.4设计序号
由制造显示器的企业自行编号。5计量要求
5.1准确度等级
显示器按准确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以阿拉伯数字1、2、3、4表示,各等级显示器的参数见表1。表1
准确度等级
影响量
分度数d
最高输入灵敏度μVd
噪声μVpp
零点温度性能,μV/℃
量程温度性能,×10-%/C,<
5.2分度值
200 000
5.2.1分度值应在下列数字中选择a)1×10°;
b)2×10t;
c)5×10%。
注:为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5.2.2对于Ⅱ或V级衡器,所配显示器的分度值应等于衡器的检定分度值的整数倍。5.2.3分度值的量值单位应与所配衡器分度值的量值单位相一致。5.3允差
:1000
5.3.1最大允许误差
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值见表2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
050 000200.0005.3.2使用中最大允许误差值
GB/T 7724—1999
准确度等级
05 00020000500m2000
2000使用中,显示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值,应是首次检定时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5.4鉴别力
增加(或减小)一个相当于1.4d的信号量,显示器的示值应改变一个分度值。5.5重复性
50200重复输入同一信号量,各次示值之差不得大于该信号量时显示器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5.6时间影响
输入恒定的称量信号并保持30min,保持期间示值变化量不大于相应允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5.7温度影响
5.7.1法定温度界限
如果没有以适当的方式说明显示器工作时的环境温度超出了表3所列温度范围。显示器允差应在表 3所列的温度范匿内符合第5.3条的要求。表3
温度范围,℃
温度变化范围,℃≥
温度变化量,℃
相对度,%RH ≤
0~40
5.7.2特种温度界限
如果需要显示器在表3所列温度范以外的环境温度下工作,则应以适当的方式特别说明,且显示器允差应在表3所列温度变化范围内正常工作。5.7.3空秤时的温度影响
显示器工作于空秤状态时,若环境温度发生表3列出的变化量,显示器的示值变化应不大于0.5d。5.8湿度影响
显示器在温度范围上限及表3所列的相对湿度下工作时,允差应符合第5. 3条的要求。5.9供电电源的影响、
5.9.1以公共电网供电的显示器在供电电源发生下列变化时,应符合第5.3条的规定的允差要求:a)电压降低至标称供电电压的85%;b)电压升高至标称供电电压的110%;c)频率降低至标称电源频率的98%,d)频率上升至标称电源频率的102%。5.9.2应以适当的方式明确标注直流供电的显示器的供电电压范围,显示器在所标明的电压范围内应满足第5.3条规定的允差要求。
5.10包装跌落保护能力
GB/T 7724--1999
被检验显示器在包装条件下运输,受到垂直冲击时的耐冲击强度及包装对内装显示器应有的保护能力。试验强度值见表4规定。
包装显示器的质量 m1,kg
10≤mi<20
20≤m<30
30≤m<40
包装振动保护能力
跌落冲击部位底面的跌落高度,mm800
跌落冲击次数
被检验显示器在包装条件下运输,受到正弦变频振动或共振情况的强度及包装对内装显示器应有的保护能力。
振动持续时间一般由运输条件的具体情况而定,若未规定时,推荐以下规定:扫频试验:3Hz~100Hz~3Hz,重复三次。共振试验:在共振频率上持续15 min。5.12,包装碰撞保护能力
被检验显示器在包装条件下运输,受到多次重复性机械碰撞的耐冲击强度及包装对内装显示器的保护能力。碰撞试验选用的数值见表5规定。表5
峰值加速度A
脉冲持续时间 D
相应的速度变化量(u=2AD/元)
脉冲重复频率
碰撞次数
脉冲波形
5.13千扰影响
被检验显示器置于干扰场合:
a)不会发生显著增差,
b)当检测出显著增差时,能作出反应。单
次/min
注:等于或小于分度值的干扰误差是允许的与示值的误差值无关。5.14干扰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应按照第7章有关部分的规定进行,测试项目见表6。表6
测试项目
静态溢度(按7.3.17条)
湿热稳定状态(按7.3.18条)
电源电压变化(按7.3.15条)
短时电源电压跌落(按7.5.2条)电快速瞬间脉冲群(按7.5.3条)静电放电(按7.5.4条)
电磁辐射(按7.5.5条)
标称值
60~100
1000±10
近似半正弦波
测试特性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6技术要求
6.1安全防护要求
6.1.1环境防护能力
GB/T 7724—1999
6.1.1.1用于良好的室内环境中的显示器的防护能力不得低于IP41级。6.1.1.2用于般工业厂房环境中的显示器的防护能力不得低于IP51级。6.1.1.3用于粉尘较多的工业厂房(或类似)环境中的显示器的防护能力不得低于IP62级。6.1.1.4安装在室外固定位置受自然现象(如光照、丽淋、风吹等,下同)影响较小的环境中的显示器的防护能力不得低于IP62级,受自然现象影响较大的显示器的防护能力不得低于IP63级。6.1.2电气绝缘
6.1.2.1以下显示器应视为I类安全显示器。必要时可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a)在良好的室内环境中固定位置使用的;b)安装在室外固定位置,但受自然现象影响很小。6.1.2.2以下显示器应视为I类安全显示器。必要时可采用双重绝缘或强绝缘。a)便携式的;
b)固定在可移动的衡器上的;
c)安装在室外圈定位置,但受自然现象影响较大的。6.1.2.3以下显示器应视为直类安全显示器。a)由内部电池供电且线路中最高电压不超过42V的:b)由安全超低电压供电且线路中最高电压不超过42V的。6.1.3电气安全要求
由电网供电的显示器,供电回路与其他回路和可导电的机械零部件之间的电气安全要求为:a)直流500V条件下绝缘电阻不低于I类显示器为10MQ。
其他类型显示器为5M2。
b)交流供电电源电压上限条件下交流漏电流不大于一1类显示器为0.25mA。
一台式1类显示器为0.75mA。
其他1类显示器为3.5mA。
c)试验电压为交流2000V或正弦半波直流脉动峰值电压为3000V时,1min不击穿。注:供电回路包括显示器与供电接点之间的电缆线。6.1.4保护接地端的导电能力
对于1类安全显示器,安全保护接地端与各个可能触及的导电性零部件之间的导电能力为:a)导电电阻应不大于0.5Q;
b)长时间通导电流的能力是供电回路中断路保护器标称切断电流值的10倍。6.1.5附加说明
对显示器提出其他特殊机械或电气要求(如防爆要求)时,应另外制定技术条件。6.2适用性
显示器结构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在使用周期中能维持其计量性能。6.3防护
6.3.1欺骗性使用
显示器不得具有可能方便于欺骗性使用的特征。6.3.2意外损坏与错误调整
GB/T 7724-1999
显示器的结构应保障,当控制元件受意外损坏或错误调整而干扰正常功能时,应有可视性或可听性警告。
6.3.3控制
显示器控制的设计,应保障控制的动作通常只能进入设计预定的位置,除非控制期间所有的指示程序都不能执行。各键的标记均应清晰。6.3.4器件和预置控制件的保障
对于禁止接触或禁止调整的那些器件和预置控制件,应提供保障性手段(如加封,但允许1级显示器除外)。通过口令或类似的软件方式来达到如密,也是一种可行手段。6.3.5量程调整
显示器允许配备一个自动或半自动量程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应装于仪表的内部。除I级显示器外应对量程调整装置提供保障(如加封)以使封装后外部的影响不对此装置产生作用。6.4显示结果
6.4.1显示数字的品质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显示数值应可靠、易读6.4.2指示形式
对于任何一重量示值,只能使用一种质量单位。6.4.3数字指示自右端开始,至少应显示一位数字。在分度值自动改变的场合,显示的小数标志应保持在原位。小数部分应有一个小数标记(点或逗号)与整数分开。显示时,小数点左边至少应有一位数,右边应有位数。
零点是可以由一个零在右端显示,而无小数标记。选择质量单位时,应使重量值右端的无效零不超过一个。对带有小数标记的重量值,无效零只准许在小数标记后的第三位。
6.4.4示值的极限
当超过Max十9d时,应用可视性符号提出警告。6.5数字指示装置与打印装置
6.5.1示值变化
改变输入信号,原示值的保持时间不应超过1s。6.5.2扩展指示装置
允许1级或1级衡器配用带有扩展指示功能的显示器,但显示扩展示值的条件是:a)在按住扩展指示按键期间;
b)在发出手动指令后的5s内。
注: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均应无法进行打印。6.5.3多用指示装置
在同一台指示装置上,除基本数据指示外,还可显示其他示值,其前提如下:a)需要以适当的计量单位或符号、专用记号等来识别重量值以外的量;b)需要清楚地识别属于非称量结果的重量值,或在发出手动指令时才暂时显示且不予打印的重量值;
c)如果根据专门指令,使称量方式无效,则多用指示即不受上述前提限制。6.5.4打印装置
打印应清晰耐久。打印出的数字高度,至少应不小于2mm。所打印的计量单位的名称或符号,应在数值之后或在一列数据的上方。6.5.5记忆存储装置
GB/T 7724—1999
在稳定平衡之前,不得对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累计等的基本指示值进行存储。6.6置零装置及零点跟踪装置
显示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置零装置,但不得有多于一个的零点跟踪装置。6.6.1最大效果
任何一个置零装置,其效果均不得改变显示器的最大显示值。置零装置和零点跟踪的总效果,不得大于最大显示值的4%,初始置零装置的总效果,不得大于最大显示值的20%。
6.6.2置零后偏差
置零后,置零偏差对显示结果的影响不得大于0.25d。6.6.3置零装置的控制
6.6.3.1如果显示器同时具有置零装置及皮重装置,则置零的控制与皮重装置的控制应予以分开。6.6.3.2除直接向公众售货用的衡器用显示器外,不论是否配备了初始盘零装置,均可用同一键来兼作半自动置零装置和半自动皮重平衡装置的操纵之用。6.6.3.3半自动置零装置仅在以下情况下才起作用:a)当显示器处于稳定状态时;
b)任何预置皮重操作均已清除时。6.6.4显示器应具有一个当其零点偏差不大于0.25d时显示特定符号的装置。此装置可在皮重操作后,显示零点时照常工作。
6.6.5自动置零装置
自动置零装置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能工作:a)处于稳定状态;
b)示值在空秤状态下持续稳定至少5s。6.6.6零点跟踪装置
零点跟踪装置只有在下述条件下才工作:a)示值为零,或皮重装置作用时衡器处于空秤状态;b)处于稳定状态;
c)每秒修正量不大于0.5d。
6.7皮重装置
6.7.1分度值
皮重装置的分度值,应等于显示器的分度值。6.7.2去皮后偏差
去皮后,去皮偏差对示值结果的影响不得大于0.25d。6.7.3操作范围
皮重装置不得用于空秤置零。
6.7.4操作的可见性
皮重装置的操作,应在显示器上清楚地指示出来。6.7.5减法皮重装置
当使用减法皮重装置时,当量值达到设定的最大显示值时,显示器应能报警。6.7.6称量结果的打印
a)毛重值可不带任何标记进行打印;b)如果只打印净重值而无相应的毛重或皮重值,可不带任何标记;c)如果净重值与相应的毛重和皮重值一起打印,则净重值、皮重值至少应分别标有相应的符号“N”与“T”。允许以“净重”一词代替“N”,以“皮重”一词代替“T”。129
6.8其他要求
6.8.1自诊断程序
GB/T 7724—1999
接通显示器电源,即应执行专门的程序,应有足够长的时间便于操作者进行检查。6.8.2接口
显示器可配接口,以实现显示器与任何外围设备或其他仪器的连接。显示器不得因接口而受外围设备(如计算机)及作用于接口的干扰等的影响。6.8.2.1在用于或便于下述动作的指令或数据,不得通过接口输入显示器。a)不确定的、可能被误解为称量结果的数据;b)伪造显示、处置或存储的称量结果;c)调整显示器或改变其调整系数;除非利用装于显示器的量程调整装置;d)伪造直接向公众售货显示的基本指示。6.8.2.2当接口连接本标准适用的外围设备时,此接口应以外围设备满足本标准要求的方式,来传输有关基本指示的数据。
6.8.3使用电池的显示器,当电压低于制造厂规定的数值时,显示器应能正带地工作,或不显示称重结果。
7试验方法
7.1试验设备
7.1.1性能试验设备
7.1.1.1信号源
a)性能试验的信号源应采用标准的惠斯顿电桥或等效设备;b)信号源的不确定度应不大于受试显示器的三分之一,c)信号源的最小输出增量应不大于受试显示器的十分之一7.1.1.2温度计
分度值不大于0.5℃,测温范围满足试验要求。7.1.1.3计时器
不确定度应不大于1×10-*。
7.1.1.4电压表
测量工作条件用电压表的不确定度应不大于 5×10~3。7.1.1.5温箱
a)温度的调节范围应满足试验要求;b)温箱内不均匀度应不大于1.5℃(低于室温时)或不大于2.5℃(高于室温时);c)温箱保温时的变化范围应不大于1.5℃(低于室温时)或不大于2.5℃(高于室温时)。7.1.1.6频率表
测量工作条件用频率的不确定度应不大于0.5Hz(测量50Hz或60Hz时)。7.1.2安全试验设备
7.1.2.1兆欧表
a)工作电压为直流500V士10%;b)测量范围满足试验要求,测量不确定度不大于5%。7.1.2.2交流电流表
测量范围满足试验要求,测量不确定度不大于5%,电压降不大于1V。7.1.2.3交流电压表
测量漏电流试验电压的交流电压表的不确定度不大于2.5%,内阻不低于5MQ。130
7.1.2.4击穿电压试验仪器
GB/T 7724-1999
试验电压为交流2000V+1%,或半波脉动直流3000.V±19%。7.1.3电磁兼容性试验设备及要求7.1.3.1电压跌落试验仪器
a)额定输出电压的误差范围为士5%;b)全幅跌落后残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5%;c)半幅跌落时幅度偏差不大于5%。7.1.3.2脉冲群试验仪器
a·开路输出电压(储能电容器电压)):0.25kV(-10%)至4kV(+10%);b)脉冲的重复频率和输出电压的蜂值误差范围均为土20%;c)脉冲上升及持续时间的误差范围均为士30%。7.1.3.3静电放电试验仪器
a)储能电容器:150PF士10%;
b)放电电阻器:150Q±5%;
c)充电电阻:100MQ士10%,
d)试验电压误差范围:士10%。7.1.3.4电磁辐射试验装置
a)屏蔽室或电波室:大小与规定的保持间距相适应;b)带状电路:27~500MHz;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c)信号源:能覆盖整个频率范团,并具有0.005倍频程每秒或稍低的自动扫频能力的信号发生器;d)天线:双锥天线:27MHz200MHz,圆锥对数螺旋天线:200MHz~500MHz;e)场强监视器:具有各向同性的场强探测器。7.2试验要求
7.2.1影响量
应在基准测试条件下确定固有误差。当评定一个影响量的影响效果时,其他影响量应尽可能接近正常值并保持相对稳定。
7.2.2基准测试条件
7.2.2.1环境温度
a)除温度试验和特别指明者外,所有试验均在基准环境温度(23℃士5℃)条件下进行;b)基准环境温度应是稳定的,试验过程中最大温差不超过允许的使用温度范围的五分之一或5℃(取较小者),温度的变化率不大于5℃/h。c)进行时间影响试验时,环境温度变化量应不大于2℃。7.2.2.2供电电源
a)供电电压应为受试显示器的额定供电电压,不稳定变化量不大于2%,b)供电电源频率应为受试显示器额定值,不稳定变化量不大于0.5Hz;c)试验设备中测量仪器的供电要求应与受试显示器相一致或更优。7.2.3通电
显示器应以正常方式接通电源,并在整个试验期间处于工作状态。通电时,输入信号应在显示器空秤信号范围的中点。通电经自诊断程序后,显示值应为\0”。7.2.4自动置零及零点跟踪装置
7.2.4.1在某些测试中,要求自动置零或自动零点跟踪装置必须处于工作(或非工作)状态,这种情况在测试方法中将明确说明。
7.2.4.2使其处于非工作状态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在置零后再使输入信号改变相当于10d的量值。131
7.2.5重新置零
GB/T 7724--1999
如果某项试验要求重新置零,则应在该试验开始前将输入信号调至空秤信号范围的中点,调整有关的置零装置使显示为“0”。
7.2.6读数
所有测试的读数均应等倍输入信号及显示稳定后进行,整个试验期间,所有读数的等待时间均应一致,本标准推荐的等待时间为:a)1级显示器:10s~20ss
b)2级显示器:3s~10s;
c)3和4级显示器:1s~5s。
7.2.7化整误差
如果显示器带有扩展指示装置能够显示不大于0.2d的输入变化,则不必对显示进行化整误差的修正。
7.3试验程序
7.3.1外观检查及状态检查
外观及安装状态检查以目测为主,必要时可使用装卸工具及量具,检查内容与结果应符合6.3、6.4、6.5条的要求。
7.3.2预热时间
试验前允许对显示器进行预热,预热时间不得超过表7规定。表7
显示疆筹级
1级和2级
3级和4级
7.3.3检查各功能键的动作是否正常预热时间,min
7.3.4置零的准确度
重新置零后,改变适当信号并启动置零装置使示值为0”,再改变相当于10d的信号,并按7.2.7条的方法确定化整误差,该误差应不大于0.25d。7.3.5零位指示装置
重新置零,改变适当信号并启动去皮装置使示值重新为“0”,按7.2.7条的方法确定化整误差,该误差应不大于0.25d。
注:进行7.3.4及7.3.5试验时,应尽量减小噪声的影响。7.3.6零点的温度稳定性试验
重新置零后使自动置零及零点跟踪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按表3所示温度变化量使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当实际温度变化量大于表3规定时可以进行比例折算),保持2h后测试零点(或10d)误差,应不大于 ld。
注,允许与量程温度试验在同操作过程中合并进行。7.3.7空秤信号范围试验
按显示器制造厂商规定的空秤信号范围的上下限分别输入相应信号并调整初始置零装置,应能在通电后自动显示示值0”。
7.3.8额定称量信号范围试验
重新置零,按显示器制造厂商规定的称量信号范围的上下限分别输入称量信号并进行量程调整,均能使显示器显示最大称量max。
7.3.9最高灵敏度试验
GB/T 7724—1999
重新置零,按显示器制造厂商规定的称量信号范围的下限输入称量信号,并进行量程调整,均能使显示示值等于最大称量。此时计算的灵敏度即为最高灵敏度(K)。KUmin/n
式中:Umin—额定称量信号范围的下限值;分度数。
7.3.10噪声试验
将显示器调整至最高灵敏度,通电显示值为零后,输入相当于10d的称量信号记录显示值为1。然后每隔约2s使输入信号改变o.1d,直至显示值为(I+1d),此时能保持显示值非常稳定的显示I和I十1d的两数值最接近的输入号的差值为显示器的噪声。7.3.11示值准确性试验
7.3.11.1.将显示器调整至最高灵敏度,重新置零分别将输入相当于Min、1/2Mar、Maa以及允差突变点的称量信号,示值误差应符合5.3条的各项要求。试验期间,允许自动置零或零点跟踪装置工作。7.3.11.2当确定首次固有误差时,除选择上款所定测试点外,还应至少增加五个测试点。在试验范围内各测试点应大致均布。
7.3.12鉴别力试验
分别输入Min、1/2Max及Max信号,设示值为1。然后以每次1/10d的改变量逐渐减少信号直至恰好显示Id,再使信号增加1.4d,此时应显示I。7.3.13重复性试验
重新置零,使信号增加至1/2Mar和Mar,然后再减至1/2Mar和零点。如此反复10遍。各次1/2Mar点示值及Mar点示值之间的差值应不大于允差绝对值。试验期间,允许自动置零或零点跟踪装置工作。
7.3.14皮重试验
7.3.14.1重新置零,分别输入相当于20%Ma和1/2Maz左右的信号,并使皮重装置作用,显示值被去皮为“0”后,测试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25d。7.3.14.2继续增加信号,以获得包括Min、允差突变点和最大称量能力的木少于五个的测试点,测试误差应符合第5.3条的规定。试验期间,允许自动置零或零点跟踪装量工作。7.3.14.3皮重装置作用后,应不影响置零操作,除非信号调回初始零位。7.3.15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7.3.15.1:重新置零,分别输入Min和Mar信号。当输入信号稳定后,将供电电压分别调整至允许工作范围的各极限值。交流供电的显示值,还应将电源频率调整至允许工作范围的各极限值,各次测试的示值误差均应符合5.3条的要求。试验期间,允许自动置零或零点跟踪装置工作。7.3.15.2用电池供电的新显示器,应用直流稳压电源代替电池供电,并将稳压电源调至允许的最低供电电压,各测试点允差应符合允差要求。7.3.16时间影响试验
重新置零,输入大于1/2Mar的业一信号,信号及显示值稳定后开始读取数据,若连续读取30min,各读数之间的最大差值不大于0.25d,则测试完成。否则必须继续读取读数至4h,所有读数之差均应不大于相应允差的允差的绝对值。试验期间,不允许自动置零或零点跟踪装置工作。7.3.17量程的温度试验
7.3.17.1温度试验在通常的大气条件下进行,并尽量保持充分干燥试验环境温度依次为室温,允许使用环境温度上限,允许使用环境温度下限及恢复室温。其中若下限度为10℃时,实际试验温度应选用5℃,为0℃时应选用一5℃。
7.3.17.2试验中调整环境温度时,温度变化速率应不大于1℃/Min,一般不小于20℃/h。7.3.17.3全部试验中受试显示器应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每次环境温度调温稳定后至少应保持2h,再1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