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04:31:24
  • GB/T7596-2000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7596-2000

  • 标准名称: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2000-04-03
  • 实施日期:

    2000-01-02
  • 作废日期:

    2009-08-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71.22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石油及相关技术>>75.100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
  • 中标分类号:

    石油>>石油产品>>E34润滑油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6963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0, 字数:14千字
  • 标准价格:

    10.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05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7-03-26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
  • 归口单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汽轮机(包括水轮机、调相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的常规检验项目、周期及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运行过程中汽轮机油的质量监督。 GB/T 7596-2000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GB/T7596-200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7596—2000
本标准是对GB7596一1987《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进行修订。该标准已经实施了十年,在工业生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积累了一些新实践经验。但随着大容量汽轮机、水轮机日益增多,对汽轮机油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生产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订。
标准的修订工作主要依据国情和多年实践经验进行的。主要修订内容有:
1。保留原标准八项指标,对闪点、水分两项指标作了修订;2.新增加了颗粒度、气泡沫试验和空气释放值三项指标;3.对补充油和混油规定做了补充和修订;4.分别按机组容量划分不同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5.将运行中汽轮机油的劣化措施作为提示的附录列入附录A中:6.新增加的有关颗粒度标准作为提示的附录列入附录B中。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运行中变压器油的质量监督应符合本标准,同时替代GB7596一1987。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委电力司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技术归口。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西北电业管理局、贵州电力试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桂兰、孟玉蝉、温念珠、王美文、张警钟、谢明礼。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Qualitycriteria ofturbineoilsinserviceforpowerplants
GB/T7596—2000
代替GB7596—1987
本标准规定了汽轮机(包括水轮机、调相机)所用的各种牌号的矿物汽轮机油和防锈汽轮机油(以下统称汽轮机油)的常规检验项目、周期及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运行过程中汽轮机油的质量监督。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64—1983
3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neqASTMD974)GB/T265——1988
3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267-—1988
3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neqrOCT4333—1948)GB/T7599—1987
GB/T7600—1987
GB/T7601—1987
GB/T7605—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量法(BTB法)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测定法(气相色谱法)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GB11120—1989
L-TSA汽轮机油(neqISO8068-1987)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neqASTMD665—1983)GB/T11143—1989
GB/T12579—1990
DL/T429.6—1991
DL/T429.7—1991
DL/T432—1992
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neqASTMD892—1984)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运行油开口杯老化测定法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油泥析出测定法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显微镜对比法)SD/T 313—1989
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方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SH/T0308—1992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3技术要求
3.1新汽轮机油的验收应按GB11120L-TSA汽轮机油验收;对从国外进口的汽轮机油则应按国际标准验收或按合同规定的指标进行验收。3.2运行中汽轮机油的质量标准一定要符合表1的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4-03批准2000-12-01实施
运动粘度(40℃),mm2/s
闪点(开口杯),℃
机械杂质
颗粒度
酸值,
mgKoH/g
未加防锈剂油
加防锈剂油
液相锈蚀
破乳化度,min
水分4,mg/L
起泡沫试验,mL
空气释放值,min
GB/T7596—2000
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设备规范
250MW及以上
200MW及以上
200MW以下
250MW及以上
250MW及以上
质量指标
与新油原始测值偏离<20%
与新油原始测值相比不低于15
≤100
报告2
报告”
检验方法
外观目视
GB/T265
GB/T267
外观目视
SD/T313或
DL/T432
GB/T264或
GB/T7599
GB/T11143
GB/T7605
GB/T7600
或GB/T7601Www.bzxZ.net
GB/T12579
SH/T0308
1)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NAS1638规定8~9级或MO0G规定6级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有的300MW汽轮机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共用一个油箱,也用矿物汽轮机油,此时油中颗粒度指标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指标。
2)参考国外标准极限值为600/痕迹mL。3)参考国外标准控制极限值为10min。4)在冷油器处取样,对200MW及以上的水轮机油中水分质量指标为≤200mg/L。5)对200MW机组油中颗粒度测定,应创造条件,开展检验。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对运行中汽轮机油,应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必要的技术档案。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见表2。表2
设备名称
汽轮机
水轮机
设备规范
250MW及以上
200MW及以下
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检验周期
新设备投运前或机组大修后
每天或每周至少1次2)
每1个月、第3个月以后每6个月
每月、1年以后每3个月
第1个月、第6个月以后每年
第1个月以后每6个月
新设备投运前或机组大修后
每周至少1次2
每年至少1次
必要时
每年至少1次
必要时
检验项目\)
5、7、8
1、2、3、4、6、7、8、9
1、2、3、4、6、7、8、9
1、2、4、6、9
设备名称
调相机
设备规范
GB/T7596—2000
表2(完)
检验周期
每周1次
每年1次
必要时
1)“检验项目”栏内1、2.为表1中项目序号。检验项目\)
1、2、3、4、6、9
2)机组运行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检验周期,但发现油中混入水分(油呈浑浊)时,应增加检验次数,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注:水轮机300MW及以上增加颗粒度测定。5关于补充油和混油的规定
5.1关于补充油的规定
5.1.1汽轮机组的润滑和液压系统已注入汽轮机油(运行油)的量不足,需补加一定量的油品使达到机组设备规范油量的行为过程称为“补充油”。汽轮机组原已注入的油品称为“已注油”:拟补加的油品称为“补加油”补加油量占设备注油量分额称为“补加分额”。已注油混入补加油后称为“补后油”。5.1.2补加油宜采用与已注油同一油源、同一牌号及同一添加剂类型的油品,并且补加油(不论是新油或已使用过的油)的各项特性指标不应低于已注油。5.1.3如补加油的补加分额大于5%,特别当已注油的特性指标已接近表1规定的运行油质量指标极限值时,可能导致补后油迅速析出油泥。因此在补充油前应预先按预定的补加分额进行油样混合试验(按DL/T429.7油泥析出测定法);确认无沉淀物产生,方可进行补充油过程。5.1.4如补加油来源或牌号及添加剂类型与已注油不同,除应遵守5.1.2、5.1.3的规定外,还应预先按预定的补加分额进行混合样的老化试验(按DL/T429.6给定的方法)。经老化试验的混合样质量不低于已注油质,方可进行补充油过程。补加油牌号与已注油不同时,还应实测混合油样的粘度值确认其是否可用。5.2关于混油的规定
5.2.1尚未注入汽轮机组的润滑和液压系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相混合之行为过程称为“混油”。5.2.2对混油的要求应比照5.1“关于补充油的规定”。3
GB/T7596—200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运行中汽轮机油的防劣化措施
为延长油的使用寿命,应加强对运行中油的维护工作,并至少应采用下述任何一种防劣化措施。添加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抗氧化剂A1.1新油、再生油中T501含量应不低于0.3%~0.5%;运行中汽轮机油应不低于0.15%。A1.2当油中T501含量低于0.15%时,应进行补加;补加油的pH值不应低于5.0。A2
安装连续再生装置
其吸附剂的用量应为油量的1%~2%。添加“T746”防锈剂
漏汽、漏水的机组,应添加746”防锈剂,其添加量为油量的0.02%~0.03%。附录B
(提示的附录)
有关油的颗粒度(清洁度或污染度)标准几种国外颗粒度标准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NAS1638:1984年1月发布。见表B1。B1.1
表B1NAS的油清洁度分级标准
(颗粒数/100mL)
32 000
128000
256000
512000
1024000
182400
颗粒尺寸m
50~100
GB/T7596—2000
B1.2美国飞机工业协会(ALA)、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联合提出的标准MOOG的污染等级标准,各等级应用范围:0级一—很难实现;1级一一超清洁系统;2级—高级导弹系统;3级、4级———般精密装置(电液伺服机构);5级一低级导弹系统;6级——般工业系统。见表B2。
(颗粒数/100mL)
24 000
MOOG的污染等级标准
颗粒尺寸m
32 000
128000
ISO分级标准与NAS、MOOG分级标准之间的等量关系25~50
50~10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考虑一种改进分级标准,颗粒尺寸在5μm以上和15μm以上从ISO图上可以查出与这两种不同尺寸数目的分级(见ISO4406:1987),现将ISO分级标准与MOOG、NAS分级标准之间的等量关系列于表B3。
表B3ISO分级标准与NAS、MOOG分级标准之间的等量关系ISO标准
NAS标准
MOOG标准
ISO标准
GB/T7596—2000
表B3(完)
NAS标准
MOOG标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