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7575-1987 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规程要素汇编

【国家标准(GB)】 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规程要素汇编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04:45:01
- GB/T7575-1987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7575-1987
标准名称:
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规程要素汇编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7-03-02 -
实施日期:
1987-11-01 -
作废日期:
2009-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86 MB
标准ICS号: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开放系统互连(OSI)>>35.100.20数据链路层中标分类号: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8数据信息
替代情况:
被GB/T 7421-2008代替采标情况:
≡ISO 4335-198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要素。它适用于采用GB 7496-87《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一帧结构》规定的HDLC帧结构以及在两个方面上具有独立帧编号的、码透明的同步数据传输。 GB/T 7575-1987 数据通信-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规程要素汇编 GB/T7575-1987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数据通信一高级数据链路
控制规程一规程要素汇编
Data commmnication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cedures-C onsolidatlon of elements of proceduresUDC 681.327.8, 01
GB7575-—87
ISO 4335-1964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4335-一1984《数据通信一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一规程要素汇编》。
0.1概述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 P L C)规程是为进行同步,码透明的数据传输而设计的。 本 标 准 叙 述HD LC规程要素。附加的规程要素还在进一步研究中,将在以后再包括进去。在HDLC规程中,两个数据站间进行码透明数据通信的正常周期出数据源到数据宿信息懒的传送和没向确认恢的传送组成。在包含数据源的数据站接收到确认之前,应把原来的信息保存在存储器中,以便需要重传时使用。
数据源和数据宿间数据顺序的完整性用编号方法实现。该编号在本标准规定的模数内循环,编号单位以顿计。数据链路上每个数据源/数据宿的组合采用独立的编号方法。数据宿采用把所期望的下一个顺序编号通知数据源的办法来实现确认功能。这种确认功能可用一个单独的无信息的懒或在有信息的懒的控制字段内来实现。HD LC规程适用于不平衡和平衡数据链路。0.2不平衡数据链路
一条不平衡数据链路包含两个或多个数据站。为了达到控制目的,数据链路上有-个数据站负费组织数据流并负责处理不可恢复的数据链路层差错情况。负有这种责任的站称为主站。主站发送的顿为命令顿。数据链路上其他的数据站称为次站。次站发送的顿为响应顿。为了在主站和次站间进行数据传送,考虑两种数据链路控制情况(见图1和图2):第--种情况:包含数据源的数据站执行主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并通过选择型命令来控制包含数据宿的具有次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第二种情况:包含数据宿的数据站执行主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并通过探询型命令来控制包含数据源的具有次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信息从数据源流向数据宿,而确认总是以相反方向发送。这两种控制情况可以组合,因此在数据链路上能进行双向交替或双向同时的通信。0.3平衡数据链路
一条平衡数据链路只包含两个数据站。为了达到控制目的,每一个数据站都负贵组织数据流并负责处理各自发起的传输中所产生的不可恢复的数据链路层差错情况。每一个数据站都称为组合站。它们都能发送和接收命令与响应懒。为了在组合站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可利用图3所示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每一个组合站中的数据源通过选挥型命令控制另一个组合站中的数据宿。信息从数据源流向数据宿,而确认总是以相反方内国家标准局1987-03-20批准
1987-11-01实施
GB 7575--B7
发送。每一个组合站都可利用探询型命令请求来白另一个组合站的确认和状态响应。选择/信息
数据积
数据宿
组合站
数据洛/数据源
1适用范围
图1不平衡数据链路结构(情况1)探询/确识
图2不半衡数据链路结构(情况2)选择/信息/碰认/探询
选择/信息/确认/探谢
图3平衡数据链路结构
数据宿
数培颜
组合站
散据宿/效据源
本标准规定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要素。它适用于采用GB7496-87《信息处理系统一数据通信一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顿结构》规定的HDLC顿结构以及在两个方向上具有独立顿编号的、码透明的同步数据传输。
本标根据次站或组合站接收命令时所发生的动作只体定义HDLC规程要素。本标雄应用范周比较广乏,例如,用在通常具有缓冲能力的数据站之间进行的单问、双向交替或双向同时的,包括在不同类型(如多点/点对点、全双工伴双工,交换/非交换等)的数据电路上工作的数据通信。
所定义的HDLC规程婴素可作为建立不同类型的控制规程的共同基础。本标准不定义征何单个系统,也不应将它看作为某个数据通信系统的规范。对特定的系统实施,并非所有的命令或响应部爱。
2引用标准
GB5271.5—86《数据处理词汀:09部分数据通信》GE 7496-87。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见GB5271.9一86)。GB 75T5—87
3.1放弃:由发送的上站、次站或组合站所行使的一种功能。它使接收站抛弃(或不理躲)发送站所发送的开始标志序列以后的所有比特序列。3.2接受:对正确接收到的帧予以接受以作处理时,数据站(十站、次站或组合站>所呈现的状态3.3地址字段(A):紧处在慎的开始标态序列之后,用来标识发送(或指定接收)该帧的次站/组合站的一个8比特序列(或扩充时为多个8比特)。3,4地址字段扩充:扩人地址字段范围,以包括更多的编址信息。3.5基本状态:次站/纽金站发送或接收包含信息字段的顿的能力。3.6集中控制:所有的主站数据链路功能集中在--个数据站来实施的一种控制。3.7组合站支持组合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注:组合站产生要传鞘的命令和响应,并解释收到的命令和响应,为组合站规定的具体职责包括:。控制信号换的初始化。
数据流的红织。
对接收到的命令进行解释并产生合适的响应。d.
在数据链路层执行控制和差错恢复功能。3.B命令:在数据通信时,王站/组合站发送的由懒的控制字段所表示的一条指令。它使被导址的次站/组合站执行特定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3.9命令帧:
主站发送的所有顿;
由组合站发送的并包含另一个组合站地址的那些顿。竞争方式:发送器自行主动发送的一种传输方式。控制段(C):紧随在顿地址字段之后的一个8比特序列(扩充时为16比特)。对控制字段内容的解释有下列两种情况接收的次站/纠含站(由地延宁段指定)将它作为执行某些特定功能的~条命令a.
b.接收的主站;组合站,将它许为来月次站/组合站(由地址宇段指定)的,对条或多条命令的响应。控制字段扩充:大控制字段范围,以包括附加的控制信息。数据通信:见CB5271.9—86,09.01.03。8.13
3.14数据链路:按照交换信息的特定方式进行操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终端装置与互连线路的一种组合体。
在这里术说“终端装置”不包括数据源和数据宿。数据链路层:存在于数掘站(主站。次站或组合站)层次结构中的控制处理逻辑的概念上的层次。
它负员维持数据链路的控制。
数据链路层功能提供!一个生数据站高尽逻辑与数据链路之问的接口。这些功能包括:。比特插人和比特删除,
b。 地址/挤制7段的解释。
c。 分令/应的产生、传输和解释。d,巅检验序列的计算和解释。
数据传输:见GB 5271.9—86、09.01.02。9.16
双1.传输:见GB.5271.9~86,09.03.01。3.17
异常状态:次站/组合站收到了不能执行的顿时所呈现的状态,这是由丁传输差错或内部处理障造成的。
3.19标志序列(F):用作赖开始和结束定界的特有的8比特序列(01111110)。3.20
帧:出开始和结束标志序列括起来的连续的比特序列。带:
一个有效帆长度至少为32比特并包含-个地址字段,“个控制字段积!一个顿检验序列。一个顿可以包括出可以不包括信息字段。
GB 7576—81
3.21顿检验序列(FCS):紧靠在顿结束标志序列之前的字段。它包含供接收器检测传输差错用的比特序列。
3.22半双工传输:见GB5271.9-86,09.03.02。3.23较高层:存在于数据站(主站、次站或组合站)层次结构中的控制或处理逻辑的概念上的层次。它处在数据链路层的上面,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执行与较高层有关,例如:设备控制、缓冲器分配、站管理等。
8.24信息字段(IN F O):控制字段最后一个比特到懒检验序列第一个比特之间的比特序列。:
对|和U I懒的信息字段内容在数据链路层不作解释。3.25
颤间时间填充:帧与顿之问传送的一系列标志序列。注:
本标准不提供恢内的时间填充。3.26
无效赖:在接收到一个阴显的开始标志序列之启出现下列两种情说之一的比特序列:被-\个放弃序列所终止,
在检测到--个明显的结束标序列时前面含的比特数少于32。主站,支持数据链路的主站控制功能的数据站,即产生传输命令并解释所收到响应的数据站。为主站规定的具体职责包括:
。控制信号互换的初始化。
b。数据流的组织。
在数据链路层上执行有关差错控制和差错恢复的功能。主站/次站:这是指一个站可以是主站或次站的一般情况。3. 28
3.29响应:在数据通信中用响应恢的控制字殿所表示的回答。它将次站/组合站对个或多个命令的执行储况通知主站/组合站。8.80啊频:
次站发送的所有的顿。
组合站发送的那些包含发送组合站地址的顿。次站:执行由主站指示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次站解释接收到的命令并产生响应。8.82
次站状态:次站接收到来自主站的一系列命令进行处理时所呈现的现行状态。3.83双问交替数据通信:见GB5271.9—86,09.05.03。3, 34
双向同时数据通信,见GB5271.9—86,09.05.02。3.35无编号命令:在控制字段中不包含顺序编号的命令。3.38无编号响应:在控制字段中不包含顺序编号的响应。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4.1工作的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4.1.1概述
当主站、次站或组合站正在发送一个赖,单个故弃序列或颠间时间填充时,数据链路倍道便处于工作状念。在工作状态下,保留继续传输的权利。4.1.2放弃
放弃一个懒由至少发送7个连续的“1”比特(不插入“0”)以结束该恢来实现,接收到7个连续的“1”比特就解释为放弃,接收数据站就不理躲该赖。注:为了放弃-顿而发送多于7个41”比特时,必须小心,因为如果发送了等于或多于15个“1”比特时,包括在决定放弃时已发送的那些“1”比特在内,将会使数据链路变成空闲状态。4.1.3懒间时间填充
顿间时间填充通过在和懒之间传送连续的标志来实现。在赖内不提供时间填充。GB 767687
4.2空闲的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在检测出至少15个比特为连续的“1”状态时,数据链路信道便处于空闲状态。数据链路偿检测出空闲状态,表示远程数据站已停止其继续传输的权利。5方式
定义了三种操作方式和三种非操作方式。5.1 操作方式
三种操作方式是:
。正常响应方式(NRM>,
b。异步响应方式(ARM)
c。异步平衡方式(AB M)。
5.1.1正常响方式(NRM)
NRM是一种不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处于NRM时,次站只有收到来自主站的明确的允许后,方可启动传输。在收到允许后,次站启动一次响应传输。在保持工作的数据链路信道状态同时,该响应传输可以由…顿,也可以由多顿组成。次站应明确地指明响应传输的最后一顿。次站在指明最后-顿以后,应停止发送,直到再次收到来自主站的明确允许时为止。5.1.2异步响应方式(ARM)
ARM是一种不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处于ARM时,次站不必收到来自主站的明确允许就可开始传输,这样的异步传输可以包含一顿或多顿,可用于传送信息字段和/或表明次站状态的变化(例如,所期望的下一个信息顿的编号,状态由准备好变成忙或由忙变成准备好,以及异常状态的出现)。5.1.3异步平衡方式(A B M)
ABM是一种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处于ABM时,任何个组合站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发送命令,并无须收到来自其他组合站的明确允许,就可以开始传输响应顿。这样的异步传输可以包含一或多顿,可用干传送信息字段和/或表明组合站状态的变化(例如,所期望的下一个信息懒的编号,状态由准备好变成忙或由变成准备好,以及异常状态的出现)。5.2非操作方式
三种非操作方式是
a。正常断开方式(NDM)
b。异步断开方式(AD M)
c.初始化方式(IM)。
断开方式(NDM和ADM)与操作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断开方式时,次站/组合站逻辑上与数势链路断开,即不再进行信息(I),无编号信息(UI)或监控帧的发送或接受。初始化方式(IM)与操作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初始化方式时,次站/组合站的数据链路控制程序需要重新生成,或者需要更换在操作方式中所用的参数。
提供这两种断开方式(NDM和ADM)是为了防止次站/组合站在意外情况或异常状态期间,在数据链路上出现混乱的操作方式,因为这样一种操作将会引起:,处于ARM时的不想出现的竞争,b.主站和次站间,或组合站与组合站间顺序编号的失配;c。主站/组合站对于次站另--组合站的状态含糊不清。次站由系统预先规定使其处丁呈现为断开方式的状态。该断开方式(NDM或ADM)也是出系统预先规定的。组合站也由系统预先规定使其处于呈现为断开方式(AD M)的状态,处于断开方式的次站,其能力限制在:接受几种合适的置方式命令SNRM、SARM、SNRME、SARME、SIM和DIS C)中的一种并作出响应
接受XID命令并作出响应
c.接受TEST命令井作出响应
GB7575—87
d.接受LP命令并作出响应,
在响应机会发送DM、RIM或RD响应赖以请求在主站进行特定的操作;e.
F.在ADM下,在响应机会发送非请求的XID响应顿,以请求XID交换,但这仪限于在ADM下方可。处于异步断开方式时,作为命令接收器的组合站,其能力与上述次站的相同(组合站合适的置方式命令包括SABM、SABME、SIM和DISC)。此外,因为组合站有能力在任何时刻发送命令,因此纽合站可以发送合适的置方式、XID或TEST命令。处子断开方式(NDM或A.I>M)的次站/组合站最低限度要能对接收到的P位为“1”的命令顿产生F位为“1”的DM跪应。
处于断开方式(NDM或ADM)的次站/组个站收到DISC命令后,应用DM响应进行应答。处十初始方式的次站/组合站接收到DISC命令后,如果它能执行命令,应用无编号确认(LA)响应进行应答。处丁操作方式的次站/组合站接收到DISC命令后,应用UA响应进行应答。除接收到DISC命令外,可能使次站/组合站进人断开方式的例子为:a。次站/组合站接通电源或村断电后的恢复;b,次站/组合站的数据链路层逻辑人工复位,c.次站/组合站终端人为地从本地(家庭)状态变换为连上数据链路(在线)状态。处于非操作方式的次站/组合站不建立顿拒绝异常状态。5.2.1正常断开方式(N DM)
NDM是不平衡数据链路的非操作方式,处丁此方式时,次站逻辑上与数据链路断乃,因此不允诈发送或接受信息。由于接收到P位为“1”的命令顺,次站有正常方式的响应机会,并应启动单个懒的响应传输以指示它的状态,由于接收到P位为“”的UP命令,次站也可以片动这样的响应。处于这种方式时,次站只执行置方式,交换称识(XID>和测试(TEST)命令。对除DISC命令之外的能够执行的叠方式命令,在最早的响应机会上用UA响应来应答。对能够执行的XI或TE S T命令,在最早的响应机会分别用XID 或 T ES T响应来应答。收到可实现的置方式、XID或TEST命令而不能执行时,或收到P位为“1\的任何其他命令时,将使处于NI)M的次站在最早的响应机会「用DM响应来应答,或符次站判定无能方工作时,就要用请求初始化方式(R「M)确应杰应签。荐次站处十已收到可实现的置方式,XID或!EST命令而不能执行或者要报告各种状态的情况下,此,一条F位为“(”的UP命令将使处于NDM的次站用合适的DM或RIM响应来应答。处于NDM方式的次站不理深可实现的置方式、XID,TEST或UP命令之外的任何P位为“”的命令。
5.2.2异步断开方式(ADM)
ADM是不平衡或平衡数据链路的非操作方式,处在这种方式时,次站/组合站逻辑上与数据链路断开,冈此不允许发送或接受信息。次站作为命令接收器的组合站具有异步方式响应的机会,故在效向交替的受换中一日检测到数据链路信境的空闲状态,以及在双向同时的变换任何时刻,都可启动响应传输。这种响应传输应仅由请求置方式命令(DM),或者当次站或接收命令的组合站判定无能力I作时串请求初始化(R『M)构成。处十这种方式时,次站或接收命令的组合站如果有能力,则只应执行置方式、XID和TEST命令。对除DISC命令之外的能够执行的置方式命令,在最的响应机会上分别用XID或TEST响应来应答。收到可实现置方式、XID或TEST命令而不能执行,或收到P位为“1”的任何其他命令时,应润DM响应米应答,或者,如果次站或作为命令接收器的组合站判定无能力工作时,应用请求初始化方式(R1M)响应来应答。处在ADM方式的次站/组合站除了E述可实现的XID,TEST或UI命令之外可不理躲任何P位为“U”命令。因为组合站也是命令的发器,所以组合站在任何时刻可以通过发送合适的置方式命令(SABMGB 7575--8T
SABME或SIM>使断开方式终止,这种动作能自发地产生或由于收到来自男一组合站的传输(例如DM或RIM响应)而引起。
5.2.3初始化方式(IM)
IM是不平衡和平衡数据链路的非操作方式,处于此方式时,次站/--·个组合站的数据链路控制程序可以通过主站/另一组合站的作用进行初始化或重新生成,或者更换在操作方式中所用的其他参数,当土站/一个组合站断定次站/另一组合站操作异常要校正它的数据链路控制程序,以及为了对次站/另个组合站的数据链路控制程序进行改进时,便可求助于1M。类似地,次站/一个组合站于序检查而判定不能工作时便可请求IM,以便从上站/另一组合站得到正常的程序。次站/组合站收到置初始化方式命令(SIM)并在系统预先规定的响应机会上发送了UA响应、便御进人IM。次站/组合站通过发送RIM响应可请求SIM命令。处于IM时,主站/一个组合站和次站/男-组合站可按预先为那个次站/每一组合站所确定的方法来交换信息(例如采用UI或|额)。当次站/组合站接收到其他的置方式命令寸的一种并通过UA响应进行了确认,或由于内部制约,诸如断电,使其进人断开方式时,IM即告结束。6控制字段和参数
6.1控制字段格式
6.1.1 概述
规定了三种控制字段格式(见表1),用于实现编号信息传送,编号监控功能,无编号控制功能。以及无编号倍息传送。
表1:控制字段格式
控制字段比特
控制字段格式
信息传送命令/响应(1格式)
监控命令/响应(S 络式)
无编号命令/响啦(L格式)
N(S)=传送发送顺序编号(比特2为低阶比特)N(R)=传送接收顺序编号(比特6为低阶比特)S=鉴控功能位
M=修改功能位
P /F =探诃位P—一主站或组合站命令帧传输终结位H次站或组合站响应顿传输(1=探询/终结》
6.1.2信息传送(1)格式
I格式用来实现信息传送。N(S),N(R)和P/F的功能是彼此独立的,即每个『顿都有V(S)顺序编号、N(R)顺序编号和P/F位。在接收数据站,N(R)可确认或不确认另外的I顿。P/F位可置成“1\或“0\。6.1,3监控(S)格式
S格式用来实现数据链路监控功能,比如确认1顿,请求重传1顿以及请求停I赖的传输。GB 7575—87
N(R)和P/F的功能是彼此独之的,即每个S格式顿都有N(R)顺序编号和P/F位。接收数据站可用N(R)来确认或不确认另外的I顿。P/F位可置成“1\或“0\。6.1.4无编号(U)格式
L格式用来提供附加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和无编号信息传送,这种格式不包含顺序编号,但应包含可置成“1”或=0\的P/F位。五个“改”比特可用来定义最多32种附加命令功能和32种附加响应功能。
6.2参数
6.2.1模数
每个I顿都应进行顺序编号,编号值可以是0~(模数-1),其中,模数为顺序编号的模数。非扩充控制字段格式的模数等于8。扩充控制字段格式的模数为128。顺序编号就在该范围内循坏见7.4关于充控制字段格式及模数的描述)。上站,次站或组合站在任何时刻允许未确认的顺序编号1懒的最大数不得超过(模数一1)。这种激制送为了防止在正常操作和/或执行差错恢复期间,所传输的1顿顺序编号出现含混。往:未认可的I顿的数还可能受到数据站的顿存储能力限制,例如,为了传输和/说当传输有错时需进行重传而所能存储的1顿数的限制。然而,只有当数据站最小的赖存储容鼠对丁预料中的最大往返传输时延是足够时,才能得到最伟的数据链路效率。6.2,2顿的状态变量和顺序编号
6.2.2.1概述
在HDLC操作中,每个数据站对发往或接收另一数据站的「顿都应保持一个各自独立的发送状变量V(S)和接收状态变最V(R)。每个次站对发送到主站的I赖应保持V(S)并对正确地接收了来自主站的|顿应保持V(R)。以同样的方祛主站对发往和接收数据链路上每个次站的|顿应分到保持独立的V(S)和V(R)。每一个组合站对发送到另一个组合站的I顿应保持V(S)对正确地接收了米自另-…组合站的!帧应保持V(R)。6.2.2.2 发送状态变量V(S )
发送状态变量是指下一个按顺序要发送的I顿的顺序编号。发送状态变量能在0~(模数1)范围内取值,其中,模数为顺序编号的模数。编号在整个模数范围内循环。随着每个相继的I顿传输,态变量的值应增加1。但发送状态变量超过最后接收到的[赖的N(R)值不得大于(模数一1)。.2.2.3发送顺序编号N(S)
只有I顿包含发送顺序编号N(S)。在传输个按序的1快之前应置N(S)等于发送状态变量值。
6.2.2. 4接收状态变量 V()
接收状态变量是指个按序期望要接收的I赖的顺序编号。接收状态变量能在0~(模数-1)范围内取。其中,模数为顺字编号的模数。编号在整个模数范围内循坏。在接收到尤差错的,按序的【赖,其发送顺序编号N(S)等于接收状态变量时,接收状态变最值应增加1。6.2.2.5接收顺序编号V(R)
所有的1懒和S 格式帧都应包含N(R),即下一个期望的I顿的N(S)顺序编号。在传输IS 格式帖之前,应置N(R)等于接收状态变量的现行。N(R)表示发送N(R)的站已经rE确地接收到了编号有到包括EN(R)一1在内的所有I顿【见7.3.2.2关于N(R)值的范围的规定。
6.2.3探询/终结(P/F)位
P位为“1”用丁主站/组合站向次站/组合站请求(探询)响应或响应序列。F位为“1”用于,
在NRM时表示次站由I前面的请求(探询)命令而发送的最后一顿。b在ARM时表示次站以及在ABM时表示组合站由于请求(探询)命令而发送的响应顿。6.3探询/终结(P/F)的功能
CB 7575—87
探询/终结(P/F)位在命令顿和响应顿中均作为“种坊能使用(在企令顿户/F位称为P位,在响应顿中称为F位)。
6.3.1探询位的均能
6.3.1.1概述
P位为“1”川米向次站/纠合站请求位为“1”的响应顺。在数据链咯的:个给定的方间上,在某:给定时刻只应有:·个P位为“1”的顿尚末认川,工站组合站只有收到了次站/组合站发来的F信为“1”的响应恢之后,才能发送另“个位为“1”的顿。如果作系统规定的超时期间内,没有收到有效的响应顿,则允许重传P位为“1“的命令顿以便逃行萃铝恢复
6.3.1.2VRM下探询位的功能
处」VRM时,P位为“1”川于向次站请求响应顿。次站在收到P位为“1”的命令顿或UP命令后,才能发送响成顿。
次站收到P位为“1”的「顿,些P位为“1”的S顿(RR,RE」或者SRE」),P位为“『”的【命令,或P“”或“”的命令时都可发顿。6.3.1.3ARM箱AHM下探谢位的功能处于ARM和ABM时,P你“1”用来请求在最牛响应机会1F你为“1”的响应。注:划如,如渠站/纽合站要求确认“个特定的命令己被收到,它就把此命令中的P位置成“「”,这就迫他次站/纠合站6.3.2.2中所述的样发表前成。6.3.2终结位的功能
次站/组合站用下位为“1”的响应顿确认收到了P位为“1”的命令慎。6.3.2.1VRM下终结位的功能
处NRM的,如果次站收到P位为“1”的命令而获得发送权,则应将其响成传输的最后的F位暨成“1”。如果次洁收到P位为“〇”的UP命令而获得发送权,则应将共发送的个啊应顿(包括最后一顿)中的F位乱成*(”在发出最后的应慎之后,次站应停止发送,直到收到共后的P位“1”的命令顿或P命令耐才能发送。
6.3.2.2ARM雅ABM下终结位的功能处于ARM和ABM时,次沾和组合站在任何响应机会,可在外步来础上发送F位为“0”的响应顿,次站/组合站收到位为“1”的命令顿后,在最早应签机会上正始发送F位为“1\的响应顿。在双向同时通信情况下,次站/组个站收到了P位为“1”的命令顿又正在发送时,应将最早可能要发送的后续响应顿中的位置“【”处于ARM和ABMH,发送F位为“1”的响应顿,并不要求次站或组合造分好!停正传输响应頭。在发位\”顺之后,它价还可以发送别的响应,因比处丁ARM和ABM时,F位不应释为次沾或组含站的传输结束,而只应释为所发送的响应顿是次站组合站对改前收到的P位为“1”的命令幅作出河答的指示。处于ABM时,如渠丝合站收到P价为“【”的命令,则发送F位ד【的响成应先先于发送除置式命令(SABMSABMI、SIM、DIS()刘复位命令(RSET)以外的其他命令
6.3.3用P/F帮助差谱恢复(见8)。6.3.3.1概述位配对之后才能发出个“1”总成对交换(对每一个,应一个位,Ⅱ作前一个P位与一个F位配对之后才能发出“个P位。同样,在收到另一个位之后之能发出另一个立),因而在收到的P位为“」”或位为“1”的顿内所包含的N(R)可用来检测是否需要平传T慎(见8.2.Ih)。这..comGB7575—87
种能力可用来较早地检测到远片数据站未收到I顿,并能指出应该开始重传的帧顺序号。这种能力称为检验指示。在所有情况下,正确收到的I帧或S格式顿中的N(R)都应确认以前发送的点到包括【N (R)1]在内的所有I顿。
6.3.3.2 N R M 下的检验指示
处于NRM时,次站11站在收到P/F你为“1”的I顿,接收准备好(RR)或接收未准备好(RNR)的命令/响应顿时,如果其中的N(R)对次站/站在F/P位为“1\的最后顿以及它之前已发送了的所有|慎无论如何不确认,则将使次站/上站启动适当的差错恢复。6.3.3.3ARM下的检验指示
处于ARM时,次站/主站在收到P/F位为“1”的I、RR或RNR响应顿吋,如果其的N(R)对次站/上站在F/P位为‘1\的最后顿以及它之前已发送了的所有的I顿兀论如何不确认,则将使次站/:站启动适当的差错恢复。6. 3. 3. 4A B M 下的检验指示处于ABM时,l:在接收的组合站在收到F位为“1”的I、RR或RR响iz帧时,如果其的N(R)对此接收组合站在P位为“1的最后帧以及它之前已发送了的所有的l顿无论如何不确认,则将使接收组合站启动适当的差错恢复。6.3.4 P /F位功能-览
处十三种操作方式(NRM、ARM和ABM)时,以及在迹行双向交替双向同时数据通信的数据链路上,P/F位功能的可用性概括于表2。表2P/F位功能
镍作方式
数摄通信
会令/响应中的P/F位
请求息
最后指示
请求监控或无编号响应
验验指示
标号:区表示此功能可用:
双向交替:
TWS———双向同时。
7命令和响应
表3综述了命令和响应的集合。
信息传送格式命令
一信息
监控格式命令
接改准备好
接收未准备好
一拒绝
一选谁拒绝
无编号格式命令
SABME-
置正常响应方式
置异步响应方式
-置异步平衡方式
一置护充的常响应方式
置护充的并步响应方式
置充的异步是衡为式
貿初始化方式
编号探询
无编可信息
受换标识
信息传送格式和响应
GB 7575—87
表3命令和响应
信息传送格式响应
监控格式响应
一接政准备好
一接收未准备好
选择拒绝
无编号格式响
编号确认
断方式
请求初始化方式
请求断开
无编号信息
交换标兴
顿批绝
GB 7575--87
信息(1)命令利训应的功能是通过数据链路顺序地传送含有信息宁段的编号帧。「命令响应的控制字段的编码如图4所示。第个发送既特
安送顺序编中
命令(探询)
的应(终结)
接收顶序编学
图4控制字段比特的信息传送格式「顿的控制字段包含网个顺序编号:a。发送嘎编号N(S),它轰示顿的顺序编号b、按收顺序编号V(R),它表示下次期望要接收的!顿的顺序编号(在传输时)因而表明已正确地收到「编号到【V(R)一1]在内的全部I顿(见6.3关FP/F位的功能的措述)。7.2监控格式命令和响应
监控(S)命令利响应用于执行编导的监控功能,诸如确认、探询、暂停信息传送或差错恢复等。具有S格式控制子段的顿不包含信息字段,因此在发送器里不增大发送状态变最,也不在接收器里增大接收状态变最。
S格式命令:响应的控制字段的编码如图5所示。常 -发送此持
胜控游炎
接收带备好
接:&未雅备好
选择护绘
令{操
明终络:
按收顺尔缩可www.bzxz.net
接收准务好
按收未好
送择拒箍
控制字段比特的监控格式
S格式懒包含按收顺予编号N(R),在传输时它表示下次期要接收的「顿的顺子编号,因而表示已正确地接收了编至N(R)
1在为的所衔。
主站/组合站叫用P位为“1”的S格式命令端去请求次站/组合站发送指示H状态的响应(探询)(6.3美P/F位的功能的描述)
7.2.1收准备好(RR)命令和响应(S位为)数据站用接收准备(RR)帧来:a,表示它己备好接收I帧: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数据通信一高级数据链路
控制规程一规程要素汇编
Data commmnication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cedures-C onsolidatlon of elements of proceduresUDC 681.327.8, 01
GB7575-—87
ISO 4335-1964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4335-一1984《数据通信一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一规程要素汇编》。
0.1概述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 P L C)规程是为进行同步,码透明的数据传输而设计的。 本 标 准 叙 述HD LC规程要素。附加的规程要素还在进一步研究中,将在以后再包括进去。在HDLC规程中,两个数据站间进行码透明数据通信的正常周期出数据源到数据宿信息懒的传送和没向确认恢的传送组成。在包含数据源的数据站接收到确认之前,应把原来的信息保存在存储器中,以便需要重传时使用。
数据源和数据宿间数据顺序的完整性用编号方法实现。该编号在本标准规定的模数内循环,编号单位以顿计。数据链路上每个数据源/数据宿的组合采用独立的编号方法。数据宿采用把所期望的下一个顺序编号通知数据源的办法来实现确认功能。这种确认功能可用一个单独的无信息的懒或在有信息的懒的控制字段内来实现。HD LC规程适用于不平衡和平衡数据链路。0.2不平衡数据链路
一条不平衡数据链路包含两个或多个数据站。为了达到控制目的,数据链路上有-个数据站负费组织数据流并负责处理不可恢复的数据链路层差错情况。负有这种责任的站称为主站。主站发送的顿为命令顿。数据链路上其他的数据站称为次站。次站发送的顿为响应顿。为了在主站和次站间进行数据传送,考虑两种数据链路控制情况(见图1和图2):第--种情况:包含数据源的数据站执行主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并通过选择型命令来控制包含数据宿的具有次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第二种情况:包含数据宿的数据站执行主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并通过探询型命令来控制包含数据源的具有次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信息从数据源流向数据宿,而确认总是以相反方向发送。这两种控制情况可以组合,因此在数据链路上能进行双向交替或双向同时的通信。0.3平衡数据链路
一条平衡数据链路只包含两个数据站。为了达到控制目的,每一个数据站都负贵组织数据流并负责处理各自发起的传输中所产生的不可恢复的数据链路层差错情况。每一个数据站都称为组合站。它们都能发送和接收命令与响应懒。为了在组合站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可利用图3所示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每一个组合站中的数据源通过选挥型命令控制另一个组合站中的数据宿。信息从数据源流向数据宿,而确认总是以相反方内国家标准局1987-03-20批准
1987-11-01实施
GB 7575--B7
发送。每一个组合站都可利用探询型命令请求来白另一个组合站的确认和状态响应。选择/信息
数据积
数据宿
组合站
数据洛/数据源
1适用范围
图1不平衡数据链路结构(情况1)探询/确识
图2不半衡数据链路结构(情况2)选择/信息/碰认/探询
选择/信息/确认/探谢
图3平衡数据链路结构
数据宿
数培颜
组合站
散据宿/效据源
本标准规定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要素。它适用于采用GB7496-87《信息处理系统一数据通信一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顿结构》规定的HDLC顿结构以及在两个方向上具有独立顿编号的、码透明的同步数据传输。
本标根据次站或组合站接收命令时所发生的动作只体定义HDLC规程要素。本标雄应用范周比较广乏,例如,用在通常具有缓冲能力的数据站之间进行的单问、双向交替或双向同时的,包括在不同类型(如多点/点对点、全双工伴双工,交换/非交换等)的数据电路上工作的数据通信。
所定义的HDLC规程婴素可作为建立不同类型的控制规程的共同基础。本标准不定义征何单个系统,也不应将它看作为某个数据通信系统的规范。对特定的系统实施,并非所有的命令或响应部爱。
2引用标准
GB5271.5—86《数据处理词汀:09部分数据通信》GE 7496-87。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见GB5271.9一86)。GB 75T5—87
3.1放弃:由发送的上站、次站或组合站所行使的一种功能。它使接收站抛弃(或不理躲)发送站所发送的开始标志序列以后的所有比特序列。3.2接受:对正确接收到的帧予以接受以作处理时,数据站(十站、次站或组合站>所呈现的状态3.3地址字段(A):紧处在慎的开始标态序列之后,用来标识发送(或指定接收)该帧的次站/组合站的一个8比特序列(或扩充时为多个8比特)。3,4地址字段扩充:扩人地址字段范围,以包括更多的编址信息。3.5基本状态:次站/纽金站发送或接收包含信息字段的顿的能力。3.6集中控制:所有的主站数据链路功能集中在--个数据站来实施的一种控制。3.7组合站支持组合站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注:组合站产生要传鞘的命令和响应,并解释收到的命令和响应,为组合站规定的具体职责包括:。控制信号换的初始化。
数据流的红织。
对接收到的命令进行解释并产生合适的响应。d.
在数据链路层执行控制和差错恢复功能。3.B命令:在数据通信时,王站/组合站发送的由懒的控制字段所表示的一条指令。它使被导址的次站/组合站执行特定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3.9命令帧:
主站发送的所有顿;
由组合站发送的并包含另一个组合站地址的那些顿。竞争方式:发送器自行主动发送的一种传输方式。控制段(C):紧随在顿地址字段之后的一个8比特序列(扩充时为16比特)。对控制字段内容的解释有下列两种情况接收的次站/纠含站(由地延宁段指定)将它作为执行某些特定功能的~条命令a.
b.接收的主站;组合站,将它许为来月次站/组合站(由地址宇段指定)的,对条或多条命令的响应。控制字段扩充:大控制字段范围,以包括附加的控制信息。数据通信:见CB5271.9—86,09.01.03。8.13
3.14数据链路:按照交换信息的特定方式进行操作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终端装置与互连线路的一种组合体。
在这里术说“终端装置”不包括数据源和数据宿。数据链路层:存在于数掘站(主站。次站或组合站)层次结构中的控制处理逻辑的概念上的层次。
它负员维持数据链路的控制。
数据链路层功能提供!一个生数据站高尽逻辑与数据链路之问的接口。这些功能包括:。比特插人和比特删除,
b。 地址/挤制7段的解释。
c。 分令/应的产生、传输和解释。d,巅检验序列的计算和解释。
数据传输:见GB 5271.9—86、09.01.02。9.16
双1.传输:见GB.5271.9~86,09.03.01。3.17
异常状态:次站/组合站收到了不能执行的顿时所呈现的状态,这是由丁传输差错或内部处理障造成的。
3.19标志序列(F):用作赖开始和结束定界的特有的8比特序列(01111110)。3.20
帧:出开始和结束标志序列括起来的连续的比特序列。带:
一个有效帆长度至少为32比特并包含-个地址字段,“个控制字段积!一个顿检验序列。一个顿可以包括出可以不包括信息字段。
GB 7576—81
3.21顿检验序列(FCS):紧靠在顿结束标志序列之前的字段。它包含供接收器检测传输差错用的比特序列。
3.22半双工传输:见GB5271.9-86,09.03.02。3.23较高层:存在于数据站(主站、次站或组合站)层次结构中的控制或处理逻辑的概念上的层次。它处在数据链路层的上面,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执行与较高层有关,例如:设备控制、缓冲器分配、站管理等。
8.24信息字段(IN F O):控制字段最后一个比特到懒检验序列第一个比特之间的比特序列。:
对|和U I懒的信息字段内容在数据链路层不作解释。3.25
颤间时间填充:帧与顿之问传送的一系列标志序列。注:
本标准不提供恢内的时间填充。3.26
无效赖:在接收到一个阴显的开始标志序列之启出现下列两种情说之一的比特序列:被-\个放弃序列所终止,
在检测到--个明显的结束标序列时前面含的比特数少于32。主站,支持数据链路的主站控制功能的数据站,即产生传输命令并解释所收到响应的数据站。为主站规定的具体职责包括:
。控制信号互换的初始化。
b。数据流的组织。
在数据链路层上执行有关差错控制和差错恢复的功能。主站/次站:这是指一个站可以是主站或次站的一般情况。3. 28
3.29响应:在数据通信中用响应恢的控制字殿所表示的回答。它将次站/组合站对个或多个命令的执行储况通知主站/组合站。8.80啊频:
次站发送的所有的顿。
组合站发送的那些包含发送组合站地址的顿。次站:执行由主站指示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的数据站。次站解释接收到的命令并产生响应。8.82
次站状态:次站接收到来自主站的一系列命令进行处理时所呈现的现行状态。3.83双问交替数据通信:见GB5271.9—86,09.05.03。3, 34
双向同时数据通信,见GB5271.9—86,09.05.02。3.35无编号命令:在控制字段中不包含顺序编号的命令。3.38无编号响应:在控制字段中不包含顺序编号的响应。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4.1工作的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4.1.1概述
当主站、次站或组合站正在发送一个赖,单个故弃序列或颠间时间填充时,数据链路倍道便处于工作状念。在工作状态下,保留继续传输的权利。4.1.2放弃
放弃一个懒由至少发送7个连续的“1”比特(不插入“0”)以结束该恢来实现,接收到7个连续的“1”比特就解释为放弃,接收数据站就不理躲该赖。注:为了放弃-顿而发送多于7个41”比特时,必须小心,因为如果发送了等于或多于15个“1”比特时,包括在决定放弃时已发送的那些“1”比特在内,将会使数据链路变成空闲状态。4.1.3懒间时间填充
顿间时间填充通过在和懒之间传送连续的标志来实现。在赖内不提供时间填充。GB 767687
4.2空闲的数据链路信道状态
在检测出至少15个比特为连续的“1”状态时,数据链路信道便处于空闲状态。数据链路偿检测出空闲状态,表示远程数据站已停止其继续传输的权利。5方式
定义了三种操作方式和三种非操作方式。5.1 操作方式
三种操作方式是:
。正常响应方式(NRM>,
b。异步响应方式(ARM)
c。异步平衡方式(AB M)。
5.1.1正常响方式(NRM)
NRM是一种不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处于NRM时,次站只有收到来自主站的明确的允许后,方可启动传输。在收到允许后,次站启动一次响应传输。在保持工作的数据链路信道状态同时,该响应传输可以由…顿,也可以由多顿组成。次站应明确地指明响应传输的最后一顿。次站在指明最后-顿以后,应停止发送,直到再次收到来自主站的明确允许时为止。5.1.2异步响应方式(ARM)
ARM是一种不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处于ARM时,次站不必收到来自主站的明确允许就可开始传输,这样的异步传输可以包含一顿或多顿,可用于传送信息字段和/或表明次站状态的变化(例如,所期望的下一个信息顿的编号,状态由准备好变成忙或由忙变成准备好,以及异常状态的出现)。5.1.3异步平衡方式(A B M)
ABM是一种平衡数据链路操作方式,处于ABM时,任何个组合站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发送命令,并无须收到来自其他组合站的明确允许,就可以开始传输响应顿。这样的异步传输可以包含一或多顿,可用干传送信息字段和/或表明组合站状态的变化(例如,所期望的下一个信息懒的编号,状态由准备好变成忙或由变成准备好,以及异常状态的出现)。5.2非操作方式
三种非操作方式是
a。正常断开方式(NDM)
b。异步断开方式(AD M)
c.初始化方式(IM)。
断开方式(NDM和ADM)与操作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断开方式时,次站/组合站逻辑上与数势链路断开,即不再进行信息(I),无编号信息(UI)或监控帧的发送或接受。初始化方式(IM)与操作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初始化方式时,次站/组合站的数据链路控制程序需要重新生成,或者需要更换在操作方式中所用的参数。
提供这两种断开方式(NDM和ADM)是为了防止次站/组合站在意外情况或异常状态期间,在数据链路上出现混乱的操作方式,因为这样一种操作将会引起:,处于ARM时的不想出现的竞争,b.主站和次站间,或组合站与组合站间顺序编号的失配;c。主站/组合站对于次站另--组合站的状态含糊不清。次站由系统预先规定使其处丁呈现为断开方式的状态。该断开方式(NDM或ADM)也是出系统预先规定的。组合站也由系统预先规定使其处于呈现为断开方式(AD M)的状态,处于断开方式的次站,其能力限制在:接受几种合适的置方式命令SNRM、SARM、SNRME、SARME、SIM和DIS C)中的一种并作出响应
接受XID命令并作出响应
c.接受TEST命令井作出响应
GB7575—87
d.接受LP命令并作出响应,
在响应机会发送DM、RIM或RD响应赖以请求在主站进行特定的操作;e.
F.在ADM下,在响应机会发送非请求的XID响应顿,以请求XID交换,但这仪限于在ADM下方可。处于异步断开方式时,作为命令接收器的组合站,其能力与上述次站的相同(组合站合适的置方式命令包括SABM、SABME、SIM和DISC)。此外,因为组合站有能力在任何时刻发送命令,因此纽合站可以发送合适的置方式、XID或TEST命令。处子断开方式(NDM或A.I>M)的次站/组合站最低限度要能对接收到的P位为“1”的命令顿产生F位为“1”的DM跪应。
处于断开方式(NDM或ADM)的次站/组个站收到DISC命令后,应用DM响应进行应答。处十初始方式的次站/组合站接收到DISC命令后,如果它能执行命令,应用无编号确认(LA)响应进行应答。处丁操作方式的次站/组合站接收到DISC命令后,应用UA响应进行应答。除接收到DISC命令外,可能使次站/组合站进人断开方式的例子为:a。次站/组合站接通电源或村断电后的恢复;b,次站/组合站的数据链路层逻辑人工复位,c.次站/组合站终端人为地从本地(家庭)状态变换为连上数据链路(在线)状态。处于非操作方式的次站/组合站不建立顿拒绝异常状态。5.2.1正常断开方式(N DM)
NDM是不平衡数据链路的非操作方式,处丁此方式时,次站逻辑上与数据链路断乃,因此不允诈发送或接受信息。由于接收到P位为“1”的命令顺,次站有正常方式的响应机会,并应启动单个懒的响应传输以指示它的状态,由于接收到P位为“”的UP命令,次站也可以片动这样的响应。处于这种方式时,次站只执行置方式,交换称识(XID>和测试(TEST)命令。对除DISC命令之外的能够执行的叠方式命令,在最早的响应机会上用UA响应来应答。对能够执行的XI或TE S T命令,在最早的响应机会分别用XID 或 T ES T响应来应答。收到可实现的置方式、XID或TEST命令而不能执行时,或收到P位为“1\的任何其他命令时,将使处于NI)M的次站在最早的响应机会「用DM响应来应答,或符次站判定无能方工作时,就要用请求初始化方式(R「M)确应杰应签。荐次站处十已收到可实现的置方式,XID或!EST命令而不能执行或者要报告各种状态的情况下,此,一条F位为“(”的UP命令将使处于NDM的次站用合适的DM或RIM响应来应答。处于NDM方式的次站不理深可实现的置方式、XID,TEST或UP命令之外的任何P位为“”的命令。
5.2.2异步断开方式(ADM)
ADM是不平衡或平衡数据链路的非操作方式,处在这种方式时,次站/组合站逻辑上与数据链路断开,冈此不允许发送或接受信息。次站作为命令接收器的组合站具有异步方式响应的机会,故在效向交替的受换中一日检测到数据链路信境的空闲状态,以及在双向同时的变换任何时刻,都可启动响应传输。这种响应传输应仅由请求置方式命令(DM),或者当次站或接收命令的组合站判定无能力I作时串请求初始化(R『M)构成。处十这种方式时,次站或接收命令的组合站如果有能力,则只应执行置方式、XID和TEST命令。对除DISC命令之外的能够执行的置方式命令,在最的响应机会上分别用XID或TEST响应来应答。收到可实现置方式、XID或TEST命令而不能执行,或收到P位为“1”的任何其他命令时,应润DM响应米应答,或者,如果次站或作为命令接收器的组合站判定无能力工作时,应用请求初始化方式(R1M)响应来应答。处在ADM方式的次站/组合站除了E述可实现的XID,TEST或UI命令之外可不理躲任何P位为“U”命令。因为组合站也是命令的发器,所以组合站在任何时刻可以通过发送合适的置方式命令(SABMGB 7575--8T
SABME或SIM>使断开方式终止,这种动作能自发地产生或由于收到来自男一组合站的传输(例如DM或RIM响应)而引起。
5.2.3初始化方式(IM)
IM是不平衡和平衡数据链路的非操作方式,处于此方式时,次站/--·个组合站的数据链路控制程序可以通过主站/另一组合站的作用进行初始化或重新生成,或者更换在操作方式中所用的其他参数,当土站/一个组合站断定次站/另一组合站操作异常要校正它的数据链路控制程序,以及为了对次站/另个组合站的数据链路控制程序进行改进时,便可求助于1M。类似地,次站/一个组合站于序检查而判定不能工作时便可请求IM,以便从上站/另一组合站得到正常的程序。次站/组合站收到置初始化方式命令(SIM)并在系统预先规定的响应机会上发送了UA响应、便御进人IM。次站/组合站通过发送RIM响应可请求SIM命令。处于IM时,主站/一个组合站和次站/男-组合站可按预先为那个次站/每一组合站所确定的方法来交换信息(例如采用UI或|额)。当次站/组合站接收到其他的置方式命令寸的一种并通过UA响应进行了确认,或由于内部制约,诸如断电,使其进人断开方式时,IM即告结束。6控制字段和参数
6.1控制字段格式
6.1.1 概述
规定了三种控制字段格式(见表1),用于实现编号信息传送,编号监控功能,无编号控制功能。以及无编号倍息传送。
表1:控制字段格式
控制字段比特
控制字段格式
信息传送命令/响应(1格式)
监控命令/响应(S 络式)
无编号命令/响啦(L格式)
N(S)=传送发送顺序编号(比特2为低阶比特)N(R)=传送接收顺序编号(比特6为低阶比特)S=鉴控功能位
M=修改功能位
P /F =探诃位P—一主站或组合站命令帧传输终结位H次站或组合站响应顿传输(1=探询/终结》
6.1.2信息传送(1)格式
I格式用来实现信息传送。N(S),N(R)和P/F的功能是彼此独立的,即每个『顿都有V(S)顺序编号、N(R)顺序编号和P/F位。在接收数据站,N(R)可确认或不确认另外的I顿。P/F位可置成“1\或“0\。6.1,3监控(S)格式
S格式用来实现数据链路监控功能,比如确认1顿,请求重传1顿以及请求停I赖的传输。GB 7575—87
N(R)和P/F的功能是彼此独之的,即每个S格式顿都有N(R)顺序编号和P/F位。接收数据站可用N(R)来确认或不确认另外的I顿。P/F位可置成“1\或“0\。6.1.4无编号(U)格式
L格式用来提供附加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和无编号信息传送,这种格式不包含顺序编号,但应包含可置成“1”或=0\的P/F位。五个“改”比特可用来定义最多32种附加命令功能和32种附加响应功能。
6.2参数
6.2.1模数
每个I顿都应进行顺序编号,编号值可以是0~(模数-1),其中,模数为顺序编号的模数。非扩充控制字段格式的模数等于8。扩充控制字段格式的模数为128。顺序编号就在该范围内循坏见7.4关于充控制字段格式及模数的描述)。上站,次站或组合站在任何时刻允许未确认的顺序编号1懒的最大数不得超过(模数一1)。这种激制送为了防止在正常操作和/或执行差错恢复期间,所传输的1顿顺序编号出现含混。往:未认可的I顿的数还可能受到数据站的顿存储能力限制,例如,为了传输和/说当传输有错时需进行重传而所能存储的1顿数的限制。然而,只有当数据站最小的赖存储容鼠对丁预料中的最大往返传输时延是足够时,才能得到最伟的数据链路效率。6.2,2顿的状态变量和顺序编号
6.2.2.1概述
在HDLC操作中,每个数据站对发往或接收另一数据站的「顿都应保持一个各自独立的发送状变量V(S)和接收状态变最V(R)。每个次站对发送到主站的I赖应保持V(S)并对正确地接收了来自主站的|顿应保持V(R)。以同样的方祛主站对发往和接收数据链路上每个次站的|顿应分到保持独立的V(S)和V(R)。每一个组合站对发送到另一个组合站的I顿应保持V(S)对正确地接收了米自另-…组合站的!帧应保持V(R)。6.2.2.2 发送状态变量V(S )
发送状态变量是指下一个按顺序要发送的I顿的顺序编号。发送状态变量能在0~(模数1)范围内取值,其中,模数为顺序编号的模数。编号在整个模数范围内循环。随着每个相继的I顿传输,态变量的值应增加1。但发送状态变量超过最后接收到的[赖的N(R)值不得大于(模数一1)。.2.2.3发送顺序编号N(S)
只有I顿包含发送顺序编号N(S)。在传输个按序的1快之前应置N(S)等于发送状态变量值。
6.2.2. 4接收状态变量 V()
接收状态变量是指个按序期望要接收的I赖的顺序编号。接收状态变量能在0~(模数-1)范围内取。其中,模数为顺字编号的模数。编号在整个模数范围内循坏。在接收到尤差错的,按序的【赖,其发送顺序编号N(S)等于接收状态变量时,接收状态变最值应增加1。6.2.2.5接收顺序编号V(R)
所有的1懒和S 格式帧都应包含N(R),即下一个期望的I顿的N(S)顺序编号。在传输IS 格式帖之前,应置N(R)等于接收状态变量的现行。N(R)表示发送N(R)的站已经rE确地接收到了编号有到包括EN(R)一1在内的所有I顿【见7.3.2.2关于N(R)值的范围的规定。
6.2.3探询/终结(P/F)位
P位为“1”用丁主站/组合站向次站/组合站请求(探询)响应或响应序列。F位为“1”用于,
在NRM时表示次站由I前面的请求(探询)命令而发送的最后一顿。b在ARM时表示次站以及在ABM时表示组合站由于请求(探询)命令而发送的响应顿。6.3探询/终结(P/F)的功能
CB 7575—87
探询/终结(P/F)位在命令顿和响应顿中均作为“种坊能使用(在企令顿户/F位称为P位,在响应顿中称为F位)。
6.3.1探询位的均能
6.3.1.1概述
P位为“1”川米向次站/纠合站请求位为“1”的响应顺。在数据链咯的:个给定的方间上,在某:给定时刻只应有:·个P位为“1”的顿尚末认川,工站组合站只有收到了次站/组合站发来的F信为“1”的响应恢之后,才能发送另“个位为“1”的顿。如果作系统规定的超时期间内,没有收到有效的响应顿,则允许重传P位为“1“的命令顿以便逃行萃铝恢复
6.3.1.2VRM下探询位的功能
处」VRM时,P位为“1”川于向次站请求响应顿。次站在收到P位为“1”的命令顿或UP命令后,才能发送响成顿。
次站收到P位为“1”的「顿,些P位为“1”的S顿(RR,RE」或者SRE」),P位为“『”的【命令,或P“”或“”的命令时都可发顿。6.3.1.3ARM箱AHM下探谢位的功能处于ARM和ABM时,P你“1”用来请求在最牛响应机会1F你为“1”的响应。注:划如,如渠站/纽合站要求确认“个特定的命令己被收到,它就把此命令中的P位置成“「”,这就迫他次站/纠合站6.3.2.2中所述的样发表前成。6.3.2终结位的功能
次站/组合站用下位为“1”的响应顿确认收到了P位为“1”的命令慎。6.3.2.1VRM下终结位的功能
处NRM的,如果次站收到P位为“1”的命令而获得发送权,则应将其响成传输的最后的F位暨成“1”。如果次洁收到P位为“〇”的UP命令而获得发送权,则应将共发送的个啊应顿(包括最后一顿)中的F位乱成*(”在发出最后的应慎之后,次站应停止发送,直到收到共后的P位“1”的命令顿或P命令耐才能发送。
6.3.2.2ARM雅ABM下终结位的功能处于ARM和ABM时,次沾和组合站在任何响应机会,可在外步来础上发送F位为“0”的响应顿,次站/组合站收到位为“1”的命令顿后,在最早应签机会上正始发送F位为“1\的响应顿。在双向同时通信情况下,次站/组个站收到了P位为“1”的命令顿又正在发送时,应将最早可能要发送的后续响应顿中的位置“【”处于ARM和ABMH,发送F位为“1”的响应顿,并不要求次站或组合造分好!停正传输响应頭。在发位\”顺之后,它价还可以发送别的响应,因比处丁ARM和ABM时,F位不应释为次沾或组含站的传输结束,而只应释为所发送的响应顿是次站组合站对改前收到的P位为“1”的命令幅作出河答的指示。处于ABM时,如渠丝合站收到P价为“【”的命令,则发送F位ד【的响成应先先于发送除置式命令(SABMSABMI、SIM、DIS()刘复位命令(RSET)以外的其他命令
6.3.3用P/F帮助差谱恢复(见8)。6.3.3.1概述位配对之后才能发出个“1”总成对交换(对每一个,应一个位,Ⅱ作前一个P位与一个F位配对之后才能发出“个P位。同样,在收到另一个位之后之能发出另一个立),因而在收到的P位为“」”或位为“1”的顿内所包含的N(R)可用来检测是否需要平传T慎(见8.2.Ih)。这..comGB7575—87
种能力可用来较早地检测到远片数据站未收到I顿,并能指出应该开始重传的帧顺序号。这种能力称为检验指示。在所有情况下,正确收到的I帧或S格式顿中的N(R)都应确认以前发送的点到包括【N (R)1]在内的所有I顿。
6.3.3.2 N R M 下的检验指示
处于NRM时,次站11站在收到P/F你为“1”的I顿,接收准备好(RR)或接收未准备好(RNR)的命令/响应顿时,如果其中的N(R)对次站/站在F/P位为“1\的最后顿以及它之前已发送了的所有|慎无论如何不确认,则将使次站/上站启动适当的差错恢复。6.3.3.3ARM下的检验指示
处于ARM时,次站/主站在收到P/F位为“1”的I、RR或RNR响应顿吋,如果其的N(R)对次站/上站在F/P位为‘1\的最后顿以及它之前已发送了的所有的I顿兀论如何不确认,则将使次站/:站启动适当的差错恢复。6. 3. 3. 4A B M 下的检验指示处于ABM时,l:在接收的组合站在收到F位为“1”的I、RR或RR响iz帧时,如果其的N(R)对此接收组合站在P位为“1的最后帧以及它之前已发送了的所有的l顿无论如何不确认,则将使接收组合站启动适当的差错恢复。6.3.4 P /F位功能-览
处十三种操作方式(NRM、ARM和ABM)时,以及在迹行双向交替双向同时数据通信的数据链路上,P/F位功能的可用性概括于表2。表2P/F位功能
镍作方式
数摄通信
会令/响应中的P/F位
请求息
最后指示
请求监控或无编号响应
验验指示
标号:区表示此功能可用:
双向交替:
TWS———双向同时。
7命令和响应
表3综述了命令和响应的集合。
信息传送格式命令
一信息
监控格式命令
接改准备好
接收未准备好
一拒绝
一选谁拒绝
无编号格式命令
SABME-
置正常响应方式
置异步响应方式
-置异步平衡方式
一置护充的常响应方式
置护充的并步响应方式
置充的异步是衡为式
貿初始化方式
编号探询
无编可信息
受换标识
信息传送格式和响应
GB 7575—87
表3命令和响应
信息传送格式响应
监控格式响应
一接政准备好
一接收未准备好
选择拒绝
无编号格式响
编号确认
断方式
请求初始化方式
请求断开
无编号信息
交换标兴
顿批绝
GB 7575--87
信息(1)命令利训应的功能是通过数据链路顺序地传送含有信息宁段的编号帧。「命令响应的控制字段的编码如图4所示。第个发送既特
安送顺序编中
命令(探询)
的应(终结)
接收顶序编学
图4控制字段比特的信息传送格式「顿的控制字段包含网个顺序编号:a。发送嘎编号N(S),它轰示顿的顺序编号b、按收顺序编号V(R),它表示下次期望要接收的!顿的顺序编号(在传输时)因而表明已正确地收到「编号到【V(R)一1]在内的全部I顿(见6.3关FP/F位的功能的措述)。7.2监控格式命令和响应
监控(S)命令利响应用于执行编导的监控功能,诸如确认、探询、暂停信息传送或差错恢复等。具有S格式控制子段的顿不包含信息字段,因此在发送器里不增大发送状态变最,也不在接收器里增大接收状态变最。
S格式命令:响应的控制字段的编码如图5所示。常 -发送此持
胜控游炎
接收带备好
接:&未雅备好
选择护绘
令{操
明终络:
按收顺尔缩可www.bzxz.net
接收准务好
按收未好
送择拒箍
控制字段比特的监控格式
S格式懒包含按收顺予编号N(R),在传输时它表示下次期要接收的「顿的顺子编号,因而表示已正确地接收了编至N(R)
1在为的所衔。
主站/组合站叫用P位为“1”的S格式命令端去请求次站/组合站发送指示H状态的响应(探询)(6.3美P/F位的功能的描述)
7.2.1收准备好(RR)命令和响应(S位为)数据站用接收准备(RR)帧来:a,表示它己备好接收I帧: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