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7416-2000 啤酒大麦

【国家标准(GB)】 啤酒大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06:02:12
- GB/T7416-2000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7416-2000
标准名称:
啤酒大麦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00-08-14 -
实施日期:
2001-03-01 -
作废日期:
2009-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56.75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啤酒大麦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啤酒酿造专用大麦的鉴定、收购、运输、贮存。 GB/T 7416-2000 啤酒大麦 GB/T7416-2000

部分标准内容:
GB/T 7416—2000
本标准是对GB/T7416—1987《啤酒大麦》的修订。本标准与原标准GB/T74161987相比,有下列主要差异:1.本标准理化指标参考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及公司的标准,试验方法参照了欧洲啤酒酿造协会(EBC)分析方法中有关大麦分析部分;2.增加了分类和定义两章内容,并用文字分别进行了描述;3.此次修订,将麸皮、病斑粒(非检疫对象)也列入“夹杂物”中,4.优级、一级的“水分”由原标准“<13.0%”修改为“≤12.0%”;5。“千粒重”指标的表示单位改为“以绝干计”,与国际上表示一致,指标略有提高;6.将原标准中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改为“3天发芽率”和“5天发芽率”,与国际上表示方法致;
7.去掉“漫出物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8.“蛋白质”指标在原标准中只规定的上限,此次修订,改为范围值;9.增加了“水敏感性”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10.本次修订,为了提高啤酒大麦的品质,适应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尽快与国际接轨,参照EBC试验方法,在本标准中推荐了“大麦中霉菌数的测定\和“大麦品种鉴定”两个试验方法,放在提示的附录里。指标暂时不定,待条件成熟后再列入。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7416—1987。附录A和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麦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五九、康永璞、李玉清、宋桂美、刘再新、谷方红。31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啤酒大麦
Malting barley
GB/T 7416-2000
代替GB/T7416—1987
本标准规定了啤酒大麦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啤酒酿造专用大麦的鉴定、收购、运输、贮存。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19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2715—1981粮食卫生标准
GB/T5009.36—1996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六棱大麦
大麦的原始形态。麦穗断面呈六角形,有6行麦粒围绕1根穗轴而生,其中只有中间对称的2行子粒发育正常,其左右4行子粒发育迟缓,粒形不正。3.2四棱大麦
实际也是六棱大麦,只是它的子粒不像一一般六棱大麦那样对称,有2对子粒互为交错,麦穗断面呈四角形,看起来象是在穗轴上形成四行子粒。3.3二棱大麦
是六棱大麦的变种,麦穗扁形,沿穗轴只有对称的2行子粒。3.4多棱大麦
四棱和六棱大麦统称为多棱大麦。3.5干粒重
1000颗麦粒的绝对质量。
3.63天发芽率
三天后发芽粒占总麦粒的百分数,主要表示大麦发芽的整齐程度。3.75天发芽率
五天后发芽粒占总麦粒的百分数,主要表示可发芽的大麦百分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8-14批准316
2001-03-01实施
3.8水敏感性
GB/T 7416—2000
一种大麦吸收较多水分后,抑制发芽的现象。4分类
啤酒大麦根据其子粒生长形态分为两类。4.1多棱大麦(主要指六棱大麦和四棱大麦),4.2二棱大麦。
5技术要求
5.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淡黄色具有光泽,有原大麦固
有的香气,无病斑粒\,无霉味和其他异味
1)此处指检疫对象所规定的病斑粒。5.2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2的规定。
夹杂物,%
破损率,%
水分,%
干粒重(以绝干计),g
3天发芽率,%
5天发芽率,%
蛋白质(以绝干计),%
二棱、多棱
淡黄色或黄色,稍有光泽,无
病斑粒\,无霉味和其他异味
10. 0 ~12. 0
选粒试验(2,5mm以
上),%
水敏感性,%
5.3卫生要求
按GB2715执行。
6试验方法
9. 5~~12. 0
黄色,无病斑粒\,无霉味和其他异味
10.0~~12.0
本试验所用水均指蒸馏水或无离子水,应符合GB/T6682三级(含三级)以上水规格。所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指分析纯。
理化分析(除夹杂物、破损率外)所用的大麦样品一律采用除杂均匀的试样。317
6.1感官
GB/T 7416—2000
在自然光线明亮的场所观察大麦的颜色,将大麦样品在手中握5min,并其气味,观看颜色;记录有无光泽、病斑粒(检疫对象所规定的)、变粒、霉味或其他异味等情况。6.2夹杂物
称取试样200g(称准至0.1g),栋出其他植物种子、秸杆、土石、杂质等非大麦物质及麸皮、一般病斑粒(非检疫对象所规定的),称其质量,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数。结果取一位小数。6.3破损率
称取试样200g(称准至0.1g),栋出破粒、半粒,称其质量,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数。结果取一一位小数。6.4水分
6.4.1方法提要
样品于105℃~107℃直接干燥,所失质量的百分数即为该样品的水分。6.4.2仪器
6.4.2.1天平:感量0.1mg;
6.4.2.2称量血:30×50mm;
6.4.2.3电热干燥箱:控温(106士1)℃;6.4.2.4干燥器:玻璃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6.4.3试样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试样,采用DLFU盘式粉碎机(Buhler-Ming),盘间距为0.2 mm,进行粉碎后,即得到细粉样品。
6.4.4分析步骤
称取细粉样品5g(称准至0.0001g),于已烘至恒重的称量血中,将称量血置于(106士1)℃电热干燥箱内,取下盖子,烘3h。趁热盖上盖子移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然后再放入电热干燥箱内烘1 h,称量,直至恒重。
6.4.5分析结果的表述
m-m2 × 100
式中:X,—-试样的水分,%
m—---称量血的质量,g;
mi—烘干前称量皿和样品的质量,g;m2——烘干后称量血和样品的质量,g。所得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6.4.6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6.5千粒重
6.5.1仪器
6.5.1.1计数器
6.5.1.2天平:感量0.1g。
6.5.2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40.0g,用计数器或默记法数出样品的粒数。6.5.3分析结果的表述
40. 0 × 1 000 × (1 - X)
式中:X2
试样的千粒重(以绝干计),g;(1)
(2)
X,——试样的水分,%;
一试样的粒数。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5.4允许差
GB/T 7416—2000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6.63天发芽率,5天发芽率
6.6.1漏斗法(Schonfeld法)
6.6.1.1仪器
a)漏斗:直径100mm,在颈中有一扁平的小玻棒;b)烧杯:500mL;
c)喷雾器。
6.6.1.2分析步骤
取1000粒试样在大烧杯内,用18℃~20℃水浸渍1h。弃水,自来水洗5次,再用18℃~20℃水没渍6h。弃水,转移麦粒到漏斗中,盖上培养血盖,在18℃~20℃下静置过夜。次日将麦粒倒出,混匀,用喷雾器喷水,使麦粒潮湿,再装回漏斗中。此操作于上下午各进行一次(两次操作间隔时间为10~12 h)。
6.6.1.3分析结果的表述
浸溃开始后72h大麦发芽粒数为3天发芽率:X = 1 000 -n
浸渍开始后120h大麦发芽粒数为-5天发芽率:1 000=n
式中:X3~—试样的3天发芽率,%;X.——试样的5天发芽率,%,
n—-不发芽麦粒数。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6.1.4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6.6.2培养Ⅲ法(BRF法)
6.6.2.1仪器wwW.bzxz.Net
a)培养血:直径10cm;
b)滤纸:中速滤纸。
6.6.2.2分析步骤
将两张直径9cm的滤纸放入培养血底部,加4mL水均匀润湿滤纸。取100粒试样放在滤纸上,使每一麦粒很好地与滤纸接触,盖上培养血盖,将培养皿放入塑料袋密闭,以防止水蒸发。在室温18℃~20℃下,于暗处静置发芽。
6.6.2.3分析结果的表述
放置72h后大麦发芽粒数为3天发芽率:X, = 100 —
放置120h后大麦发芽粒数为5天发芽率:式中;X,——试样的3天发芽率,%X, = 100 - n
(5)
(6)
X.——试样的5天发芽率,%;
一不发芽麦粒数。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6.2.4允许差
GB/T 7416—2000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6.7蛋白质
6.7.1方法提要
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分解样品,使有机化合物中的氮转变成氨,以硼酸溶液吸收蒸馏出的氨,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氮含量。
6.7.2仪器
6.7.2.1凯氏定氮仪:自行组装的仪器或成套仪器(如:Tecator的Kjeltec系列定氮仪或相同质量的仪器)
6.7.2.2天平:感量0.1mg;
6.7.2.3酸式滴定管:50mL。
6.7.3试剂和溶液
6.7.3.1不含氨的水:按GB/T603配制;6.7.3.2硫酸:95%~98%
6.7.3.3氢氧化钠溶液(400g/L);称取400g氢氧化钠溶于1L不含氨的水中,静置。吸取上层清液于带橡皮塞的瓶内。此溶液的比重应为1.36以上,6.7.3.4硼酸溶液(20g/L):称取20g硼酸,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6.7.3.5盐酸标准溶液[c(HCI)=0.1mol/L]:按GB/T601配制与标定,6.7.3.6混合催化剂:将硫酸钾(KzSO)、二氧化钛(TiO)、硫酸铜(CuSO4·5H.O)按10+0.30.3的比例混合,并研细;
6.7.3.7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按10:4的比例吸取1g/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1g/L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
6.7.4分析步骤
成套仪器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样品测定。自行组装的仪器按下述方法进行操作。6.7.4.1样品消化
称取细粉样品(6.4.3)1.5g(确至0.0002g),小心转移到已干燥的凯氏烧瓶中,加入混合催化剂10g,缓缓加入浓硫酸20mL,摇匀,在通风橱内文火加热至泡沫停止发生后,大火使之沸腾。等溶液清亮后,再继续加热20~30min。6.7.4.2蒸馏
等消化液冷却后,缓缓加入不含氨的水250mL,摇匀,冷却,并加入几块小瓷片。连接凯氏烧瓶与蒸馏装置,馏出管的尖端插入已盛有20g/L硼酸溶液25mL和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0.5mL的锥形瓶中,馏出管尖端应在液面之下。通过加液漏斗加入400g/L氢氧化钠溶液70mL于凯氏烧瓶中,轻轻摇匀,使内容物混匀,然后加热蒸馏。等馏出液达到180mL时,停止蒸馏。6.7.4.3滴定
用0.1mo1/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颜色由绿色消失转变为灰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按上述操作同时进行空白试验。6.7.5分析结果的表述
-V)XcX0. 014 × 100
m × (1 - X)
GB/T 7416—2000
X。 = X X 6. 25
式中:Xs一一试样的氮含量(以绝干计),%;X。—试样的蛋白质含量(以绝干计),%;X -试样的水分,%;
空白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V,i
试样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试样的质量,g,
6.25—氮与蛋白质的换算系数;0.014——与1.00 mL盐酸标准溶液[c(HC1)=0.1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所得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6.7.6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6.8选粒试验
6.8.1方法提要
大麦样品在一个具有不同孔径的三层筛板的振动中,按谷粒大小加以筛分。6.8.2仪器
6.8.2.1天平:感量0.1g,
6.8.2.2选粒机:由电动机通过曲轴带动,装有3层筛板,上下间距为12mm~25mm,并有盖子和底盘。全机总高度80mm~100mm。
规格:振荡速度300~320r/min,平台移动的总长度18mm~22mm。筛面必须在两个方向严格保持水平,孔径必须经常用双脚规核对。筛板的材料:由厚度为(1.3士0.1)mm的硬黄铜制成,上有条状孔,加工公差为0.03mm。筛板的尺寸:长为43cm,宽为15cm。筛孔的尺寸:长度,上面为25mm,下面为22mm。宽度,筛I为2.8mm,筛Ⅱ为2.5mm,筛直为2.2 mm。
筛孔的数目:筛1为28×13,筛Ⅱ为30×13,筛Ⅲ为32×13。6.8.3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100g(称准至0.1g),放入选粒机上层,加盖,开启电动机,准确振荡5min。将2.5mm以上的麦粒进行称量,以百分数表示。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9水敏感性
6.9.1方法提要
取两组样品,分别加入4mL和8mL水,保温发芽,两组发芽麦粒的百分数之差,即为水敏感性。6.9.2仪器
6.9.2.1培养血:直径10cm;
6.9.2.2刻度吸管:分度值0.1mL,6.9.2.3滤纸:中速滤纸。
6.9.3分析步骤
取6只培养Ⅲ,分别将三张9cm的滤纸放入培养血底部3只加入4:0mL水,另三只加8.0mL水,均匀润湿滤纸。各取100粒试样放在滤纸上,使每一麦粒好地与滤纸接触,上皿盖。将培养血放入塑料袋密闭,以防止水蒸发。在室温18℃~20℃,于暗处培养。在漫溃开始后24、48和72h各除一次发芽的麦粒。
6.9.4分析结果的表述
GB/T 7416--2000
加4mL水,120h大麦发芽的百分数:X, 100 n
加8mL水,120h大麦发芽粒的百分数:Xg = 100 - n
X - X - X.
式中:X。-—试样的水敏感性,%,X,—试样加 4 mL水,5天发芽率;X.—试样加8mL水,5天发芽率;
一不发芽粒数。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9.5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6.10卫生指标
按GB/T5009.36执行。
7检验规则
7.1组批
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收获期、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的产品为一批。7.2抽样量
7.2.1按表3抽取样本数。
批量,袋
26~50
151~500
501~3200
3 201~35 000
抽取样本数,袋
“样本”系指产品的最大包装。合格判定数
2散装(立仓)大麦按GB5491抽样,每次抽取的样品数不得少于5kg(9)
(11)
不合格判定数
7.2.2按表3抽取样本,再从每个样本中抽取500g样品,将所有抽取的样品混匀,用对角四分法分为两份,一份封存备查,另一份做感官和理化分析。7.3判定规则
7.3.1按表3抽取样本,进行包装和净重的检查,若达到不合格判定数,则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7.3.2理化指标中的5天发芽率为质量等级的主要指标,当其他指标都在同一级别,而该项指标不在这一级别时,以该项指标所在级别为准。7.3.3理化指标中,所有指标都在同一级别,只有一项指标(不包括5天发芽率)低于该级别时,不作降级处理。但该项指标低于下一级别时,则降至下一级别。7.3.4理化指标中,所有指标都在同一级别,但有两项指标(不包括5天发芽率)低于该级别时,降至下一级别。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GB/T7416—2000
8.1.1啤酒大麦运到粮库或规定地点,应标明产地、品种名称、收获时间、收购日期、等级、类别。8.1.2销售的产品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并标明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批号、净重、执行标准代号。8.1.3储运图示的标志必须符合GB191的有关规定。8.2包装
8.2.1无论采用何种包装形式,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得混杂入库贮存。8.2.2啤酒大麦可以散装,放入簡仓或粮垛贮存。8.2.3啤酒大麦也可以用麻袋或编织袋包装入库贮存。8.3运输
啤酒大麦运输时,车船或其他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外来气味和污染物。8.4贮存
8.4.1保管大麦要做到先进先出,避免保管时间过长,造成损失。8.4.2仓库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要定期进行检查,要防潮湿、变、鼠虫害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8.4.3每批大麦要标明产地、品种、数量、等级、收购日期。323
A1方法提要
GB/T 7416--200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大麦中霉菌数的测定
通过无菌水的冲洗,将大麦表层的微生物冲于水中,然后在培养基上培养,根据菌落数判断大麦表面的霉菌污染程度。
A2仪器
A2.1摇床:转速180~200r/min;A2.2锥形瓶:300mL;
A2.3培养皿:直径10cm,
A2.4移液管0.2mL。
A3试剂和溶液
A3.1氢氧化钠溶液c(NaOH)=0.1mol/L,按GB/T601配制;A3.2氟化钠;
A3.3琼脂;
A3.4麦汁:按协定法糖化麦汁,将已制得的麦汁糖度调至9°P~10°P;A3.5麦汁盐培养基;取100mL麦汁(A3.4)于锥形瓶内,加入10g氯化钠,3g琼脂,搅勾。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6.4左右,然后塞紧棉塞,用牛皮纸封口,在灭菌锅内,115℃维持30min。A4分析步骤
A4.1称取样品10g(称准至0.02g),倒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塞紧棉塞,于180~200r/min条件下,在摇床上震荡30min。A4.2将麦汁盐培养基融化,在无菌条件下倒平Ⅲ,冷却为固体后备用。A4.3在无菌条件下,用已灭菌的移液管吸取0.2mL(A4.1)液涂于平皿上(每个样品平行做3个平血),于25℃,将平血倒置培养7天,数平Ⅲ的菌落数。附录B
(提示的附录)
大麦品种的鉴定
B1方法提要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鉴定大麦品种,用板式凝胶电泳分离大麦的醇溶蛋白部分。B2仪器
B2.1垂直板式凝胶电泳仪;
B2.2天平:感量0.1mg;
B2.3离心机:转速5000r/min,离心管9mm×35mm;324
B3试剂和溶液
GB/T7416—2000
B3.1萃取液:称取18g尿素和0.01g甲基绿,用水溶解,然后加入2-硫氢基乙醇1mL和2-氯乙醇20 mL,再用水定容至100 mL;
B3.2硫酸亚铁溶液(5g/L):按GB/T603配制;B3.3凝胶储备液:称取115.3g丙烯酰胺,4.6g双丙烯酰胺、69.2g尿素、1.2g甘氨酸、1.2g抗坏血酸,用水溶解,加人3mL硫酸亚铁溶液(新配制的)、23mL冰乙酸,混勾,用水定容至1L。抽滤后装入棕色瓶中,于4℃下贮存,当月使用。B3.4过氧化氢溶液:吸取30%过氧化氢2mL,用水定容至100mL;B3.5电极缓冲溶液:称取2g甘氨酸,用水溶解,加入20mL冰乙酸,再加水至5L;B3.6三氯乙酸溶液(10g/L):称取1g三氮乙酸,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B3.7考马斯蓝溶液(10g/L):称取1g考马斯蓝,用95%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B3.8染色溶液:吸取20mL三氯乙酸溶液,加入1mL考马斯蓝溶液,混合备用。B4分析步骤
B4.1样品数:取50粒大麦用于本测定。B4.2萃取大麦醇溶蛋白
单独碾碎每粒大麦并放入离心管中,吸取0.4mL萃取液混合,浸泡最少16h,使用前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在转速5000r/min下,离心30min。B4.3凝胶的形成
于100mL凝胶储备液中加入0.15ml.过氧化氢溶液,混匀。将已充分混匀的溶液灌入灌胶模具中(要保证凝胶有1.5mm厚度,10~15Bm长度),在几分钟内聚合即会发生。用一把梳子在凝胶内开槽,以便放置样品(梳子定要在刚刚灌胶时放入)。B4.4凝胶展层
撤掉梳子,吸取适量的(10~20μL)萃取液加入凝胶顶部的槽内(若条带分离不清,则取量可减少),将每一槽装上样品,把凝胶玻板垂直地放入缓冲溶液中,使槽在板的上侧,让自来水循环流过电泳仪的冷却装置,使溶液冷却并保持在10~20℃。在200V下凝胶展层20min,然后在500V下继续展层,时间为色带(甲基绿)通过凝胶所需要时间的两倍。B4.5凝胶展层后,将凝胶从玻璃板上取下,立即在染色液中染色,凝胶可持续染色一夜。B5照相
凝胶染色后在蒸馏水中漫泡1h脱色,然后取出放在灯箱上照相,胶板与镜头约400mm。B6结果的显示
根据与用纯品种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后,可对大麦样品中的各种品种做定性的阐明,为定出各种品种的量,要用存在于样品中的每一品种已确认的谷粒数除以谷粒的总数(50)。若做平行试验,则需用平均值表示(用百分数),并四舍五入至整数。3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对GB/T7416—1987《啤酒大麦》的修订。本标准与原标准GB/T74161987相比,有下列主要差异:1.本标准理化指标参考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及公司的标准,试验方法参照了欧洲啤酒酿造协会(EBC)分析方法中有关大麦分析部分;2.增加了分类和定义两章内容,并用文字分别进行了描述;3.此次修订,将麸皮、病斑粒(非检疫对象)也列入“夹杂物”中,4.优级、一级的“水分”由原标准“<13.0%”修改为“≤12.0%”;5。“千粒重”指标的表示单位改为“以绝干计”,与国际上表示一致,指标略有提高;6.将原标准中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改为“3天发芽率”和“5天发芽率”,与国际上表示方法致;
7.去掉“漫出物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8.“蛋白质”指标在原标准中只规定的上限,此次修订,改为范围值;9.增加了“水敏感性”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10.本次修订,为了提高啤酒大麦的品质,适应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尽快与国际接轨,参照EBC试验方法,在本标准中推荐了“大麦中霉菌数的测定\和“大麦品种鉴定”两个试验方法,放在提示的附录里。指标暂时不定,待条件成熟后再列入。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7416—1987。附录A和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麦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五九、康永璞、李玉清、宋桂美、刘再新、谷方红。31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啤酒大麦
Malting barley
GB/T 7416-2000
代替GB/T7416—1987
本标准规定了啤酒大麦的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啤酒酿造专用大麦的鉴定、收购、运输、贮存。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01—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19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2715—1981粮食卫生标准
GB/T5009.36—1996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六棱大麦
大麦的原始形态。麦穗断面呈六角形,有6行麦粒围绕1根穗轴而生,其中只有中间对称的2行子粒发育正常,其左右4行子粒发育迟缓,粒形不正。3.2四棱大麦
实际也是六棱大麦,只是它的子粒不像一一般六棱大麦那样对称,有2对子粒互为交错,麦穗断面呈四角形,看起来象是在穗轴上形成四行子粒。3.3二棱大麦
是六棱大麦的变种,麦穗扁形,沿穗轴只有对称的2行子粒。3.4多棱大麦
四棱和六棱大麦统称为多棱大麦。3.5干粒重
1000颗麦粒的绝对质量。
3.63天发芽率
三天后发芽粒占总麦粒的百分数,主要表示大麦发芽的整齐程度。3.75天发芽率
五天后发芽粒占总麦粒的百分数,主要表示可发芽的大麦百分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8-14批准316
2001-03-01实施
3.8水敏感性
GB/T 7416—2000
一种大麦吸收较多水分后,抑制发芽的现象。4分类
啤酒大麦根据其子粒生长形态分为两类。4.1多棱大麦(主要指六棱大麦和四棱大麦),4.2二棱大麦。
5技术要求
5.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淡黄色具有光泽,有原大麦固
有的香气,无病斑粒\,无霉味和其他异味
1)此处指检疫对象所规定的病斑粒。5.2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2的规定。
夹杂物,%
破损率,%
水分,%
干粒重(以绝干计),g
3天发芽率,%
5天发芽率,%
蛋白质(以绝干计),%
二棱、多棱
淡黄色或黄色,稍有光泽,无
病斑粒\,无霉味和其他异味
10. 0 ~12. 0
选粒试验(2,5mm以
上),%
水敏感性,%
5.3卫生要求
按GB2715执行。
6试验方法
9. 5~~12. 0
黄色,无病斑粒\,无霉味和其他异味
10.0~~12.0
本试验所用水均指蒸馏水或无离子水,应符合GB/T6682三级(含三级)以上水规格。所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指分析纯。
理化分析(除夹杂物、破损率外)所用的大麦样品一律采用除杂均匀的试样。317
6.1感官
GB/T 7416—2000
在自然光线明亮的场所观察大麦的颜色,将大麦样品在手中握5min,并其气味,观看颜色;记录有无光泽、病斑粒(检疫对象所规定的)、变粒、霉味或其他异味等情况。6.2夹杂物
称取试样200g(称准至0.1g),栋出其他植物种子、秸杆、土石、杂质等非大麦物质及麸皮、一般病斑粒(非检疫对象所规定的),称其质量,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数。结果取一位小数。6.3破损率
称取试样200g(称准至0.1g),栋出破粒、半粒,称其质量,计算其所占的百分数。结果取一一位小数。6.4水分
6.4.1方法提要
样品于105℃~107℃直接干燥,所失质量的百分数即为该样品的水分。6.4.2仪器
6.4.2.1天平:感量0.1mg;
6.4.2.2称量血:30×50mm;
6.4.2.3电热干燥箱:控温(106士1)℃;6.4.2.4干燥器:玻璃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6.4.3试样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试样,采用DLFU盘式粉碎机(Buhler-Ming),盘间距为0.2 mm,进行粉碎后,即得到细粉样品。
6.4.4分析步骤
称取细粉样品5g(称准至0.0001g),于已烘至恒重的称量血中,将称量血置于(106士1)℃电热干燥箱内,取下盖子,烘3h。趁热盖上盖子移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然后再放入电热干燥箱内烘1 h,称量,直至恒重。
6.4.5分析结果的表述
m-m2 × 100
式中:X,—-试样的水分,%
m—---称量血的质量,g;
mi—烘干前称量皿和样品的质量,g;m2——烘干后称量血和样品的质量,g。所得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6.4.6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6.5千粒重
6.5.1仪器
6.5.1.1计数器
6.5.1.2天平:感量0.1g。
6.5.2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40.0g,用计数器或默记法数出样品的粒数。6.5.3分析结果的表述
40. 0 × 1 000 × (1 - X)
式中:X2
试样的千粒重(以绝干计),g;(1)
(2)
X,——试样的水分,%;
一试样的粒数。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5.4允许差
GB/T 7416—2000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6.63天发芽率,5天发芽率
6.6.1漏斗法(Schonfeld法)
6.6.1.1仪器
a)漏斗:直径100mm,在颈中有一扁平的小玻棒;b)烧杯:500mL;
c)喷雾器。
6.6.1.2分析步骤
取1000粒试样在大烧杯内,用18℃~20℃水浸渍1h。弃水,自来水洗5次,再用18℃~20℃水没渍6h。弃水,转移麦粒到漏斗中,盖上培养血盖,在18℃~20℃下静置过夜。次日将麦粒倒出,混匀,用喷雾器喷水,使麦粒潮湿,再装回漏斗中。此操作于上下午各进行一次(两次操作间隔时间为10~12 h)。
6.6.1.3分析结果的表述
浸溃开始后72h大麦发芽粒数为3天发芽率:X = 1 000 -n
浸渍开始后120h大麦发芽粒数为-5天发芽率:1 000=n
式中:X3~—试样的3天发芽率,%;X.——试样的5天发芽率,%,
n—-不发芽麦粒数。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6.1.4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6.6.2培养Ⅲ法(BRF法)
6.6.2.1仪器wwW.bzxz.Net
a)培养血:直径10cm;
b)滤纸:中速滤纸。
6.6.2.2分析步骤
将两张直径9cm的滤纸放入培养血底部,加4mL水均匀润湿滤纸。取100粒试样放在滤纸上,使每一麦粒很好地与滤纸接触,盖上培养血盖,将培养皿放入塑料袋密闭,以防止水蒸发。在室温18℃~20℃下,于暗处静置发芽。
6.6.2.3分析结果的表述
放置72h后大麦发芽粒数为3天发芽率:X, = 100 —
放置120h后大麦发芽粒数为5天发芽率:式中;X,——试样的3天发芽率,%X, = 100 - n
(5)
(6)
X.——试样的5天发芽率,%;
一不发芽麦粒数。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6.2.4允许差
GB/T 7416—2000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6.7蛋白质
6.7.1方法提要
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分解样品,使有机化合物中的氮转变成氨,以硼酸溶液吸收蒸馏出的氨,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氮含量。
6.7.2仪器
6.7.2.1凯氏定氮仪:自行组装的仪器或成套仪器(如:Tecator的Kjeltec系列定氮仪或相同质量的仪器)
6.7.2.2天平:感量0.1mg;
6.7.2.3酸式滴定管:50mL。
6.7.3试剂和溶液
6.7.3.1不含氨的水:按GB/T603配制;6.7.3.2硫酸:95%~98%
6.7.3.3氢氧化钠溶液(400g/L);称取400g氢氧化钠溶于1L不含氨的水中,静置。吸取上层清液于带橡皮塞的瓶内。此溶液的比重应为1.36以上,6.7.3.4硼酸溶液(20g/L):称取20g硼酸,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6.7.3.5盐酸标准溶液[c(HCI)=0.1mol/L]:按GB/T601配制与标定,6.7.3.6混合催化剂:将硫酸钾(KzSO)、二氧化钛(TiO)、硫酸铜(CuSO4·5H.O)按10+0.30.3的比例混合,并研细;
6.7.3.7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按10:4的比例吸取1g/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1g/L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
6.7.4分析步骤
成套仪器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样品测定。自行组装的仪器按下述方法进行操作。6.7.4.1样品消化
称取细粉样品(6.4.3)1.5g(确至0.0002g),小心转移到已干燥的凯氏烧瓶中,加入混合催化剂10g,缓缓加入浓硫酸20mL,摇匀,在通风橱内文火加热至泡沫停止发生后,大火使之沸腾。等溶液清亮后,再继续加热20~30min。6.7.4.2蒸馏
等消化液冷却后,缓缓加入不含氨的水250mL,摇匀,冷却,并加入几块小瓷片。连接凯氏烧瓶与蒸馏装置,馏出管的尖端插入已盛有20g/L硼酸溶液25mL和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0.5mL的锥形瓶中,馏出管尖端应在液面之下。通过加液漏斗加入400g/L氢氧化钠溶液70mL于凯氏烧瓶中,轻轻摇匀,使内容物混匀,然后加热蒸馏。等馏出液达到180mL时,停止蒸馏。6.7.4.3滴定
用0.1mo1/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颜色由绿色消失转变为灰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按上述操作同时进行空白试验。6.7.5分析结果的表述
-V)XcX0. 014 × 100
m × (1 - X)
GB/T 7416—2000
X。 = X X 6. 25
式中:Xs一一试样的氮含量(以绝干计),%;X。—试样的蛋白质含量(以绝干计),%;X -试样的水分,%;
空白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V,i
试样滴定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试样的质量,g,
6.25—氮与蛋白质的换算系数;0.014——与1.00 mL盐酸标准溶液[c(HC1)=0.1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所得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
6.7.6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2%。6.8选粒试验
6.8.1方法提要
大麦样品在一个具有不同孔径的三层筛板的振动中,按谷粒大小加以筛分。6.8.2仪器
6.8.2.1天平:感量0.1g,
6.8.2.2选粒机:由电动机通过曲轴带动,装有3层筛板,上下间距为12mm~25mm,并有盖子和底盘。全机总高度80mm~100mm。
规格:振荡速度300~320r/min,平台移动的总长度18mm~22mm。筛面必须在两个方向严格保持水平,孔径必须经常用双脚规核对。筛板的材料:由厚度为(1.3士0.1)mm的硬黄铜制成,上有条状孔,加工公差为0.03mm。筛板的尺寸:长为43cm,宽为15cm。筛孔的尺寸:长度,上面为25mm,下面为22mm。宽度,筛I为2.8mm,筛Ⅱ为2.5mm,筛直为2.2 mm。
筛孔的数目:筛1为28×13,筛Ⅱ为30×13,筛Ⅲ为32×13。6.8.3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100g(称准至0.1g),放入选粒机上层,加盖,开启电动机,准确振荡5min。将2.5mm以上的麦粒进行称量,以百分数表示。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9水敏感性
6.9.1方法提要
取两组样品,分别加入4mL和8mL水,保温发芽,两组发芽麦粒的百分数之差,即为水敏感性。6.9.2仪器
6.9.2.1培养血:直径10cm;
6.9.2.2刻度吸管:分度值0.1mL,6.9.2.3滤纸:中速滤纸。
6.9.3分析步骤
取6只培养Ⅲ,分别将三张9cm的滤纸放入培养血底部3只加入4:0mL水,另三只加8.0mL水,均匀润湿滤纸。各取100粒试样放在滤纸上,使每一麦粒好地与滤纸接触,上皿盖。将培养血放入塑料袋密闭,以防止水蒸发。在室温18℃~20℃,于暗处培养。在漫溃开始后24、48和72h各除一次发芽的麦粒。
6.9.4分析结果的表述
GB/T 7416--2000
加4mL水,120h大麦发芽的百分数:X, 100 n
加8mL水,120h大麦发芽粒的百分数:Xg = 100 - n
X - X - X.
式中:X。-—试样的水敏感性,%,X,—试样加 4 mL水,5天发芽率;X.—试样加8mL水,5天发芽率;
一不发芽粒数。
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
6.9.5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6.10卫生指标
按GB/T5009.36执行。
7检验规则
7.1组批
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收获期、同等级、同货位、同车船(舱)的产品为一批。7.2抽样量
7.2.1按表3抽取样本数。
批量,袋
26~50
151~500
501~3200
3 201~35 000
抽取样本数,袋
“样本”系指产品的最大包装。合格判定数
2散装(立仓)大麦按GB5491抽样,每次抽取的样品数不得少于5kg(9)
(11)
不合格判定数
7.2.2按表3抽取样本,再从每个样本中抽取500g样品,将所有抽取的样品混匀,用对角四分法分为两份,一份封存备查,另一份做感官和理化分析。7.3判定规则
7.3.1按表3抽取样本,进行包装和净重的检查,若达到不合格判定数,则判整批产品为不合格。7.3.2理化指标中的5天发芽率为质量等级的主要指标,当其他指标都在同一级别,而该项指标不在这一级别时,以该项指标所在级别为准。7.3.3理化指标中,所有指标都在同一级别,只有一项指标(不包括5天发芽率)低于该级别时,不作降级处理。但该项指标低于下一级别时,则降至下一级别。7.3.4理化指标中,所有指标都在同一级别,但有两项指标(不包括5天发芽率)低于该级别时,降至下一级别。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GB/T7416—2000
8.1.1啤酒大麦运到粮库或规定地点,应标明产地、品种名称、收获时间、收购日期、等级、类别。8.1.2销售的产品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并标明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批号、净重、执行标准代号。8.1.3储运图示的标志必须符合GB191的有关规定。8.2包装
8.2.1无论采用何种包装形式,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得混杂入库贮存。8.2.2啤酒大麦可以散装,放入簡仓或粮垛贮存。8.2.3啤酒大麦也可以用麻袋或编织袋包装入库贮存。8.3运输
啤酒大麦运输时,车船或其他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外来气味和污染物。8.4贮存
8.4.1保管大麦要做到先进先出,避免保管时间过长,造成损失。8.4.2仓库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要定期进行检查,要防潮湿、变、鼠虫害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8.4.3每批大麦要标明产地、品种、数量、等级、收购日期。323
A1方法提要
GB/T 7416--2000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大麦中霉菌数的测定
通过无菌水的冲洗,将大麦表层的微生物冲于水中,然后在培养基上培养,根据菌落数判断大麦表面的霉菌污染程度。
A2仪器
A2.1摇床:转速180~200r/min;A2.2锥形瓶:300mL;
A2.3培养皿:直径10cm,
A2.4移液管0.2mL。
A3试剂和溶液
A3.1氢氧化钠溶液c(NaOH)=0.1mol/L,按GB/T601配制;A3.2氟化钠;
A3.3琼脂;
A3.4麦汁:按协定法糖化麦汁,将已制得的麦汁糖度调至9°P~10°P;A3.5麦汁盐培养基;取100mL麦汁(A3.4)于锥形瓶内,加入10g氯化钠,3g琼脂,搅勾。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6.4左右,然后塞紧棉塞,用牛皮纸封口,在灭菌锅内,115℃维持30min。A4分析步骤
A4.1称取样品10g(称准至0.02g),倒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塞紧棉塞,于180~200r/min条件下,在摇床上震荡30min。A4.2将麦汁盐培养基融化,在无菌条件下倒平Ⅲ,冷却为固体后备用。A4.3在无菌条件下,用已灭菌的移液管吸取0.2mL(A4.1)液涂于平皿上(每个样品平行做3个平血),于25℃,将平血倒置培养7天,数平Ⅲ的菌落数。附录B
(提示的附录)
大麦品种的鉴定
B1方法提要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鉴定大麦品种,用板式凝胶电泳分离大麦的醇溶蛋白部分。B2仪器
B2.1垂直板式凝胶电泳仪;
B2.2天平:感量0.1mg;
B2.3离心机:转速5000r/min,离心管9mm×35mm;324
B3试剂和溶液
GB/T7416—2000
B3.1萃取液:称取18g尿素和0.01g甲基绿,用水溶解,然后加入2-硫氢基乙醇1mL和2-氯乙醇20 mL,再用水定容至100 mL;
B3.2硫酸亚铁溶液(5g/L):按GB/T603配制;B3.3凝胶储备液:称取115.3g丙烯酰胺,4.6g双丙烯酰胺、69.2g尿素、1.2g甘氨酸、1.2g抗坏血酸,用水溶解,加人3mL硫酸亚铁溶液(新配制的)、23mL冰乙酸,混勾,用水定容至1L。抽滤后装入棕色瓶中,于4℃下贮存,当月使用。B3.4过氧化氢溶液:吸取30%过氧化氢2mL,用水定容至100mL;B3.5电极缓冲溶液:称取2g甘氨酸,用水溶解,加入20mL冰乙酸,再加水至5L;B3.6三氯乙酸溶液(10g/L):称取1g三氮乙酸,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B3.7考马斯蓝溶液(10g/L):称取1g考马斯蓝,用95%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B3.8染色溶液:吸取20mL三氯乙酸溶液,加入1mL考马斯蓝溶液,混合备用。B4分析步骤
B4.1样品数:取50粒大麦用于本测定。B4.2萃取大麦醇溶蛋白
单独碾碎每粒大麦并放入离心管中,吸取0.4mL萃取液混合,浸泡最少16h,使用前将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在转速5000r/min下,离心30min。B4.3凝胶的形成
于100mL凝胶储备液中加入0.15ml.过氧化氢溶液,混匀。将已充分混匀的溶液灌入灌胶模具中(要保证凝胶有1.5mm厚度,10~15Bm长度),在几分钟内聚合即会发生。用一把梳子在凝胶内开槽,以便放置样品(梳子定要在刚刚灌胶时放入)。B4.4凝胶展层
撤掉梳子,吸取适量的(10~20μL)萃取液加入凝胶顶部的槽内(若条带分离不清,则取量可减少),将每一槽装上样品,把凝胶玻板垂直地放入缓冲溶液中,使槽在板的上侧,让自来水循环流过电泳仪的冷却装置,使溶液冷却并保持在10~20℃。在200V下凝胶展层20min,然后在500V下继续展层,时间为色带(甲基绿)通过凝胶所需要时间的两倍。B4.5凝胶展层后,将凝胶从玻璃板上取下,立即在染色液中染色,凝胶可持续染色一夜。B5照相
凝胶染色后在蒸馏水中漫泡1h脱色,然后取出放在灯箱上照相,胶板与镜头约400mm。B6结果的显示
根据与用纯品种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后,可对大麦样品中的各种品种做定性的阐明,为定出各种品种的量,要用存在于样品中的每一品种已确认的谷粒数除以谷粒的总数(50)。若做平行试验,则需用平均值表示(用百分数),并四舍五入至整数。3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GB 7415-1987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 下一篇: GB/T 7417-2001 AX系列继电器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 GB/T31138-2022 加氢机
-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