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0 01:22:21
- GB50253-2003
- 现行
标准号:
GB 50253-2003
标准名称: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3-06-10 -
实施日期:
2003-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13 MB
替代情况:
GB 50253-199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253-2003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oil transportatlon pipeline engineeringGB50253—2003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〇03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155号
建设部关子发布国家标雄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编号考GB 50253--2003.自 2003年10月1几起实施。其中,第3.1.8,3. 4. 3、4. 1. 3、4. 1. 4、4. 2. 44. 2. 13、 4. 4. 1 、4. 6. 1 4. 6. 4、4. 6,. 55.2. 15. 4. 5(5).6. 1. 1(3) (4)、6. 1.2(4)6. 1. 36. 1. 4 6.3. 10, 6. 3. 12(42 6, 5. 1(4)(6)(7)(8)(9) 6. 5. 1(1)(2)(4) 6. 5. 6. 6. 5. 9. 6. 5. 11(1(2) (3)、6. 7. 1、 6. 7. 26. 7. 4, 6. 8. 1(3). 6.8. 2 6. 9. 5、 6. 9. 7, 6. 10. 4、6. 10. 6(4).6. 10. 7 9. 1. 8(1) (2)(3) 9. 2. 11 9. 2. 2, 9. 2. 5 9. 2. 6.9. 2. 7 10. 0. 1,10. 0. 2. 10. 0. 3,10. 0. 410. 0, 5. 10. 0. 6.10.0.7、10. 0. 8、11 0. 111. 0. 2、E. 0.1 茶(款)为强制性条 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〇三年六月十日
本规范是根据国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关于印发“二○O〇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推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对原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一94)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战的。本规范共分11章和10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辑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线路,输油替道、管道附件和支承件的结构设计,输油站,管道监控系统,通信,输油道的焊接、焊接检验与试压,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节能等方面的规定。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总结了多年的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经验,借鉴了国内已有行业标准和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并以各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经反复修改通过律查定稿。与原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一94)相比,本规范丰要有以下变化:,1.增加了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箍送系统方面的章节和条款,以及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节能方面的规定:2.提高了安全防火标推
3,内容更为全面、合理。
本规范电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油气田及管道建设设计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百常管理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百负责真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希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对本规范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1
光道22号,邮编:065000;Etmail:[email protected]),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主要起草人:叶德丰韩学承
严大凡
陈辉璧
赵维忠
胡柏松
邬俊华
李恐田
李正郁
本风德
王小林
赵桂英
常亚萍
戴家齐
吴烯瑛
董鲁生
刘惠文
林汇添
孙正国
王冰怀
韩志成
朱坤锋
张海山
苑莉锻
梁敏华
徐战强
1总则
1.0.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让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剧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1.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1.0.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会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o. 1 输油管道工程ail pipeline project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一般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勘设等,2..2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
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径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2, o.3 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辙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的统称。2.0.4 首站initial station
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0.5末站terminal
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z, 0. 6 中间站 intermediate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2.0.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hcatingandpumping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z.0.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r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2.0.9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 heat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2.0.10输人站input station
向管道输人油品的站。
2. 0. 11 分输站 off-take station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卢而设置的站。减压站 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2. 0, 12
国于位瑟形成的誉内压力大于暨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2.0,13弹性弯曲elastic bending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弹性腰度范围菌内的驾曲变形。
2. 0. 14 顺序输送batch transpartation多种油品用同一管道依秋输送的方式。2. 0. 15 翻越点 turnover point输油管道线路上可能导致后面管段内不满流(slackflow)的集高点
2. . 16 站控制系统 station control system对全站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实行自动控制的系统。2.0.17管件pipe fittings
弯头、弯管一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的统称。
z. 0. 18 管道附件 pipe accessories管件、法兰,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简等臂道专用部件的统称。
maximumallowableoperating
2.0.19最大许用操作压力
pressure(MAOP)
管道内的品处于稳态非麟态)时的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其值应等于站间的位差、摩阻损失以及所需进站剩余压力之和。2. 0, 20 管道设计内压力 pipeline internal design nressure 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管道或管段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在操作过程中管内流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压力。2.0.21线路截断阀lineblockvalve为防止管道事故扩大、减少环境污染与管内油品损失及维修方便在管道线安装的阀门。
2. 0.22 冷弯管 cold bends
用模具(或来具)不加热将管子弯制成需要角度的弯管2. . 23热爆弯管 hot bends
管子加热后,在夹具上弯曲成需要角度的弯管,其曲率半径一殿不小于5诺管子外直径。
2.0.24 成品油products
原油经加工生产的商品油。在石油储运范畴内,多指C及C以上轻质油至重质油的油品。
2.0.25公称管壁厚度pipe nominal wall thickness钢管标推中所列出的誉壁厚度。2.0. z6钢管的结构外径 structural outside diameter of steelpipc
钢管外防腐层、隔热层、保护层组合后形成的外径。2. 0. 27副管looped pipeline
为增加管道输量,在输油站间的瓶颈段敷设与原有线路捐平行的管段。
3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
3.1 一般规定
3.1.1掩油管道工程设计计算输油量时,年工作天数应按350c计算。
3.1、2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输量(年输量、月输量、口输量作为设计输量。设计最小摘量应符合经济及安全输送条件。
3.1.3输油管道设计宜采用密闭输送工艺。若采用其他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说明其可行性。3.1.4管输多种油品,宜采用顺序输送工艺。者采来用专管专用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3.1.5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方案应依据设计内压力、管道管型及钢种等级,管轻壁厚、输送方式,输油站数,顺输送油批次等,以多个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输油工艺方案。3.1.6增输原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雅《出矿原油技术条件(SY7513)的规定:管输液态淑化石油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雅油气田薇化石油GB90521或《化石油气(GB11174的规是;输其他成品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雅。3.1.7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总流程图应标注首站、中间站、末站的输油量,进出站压力及油温等主要工艺参数。并注明线路截断阀大型穿跨越、各站间距及里程、高程(注明是否有翻越点)。
3.1.8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应包括水力和热力计算,并进行稳态和瞬态水力分析,提出输油管道在密闭输送中瞬变流动过程的控制方法。
3.2原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
3.2.1应根据被输送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流变性,通过优化比选,选择最佳输送方式。原油一般物理化学性质测定项自,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原油流变性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隔录B的规定。
3.2.2如热输送的埋地原油管道,应优选加热温度;管道是否需保温,应进行管道保温与不保温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方案。3.2.3管道内输送牛顿流体时,沿程摩阻损失应按下式计算:L
式中h—
聋道内沿程水力摩阻损失【m):水力摩阻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L—管道计算长度(m);
输油管道的内直径(m):
V--一流体在管道内的平均流理(丑/s);g-—重力加速度(9.8lm/s2);
9、—-输油平均温度下的体积流量(m/s)。輪油平玛温度,应接下式计算:+
式中ta-一计算管段的输油平均温度(C);t计算段的起点油温(℃):
t一计算管段的终点油温(℃)。(3. 2. 3-1)
(3.2.3-2)
(3.2.3-3)
往注,对不加热输送的输油管道,计算管段的输油平均温度取管中心埋深处最冷月份的平均地。
3.2.4当管道内输送律流体时,其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计算。
3.2.5埋地输油管道的沿线温降应按下式让算:_ ta-b
t2-tg-9= e
式中to一一埋地管道中心处最冷月份平均地温(℃):一一管段计算长避(m
i—-流量为gm时的水力坡降(m/m);(3. 2. 5-1)
(3.2. 5-2)
(3. 2. 5-3)
C—一输油平均温度下原油的比热容[J/(kg*C));K——总传热系数LW/(m2·C)I:
D—一管道的外直径(m);Www.bzxZ.net
油品质量流量(k名/s)。
3.3成品独管道系统艳送工艺
3.3.1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盒同规定的成品油输量、品种与各品种的比韧,级聚分输,输人敏量,进行赔油管道亲统输送工艺设计。
3.3.2输送多品种成品油时,宜采用单管顺序输送。油品批量送的排列顾序,应将油品性质相近的紧邻排刻。3,3,3应在紊流状态下进行多品种成品油的顺序输送,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的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式(3.2.3-1)计算。对于高流速的成品油还需进行温升计笋利冷却计算,,3.3.4在顺序输送高粘度成品油(如重油)时宜使用隔离装置。3.3.5成品油顺岸输送臀道,在输油站间不宜设置副臂。3,3.6多晶种成品油序输送誉道,耐采用连续输送方式:当来用间歇输送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混袖量。3.3.7油品顺序输送混油段长度可接下式计算:Re>Rew : C-11. 75(d)0.3Re-0.1(3. 3. 7-1)
Re式中C一一混油段长度(m);
Re-—雷诺数;
Ri——临界雷诺数,
e“—自然对数的底e一2.718。
(3. 3.7-2)
(3. 3. 7-3)
3.3.8采用接油罐输送工艺,当多种油品顺序输送混油界面通过站时,应切换成象到泵输送工艺。3.3.9应根据油罐区的建设和营运费用与混油贬值造成的费用损先满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确是最佳循环次数。3. 4液态液化石油气LPG]管道系统输送工艺3.4、1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波态液化石油气输量,组分与各组分的比例,进行藏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
3.4.2输送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程摩阻损失,应按木规范式(3. 2. 3-1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乘以 1.1~~1. 2 的流态阻力增加系数。当管道内流速较高时,还应进行蕴升计算和冷却计算。3.4.3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中翰送时,沿线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必须高于输送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沿线各中间泵站的进站压力应比同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高1MPa,未站进循醒前的压力应比同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高0.5MPa.
3,4.4液态化石油气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但要注意因管内摩阻升温而需另行冷却的能耗,可取0.8~1.4tm/s.但最大不应超过 m/s。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oil transportatlon pipeline engineeringGB50253—2003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〇03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155号
建设部关子发布国家标雄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编号考GB 50253--2003.自 2003年10月1几起实施。其中,第3.1.8,3. 4. 3、4. 1. 3、4. 1. 4、4. 2. 44. 2. 13、 4. 4. 1 、4. 6. 1 4. 6. 4、4. 6,. 55.2. 15. 4. 5(5).6. 1. 1(3) (4)、6. 1.2(4)6. 1. 36. 1. 4 6.3. 10, 6. 3. 12(42 6, 5. 1(4)(6)(7)(8)(9) 6. 5. 1(1)(2)(4) 6. 5. 6. 6. 5. 9. 6. 5. 11(1(2) (3)、6. 7. 1、 6. 7. 26. 7. 4, 6. 8. 1(3). 6.8. 2 6. 9. 5、 6. 9. 7, 6. 10. 4、6. 10. 6(4).6. 10. 7 9. 1. 8(1) (2)(3) 9. 2. 11 9. 2. 2, 9. 2. 5 9. 2. 6.9. 2. 7 10. 0. 1,10. 0. 2. 10. 0. 3,10. 0. 410. 0, 5. 10. 0. 6.10.0.7、10. 0. 8、11 0. 111. 0. 2、E. 0.1 茶(款)为强制性条 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〇三年六月十日
本规范是根据国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关于印发“二○O〇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推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对原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一94)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编制完战的。本规范共分11章和10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辑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线路,输油替道、管道附件和支承件的结构设计,输油站,管道监控系统,通信,输油道的焊接、焊接检验与试压,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节能等方面的规定。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总结了多年的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经验,借鉴了国内已有行业标准和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的相关标准,并以各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经反复修改通过律查定稿。与原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一94)相比,本规范丰要有以下变化:,1.增加了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箍送系统方面的章节和条款,以及健康、安全与环境(HSE),节能方面的规定:2.提高了安全防火标推
3,内容更为全面、合理。
本规范电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油气田及管道建设设计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百常管理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百负责真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希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对本规范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1
光道22号,邮编:065000;Etmail:[email protected]),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主要起草人:叶德丰韩学承
严大凡
陈辉璧
赵维忠
胡柏松
邬俊华
李恐田
李正郁
本风德
王小林
赵桂英
常亚萍
戴家齐
吴烯瑛
董鲁生
刘惠文
林汇添
孙正国
王冰怀
韩志成
朱坤锋
张海山
苑莉锻
梁敏华
徐战强
1总则
1.0.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让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剧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1.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1.0.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会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o. 1 输油管道工程ail pipeline project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一般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勘设等,2..2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
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径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2, o.3 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辙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的统称。2.0.4 首站initial station
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0.5末站terminal
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z, 0. 6 中间站 intermediate station 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2.0.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hcatingandpumping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z.0.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r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2.0.9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 heat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2.0.10输人站input station
向管道输人油品的站。
2. 0. 11 分输站 off-take station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卢而设置的站。减压站 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2. 0, 12
国于位瑟形成的誉内压力大于暨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2.0,13弹性弯曲elastic bending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弹性腰度范围菌内的驾曲变形。
2. 0. 14 顺序输送batch transpartation多种油品用同一管道依秋输送的方式。2. 0. 15 翻越点 turnover point输油管道线路上可能导致后面管段内不满流(slackflow)的集高点
2. . 16 站控制系统 station control system对全站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实行自动控制的系统。2.0.17管件pipe fittings
弯头、弯管一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的统称。
z. 0. 18 管道附件 pipe accessories管件、法兰,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简等臂道专用部件的统称。
maximumallowableoperating
2.0.19最大许用操作压力
pressure(MAOP)
管道内的品处于稳态非麟态)时的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其值应等于站间的位差、摩阻损失以及所需进站剩余压力之和。2. 0, 20 管道设计内压力 pipeline internal design nressure 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管道或管段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在操作过程中管内流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压力。2.0.21线路截断阀lineblockvalve为防止管道事故扩大、减少环境污染与管内油品损失及维修方便在管道线安装的阀门。
2. 0.22 冷弯管 cold bends
用模具(或来具)不加热将管子弯制成需要角度的弯管2. . 23热爆弯管 hot bends
管子加热后,在夹具上弯曲成需要角度的弯管,其曲率半径一殿不小于5诺管子外直径。
2.0.24 成品油products
原油经加工生产的商品油。在石油储运范畴内,多指C及C以上轻质油至重质油的油品。
2.0.25公称管壁厚度pipe nominal wall thickness钢管标推中所列出的誉壁厚度。2.0. z6钢管的结构外径 structural outside diameter of steelpipc
钢管外防腐层、隔热层、保护层组合后形成的外径。2. 0. 27副管looped pipeline
为增加管道输量,在输油站间的瓶颈段敷设与原有线路捐平行的管段。
3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
3.1 一般规定
3.1.1掩油管道工程设计计算输油量时,年工作天数应按350c计算。
3.1、2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输量(年输量、月输量、口输量作为设计输量。设计最小摘量应符合经济及安全输送条件。
3.1.3输油管道设计宜采用密闭输送工艺。若采用其他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说明其可行性。3.1.4管输多种油品,宜采用顺序输送工艺。者采来用专管专用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3.1.5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方案应依据设计内压力、管道管型及钢种等级,管轻壁厚、输送方式,输油站数,顺输送油批次等,以多个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输油工艺方案。3.1.6增输原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雅《出矿原油技术条件(SY7513)的规定:管输液态淑化石油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雅油气田薇化石油GB90521或《化石油气(GB11174的规是;输其他成品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雅。3.1.7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总流程图应标注首站、中间站、末站的输油量,进出站压力及油温等主要工艺参数。并注明线路截断阀大型穿跨越、各站间距及里程、高程(注明是否有翻越点)。
3.1.8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应包括水力和热力计算,并进行稳态和瞬态水力分析,提出输油管道在密闭输送中瞬变流动过程的控制方法。
3.2原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
3.2.1应根据被输送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流变性,通过优化比选,选择最佳输送方式。原油一般物理化学性质测定项自,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原油流变性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隔录B的规定。
3.2.2如热输送的埋地原油管道,应优选加热温度;管道是否需保温,应进行管道保温与不保温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方案。3.2.3管道内输送牛顿流体时,沿程摩阻损失应按下式计算:L
式中h—
聋道内沿程水力摩阻损失【m):水力摩阻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L—管道计算长度(m);
输油管道的内直径(m):
V--一流体在管道内的平均流理(丑/s);g-—重力加速度(9.8lm/s2);
9、—-输油平均温度下的体积流量(m/s)。輪油平玛温度,应接下式计算:+
式中ta-一计算管段的输油平均温度(C);t计算段的起点油温(℃):
t一计算管段的终点油温(℃)。(3. 2. 3-1)
(3.2.3-2)
(3.2.3-3)
往注,对不加热输送的输油管道,计算管段的输油平均温度取管中心埋深处最冷月份的平均地。
3.2.4当管道内输送律流体时,其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计算。
3.2.5埋地输油管道的沿线温降应按下式让算:_ ta-b
t2-tg-9= e
式中to一一埋地管道中心处最冷月份平均地温(℃):一一管段计算长避(m
i—-流量为gm时的水力坡降(m/m);(3. 2. 5-1)
(3.2. 5-2)
(3. 2. 5-3)
C—一输油平均温度下原油的比热容[J/(kg*C));K——总传热系数LW/(m2·C)I:
D—一管道的外直径(m);Www.bzxZ.net
油品质量流量(k名/s)。
3.3成品独管道系统艳送工艺
3.3.1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盒同规定的成品油输量、品种与各品种的比韧,级聚分输,输人敏量,进行赔油管道亲统输送工艺设计。
3.3.2输送多品种成品油时,宜采用单管顺序输送。油品批量送的排列顾序,应将油品性质相近的紧邻排刻。3,3,3应在紊流状态下进行多品种成品油的顺序输送,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的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式(3.2.3-1)计算。对于高流速的成品油还需进行温升计笋利冷却计算,,3.3.4在顺序输送高粘度成品油(如重油)时宜使用隔离装置。3.3.5成品油顺岸输送臀道,在输油站间不宜设置副臂。3,3.6多晶种成品油序输送誉道,耐采用连续输送方式:当来用间歇输送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混袖量。3.3.7油品顺序输送混油段长度可接下式计算:Re>Rew : C-11. 75(d)0.3Re-0.1(3. 3. 7-1)
Re
Re-—雷诺数;
Ri——临界雷诺数,
e“—自然对数的底e一2.718。
(3. 3.7-2)
(3. 3. 7-3)
3.3.8采用接油罐输送工艺,当多种油品顺序输送混油界面通过站时,应切换成象到泵输送工艺。3.3.9应根据油罐区的建设和营运费用与混油贬值造成的费用损先满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确是最佳循环次数。3. 4液态液化石油气LPG]管道系统输送工艺3.4、1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波态液化石油气输量,组分与各组分的比例,进行藏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
3.4.2输送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程摩阻损失,应按木规范式(3. 2. 3-1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乘以 1.1~~1. 2 的流态阻力增加系数。当管道内流速较高时,还应进行蕴升计算和冷却计算。3.4.3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中翰送时,沿线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必须高于输送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沿线各中间泵站的进站压力应比同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高1MPa,未站进循醒前的压力应比同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高0.5MPa.
3,4.4液态化石油气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但要注意因管内摩阻升温而需另行冷却的能耗,可取0.8~1.4tm/s.但最大不应超过 m/s。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174-2023 厨房纸巾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 GB/T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14268-199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规范
- GB/T31138-2022 加氢机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