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
- JC/T 673-1997 汽车后窗电热玻璃性能试验方法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汽车后窗电热玻璃性能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17:00:50
- JC/T673-1997
- 现行
标准号:
JC/T 673-1997
标准名称:
汽车后窗电热玻璃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08-05 -
实施日期:
1998-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56.41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后窗电热玻璃透射比、不透明率、耐清洗剂性、电插片焊接强度、电插片抗弯曲性、功率、除霜效率、超压性、热点温度、耐电热冲击性、耐盐雾性、电热线抗磨性、防潮湿性、耐久性、抗冲击性和碎片状态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类汽车电热玻璃性能检验及设计验证 JC/T 673-1997 汽车后窗电热玻璃性能试验方法 JC/T673-1997

部分标准内容:
JC/T673—1997
本标准悬参照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供货技术条件TL820.45《电热后窗玻璃功能要求》和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技术条件N36.07.103《12V带加热丝窗玻璃》制定的。制定时对上述两技术条件进行了综合、精炼,保留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要求,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革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如洋、曾上堂、刘秀敏、武存浩、龚蜀一、胡悦、李守明。29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汽车后窗电热玻璃性能试验方法JC/T673—1997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后窗电热玻璃透射比、不透明率、耐清洗剂性、电插片焊接强度、电插片抗弯曲性、功率、除霜效率、超压性、热点温度、耐电热冲击性、耐盐雾性、电热线抗磨性、防潮湿性、耐久性、抗冲击性和碎片状态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类汽车电热玻璃性能检验及设计验证。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76—1976电测量指示仪表通用技术条件JC/T632--1996汽车安全玻璃术语GB5137.1--1996汽车安全玻璃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5137.2-1996汽车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3术语
3.1不透明率
电热玻璃上由电热线引起的不透明面积与整个加热区面积之比值。3.2加热区
由最上一根电热线和最下一根电热线以及左右各一根汇流条框成的封闭面。3.3电插片
焊接在电热玻璃汇流条上、联接电源的金属片。3.4除霜效率
电热玻璃在施加一定电压下,其表面冰霜层在规定时间内的融化百分率。3.5超压性
电热玻璃承受大于额定电压的能力。3.6热点温度
电热玻璃在通电加热过程中,其电热线或汇流条表面上的最高温度点。3.7耐电热冲击性
电热玻璃在低温条件下承受通电加温的能力。3.8耐盐雾性
电热玻璃在盐雾环境中承受盐雾腐蚀的能力。3.9电热线抗磨性
电热玻璃表面电热线承受棉纱等物对其磨损的能力。3.10耐久性
电热玻璃承受长时间反复通电后的加热能力。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7-08-05批准294
1998-01-01实施
JC/T673--1997
本标准中出现的其它术语均按JC/T632的规定。4试样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所用的试样均为汽车电热玻璃成品。如用小试样,则必须用与成品相同的材料、按相同的工艺条件制作。
5环境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下述环境条件下进行;温度:20℃±5℃;bzxZ.net
相对湿度:40%80%;
大气压力:8.6×10t~1.06×10'Pa。6透射比试验
按GB5137.2规定进行试验。
7 不透明率试验
7.1试验目的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由电热线引起的不透明面积在加热区面积中所占的比率能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7.2试验器具
精度为0.5mm的钢直尺和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7.3试验程序
用钢直尺测量试样加热区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出加热区的面积;再用钢直尺和游标卡尺测量加热区面积上的每一条电热线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每一条电热线的面积,然后计算出电热线的总面积。7.4结果表示
以电热线的总面积在加热区面积中所占的比率来表示电热玻璃的不透明性,其百分数取小数点后1位。
不透明率按式(1)计算:
T =(S2/S)X100
式中;T.—不透明率,%;
S,——试样加热区的面积,cm\;S2-—试样电热线的总面积,cm。8耐清洗剂性试验
8.1试验目的
(1)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经玻璃清洗剂清洗后,其加热功率是否仍满足相应的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8.2清洗剂
50%乙醇溶液(水:无水乙醇=1:1)。8.3试验程序
将脱脂棉不断蘸上清洗剂,在试样的电热线上反复擦洗2min,然后用脱脂棉擦干试样上的清洗剂。8.4结果表示
试样经清洗剂擦洗后,以电热线是否松动或电热装置是否脱落来判断其耐清洗剂性。295
9电插片焊接强度试验
9.1试验目的
JC/T 673—1997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电插片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与玻璃板的焊接强度能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9.2试验器具
a)磁码。一个布袋内装有铅粒的重物,其质量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拉力来制作,质量误差不应大于±10g;
b)秒表;
c)试样支承架。
9.3试验程序
将试样水平固定在支承架上,用试验所要求的码挂在电插片上,同时使用秒表记录时间,达到试验所要求的时间时,停止试验(也可采用与之等效的其他试验方法)。如电插片在试验所要求的时间内从玻璃板上脱落,应记录脱落时的时间。9.4结果表示
以试样上电插片在一定时间内所承受住的拉力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电插片的焊接强度。10电插片抗弯曲性试验
10.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电插片在承受一定次数的规定弯曲作用后,其抗弯曲性能和与玻璃板的焊接强度能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0.2试验程序
按试验所要求的次数对电插片进行120°士10°的弯曲,然后检查电插片是否出现裂痕,同时记录试验过程中电插片是否出现断裂或从玻璃板上脱落。10.3结果表示
以经过规定次数弯曲后电插片的损坏程度和与玻璃板的焊接强度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电插片的抗弯曲性能。
11 功率试验
11.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的加热功率是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1.2试验设备
a)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b)功率表(或电流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c)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11.3试验程序
11.3.1将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以上。11.3.2按图1连接测量线路(用功率表时连接虚线,用电流表时断开虚线)。296
AC220V
JC/T 673-1997
1一直流稳压电源;2一电压表;3一功率表(或电流表);4--电插片:5—-试样图1功率测量线路图
11.3.3将试样的输人电压精确地调至试验所要求的电压。11.3.4试样通电30min时,测其功率值。11.4结果表示
以通电30min时测得的功率值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功率。12除霜效率试验
12.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在低温条件下,加热装置消除玻璃外表面加热区冰霜的能力是否满足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12.2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由一个恒温低温箱和试样加热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
AC220V
1-恒温低温箱;2-喷雾器3-—试样:4—试样支架5—电压表;6—直流稳压电源图2除霜试验设备示意图
a)恒温低温箱。工作温度可达一40℃C,控温器灵敏度可达1℃;b)喷募器;
c)试样支架。支架应具有适当的隔热功能,所提供的支承应符合电热玻璃的实际使用状况;d)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e)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12.3试验程序
12.3.1将试样按实际装车状况安装在支架上,放入已调至试验所要求温度的低温箱里,保温5h。12.3.2用喷雾器向试样表面喷射水雾,喷雾器口应与试样表面保持垂直,距试样表面200~300mm,并作前后、左右移动;喷雾器的喷水压力为340kPa士20kPa,将0.06ml./cm2的水量逐渐均匀地喷射在297
试样表面上。
JC/T 673-1997
12.3.3试样保持在试验所要求的温度,使试样表面的冰霜硬化30min12.3.4按试验所要求的电压,给试样通电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迅速取出,检查其外表面加热区冰霜的融化程度,并记录加热区上冰霜融化的位置和面积。12.4结果表示
以通电一定时间内试样外表面加热区冰霜融化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除霜效率。除霜效率按式(2)计算:
Tp=-(D2/D,)100
式中:Tp——除霜效率,%;
Di——试样外表面加热区冰霜的面积,cm2;D,试样外表面加热区上已融化的冰霜面积,cm。13超压性试验
13.1试验目的
·(2)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在承受超过额定电压至一定时间后,恢复正常工作时功率和除霜效率是否仍满足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13.2试验设备
a)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b)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c)秒表。
13.3试验程序
13.3.1将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以上。13.3.2按图3连接试验线路。
AC220V
1—直流稳压电源:2-电压表;3—电插片,4—试样图3超压性试验线路图
13.3.3将试样电插片上的输人电压精确调至试验所要求的电压。13.3.4使用秒表,给试样通电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13.3.5试验结束后,使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静置5h。13.3.6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3.3.7按第12章试验,给出试样的除霜效率。13.4结果表示
试样经过试验后,以恢复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值和除霜效率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超压性。14热点温度试验
14.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通电加热过程中,其电热线或汇流条表面上的最高温度点是298
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4.2试验方法选择
JC/T 673 --- 1997
本标准规定了下述两种可供选用的试验方法,使用时由供需双方确定选用何种方法。如有争议,以“红外摄像法”为仲裁方法。
14.3方法1红外摄像法
14.3.1试验设备
a)热像仪,整机应达到以下性能指标:测量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5C;视场范围:20°×20°,并包括以下部件:电源箱、摄像头部、三角架、微处理机和彩色电视监示器;b)照相机;
c)液氮容器
d)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e)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14.3.2试验程序
14.3.2.1将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以上。14.3.2.2按图4安暨热像仪、试样和其它设备。?
AC220M
AC220V
1—电源箱:2—彩色电视监示器,3-微处理机;4-摄像头部,5-三角架6--试样,7-电压表:8—电源图4红外摄像法试验设备示意图
14.3.2.3将试样电插片上的输入电压精确调至产品正常工作时的额定电压。14.3.2.4将试样通电加热,当试样通电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时,启动热像仪,根据彩色电视监示器上显示的热图观察热点度,并固定热图,用照相机拍摄热图彩色照片。14.3.3结果表示
以试样通电至规定时间时,热图上电热线或汇流条表面的最高温度值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热点温度。
14.4方法Ⅱ点温计测量法
14.4.1试验设备
a)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b)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c)半导体点温计,误差不大于1℃,稳定时间小于6s。14.4.2试验程序
14.4.2.1同14.3.2.1。
14.4.2.2同14.3.2.3。
14.4.2.3给试样通电加热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时,使用半导体点温计测量电热线和汇流条的表面温度,记录最高温度值和热点位置。14.4.3结果表示
以试样通电至规定时间时,电热线或汇流条表面的最高温度值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热点温度。299
15耐电热冲击性试验
15.1试验自的
JC/T 673-1997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在低温条件下承受因通电加温产生的热冲击后,其质量是否仍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15.2试验设备
a)恒温低温箱,工作温度可达40C,控温器灵敏度可达1℃;b)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c)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15.3试验程序
15.3.7将试样放人已调至试验所需温度的低温箱内。15.3.2试样在试验所要求的温度下保温至规定时间后取出,放置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并立即按试验所要求的电压给试样通电加热至规定时间,记录试样的损坏情况。15.4结果表示
试样经试验后、以试样损坏情况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耐电热冲击性能。16耐盐雾性试验
16. 1 试验目的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在盐雾环境中承受盐雾腐蚀的能力是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6.2试验试剂
16.2.1盐溶液
氯化钠的重量百分比为5%士0.5%。16.2.1.1氯化钠
无水氯化钠,杂质含量不大于0.2%,碘化钠不大于0.1%,且不应含镍和铜。16.2. 1. 2水
蒸馏水,杂质含量不大于0.02%,pH值为7士1。16.2.1.3盐溶液的制备
称取五份氯化钠溶解于95份蒸馏水中。在35℃土1C条件下,5%盐溶液的密度应为1030至1040kg/m2,pH值为7±0.5。
16.2.2压缩空气
空气应是纯净的(为了把空气净化,可让它通过清水过滤器)。在35(士2C的温度下,保持相对湿度为85%~90%,并在100kPa士20kPa的压力下输送到喷雾器。16.2.3盐雾
盐雾是由试验时在收集器中收集到的溶液的特性所确定。16.2.3.1喷雾的强度为80cm2水平收集面上每小时收集到2mL士1mL溶液,最小工作时间以16h为基础。
16.2.3.2所收集的盐溶液必须符合上述16.2.1.3中所规定的密度和pH值。16.3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由个喷雾室和喷雾器、加热装置、盐溶液供给装置,压缩空气供给装置、盐雾收集器等组成。
16.3.1喷雾室
图5是本标准推荐的喷雾室示意图。喷雾室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可由设计者和使用者决定,安排的条件应考虑如下几点:
JC/T673—1997
a)位于内部的喷雾室壁、框架、支架等必须能抗盐雾腐蚀,采用材料可以是玻璃、水泥、橡胶和某些塑料等
b)喷雾室的设计应使盐雾能利用自身的重量,直接沉积在试样上;c)室壁、框架和支架的设计,应使流在它们表面上的液体不会流到试样上,凝聚的液体在箱底排除掉,不再重复使用。
16.3.2喷雾器
根据需要,可使用一个或几个压缩空气喷雾器。喷雾器通常用不受魔蚀的透明塑料制造。1000
供给压缩空气
数面 B-B
供给盐液
1—温度计:2-喷雾小孔;3-能调整角度和距离的偏转器:4—盐溶液收集装置(水平面积80cm*);5—不导热室壁;6—-水封闭合B
供给乐暂空气
截面A-A
1-温度计;2—喷雾小孔;3-能调整角度和距离的偏转器图5 喷雾室示意图
16.3.3加热装置
JC/T 673--1997
加热装置应能保证喷雾室内温度为35C士2℃,并尽可能均匀一致,为此,进入喷雾室的空气温度应超过35C,通常在43~47C之间。在喷雾室中的温度测量装置必须能连续测量或每日两次例行测量温度,因此,应使用连续记录装置或使用读数可以从外界读取的温度计。16.3.4盐溶液供给装置
盐溶液盛于用不影响液体pH值的材料制造的容器内,该容器不断把盐溶液供应给喷雾室内的容器,且容器液平面要稳定地保持在士5mm允差范围内,喷雾器与喷雾室内的容器相连通。16.3.5压缩空气供给装置
a)一个压力为100kPa士20kPa的空气压缩机,必要时用一个压力调节器;b)压力表;
c)空气过滤器。
16.3.6盐雾收集器
盐雾收集器为一个直径10cm的玻璃漏斗,漏斗开口面积约为80cm,固定于刺穿的塞子上,在暴露区应至少放置两个收集器,一个收集器应尽可能靠近喷雾器,另一个收集器则尽可能远离喷雾器。用这种方法收集直接落进漏斗中的盐雾,排除从暴露的试样上或从喷雾室内任何部份上流下来的液体。16.4试验程序
16.4.1试验前,将试样表面清洗干净,在第5章规定的条件下放置2h以上。16.4.2将试样置于喷雾室中的支架上。16.4.3将制备好的盐溶液倒人盐溶液容器中,开启设备,调节喷雾室内温度为35C土2(、湿度为50%~70%后,开始盐雾试验。
16.4.4达到试验所要求的时间后,停止试验,取出试样。16.4.5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6.4.6清洗试样,让其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48h。16.4.7将试样放置在相对湿度为50%~70%的试验室内,按第17章试验,记录试样电热线受损情况,给出试样的功率值。
16.5结果表示
试样经盐雾试验后,以试样不清洗时的功率值和清洗试样经电热线抗磨性试验后的功率值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耐盐雾性能。
17电热线抗磨性试验
17. 1 试验目的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表面电热线在承受一定时间棉纱布的磨擦后,其加热功率是否仍能满足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17.2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由-一个电动机和棉纱布带及布带夹组成,如图6所示。302
JC/T 673
—1997
1—棉纱布带:2—布带夹;3--电动机;4—试样图6抗磨损性试验设备原理图
a)电动机,功率应为200W,旋转速度可达14001/min士50r/min;b)布带夹,布带夹装置由一个装在电动机轴上的铰轮构成,其直径不大于60mm;c)棉纱布带。宽度为40mm,布带端头离布带夹轴线应保证110mm距离;棉纱布要求:经纱25/26线/cm,纬纱21/22线/cm,每平方米质量为215g士15g。17.3试验程序
17.3.1将试样和棉纱布带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4h以上。17.3.2将棉纱布带紧固安装在棉纱布带夹铰轮上,固定试样,调整布带夹轴线与待试表面距离为90 mm±2 mm;
17.3.3开动设备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时停机,检查试样,记录电热线受磨擦部位及受损情况。每次重新试验均要使用新布带;
17.3.4将试样擦净,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以上,17.3.5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7.4结果表示
以试样试验后的实测功率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电热线抗磨性。18防潮湿性试验
18.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在承受一定时间大气湿气作用后,其防潮湿性是否仍满足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18.2试验设备
a)恒温恒湿箱,工作温度可达100℃,控温器灵敏度可达1℃,工作湿度可达99%.控制灵敏度可达1%;
b)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c)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d)时间循环控制器,应能保证通电加热和停止加热时间的交替循环。18.3试验程序
18.3.1将试样放人已调至试验要求的温度和湿度的恒温恒湿箱内。303
JC/T 673—1997
18.3.2按试验要求的通电加热时间和停止加热时间对试样进行循环通电。18.3.3试验至规定循环时间后,停止试验,取出试样,将试样表面擦干净,在第五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
18.3.4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8.4结果表示
以试样经试验后的功率值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防潮湿性能。19耐久性试验
19.1试验目的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在承受长时间反复通电加热后,其性能是否仍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9.2试验设备
本试验设备如图7所示。
AC220V
AC220V
1—直流稳压电源;2—接触器:3-计数器:4-电流表;5—电压表:6—电插片:7--试样:8--数显时间继电器图7耐久性试验设备原理图
a)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b)电流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c)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d)接触器,线圈电压AC220V,主触点额定电流不应小于15A;e)试验支架,支架所提供的支承应符合电热玻璃的实际使用状况。19.3试验程序
19.3.1将试样按实际装车状况安装在试验支架上,使电插片与电源相连。19.3.2
2开启电源,将试样电插片上的输人电压精确调至试验所要求的电压。19.3.3调节时间继电器,使通电加热时间和停止加热时间符合试验要求的时间。计数器复零,记录试验循环数。19.3.4
19.3.5试验进行至规定某间隔循环数后,测量一次试样的功率值。19.3.6试验进行至规定循环数后,停止试验,将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静置5h。19.3.7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9.3.8按第12章试验,给出试样的除霜效率值。19.4结果表示
以耐久性试验后试样的功率和除霜效率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耐久性能。20抗冲击性试验
按GB5137.1规定进行试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悬参照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供货技术条件TL820.45《电热后窗玻璃功能要求》和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技术条件N36.07.103《12V带加热丝窗玻璃》制定的。制定时对上述两技术条件进行了综合、精炼,保留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要求,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革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如洋、曾上堂、刘秀敏、武存浩、龚蜀一、胡悦、李守明。29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汽车后窗电热玻璃性能试验方法JC/T673—1997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后窗电热玻璃透射比、不透明率、耐清洗剂性、电插片焊接强度、电插片抗弯曲性、功率、除霜效率、超压性、热点温度、耐电热冲击性、耐盐雾性、电热线抗磨性、防潮湿性、耐久性、抗冲击性和碎片状态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类汽车电热玻璃性能检验及设计验证。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76—1976电测量指示仪表通用技术条件JC/T632--1996汽车安全玻璃术语GB5137.1--1996汽车安全玻璃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5137.2-1996汽车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3术语
3.1不透明率
电热玻璃上由电热线引起的不透明面积与整个加热区面积之比值。3.2加热区
由最上一根电热线和最下一根电热线以及左右各一根汇流条框成的封闭面。3.3电插片
焊接在电热玻璃汇流条上、联接电源的金属片。3.4除霜效率
电热玻璃在施加一定电压下,其表面冰霜层在规定时间内的融化百分率。3.5超压性
电热玻璃承受大于额定电压的能力。3.6热点温度
电热玻璃在通电加热过程中,其电热线或汇流条表面上的最高温度点。3.7耐电热冲击性
电热玻璃在低温条件下承受通电加温的能力。3.8耐盐雾性
电热玻璃在盐雾环境中承受盐雾腐蚀的能力。3.9电热线抗磨性
电热玻璃表面电热线承受棉纱等物对其磨损的能力。3.10耐久性
电热玻璃承受长时间反复通电后的加热能力。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7-08-05批准294
1998-01-01实施
JC/T673--1997
本标准中出现的其它术语均按JC/T632的规定。4试样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所用的试样均为汽车电热玻璃成品。如用小试样,则必须用与成品相同的材料、按相同的工艺条件制作。
5环境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下述环境条件下进行;温度:20℃±5℃;bzxZ.net
相对湿度:40%80%;
大气压力:8.6×10t~1.06×10'Pa。6透射比试验
按GB5137.2规定进行试验。
7 不透明率试验
7.1试验目的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由电热线引起的不透明面积在加热区面积中所占的比率能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7.2试验器具
精度为0.5mm的钢直尺和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7.3试验程序
用钢直尺测量试样加热区的长度和宽度,并计算出加热区的面积;再用钢直尺和游标卡尺测量加热区面积上的每一条电热线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每一条电热线的面积,然后计算出电热线的总面积。7.4结果表示
以电热线的总面积在加热区面积中所占的比率来表示电热玻璃的不透明性,其百分数取小数点后1位。
不透明率按式(1)计算:
T =(S2/S)X100
式中;T.—不透明率,%;
S,——试样加热区的面积,cm\;S2-—试样电热线的总面积,cm。8耐清洗剂性试验
8.1试验目的
(1)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经玻璃清洗剂清洗后,其加热功率是否仍满足相应的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8.2清洗剂
50%乙醇溶液(水:无水乙醇=1:1)。8.3试验程序
将脱脂棉不断蘸上清洗剂,在试样的电热线上反复擦洗2min,然后用脱脂棉擦干试样上的清洗剂。8.4结果表示
试样经清洗剂擦洗后,以电热线是否松动或电热装置是否脱落来判断其耐清洗剂性。295
9电插片焊接强度试验
9.1试验目的
JC/T 673—1997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电插片在一定机械力作用下,与玻璃板的焊接强度能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9.2试验器具
a)磁码。一个布袋内装有铅粒的重物,其质量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拉力来制作,质量误差不应大于±10g;
b)秒表;
c)试样支承架。
9.3试验程序
将试样水平固定在支承架上,用试验所要求的码挂在电插片上,同时使用秒表记录时间,达到试验所要求的时间时,停止试验(也可采用与之等效的其他试验方法)。如电插片在试验所要求的时间内从玻璃板上脱落,应记录脱落时的时间。9.4结果表示
以试样上电插片在一定时间内所承受住的拉力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电插片的焊接强度。10电插片抗弯曲性试验
10.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电插片在承受一定次数的规定弯曲作用后,其抗弯曲性能和与玻璃板的焊接强度能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0.2试验程序
按试验所要求的次数对电插片进行120°士10°的弯曲,然后检查电插片是否出现裂痕,同时记录试验过程中电插片是否出现断裂或从玻璃板上脱落。10.3结果表示
以经过规定次数弯曲后电插片的损坏程度和与玻璃板的焊接强度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电插片的抗弯曲性能。
11 功率试验
11.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的加热功率是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1.2试验设备
a)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b)功率表(或电流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c)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11.3试验程序
11.3.1将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以上。11.3.2按图1连接测量线路(用功率表时连接虚线,用电流表时断开虚线)。296
AC220V
JC/T 673-1997
1一直流稳压电源;2一电压表;3一功率表(或电流表);4--电插片:5—-试样图1功率测量线路图
11.3.3将试样的输人电压精确地调至试验所要求的电压。11.3.4试样通电30min时,测其功率值。11.4结果表示
以通电30min时测得的功率值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功率。12除霜效率试验
12.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在低温条件下,加热装置消除玻璃外表面加热区冰霜的能力是否满足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12.2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由一个恒温低温箱和试样加热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
AC220V
1-恒温低温箱;2-喷雾器3-—试样:4—试样支架5—电压表;6—直流稳压电源图2除霜试验设备示意图
a)恒温低温箱。工作温度可达一40℃C,控温器灵敏度可达1℃;b)喷募器;
c)试样支架。支架应具有适当的隔热功能,所提供的支承应符合电热玻璃的实际使用状况;d)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e)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12.3试验程序
12.3.1将试样按实际装车状况安装在支架上,放入已调至试验所要求温度的低温箱里,保温5h。12.3.2用喷雾器向试样表面喷射水雾,喷雾器口应与试样表面保持垂直,距试样表面200~300mm,并作前后、左右移动;喷雾器的喷水压力为340kPa士20kPa,将0.06ml./cm2的水量逐渐均匀地喷射在297
试样表面上。
JC/T 673-1997
12.3.3试样保持在试验所要求的温度,使试样表面的冰霜硬化30min12.3.4按试验所要求的电压,给试样通电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迅速取出,检查其外表面加热区冰霜的融化程度,并记录加热区上冰霜融化的位置和面积。12.4结果表示
以通电一定时间内试样外表面加热区冰霜融化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除霜效率。除霜效率按式(2)计算:
Tp=-(D2/D,)100
式中:Tp——除霜效率,%;
Di——试样外表面加热区冰霜的面积,cm2;D,试样外表面加热区上已融化的冰霜面积,cm。13超压性试验
13.1试验目的
·(2)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在承受超过额定电压至一定时间后,恢复正常工作时功率和除霜效率是否仍满足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13.2试验设备
a)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b)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c)秒表。
13.3试验程序
13.3.1将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以上。13.3.2按图3连接试验线路。
AC220V
1—直流稳压电源:2-电压表;3—电插片,4—试样图3超压性试验线路图
13.3.3将试样电插片上的输人电压精确调至试验所要求的电压。13.3.4使用秒表,给试样通电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13.3.5试验结束后,使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静置5h。13.3.6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3.3.7按第12章试验,给出试样的除霜效率。13.4结果表示
试样经过试验后,以恢复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值和除霜效率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超压性。14热点温度试验
14.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通电加热过程中,其电热线或汇流条表面上的最高温度点是298
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4.2试验方法选择
JC/T 673 --- 1997
本标准规定了下述两种可供选用的试验方法,使用时由供需双方确定选用何种方法。如有争议,以“红外摄像法”为仲裁方法。
14.3方法1红外摄像法
14.3.1试验设备
a)热像仪,整机应达到以下性能指标:测量范围:0~100℃;温度分辨率:0.5C;视场范围:20°×20°,并包括以下部件:电源箱、摄像头部、三角架、微处理机和彩色电视监示器;b)照相机;
c)液氮容器
d)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e)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14.3.2试验程序
14.3.2.1将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以上。14.3.2.2按图4安暨热像仪、试样和其它设备。?
AC220M
AC220V
1—电源箱:2—彩色电视监示器,3-微处理机;4-摄像头部,5-三角架6--试样,7-电压表:8—电源图4红外摄像法试验设备示意图
14.3.2.3将试样电插片上的输入电压精确调至产品正常工作时的额定电压。14.3.2.4将试样通电加热,当试样通电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时,启动热像仪,根据彩色电视监示器上显示的热图观察热点度,并固定热图,用照相机拍摄热图彩色照片。14.3.3结果表示
以试样通电至规定时间时,热图上电热线或汇流条表面的最高温度值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热点温度。
14.4方法Ⅱ点温计测量法
14.4.1试验设备
a)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b)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c)半导体点温计,误差不大于1℃,稳定时间小于6s。14.4.2试验程序
14.4.2.1同14.3.2.1。
14.4.2.2同14.3.2.3。
14.4.2.3给试样通电加热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时,使用半导体点温计测量电热线和汇流条的表面温度,记录最高温度值和热点位置。14.4.3结果表示
以试样通电至规定时间时,电热线或汇流条表面的最高温度值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热点温度。299
15耐电热冲击性试验
15.1试验自的
JC/T 673-1997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在低温条件下承受因通电加温产生的热冲击后,其质量是否仍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15.2试验设备
a)恒温低温箱,工作温度可达40C,控温器灵敏度可达1℃;b)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c)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15.3试验程序
15.3.7将试样放人已调至试验所需温度的低温箱内。15.3.2试样在试验所要求的温度下保温至规定时间后取出,放置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并立即按试验所要求的电压给试样通电加热至规定时间,记录试样的损坏情况。15.4结果表示
试样经试验后、以试样损坏情况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耐电热冲击性能。16耐盐雾性试验
16. 1 试验目的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在盐雾环境中承受盐雾腐蚀的能力是否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6.2试验试剂
16.2.1盐溶液
氯化钠的重量百分比为5%士0.5%。16.2.1.1氯化钠
无水氯化钠,杂质含量不大于0.2%,碘化钠不大于0.1%,且不应含镍和铜。16.2. 1. 2水
蒸馏水,杂质含量不大于0.02%,pH值为7士1。16.2.1.3盐溶液的制备
称取五份氯化钠溶解于95份蒸馏水中。在35℃土1C条件下,5%盐溶液的密度应为1030至1040kg/m2,pH值为7±0.5。
16.2.2压缩空气
空气应是纯净的(为了把空气净化,可让它通过清水过滤器)。在35(士2C的温度下,保持相对湿度为85%~90%,并在100kPa士20kPa的压力下输送到喷雾器。16.2.3盐雾
盐雾是由试验时在收集器中收集到的溶液的特性所确定。16.2.3.1喷雾的强度为80cm2水平收集面上每小时收集到2mL士1mL溶液,最小工作时间以16h为基础。
16.2.3.2所收集的盐溶液必须符合上述16.2.1.3中所规定的密度和pH值。16.3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由个喷雾室和喷雾器、加热装置、盐溶液供给装置,压缩空气供给装置、盐雾收集器等组成。
16.3.1喷雾室
图5是本标准推荐的喷雾室示意图。喷雾室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可由设计者和使用者决定,安排的条件应考虑如下几点:
JC/T673—1997
a)位于内部的喷雾室壁、框架、支架等必须能抗盐雾腐蚀,采用材料可以是玻璃、水泥、橡胶和某些塑料等
b)喷雾室的设计应使盐雾能利用自身的重量,直接沉积在试样上;c)室壁、框架和支架的设计,应使流在它们表面上的液体不会流到试样上,凝聚的液体在箱底排除掉,不再重复使用。
16.3.2喷雾器
根据需要,可使用一个或几个压缩空气喷雾器。喷雾器通常用不受魔蚀的透明塑料制造。1000
供给压缩空气
数面 B-B
供给盐液
1—温度计:2-喷雾小孔;3-能调整角度和距离的偏转器:4—盐溶液收集装置(水平面积80cm*);5—不导热室壁;6—-水封闭合B
供给乐暂空气
截面A-A
1-温度计;2—喷雾小孔;3-能调整角度和距离的偏转器图5 喷雾室示意图
16.3.3加热装置
JC/T 673--1997
加热装置应能保证喷雾室内温度为35C士2℃,并尽可能均匀一致,为此,进入喷雾室的空气温度应超过35C,通常在43~47C之间。在喷雾室中的温度测量装置必须能连续测量或每日两次例行测量温度,因此,应使用连续记录装置或使用读数可以从外界读取的温度计。16.3.4盐溶液供给装置
盐溶液盛于用不影响液体pH值的材料制造的容器内,该容器不断把盐溶液供应给喷雾室内的容器,且容器液平面要稳定地保持在士5mm允差范围内,喷雾器与喷雾室内的容器相连通。16.3.5压缩空气供给装置
a)一个压力为100kPa士20kPa的空气压缩机,必要时用一个压力调节器;b)压力表;
c)空气过滤器。
16.3.6盐雾收集器
盐雾收集器为一个直径10cm的玻璃漏斗,漏斗开口面积约为80cm,固定于刺穿的塞子上,在暴露区应至少放置两个收集器,一个收集器应尽可能靠近喷雾器,另一个收集器则尽可能远离喷雾器。用这种方法收集直接落进漏斗中的盐雾,排除从暴露的试样上或从喷雾室内任何部份上流下来的液体。16.4试验程序
16.4.1试验前,将试样表面清洗干净,在第5章规定的条件下放置2h以上。16.4.2将试样置于喷雾室中的支架上。16.4.3将制备好的盐溶液倒人盐溶液容器中,开启设备,调节喷雾室内温度为35C土2(、湿度为50%~70%后,开始盐雾试验。
16.4.4达到试验所要求的时间后,停止试验,取出试样。16.4.5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6.4.6清洗试样,让其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48h。16.4.7将试样放置在相对湿度为50%~70%的试验室内,按第17章试验,记录试样电热线受损情况,给出试样的功率值。
16.5结果表示
试样经盐雾试验后,以试样不清洗时的功率值和清洗试样经电热线抗磨性试验后的功率值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耐盐雾性能。
17电热线抗磨性试验
17. 1 试验目的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表面电热线在承受一定时间棉纱布的磨擦后,其加热功率是否仍能满足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17.2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由-一个电动机和棉纱布带及布带夹组成,如图6所示。302
JC/T 673
—1997
1—棉纱布带:2—布带夹;3--电动机;4—试样图6抗磨损性试验设备原理图
a)电动机,功率应为200W,旋转速度可达14001/min士50r/min;b)布带夹,布带夹装置由一个装在电动机轴上的铰轮构成,其直径不大于60mm;c)棉纱布带。宽度为40mm,布带端头离布带夹轴线应保证110mm距离;棉纱布要求:经纱25/26线/cm,纬纱21/22线/cm,每平方米质量为215g士15g。17.3试验程序
17.3.1将试样和棉纱布带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4h以上。17.3.2将棉纱布带紧固安装在棉纱布带夹铰轮上,固定试样,调整布带夹轴线与待试表面距离为90 mm±2 mm;
17.3.3开动设备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时停机,检查试样,记录电热线受磨擦部位及受损情况。每次重新试验均要使用新布带;
17.3.4将试样擦净,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以上,17.3.5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7.4结果表示
以试样试验后的实测功率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电热线抗磨性。18防潮湿性试验
18.1试验目的
确定汽车电热玻璃在承受一定时间大气湿气作用后,其防潮湿性是否仍满足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18.2试验设备
a)恒温恒湿箱,工作温度可达100℃,控温器灵敏度可达1℃,工作湿度可达99%.控制灵敏度可达1%;
b)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c)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d)时间循环控制器,应能保证通电加热和停止加热时间的交替循环。18.3试验程序
18.3.1将试样放人已调至试验要求的温度和湿度的恒温恒湿箱内。303
JC/T 673—1997
18.3.2按试验要求的通电加热时间和停止加热时间对试样进行循环通电。18.3.3试验至规定循环时间后,停止试验,取出试样,将试样表面擦干净,在第五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放置2h。
18.3.4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8.4结果表示
以试样经试验后的功率值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防潮湿性能。19耐久性试验
19.1试验目的
检验汽车电热玻璃在承受长时间反复通电加热后,其性能是否仍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19.2试验设备
本试验设备如图7所示。
AC220V
AC220V
1—直流稳压电源;2—接触器:3-计数器:4-电流表;5—电压表:6—电插片:7--试样:8--数显时间继电器图7耐久性试验设备原理图
a)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不应小于0-40V(连续可调),最大输出电流不应小于40A;b)电流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c)电压表,符合GB776规定,精度不低于1.0级;d)接触器,线圈电压AC220V,主触点额定电流不应小于15A;e)试验支架,支架所提供的支承应符合电热玻璃的实际使用状况。19.3试验程序
19.3.1将试样按实际装车状况安装在试验支架上,使电插片与电源相连。19.3.2
2开启电源,将试样电插片上的输人电压精确调至试验所要求的电压。19.3.3调节时间继电器,使通电加热时间和停止加热时间符合试验要求的时间。计数器复零,记录试验循环数。19.3.4
19.3.5试验进行至规定某间隔循环数后,测量一次试样的功率值。19.3.6试验进行至规定循环数后,停止试验,将试样在第5章规定的环境条件下静置5h。19.3.7按第11章试验,给出试样的功率值。19.3.8按第12章试验,给出试样的除霜效率值。19.4结果表示
以耐久性试验后试样的功率和除霜效率来表示汽车电热玻璃的耐久性能。20抗冲击性试验
按GB5137.1规定进行试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标准计划
- JC440-1991 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 JC/T791-2019 轮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 JC/T793-2019 隧道式干燥室-轮窑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
- JC/T2547-2019 天然石粉综合利用技术要求
- JC/T976-2005 道桥接缝用密封胶
- JC/T993-2006 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
- JC/T874-2009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 JC/T2289-2014 聚苯乙烯防护排水板
- JC/T770-1989(1996) 经清洗再用处理剂处理的玻璃纤维织物处理剂 含量试验方法
- JC/T2016-2010 齿科精细陶瓷可加工性检测方法
- JC680-1997 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
- JC/T991-2006 建材工业用石膏墙板(砌块)成型机
- JC/T2234-2014 水泥早期抗裂性试验方法
- JC/T650-1996 玻璃原料粒度测定方法
- JC/T751-1984(1996) 石英玻璃软化点测试方法(拉丝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