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FZ/T 01085-2018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标准号:
FZ/T 01085-2018
标准名称:
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Testing method for peeling strength of fusible interlinings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8-04-30 -
实施日期:
2018-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
替代情况:
替代FZ/T 01085-2009
起草人:
曹平、李南南、朱万育、顾晓燕、盛秋辉、陈宇、王爱琴、蔡康勤、张宝庆、李桂梅、虞康伟、杨秀月起草单位:
南通海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天洋热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维柏思特衬布(南通)有限公司、晟合新材料科技(嘉善)有限公司、华特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三发粘合衬有限公司、圣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等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0)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0)相关标签:
粘合衬 剥离 强力 试验 方法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085—2018
代替FZ/T01085-2009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 for peeling strength of fusible interlinings2018-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8-09-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01085—2018
本标准代替FZ/T01085一2009《热熔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与FZ/T01085—200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调整为《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一调整了剥离强力定义与原理;-调整了设备和用具的部分内容;一增加了25mm宽度组合试样;
将前版第7章操作程序7.1~7.8,调整为“7.1试验准备”“7.2洗涤前剥离强力试验”“7.3洗
涤后剥离强力试验”“7.4试验处理”。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通海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天洋热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维柏思特衬布(南通)有限公司、晟合新材料科技(嘉善)有限公司、华特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三发粘合村有限公司、圣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平、李南南、朱万育、顾晓燕、盛秋辉、陈宇、王爱琴、蔡康勤、张宝庆、李桂梅、虞康伟、杨秀月。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1402-1989;
-FZ/T01085—1999、FZ/T01085-2000、FZ/T01085-2009。I
1范围
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粘合衬与标准面料粘合后剥离强力的试验方法。FZ/T01085—2018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材质的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为基布的粘合衬,其他粘合衬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529
GB/T8170
FZ/T01076
FZ/T01083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服装用粘合衬组合试样制作方法粘合衬干洗后的外观及尺寸变化试验方法FZ/T01084一2009热熔粘合衬水洗后的外观及尺寸变化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剥离强力
Jpeelingstrength
粘合衬与标准面料剥离时所需的力。3.2
剥离长度
peelinglength
粘合衬与标准面料剥离时,粘合部位分开的长度。4原理
粘合衬与标准面料粘合的组合试样,在规定条件下,以恒定速度将组合试样的粘合衬与标准面料剥离一段长度,记录试样剥离过程中的剥离曲线,以此计算试样的剥离强力。剥离过程中,所需的剥离力值为随机变量,受力曲线如图1。记录粘合衬与标准面料剥离过程中受力曲线图上各峰值,并计算这些峰值的平均值和离散系数。用平均值反映粘合的牢固程度,用离散系数反映粘合的均匀程度。
FZ/T01085—2018
N/氧隆
说明:
极大峰值;
极小峰值。
5设备和用具
5.1压烫机:符合FZ/T01076规定。剥离长度/cm
图1剥离强力曲线图
5.2等速伸长试验仪,应符合下列要求:试验仪的拉伸速度允许误差为士10%,指示或记录夹持器钳口隔距的误差不超过士1mm。所用测试仪准确度士2.0%,测力传感器量程为0N~100N。如果以数据采集电路和软件获得力和伸长数值,则数据响应时间不大于0.125s。5.3夹持器:夹持器应满足以下条件:夹钳的中心点应处于拉力轴线上,夹持线应与拉力方向垂直;钳口宽度应足够夹持整个试样的宽度,且在试验过程中应保证试样不滑移或夹持破损。5.4标准面料:符合FZ/T01076的要求。5.5裁剪刀。
5.6薄型棉纸:选用经熔压不影响试验结果的薄型棉纸,单位面积质量为15g/m2~20g/m,厚度<0.1mm,薄型棉纸具体形状及尺寸见图2。其中,薄型棉纸宽度有两种规格,根据粘合衬试样宽度选择如下:
粘合衬试验宽度70mm,薄型棉纸框内宽度50mm士0.5mm,纸框宽度为70mm;粘合衬试验宽度45mm,薄型棉纸框内宽度25mm土0.5mm,纸框宽度为45mm。6试样准备
框内宽度
纸框宽度
图2试样纸框尺寸
FZ/T01085—2018
6.1按FZ/T01076的规定,沿经(纵)向剪取粘合衬试样10块,尺寸为200mm×70mm或200mm×45mm。
6.2按FZ/T01076的规定,沿经(纵)向剪取标准面料10块,尺寸略大于粘合衬试样尺寸。6.3组合试样:按FZ/T01076的规定,将薄型棉纸(见5.6)放在标准面料与粘合衬试样之间。a)使用连续式压烫机压烫试样时,将标准面料放在准备台上,覆上粘合衬试样(涂层的一面朝下),试样与标准面料经纬(纵横)向应保持一致。使用平板式压烫机压烫试样时,将粘合衬试样放在下面,涂层的一面朝上,标准面料在上,标b)
准面料与粘合衬试样的经纬(纵横)向应保持一致。6.4组合试样按FZ/T01076规定的压烫条件压烫后,稍经冷却后小心取下,将组合试样置于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平衡4h(特殊产品平衡24h)。7操作程序
7.1试验准备
在试样长度A端预先剥开50mm士5mm裂口,并保持各剥离点在同一直线上。7.1.12
7.1.2设置等速伸长试验仪隔距为50mm,牵引速度为100mm/min。7.1.3预备试验:通过少量的预备试验,来选择适宜的强力范围。对于已有经验数据的产品,则可以免去预测程序。
7.2洗涤前剥离强力试验
7.2.1将已剥开试样的标准面料端与粘合衬试样端分别夹持在两个夹持器中,使剥离线位于两夹钳二分之一处,试样长度方向与夹钳垂直。启动等速伸长试验仪,经5s后开始采集数据,记录拉伸100mm剥离长度内的各个峰值。
FZ/T01085—2018
7.2.2夹钳返回起始位置,取下试样按7.1.17.1.3重复进行另一组试样测试,共测试5组试样,计算5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7.3洗涤后剥离强力试验
7.3.1将其余5块未剥开裂口的组合试样按FZ/T01083或FZ/T01084一2009中规定洗涤干燥后,将组合试样置于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平衡4h(特殊产品平衡24h)。7.3.2按本标准中7.2.1、7.2.2程序进行剥离强力测试,共测试5组试样,计算干洗或水洗后剥离强力5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7.4试验处理
7.4.1在剥离强力测试过程中,如因试样从夹钳中滑出,或试样在剥离口延长线上呈不规则断裂等原因,而导致试验结果有显著变化时,则应剔除此次试验数据,并在原样上重新裁取试样,进行试验。7.4.2试验中若发生粘合衬断裂现象,则记作“粘合衬撕破”。若撕破现象发生在一个试样时,则应剔除该试验结果;若两个及两个以上试样均发生撕破现象,则试样的剥离强力应记作“粘合衬撕破”。8结果计算
8.1每块试样在剥离试验时的记录如图1所示,测定100mm剥离长度内的平均剥离强力,或至少取5个极大峰值和5个极小峰值的平均值。8.2每次试验的平均剥离强力计算按式(1)或式(2),最后,按式(3)取5次平均剥离强力的平均值为试样的剥离强力,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F,EF
.(1)
F,=EFlo
FF,+F,+F,+F.+F
式中:
每块试样平均剥离强力,单位为牛顿(N);ZF:一一每块试样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强力峰值的总和,单位为牛顿(N);n
一—100mm剥离长度内出现峰值的次数;ZF10——5个极大峰值和5个极小峰值的总和,单位为牛顿(N);F
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力,单位为牛顿(N)。(2)
8.3试样剥离强力的离散系数计算按式(4)和式(5),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s
式中:
5(F.-F)
F,-—-100mm剥离长度内的个别剥离强力的峰值,单位为牛顿(N);S
标准差;
-----剥离强力的变异系数。
8.4洗涤后剥离强力的下降率计算按式(6),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4
·(5)
式中:
Cr—剥离强力的下降率,%;
F。-F,
F。——水洗或干洗前平均剥离强力,单位为牛顿(N);F,——水洗或干洗后平均剥离强力,单位为牛顿(N)。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依据本标准的编号(FZ/T01085一2018);试样的详细描述,如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
试验相关参数,如压烫温度、压力、时间、试样宽度、试验拉伸速度、隔距等;试验用等速伸长试验仪类型;
FZ/T01085—2018
........·..(6)
试样洗涤前后剥离强力,如果需要,给出剥离曲线、变异系数、剥离强力下降率;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试验日期与试验者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085—2018
代替FZ/T01085-2009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Testing method for peeling strength of fusible interlinings2018-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8-09-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01085—2018
本标准代替FZ/T01085一2009《热熔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与FZ/T01085—200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调整为《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一调整了剥离强力定义与原理;-调整了设备和用具的部分内容;一增加了25mm宽度组合试样;
将前版第7章操作程序7.1~7.8,调整为“7.1试验准备”“7.2洗涤前剥离强力试验”“7.3洗
涤后剥离强力试验”“7.4试验处理”。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通海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天洋热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维柏思特衬布(南通)有限公司、晟合新材料科技(嘉善)有限公司、华特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三发粘合村有限公司、圣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平、李南南、朱万育、顾晓燕、盛秋辉、陈宇、王爱琴、蔡康勤、张宝庆、李桂梅、虞康伟、杨秀月。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1402-1989;
-FZ/T01085—1999、FZ/T01085-2000、FZ/T01085-2009。I
1范围
粘合衬剥离强力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粘合衬与标准面料粘合后剥离强力的试验方法。FZ/T01085—2018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材质的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为基布的粘合衬,其他粘合衬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529
GB/T8170
FZ/T01076
FZ/T01083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服装用粘合衬组合试样制作方法粘合衬干洗后的外观及尺寸变化试验方法FZ/T01084一2009热熔粘合衬水洗后的外观及尺寸变化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剥离强力
Jpeelingstrength
粘合衬与标准面料剥离时所需的力。3.2
剥离长度
peelinglength
粘合衬与标准面料剥离时,粘合部位分开的长度。4原理
粘合衬与标准面料粘合的组合试样,在规定条件下,以恒定速度将组合试样的粘合衬与标准面料剥离一段长度,记录试样剥离过程中的剥离曲线,以此计算试样的剥离强力。剥离过程中,所需的剥离力值为随机变量,受力曲线如图1。记录粘合衬与标准面料剥离过程中受力曲线图上各峰值,并计算这些峰值的平均值和离散系数。用平均值反映粘合的牢固程度,用离散系数反映粘合的均匀程度。
FZ/T01085—2018
N/氧隆
说明:
极大峰值;
极小峰值。
5设备和用具
5.1压烫机:符合FZ/T01076规定。剥离长度/cm
图1剥离强力曲线图
5.2等速伸长试验仪,应符合下列要求:试验仪的拉伸速度允许误差为士10%,指示或记录夹持器钳口隔距的误差不超过士1mm。所用测试仪准确度士2.0%,测力传感器量程为0N~100N。如果以数据采集电路和软件获得力和伸长数值,则数据响应时间不大于0.125s。5.3夹持器:夹持器应满足以下条件:夹钳的中心点应处于拉力轴线上,夹持线应与拉力方向垂直;钳口宽度应足够夹持整个试样的宽度,且在试验过程中应保证试样不滑移或夹持破损。5.4标准面料:符合FZ/T01076的要求。5.5裁剪刀。
5.6薄型棉纸:选用经熔压不影响试验结果的薄型棉纸,单位面积质量为15g/m2~20g/m,厚度<0.1mm,薄型棉纸具体形状及尺寸见图2。其中,薄型棉纸宽度有两种规格,根据粘合衬试样宽度选择如下:
粘合衬试验宽度70mm,薄型棉纸框内宽度50mm士0.5mm,纸框宽度为70mm;粘合衬试验宽度45mm,薄型棉纸框内宽度25mm土0.5mm,纸框宽度为45mm。6试样准备
框内宽度
纸框宽度
图2试样纸框尺寸
FZ/T01085—2018
6.1按FZ/T01076的规定,沿经(纵)向剪取粘合衬试样10块,尺寸为200mm×70mm或200mm×45mm。
6.2按FZ/T01076的规定,沿经(纵)向剪取标准面料10块,尺寸略大于粘合衬试样尺寸。6.3组合试样:按FZ/T01076的规定,将薄型棉纸(见5.6)放在标准面料与粘合衬试样之间。a)使用连续式压烫机压烫试样时,将标准面料放在准备台上,覆上粘合衬试样(涂层的一面朝下),试样与标准面料经纬(纵横)向应保持一致。使用平板式压烫机压烫试样时,将粘合衬试样放在下面,涂层的一面朝上,标准面料在上,标b)
准面料与粘合衬试样的经纬(纵横)向应保持一致。6.4组合试样按FZ/T01076规定的压烫条件压烫后,稍经冷却后小心取下,将组合试样置于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平衡4h(特殊产品平衡24h)。7操作程序
7.1试验准备
在试样长度A端预先剥开50mm士5mm裂口,并保持各剥离点在同一直线上。7.1.12
7.1.2设置等速伸长试验仪隔距为50mm,牵引速度为100mm/min。7.1.3预备试验:通过少量的预备试验,来选择适宜的强力范围。对于已有经验数据的产品,则可以免去预测程序。
7.2洗涤前剥离强力试验
7.2.1将已剥开试样的标准面料端与粘合衬试样端分别夹持在两个夹持器中,使剥离线位于两夹钳二分之一处,试样长度方向与夹钳垂直。启动等速伸长试验仪,经5s后开始采集数据,记录拉伸100mm剥离长度内的各个峰值。
FZ/T01085—2018
7.2.2夹钳返回起始位置,取下试样按7.1.17.1.3重复进行另一组试样测试,共测试5组试样,计算5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7.3洗涤后剥离强力试验
7.3.1将其余5块未剥开裂口的组合试样按FZ/T01083或FZ/T01084一2009中规定洗涤干燥后,将组合试样置于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平衡4h(特殊产品平衡24h)。7.3.2按本标准中7.2.1、7.2.2程序进行剥离强力测试,共测试5组试样,计算干洗或水洗后剥离强力5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7.4试验处理
7.4.1在剥离强力测试过程中,如因试样从夹钳中滑出,或试样在剥离口延长线上呈不规则断裂等原因,而导致试验结果有显著变化时,则应剔除此次试验数据,并在原样上重新裁取试样,进行试验。7.4.2试验中若发生粘合衬断裂现象,则记作“粘合衬撕破”。若撕破现象发生在一个试样时,则应剔除该试验结果;若两个及两个以上试样均发生撕破现象,则试样的剥离强力应记作“粘合衬撕破”。8结果计算
8.1每块试样在剥离试验时的记录如图1所示,测定100mm剥离长度内的平均剥离强力,或至少取5个极大峰值和5个极小峰值的平均值。8.2每次试验的平均剥离强力计算按式(1)或式(2),最后,按式(3)取5次平均剥离强力的平均值为试样的剥离强力,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F,EF
.(1)
F,=EFlo
FF,+F,+F,+F.+F
式中:
每块试样平均剥离强力,单位为牛顿(N);ZF:一一每块试样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强力峰值的总和,单位为牛顿(N);n
一—100mm剥离长度内出现峰值的次数;ZF10——5个极大峰值和5个极小峰值的总和,单位为牛顿(N);F
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力,单位为牛顿(N)。(2)
8.3试样剥离强力的离散系数计算按式(4)和式(5),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s
式中:
5(F.-F)
F,-—-100mm剥离长度内的个别剥离强力的峰值,单位为牛顿(N);S
标准差;
-----剥离强力的变异系数。
8.4洗涤后剥离强力的下降率计算按式(6),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4
·(5)
式中:
Cr—剥离强力的下降率,%;
F。-F,
F。——水洗或干洗前平均剥离强力,单位为牛顿(N);F,——水洗或干洗后平均剥离强力,单位为牛顿(N)。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依据本标准的编号(FZ/T01085一2018);试样的详细描述,如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
试验相关参数,如压烫温度、压力、时间、试样宽度、试验拉伸速度、隔距等;试验用等速伸长试验仪类型;
FZ/T01085—2018
........·..(6)
试样洗涤前后剥离强力,如果需要,给出剥离曲线、变异系数、剥离强力下降率;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试验日期与试验者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FZ/T 01083-2017粘合衬干洗后的外观及尺寸变化试验方法
- 下一篇: 没有更多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FZ/T10021-2013 色纺纱线检验规则
- QB/T4595.6-2013 合页 第6部分:双袖型合页
- JB/T1308.3-2011 PN2500超高压阀门和管件 第3部分:管子端部
- YB/T096-2015 高碳铬不锈钢丝
- FZ/T07002-2018 废旧纺织品再加工短纤维
- CNAS-CC01:2011 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2011版本)
- HG/T4605-2014 透明电磁波屏蔽膜
- NB/T33005-2013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 FZ/T99020-2018 针织圆纬机数控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 沪S/T306-2000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44 SHF管道吊挂系统安装图
- 建标108-2008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附条文说明)
- 04SG309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
- QJLYN0005S-2016 吉林省医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桦树茸复合压片糖果
- HG/T3766-2004 炔螨特乳油
- NB/SH/T0407-2013 石油蜡水溶性酸或碱试验法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