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JB/T 11103-2011对刀器
标准号:
JB/T 11103-2011
标准名称:
对刀器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Dial tool setter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1-12-20 -
实施日期:
2012-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下载大小:
1.9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对刀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分度值/分辨力不低于0.01mm,对刀尺寸为50mm、100mm、120mm和150mm的对刀器。

部分标准内容:
ICS17.040.30
备案号:34856—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103—2011
对刀器
Dial tool setter
2011-12-2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型式与基本参数..
5.1外观.
相互作用.
指示表,
工作面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
工作面平面度,
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
对刀尺寸允许误差.
对刀尺寸变动量..
对刀器的重复性
对刀测力..…
工作磁力和剩余磁力
检查条件.
检查方法
相互作用。
指示表.
工作面表面硬度
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对刀杆工作面和主体基准面的平面度误差IⅢI型对刀器的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误差对刀器允许误差、对刀尺寸变动量和重复性对刀测力.…
剩余磁力,
8标志与包装.
图.型对刀器.
图2II型对刀器.
图3IⅢI型对刀器
对刀尺寸检测示意图,
JB/T11103—2011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威海新威量量具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威海市计量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兆平、李书胜、刘莉萍、阳明珠、于新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B/T11103—2011
1范围
对刀器
JB/T11103—2011
本标准规定了对刀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分度值/分辨力不低于0.01mm,对刀尺寸为50mm、100mm、120mm和150mm的对刀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219—2008指示表
GB/T17163—2008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GB/T18761-2007电子数显指示表JB/T10010—2009磁性表座
3术语和定义
GB/T1716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对刀器dialtoolsetter
由指示表、对刀杆、主体及调整与工作变换钮等组成,用于各种加工中心及各式数控机床的刀具基准位置的调整、设定等,通过指示表读数。3.2
对刀尺寸workingsize
对刀器工作状态下压缩对刀杆,当指示表指零时,对刀杆工作面中心至主体基准面之间的距离。3.3Www.bzxZ.net
对刀尺寸变动量workingsizevariation对刀杆工作状态的工作面和主体基准面之间任意点对刀尺寸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4型式与基本参数
对刀器的型式如图1~图3所示。图示仅作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a)【型对刀器:内置指示表,有调整与工作变换钮,带或不带磁性装置,如图1所示。b)II型对刀器:外置指示表,无调整与工作变换按钮,带或不带磁性装置,如图2所示。c)IⅢ型对刀器:内置指示表,无调整与工作变换钮,配有校零棒,带或不带磁性装置,如图3所示。
JB/T11103—2011
主体基准面
5要求
5.1外观
指示表对刀杆的工作面
主体基准面
对刀杆的工作面
调整与工作变换钮
可镶永久磁铁或磁性表座
I型对刀器
指示表
可镀永久磁铁或磁性表座
图2IⅡ型对刀器
对刀杆的工作面
300.01mm30
指示表
主体基准面可镶永久磁铁或磁性表座图3Ⅲ型对刀器
校零棒
对刀器表面不应有锈斑、划痕、毛刺等缺陷,镀、涂层表面不得有脱落、起泡和明显影响外观的色泽不均等缺陷。
5.2相互作用
5.2.1对刀器各紧固部分应锁紧牢固可靠,对刀杆移动应灵活、平稳,无卡滞现象。I型对刀器的调整与工作变换按钮的旋转应灵活,定位应可靠。5.2.2对刀器的磁性装置的开关应灵活可靠。5.3指示表
5.3.1对刀器指示表的要求应该符合GB/T1219和GB/T18761的要求。5.3.2对刀器在对零状态时,大指针应在时钟12点的方位对零,允差士3个分度。5.3.3对零前的预压缩行程不小于0.3mm,不大于0.8mm。5.3.4对刀杆使用状态下的工作行程不小于2mm。5.4工作面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5.4.1对刀器对刀杆工作面的表面硬度不应低于509HV(或50HRC)。5.4.2对刀器对刀杆工作面和主体基准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为Ra0.8μm。5.4.3对刀器对刀杆工作面的材料为不锈钢、轴承钢或其他类似性能的材料。2
5.5工作面平面度
JB/T11103—2011
对刀器对刀杆工作面的平面度不大于2μm,距工作面边缘处2mm范围内不计。5.6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
IⅢI型对刀器的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误差不应大于4μm。5.7对刀尺寸允许误差
对刀器对刀尺寸误差不超过土10μm。3对刀尺寸变动量
对刀器对刀尺寸变动量不超过5um。5.9对刀器的重复性
5.9.1指示表对刀器的重复性不大于3μum。5.9.2电子数显指示表对刀器的重复性不大于1个分辨力。5.10对刀测力
对刀器对刀测力不大于5N。
5.11工作磁力和剩余磁力
5.11.1带磁性表座的对刀器工作磁力和剩余磁力应符合JB/T10010的规定。5.11.2带永久磁铁的对刀器的工作磁力应便于装卸。6检查条件
对刀器的各项性能检验应在温度为20℃土5℃,温度变化不应大于1℃/h的检验室内进行。受检前,对刀器和检验工具应在检验室内等温2h以上。7检查方法
7.1外观
目力观察。
7.2相互作用
目力观察和手感检查。
7.3指示表
操作试验及观察。
7.4工作面表面硬度
工作面硬度在维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上进行测量。取均匀分布三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查结果。
7.5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目测比较工作面表面粗糙度。如有异议,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检查。7.6对刀杆工作面和主体基准面的平面度误差用1级刀口形直尺以光隙法检验,分别按“米”字线4个方向接触被检平面,根据光隙大小,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被验平面的平面度误差。7.7IⅢI型对刀器的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误差将校零棒圆柱面与标准平尺相贴合,然后滚动一圈,用光隙法进行检测。7.8对力器充许误差、对刀尺寸变动量和重复性采用杠杆千分表,或者可以满足测量要求的其他测量仪器,使用专用夹具以比较法测量。在对刀器工作状态下,先使用相同公称尺寸的四等量块将杠杆千分表对零。在对刀杆工作面上的前、后、左、右和中间五个位置进行测量(见图4)。对刀杆工作面五个位置指示表的读数均不允许大于对刀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对刀杆工作面前、后、左、右和中间五个位置的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对刀3
JB/T11103—2011
器对刀尺寸变动量。
在对刀器调整状态下使用上述的四等量块将杠杆千分表对零,在对刀杆工作面中间位置分别检查五次,读取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作为对刀器的重复性中心点
图4对刀尺寸检测示意图
7.9对刀测力
用分度值不大于0.2N的压簧测力计检验,在对刀尺寸位置附近检查三次,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对刀器的对刀测力。
7.10剩余磁力
将座体放在铸铁样块上,接通磁路,吸起铸铁样块,然后断开磁路,铸铁样块应自然脱落。铸铁样块含碳量不大于0.20%,被吸附表面为平面,其表面粗糙度应为Ra1.6um。8标志与包装
8.1对刀器上应标有:
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产品序号。
8.2对刀器的包装盒上应标有:
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产品名称;
c)对刀尺寸。
8.3对刀器在包装前应经防锈处理,并妥善包装。不得因包装不善而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产品。8.4对刀器经检验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上应标有本标准的标准号和出厂日期。
JB/T11103-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对刀器
JB/T11103—2011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75印张·13千字2012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书号:15111·10476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010)88379693
直销中心电话: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34856—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103—2011
对刀器
Dial tool setter
2011-12-2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型式与基本参数..
5.1外观.
相互作用.
指示表,
工作面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
工作面平面度,
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
对刀尺寸允许误差.
对刀尺寸变动量..
对刀器的重复性
对刀测力..…
工作磁力和剩余磁力
检查条件.
检查方法
相互作用。
指示表.
工作面表面硬度
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对刀杆工作面和主体基准面的平面度误差IⅢI型对刀器的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误差对刀器允许误差、对刀尺寸变动量和重复性对刀测力.…
剩余磁力,
8标志与包装.
图.型对刀器.
图2II型对刀器.
图3IⅢI型对刀器
对刀尺寸检测示意图,
JB/T11103—2011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2)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威海新威量量具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威海市计量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车兆平、李书胜、刘莉萍、阳明珠、于新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B/T11103—2011
1范围
对刀器
JB/T11103—2011
本标准规定了对刀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分度值/分辨力不低于0.01mm,对刀尺寸为50mm、100mm、120mm和150mm的对刀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219—2008指示表
GB/T17163—2008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GB/T18761-2007电子数显指示表JB/T10010—2009磁性表座
3术语和定义
GB/T1716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对刀器dialtoolsetter
由指示表、对刀杆、主体及调整与工作变换钮等组成,用于各种加工中心及各式数控机床的刀具基准位置的调整、设定等,通过指示表读数。3.2
对刀尺寸workingsize
对刀器工作状态下压缩对刀杆,当指示表指零时,对刀杆工作面中心至主体基准面之间的距离。3.3Www.bzxZ.net
对刀尺寸变动量workingsizevariation对刀杆工作状态的工作面和主体基准面之间任意点对刀尺寸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4型式与基本参数
对刀器的型式如图1~图3所示。图示仅作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a)【型对刀器:内置指示表,有调整与工作变换钮,带或不带磁性装置,如图1所示。b)II型对刀器:外置指示表,无调整与工作变换按钮,带或不带磁性装置,如图2所示。c)IⅢ型对刀器:内置指示表,无调整与工作变换钮,配有校零棒,带或不带磁性装置,如图3所示。
JB/T11103—2011
主体基准面
5要求
5.1外观
指示表对刀杆的工作面
主体基准面
对刀杆的工作面
调整与工作变换钮
可镶永久磁铁或磁性表座
I型对刀器
指示表
可镀永久磁铁或磁性表座
图2IⅡ型对刀器
对刀杆的工作面
300.01mm30
指示表
主体基准面可镶永久磁铁或磁性表座图3Ⅲ型对刀器
校零棒
对刀器表面不应有锈斑、划痕、毛刺等缺陷,镀、涂层表面不得有脱落、起泡和明显影响外观的色泽不均等缺陷。
5.2相互作用
5.2.1对刀器各紧固部分应锁紧牢固可靠,对刀杆移动应灵活、平稳,无卡滞现象。I型对刀器的调整与工作变换按钮的旋转应灵活,定位应可靠。5.2.2对刀器的磁性装置的开关应灵活可靠。5.3指示表
5.3.1对刀器指示表的要求应该符合GB/T1219和GB/T18761的要求。5.3.2对刀器在对零状态时,大指针应在时钟12点的方位对零,允差士3个分度。5.3.3对零前的预压缩行程不小于0.3mm,不大于0.8mm。5.3.4对刀杆使用状态下的工作行程不小于2mm。5.4工作面表面硬度和表面粗糙度5.4.1对刀器对刀杆工作面的表面硬度不应低于509HV(或50HRC)。5.4.2对刀器对刀杆工作面和主体基准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为Ra0.8μm。5.4.3对刀器对刀杆工作面的材料为不锈钢、轴承钢或其他类似性能的材料。2
5.5工作面平面度
JB/T11103—2011
对刀器对刀杆工作面的平面度不大于2μm,距工作面边缘处2mm范围内不计。5.6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
IⅢI型对刀器的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误差不应大于4μm。5.7对刀尺寸允许误差
对刀器对刀尺寸误差不超过土10μm。3对刀尺寸变动量
对刀器对刀尺寸变动量不超过5um。5.9对刀器的重复性
5.9.1指示表对刀器的重复性不大于3μum。5.9.2电子数显指示表对刀器的重复性不大于1个分辨力。5.10对刀测力
对刀器对刀测力不大于5N。
5.11工作磁力和剩余磁力
5.11.1带磁性表座的对刀器工作磁力和剩余磁力应符合JB/T10010的规定。5.11.2带永久磁铁的对刀器的工作磁力应便于装卸。6检查条件
对刀器的各项性能检验应在温度为20℃土5℃,温度变化不应大于1℃/h的检验室内进行。受检前,对刀器和检验工具应在检验室内等温2h以上。7检查方法
7.1外观
目力观察。
7.2相互作用
目力观察和手感检查。
7.3指示表
操作试验及观察。
7.4工作面表面硬度
工作面硬度在维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上进行测量。取均匀分布三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查结果。
7.5工作面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目测比较工作面表面粗糙度。如有异议,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检查。7.6对刀杆工作面和主体基准面的平面度误差用1级刀口形直尺以光隙法检验,分别按“米”字线4个方向接触被检平面,根据光隙大小,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被验平面的平面度误差。7.7IⅢI型对刀器的校零棒的素线直线度误差将校零棒圆柱面与标准平尺相贴合,然后滚动一圈,用光隙法进行检测。7.8对力器充许误差、对刀尺寸变动量和重复性采用杠杆千分表,或者可以满足测量要求的其他测量仪器,使用专用夹具以比较法测量。在对刀器工作状态下,先使用相同公称尺寸的四等量块将杠杆千分表对零。在对刀杆工作面上的前、后、左、右和中间五个位置进行测量(见图4)。对刀杆工作面五个位置指示表的读数均不允许大于对刀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对刀杆工作面前、后、左、右和中间五个位置的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对刀3
JB/T11103—2011
器对刀尺寸变动量。
在对刀器调整状态下使用上述的四等量块将杠杆千分表对零,在对刀杆工作面中间位置分别检查五次,读取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作为对刀器的重复性中心点
图4对刀尺寸检测示意图
7.9对刀测力
用分度值不大于0.2N的压簧测力计检验,在对刀尺寸位置附近检查三次,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对刀器的对刀测力。
7.10剩余磁力
将座体放在铸铁样块上,接通磁路,吸起铸铁样块,然后断开磁路,铸铁样块应自然脱落。铸铁样块含碳量不大于0.20%,被吸附表面为平面,其表面粗糙度应为Ra1.6um。8标志与包装
8.1对刀器上应标有:
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产品序号。
8.2对刀器的包装盒上应标有:
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产品名称;
c)对刀尺寸。
8.3对刀器在包装前应经防锈处理,并妥善包装。不得因包装不善而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产品。8.4对刀器经检验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上应标有本标准的标准号和出厂日期。
JB/T11103-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对刀器
JB/T11103—2011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75印张·13千字2012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5.00元
书号:15111·10476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010)88379693
直销中心电话: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FZ/T07002-2018 废旧纺织品再加工短纤维
- YS/T254.7-2011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水分量的测定 重量法
- QX/T409-2017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番茄
- QJMS0005S-2016 焦作市米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果汁饮料
- HG/T4670-2014 改性塑料用阻燃剂黑点和异色点的测定
- JB/T7565.1-2011 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第1部分:YB3系列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 HG/T3766-2004 炔螨特乳油
- JB/T7673-2011 真空技术 真空设备型号编制方法
- QB/T2025-2013 平版印铁油墨
- YS/T358.1-2011 钽铁、铌铁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钽、铌量的测定 纸上色层重量法
- FZ/T10013.1-2011 温度与回潮率对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制品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 本色纱线及染色加工线断裂强力的修正方法
- 沪S/T306-2000 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通用图集 44 SHF管道吊挂系统安装图
- QB/T2049.6-2013 灯用玻壳 M型玻壳尺寸系列
- FZ/T93073-2011 集聚纺纱装置
- QB/T4646-2014 丁酸二甲基苄基原酯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