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国家标准(GB)】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5 22:35:42
- GB18483-2001
- 现行
标准号:
GB 18483-2001
标准名称: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Emission standard for cooking fumes in the catering industry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1-01 -
实施日期:
2002-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07.97 KB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废物>>13.030.01废物综合中标分类号:
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标准>>Z60污染物排放综合
替代情况:
GWPB 5-2000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成区。本标准适用于现有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设立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经营期间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职工食堂,参照本标准执行。 GB 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

部分标准内容:
ICS 13. 030.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483--2001
代替GWPB5--2000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Emission standard of cooking fume2001-11-12发布
2002-01-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18483--200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饮食业油烟对大气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本标准内容(包括实施时间)等同于2000年2月2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PB5—-2000),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GWPB5~—2000。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32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GB 18483—2001
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1.2适用范围
1.2.1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成区。1.2.2本标准适用于现有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设立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经营期间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职工食堂,参照本标准执行。
1.2.3本标准不适用于居民家庭油烟排放。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标准状态
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 325Pa时的状态。本标准规定的浓度标准值均为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数值。
3.2油烟
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统称为油烟。3.3城市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的定义相同,即: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3.4饮食业单位
处于同一建筑物内,隶属于同一法人的所有排烟灶头,计为一个饮食业单位。3.5无组织排放
未经任何油烟净化设施净化的油烟排放。3.6油烟去除效率
指油烟经净化设施处理后,被去除的油烟与净化之前的油烟的质量的百分比。P=cmn×Q×8s×Q ×100%
式中:P-
油烟去除效率,%;
GB 18483--2001
.C前——处理设施前的油烟浓度,mg/m;Q前—处理设施前的排风量,m2/h;C后——处理设施后的油烟浓度,mg/m\;Q后—处理设施后的排风量,m/h。4标准限值
4.1饮食业单位的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限值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级;饮食业单位的规模按基准灶头数划分,基准灶头数按灶的总发热功率或排气罩灶面投影总面积折算。每个基准灶头对应的发热功率为1.67×10°J/h,对应的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为1.1m2。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参数见表1。表1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
基准灶头数
对应灶头总功率/(10°J/h)
对应排气罩灶面
总投影面积/m
1. 67,<5.00
≥1.1,<3. 3
≥3,<6
≥5. 00,<10
≥3. 3,<6. 6
4.2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按表2的规定执行。表2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规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5其他规定
5.1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油烟无组织排放视冏超标。
5.2排气筒出口段的长度至少应有4.5倍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平直管段。5.3排气筒出口朝向应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油烟排气简的高度、位置等具体规定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制定。
5.4排烟系统应做到密封完好,禁止人为稀释排气简中污染物浓度。5.5饮食业产生特殊气味时,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臭气浓度指标执行。6监测
6.1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1.5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6.2采样点
当排气管截面积小于0.5m2时,只测一个点,取动压中位值处;超过上述截面积时,则按GB/T16157—1996有关规定进行。6.3采样时间和频次
执行本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指标体系时,采样时间应在油烟排放单位正常作业期间,采样次数为连续采样5次,每次10min。
6.4采样工况
GB 18483--2001
样品采集应在油烟排放单位作业(炒菜、食品加工或其他产生油烟的操作)高蜂期进行。6.5分析结果处理
五次采样分析结果之间,其中任何一个数据与最大值比较,若该数据小于最大值的四分之一,则该数据为无效值,不能参与平均值计算。数据经取舍后,至少有三个数据参与平均值计算。若数据之间不符合上述条件,则需重新采样。6.6监测排放浓度时,应将实测排放浓度折算为基准风量时的排放浓度:Q摄
C基=C×,
nXq基
式中 C基——
折算为单个灶头基准排风量时的排放浓度,mg/m;Q测-—实测排风量.m°/h;
C刹—实测排放浓度,mg/m;
9基--单个灶头基推排风量,大、中、小型均为2000m*/h,n—折算的工作灶头个数。
7标准实施www.bzxz.net
7.1安装并正常运行符合4.2要求的油烟净化设施视同达标。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可视情况需要,对饮食单位油烟排放状况进行监督监测。7.2新老污染源执行同一标准值。本标准实施之日之前已开业的饮食业单位或已批准设立的饮食业单位为现有饮食业单位,未达标的应限期达标排放。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批准设立的饮食业单位为新饮食业单位,应按“三同时”要求执行本标推。7.3油烟净化设施须经国家认可的单位检测合格才能安装使用。7.4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329
GB 18483--2001
A.1原理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金属滤简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采样及分析方法用等速采样法抽取油烟排气简内的气体,将油烟吸附在油烟雾采集头内。将收集了油烟的采集滤芯置于带盖的聚四氟乙烯套简中,回实验室后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超声清洗,移人比色管中定容,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含量。油烟的含量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z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和A3030进行计算。
A.2试剂
A.2.1四氯化碳(CCl.):在2600cm-1~3300cm-1之间扫描吸光度值不超过0.03(4cm比色血),一般情况下,分析纯四氯化碳蒸馏一次便能满足要求。A.2.2高温回流食用花生油(或菜籽油、调和油等)。高温回流油的方法:在500mL三颈瓶中加人300mL的食用油,插人量程为500℃的温度计,先控制温度于120℃,散口加热30min,然后在其正上方安装一空气冷凝管,升温至300℃,回流2h,即得标准油。A.3仪器和设备
A,3.1仪器:红外分光仪,能在3400cm-1~2400cm-1之间吸光值进行扫描操作,并配合4cm带盖石英比色皿。
A.3.2超声清洗器。
A.3.3容量瓶:50mL、25mL。
A.3.4油烟采样器与滤筒。
A.3.5比色管:25mL。
A.3.6带盖聚四氟乙烯圆柱形套簡。A.3.7烟尘测试仪,其采样系统技术指标要求参照GB/T16157—1996。A.4采样和样品保存
A.4.1采样:
采样布点、采样时间和频次、采样工况均见标准正文中。A.4.1.1采样步骤
参照GB/T16157-1996的烟尘等速采样步骤进行。(1)采样前,先检查系统的气密性。(2)加热用于湿度测量的全加热采样管,润湿干湿球,测出干、湿球温度和湿球负压;测量烟气温度、大气压和排气简直径;测量烟气动、静压等条件参数。(3)确定等速采样流量及采样嘴直径。(4)装采样嘴及滤筒。装滤筒时需小心将滤筒直接从聚四氟乙烯套简中倒人采样头内,特别注意不要污染滤筒表面。
(5)将采样管放人烟道内,封闭采样孔。(6)设置采样时间,开机。
GB 18483-2001
(7)记录或打印采样前后累积体积、采样流量、表头负压、温度及采样时间。记录滤筒号。(8)油烟采样器采集油烟。
A.4.2样品保存:收集了油烟的滤筒应立即转人聚四氟乙烯清洗杯中,盖紧杯盖;样品若不能在24h内测定,可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4 C)保存7d。A.5试验条件
A,5.1滤筒在清洗完后,应置于通风无尘处干;A.5.2采样前后均保证没有其它带油渍的物品污染滤简。A.6样品测定步骤
(1)把采样后的滤简用重蒸后的四氟化碳溶剂12mL,浸泡在聚四氟乙烯清洗杯中,盖好清洗杯盖;(2)把清洗杯置于超声仪中,超声清洗10min;(3)把清洗液转移到25mL比色管中,(4)再在清洗杯中加人6mL四氯化碳超声清洗5min;(5)把清洗液同样转移到上述25mL比色管中;(6)再用少许四氯化碳清洗滤简及聚四氟乙烯杯二次,一并转移到上述25mL比色管中,加人四氯化碳稀释至刻度标线,
(7)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前先预热红外测定仪1h以上,调节好零点和满刻度,固定某一组校正系数;
(8)标准系列配制:在精度为十万分之的天平上准确称取回流好的相应的食用油标准样品1g于50ml容量瓶中,用重蒸(控制温度70~74C)后的分析纯四氯化碳稀释至刻度,得高浓度标准溶液A。取A液1.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上述四氯化碳稀释至刻度,得标准中间液B。移取一定量的B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用四氟化碳稀释至刻度配成标准系列(浓度范围0~60mg/L)。(9)样品测定: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浸泡聚四氟乙烯杯中的采样滤简,盖上并旋紧杯盖后,将杯置于超声器上清洗5min,将清洗液倒人25mL比色管中,再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清洗滤简2次,将清洗液一并转入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即得到样品溶液。将样品溶液置于4cm比色皿中,即可进行红外分光试验。A.7结果计算
A.7.1油烟治理效率计算公式
见附录B及标准正文中3.7节。
A.7.2油烟排放浓度计算公式
式中;C测油烟排放浓度,mg/m;Cm = 通进×V/1 000
C奢液——滤简清洗液油烟浓度,mg/L;V——滤简清洗液稀释定容体积,mL;V。——标准状态下干烟气采样体积,其计算方法以参考GB/T161571996,m2。(A.1)
GB18483-2001
测量精度:±0.02mg/m;
重现性:CV%≤1.8;
工作温度范围:0~~100℃;
油烟采集效率:≥95%;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油烟采样器技术规范
外型尺寸:滤简长度56.00±0.05mm;滤简直径17.00±0.05mm;
电源电压:220V。
附录C
(标准的附录)
油烟去除效率的测定方法
油烟净化设施的去除效率测定分为两种情况:(1)安装在油烟排烟管道中的油烟净化设施,通过同时测定净化前后油烟排放浓度与风量即可按标准正文3.6中公式计算油烟去除效率。(2)安装在排烟罩上净化设施,则需在进行效率测试前,确定一个稳定的抽烟发生源,然后测定出安装与不安装净化设施时的油烟排放浓度与风量,再按标准正文3.6中公式计算油烟去除效率。33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483--2001
代替GWPB5--2000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Emission standard of cooking fume2001-11-12发布
2002-01-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18483--200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饮食业油烟对大气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污染,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本标准内容(包括实施时间)等同于2000年2月2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PB5—-2000),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GWPB5~—2000。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32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GB 18483—2001
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1.2适用范围
1.2.1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成区。1.2.2本标准适用于现有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排放管理,以及新设立饮食业单位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经营期间的油烟排放管理;排放油烟的食品加工单位和非经营性单位内部职工食堂,参照本标准执行。
1.2.3本标准不适用于居民家庭油烟排放。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标准状态
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 325Pa时的状态。本标准规定的浓度标准值均为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数值。
3.2油烟
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统称为油烟。3.3城市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的定义相同,即: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3.4饮食业单位
处于同一建筑物内,隶属于同一法人的所有排烟灶头,计为一个饮食业单位。3.5无组织排放
未经任何油烟净化设施净化的油烟排放。3.6油烟去除效率
指油烟经净化设施处理后,被去除的油烟与净化之前的油烟的质量的百分比。P=cmn×Q×8s×Q ×100%
式中:P-
油烟去除效率,%;
GB 18483--2001
.C前——处理设施前的油烟浓度,mg/m;Q前—处理设施前的排风量,m2/h;C后——处理设施后的油烟浓度,mg/m\;Q后—处理设施后的排风量,m/h。4标准限值
4.1饮食业单位的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限值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级;饮食业单位的规模按基准灶头数划分,基准灶头数按灶的总发热功率或排气罩灶面投影总面积折算。每个基准灶头对应的发热功率为1.67×10°J/h,对应的排气罩灶面投影面积为1.1m2。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参数见表1。表1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
基准灶头数
对应灶头总功率/(10°J/h)
对应排气罩灶面
总投影面积/m
1. 67,<5.00
≥1.1,<3. 3
≥3,<6
≥5. 00,<10
≥3. 3,<6. 6
4.2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按表2的规定执行。表2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规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5其他规定
5.1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油烟无组织排放视冏超标。
5.2排气筒出口段的长度至少应有4.5倍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平直管段。5.3排气筒出口朝向应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油烟排气简的高度、位置等具体规定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制定。
5.4排烟系统应做到密封完好,禁止人为稀释排气简中污染物浓度。5.5饮食业产生特殊气味时,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臭气浓度指标执行。6监测
6.1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1.5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6.2采样点
当排气管截面积小于0.5m2时,只测一个点,取动压中位值处;超过上述截面积时,则按GB/T16157—1996有关规定进行。6.3采样时间和频次
执行本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指标体系时,采样时间应在油烟排放单位正常作业期间,采样次数为连续采样5次,每次10min。
6.4采样工况
GB 18483--2001
样品采集应在油烟排放单位作业(炒菜、食品加工或其他产生油烟的操作)高蜂期进行。6.5分析结果处理
五次采样分析结果之间,其中任何一个数据与最大值比较,若该数据小于最大值的四分之一,则该数据为无效值,不能参与平均值计算。数据经取舍后,至少有三个数据参与平均值计算。若数据之间不符合上述条件,则需重新采样。6.6监测排放浓度时,应将实测排放浓度折算为基准风量时的排放浓度:Q摄
C基=C×,
nXq基
式中 C基——
折算为单个灶头基准排风量时的排放浓度,mg/m;Q测-—实测排风量.m°/h;
C刹—实测排放浓度,mg/m;
9基--单个灶头基推排风量,大、中、小型均为2000m*/h,n—折算的工作灶头个数。
7标准实施www.bzxz.net
7.1安装并正常运行符合4.2要求的油烟净化设施视同达标。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可视情况需要,对饮食单位油烟排放状况进行监督监测。7.2新老污染源执行同一标准值。本标准实施之日之前已开业的饮食业单位或已批准设立的饮食业单位为现有饮食业单位,未达标的应限期达标排放。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批准设立的饮食业单位为新饮食业单位,应按“三同时”要求执行本标推。7.3油烟净化设施须经国家认可的单位检测合格才能安装使用。7.4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329
GB 18483--2001
A.1原理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金属滤简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采样及分析方法用等速采样法抽取油烟排气简内的气体,将油烟吸附在油烟雾采集头内。将收集了油烟的采集滤芯置于带盖的聚四氟乙烯套简中,回实验室后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进行超声清洗,移人比色管中定容,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含量。油烟的含量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z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和A3030进行计算。
A.2试剂
A.2.1四氯化碳(CCl.):在2600cm-1~3300cm-1之间扫描吸光度值不超过0.03(4cm比色血),一般情况下,分析纯四氯化碳蒸馏一次便能满足要求。A.2.2高温回流食用花生油(或菜籽油、调和油等)。高温回流油的方法:在500mL三颈瓶中加人300mL的食用油,插人量程为500℃的温度计,先控制温度于120℃,散口加热30min,然后在其正上方安装一空气冷凝管,升温至300℃,回流2h,即得标准油。A.3仪器和设备
A,3.1仪器:红外分光仪,能在3400cm-1~2400cm-1之间吸光值进行扫描操作,并配合4cm带盖石英比色皿。
A.3.2超声清洗器。
A.3.3容量瓶:50mL、25mL。
A.3.4油烟采样器与滤筒。
A.3.5比色管:25mL。
A.3.6带盖聚四氟乙烯圆柱形套簡。A.3.7烟尘测试仪,其采样系统技术指标要求参照GB/T16157—1996。A.4采样和样品保存
A.4.1采样:
采样布点、采样时间和频次、采样工况均见标准正文中。A.4.1.1采样步骤
参照GB/T16157-1996的烟尘等速采样步骤进行。(1)采样前,先检查系统的气密性。(2)加热用于湿度测量的全加热采样管,润湿干湿球,测出干、湿球温度和湿球负压;测量烟气温度、大气压和排气简直径;测量烟气动、静压等条件参数。(3)确定等速采样流量及采样嘴直径。(4)装采样嘴及滤筒。装滤筒时需小心将滤筒直接从聚四氟乙烯套简中倒人采样头内,特别注意不要污染滤筒表面。
(5)将采样管放人烟道内,封闭采样孔。(6)设置采样时间,开机。
GB 18483-2001
(7)记录或打印采样前后累积体积、采样流量、表头负压、温度及采样时间。记录滤筒号。(8)油烟采样器采集油烟。
A.4.2样品保存:收集了油烟的滤筒应立即转人聚四氟乙烯清洗杯中,盖紧杯盖;样品若不能在24h内测定,可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4 C)保存7d。A.5试验条件
A,5.1滤筒在清洗完后,应置于通风无尘处干;A.5.2采样前后均保证没有其它带油渍的物品污染滤简。A.6样品测定步骤
(1)把采样后的滤简用重蒸后的四氟化碳溶剂12mL,浸泡在聚四氟乙烯清洗杯中,盖好清洗杯盖;(2)把清洗杯置于超声仪中,超声清洗10min;(3)把清洗液转移到25mL比色管中,(4)再在清洗杯中加人6mL四氯化碳超声清洗5min;(5)把清洗液同样转移到上述25mL比色管中;(6)再用少许四氯化碳清洗滤简及聚四氟乙烯杯二次,一并转移到上述25mL比色管中,加人四氯化碳稀释至刻度标线,
(7)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前先预热红外测定仪1h以上,调节好零点和满刻度,固定某一组校正系数;
(8)标准系列配制:在精度为十万分之的天平上准确称取回流好的相应的食用油标准样品1g于50ml容量瓶中,用重蒸(控制温度70~74C)后的分析纯四氯化碳稀释至刻度,得高浓度标准溶液A。取A液1.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上述四氯化碳稀释至刻度,得标准中间液B。移取一定量的B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用四氟化碳稀释至刻度配成标准系列(浓度范围0~60mg/L)。(9)样品测定: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浸泡聚四氟乙烯杯中的采样滤简,盖上并旋紧杯盖后,将杯置于超声器上清洗5min,将清洗液倒人25mL比色管中,再用适量的四氯化碳清洗滤简2次,将清洗液一并转入比色管中,稀释至刻度,即得到样品溶液。将样品溶液置于4cm比色皿中,即可进行红外分光试验。A.7结果计算
A.7.1油烟治理效率计算公式
见附录B及标准正文中3.7节。
A.7.2油烟排放浓度计算公式
式中;C测油烟排放浓度,mg/m;Cm = 通进×V/1 000
C奢液——滤简清洗液油烟浓度,mg/L;V——滤简清洗液稀释定容体积,mL;V。——标准状态下干烟气采样体积,其计算方法以参考GB/T161571996,m2。(A.1)
GB18483-2001
测量精度:±0.02mg/m;
重现性:CV%≤1.8;
工作温度范围:0~~100℃;
油烟采集效率:≥95%;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油烟采样器技术规范
外型尺寸:滤简长度56.00±0.05mm;滤简直径17.00±0.05mm;
电源电压:220V。
附录C
(标准的附录)
油烟去除效率的测定方法
油烟净化设施的去除效率测定分为两种情况:(1)安装在油烟排烟管道中的油烟净化设施,通过同时测定净化前后油烟排放浓度与风量即可按标准正文3.6中公式计算油烟去除效率。(2)安装在排烟罩上净化设施,则需在进行效率测试前,确定一个稳定的抽烟发生源,然后测定出安装与不安装净化设施时的油烟排放浓度与风量,再按标准正文3.6中公式计算油烟去除效率。33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