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国家标准(GB)】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6 01:31:38
- GB17859-1999
- 现行
标准号:
GB 17859-1999
标准名称: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protection levels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9-09-13 -
实施日期:
2001-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73.11 KB
标准ICS号: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020信息技术(IT)综合中标分类号: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L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五个等级,即: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能力等级的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随着安全保护等级的增高,逐渐增强。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17859-1999

部分标准内容:
GB17859-1999
本标准主要有三个目的:一,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法规的制定和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提供依据;二,为安全产品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三,为安全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本标准的制定参考了美国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DoD5200.28-STD)和可信计算机网络系统说明(NCSC-TG-005)。
在本标准文本中,黑体字表示较低等级中没有出现或增强的性能要求。本标准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系列标准的第一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准则;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准侧应用指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评估准则;本标准的实施应遵循配套国家标准的具体规定。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本标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道元、王立福、卿斯汉、景乾元、那日松、李志鹏、蔡庆明、朱卫国、陈钟。本标准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负责解释。619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Classified criteria for securityprotec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五个等级,即: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GB17859—1999
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能力等级的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随着安全保护等级的增高,逐渐增强。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271数据处理词汇
3定义
除本章定义外,其他未列出的定义见GB/T5271。3.1计算机信息系统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计算机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3.2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 trusted computing bas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计算机系统内保护装置的总体,包括硬件、固件、软件和负责执行安全策略的组合体。它建立了一个基本的保护环境并提供一个可信计算系统所要求的附加用户服务。3.3客体object
信息的载体。
3.4 主体 subject
引起信息在客体之间流动的人、进程或设备等。3.5敏感标记sensitivity label表示客体安全级别并描述客体数据敏感性的一组信息,可信计算基中把敏感标记作为强制访问控制决策的依据。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9-13批准620
2001-01-01实施
3.6安全策路securitypolicy
GB 17859-- 1999
有关管理、保护和发布感信息的法律、规定和实施细则。3.7信道channel
系统内的信息传输路径。
3.8隐蔽信道covertchannel
充许进程以危害系统安全策略的方式传输信息的通信信道,3.9访间监控器reference monitor监控主体和客体之间授权访问关系的部件。4等级划分准则
4.1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隔离用户与数据,使用户具备自主安全保护的能力。它具有多种形式的控制能力,对用户实施访问控制,即为用户提供可行的手段,保护用户和用户组信息,避免其他用户对数据的非法读写与破坏。4.1.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和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允许命名用户以用产和(或)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产读取敏感信。
4.1.2身份鉴别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首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4.1.3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完整性策略,阻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环感信意。4.2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与用户自主保护级相比,本级的计算机信意系统可信计算基实施了粒度更细的自主访问控制,它通过登录规程、审计安全性相关事件和隔离资源,使用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2.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和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充许命名用户以用户和(或)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敏感信息。并控制访问权限扩散。自主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指定方式载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产访问客体。访问控制的粒度是单个用户。没有存取权的用户只允许由授权用户指定对客体的访问权。4.2.2身份鉴别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首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通过为用户提供唯一标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使用产对自已的行为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还具备将身份标识与该用户所有可审计行为相关联的能力。4.2.3体重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的空闲存储客体空间中,对客体初始指定、分配或再分配一个主体之前,撤销该客体所含信息的所有授权。当主体获得对个已被释救的客体的访问权时,当前主体不能获得原生体活动所产生的任何信息。4.2.4 审计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记录下述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人用户地址空间(例如:打开文件、程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费或(和)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他与系统安全有关的事件。对于每一事件,其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对于身份鉴别事件,审计记录包含请求的来源(例如:终端标识符);对于客体引人用户地址空间的事件及客体删除事件,审计记录包含客体名对不能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事件,事计机制提供审计记录接口,可由授权主体调用。这些审计记录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记录。4.2.5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完整性策略,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4.3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具有系统审计保护级的所有功能。此外,还需提供有关安全策略模型、数据标记以及主体对客体强制访问控制的非形式化描述;具有准确地标记输出信息的能力;消除通过测试发现的任何错误:
4.3.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和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允许命名用户以用产和(或)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敏感信息。并控制访间权限扩散。自主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指定方式或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访问控制的粒度是单个用户。没有存取权的用户只允许由授权用户指定对客体的访问权。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敏感信息。
4.3.2强制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对所有主体及其所控制的客体(例如:进程、文件、段、设备)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紫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计算机信系统可信计算基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安全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控制的所有主体对客体的访问应满足: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高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了客体安全级中的全部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读客体;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低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于客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写一个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身份和鉴别数据,鉴别用户的身份,并保证用创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主体的安全级和授权受该用户的安全级和授权的控制。
4.3.3标记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应维护与主体及其控制的存储客体(例如:进程、文件、段、设备)相关的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实施强制访问的基础。为了输人未加安全标记的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向授权用户要求并接受这整数据的安全级别,且可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审计。4.3.4身份鉴别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首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而且,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维护用户身份识别数据并确定用户访问权及授权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这些数据鉴别用户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通过为用户提供唯一标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使用户对自已的行为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还具备将身份标识与该用户所有可审计行为相关联的能力。4.3.5客体重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的空闲存储客体空间中,对客体初始指定、分配或再分配一个主体之前,撤销客体所含信息的所有授权。当主体获得对一个已被释放的客体的访问权时,当前主体不能获得原主体活动所产生的任何信息。622
4.3.6审计
GB 17859--- 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记录下述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例如:打开文件、程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员或(和)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他与系统安全有关的事件。对于每一雞件,其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对于身份鉴别事件,审计记录包含请求的来源(例如:终端标识符);对于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的事件及客体删除事件,审计记录包含客体名及客体的安全级别。此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具有审计更改可读输出记号的能力。对不能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事件,审计机制提供审计记录接口,可由授权主体调用。这些审计记录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文分辨的审计记录。4.3.7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和强制完整性策略,阻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使用究整性敏标记来确信信息在传送中未受损。4.4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建立一个明确定义的形式化安全策略模型之上,它要求将第三级系统中的自主和强制访问控制扩展到所有主体与客体。此外,还要考虑隐蔽通道,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停计算基必须结构化为关键保护元素和非关键保护元。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享基的接也必须明确定义,使其设计与实现能经受更充分的测试和更完整的复审,加强了签别机制:支持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的职能;提供可信设施管理;增强了配置管理控制。系统具有相当的抗渗透能力。4.4.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和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允许命名用户和(或)以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敏感信息。并控制访口权限扩散。
自主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指定方式或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访问控制的粒度是单个用户。没有存取权的用产只允许由授权用产指定对客体的访问权。4.4.2强制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对外部主体能够直接或间接访问的所有资源(例如:生体,存储客体和输人输出资源)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安全级。计算机信惠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的所有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或间接的访问应满足,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高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金了客体安全级中的全部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读客体;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低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于客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写一个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身份和鉴别数据,鉴别用户的身份,保证用户创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主体的安全级和授权受该用户的安全级和授权的控制。4.4.3标记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维护与可被外部主体直接或间接访问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例如:主体、存储客体、只读存储器)相关的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实施强制访问的基础。为了输入未加安全标记的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向授权用户要求并接受这数据的安全级别,且可由计算机信意系统可信计算基审计。
4.4.4身份鉴别Www.bzxZ.net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菌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而且,计算机信息系统可623
GB 178591999
信计算基维护用户身份识别数据并确定用户访问权及授权数据。计算机信愿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这些数据,鉴别用户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避过为用户提供唯一标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使用产对自已的行为负费。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还具备将身份标识与该用户所有可审计行为相关联的能力。4.4.5客体重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的空闲存储客体空间中,对客体初始指定、分配或再分配一个主体之前,撤销客体所含信意的所有授权。当主体获得对一个已被释放的客体的访尚权时,前主体不能获得原主体活动所产生的任何信息。4.4.6审计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记录下述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例如:打开文件、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员或(和)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他与系统安全有关的事件。对手每一事件,其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对于身份鉴别事件,审计记录包含请求的来源(例如:终端标识符);对于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的事件及客体删除事件,审计记录包含客体名及客体的安全级别。此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具有审计更改可读输出记号的能力。对不能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事件,审计机制提供审计记录接口,可由授权主体调用。这些审计记录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记录。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审计利用隐蔽存储信道时可能被使用的事件。4.4.7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和强制完整性策略,阻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使用完整性敏感标记来确信信息在传送中未受损。4.4.8稳蔽信道分析
系统开发者应彻底搜索稳蔽存储信道,并根据实际测量或工程估算确定每一个被标识信道的最大带宽。
4.4.9可信路径
对用产的初始登录和鉴别,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在它与用户之间提供可信通信路径。该路径上的通信與能由该用户初始化。4.5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满足访问监控器需求。访问监控器仲裁主体对客体的全部访问。访问监控器本身是抗寰改的;必须足够小,能够分析和测试。为了满足访问监控器需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在其构造时,排除那些对实施安全策略来说并非必要的代码;在设计和实现时,从系统工程角度将其复杂性降低到最小程度。支持安全管理员职能:扩充审计机制,当发生与安全相关的事件时发出信号;提供系统恢机制。系统具有很高的抗渗透能力。4.5.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并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允许命名用户和(或)以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产读取感信息。并控制访问权限扩散。
自主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指定方式或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间客体。访问控制的粒度是单个用户。访问控制能够为每个命名客体指定命名用户和用户组,并规定他们对客体的访问模式。没有存取权的用户只允许由授权用户指定对客体的访问权。4.5.2强制访问控制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对外部主体能够直接或间接访问的所有资源(例如:主体、存储客体和输入输出资源)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安全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的所有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或接的访问应满足: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高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了客体安全级中的全部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读客体;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低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于客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别,主体才能写一个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身份和鉴别数据,鉴别用户的身份,保证用产创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主体的安全级和授权受该用户的安全级和授权的控制。4.5.3标记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维护与可被外部主体直接或间接访问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例如:主体、存储客体、只读存储器)相关的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实施强制访问的基础。为了输入未加安全标记的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向授权用户要求并接受这些数据的安全级别,且可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审计。
4.5.4身份鉴别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首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而且,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维护用户身份识别数据并确定用户访问权及授权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这些数据,鉴别用户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通过为用户提供一标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使用户对自已的行为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还具备将身份标识与该用户所有可审计行为相关联的能力。4.5.5客体重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的空闲存储客体空间中,对客体初始指定、分配或再分配一个主体之前,撤销客体所含信息的所有授权。当主体获得对一个已被释放的客体的访问权时,当前主体不能获得原主体活动所产生的任何信息。4.5.6审计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记录下述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例如:打开文件、程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员或(和)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他与系统安全有关的事件。对于每一事件,其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对于身份鉴别事件,审计记录愈含请求的来源(例如:终端标识符);对于客体号人用户地址空间的事件及客体删除事件,审计记录包含客体名及客体的安全级别,此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具有审计更改可读输出记号的能力。对不能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事件,审计机制提供审计记录接口,可由授权主体调用。这些审计记录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记录。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审计利用隐蔽存储信道时可能被使用的事件。计算机信惠系统可信计算基包含能够监控可审计安全事件发生与积累的机制,当超过阀值时,能够立即向安全管理贯发出报警。并耳,如果这些与安全相关的事件继续发生或积累,系统应以最小的代价中止它们。
4.5.7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和强制完整性策略,阻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使用完整性敏感标记来确信信息在传送中未受损。4.5.8隐蔽信道分析
GB17859-1999
系统开发者应彻底搜索隐蔽信道,并根据实际测量或工程估算确定每个被标识信道的最大带宽。4.5.9可信路径
当连接用户时(如注册、更改主体安全级),计算机信惠系统可信计算基提供它与用户之间的可信通信路径。可信路径上的通信只能由该用户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激活,且在逻辑上与其他路径上的通信相隔离,且能正确地加以区分。4.5.10可信恢复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提供过程和机制,保证计算机信惠系统失效或中断后,可以进行不损害任何安全保护性能的恢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主要有三个目的:一,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法规的制定和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提供依据;二,为安全产品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三,为安全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本标准的制定参考了美国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DoD5200.28-STD)和可信计算机网络系统说明(NCSC-TG-005)。
在本标准文本中,黑体字表示较低等级中没有出现或增强的性能要求。本标准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系列标准的第一部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准则;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准侧应用指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评估准则;本标准的实施应遵循配套国家标准的具体规定。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本标起草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道元、王立福、卿斯汉、景乾元、那日松、李志鹏、蔡庆明、朱卫国、陈钟。本标准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负责解释。619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Classified criteria for securityprotection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五个等级,即: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GB17859—1999
本标准适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技术能力等级的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随着安全保护等级的增高,逐渐增强。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271数据处理词汇
3定义
除本章定义外,其他未列出的定义见GB/T5271。3.1计算机信息系统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计算机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3.2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 trusted computing bas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计算机系统内保护装置的总体,包括硬件、固件、软件和负责执行安全策略的组合体。它建立了一个基本的保护环境并提供一个可信计算系统所要求的附加用户服务。3.3客体object
信息的载体。
3.4 主体 subject
引起信息在客体之间流动的人、进程或设备等。3.5敏感标记sensitivity label表示客体安全级别并描述客体数据敏感性的一组信息,可信计算基中把敏感标记作为强制访问控制决策的依据。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9-13批准620
2001-01-01实施
3.6安全策路securitypolicy
GB 17859-- 1999
有关管理、保护和发布感信息的法律、规定和实施细则。3.7信道channel
系统内的信息传输路径。
3.8隐蔽信道covertchannel
充许进程以危害系统安全策略的方式传输信息的通信信道,3.9访间监控器reference monitor监控主体和客体之间授权访问关系的部件。4等级划分准则
4.1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
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隔离用户与数据,使用户具备自主安全保护的能力。它具有多种形式的控制能力,对用户实施访问控制,即为用户提供可行的手段,保护用户和用户组信息,避免其他用户对数据的非法读写与破坏。4.1.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和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允许命名用户以用产和(或)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产读取敏感信。
4.1.2身份鉴别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首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4.1.3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完整性策略,阻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环感信意。4.2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
与用户自主保护级相比,本级的计算机信意系统可信计算基实施了粒度更细的自主访问控制,它通过登录规程、审计安全性相关事件和隔离资源,使用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2.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和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充许命名用户以用户和(或)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敏感信息。并控制访问权限扩散。自主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指定方式载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产访问客体。访问控制的粒度是单个用户。没有存取权的用户只允许由授权用户指定对客体的访问权。4.2.2身份鉴别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首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通过为用户提供唯一标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使用产对自已的行为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还具备将身份标识与该用户所有可审计行为相关联的能力。4.2.3体重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的空闲存储客体空间中,对客体初始指定、分配或再分配一个主体之前,撤销该客体所含信息的所有授权。当主体获得对个已被释救的客体的访问权时,当前主体不能获得原生体活动所产生的任何信息。4.2.4 审计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记录下述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人用户地址空间(例如:打开文件、程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费或(和)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他与系统安全有关的事件。对于每一事件,其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对于身份鉴别事件,审计记录包含请求的来源(例如:终端标识符);对于客体引人用户地址空间的事件及客体删除事件,审计记录包含客体名对不能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事件,事计机制提供审计记录接口,可由授权主体调用。这些审计记录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记录。4.2.5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完整性策略,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4.3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
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具有系统审计保护级的所有功能。此外,还需提供有关安全策略模型、数据标记以及主体对客体强制访问控制的非形式化描述;具有准确地标记输出信息的能力;消除通过测试发现的任何错误:
4.3.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和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允许命名用户以用产和(或)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敏感信息。并控制访间权限扩散。自主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指定方式或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访问控制的粒度是单个用户。没有存取权的用户只允许由授权用户指定对客体的访问权。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敏感信息。
4.3.2强制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对所有主体及其所控制的客体(例如:进程、文件、段、设备)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紫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计算机信系统可信计算基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安全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控制的所有主体对客体的访问应满足: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高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了客体安全级中的全部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读客体;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低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于客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写一个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身份和鉴别数据,鉴别用户的身份,并保证用创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主体的安全级和授权受该用户的安全级和授权的控制。
4.3.3标记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应维护与主体及其控制的存储客体(例如:进程、文件、段、设备)相关的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实施强制访问的基础。为了输人未加安全标记的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向授权用户要求并接受这整数据的安全级别,且可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审计。4.3.4身份鉴别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首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而且,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维护用户身份识别数据并确定用户访问权及授权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这些数据鉴别用户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通过为用户提供唯一标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使用户对自已的行为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还具备将身份标识与该用户所有可审计行为相关联的能力。4.3.5客体重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的空闲存储客体空间中,对客体初始指定、分配或再分配一个主体之前,撤销客体所含信息的所有授权。当主体获得对一个已被释放的客体的访问权时,当前主体不能获得原主体活动所产生的任何信息。622
4.3.6审计
GB 17859--- 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记录下述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例如:打开文件、程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员或(和)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他与系统安全有关的事件。对于每一雞件,其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对于身份鉴别事件,审计记录包含请求的来源(例如:终端标识符);对于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的事件及客体删除事件,审计记录包含客体名及客体的安全级别。此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具有审计更改可读输出记号的能力。对不能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事件,审计机制提供审计记录接口,可由授权主体调用。这些审计记录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文分辨的审计记录。4.3.7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和强制完整性策略,阻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使用究整性敏标记来确信信息在传送中未受损。4.4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
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建立一个明确定义的形式化安全策略模型之上,它要求将第三级系统中的自主和强制访问控制扩展到所有主体与客体。此外,还要考虑隐蔽通道,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停计算基必须结构化为关键保护元素和非关键保护元。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享基的接也必须明确定义,使其设计与实现能经受更充分的测试和更完整的复审,加强了签别机制:支持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的职能;提供可信设施管理;增强了配置管理控制。系统具有相当的抗渗透能力。4.4.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和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允许命名用户和(或)以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户读取敏感信息。并控制访口权限扩散。
自主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指定方式或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访问控制的粒度是单个用户。没有存取权的用产只允许由授权用产指定对客体的访问权。4.4.2强制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对外部主体能够直接或间接访问的所有资源(例如:生体,存储客体和输人输出资源)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安全级。计算机信惠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的所有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或间接的访问应满足,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高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金了客体安全级中的全部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读客体;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低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于客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写一个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身份和鉴别数据,鉴别用户的身份,保证用户创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主体的安全级和授权受该用户的安全级和授权的控制。4.4.3标记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维护与可被外部主体直接或间接访问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例如:主体、存储客体、只读存储器)相关的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实施强制访问的基础。为了输入未加安全标记的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向授权用户要求并接受这数据的安全级别,且可由计算机信意系统可信计算基审计。
4.4.4身份鉴别Www.bzxZ.net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菌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而且,计算机信息系统可623
GB 178591999
信计算基维护用户身份识别数据并确定用户访问权及授权数据。计算机信愿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这些数据,鉴别用户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避过为用户提供唯一标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使用产对自已的行为负费。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还具备将身份标识与该用户所有可审计行为相关联的能力。4.4.5客体重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的空闲存储客体空间中,对客体初始指定、分配或再分配一个主体之前,撤销客体所含信意的所有授权。当主体获得对一个已被释放的客体的访尚权时,前主体不能获得原主体活动所产生的任何信息。4.4.6审计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记录下述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例如:打开文件、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员或(和)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他与系统安全有关的事件。对手每一事件,其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对于身份鉴别事件,审计记录包含请求的来源(例如:终端标识符);对于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的事件及客体删除事件,审计记录包含客体名及客体的安全级别。此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具有审计更改可读输出记号的能力。对不能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事件,审计机制提供审计记录接口,可由授权主体调用。这些审计记录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记录。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审计利用隐蔽存储信道时可能被使用的事件。4.4.7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和强制完整性策略,阻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使用完整性敏感标记来确信信息在传送中未受损。4.4.8稳蔽信道分析
系统开发者应彻底搜索稳蔽存储信道,并根据实际测量或工程估算确定每一个被标识信道的最大带宽。
4.4.9可信路径
对用产的初始登录和鉴别,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在它与用户之间提供可信通信路径。该路径上的通信與能由该用户初始化。4.5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
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满足访问监控器需求。访问监控器仲裁主体对客体的全部访问。访问监控器本身是抗寰改的;必须足够小,能够分析和测试。为了满足访问监控器需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在其构造时,排除那些对实施安全策略来说并非必要的代码;在设计和实现时,从系统工程角度将其复杂性降低到最小程度。支持安全管理员职能:扩充审计机制,当发生与安全相关的事件时发出信号;提供系统恢机制。系统具有很高的抗渗透能力。4.5.1自主访问控制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定义并控制系统中命名用户对命名客体的访问。实施机制(例如:访问控制表)允许命名用户和(或)以用户组的身份规定并控制客体的共享;阻止非授权用产读取感信息。并控制访问权限扩散。
自主访问控制机制根据用户指定方式或默认方式,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间客体。访问控制的粒度是单个用户。访问控制能够为每个命名客体指定命名用户和用户组,并规定他们对客体的访问模式。没有存取权的用户只允许由授权用户指定对客体的访问权。4.5.2强制访问控制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对外部主体能够直接或间接访问的所有资源(例如:主体、存储客体和输入输出资源)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支持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安全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的所有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或接的访问应满足: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高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了客体安全级中的全部非等级类别,主体才能读客体;仅当主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低于或等于客体安全级中的等级分类,且主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类别包含于客体安全级中的非等级别,主体才能写一个客体。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身份和鉴别数据,鉴别用户的身份,保证用产创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外部主体的安全级和授权受该用户的安全级和授权的控制。4.5.3标记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维护与可被外部主体直接或间接访问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源(例如:主体、存储客体、只读存储器)相关的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实施强制访问的基础。为了输入未加安全标记的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向授权用户要求并接受这些数据的安全级别,且可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审计。
4.5.4身份鉴别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初始执行时,首先要求用户标识自已的身份,而且,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维护用户身份识别数据并确定用户访问权及授权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使用这些数据,鉴别用户身份,并使用保护机制(例如:口令)来鉴别用户的身份: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用户身份鉴别数据。通过为用户提供一标识,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使用户对自已的行为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还具备将身份标识与该用户所有可审计行为相关联的能力。4.5.5客体重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的空闲存储客体空间中,对客体初始指定、分配或再分配一个主体之前,撤销客体所含信息的所有授权。当主体获得对一个已被释放的客体的访问权时,当前主体不能获得原主体活动所产生的任何信息。4.5.6审计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创建和维护受保护客体的访问审计跟踪记录,并能阻止非授权的用户对它访问或破坏。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记录下述事件:使用身份鉴别机制;将客体引入用户地址空间(例如:打开文件、程序初始化):删除客体,由操作员、系统管理员或(和)系统安全管理员实施的动作,以及其他与系统安全有关的事件。对于每一事件,其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对于身份鉴别事件,审计记录愈含请求的来源(例如:终端标识符);对于客体号人用户地址空间的事件及客体删除事件,审计记录包含客体名及客体的安全级别,此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具有审计更改可读输出记号的能力。对不能由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事件,审计机制提供审计记录接口,可由授权主体调用。这些审计记录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独立分辨的审计记录。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能够审计利用隐蔽存储信道时可能被使用的事件。计算机信惠系统可信计算基包含能够监控可审计安全事件发生与积累的机制,当超过阀值时,能够立即向安全管理贯发出报警。并耳,如果这些与安全相关的事件继续发生或积累,系统应以最小的代价中止它们。
4.5.7数据完整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通过自主和强制完整性策略,阻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在网络环境中,使用完整性敏感标记来确信信息在传送中未受损。4.5.8隐蔽信道分析
GB17859-1999
系统开发者应彻底搜索隐蔽信道,并根据实际测量或工程估算确定每个被标识信道的最大带宽。4.5.9可信路径
当连接用户时(如注册、更改主体安全级),计算机信惠系统可信计算基提供它与用户之间的可信通信路径。可信路径上的通信只能由该用户或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激活,且在逻辑上与其他路径上的通信相隔离,且能正确地加以区分。4.5.10可信恢复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提供过程和机制,保证计算机信惠系统失效或中断后,可以进行不损害任何安全保护性能的恢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