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DZ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7 20:20:05
  • DZ/T0216-202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Z/T 0216-2020

  • 标准名称: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 标准类别: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0.08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DZ/T 0216-2020.Regul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es estimation.
1范围
DZ/T 0216规定了我国煤层气储量估算的基本原则,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的估算条件和方法以及储量综合评价的要求。
DZ/T 0216适用于地面勘查开采煤层气的储量估算、评价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采用其他方式勘查开采煤层气的储量估算及评价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7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T 6949煤的 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GB/T 1361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GB/T 19492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9559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
GB/T 19560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DZ/T 0215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煤
DZ/T 0217石油天然气储量估算规范
SY/T 6580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层气coalbed methane
赋存在煤层中,原始赋存状态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以游离于煤割理、裂隙和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为辅,并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气体。本标准规定需要估算储量的主要是吸附气。
3.2
煤层气储量丰度coalbed methane reserves abundance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5.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6—2020
代替DZ/T0216—2010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Regul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es estimation2020-04-30发布
别流套真伪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2020-04-30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储量估算情形
储量估算总体要求
4.4核算
4.5标定
5地质储量估算条件与方法
储量估算条件
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原则
储量估算边界
地质储量估算方法
6地质储量估算参数确定原则
含气面积
有效厚度
煤质量密度
煤层含气量
6.5地质储量估算参数选值
7技术可采储量估算
探明技术可采储量估算条件
7.2未开发状态的探明技术可采储量估算方法已开发状态的探明技术可采储量估算方法7.3
7.4控制技术可采储量估算
8经济可采储量估算
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估算条件
剩余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估算
控制经济可采储量估算条件
剩余控制经济可采储量估算
经济可采储量估算方法
经济评价参数取值要求
DZ/T0216—2020
DZ/T0216-2020
8.7经济可采储量估算
9储量综合评价
9.1地质储量规模
9.2地质储量丰度
9.3产量
9.4埋藏深度
9.5综合评价
附录A(规范性附录)油气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及估算流程图附录B(规范性附录)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估算的基本井距要求附录C(规范性附录)煤层气储量估算参数名称、单位、符号及取值有效位数的规定附录D(规范性附录)煤层气田(藏)储量规模和品质分类13
DZ/T0216—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发布之日起代替DZ/T02162010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与1)Z/T0216—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增加了油气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及估算流程图(见4):增加了新增,复算,核算、标定和结算五种情形储量估算要求(见4);增加了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有关内容(见8);删除煤层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写要求(已单独制定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标准出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白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征、仲伟志、张延庆、任继红、周立明、赵庆波、胡爱梅、李明宅、工勃、朱光辉。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Z/T0216—2002,DZ/T02162010
1范围
煤层气储量估算规范
DZ/T 0216—2020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煤层气储量估算的基本原则,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的估算条件和方法以及储量综合评价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丁地面勘查开采煤层气的储量估算,评价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采用其他方式期查开采煤层气的储量估算及评价可参照此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 217
GB/T 6949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GB/T 13610
GB/T19492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
GB/T19559
GB/T19560
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
DZ/T0215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煤
DZ/T 0217
SY/T 6580
3术语和定义
石油天然气储量估算规范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煤层气coalbedmethane
赋存在煤层中,原始赋存状态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以游离于煤割理、裂和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为辅,并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烃类气体。本标准规定需要估算储量的主要是吸附气。3.2
煤层气储量丰度coalbedmethanereserves abundance单位煤层含气面积内煤层气的储量。3.3
探井prospectingwell
采用钻井辅以测井和取芯化验分析的方法,确定构造形态、断裂展布、储层的深度和厚度、产状、结构,煤质、煤岩、顶底板性质、煤割理、裂隙和孔隙发育程度、含气量、气作皮分、等温吸附性能等参数的工程并。
DZ/T 0216-—2020
参数井paranieterwell
以主要取得煤层渗透率、储层压力、表皮系数、调查半径、储层温度、含气量、气体成分、等温吸附性能等参数为日的的工程井。试采方法采用注人/压降或其他方法。参数井工程布置及密度应达到划分勘查区内不同参数类型地质块段的目的,并满足估算储量所需参数的要求。3.5
排采井pre-production well
为取得产气量,气体成分、储层压力、产水量、水质及并间十扰试验为主要目的的工程井。排采井工程布置及密度应满足估算储量所需参数的要求3.6
采收率recoveryefficicncy
指按照目前成熟可实施的技术条件,预计技术上从煤层气藏中最终能采出的煤层气量占地质储量的比率数。
4储量估算情形
4.1储量估算总体要求
4.1.1按照GB/T19492划分的储量分类进行储量估算储量类型及估算流程图见附录A。4.1.2以煤层气藏为基本评价单元,在给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依据对煤层气的地质认识程度和生产能力的实际证实程度,对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进行估算。4.1.3煤层气日从发现直至废奔的过程根据地质资料、工程技术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共有五种储量估算情形,分别为新增复算核算标定和结算。4.1.4煤层气探明储量的新增复算核算,标定和结算结果在录人年度探明储量数据库和统计数据库时,煤层气日年产量、累计产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等资料数据应更新车当年12月31日。4.1.5按照煤层气勘查开发程序,励运用新的适用的技术方法和综合于段开展煤层气勘查开发工作。煤层气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其含气性渗透性,储层压力和产能差兄大,在勘查评价煤层气时,应按照本标准要求合理部署工程,取全取准相关参数.科学估算资源储量。4.1.6对煤层的助查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是煤层气勘查部署的重要基础和煤层气储量估算的重要依据。为促进煤层气产业发展,凡在达到煤炭详查及以上程度的工作区开展煤层气期查的,在收集以往煤炭助查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参数需要,可直接部罩煤层气参数井和排采井。凡在达到煤炭普查程度的工作区开展煤层气勘查的,应根据实际情况部署地震及探并工程,开展必要的煤田地质工作,其探井井距不大于附录B相应基本井距下限要求。4.2新增
在煤层气用,区块或层系中首次估算的储量为新增。其中首次估算的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中,新增探明可采储量和采收率应与开发概念设计的开发方式及并网条件相匹配。4.3复算
在新增探明储量后又新增工作量,或开发生产井完钻后进行的再次储量估算为复算。煤层气用投入开发后,应结合开发生产过程对探明储量实施动态估算。储量复算后,在复算核诚区如果再次估算探明储量,须投人相应实物工作量并达到探明储量要求。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进行储量复算,复算结果计入当年净增储量中:当独立开发单元或煤层气出主体部位开发方案全而实施后。a
煤层气藏地质认识发生变化。
储量估算参数发生明显变化。
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马生产动态资料有明显不盾d)
DZ/T0216—2020
探明储量尚未投人开发,新增工作量及评价资料,证实煤层气藏地质认识发生变化。e)
4.4核算
储量复算后在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各次储量估算为核算。随着煤层气用开发调整工作的深人和对炼层气田认识程度的提高,应对复算后的投人开发储量进行多次核算,直至煤层气枯竭,进行核算时,应充分利用开发生产动态资料,估算方法以动态法为主,容积法为辅,提高储量估算精度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进行储量核算a)生产动态资料反映出所计算的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与生产动态资料有明显才店。b)对储层进一步的深人研究及生产实践中表明,原储量估算参数需要做大的修改。煤层气田钻了成批的加密井,调整并,进行了维地震或采取重大开发技术措施之后,或者工艺技术手段有新的突破,地质储量参数发生重大变化4.5标定
4.5.1在开发生产过程中依据开发动态资料和经济条件对截至上年末及以前的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和探明经济可采储量进行重新估的情形为可采储量标定,简称标定4.5.2当年新增储量,复算,核算储量不参与本年度的可采储量标定4.5.3煤层气田或区块开发调整措施实施两年后及生产动念资料表明可采储量与产量有明显矛活时,应对可采储量进行标定。
4.5.4以开发单元为标定单元计算单元如部分已开发,应划分为已开发和未开发两个单元,经标定已开发单元可采储量发生变化的,未开发单元的可采储量须重新估算。4.5.5可采储量标定方法执行行业标准现行标准不适应的特殊煤层气藏,可采用经生产实践证实为有效的新方法。
4.5.6标定前后探明技术可采储量的变化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做单独编制标定报告:a)大型及以上煤层气田的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变化量大了工1%。b)中型煤层气田的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化量人了2%小型煤层气田的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变化量大于于5站c
煤层气可采储量变化量大于±50×10°md)
4.6结算
在煤层气田废弃或暂时封闭而进行的储量估算为结算。包括对废弃或暂时封闭前的储量与产量清算和剩余末采出储量的核销,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进行储量结算:a)因煤层气田或区块的煤层气已经枯竭、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原因无法继续开采而废弃或暂时封闭的储量,
因煤层气田被列入禁止勘查开采区,城市规划区、军事禁区等原因无法继续开采而废弃或暂时b)
封闭的储量,
因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无法继续开采而废充或暂时封闭的储量。3
D7./T 0216—2020
5地质储量估算条件与方法
5.1储量估算条件
5. 1.1储量起算标准
储量起算标准为煤层气藏不同理藏深度下煤层气的单并口产量下限,是进行储量估算应达到的最低经济条件(见表1)。各地区可根据当地价格和成本等测算求得只回收开发井投资的单日产量下限;也可用平均的操作费和气价求得平均井深的单井日产量下限,再根据实际深求得不同井深的单片口产量下限,平均并深的单并日产量下限估算公式如下:气单井日产量下限(10°m/d)=固定成本(元/d)/(销售价一税费一可变成本)(元/10°m)允许结合储量估算区情况,另行计算起算标准。另行计算的起算标准应不低于表1的起算标准。表1储量起算标准
煤层理藏深度
500~1000
5.1.2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煤层气单井日产量下限
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是进行储量估算的地质可靠程度的基本条件。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和预测地质储量的具体要求见表2。5.1.3探明地质储量
估算探明地质储量,应查明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含气煤层及其含气性的分布规律和开采技术条件(在资料录取的基础上,勘查目的层全部取芯,煤芯和顶底板收获率达到相关规程要求;取全取准排采参数:获得了煤质、含气量、气水性质、储层物性、压力等资料),单井稳定产气量达到了储量起算标准并连续生产不少于三个月。只有在煤层气并产气量达到起算标准的区块才可以估算探明储量。探明地质储量可靠程度高。
助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符合表2的要求。表2地质储量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储量分级
勘探程度
探明地质储量
控制地质储量
并距.探井距达到附录B的要求在并距:探并距不超过附录B规定距有物探工程控制的情况下,当煤层离的2信;在有物探操工程控制的情稳定,构造简单,井距可以适当放说下,尚煤层稳定,构造简单,井距预测地质储量
有一定的探井和(或)物探工程宽;参数开和排采并的部署应从实可以适当放宽参数并的部署应从控制
际地质条件出发,满足本标准的要实际地质条件出发,满足本标准的求,取个相关参数
要求,取个相关参数
储量分级
勘探程度
地质认识
表2地质储量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要求(续)探明地质储量
测并:应有合适的测并系列,能满足解释储量估算参数的需要
资料录取:采用排采井单井或井组,勘查月的层全部取芯,煤芯和项底板收获率达到相关规程要求;取全取准排采参数,获得了煤层、煤质、控制地质储量
测开:采用适合本探区特点的测井系列.解释含气煤层
资料录取:采用参数并或少量参数DZ/T0216—2020
预测地质储量
测并:采用本探区合适的测并
系列,初步解释了含气煤层
资料录取:收集资料,关键部位井十排采井,勘查目的层全部取芯,有探并控制,煤层有取芯资料,煤芯和项底板收获率达到相关规程要求,取全取准并获得了煤层、煤获得了煤层、煤质、含气量、气质、含气量、气水性质、储层物性、压水性质、储层物性等资料含气量、气水性质、储层物性、压力、可采性及排采等资料
产能:单并产气量满足表1的规定,连续生产不少于三个月:取得了关千气压力、产气量、产水量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等可靠资料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在控制的基础上,煤层构造形态清楚煤层厚度、理深、变质程度、个气力、可采性及试井等资料
煤层气显示层段及解释的煤层
产能:通过类比或储层数值模拟等气层可有中途测试或完井测
方法获得;达到储量起算标准,或己试,单并日产量达到或低于储
获得煤层气流
量起算标准,或钻遇煤层气层,或预测有含气煤层
初步了解了煤层构造形态、地
在侦测的基础上,煤层构造形态、煤媒层层序、厚度、煤碧煤质,变质量、穆透率,含气饱和度等分布变化清楚,提交相应比例尺的储量估算图件:储虽参数研究深人,可靠程度高:经过排采取得了牛产曲线,获得了气并产能认识,进行了开发概念设计、数值模拟和经挤评价,开发是有经济效益的
5.1.4控制地质储量
层厚度、变质程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等情况基本清楚,提交相应比例尺储量估算图件:进行了储量参数研究,可靠程度中等
程度、含气量等分布变化,提交相应比例尺储量估算图件;初
步确定了储量参数,结合区域
资料初步开展地质评价,可靠
程度低
估算控制地质储量,应基本查明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含气煤层及其含气性的分布规律,开采条件基本得到控制(在资料录取的基础上,勘查日的层全部取芯,煤芯和底板收获率达到相关规程要求;取全取准并获得了煤质、含气量、气水性质、储层物性、压力等资料),通过类比或储层数值模拟等方法获得产能情况。单井日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或已获得煤层气流。控制地质储量可靠程度中等。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符合表2的要求。5.1.5预测地质储量
估算预测地质储量,应初步查明煤层构造形态和含气煤层情况,关键部位有探井控制,煤层有取芯资料,获得了煤质、含气量、气水性质、储层物性等资料。煤层气显示层段及解释的煤层气层可有中途测试或完井测试;单井日产量达到或低于储量起算标准,或钻遇含气煤层,或预测有含气煤层。预测地质储量可靠程度低
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符合表2的要求。5
DZ/T0216—2020
5.2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原则
储量计算单元(简称计算单元)划分应充分考患构造、煤层非均质性等地质条件,结合并控等情况综合确定,划分原则如下:
a)储量估算平面上一般以块段划分计算单元,纵向上一般以单一煤层(组)划分计算单元,对于勘查程度相同、储层特点一效、可合并开采的煤层可合并计算单元,但煤层数据应分层统计。b)含气面积较大的煤层气藏,视不同情况可细分区块或井区。e)含气面积跨两个及以上的矿业权证或省份的,按矿业权证或省份细划计算单元。d)含气面积与白然保护区等禁止勘查开采区域有重叠的,应分重叠区和非重叠区划计算单元。5.3储量估算边界
储量计算单元的边界,应在矿业权范围内,由查明的各类地质边界,如断层、煤层及煤类变化、含气量下限,煤层净厚下限(0.5m~0.8m)等确定,对煤层组计算单元的边界可根据实际条件做适当调整,若未查明地质边界,主要山达到产量下限的煤层代井确定,也可由矿业权区边界,白然地理边界或合理外推的井控储量估算线等确定。煤层含气量下限见表3,也可根据具体条件通过论证进行调整,如煤层厚度不同时应适当调整,调整后的煤层含气量不能低丁表3的煤层含气量起算下限标准。表3煤层含气量起算下限标准
褐煤一长焰煤
气煤瘦煤
贫煤一无烟煤
5.4地质储量估算方法
5.4.1原则
变质程度(R。
地质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有体积法和类比法空气干燥基含气量
体积法是煤层气地质储量估算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个级别煤层气储量的估算,其精度取决于对区块勘查程度、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认识,也取决于有关参数的精度和数量。类比法是主要利用国内外已开发煤层气田或邻近煤层气由的地质参数和工程参数进行类比得出,可用于预测地质储量和控制地质储量估算。储量估算公式中符号名称和计量单位见附录C,符合SY/T6580的规定。5.4.2体积法
体积法的煤层气地质储量估算按式(1)或式(2)进行(公式中各符号含义见附录C):G,=0. 01AhDC.m
式(1)中Ca用下式求得:
G - 0. 01AhDarCat
Ca—Cat(1-Ma-A)
5.4.3类比法
DZ/T 0216—2020
类比法估算储量时,类比的内容主要是储层厚度、理深、煤质、煤岩、含气量,渗透率、储层压力、储层压力梯度等,并且类比目标应优于类比对象,需要刘原则、内容、相似性进行类比。要绘制出已开发区关于生产特性和储量相关关系的典型曲线,求得类比日标区的储量参数再配合其他方法进行储量估算,6地质储量估算参数确定原则
6.1含气面积
6.1.1总体原则
含气面积应为单井煤层气产量达到起算标准的煤层分布面积。应充分利用地质、钻井测井、地震和煤样测试等资料综合分析煤层分布的地质规律和儿何形态,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圈定含气面积。期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符合表2的要求,并控程度达到附录B的要求。不同级别的地质储量,含气面积圈定要求不同
其中以下两种特殊情形.应分开圈定含气面积8)含气范围跨两个及以上的矿业权证或省份的,应以矿业权证或省份为界分开圈定,b)含气范用与自然保护区等禁正勘查开采区域有重答的,按重香区和非币叠区分开圈定。6.1.2探明地质储量的含气面积
已投人开发的探明地质储量,应为在煤层气藏或区央中,接照开发力案,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开发井网已实施70%及以上的探期地质储量,含气面积以媒层气开发并外推1.0-1.5倍开发井距圈定未投人开发的探明地质储量,含气面积各种边男的确定需达到以下条件:a)查明的各类地质边界,如断层煤层及煤类变化含气量下限,煤层净厚度下限等b)边界未查明或煤层气开距边界大于规井距时,以煤层气井外推划估算线,未查明边界或煤层气探明面积边界外推距离不大于附录B规定并距的0.51.0倍:可按以下四种情况确定:1)仅有1口达到产气下限值时,以此井为中心外推2井距划估算线:2)在有多口相邻井达到产气下限佰时,若其中有两口相邻井井间距离超过3个距,可分别以这两口并为中心外推1/2井距划估算线:3)在有多口相邻并达到产气下限值时若其中有两口相邻井井间距离超过2个井距,但小于3个井距时,并间所有面积都计为探明面积,同时可以这两口井为中心外推1个并距作为探明面积边界估算线,
1)在有多口相邻并达到产气下限值,H井间距离都不超过2个井距时,探明而积边界可以边缘井为中心外推1个井距划估算线。c)由矿业权区边界、自然地理边界或人为储量估算线等圈定时,探明而积边界距离产量达到起算标准的煤层气并不大丁附录B规定井距的0.5~1.0倍山)不采用垂直并型确定含气面积边界的,可根据实际采用的并型工程及产能,参照工述原则进行合理折算。
6.1.3控制地质储量的含气面积
含气面积圈定方法和条件如下:DZ7./T0216—2020
R)依据钻遇的,或测井解释的,或预测的含气界面圈定含气面积。b)探明含气界到预测含气边界之间圈定含气而积。当地质边界或含气边界未查明时,沿边部煤层气井(达到产气量下限标准)外推,具体外推距离视煤层稳定程度和构造复杂程度确定d)依据多种方法对储层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含气煤层分布规律,确定的可能含气边界圈定含气面积,
预测地质储量的含气面积
含气面积圈定方法和条件如下:依据预测的含气界面圈定含气面积,a
控制含气边界到预测含气边界之间圈定含气面积。b)
当地质边界或含气边界未查明时,沿边部煤层气开(达到产气量下限标准)外推,具体外推距离c
视煤层稳定程度和构造复杂程度确定,6.2有效厚度
6.2.1总体原则
有效厚度为扣除夹研层的煤层真序度,又称煤层净序度。不同级别的地质储量,有效厚度确定要求不同。
6.2.2探明地质储量的有效厚度
探明地质储量的有效厚度标准和划分要求如下:a)有效厚度标准确定:
1)应分别制定含气煤层划分标准和灾层扣除标准;应是经过煤层气开试采证实已达到储量起算标准,未进行试采的煤层应与邻井达到起算标2)
准的煤层是相同或相似的
煤层净厚度应主要根据钻井,测井、录儿综合解释成果确定,井斜过大时应进行井斜和厚度3)
校正;
应使用多种方法确定有效厚度下限,并进行相互验证;4
5)有效厚度标准图版符合率大于80%。b)有效厚度划分:
以测井解释资料划分煤层净厚度时,应对有关测并曲线进行必要的筒环境(如井径变化1)
等)校正和不同测并系列的标准化处理;以岩芯分析资料划分煤层净厚度时,含气煤层段应取全岩芯,收获率不低于80%2
单井煤层净厚度下限范围为0.5m~0.8m(视含气量大小做调整,含气量大取低值,含气3)
量小取高值),夹码层起扣厚度为0.05m0.10m。6.2.3控制地质储量的煤层净厚度控制地质储量的煤层净厚度,可根据已出气层类比划分,也可选择邻区类似煤层气藏的下限标准刻分。
与探明区(层)相邻的控制地质储量的有效厚度,可根排本层或选择邻区(层)类似煤层气藏的下限标准划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DZ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