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
- DZ/T 0078-2015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DZ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 DZ/T0078-2015
- 现行
标准号:
DZ/T 0078-2015
标准名称: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标准类别: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2.2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DZ/T 0078-2015.Procedures for original geological record of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
1范围
DZ/T 0078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填图、探槽、浅井、小圆井、采样钻、坑道、钻孔、采样等的原始地质编录、野外资料整理的工作方法、程序及技术要求。
DZ/T 0078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 13923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 9649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T 1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 0227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DZ/T 0079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
DZ/T 0127固体矿产矿点(床)地质数据文件格式
DZ/T 0130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DZ 0141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3地质编录综合技术要求
3.1目的任务
3.1目的任务
通过对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等的野外观察研究和各类地质现象真实、准确完整的素描和记录,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3.2 地质编录的基本内容
地质编录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指编录人员通过地质观察、取样分析、试验鉴定和其他相应工作,保留下来的对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有关图件、影像、数据和文字记录。
整理:指在室内,编录人员根据野外测量结果和采集到的标本、样品的鉴定及测试数据,对现场编录的内容进行修正、补充、制图、制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部分标准内容:
D1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78--2015
代替DZ/T 0078—93
固体矿产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
Procedures for original geological record of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2015-04-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15-07-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地质编录综合技术要求
日的任务
地质缩录的基本内容
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地质编录用语、代号及编号
地质观察、分层与布样
地质插述与记录
野外资料整理要求
特殊矿种拟查地质编录
实测地质剖面
目的任务
技术准备
剖面测制·
编制综合地质杜状图
实测剖面小结
实测勘查线剖面
5地质填图
目的任务
工作依据
填图比例尺的选择
填图精度要求
地质点布置
填图方法及技术要求
矿床地质填图及矿区地质填图
地质点定位
地质点的观察和记录要求
缤制实际材料图
地质填图工作小结·
6探槽编录
探槽编录壁及编绘方向
基点基线设置
地质观察、分层与布样
探槽素描图
DZ/T0078-2015
DZ/T0078—2015
6.5记录
6.6探槽及刻槽样在采样平面图上的展绘7探井地质编录
7.1采样钻地质编录
7.2小圆井地质编录
7.3浅井地质编录
8坑道地质编录
首选壁及绘图方向
基点基线设置
观察、分层与布样·
坑道及刻槽样在平面图上的展绘老碉地质编录
9钻孔地质编录
主要工作内容
施工质量监控
钻孔质量验收
地质编录
10采样编录·
目的任务
各类工作项目采样的重点
岩矿鉴定标本采样-
化学分析采样
技术样
11野外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检查验收11.1
检查内容
野外实地抽查资料的准确性和质量11.3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附录A(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中主要图件的图式及内容附录B(规范性附录)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中主要用表格格式26
DZ/T0078-—2C15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C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节。本标准代替DZ/T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本标准与DZ!T0078—9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调整了原标准中有关章条的结构和内容。增加了实测地质剖面中野外踏勘技术要求,并推荐“平面优先法”作为地质剖面绘图方法。一增加了地质填图中各种比例尺、勘查阶没、填图依据和具体的填图工作量及精度要求。一细化了矿床地质填图及矿区地质填图技术要求。修改了地质编录中不规范、不易操作的规定和要求,增加了工程编录的记录与绘图的技术要求和探操作流程。增加了大拐弯探槽、坑道绘图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增加槽、坑工程矿化地段拍照及钻孔全孔岩矿心拍照要求。增加了钻孔地质分层记录和回次记录的具体要求。增加了采样钻的地质编录。
增加了各类工作项目采样的重点。增加了组合分析样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化学分析质量监控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塑封排水法测定小体重与充水法测定人体重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增加了大量的插图和插表。
增加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综录中主要用表的格式和主要图件的图式及内容。修改了资料提交目录。明确了精、井、坑工程素描图应提交纸质手工索描图及数字化图:其他非索描图类(包括实测地质剖面图、勘查线地质剖面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图、取样钻柱状图及钻孔钻柱状图)只提交数字化图:所有文字、表格记录亦只提交数字化资料。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十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与能、白冶、刘玉书、严铁雄、任丰寿、董第光、李云泉、杨励行、钱光胜、李连生、张萍。
本标准代替了DZ/T0078—93。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Z/T0078—93。
1范围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8—-2015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期查中实测地质部面、地质填图、操槽、浅井、小圆井,采样钻、坑道、钻孔、采样等的原始地质编录、野外资料整理的工作方法、程序及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期查工作。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C0)GB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13923
国士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T 12719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139082
DZ/T0227
DZ/T0079
DZT 0127
DZ/T0130
DZ0141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固体矿产矿点(床)地质数据文件格式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3地质编录综合技术要求
3.1目的任务
通过对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等的野外观察研究和各类地质现象真实、准确、完整的素捕和记录,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3.2地质编录的基本内容
地质编录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现场编录:指编录人员通过地质观察、取样分析、试验鉴定和其他相应工作,保留下来的对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有关图件、影像、数据和文字记录。整理:指在室内,编录人员根据野外测量结果和采集到的标本、样品的鉴定及测试数据,对现场编录的内容进行修正、补充、制图、制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1
DZ/T0078-2015
3.3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3.3.1原始地质编录应真实、客观、全面原始地质编录中,应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记录要真实、客观。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要准确,采集标本,样品的规格和数量要满足要求。编录工作必预在现场进行,严禁再后记录。3.3.2原始地质编录应及时
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对丁探矿工程,应视其长度、施工进度、围岩稳固程度、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矿区设计要求分股编录段编录时,一般可按以下顺序反复进行,施工→地质编录(综合观察、分层、布样、坑探得绘图馆泉刻槽采样·继续施厂采用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记录,戒图待进行原给集的还质尽压将原好数拥按规定格式存盘、归裆。
3.3.3量具、工具及设备和材料要求3.3.3.1量具、绘图工具应然守压备专量#用家终校收报售应与原始地质编录一同门档。
3.3.3.2绘图设备应符餐真规定拍录量质材通DZ
)纸质记录和数宇能托
b)纸质记录应使照80克
防水墨笔,如果会扭一#
3.3.4原始资料的电子文刻
以电子文档格式记球原始料厂
3.3.5自动记录软件
采用自动记录,绘图软代技象的技足a)软件由国上资源丰谢解我超的教b)软件获得勘查项日主找料
3.3.6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使用票烫馆
·)记求应使用
原始地质编录应采用我医法定计量单出實源行业规是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计。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值。在其精确范围因修药市按B8170进行。3.3.7编录工作现场质量监控
编录人员在编录前,必须熟悉矿区的地质设计、地质情况和与矿区勘查有关技术规范、观程、规定。坑探工程编录人员应到施工现场检查施工的工程是否符合DZ0141《地质勘查坑探规程》要求。钻孔编录人员要随时到施工现场检查钻探施工人员的考(矿)心整理,孔深校正及夺曲测量、简易水文观测、原始报表、封孔、岩(矿)心采取率等质量指标是否满足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做好质量管理工作。3.3.8原始地质编录资料修改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形成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改动,除非经研究、论证、实地核对、项目负责人批准,2
DZ/T0078—2015
可对原始编录中的地质体代号及编号、工程编号、岩矿石名称、术语及与此有关的文了描述等进行修改。但无论是手工资料,还是计算机资料,这些改动均不得在原始资料上涂抹修改,而应采用批注的形式进行并注明修改原因、批注人及修改日期。3.4地质编录用语代号及编号
3.4.1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
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见表1。表1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一览表名称
地质观察点
勘查(剖面)缓
小國井bzxz.net
来样站
水文钻孔
定间标本
构造标本
3.4.2地质观察点与剖面编号
子工#
风(氧)化带样
琼生晕样
欧生晕样
型学试验群
林重样
尔绣薄样
医城分分析
连##福伴
德家样
槽膜片
玩造腾胎
性定样
绿音带
录像带
地质观察点(以下简称地质点)、实测剖面、勘查线、录像、录育、磁带、磁盘、标本、样品等,均以全矿区为单元统一顺序编号。号码允许缺号,但不允许有重号。3.4.3普查至勘探阶段的探矿工程编号探矿工程的编号均以矿区(段)为单元统一顺序编号,由工程代号、勘查线号及勘查线上(包括勘查线附近)该类工程顺序号顺次组合而成。如某矿区2号勘查线上的第一个探增编号为TC201,18号勘查线3
DZ/T0078—2015
上的第一个钻孔编号为ZK1801,对远离勘查线的采场(坑)老碉及其他零星探矿工程可按全矿区顺序编号。3.4.4预查阶段的探矿工程综号
预查阶没工程较少,尚无法确定勘查线,可按工程类别及施工顺序统一编号。例如:钻孔7K1、ZK2!探槽TCI、TC2。
3.5地质观察、分层与布样
3.5.1地质观察
现场编录人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研究要认真、细致,全面,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形态、大小等数据要准确,采集标本、样品的规格和数量要满足要求观察岩石的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及其交化,确定君石名称;观察岩石的蚀变类型,蚀变矿物及含量、蚀变程度、蚀变分带等及其与矿化的关系:观察矿(化)体厚度、矿石自然夹型及工业品级测含量)等:观察断裂、裂隙分布位置、断层破碎带特征及宽度、断层性质,切割矿体程度等。详细划分不同的岩性层、掌握蚀变或矿化(体)赋存位置、成矿有利因素、矿体破坏情况等。3.5.2地质分层
3.5.3分层总要求
分层应合理,按比例尺要求,地质体和重要地质现象不遗漏,各种地质界线划分雅确,各层之间接触美系清楚。
3.5.4分层单元的确定
分层单元视地质(矿)体复杂程度而定,一般应小于或等于矿区填图单元。矿体分层厚度及夹石除厚度,以设计或该矿种勘查规范推荐的工业指标为准,凡图面上大于1mm的矿(化)体层,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都应分层,图面上小于11Ⅱm的矿体也应放大表示:不同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的分层可以较矿(化)体层适当放宽。
3.5.5含矿层及矿化)体的分层
对不同的含矿层或不同矿体的矿化类型、含矿岩石、矿石工业品级及迹变类型等都成进行则分。分层之后,还要对矿(化)体部分取样长度规定及矿体内部结构划出来样位置在分层确认的基础上,在现场用油漆标注各种岩、矿体分界线及断层、裂隙位置,并加注矿区统一拟定的代号,使其醒日,便于投影作图和记录。3.5.6无矿化岩层的分层
应按矿区填图单元,结合岩石组合,构造,蚀变等变化待征进行分层。结合野外地质标志将岩性、成分、结构、构造、生物组合等显著区别于相邻地质体的地层或君石,划分为不同的君性层或岩相带等。对于重要的构造界面,如断层的位置、性质、断层面(带)特征等也应进行划分、描述。在具体编录中,文字记录和图均要求对图上宽度大」Imm、长度大于3mm的地质体进行划分,3.5.7布样
“刻槽样”必须穿越矿(化)层及其直接项、底板各1~2件样长,并首尾相接连续控制,确保样品对矿4
层控制既不问断也不重复。样品长度原则上与其助查矿产的可采厚度一致。3.6绘图
3.6.1原始编录图件分类
DZ/T0078-—2015
3.6.1.1按图件性质分为索捕图及非系描图两类。素描图类包括探槽、探片及坑道索描图;非素描图类包括实测(勘查线)地质剖面图、地质测量手图、取样钻柱状图及钻孔钻柱状图。3.6.1.2按编图过程分为手图及清图两类。手图为现场编绘的,包含各种绘图要索的原始图件,清图为收到鉴定、测试戒果,并经综合对比后,对手图上的地质界线和绘图要素进行修订,补充岩性花纹、分析成果等内容,经检查合格并按有关要求进行图面整饰而成的最终成果图。清图可以直接在较整洁的纸质手图上按要求整理编制成图,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数字化于图后再编制成图。采用数字化成图时,其手图经质量检查和整饰后应作为原始资料保存3.6.1.3按绘图要素分为现场可以确定的绘图要素及现场暂不能确定的绘图要素两类。现场可以确定并且必须在现场完成的绘图要素包括:图名、比例尺、基点位置及编号、基线方位及坡度角、剖面及平面轮廊图、水平及垂直标尺、浮上与基岩界线、地质产状、标本及样品的位置、编号,剖面中的居民、水系、地形制高点、重要地物及探矿工程位置等。现场暂不能确定的绘图要素包括:分层界线、矿体及编号、岩性代号及花纹、构道形迹及编号、有意义的地质素描、图例、分析结果表,工程定测坐标等,操作时,先铅笔绘制于图(且暂不绘岩性花纹),暂不着整,待收到鉴定分析成果及工程定测成果后再完成编绘工作。3.6.2地质素描要求
素措图应按实际勾绘地质休形态,在选择工程素描的投影点时,要求能基本控制地质体的人致形态:呈直线形态的界线,只需在直线的两端各选一个点投影,然后连接两点即可,量弧形线的界线,投影点至少选择三点,两端及中问弧项各一点;波浪形界线,投影点应选择在波峰顶或波谷底处,并按实际形态勾绘;断层破碎带或地质透镜体,投影点的选择,应以能控制住破碎带宽度、断层面形态和透镜体的尖灭端或膨大部分为原则。
3.6.3非描图类
可以采用计算机直接绘制数字化手图及清图,也可以在现场先绘制简单的纸质于图,然后转入内完成数字化清图的编绘。
3.7地质描述与记录
3.7.1地质描述内容
3.7.1.1矿体、矿化蚀变带、近矿用岩(项底板)、标志性层位、构造部位、标志性矿吻及变化等方面应详细描述。
3.7.1.2岩(矿)石名称、额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饮生变化、地质构造、各类岩(矿)石标本、样品采集等内容应描述记录。3.7.1.3测量并记录岩(矿)石标志面特征和产状,包括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3.7.1.4兴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变化时,应测量并注明其具体位置。3.7.1.5选择有地质意义月有代表性的地质体,作大比例尺索描图或拍照。记录原始地质编录过程的各种数据等。3.7. 1.6
DZ/T0078--2015
3.7.2记录
3.7.2.1可以使用防水签字笔作原始记录。女果使用铅笔(2H)记录,则数宇要求全部十墨。3.7.2.2记录项目、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计量单位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3.7.2.3记录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概念清楚、字迹清晰。3.7.2.4分层数据记录准确,各层之间接触关系应叙述清楚3.7.2.5岩(矿)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岩(矿)石的公观特征及变化情况反映清楚。
3.7.2.6矿化与蚀变的岩石及矿物特征、种类、强度及其关系等描述清楚,刘对码体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进行详细描述记录。3.7.2.7构造类型、特征、性质及其与蚀套批和摄都风纯质的美系算描注准值3.7.2.8各种原始数据记录准确代算整据可精编健级观的心贴最购.!(扩)产状数据齐全、择确、有代表性。
3.7.2.9编录要求现场记录航见#质象事商释资料加以区分。
肥城压城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样3.7.2.10按分层原则及色图性的套大范牌大m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均应记录并在图上美测特来地成现美火批您服睡DZ
3.7.2.11原始地质编录的文图
的修我和表达方法),整洁、
美观,字迹工整,字体规范
3.8野外资料整理要求
野外原始地质编录形城
下州许家莱后集中整理。
3.8.1文、图、实物资料的修时
整理文字记录、手图实畅标样品置及各种数据等,确认无误启割再经格凭回忆进行补充或修正。
3.8.2文字记录整理
检查文字记录的内容是否齐全猫然脚地质容是香核对文字记录与素描图上内容是否处理。
3.8.3标本,样品整理
数给格
托好、木及样品编、位
托剂补允和修正不允许
牵商准确判是小恰当、有无错漏等。规阅或的情况,必细及时到现场核实后再按要求整理样品、标本,包括编号、登记、包装等。确认无丢失、无遗漏后,填写岩矿与测试样品送样单,及时送样,
3.8.4野外图件整理与成图
仔细检查野外编录手图,查看有无地质界线的错连或漏连现象等。检查于图上的图示图例、地质产状、标本、样品、照片及具他数据、矿层代号、断层线以及界线勾绘等有无错漏,对可以确定的编绘要素确认无误后及时着。6
3.8.5岩矿层摩度计算
探矿工程及剖面中岩矿层厚度计算推荐公式:a)真厚度
M,-L(sinasinysincosrcosd)
b)水平厚度
铅直厚度
式(1)~式(4)中:
M,真厚度:
水平厚度
铅直厚度;
工程中岩矿层
岩、矿层倾角
工程(样槽倾
工程(样槽
工程敬穿凝
当工程与矿体反耐用
态,产状变化较大者,莱
特殊矿种勘查地
煤矿、轴矿及其他特殊
4实测地质剖面
4.1目的任务
M,L(sinacospsiny+cosasing)
M,M,/sing
研究各岩石地层单位的成结靠术批微DZ/T 00782015
悠采用胖均产状换算:矿体形
做特点制订具体实施细则。
房革表性化石、组合特征及标志层研究特殊成分的岩石单位及含展确能地辣化学带层意冻屋或范质年代单位的对比,研究各类地层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填图单戏棉填图称奢教希为野外调查与填图创造必要条件。实测地质剖面定要在现场查明各岩石地层单磁物基案良原的维战结构,类型,厚度、数量,相互关系、特殊夹层,重要间断及其纵向变化特点,取全、取准第三性资料,为面上的路线调查奠定基础。矿区在开展填图工作之前,一般应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地层剖面;对丁地质构造复杂或面积较大的矿区,还应适当增加。4.2技术准备
4.2.1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
收集工作区内或更大一些范围内有关前人工作的成果资料,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主要收集测区内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方面的资料;矿产资料;裙皱、断裂资料;地形资料;物化探、重砂、航遥解等资料。针对拟定的工作重点和带要解决的问题,矿区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地质、水文、物化探、测量等专业的主要人员,对测区进行踏勘和实测面,并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填图单元,统一野外岩矿石命名,统DZ/T0078—2015
一填图方法和要求,统一图式图例,4.2.2剖面位置选择
实测地质面位臀应选择基岩露头连续、完整、产状清楚、构造简单(或清楚),能基本反映填图区内地质体的主要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和区域。地层和含矿层剖面应选择地层层序完整、分层标志明显、易十识别的剖面,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化石丰富,岩性组合和厚度具有代表性: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开与邻区可以进行对比;构造简单、没有或很少有侵人体影响破坏。剖前应尽量垂直区内地层走向。岩体面应选择岩相带清楚,划分岩相带的依据充分,岩性具有代表性、接触关系明显,原生构造比较发育和含矿地段。对岩体应布置至少两条十字形剖面。构造剖面应选择构造发育、具有代表性或有典型意义的地段,剖面应尽量垂直区内构造带(线)走向。4.2.3野外踏勘
4.2.3.1目的任务
沿初步确定的部面位置,踏勘了解区内地层分布、层序和总体产状:矿体(层)分布及矿化范围:主要岩石类型及填图标志层:侵人岩种类、分布、岩性、岩相,接触关系:确定填图单元;标志层划分及位置;矿化特征及位置;化石层位,重要标本及样品的采集位置,工程揭露地段;地形情况及基岩出露情况;岩石风化、植被、掩盖程度及施工条件等。4.2.3.2标注界线标本等位置
踏勘时,应将发现矿体的顶底界线、工程揭露位置、重要标本及样品的采集位置、确定的剖面位置及起止点等标注在实地,并用手持GPS仪定位、记录、展绘到手图上。4.2.3.3系统采集标本
踏勘时,尽量采集系统的岩矿石标本及栋块分析样。4.2.3.4覆盖区面的平移要求
部面通过区如遇大片覆盖,天然障碍或因构造破坏造成测制意义不大的地段,则需平移。平移应按一定的标志层或实地顺层追索为准,一般平移距离不大于500m,否则应另行测制部面。4.2.4剖面设计
实测面设计可单独编写,也可在项目工作设计中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剖面线位置、总体方向、工作量、完成期限、比例尺及精度,地表揭露和标本及样品的采集位置、编号原则,规格、数量等。实测剖面比例尺应根据剖面的研究口的、精度要求、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而定。如地层剖面,其比例尺带根据地质填图的比例尺而定(见表2)。
表2实测剖面比例尺参考表
矿区地质图
1:10000
1:5000
1:2000
1:1000
实测地层剖面图
1: 2 000~1 : 5 000
1:1000~1:2000
1:500~110C0
1:200~1:500
谢查线剖面图
1:5000~-1:10000
1: 2 000~1 : 5 000
1=1000~1:2000
1 : 500--1 : 1 0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DZ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DZ/T0184.21-1997 天然水中氧同位素的二氧化碳 —— 水平衡法测定
- DZ/T0184.13-1997 硅酸盐及氧化物矿物中氧同位素组成的五氟化溴法测定
- DZ/T0184.11-1997 210Pb 地质年龄测定
- DZ/T0184.14-1997 硫化物中硫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DZ/T0196.5-1997 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传导类电法测井仪
- DZ/T0184.12-1997 岩石、矿物中微量铅的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DZ/T0196.6-1997 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感应类电法测井仪
- DZ/T0184.22-1997 硅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DZ/T0275.2-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 岩石薄片制样
- DZ/T0275.5-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矿石光片鉴定
- DZ/T0064.22-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铅、锌、镉、锰、铬、镍、钴、钒、锡、铍及钛
- DZ/T0275.2-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 岩石薄片制样
- DZ/T0253.4-2014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动植物样品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氟量的测定扩散-分光光度法
- DZ/T0275.1-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 DZ/T0275.3-201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3部分 矿石光片制样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