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264-2003 IP 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YD通讯标准】 IP 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 YD/T1264-2003
- 现行
标准号:
YD/T 1264-2003
标准名称:
IP 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1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264-2003.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P telephony and Pfax services: Phase two.
1范围
YD/T 1264规定了我国IP电话/传真业务网络的体系结构、所采用协议、编号、网络性能、不同IP电话运营商之间的互通、遵循不同版本标准的设备之间的互通和基于IP电话网所开放的其他业务。
YD/T 1264适用于国内IP电话/传真的骨干网络和本地网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044-2000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ITU-T G.711-1988语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
TTU-T G.723.1-1996以5.3kbit/s和6.3kbit/s为速率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音编码
ITU-T G.729-1996运用共轭结构代数码线形预测激励的8kbit/s语音编码
ITU-T G.729A-1996运用降低复杂度的共轭结构代数码线形预测激励的8kbit/s语音编码(G.729附录A)
ITU-T H.225-1998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呼叫信令协议和媒体流的打包
ITU-T H.235-2000H系列(H.323和其他基于H.245)多媒体终端的安全与加密
ITU-T H.245-1998多媒体通信的控制协议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2642003wwW.bzxz.Net
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第一阶段)General techrical requirement of IP telephony andP fax services: Phase two
2003-06-05 发布
2003-06-0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IP电话/传真业务与设备
IP电话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组织编号
让费与结算
信协议和通信流程
系统的安全性
语音编码和传真的帧结构
12网络管理
13IP电话/传真的性能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H.323消息的ASN.1语言描述附录B(规范性附录)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互通性问题附录C(资料性附录)顶级网守之间的互通要求·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呼叫释放流程的可选方案
本地IP电话网络方案
IP电话补充业务
YD/T 1264—2003
YD/T 1264—2003
本标准对不同P电话运营商之间的互通,P电话的骨下网络和本地接人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编号、网络性能、遵循不同版本标准的设备之间的互通、IP电话网络提供的其他业务等多方面内容提出了明确规定。,
从国际标准化的符台程度和互.通方面考虑,日前我国IP电话/传真骨干网的建设应以 ITU-T H.323建议为基础,而IP电话本地接人部分,除ITU-TH323建议外还可以依据ITU-TH,248建设和SIP等国际标准或建议。随差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需要对本标准不断进行补充和完普。IP电话业务包括基本语音业务和补充业务。其基本语音业务的实现方式包括电话到电话、IP电话端到电话、电话到电话终端和IP电话终端到IP电话整端之间发生的业务。本标准对其中电话到电话和IP电话端到电话之间的业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电话到IP电话终端的业务和IP电话终端到电话终端业务有待进一步研究,故仅对编号作了规定。IP电话业务的市话接人部分和补充业务部分另行规定,不在本标准中作出规定。
P实时传真业务(简称IP传真)包括传真机到传真机、LAF(InternetAwareFax)到传真机、传真机到LAF和LAF到LAF共4种,目前只开传真机到传真机的业务。本标准结合近年来IP电话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对YD/T1044-2000《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进行了补充,为标准的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主要区别为:一增加了对设备管理和呼叫的安全能力的规定一明确了RADIUS参数的定义
一对国内和国际呼叫流程重新进行了修改,并提出了几种可选择的国际呼叫方案一对依据不同阶段标推的卫电话设备的互通提出了建议一补充关于止电话补充业务程加市话业务的技术要求一补充了主叫号码传送业务的内容一增加广本地作电话网络的内容一增加了运营商实现国际互通时可以来用的方式本标准的附录度和B为规范性附录,录C,D,E,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大盾电信有限公司
首信集团
上海无线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巨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
本标推主要起草人:蒋林涛杨幽叶冠华叶华薛宁陈忠池毓东赵欣曾宇谢 玮许宏权赵庆轩
1范围
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YD/T1264—2003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IP电话/传真业务网络的体系结构、所采用协议、编号、网络性能、不同IP电话运营商之间的互通、遵循不同版本标准的设备之间的互通和基于IP电话网所开放的其他业务。本标准适用于国内IP电话/传真的骨干网络和本地网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热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 1044-2000
ITU-T G.711-1988
ITU-T G.723.1-1996
ITU-T G.729-1996
ITU-T G.729A-1996
ITU-T H,225-1998
ITU-T H.235-2000
TU-T H,245-1998
ITU-T H.323-1998
ITU-T H.450.1-1998
ITU-T H.450.2-1998
ITU-T H.450.3-1998
ITU-T H.450.4-1998
IFU-T H.450.6-1998
ITU-T H.450.7-1998
ITU-T H.450.8-1998
ITU-T H,450.9-1998
ITU-T H.450.10-1998
ITU-T H.450.11-1998
IrU-T T.30-1998
ITU-T T.38-1998
RFC 2138-1997
RFC 2139-1997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语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
以5.3kbit/B和6.3kbit/B为速率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音编码运用共轭结构代数码线形预测激励的Bkbit/s语音编码运用降低复杂度的共结构代数码线形预测激励的8kbit/s语音编码(C.729附录A)
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呼叫信令协议和媒体流的打包H系列(H.323和其他基于H.245)多媒体终端的安全与如密多媒体通信的控制协设
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H.323系统补充业务的通用功能协议H323系统上的呼叫转接补充业务协议H.323系统上的呼叫转移补充业务协议H.323系统上的呼叫保持补充业务协议H.323系统上的呼叫等待补充业务协议H.323系统上的短消息补充业务协议H.323系统上的主叫号码壶示/限制补充业务协议H.323系统上的呼叫完成补充业务协议H.323系统上的呼叫意图补充业务协议H.323系统上的呼叫插人补充业务协议文件传真在公用电话交换网上的传输规程三类整端间通过正网络的实时通信的规程RADIUS协议
RADIUS计费协议
P电话业务(P Telephony Service)经IP网上传送的电话语音业务
TYKAONIKAca
YD/T 1264—2003
IP实时传真业务(IFFAX)Service经网上传送的实时传真业务。
网关(Gatewa)
IP电话网的接人设备,它位于电路交换网与IP网之间,为用户提供IP电话及其他业务。两守 (Gate keeper)
提供地址解析和接人认证的设备。IP电话终端(IP Telephony Terminal)在 IP 网上传送语音的网络终端,如 PC 机、H.323 终端。IP电话终端代理(IPTelephonyTerminalproxy)专用于为卫电话缝端接入IP电话/传真业务网提供地址解析和接人认证的设备,类似于特殊的二级网守。
本地P电话业务
通过直接将最整用户接人卫电话网络而完成的电话语音/传真业务。本地 IP 电话用户接人网关代理在本地IP电话业务中,用户接入网关代理主要负责所展区域内本地电话用户接人网关的接人利认证:向所属本地P电话用户接人网关提供地址解析和路信息:负责完成普通电话用户到本地IP电话用户,IP市话用户到普通电话用户和本地IP电话用户到本地IP电话用户的呼叫建立,释放和计费信息的采集。
本地IP电话接人网关
用户人网关是将终端用户接入本地IP电话网络的设备。主要负责完成语音编码、媒体流的传送和整端用户状态监测等功能。
4缩略诺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推。
Admission Confirm
Aecess Gatekeeper
Access Gateway
Adlnissian Kejeet
Admission Request
Bandwidth Confirm
Bandwidth Rejecl
Bandwidth Request
Close Logical Chamnel
Close Logical Channel AckuowledgeClose Logical Channel RcjectClick Te Dial
Click To Fex
Disengage Confirm
Dual Tone Muliple Frequency
Disengage Reject
Disengage Request
Digitel Signalling System No.1End Sessjon Command
Gatekeeper Confirm
接人确认
接人网守
接人网关
接人拒绝
接人请求
带宽确认
带宽请求拒绝
带宽请求
关闭逻辑通道
关闭逻辑通道确认
关闭逻辑通逍拒绝
点击授号
点击发送传真
返出确认,
双音多频
退出拒绝
退出请求
1号数字信令
结束会活命令
网守发现确认
Gatekeeper
Gatekeeper Rejeet
Gatekeeper Request
Gateway
Info Request Ack
Internet Aware Fak
Internet Call Waiting
Internet Facsimile Protocal
Info Request Nak
Info Request
Info Request Response
ISDN User Part
Location Confirn
Location Reject
Location Request
Open Logical Channel
Open Logical Channel AcknowledgeOpen Logical Channel Reject
Quality of Service
Resources Availahle ConfiraationResource Availability IndicetionRegistration Confirm
Request in Progrese
Registration Reject
Registration Requeest
Realtime Transfer Control Pratocol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
Terminal Capacity Set
Terminal Capacity Set AcknowledgeTerminal Capacity Set RejectTelephone User Part
Unregistration Confirm
UDP Transport Layer
UniversealPersonalTelecommunieationUnregistration Reject
Unregistration Request
5IP电话/传真业务与设备
5.1IP电话/传真业务
5.1.1 IP 电话业务
网守发现拒绝
网守发现请求
信息查询确认
YD/T 1264—2003
能直接连在 P 网上的传真机
因特网呼叫等待
IP传真协议
信息查询否认
信息查询
信息查询响应
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
地址解析确认
地址解析拒绝
地址解析请求
打开逻辑通道
打开逻辑通道确认
打开逻辑通道拒绝
服务质量
资源可用性确认
资源可用性指示
注册确认
进展请求
拒绝注册
注册请求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实时传输协议
然端能力集
终端能力集确认
终端能力集拒绝
电话用户部分
注销确认
UDP传送层
个人通信
注销拒绝
注销请求
根据IP电话的计费方式,IP电话网提供的电话业务分为两种:记账卡方式的IP电话和主叫号码方式的 IP 电话。
记账卡方式IP电话允许用户在任何一部DTMF电话机、数字移动整端、IP电话终端上进行电话呼叫,并把费用记在规定的账号上。使用记账卡方式的用户必须有一个惟一的个人卡号【Card Number)。3
KAIKAa
YD/T1264--2003
用户使用本项业务时,按规定输人接人码、卡号和密码。当网络对输人的卡号和密码进行确认且向用户发出确认通过指示后,持卡用户可正常通一样拨打被旺用户号码进行呼啊。主叫号码方式IP电充许广在任何一部已经中请该业务的电话机,数字移动终端、IP电话整端上进行电话呼叫,并根据主叫号码进行计费。使用主叫号码方式I电话业务的用户必须提前向业务受理部们申请。用户使用该业务时可以按规定真接输人接人码和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也可以按规定直接输人接人码,等待网络确认该上叫用户权限通过后,再按打被叫用户电话号码。P电话业务应能够将主叫号码(E.164导码或IP电话用户号)传送到被叫端网络。主叫用户应有权选择是否在被叫端用户处显示主叫号码。5.1.2IP传真业务
根据业务的计费方式,IP传真业务分为两种:记账卡方式的[P传真和主叫号码方式的[P传真。记账卡方式IF传真充许用户在任何一部C3传真机或[P电话终端设备上进行传真呼叫,并把费用记在规定的账号上。使用记账卡方式的用户必须有一个惟一的个人卡号(Card Number)。用户使用本项业务时,按规定输入接入码,卡号和密码,当网络对输人的卡号和密码进行确认且尚用户发出确认指示后,持卡用户可像正带传真通信一样拨叫被叫传真号码进行通信,主叫号码方式IP传真充许用户在任何一部已经申请该业务的传真机或IP电话终端上进行传真呼叫,并根据主叫号码进行计费。便用主叫号码方式IP传真业务的用户必须提前到电信业务受理部门申请,用户使用该业务时可以按规定直接输人接人码和被叫用户的孕码;也可以按规定输人接人码,当网络对主叫号码进行确认且向用户发出确认指示后,可像正常传真通信一样拨叫被叫传真号码进行通信,5.1.3IP电话长途直通业务
卫电话长途直通业务允许用户在任何一部已经中请该业务的电话机上直接进行国际、国内的长途电话呼叫,并根据用户账号进行计费。使用长途直通业务的话机只能向外援出。用户使用该业务时可以按规定输人账号和密码。当网络对输入的账号和密码进行确认且向用户发出确认通过指示后,用户可像正常通话一样拨打被叫用广号码进行呼叫。5.1.4IP电话补充业务
IP电话补究业务泛指在IP电话网.上.,以基本语音和传真业务为基础开放的其他业务,这些业务的完成有时需要专用设备的配合。电话补充业务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智能业务:被叫集中付费业务(IP800)、虚拟专用网(IPVPN)、通用个人通信(IP700)。一Weh类业务:点击拨号(CTD)、点击发送传真(CTF)Internet呼训等待(ICW)。一非智能网类补充业务:呼叫转接、呼叫转移(即呼叫前转),呼叫保持、呼叫等待,短消息、呼叫号码显示/限制、呼叫完成、呼叫意图、呼叫捕入。电话会议。
一 移动IF 业务。
5.2IP电话/传真骨干网络的主要设备及功能IP电话/传真骨干网络除IP承载网络外主要由下列设备组成,它们是:网关、网守、计费/认证中心、IP电话终端、IP电话终端代理、结算中心和网管系统。5.2.1网关
网关是跨接在电路交换网和卫P电话骨干挪之间的设备,它的主耍功能为:一完FSTN、ISDN,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谢的呼叫建立和释放,以及IP网络侧的呼叫建立和释放:
一主叫谢网关应能从PSTN,ISDN、PLMN侧的信令中提取主叫号码,并发送到被叫端网络;一完成语音综码和打包、回声消除、静音检测并提供收端缓存等功能:一完成语音编码方式的转换和信令协议的转换;国际业务落地网关在对端网络支持主叫号码传送时能够将相成的号码传送到国内网络,在不支持主叫号码传送时,向国内网络传送该运营商的虚拟王叫号码;4
YD/T 12642003
一能够在通话开始时采集计费信息,并在通话结束时或定期向网守传送计费信息;一能够自动识别语音、传真业务;一实现T.30和T.38通信规程;
-实现H.323、H.225、H.245、H,248、H.235、RTP、RTCP、ISUP、TUP、DSS1、中国一号信令等协议;
一能够支持多种语音编码,包括G.711、G.723,1和G.729、C.729A等:一提供用户交互信息和查询;
一具有与网管系统的接口,完成配置、统计、故障查询、告警等功能:一具有外间步接口,与现有同步网连接:--网络QoS的测试.
5.2.2网守
网守的主要功能为:
一 地址解析;
一支持H.323、H.225、H.245、H.235协议和RADIUS协议;一与计费/认证中心交互计费和认证信息:一带宽管理:
一呼叫管理与呼控制;
一提供安全性管理:
一提供路由管理;
一其有与网管系统的接口,完成配置、统计、故障查询、告警等功能:一顾级网守还负责完成国际呼叫的接续,此时顶级网守在对方顶级网守支持主叫号码传送业务时必须能从对端网守接收主明号码并传送到国内网络。5.2.3计费/认证中心
计费/认证中心负责接收计费采集点采集的用户计费信息,根据费率生成计费账单。接受由网守发起的用户接入认证请求,对用户使用P电话的权限进行认证并支持卡号用户的漫游认证。5.2.4结算中心
单个运营商的IP电话网的结算中心体系原则上采用二级结构,即项级结算中心、一级结算中心,在需要的地方增加二级结算中心。5.2.4.1顶级结算中心
(1)接受一级结算中心递交的漫游用户资费清单,并转至其开户地所在一级结算中心;(2)负责所辖各一级结算中心之间的资费结算;(3)完成同--运营商内不同网络的结算;(4)完成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结算:(5)负责整网的国际业务结算;(6)完成与传统电话网的结算。5.2.4.2级结算中心
(1)一级结算中心负责对所辖各二级结算中心之间的资费结算;(2)将在本区发生的异地开户的漫游用户资费清单交至顶级结算中心(3)接收项级结算中心转交的其他一-级结算中心提供的本地区开户的漫游用户的异地资费清单:(4)完成同一运营商内不同网络的结算;(5)完成与传统电话网的结算。5.2.4.3二级结算中心
(1)完成同一运营商内不同网络的结算;(2)完成与传统话网的结算。
KANIKAa
YD/T 1264—2003
5.2.5 网管系统
网络管理采取集中管理方式,设置全网网管中心,执资完成各项管理功脂。网管中心对设备进行管理,其管理对象为各节点设备,包括:网关、网守、计费/认证中心、管理终端、结算中心、P电话终端代理等。
网管接口选择SNMP协议。网管中心和被管设备之间的网管信息模型采用一致的MIB库,其内容至少包括系统信息、配置信息、告警信息、性能统计信息等。网管中心应实现的管理功能为:配暨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5.2.6P电话端
IP电话终端是在IP网上传送语音的网络终端。它直接将端用户接入P网络,它的主要功能为:-—完成IF网络侧的呼叫建立和释放;完成语音编码和打包、静音检测并提供收端缓存等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实现H323、H.225、H.245、H.235、RTP、RTCP等协议;5.2.7IP电话终端代理
IP电话终端代理专用于为IP电话终端接入IP电话/传真业务网提供地址解析和接人认证的设备,类似于特殊的二级网守。它的主要功能为:TP电话终端代理主要负责所属区域内IP电话终端的接人,防止非法IP电话终端的接入:一负责向所属P电话终端提供路由信息,包括被叫设备的端口信息等:支持 H.323、H.225、I.245、H.235 协议和 RADIUS 协议;将发起呼叫的IP电话终端的标示以E.164号码或IP电话用户号的形式传送到对方网络,在主叫用户选择不显示主叫号码时应能保留主叫号码信息:一与计费/认证中心交互计费和认证信息:带宽管理;
呼叫管理与呼叫控制;
一具有与网管系统的接口,完成配量、统计、故障查询、告替等功能:6IP电话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组织6.1概述
我国IP电话/传真骨干网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IP承载网络、IP电话网关、IP电话网络的管理设备(如网守:计费/认证中心等)和传统电路交换网的接人部分。P 电话网的现层面
IP电话
IP 电话本地网络
IP网酪
图 1IP电话网的总体框架
P电话
6.2IP电话的网络体系结构
YD/T 1264-2003
P电话/传真网采用两级体系结构,图2所示,即项级网守和一级网守,在业务量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再增加第三级结构,即二级网守。划级网守云
—竣网守
运营者 A
一额网守
【本地IP电话网
顺级网守公
一般网守
运营者B
图2IP电话/传真的国内网结体录结械一载网守
本地电话网
其中顶级网守云可以包含多个项级网守,顶级网守之间的连接、一级网守与顶级网守之间的连接以及不同运营商之间的连接由各运商根据各自的情况自行确定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当IP电话运营商的网络规模不是很大时,预级网守的功能可由其中一个一级网守版。6.2.1项网守的主要功能
顶级网守负责管理属于该运营商的所有一级网守,主要负责一级网守之间的地址解析;不同运营商正电话网之间的互通、地址交换由顶级网守来完成;负责管理国际业务,即国际呼叫的建立与拆除均需经过顶级网守:在对方网守支持主叫号码传送业务时必须能从对端网守接收主叫号码并传送到国内网络。6.2.2一级网守的主要功能
一级网守主要负责管理该一级网守所管辖的全部二级网守以及IP电话终端代理间的地址解析工作。在两级网络的情况下,二级网守的功能全部归人一级网守。在本标准中,将多级体系中最接近预级网守的网守统称为一级网守。
6.2.3二级网守的主要功能
二级网守所管辖范围称为一个区域,二级网守主要负责所属区域内用户的地址解析和认证,防止非法网关的登录:负费向所属网关提供路由信息,包括被叫网关的端口信息等:负责完成到电话业务的呼叫建立、释放和计费信息的采集,被叫端网守在主叫用户选择不显示主叫号码时应能保留主叫号码信意。6.2.4IP电话终端代理的主要功能IP电话整端代理管辖范围称为一个区域,IP电话终端代理主要负责所属区域内IP电话终端的接人,防止非法P电话终端的接人;负宽向所属P电话终端提供路由信息,包括被叫设备的端口信息等;负责完成电话到P电话终端,P电话终端到电话和IP电话终端到IP电话终端业务的呼叫建立、释和计费信息的采集。IP电话终端代理与相邻的IP电话终端代理或网守间采用RAS消息;将发起呼叫的电话7
YKAONIKAa
YD/T 1264—2003
终端的标示以E.164号码或IP电话用户号的形式传送到对方网络;在主叫用户选择不显示主叫号码时应能保留主叫号码信息。
6.3IP电话系统的裁考模型
IP电话系统的组成单元主要包括网关、网守(含IP电话端代理)、计费中心和结算中心:其参考模型如图 3 所示。
预级级网守
一级附守
二级两守
P电话
终端代理
FP电话脑增
图 3 参考模型
顶级结算中心
级特算中心
二级认证/计费中心
&二级结算中心
参考点A一网关与二级网守间的参考点,采用RAS协议,主要完最终端用户的地址解析、认证和计费信息的传送。
参考点B一网关与网关间的参考点,采用H.225和H.245协议,主要完成用户之间的呼叫建立、释效和语音流传送等功能。
参考点C一网关与电路交换网间的考点,可来用ISUP、TUP、DSS1以及中国一号信令,完成至电路交换网的呼叫或接收来自电路交换网的呼叫。参考点D一本级网守与上一级网守间或P电话终端代理与上级网守间的参考点,采用HAS协议,主要传送用户地址解析信息。
参考点 E一本级网守或IP 电话终端代理与本级计费/认证中心间的参考点,采用 RADILS协议,向计费/认证中心传送计费来集信息和认证信息。参考点F一下级结算中心与上级结算中心的参考点,完成结算信息的上报。参考点G一顶级网守之间的参考点,推荐采用H.225AnnexG,完成不同运营商IP电话网之间的互通、地址交换功能。
参考点H一网关与顶级网守之问的参考点,采用Q.931,完成国际呼叫的呼圳建立功能。参考点I一网关与卫电话终端之间的参考点,传送语音流。参考点J一P电话终端与IP电话整端代理之间的参考点,采用的协议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点K一网关与IP电话终端代理之问的参考点,采用H.225和H,245协议,主要完成用户之间的呼叫建立、释敢等功能。
参考点L一网关与本地[P电话接人网关之间的参考点,传送语音流。YD/T 12642003
参考点M一级网守与本地P电话接人网关代理之间的参考点,采用RAS协议,主要传送用户地址解析信息:
6.4:PSTN/ISDN/PLMN谢的网络组织原则上,我国P电话业务应实现P电话来、去话全覆盖,即未设置电话网关地区的用户能够接收来自IF电话网的呼邮,也能拨打甲电话,进行IP电话呼叫。目前,IP电话/传直网应能够与现有的PSTN、ISDN和PLMN网络互通,其接口信令优选No.7ISUP信令(信令点编码采用24位),在条件不具备的情说下也可采用中国一号,DSS1等其他信令,6.4.1PSTN/ISDN至IP电话网的网络组发端IP 电话网关应与网关所在电话本地网内的PSTN/ISDN 汇接局问设置直达电路,当某些端局的业务量相对比较大时,也可在端局和网关之间设置直送电路。当该本地网内存在多个汇接局时,直达电路可根据话务量大小的请说确定是否带要在所有汇接周与网关之间没量。详细网络组织如图4所示。
FSTN/TSDN
PSTN/TSDN
终晰长离局
PSTN/ISDN
图4PSTN/ISDN至IP电话网的网络组P网
汇接局至网关的连接主要疏通网关所在本地网内用户发起的IP电话业务,同时也可以传送其他未设置I1\电话网关的本地网用户通过长途电路和市话电路至该网关后所进行的IP电话业务。终端长途局至网关的连接用于未设置网关的本地网通过长途网至网关的[P电话业务的疏通。当网关所在本地网的端局的业务量相对比较大时,可在该端局与网关之间设置直达电路。6.4.2IP电话网至PSTN/ISDN的网络组织终端 IP 电话网关应与网关所在电话本地网内的 PSTN/ISDN 汇接局和终端长话局间设置直达电路,也可在端局和网关之间设置直达电路。当该本地网内存在多个汇接局时,可根据话务量大小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在所有汇接局与网关之间设骨直达电路,详细网络组织如图5所示,9
KAOI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