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IP 网络技术要求 —— 网络总体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5 09:50:03
  • YD/T1170-200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1170-2001

  • 标准名称:

    IP 网络技术要求 —— 网络总体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91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170-2001.IP Network Technical Requirements - Network General.
1范围
YD/T 1170主要规定了我国IP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网络组织原则、业务分类、寻址要求、IP网传输层要求、IP城域网基本要求、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要求、网络管理和安全要求、网络互通要求、计费和结算要求、同步要求、主要组网设备基本要求等。
YD/T 1170适用于我国IP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同时也适用于相关设备的研制、开发和技术引进。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YD/T 1044-2000 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YD/T 1045-2000 网络接入服务器(NAS)技术规范
YD/T 1061-2000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IP的LAPS技术要求
YD/T 1071-2000 IP电话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YD/T 1096-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一--低端路由器
YD/T 1097-2001 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一高端路 由器
YD/T 1099-2001 千兆比特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YD/T 1109-2001 ATM交换机技术规范(代替YDN067-1997)
YD/T 1151-2001 新业务技术要求一多 媒体信息检索
YD/T 1163-2001 IP网络安全技术要求一安全框架
YD/T 1148-2001 网络接入服务器(NAS)技术规范一宽带接入服务器
YDC 003-2001 软交换设备技术规范
YD/T 1162.1-2001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总体技术要求
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一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YD/T 1149-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一计费
YDN 077-1998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YDN 099-1998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170—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一网络总体
IP Network Technical Requirements-Network General2001-1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2001-12-11实施
YD/T 1170--2001
1范围
引用标准
3定义及缩略语
3.1定义
3.2缩略语+
4IP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网络组织
纽网原则
网络结构·
-级管网
4.5IP城域网
三缀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
路由协议
国际出口
5业务分类
业务类型
各类业务的典型业务
5.3典型业务描述
5.4其他增值业务
6地址分配和域名系统层次结构
6.1地址分配:
6.2域名系统的层次结构
TIP网传输层要求
卫传输组网技术
传输网网络结构·
网络同步
网络恢复保护.
8IP城域网基本要求
8.1IP 城域网功能结构
8.2IP城域网核心层
8.3TP城域网汇聚层
8.4P城域网接入层
8.5业务中心与管理中心:
9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要求
网络性能
9.2服务质量**
网络管理要求
网络管理方式
各级网管中心职能
络管理接
网管中心组成
网管中心的连接
与路山器和关的资源管理功能
与服务器相关的资源管理功能
与传输相关的管理功能
网终安全要求
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
11.4信息安全
11.5安全管理规范
12网络互通要求
12.2IP 网络与PSTN/ISDN 网络之问的互通12.3IP网络与 GSM网络之间的
12.4IP网络与ATM网络之间的万通13计费和结算要求·
让费结算体系结构
13.3计费
同步要求
士要组网设备基术要求
高端路由器
边缘路由器
接入服务器
宽带接入服务器
软交换设备
IP电话网关设备
丁兆比以态网策2层交换机
F-兆比以太网第3层交换机
ATM交换机设备
同步数字系列(SDH)设备
波分复用(WDM)设备
YD/T 1170--2001
本标准主要参考我国相关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T相关建议以及RFC文档编制,本标准是P网络技术要求系列标中的网络总体部分。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我国IP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网缩组织原则、业务分类、寻班要求、IP网传输层求、IP城域网基本要求、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要求、网络管理和安全要求、网络互通要求、计费和结算要求、同步要求、主要组网设备基本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同时也适用于相关设备的研制、开发和技术引进,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友康赵慧玲叶华高兰王I
YKAONIKAa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IP网络技术要求一网络总体
IP Network Technical RequirementsNetwork General范围
YD/T 1170-2001
木标准要规定了我国IP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网络组织原则、业务分类、寻址要求、IP网传输层要求、IP城域网基本要求、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要求、网络管理和安全要求、网络互通要求、计费和结算要求、同步要求、主要组网设备基本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同时也适用于扣关设备的研制,开发和技术进。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义。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处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的可能性。YD/T 1044-2000
YD/T 1045-2000
YD/T 1061-2000
YD/T 1071-2000
YD/T 1096-2001
YD/T 1097-2001
YD/T 1099-2001
YD/T 1109-2001
YD/T 1151-2001
YD/T1163-2001
YD/T 1148-2001
YDC 003-2001
YD/T 1162.-2001
YD/T 1171-2001
YD/T 1149-2001
YDN 077-1998
YDN 099-1998
YDN 120-1999
TEEE802.32(1998)
IEEE802.3ab(1999)
IEEE802.1P(1998)
TEEE802.1Q(1998)
ITU-T E.164 (1993)
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网络接入服务器(NAS)技术规池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IP的LAPS技术要求P电话网关设备技术要求
路山器设备技术规范低端路由器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千兆比特以太网空换机技术规范ATM交换机技术规范(代替YDN067-1997)新业务技术要求—一多媒体信息检索IP 网络安全技术要求一
一安全框架
网络接入服务器(NAS)技术规范软交换设备技术规范
宽带接入服务器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总休技术要求TP网络技术要求—一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P网络技术要求——计费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光波分复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千兆比特以太网标准(1000Base-Lx/1000Basc-Sx)用于操作在4对5类线平衡铜缆上的1000BASE-T物理层参数和规范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一对媒体接入控制(MAC)桥接的补充:业务量等级预测及动态多播过滤虚撤桥接局域网(VLAN)
国际公用电信编号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1-12-11批准2001-12-11 实施
ITU-T [.321 (1991)
ITU-TI.361 (1993)
TTU-T I.731(1996)
FTU-T I.732 (1996)
ITU-T G.711(1988)
ITU-T G.723.1(1996)
ITU-T G.728(1992)
ITU-T G.729(1996)
ITU-T G.826(1999)
ITU-T H.323(1999)
ITU-T H.245(1998)
ITU-T H.261(1998)
ITU-T H.263 (1998)
ITL-T T.30( 1998)
ITU-T T 38(1998)
ITU-T T.101(1987)
ITU-T T.120 (1996)
1TU-T T.136 (1999)
1TU-T X.29(1993)
ITU-T Y.1541 (2001)
RFC1392
RFC1519
RFC1661
RFC1662
RFC170t
RFC1702
RFC1755
RFC1757
RFC1771
RFC2138
RFC2139
RFC2236
RFC2328
RFC2453
RFC2460
3定义及缩略语
3.1定义
本标准应用了下列定义,
1)路由器(Router)
YD/T 1170—2001
B-ISDN协议参考模型及其应用
ATM层技术规范
ATM 设备种类利一般特性
ATM 设备功能特性
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
以5.3kbit/s和6.3kbit/s为速率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速语音编码器采用线形预测激励的低时延码在16kbit/s迷率上的语音编码运用共钜结构代数码线形预测激励的8kbit/:语音编码等丁或高于基本速率的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路误差性能参数和日标
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
多媒体通信的控制协议
用于速率为p×64kbit/s可视业务的视频编码用于低比特速率通信的视频编码文件传真在公用电话交换网上的传输规程三类终端间通过IP网络的实时通信的规程可视图义业务的国际互通
用于多媒体会议的数据协议
远端设备控制应用协议
用于分纠装/拆(PAD)设备和分组方式DTE或另一PAD设备之间交换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的规程互联网协议通信业务一IP性能日标互联网用户词汇表
无类域间路山选择(CIDR):地址分配及拥塞策路点到点协议(PPP)
HI)LC恢中的 PPP
一般选路封装
IPv4网络上的一般选路封装
ATM 上支持IP的 ATM 信令
远程网络监控MIB
达缘网关协议第4版本(BGP4)
RADIUS 协议
RADIUS计费协议
互联网组管理协设IGMP(版本2)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版本2)
路出信息协议RIP(版本2)
互联网协议一第六版(IPv6)规范KAOIKA
YD/T1170—2001
路由器是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例如:TCP/IP等),可以在多个层次上转发数据包(例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路由器需要连接两个或多个由P子网或无编号点到点线路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抑有:个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包中网络层地址以及路出器内部继护的路由表,选择下一跳路由器或1机(最后一跳时)的地圳利和关接口,并重写链璐层数据包头,略由表必须动态维护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路出器通常通过马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借息来先成路出表的动态维护。
路出器只提供数册包传输服务。为实现路由选择的灵活性和棒性(Robust),路由器应尽量减少必要的状态信息以维持数据包传输服务。2)高端路由器
通常位于网络骨于层,用作扩人五联网的路巾处理能力和传输带宽的路出器。3)达缘路出器
边缴路由器般位于网络边缘,通过转发数抑包来实现连接骨十网与二级网的路出器。4)软交换设备(SoftSwitch)
软交换设备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的核心设备,也是下一代电信网络的重要设备之,它独计丁底层承载协议,土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以及第一方业务5)媒休网关(MediaGateway)
媒体网关将·种网络中的体转换成另一种网络所要求的媒体格式。例如:媒体网关能够在电路交换网的承载通道和分组网的媒体流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处理音频、视频或者工.120数据,也可以备处理这三者的们意组合的能力;能够进行全双工的媒体翻译,可以演示视频!音频消息;可以实现其他交互式讲音成答(IVR)功能,也可以进行媒体会议等。6)接入服务器
接入服务器通带位丁公用电话网(PSTN/ISDN)与IP网之间,是将拨号用户接入IP网的网络服务器。
7)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
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位于件1网的边缘层,作为用户接入网租核心业务网之间的网关,终结来自用户接入网的连接(费足高速的用广接入网),提供接入到宽带核心业务网(十要为IP网和ATM网)的服务。
8)IP电话(IPTelephony)
在正网上传送的!!有定服务质量的语音业务,9)IP电话网关(Gateway)
IP电活网关是IP电话网的接入设备,它位于电路交换网与[P网之间,为H户提供IP电话业务,10)RADIUS协议
RADIUS是网守成接入服务器与认证计费中心之间授权(Authorizalion,认证(Authentication)和计费(Accounting)的标准协议。1I) SNMPr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ySNMP是IP网络的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2)TF宽带城域网
P宽带城域网是基于宽带技术、以电信网络的可管理性、可扩充性为基础,在城市范围内汇聚宽、窄带用户的接入,而向满足集团用户(政府、企业等)、个人用户对各种宽带多媒体业务(万联网访问、虑拟专用网等)需求的综合宽带网络,是电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上与级肯1网络或一级网络互连
13千兆比以太网第2层交换机
YD/T 1170--2001
于兆比以太网交换机通常大多数端口是千兆比以太网接口,位于网络中心,用于连接多个以太网或者高性能服务器,第2层交换机除应实现网桥相应功能外还应实现VLAN等功能。T兆比以太网第2层交换机必须实现逻辑链路层功能、数据顿转发功能,数据顿过滤功能以及维护决定数据顿转发及过滤的信息。
14)千兆比以太网第3层交换机
千兆比以太网第3层交换机是拥有第3层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除实现数据顿转发功能外,第3层交换机能根据收到的数据包中网络层地址以及交换机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跳交换机地址或主机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第3层交换机路由表必须动态维护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第3层交换机通常通过与其他交换机或3层交换机交换路出信息来完成路出表的动态维护。15)ATM交换机设备
ATM交换机是网络节点设备,其相关的协议参考模型和分层功能应与ITU-T建议I.321一致,其功能特性应符合ITU-T建议I.731和I.732的要求。通常,ATM交换机功能分成下述三大部分:I)连接功能:建泛VP和VC连接,其有交换和传送机制;2)控制功能:控制业务和虚连接,具有信令、路由选择和连接、资源分配处职等功能:3)操作、维护、监视、测量和网络管理功能。3.2缩略语
札标准便用了下列缩略语:
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TM无源光网络
自动保护切换
地址解析协议
自治系统
异步转移模式
边界路由协议
握手认证断议
无类域问路由选择
ATM上支持传统IP及地址解析协议信元去失率
公共网关接口
数字电路网
数字数据网
域名服务器
密集型波分复用
保密控制协议
外部路由协议
帧校验序列
基于光纤的分布数据接口
转发倍息表
文件传输协议
通用路由封装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TYKAONIKAca
RADIUS
YD/T1170—2001
光纤铜轴混合网
超文本传输协议
超文本标识语言
互联网消息协议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互联网组消息协议
内部路由协议
五联网开放贸易协议
互联网协议
互联网协议一第4版
互联网协议一第6版
P控制协议
中间系统一中间系统
互联网业务提供商
联合图像专家组
联合两级图像专家组
第2层发送协议
第2层隧道协议
局域网
链路接入协议一SDH
活动图像专家组
多协议标记交换
网络接入服务器
网络控制协议
下--础路山协议
网络接口卡
网络运行中心
网络时间协议
运行与维护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密码认证协议
每·跳行为
公共密钥基础设施
公用电话交换网
无源光网络
SDH上传送P
点到点隧协议
点到点协议
永久虚拟连接
服务质量
拨号用广远程认证服务
实时协议
资源预留协议
YD/T 11702001
实时控制协议
同步数字休系
安全电子交易
业务等级协商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bzxz.net
简单网络管理协设
传输控制协议
服务类型
生行时间
用广数据包协议
统一资源标识符
虚拟局域网
虚拟专用网
广域网
波分复用
加的公平排队算法
无线标记语善
加权的随机早期探测
扩充标记语告
4IP网络的网络结构和网络组织
4.1组网原则
1)本标雅为我国卫网络的建设提供技术依据,导思想是提出网络的总体技术要求。2)基于业务量的需求和网络可扩展性的原则,我国P网络的总体结构体系原则上采用一级骨1网、二级网和P城域网三层。原则上,各二级网之间通过一级骨干网实现五连。另外,视各地的不同业务市求,竞争和线路情,可以将二级网和IP城域网合一为一3)各IP网络运营商应实现4联,并考虑与现有其它网络互通,4)IP网络应设置国际接口局,与Internet币联。5)基丁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的原则,IP网路采用的主导传送技术烂IPSDH/WDM(DWTM),并兼顾现有各种技术,例如IPIATM等。6)根据IP网络的网络结构形式,网络管理原则上可以采取一级管理的方式,设置级骨T网网管中心、一级网网管中心和正P城域网网管中心,并分别设有相应的备用网管中心。一级网管中心负声·-级骨于网的管理,完成一级骨于网的各项管理功能。此外,一级网管中心还负贡各二级网管中心的管理,并可通过一级网节中心对一级网实施各项管理功能。级网管中心按二级网服务范围来设置。每个二级网内分别设置,个二级络管理中心,负责完成级网的管理功能,此外,还负责各IP城域网网管中心的管理,并通过P城域网网管中心对IP城域刚实施各项管理功能。每个P城域网内分别设置一个城域网管理中心负责完成IP城域网的管功能,\级网和I城域网合一为-时,其网管中心也合二为一。7)IP网络应实现组播功能。有关组播协议具体参见相关的行业标推。8)鉴丁IPv4的地址空间行将粘竭,在IP网络建设中,应尽早考虑IPv4向IPv6的过渡问题。另外,我国IP网络建设还应遵循以下-些基本原则:9)开性
IP网络技术选择建议符合机关国际标准及国内标准,避免个别厂家的私有标准或内部协议,确保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连互通,满是信息准确、安全,可带地交换传送的需要:所选择的网络设备应有开放的6
KAIKAa
YD/T 1170—200
接口,拥有良好的维护、测量和管理手段,提供网络统:实时监控的遥测、遥控的信息处理功能,实现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
10)可运皆性
IP网络需要向大基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网络应提供皮好的业务管理能力,支持对宽带用户的接入管理、身份认证、带宽许可、地址管理和服务质量(QoS),并针对不同的业务提供灵活的计费方式,确保网络的可运营特性。
11)可节理性
IP网络为分层的网络结构,需要统一的分级、分权管理能力的网管系统,实现统一的网络业务调度和管理:降低网露运营成本。
12)可增值性
根据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要,IP网络建设要充分考虑业务的扩展能力,能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丰的宽带增值业务,便网络可持续赢利。13)可打扩充
考虑到用户数鼠和宽带业务种类发展的不确定性,网络要建设成完整统一、组网灵活、易扩充的弹性网络平台,能够随着窈求变化,充分留有扩充余地:14)安全可靠
IP网络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整个网络的稳定性,支持网络节点的备份和线路保护,提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4.2网络结构
IP网络的网络结构纠织根据运营、管理和地理区域等因素可以分为_三级:-级普1网、级网和F城域网三层。视各地的不间业务而求、竞争和线路情况,可以将二级网和P城域网合为一,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IP网络分为三级自域,级骨下网为一级自治域,一级网为一级自治域,IP城域网为一级自治域。4.3级骨于网
4.3.1骨于节点设置
1)原则上可以根据地理区域,例如每省设置一个一级骨千网节点。如果业务需要,可以在二级网内设置多个干网节点。
2)为节省一·级骨干网线路连接,保证一级骨干网服务质量:综合考虑业务流量和地理位置的因素,果些一级骨干网节点可以作为核心节点。核心节点之间采用全网状连接。3)当级网内以存在一个非核心节点的干节点时,原则.上此骨十节点至少与两个核心节点接相连,如果条件不具备,可暂时贝与:“个核心节点连接。4)当二级网内存在多个非核心节点的骨十节点时,应尽可能分别连接到不同核心节点。5)骨下节点之间允许相互连接。骨干节点的机互连接应与路出协议中区域划分:致。6)根据国际电路组织和业务的要求,一级骨下网上应选择枢纽节点作为国际出入口节点。4.3.2「(核心)节点功能
级骨下网与各二级网直接相连,负责转接(汇接)各二级网的业务。一级骨干网节点1要提供以下功能:·提供与其他骨干节点的连接;·提供与二级网接节点的连接:·提供节点之间的路出选择机制:·转发P数据包;
、提供网络的安全机制;
提供相关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国际出入口节点)转接来白所有一级骨平节点的国际业务。原则上骨十(核心)节点不接入业务:4.4一级网
4.4.1网络结构
YD/T 1170—2001
二缀网由位于各城市和地区的多个节点组成。二级网节点之间采用不完全网状网结构。根据业务流量、流向和管理等因素,可在二级网的多个节点中设置-个或几个汇接节点,其余节点为普通节点。汇接节点应至少与两个一级骨下网节点直接相连接,普通节点应至少与一个汇接节点相连接。对二级网中经济发达地区节点、业务流量大或者实时性要求高的节点应直连到级骨干网节点。原则上两个二级网只能通过一级骨千网互连。4.4.2网络节点的职能
一缀网节点包括氵接节点和蔷通节点。汇接节点应完成以下职能:
汇接从属于它的IP城域网的业务:转接来自本二级网其他节点的业务:·转接出入本二级网的业务;
,提供用户直接接入的业务。
普通节点应完成以下职能:
,汇接从属于它的IP城域网的业务:·提供用户直接接入的业务。
一级骨干网
IP城城网
二级网
一级骨干网核心节点
图1我国IP网络结构
二级网
一级骨干网节点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