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953-1998 4 ~ 11GHz 2xSTM – 1SDH 微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

【YD通讯标准】 4 ~ 11GHz 2xSTM – 1SDH 微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
- YD/T953-1998
- 现行
标准号:
YD/T 953-1998
标准名称:
4 ~ 11GHz 2xSTM – 1SDH 微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595.3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953-1998.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2xSTM - 1SDH microwav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4~11 GHz.
1范围
YD/T 953规定了4~11GHz2XSTM-1SDH大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人国家公用网时必须满足的总技术要求。
YD/T 953适用于2XSTM-1SDH地面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研制、生产、网络规划、电路建设和设备选型。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3159-91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网技术要求
GB 4798.3-90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 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GB 6361-86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抛物面天线型谱系列
YD/T 767-95同步数字系列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技术要求
YD/T 745-95 6GHz 140Mbit/s大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3设备种类
本系统包含下列设备及功能单元:
(1)微波发信单元
(2)微波收信单元(含主接收或分集接收两部分)
(3)分集合成单元
(4)调制解调单元
(5)电接口单元
(6)光接口单元
(7)路旁业务接口单元
(8)数字公务接口单元

部分标准内容:
YD/T 953--1998
4 ~ 11GHz 2 × STM - 1 SDH
微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2 × STM - 1 SDHmicrowave telecommurication systems for 4 -- 1l GHz1998-03-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布
1998-03-23实施
YD/T953—1998
引用标准
设备种类
总技术要求
附录A(标准的附录)
缩略语
-YYKAONKACa-
YD/T953-199B
本标准规定了4~11GHz2×STM—1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人国家公用网时所必须满足的技术要求;也可作为我国本类系统研制、生产,电路建设,设备选型以及网路规划时技术性能方面的规范。本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规则,国标中有类似规期的,均等同采用。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第四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祖仁
1范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4~-11GHz 2 X STM-1 SDH
微波通信系统总技术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lons af 2x sTM-1 SDHmicrowave telecommunicatlon systems for 4--11 GHzYD/T 953-1998
本标准规定了4~11GHz2XSTM一1SDH大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人风家公用网时必须满足的总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2XSTM一1SDH地面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研制、生产、网络规划、电路建设和设备选型。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能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3159—91
GB4798. 3—90
GB7611—87
GB636186
YD/T767-95
YD/T745 --95
3设备种类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网技术要求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抛物面天线型谱系列同步数字系列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技术要求6GHz140Mbit/s大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本系统包含下列设备及功能单元:(1)微波发信单元
(2)微波收信单元(含主接收或分集接收两部分)(3)分集合成单元
(4)调制解调单元
(5)电接口单元
(6)光接口单元
(7)路旁业务接单元
(8)数学公务接口单元
(9)集中配线单元
(10)集中监测显示单元
(11)本地网管主机(含软件)(12)本地网管单元
(13)环境控制机
(14)天线
中华人民共和街邮电部1998-03-23批准YYKAONYKACa
1998-03-23实施
(15)馈线
(16)分路和井路设备
(17)基础电源
(18)波道充气机
YD/T 953-1998
1(3)常用的方案有中题同相合成方式、中频最小色散合成方式等。2(3)、(5)、(6),(7).(8).(10)、(11),(12).(13)为选择项。4总技术要求
4. 1系统设备工作条件
4. 1. 1 在卜列工作条件下,系统设备应全部符合指标。温度:室内设备+5℃~十40℃
室外设备—40℃ ~十55r
相对源度(室内设备):10%~75%气压70~106 kPa
电源电压:一48V土10%,纹波电压峰-峰值小!100mV。4.1.2下列任一条件出现时,系统室内设备能工作,允许指标超出;恢复4.1.1工作条件时,设备指标应恢复。
温度:—5~+5℃(不含+5℃)及+40~+45℃(不含-40℃)相对湿度:5%~10%(不含10%)及75%~95%(不含75%)电源电压:48V15%
4.2假设参考通道(IIRP)
两个用户(T参考点或通道端点)间的国际最长假设参考通道(HRP)的长度为2750Qkm,如图1所示。
终端国
IT (PEP)
国内部分
4.3差错性能
4. 3. 1度量参数
中间国(最多4个)
国际部分
27500km
【国间
(例海缆)!
图1全程假想参考数字通道(HRP)终端国
T(PEP)
国内部分
高比特率通道的差错性能是以“快\为基础的·组参数,所谓“块\指一系列与通道有关的连续比特。当所一块内的任意比特发生差错时,该块即称差错块(FI3)。差错性能参数的评价只有在通道处于可用状态时才有效,
a)错秒比(ESR))
当某·秒内也含1个或多个差错块时称为差错秘。在规定测量时间间隔内出现的差错秒数与总的可2
用时间之比称为差错秒比(ESR)。b)严重差错秒比(SESR)
YD/T 953 1998
当某一秒内包含有不少于30%的差错块或有·个严重扰动时认为该秒为严重差错秒(SS),在中断业务测量时,指最少等效丁1个连续块时间或者1ms(取较大者)时间内所有连续块的差错码率BER不小于10-\或出现信号丢失。
在规定测量时间内出现的SES 数与总的可用时问之比称为严重差错秒比(SESR)。C)背景块差错比(BBER)
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出现的差错块以后所剩下的差错块称为背景差错缺(BBE)。BBE数与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所有块数后的总块数之比称BBER。4.3.2差错性能规范
4.3.2.1全程端到端通道的性能
全程端到端27500k切假设参考通道差错性能的指标如表1所示。只要有任一差错性能参数不满足就认为该通道不满足性能要求。表1 全程端到端通逆差错性能要求速率Mbit/s
比特数/块
600-5000
2×10**
5--15(不含 5)
2 006 -8 000
2×10-+
往注:到端免错性能的测试时间为“个月。4.3.2.2国内部分指标分配
15--55(不含 15)
1 000--2 0000
2X10-*
55~160(不含5)
6 000--2 0000
2×10-+
1603500不含160)
15 000~ 30000
根据ITU一T.826的规定,各个国家的国内部分的总配额为27500km端对端指标的17.5%再加上距离配额每500kIn 的 1%,长途网是最长距离为3-150km,国际与国内部分的边界是国际接口届(IG)国内部分是指IG到通道终点(PFP)之间的部分,这中问包括长途电路、短途电路和接入网电路,如图2所示.
长途网
省中心局或
地市中心局
短途网
本地中继网
交换端局
图2国内部分的假想数字通道组成用户接人网
通道终端点
指标在各区段内的分配策略尽长途网差错性能配额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取决于距离的配额,另一部分附加的区段配额,长途网的总差错性能指标与国际电路相同,以满足国际电路的要求。短途网也称本地网,给它分配8%的块配额,不再分配收决于距离的配额,这样有利于降低数量很大的短途网所用设备的费用。同样,接人网分配7.5%的块配额。各区段的具体分配如下:
(门)长途网电路
距离配额(F)
区段附加配额(A)
F/=0.01XL/500
YYKAONYKACa
长途网的总配额为
(2)短途网电略
区段配额(B)
短途网不再分配距离配额
(3)接人网电路
区段配额(C)
接人网不再分配距离配额
(4)A+B+C≤17.5%
4.4可用性
4. 4. 1 可用性定义
4.4. 1.1不可用时间
YD/T 953—1998
系统任一传输方向的数字信号连续10s出现SFS时,从这10s的第秒起就认为进人了不可用时间。
4. 4. 1. 2 可用时间
当数字信号连续 10S不出现 SES时,从这 1(s 的第一秒起就认为转人可用时间。4.4. 1.3可用性
可用时间占全部总时间的百分比称为可用性。4.4.2可用性指标为99.7%(2500km)4.5频段及射频波道频率配置
4.5.1射频波道频率配置参数如表2所示表 2射题被道频率配置参数
频率范围
3800~4200
3 600~-4 200
: 4 400 5 000
5 925--6 425
6 430--7 110
7 125—7 425
7 4257 725
7 725-~8 275
频率fo
相邻收发
波道间隔
同一被道收
发中心频率间隔
柑邻被
道间隔
各射频波道
中心频率表达式
f,= f. -208+ 29n
fh=f+5+29n
f.=f.—320+40m
f,--f。-310+ 40m
f,'=f.-10+40n
f, =f。-259, 45+29. 65z
F= f.-7. 41+29. 65n
F-f。-350+40n
f =f.-10+40m
F.-F.161+28A
f'-f 7+28n
f。=J。-281. 95 +29. 65n
f*=J+ 29. 37+29. 65n
懒率范围
10700-117001000
期率fo
YD/T 953-1998
续表2
相邻收发
波道闻两
1) 4GHz 3 800 ~4 200 MHz 频段原则上不再采用,同一波道收
发中心测率问隔
道间俩
各射额波道
中心救率表达式
f. - fu—525 +40
f-f,+5+40m
2)并为波道序数,厂,为下半频段各波道的中心频率,为上半频段各波道的中心频率,3)7GHz 频段限制 1. 5 波道同时使用。4. 5. 2
射频波道频率配置图
4GHz3800~-4200MHz频段波道配量图如图3所示。4. 5. 2. 1
213MHz
4. 5. 2. 2
20 MKz
400 MHz
4GH:38004200MHz赖段波道配置
4GHz 3 600~~4 200 MHz 频段波道配置图如图 4 所示。600MH
业go MIz
320 KHz
图 44GHz 3 600~4200 MHz频敲波道配置图4.5.2. 35GHz4 400~~5000MHz频段波道配置图如图5所示。4. 5. 2. 4
6GHz5925~6 425MHz频段波道配置图如图 6所示,4. 5.2. 56GHz 6 430~7 110 MHz 颗段波道配置图如图 7 所示,4. 5.2. 67GHz 7125~7 425 MHz频段波道配骨图如图 8所示。4. 5. 2. 7
4. 5. 2. 8
4. 5. 2. 9
7GHz 7 425~7 725 MHz频段波道配置图如图 9 所示。8GHz77258275MHz频段波道配置图如图10所示。11GHz 10 70011 700 MHz赖段波道配置图如图 11所示。-TKAONTKACa-
HE (Y)
30 MHz
300NHz
YD/T 953—1998
600MH2
60 MHz
图55GHz4400~5000MHz频段波道配置图S00MZ
59.30MH2252.04MHz
20.21 MH2
图66GHz5925~6425MHz频段波道配置图680MHz
40 MEz
340MHz
60 MHz
图 76Hz 6 430~7 110 MHz赖段被道配置图154MHz
300 MEz
图 87GHz7125~-7425MHz频段波道配罩图3
17 MHz
15 MHz
154MHz
YD/T 9531998
300 MHz
图 97GHz 7 425--7 725 MHz频段被道配置图550 HH
H29. 65 M
311- 32 M
T103. 77 M
8GHz 7 725~~8 275 MHz 频段被道配置图国10
1406 MHz
HSD MHI
538 MHE
图 1111GHz 10 700-11 700 MHz频段波道配置图4. 5. 3本振频率配置表如表 3~11 所示。表34GHz3800~4200MHz赖段本振频率配置站类别
波道序
发信赖率
3824-5
发信本振
HKNKAca
彼道序号
13 MHz
收信赖率
收信本据
站类别
站类别
站类别
波道序号
波道序号
波道序号
发信频率
YD/T953—1998
续表3
发信本据
波道序号
收信率
表44GHz3600~4200MHz频段本振频率配置发信频率
发信本振
4. 030. 0
被道序号
收信额率
3860,0
表 55GHz 4 400-5 000 MHz频段本振频率配置发信频率
发信本据
波道序号
收信频率
收信本报
收信本振
1030,0
收信本援
站类别
站类别
波避序号
波道序号
发信频率
YD/T 953-1998
缕表5
发信本振
波道库号
收信题率
表 66G:Hz5 925~6 425MHz频段木振频率配置发信频率
5 974. 85
6 152. 75
6 197. 24
发信本报
6 044. 85
6104-15
6 082, 75
6 267. 24
6 326. 54
6 334. 79
itKoNiiKAca
波道序号
收信骤率
6 256. 54
6 093. 45
6 152. 75
收信本振
4 620, 0
收信本报
6 296. 89
6 356. 19
6 245. 84
G 275. 419
6 015. 20
6 074. 05wwW.bzxz.Net
6 104. 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