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D通讯标准】 800MHz/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网络兼容性
- YD/T2077-2010
- 现行
标准号:
YD/T 2077-2010
标准名称:
800MHz/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网络兼容性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0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077-2010.Test method for 800MHz/2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network compatibility test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Phase 1).
1范围
YD/T 2077规定了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中,高速分组数据(HRPD) (第一阶段)空中接口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即移动通信终端(即接入终端,以下简称AT)的网络兼容性测试内容,包括系统接入及空闲模式下的测试、数据连接模式下的基本功能测试、切换测试、鉴权测试、混合业务测试、业务性能测试、业务应用测试等。
YD/T 2077适用于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技术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AT和接入网络(以下简称AN)。由于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具有对高速分组数据(HRPD) 第一阶段的向后兼容性,故本标准也适用于基于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开发的AT.本标准适用于支持UIM卡(机卡分离)及不支持UIM卡(机卡一体)的800MHz/2GHz cdma2000高速分组数据(HRPD) 的AT。
对于仅支持HRPD业务功能的单模AT,双模混合模式以及需要cdma20001x功能业务的测试项目不适用。对于同时支持HRPD业务功能和cdma20001x功能业务的双模接入终端(即Hybrid AT,以下简称双模AT) ,双模混合模式(Hybrid Mode)以及篅要cdma20001x功能业务的测试项目适用。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2077-2010
800MHz/2GHz cdr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
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网络兼容性
Test method for 800MHz/2GHz cdma2000 digital cellular mobi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 network compatibility test far high rate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Phase 1)2010-12-29 发布
2011-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范围·
缩略语·
主要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4系统接入及空闲模式下的测试
数据连接模式下的基本功能测试切换测试·
鉴权测试-
混合业务测试
业务性能测试
10业务应用测试
参考文
YKAONYKAC
YD/T 2077-2010
YD/T 2077-2010
本标准是800MIHz/2GHzcdma2000数字峰窝移动通信网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雅的结构及名称如下:a)YD/T1677-2007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二阶段)接入网(AN)
b)YD/T1678-2007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二阶段)接入网(AN)
c)YD/T1679-2007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二阶段)接入终端(AT)
d)YD/T1680-20072GHzcdma2000数字蜂宽移动通信网设备测试方法:商速分组数据(HRPD)(第二阶段)接入终端(AT)
e)YD/T 1681-2010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二阶段)空中接口f)YD/T 1565-2010800MHzf2GHzcdma2000数字蜂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高速分组数据
(HRPD)(第一阶毅)空中接口信令一致性g)YD/T1578-2010800MIHz/2GHzcdma2000数字蜂宽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HRPD)(第一阶段)A接口
h)YD/T1563-2010C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HRPD)(第一阶段)A接口
高速分组数据
高速分组数据
高速分组数据
i)YD/T2077-2010800MHa/2GHzcdma2000数字蜂宽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网络兼容性本标准由中国通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本标主要起草人,于力、果敢、吴文、徐杰、朱筹。1范围
YD/T 2077-2010
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网络兼容性
本标准规定了800MHz/2GHzcdima2000数字蜂宽移动通信网中,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空中接口网络兼容性测试方法,即移动通信终端(即接入终端,以下简称AT)的网络兼容性测试内容,包括系统按入及空闲模式下的测试、数据连接模式下的基本功能测试、切换测试、鉴权测试、混合业务测试、业务性能测试、业务应用测试等。本标准适用于800MHz/2GHz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商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技术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绕的AT和接入网络(以下简称AN)。由于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具有对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的向后兼容性,故本标准也适用于基于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一阶段开发的AT。本标准适用于支持UIM卡(机卡分离)及不支持UIM卡(机卡一体)的800MHz/2GHzcdma2000高速分组数据(HRPD)的AT。对于仅支持HRPD业务功能的单模AT,双模混合模式以及需要cdma20001x功能业务的测试项目不适用。对于同时支持HRPD业务功能和cdma20001x功能业务的效模接入终端(即HybridAT,以下简称双模AT),双模混合模式(HybridMode)以及带要cdma20001x功能业务的测试项目适用。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Access Network
Access Termninal
Base Statiou Controller
Base Transreceiver Stati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cn ProtocolForeignAgent
File Transfer Protocol
Global Position System
Home Location Register
Hight Rate Packet Data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IP-based Over-the-Air
TYKAONYKACa
鉴权、授权和计费
接入网
接入终端
基站控制器
基站收发台
码分多址
质询握手鉴权协议
外地代理
文件传输协议
全球定位系统
本地位置寄存器
高速分组数据
超文本传输协议
基于 IP 的空中接口
YD/T2077-2010
Internet Protocol
MobileIP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Over theAir
Over-the-AirServiceProvisioning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Personal Computer
Preferred ControlChannel CyclePacket Data Serving Node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seudorandom Noise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RandomAccessTerminal IdentifierMobileIPRegistratianReply
MobileIPRegistration RequestShort Message Service
ServiceOption
UnicastAccessTerminalIdentifier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orld WideWeb
3主要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测试条件
网际协议
移动因特网协议
移动交换中心
空中业务提供
口令鉴权协议
个人计算机
优选控制信道周期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个人识别号码bzxz.net
伪随机噪声
点对点协议
随机接入终端标识
移动P登记回复
移动IP登记请求
短消息服务
业务选项
单点广播接入终端标识
无线应用协议
万维网
测试应在正常测试环境下进行,正常测试环境指以下规定的各种条件的组合。测试的参考连接如图1所示。
com20001x元
BSC/PCF
BSC/PCF
ma0HReANBO
BSC/PCH
BSC/PCP
参考测试连接示意
MSC/SSH
PDSN/FA
国电器话
HLR/AC
核公国光机线
温度:—10℃~~35℃
相对湿度:0%~~95%
电源:厂家给出的标称值
3.2移动终端恼息及辅助工具
表1列出移动终端生产厂商准备进行网络兼容性测试前带要提供的信息。表1网络兼容性测试移动络端测试前信息序号
移动终端型号标识、级别、逆片型号硬件及软件版本编号
YD/T 2077-2010
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的必要性设备信息,例如连接电缆、连接器、电源寄求、配置编程信息等移动终端支持的信道、业务选项移动终端文持的业务和功能
应可使用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来查看及更改移动终端设置。通常可使用一条USB(或串行)通信电缆将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相连接,作为移动终端监测控制工具。如果不能通过监测软件或者移动终端键盘输入来查看及更改移动设置,则必须使用移动终端监测控制工具。表2中列出编程工具在网络兼容性测试中的一些作用。
表2移动终端监测控制工具在网络兼容性测试中的作用序
更改移动终端频段选择
更改移动终端声码器选择
查看移动终端各项基本信息
通过移动终端监测软件(程序)以及相关的电缆,计算机可以自动控制移动终端进行一些网络兼容性测试项目,或者检查测试结果。在车载测试中,可用监测软件的GPS信息记录功能来记录测试路线。层3(空中接口)消息记录可用来分析车载测试中失败的原因。表3中列出监测软件在网络兼容性测试中的一些作用。
表3移动终端监测软件在网络兼容性激试中的作用序
显示及记录导频PN偏置剂EJI。
显示及记录输出和输入功率,单位dBm/1.23MHz记录、解译以及显示层3及以下各层所需相关消息GPS信息,纬度、经度及时间标记移动终端应配置为网络兼容性测试的一般性设置,并保证监测端口连接正常。3.3网络环境
避行网兼容性测试,不应当影响到现有商用网络中的其他用户。在商用网络中进行测试时,应当基于具体网络配置及能力对测试项目进行选择。表4列出某些情况下,网络兼容性测试可能对于基站或网络设备的一些特殊要求。
TYKAONYKAa
YD/T 2077-2010
表4网络兼容性测试可能对于基站或网培的特殊襄求内睿
基站控制端:记录消息或FER,功率控制设置OTASP 或 IOTA 的支持
整权中心:统一查谢,SSD更新,独特查御语音加密:基站端输入PIN
SMS:消点中心支持,或其他发送短消总到移动终端的方法HL限:提供服务,激活/去激活呼叫等特,三方通话等PDSN 连接 FTP 或 HTTP 网站
AAA应支持CHAP,PAP鉴权
除非另外说明,测试应当在无线信号覆盖情况好的地区进行,即一前向链路:移动终端接收到的CDMA1x导频EJI。大于等于一12dB,HRPD导频CI火于等于7dB,且HRPD系统下的平均接收功率大于一75dBm。一反向链路:移动终端使用最大发射功率,足以达到反向链路的自标FER。另外,有些网络兼容性测试需要在信号覆盖情况不佳的区域进行,如涉及到暂时丢失服务的测试项目。
3.4测试实施
大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项目,需要在网络短盖良好的地区来进行。测试前应选择一条可以令测试正常进行的行车测试路线。针对网络兼容性测试对路线的要求,表5列出了一些典型的测试路线特征。表5网络兼容性测试典型行车测试路线特征序
多种CDMA 1x覆盖区域,已知小区基站位置以及PN偏移,软切换区域多种HRPD程盖区域,包括不同的子网及PDSN区包括CDMAIx/HRPD双棋强盖区域及相应的单模覆益边续区域多种行车速度(高速公路,普通路段,静止状态等)对于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和未通过项目,需要分析并判定原因,可以借助其他已经通过网络兼容性测试的移动终端作为参考(该参考终端的性能应具有典型性),来判定是由于网络因紊还是被测移动經端自身设计缺陷导致测试失败。
4系统接入及空闲模式下的测试
4.1HRPD 系统捕狭与空闲模式操作4.1.1定义
本测试项目验证被测AT能够成功捕获并接入HRPD系统,在空闲状态下进行对HRFD控制信道的监测:验证被测AT在空闲状态下重新进入HRPD服务区后能够成功捕获并接入系统,4,1.2 测试方法
a)AT在HRPD覆盖区开机,接收功率大手一75dB血。b)验证被测AT开机后捕获HRPD系统并成功接入,处于空闲状态。c)通过监测软件验证被测AT接入系统后在空闲状态下执行对HRPD控制信道的监测,与HRPD系统进行正确的信令交互,
YD/T 2077-201c
d)将处于空闲状态的被AT移出HRPD覆盖区(例如,将被测终端置于屏蔽环境)。e)将被测AT移回HRPD覆盖区,验证被测AT重新捕获HRPD系统并成功接入。4.1.3预期结果
被测AT开机后应能够成功捕获HRPD系统,接入系统后应正确监测控制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在脱离HRPD覆盖区后能够尝试进行系统捕获,在重新回到覆盖区后能够成功捕获并接入系统、4.2空闲状态下的HRPD信道哈差
4.2.1定义
本测试项耳仅适用于基站支持多个HRPD信道的情况。本试项目验证如果扇区参数消息中包含多个HRPD信道信息时,被测AT能够正确使用信道啥希功能,成功地选择其中一个信道进行接入以执行空闲模式操作。信道哈希的主要目的是在所有可用信道上平均分配AN的负载。如果扇区参数消息中列出*n\个信道且该测试被执行\m次,则被测AT哈希到每个信道的次数将近似为“m/n次。在子网的离区数消息中含有多个信道时,AT在发起新的会话时将试图哈希到新的信道上。AN将在一个或多个信道上对AT进行寻呼。当AN在被测AT所哈希的信道上寻呼AT时,AT要对正确的信道进行监听以接收到寻呼,该测试验证AT能够监听正确的信道,以便接收AN发出的任何寻呼。4.2.2测试方法
a)AT在HRPD覆盖区开机,接收功率大于-75dBm。b)被测AT收到含有多个信道信息的扇区参数消息后将尝试哈希到其中的一个信道(可以与首选信道相同)。
c)被测AT完成信道哈希后建立一个HRPD会话:验证被测AT能够在所哈希的信道上建立数据呼叫,令该呼叫进入休眠状态。
d)从AN发送对被测AT 的 pagemassage(如ping)。e)验证被测AT能够在所哈希的信道上正确接收。f)通过重复发起HRPD会话的方式重复测试(2X)次,为扇区参数消息中所列的信道个数,4.2.3预期结果
被测A工应能够过其哈希功能正确捕获对应的信道接入系统,且能够在该信道上成功建立数据呼叫和在休状态下接收数据呼叫。
4.3无HRPD覆盖时的省电模式
4.3.1定义
本测试项目验证被测AT在接入HRPD系统失败或脱离HRPD系统的情况下能够进入HRPD省电模式。4.9.2测试方法
a)将被测AT置于仅有CDMA1x覆盖而没有HRPD覆盖的区域。b)被测 AT开机,验证AT接入 CDMA 1x系统并尝试搜索HRPD 网络。c)验证被测AT在未搜索到HRPD网络后进入HRPD省电模式,并能够周期性地进行省电模式与HRPD网络搜索的转换
d)将被测AT置于有CDMA1x和HRPD良好覆盖的区域。e)验证AT成功接入两个系统。
TTYKAONYKAa
YD/T2077-2010
f)将被测AT移到没有HRPD的区城,验证被测AT脱离HRPD系统并进入HRPD省电模式。4.3.3:预期结巢
被测AT在脱离HRPD覆盖区后能够进入省电模式,并能够周期性地进行HRPD系统搜索尝试。4.4Hybrid模式下的系统捕获
4.4.1定义
本测试项目验证被测双模AT首先捕获并接入CDMA1x系统后能够捕获且接入漫游列表中相应的HRPD 系统。
4.4.2测试方法
a)被测AT的遵游列表中存在 CDMA1x信道和相应的HRPD信道信息b)将被测 AT 置于 CDMA 1x 和 HRPD 共同覆盖的区域(接收功率大于一75dBm)开机。c)验证被測AT首先捕获CDMA1x系统成功接入后进入空闲模式,验证被测AT维续捕获到相应的HRPD系统并成功接入。
d)通过监测软件验证被测AT在接入HRPD系统后进入空闲状态并周期性地进行对CDMA1x系统寻呼信道/快速寻呼信道的监测。4.4.3预期结果
被测双模AT应能够在开机后首先捕获并接入CDMA1x系统,然后接入相应的HRPD系统。在hybrid模式下应能够对两个系统的寻呼信道和控制信道进行监测。4.5Hybrid模式下的空闲操作
4.5.1定义
本测试项目验证被测双模 AT 在 hybrid 模式空闲状态下能够进行正常的空闲操作,对 CDMA 1x 系统寻呼信道和HRPD系统控制信道进行协同监测;并验证在hybrid模式空闲状态下脱离HRPD系统或CDMA1x系统启能够进行重新捕获的尝试。4.5.2测试方法
a)将被测AT置于CDMA1x和HRPD共同覆盖的区域(接收功率大于75dBm)。b)验证 AT开机后首先辅获并接入 CDMIA 1x 系统然后接入 HRPD 系统,处于 hybrid 模式空闲状态。C)成功接入并驻留两网络后,通过监测软件验证被测AT进行正常的空闲操作,分别对CDMA1x系统的寻呼信道以RPD系统的控制信道进行监测,与两个系统的信令变互流程正确,d)将被测AT移动到仅有CDMA1x爱盖的区域,验证被测AT在脱离HRPD系统后进行重新捕获HRPD 系统的尝试;将被测 AT 重新移回 CDMA 1x 和 HRPD 共同覆盖的区域,验证被测 AT 能够继续进行正常的hybrid模式空闲操作。e)将被测AT移动到仅有HRPD疆益的区城,验证被测AT在脱离CDMA1x系统后进行重新捕获CDMA1x系统的尝试:将被测AT童新移回CDMA1x和HRPD共同覆盖的区域,验证被测AT能够成功捕获并接入CDMA1x系统以及相应的HRPD系统,进行正常的hybrid模式空闲操作。4.5.3预期结果
被测双模AT应能够正确完成上述测试过程。4.6优选控制信道周期(PCCC)的协商4.6.1定义
YD/T 2077-2010
本测试项目验证被测AT能够成功完成与系统的PCCC协商,且被测AT能够在会话协商阶段向系统上报PCCC相关参数。
4.6.2测试方法
a)确认被测AT没有HRPD会话。
b)将被测AT置于HRPD 覆盖区(接收功率大于一75dBm)并开机。c)验证被测AT捕获并接入HRPD系统,且处于空闲状态。d)通过监测软件验证被测AT成功进行了PCCC协商并开始时隙化模式空闲操作,对HRPD系统的控制信道进行监测。
e)通过监测软件验证被测AT在休眠状态时能够接收系统的PageMessage。4.6.3预期结果
被测AT应正确协商并使用合适的控制信道的PCCC。4.7对HRPD控制信道的监测与头消息更新4.7.1定义
本测试项目验证被测AT能够正确接收和更新控制信道上发送的QuickConfig和SectorParameterg消息。AN发送QuickConfig消息的周期为每个同步控制信道府期,AN至少在每个NOMPSectorParamleters控制信道周期发送一次SectorParameters消息。在连接状态下,AT对QuickConfig和SectorParameters消息执行基于时间的监听。如果AT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这两个消息,将发出监听失败指示。4.7.2测试方法
a)将被测AT置于HRPD覆盖区(接收功率大于一75dBm)开机b)将被测AT设置为非时隙化工作棋式(去激活休眠模式)。c)被测AT监视Sync消息、Quickconfig消息、SectorPararneter消息、AccessParameter消息的周期d)检查AN所配罩的步骤c)中消息的周期。e)通过监测软件验证被测AT按已知周期正确接收上述系统消息。f)将被测AT设置为时隙化模式(激活休眠模式)。g)通过监测软件验证被测AT正确接收和更新头消息(QuickConfig和SectorParameter消息)并且按ToMpocsuperyiBian和ToMIPSPSupervision计时器的周期执行对头消息的监听。4.7.3预期结果
被测AT应能够成功地按相关消息发送周期监测并更新控制信道的头消息:如果在ToMrQcSppertla和ToMPSPSupervisioa超时后未收到Quickconfig消息和SectcrParameter消息,被测AT应能够执行相应的处理过程,进入初始化状态。
5数据连接模式下的基本功能测试5.1地址管理
5.1.1定义
本项目验证地址管理协议的正确执行。当AT建立一个新的HRPD会话时,AN应给 AT 指配一个初始的UATI,并将这个UAT作为AT的唯一标识。当AT越过所属的子网边界并移动至新的子网区域时,AT将被分配一个新的UATI作为标识。5.1.2测试方法
TTYKAONYKAa
YD/T2077-2010
a)确认 AT侧的HRPD 会话已关闭。b)AT在 HRPD 覆盖区开机,接收功率大于一75dBml。c)验证AT已捕获HRPD系统并进入空闲状态。d)验证在建 HRPD 会话过程中,值令交互如e)至g)e)通过监测软件验证AT发送UATIRequest消息,其中携带其RATI。f)AN发送UATLAssighment消息。g)通过监测软件验证AT发送UATIComplete消息。h)沿测试略线行驶至不同的子网接盖区域。i)验证AT在新的子网内成功执行了UATI的更新。)在新的子网区域内建立数据呼叫。k)验证HRPD会话成功保持,新的数据连接成功建立。5.1.3预期结果
AT在打开新的HRPD数据会话时,可以发起请求并成功获取新的UATI,当进入新的子网时能够成功更新UATI。在AT发送携带其RATI的UATIRequest消息后(5.1.2的步骤e),若AN发送HardwareIDRequest消息,则AT应发送HardwareIDResponse消息作为响应。5.2AT韧始化 HRPD 会话配重协商5.2.1定义
本项目验证AT初始会话配置的正确执行。5.2.2测试方法
a)AT在HRPD 覆盖区开机,接收功率大于一75dBm。b)验证AT已捕获HRPD系统并进入空闲状态:验证AT向AN发起UATI请求并成功获得AN指配的UATI,过程如测试项5.1所述。c)在 UATI 指配完毕后,通过监测软件验证 AT 在打开新的 HRPD 连接时利用ConfigRequest/ConfigResponse消息发起会话协商。5.2.3预期结果
AT能够与 AN 配合成功完成所有会话配置的协商。5.3子网改变时的HRPD会话配量及管理5.3.1 定义
本项目验证与子网改变相关的会话配置及管理。当AT移至一个新的子网且该子网能够从AT原来所属的子网获取AT以前的会话配置,则无需进行新的会话协商。如果AN支持上述功能,则可以利用已协商过的会话参数。
5.3.2测试方法
a)AT在HRPD覆盖区开机,接收功率大于一75dBm。b)验证AT已捕获HRPD系统并进入空闲状态,验证AT向AN发起UATI请求并成功获得AN指配的 UATI,过程如 5,1 所述。e)在UATI指配完毕后,通过监测软件验证AT在打开新的HRPD连接时利用ConfigRequest/ConfigResponse消息发起会话协商。8
YD/T 2077-2010
d)在HRPD会话成功打开后,将AT移牵一一个已认可其先前会话特性的子网,并且此耳标AN不包含在源AN下的邻区列表中,两个基站的覆盖区域不重登。e)通过监测软件验证在此子网内,AT发送ConfigRequest消息,其中包含当前的会话個息,AN应返同 ConfigResponse消息,验证AT在收到此消息后没有进行新的会话协商。5.3.3预期结果
如果系统支持,当AT移至一个新的子网区域时,AN应该能够重新恢复先前的会话。5.4HRPD保持激活机制
5.4.1定义
本项目验证AT的保持激活机制功能,AT和AN应通过“保持激活定时器”掌握会话状态,在该定时器所定义的休眠周期结束后,AT或AN能够发起保持激活请求并在预期的时间内收到正确的响应。本测试项目中的计时器时长偏长,可能难于在实际网络中实现测试。因此可利用仪表在实验室内实施测试。
5.4.2测试方法
a)AT在HRPD覆盖区开机,接收功率大于一75dBm。b)验证AT已捕获HRPD系统并进入空闲状态,验证AT向AN发起UATI请求并成功获得AN指配的UATI,过程如5,1所述。
C)在UATI指配完毕后,通过监测软件验证AT在打开新的HRPD连接时利用CanfigRequest/ConfigResponse消息发起会话协商。d)AT结束所有数据发送及接收的操作并维持此状态超过TsMPa所定义的时间。e)验证在休眠周期到期后(其周期为TSMPClose/NSMPKeepAlive分钟),AT或AN侧发起保持激活请求。
f)在接收到保持激活请求后,AT或AN应返回保持激活响应消息。g)在接收到保持激活响应消息后,接受方在至少TSMPClose/NSMPKeepAlive的时间间隔内不再发送保持激活请求消息。
h)验证AT在长度为TsMPCaose的时间间隔之内若未收到任何响应,则终止其会话。i)验证若TsMFCaa值被设置为0,则AT与AN间的保持激活机制将关闭。5.4.3预期结果
AT与AN应该能够成功的正确运用保持癫活机制。5.5HRPD位量更新协设测试
5.5.1定义
本项目验证AT位置更新功能的正常实现。5.5.2测试方法
a)确定AN侧的Ranhandoff参数已激活,AN将缺省分组应用的Ranhandoff设置为Oxol。b)AT在HRPD覆益区开机,接收功率大于一75dBm。C)验证AT成功完成会话协商。
d)在 AN向 AT发送 Location Assignment 消息后,通过监测软件验证AT发送Location complete 消息作为回应,并存储Location Assignment消息中的位置参数(LocationValue)作为当前的位置参数。9
TYKAONY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