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Y医药标准】 眼科光学接触镜护理产品 第3部分:微生物要求和试验方法及接触镜护理系统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1 09:44:04
  • YY0719.3-200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Y 0719. 3-2009

  • 标准名称:

    眼科光学接触镜护理产品 第3部分:微生物要求和试验方法及接触镜护理系统

  •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2.00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Y 0719. 3-2009.Ophthalmic optics- Contact lens care products-Part 3:Microbiolog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products and regimens for hygienic management of contact.
YY0719的本部分规定了两种方法用于评价上市产品的抗微生物活性,包括通过化学方式进行接触镜消毒护理产晶和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
YY 0719. 3不适用于试戴镜片的卫生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Y 0719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YY 0719.1眼科光学 接触镜护理产品 术语
YY 0719.2眼科光学接触镜护理产品 基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YY 0719.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YY 0719的本部分。
4原则
4.1 概要
直接杀菌试验是为验证具有适当的抗微生物活性水平的接触镜消毒护理产品溶液是否合格而设定的。模拟杀菌试验是为验证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溶液是否合格而设定的。符合模拟杀菌试验标准的产品应同时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最低性能要求。产品(未开启包装)在标示的有效期内能符合试验要求。
如图1所述,具有消毒特性的接触镜护理溶液首先应进行直接杀菌试验。如果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一类规范(见5.1),则产品属于接触镜消毒护理产品。如果产品不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一类规范,则其应显示足够的抗微生物活性以符合5. 2中的直接杀菌试验的二类规范,如果符合二类规范,则应进行模拟杀菌试验以验证作为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是否符合模拟杀菌试验标准(见5.3)。如果产品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二类规范及模拟杀菌试验标准而不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一类规范,则产品属于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
设计用于接触镜的清洁和消毒的接触镜护理产品时应考虑到使用者的依从性以及发生依从性问题的可能。例如,消毒时间必须适于接触镜的配戴。
注:多个或混合微生物的使用能影响特殊产品的表观消毒活性。对大量微生物的试验及抽取使用容器中部样品的试验来评价其变化对发展接触镜护理产品可能是有价值的,但不在本部分的范围之内。
4.2直接杀菌试验(悬液杀菌试验)
直接杀菌试验是将-一定浓度范围的标准试验菌接人消毒产品中,在预定的、与产品使用相当的时间内测定试验菌活性降低的程度。本试验中所用的试验菌的量并不代表实际中可能的微生物量,而是提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11.040.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0719.3—2009
眼科光学
接触镜护理产品
第3部分:微生物要求和试验方法及接触镜护理系统
Ophthalmicoptics--Contactlenscareproducts-Part 3:Microbiolog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products and regimensfor hygienic management of contact(ISO14729:2001,MOD)
2009-06-16发布
数码防伪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0-12-01实施
AB000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其他菌种保藏机构的试验菌
膜过滤法操作程序实例…
技术报告:病毒试验
技术报告:棘阿米巴试验
技术报告:实验室试验中的人工泪液(有机物)TKANTKACa
YY0719.3—2009
YY0719《眼科光学接触镜护理产品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基本要求:
第3部分:微生物要求和试验方法及接触镜护理系统;第4部分:抗微生物防腐有效性试验及测定抛弃日期指南;第5部分: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物理相容性的测定;第6部分:有效期测定指南;
一第7部分: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YY0719.3—2009
接触镜护理产品
本部分为YY0719的第3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SO14729:2001《眼科光学微生物要求和试验方法及接触镜消毒过程》。本部分与ISO14729:2001的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大肠杆菌(ATCC8739或8099)用于抗微生物活性试验。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全国医用光学和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3/SC1)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杭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靖云、虞海蓉、李家忠、马莉、何涛、齐伟明。m
1范围
眼科光学接触镜护理产品
第3部分,微生物要求和试验方法及接触镜护理系统
YY0719.3——2009
YY0719的本部分规定了两种方法用于评价上市产品的抗微生物活性,包括通过化学方式进行接触镜消毒护理产品和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本部分不适用于试戴镜片的卫生处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Y0719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Y0719.1眼科光学接触镜护理产品术语YY0719.2眼科光学接触镜护理产品基本要求
3术语和定义
YY0719.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YY0719的本部分。4原则
4.1概要
直接杀菌试验是为验证具有适当的抗微生物活性水平的接触镜消毒护理产品溶液是否合格而设定的。模拟杀菌试验是为验证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溶液是否合格而设定的。符合模拟杀菌试验标准的产品应同时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最低性能要求。产品(未开启包装)在标示的有效期内能符合试验要求。
如图1所述,具有消毒特性的接触锐护理溶液首先应进行直接杀菌试验。如果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一类规范(见5.1),则产品属于接触镜消毒护理产品。如果产品不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一类规范,则其应显示足够的抗微生物活性以符合5.2中的直接杀菌试验的二类规范,如果符合二类规范,则应进行模拟杀菌试验以验证作为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是否符合模拟杀菌试验标准(见5.3)。如果产品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二类规范及模拟杀菌试验标准而不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一类规范,则产品属于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
设计用于接触镜的清洁和消毒的接触镜护理产品时应考虑到使用者的依从性以及发生依从性问题的可能。例如,消毒时间必须适于接触镜的配戴。注:多个或混合微生物的使用能影响特殊产品的表观消毒活性。对大量微生物的试验及拍取使用容器中部分样品的试验来评价其变化对发展接触镜护理产品可能是有价值的,但不在本部分的范围之内。4.2直接杀菌试验(悬液杀菌试验)直接杀菌试验是将一定浓度范围的标准试验菌接人消毒产品中,在预定的、与产品使用相当的时间内测定试验菌活性降低的程度,本试验中所用的试验菌的量并不代表实际中可能的微生物量,而是提供可计数的量来估算微生物活性降低率和程度。1
TYIKAONYKAca
YY0719.3—2009
进行抗微生物活性试验时,应通过分析法或推断法定性和定量了解样品的组分。在培养和计数存活试验菌的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方法除去残留的抗菌剂或使其失效,该方法的有效性应经过验证。试验时应进行相应的对照试验。注:病毒试验信息见附录C,棘阿米巴试验见附录D。直接杀菌试验
符合一类规范
通过直接杀菌试
攀护理产品。
a产品属于接
b产品属于接地
统消毒护理产品
4.3模拟杀菌试验
本试验是将一
符合二类规范
模拟杀菌试验
符合模拟茶南试验标准
过模拟杀国试验
直接杀菌试验和模拟杀菌试验的流程图图1
未通过试验
未通过试验
度范围的标准试验索接人多功能消毒护理系统中,经预定的时间后测定试验菌活性降低程度。模
南试验通过将试验菌接人接触镜来进行。本试验程序适用功能消毒护理系统包括清洁、冲洗和漫泡等步骤。在进行莫拟杀菌试验时,按
照产品标签和/或使用说明上建议的方法和用量来使用样品。用本试验评价任
魔消毒系统的消毒步骤,应符合图1所速的直接杀菌试验的最低要求。只有符合直接杀菌试验的最低能要求的产品才可进行模拟杀菌试验进行抗微生物活性试验时应通过分析法或推断法定性和定量才解样品的组分。在培养和计数存活试验菌的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方法除去残留的就菌剂或使其失效,该方法的有效性应经过验证。试验时应进行相应的对照试验。注:人眼使用状态中镜片的相关间题见附录5性能要求
5.1直接杀菌试验:一类规范(见表1)5.1.1细菌
在最短的推荐浸泡时间内,每种试验菌每毫升恢复生长菌数平均减少值应不少于99.9%(3.ologs)。wwW.bzxz.Net
注:数值是由每批样品每种试验菌的平均对数减少值来确定的。5.1.2霉菌和酵母菌
在最短的推荐浸泡时间内,每种试验菌每毫升恢复生长菌数平均减少值应不少于90%(1.0log)2
并在不少于四倍的最短推荐浸泡时间内菌数不增加,试验误差在土0.5logs。注:数值是由每批样品每种试验菌的平均对数减少值来确定的。5.2直接杀菌试验:二类规范(见表1)YY0719.3—2009
产品不符合51.1或5.1.2中的一类规范时应按6.4所述的模拟杀菌试验步骤进行评价,在推荐的浸泡时间内,对三种细菌的平均减少值之和至少为5.ologs,且任一细菌的平均减少值至少为1.olog。在推荐的浸泡时间内,酵母菌和霉菌出现生长停滞,试验误差在士0.5logs。5.3模拟杀菌试验:模拟杀菌试验标准(见表1)对每种试验菌,对每种镜片类型/贮存液的组合,模拟杀菌试验的平均恢复生长菌数(对所有被测样品)应不超过10CFU
从超过一种镜片类型的试验中得到的数据不能一起计算平均值。注:当用一种类型的镜片来验证接触镜护理产品的模拟杀南试验时,每种试验菌的平均计数值应为24个经接种和处理的同一类型镜片中得到的数据的平均值。当用超过一种镜片来进行接触镜护理产品的模拟杀菌试验时,按镜片类型,每种试验菌的平均计数值应为12个经接种和处理的同一类型的镜片中得到的数据的平均值。使用镜片数量见表4。
表1接触镜消毒程序性能要求汇总浸池时间平均对数减少值
直接杀菌试验:一类规范
直接杀菌试验:二类规范
模拟杀菌试验:模拟杀菌试验标准APA=绿脓杆菌ATCC9027;
SA-金黄色葡萄球茵ATCC6538;
24至5
EC或SM
~1至5
EC-大肠杆菌ATCC8739或8099,或SM=粘质沙雷菌ATCC13880;CA=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FS=茄科镰刀菌ATCC36031。
b在浸泡时间内生长停滞。
24至5
℃三种细菌可接受的对数减少值之和至少为5,且任一细菌可接受的对数减少值至少为1。d即每种镜片类型/贮存液的组合的平均值不超过10CFU。6试验方法
6.1材料和试剂
直接杀菌试验程序和模拟杀菌试验程序所用的材料和试剂(即试验菌、培养基和试剂、器材和样品)均相同。
6.1.1试验菌
用表2所列菌株进行试验,
注:可使用附录A中其他菌种保蕨机构的试验菌。3
IKANYKACa
YY0719.3—2009
菌株名称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葡球菌
大肠杆菌
或粘质沙雷菌
白色念珠菌
茄科镰刀菌
6.1.2培养基和试剂
表2试验菌
6.1.2.1土豆-葡萄糖琼脂(PDA)或其他适用培养基。6.1.2.2
胰蛋白陈大豆琼脂(TSA)或其他适用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SDA)或其他适用培养基。6.1.2.3
等同ATCC编号
ATCC9027
ATCC6538
ATCC8739或8099
或ATCC13880
ATCC10231
ATCC36031
6.1.2.4不含氯化钙和氯化镁的杜尔贝科(Dulbecco)磷酸盐缓冲液(DPBS):200mg/L的氯化钾,200mg/L的磷酸二氢钾,8000mg/L的氯化钠以及2150mg/L的七水磷酸氢二钠或合适的稀释液。6.1.2.5杜尔贝科(Dulbecco)磷酸盐缓冲液,加0.05%案山梨醋-80(DPBST)或合适的稀释液。6.1.2.6按要求经验证的中和剂/培养基,例如Dey-Engley中和肉汤(DEB)和Letheen肉汤”。6.1.3试验器材
需配备下列实验室常用器材。
6.1.3.1无菌移液管。
擦拭子。
试管。
培养血(90mm~100mmX20mm)。
6.1.3.5培养箱。
6.1.3.6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试验隔液浓度。6.1.3.7
菌落计数仪。
6.1.3.8离心机。
6.1.4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应为上市的代表性产品,试验前从成品容器中直接取样。应取三批样品用每种经制备的接种菌进行试验。6.1.5试验菌的维护
按菌种保藏机构的建议维护试验菌。使用来自保藏菌种(ATCC,NCIB,NCTC,NCPF或其他认可的菌种保藏机构,见附录A)不超过5次传代的菌种。每一次传代是前一次传代的次培养菌。6.2试验菌(接种菌)的制备
直接杀菌试验程序和模拟杀菌试验程序的试验菌(接种菌)的制备是相同的。对于模拟杀菌试验程序,可以在接种物内添加有机物。见附录E例子。按表3的条件在琼脂斜面上培养每种试验菌。1)Dey-Engley中和肉汤(DEB)和Letheen肉汤是适用商品的例子,该信息为本标准使用者提供方便并不对其进行规定。
试验菌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茵
大肠杆菌或粘质沙雷菌
白色念珠菌
茄科镶刀菌
表3试验菌生长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培养基
温度℃
30--35
20~-25
或30~35
20~-25
YY0719.3—2009
培养时间
18h~24h
18h~-24h
18h~24h
42h~48h
18h~24h
10d~14d
用无菌的DPBST或合适的稀释液收集每种培养菌,冲洗培养基表面生长菌,转移至合适的试管内并漩涡混合均匀。采用无菌玻璃棉、粗滤布或纱布过滤茄科镰刀菌混悬液,除去菌丝碎片。收集培养菌后,可用离心法洗涤培养菌。细菌混悬液可用过滤(如3μm~5um孔径)制得单菌分散液。然后用DPBST或其他合适的稀释液将所有试验菌混悬液的浓度调节至1.0X10?CFU/mL~1.0×10*CFU/mL。用浊度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悬液来估算每种菌液的近似浓度。试验时,如用平板计数法来测定每种菌液的实际浓度即每毫升菌落数(CFU/mL)。若使用离心法,离心操作应在20℃~25℃进行,在相当于4000g或更小转速下离心不超过10min。离心时间延长则要求转速更低。细菌和酵母菌混悬液在制备当天使用。在冷藏(2℃~8℃)条件下储存孢子混悬液可使用至制备后?d。
6.3直接杀菌试验程序
6.3.1接种试验程序
6.3.1.1对每批样品、每种试验菌,准备一个或多个可移入至少10mL试验溶液的试管。注:用试管而不用镜片盒,以便试验的有效技术操作。由于样品落液成分和试管材料之间可能存在不相容性,宜使用与落液成分相容的试管
在样品管中接人一种试验菌液,使其菌液浓度在1.0×105CFU/ml.~1.0×10°CFU/mL之间。保证接种菌的体积不超过样品体积的1%。充分混合使接种菌完全分散。6.3.1.2在20℃~25℃存放接种样品。监测存放温度并作记录。若产品对光敏感,试验过程宜避光操作。6.3.1.3对所有试验菌,在最短的推荐消毒时间的25%,50%、75%和100%时,另外,对霉菌和酵母菌在不少于最短的推荐消毒时间的400%时,取1.0mL接种样品测定活菌数。如果建议接触镜消毒过夜,则使用浸泡时间为8h。
6.3.1.4在规定的时间,吸取1.0mL样品,移人经验证的中和培养基中进行系列10倍稀释。用漩涡方式使混悬液充分混匀,然后静置使中和完全。中和条件基于恢复生长培养基对照试验(见6.3.2.2)。若样品中的抗微生物剂未充分失效或被中和,则用经验证的膜过滤法除去(见附录B)。6.3.1.5对合适的稀释液,用恢复生长培养基(如细菌用TSA,酵母菌用SDA和霉菌用PDA)制备的平板来测定活菌数,重复三次(除另有规定)。如果用膜过滤方法除去或中和抗微生物剂,将滤膜放置在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如果用倾倒平板的方法,保持倾倒前的琼脂低于50℃C。必要时,用于测定活菌数的琼脂培养基也可合含有抗菌失效剂或中和剂。6.3.1.6在30℃~35℃培养细菌恢复生长平板;在20℃~25℃或30℃~35℃培养酵母菌恢复生长平板;在20℃~25℃培养霖菌恢复生长平板。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最佳恢复生长的培养时间应确定。最短培养时间基于恢复生长培养基对照试验(见6.3.2。记录在平板上观察到的活菌数(CFU)。注:培养期间应定时地观察平板以防出现由于过度生长而无法计数的现象。5
TKANTKACa
YY0719.3—2009
6.3.1.7确定可计数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计算在规定时间点的微生物减少值。注:可计数平板指细菌和酵母菌为30CFU/亚~300CFU/皿,需菌为8CPU/皿~80CFU/皿,仅在10或10-的稀释级平板上观察到的除外
6.3.1.8在某一试验时间点,当所有样品稀释级的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时,如用“c”或“NR”(没有恢复生长来记录微生物没有生长。
6.3.2对照试验
6.3.2.1接种菌对照
通过将等量的接种菌接入如6.3.1.1所用的相同体积的适当的稀释液(如DPBST)中,使菌液浓度达到1.0×10°~1.0×10CFU/mL进行接种量计数。保证接种菌的体积不超过溶液体积的1%。充分混合使接种菌完全分散。在试验开始时估算对照溶液的每毫升菌落数(CFUI/mL)为了证明用于试验菌生长的培养基的适用性,并用来推算初始接种菌浓度。从每个试管中吸取适量涂布在恢复生长琼脂平板上,重复三次(除另有规定)。6.3.2.2恢复生长培养基对照
将消毒产品以1/10比例稀释至验证过的中和肉汤中混匀(1mL消毒产品加入9nL中和肉汤中)。将混合液静置,使中和作用完全。准备第二支对照管,加人1OmIL适合的稀释(如DPBST)。将适量试验菌接人上述试管中使每个平板接种菌为10CFU~100CFU。在环境温度下培养适当时间但不能有足够的时间使接种菌出现增殖。从每个试管中吸取适量溶液涂布至恢复生长琼脂平板上,重复三次(除另有规定)。
在30℃~35℃培养细菌恢复生长平板;在20℃~25℃或30℃~35℃培养酵母菌恢复生长平板在20℃~25℃培养霉菌恢复生长平板。确定细菌、酵母菌和霍菌的最佳恢复生长的最短培养时间。
检查中和肉汤中的恢复生长菌数至少是第二支对照管恢复生长菌数的50%。对每种试验菌均应进行此对照试验。
如果中和作用所需的稀释比例大于1/10,则应使用膜过滤法。试验开始和必要时,用每种试验菌验证样品的中和作用。6.3.2.3对照试验规定
如果任何对照试验数据不符合规定,相关试验无效时重复该程序。6.3.3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
a)标准名称;
b)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
批号:
有效期;
—制造商;
一贮存条件;
一有效物质及其浓度(若可用的);e
操作者姓名:
d)试验方案的偏离;
e)培养时间;
接种样品的存放时间;
g)试验结果。
如果产品通过直接杀菌试验的一类规范,属于为接触镜消毒护理产品。如果产品通过直接杀菌试6
验的二类规范和模拟杀菌试验的标准,属于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6.4模拟杀菌试验程序
6.4.1镜片接种
YY0719.3—2009
用代表性镜片类型进行模拟杀菌试验,例如低含水非离子型、高含水离子型、硅丙烯酸酯等。该试验宜用未使用的镜片。当使用单一镜片类型进行接触镜护理产品模拟杀菌试验时,每批样品用每种试验菌接种8个镜片,则每个配方用每种试验菌共试验24个镜片。当用所有亲水性镜片进行模拟杀菌试验时,每批样品用每种试验菌接种1类镜片(低含水非离子型)镜片和4类镜片(中和高含水离子型)镜片各4个镜片,则每个配方每种试验菌每种镜片类型其试验12个镜片,其他亲水性镜片类型可用于试验,但是,每批样品每种试验菌每种镜片类型至少应试验4个镜片。当用所有非亲水性镜片进行模拟杀茵试验时,每批样品用每种试菌接种4个硅丙烯酸酯镜片和4个氧硅丙烯酸酯镜片,则每个配方每种试验菌每种镜片类型共试验
个错片。当用所有亲水性和所有非亲水性镜片进行接触镜护理产品的模拟杀菌试验时,要求尿策工和第4组的亲水性镜片及硅丙烯酸酯和氟建丙烯酸酯的非亲水性镜片进行试验。
表4给出试验质需情数量
将试验镜片种对照造片的国葡朝上放置在无菌的培养血中。对每个镜片用c.01mL的接种菌接镜片之间的接触点处。
种在镜片下方培
面上。
在20℃
试验样品
批号1
批号?
批号3
同时用.01mL司样的接种菌直接接种在镜片的凹5℃放置5min~10min使接种菌吸附到镜片上SSE
表4所需镜片数凰
片类型试验
1类镇片)
试验至少3批接触护量产品。
每种试验菌的错片数
有亲水性镜片
类镜片
类镜片
所有非亲水生镜片试验54
硅丙烯酯
b如果用超过一种镜太类型进行试验,则每种试验菌每批样品每种类型至少用一个镜片。氟硅丙烯酸脂
C如果仅用一种镜片类型进特武验,则每种试验菌每批样品每种类型室少用个镜片。d用所有亲水性和所有非亲水性镜片进行模拟菌试验时,要求用以工每种镜片类型至少4个镜片进行试验:1类镜片和4类镜片的亲水性镜片及硅丙烯酸酯和氟硅丙烯酸酯的非亲水性镜片。6.4.2镜片处理
镜片吸附接种菌后,按制造商给消费者的接触镜消毒说明中的描述处理镜片,包括制造商规定的清洁,冲洗和浸泡等所有步骤。试验方案应规定清洁和冲洗的步骤和时间(如揉搓和冲洗次数以及冲洗体积等)。
6.4.3存活接种菌的恢复生长(见附录B膜过滤法操作程序实例)。6.4.3.1将适当体积经验证的中和培养基转移至过滤器(B.1.2.1)。中和条件基于恢复生长培养基对照试验(见6.4.4.2)。
6.4.3.2将每个试验镜片盒中的全部内含物(镜片和溶液)转移至过滤器内的中和培养基中,在过前已确定中和作用的时间(见附录B)。7
TKANTKACa
YY0719.32009
6.4.3.3用减压过滤溶液。用适当体积的中和培养基冲洗过滤器。6.4.3.4无菌地将镜片转移至适合接种菌恢复生长的琼脂培养基上。将相同的琼脂培养基(保持温度在50℃以下)覆盖在镜片上并使其冷却。6.4.3.5将试验滤膜移至含相应的固态培养基的平血表面上(与6.3.1.5用法相同)。6.4.3.6在30℃~35℃培养细菌恢复生长平板,在20℃~25℃或30℃~35℃培养酵母菌恢复生长平板;在20℃~25℃培养霉菌恢复生长平板。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最佳恢复生长的培养时间应确定。最短培养时间基于恢复生长培养基对照试验(见6.4.4)。记录在可数平板上观察到的菌落数(CFU)。培养期间应定时地观察平板以防由于过度生长而出现无法计数的现象6.4.4对照试验
6.4.4.1镜片接种对照
每个试验菌,将三个经接种的镜片移人内含稀释液(如DPBST)的试管中,旋涡混合30S。系列稀释,选择适当的稀释液,重复三次(除另有规定)接人平板来测定活菌数。此计数来确认进行模拟杀菌试验时接人镜片上的菌数是足够的平均菌数宜不少于2.0×10°CFU/片和不大于2.0×10°CFU/片。6.4.4.2恢复生长培养基对照
按6.4.3,准备三个过滤器(除另有规定),过滤器内含适当体积的中和培养基和消毒产品(见附录B),静置使中和完全。加人5CF~100CFU的试验菌(每个滤膜一种菌),过滤并按6.4.3培养用相应培养基来确定接种菌数,重复三次除另有规定)。保证中和肉汤滤膜上恢复生长菌数至少为接种菌数的50%。试验开始和必要时,用每种试验困验证样品的中和作用。6.4.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
a)标准名称;
b)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
—批号;
—有效期;
—制造商;
—贮存条件:
有效物质及其浓度(若可用的);c)操作者姓名;
d)试验方案的偏离;
)培养时间:
接种样品的存放时间:
g)试验结果。
如果产品通过直接杀菌试验的一类规范,属于接触镜消毒护理产品。如果产品通过直接杀菌试验的二类规范和模拟杀菌试验的标准,属于接触镜系统消毒护理产品。8
A.1概要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其他菌种保藏机构的试验菌
表A.1和表A.2分别列出试验菌及其保藏机构。来自各菌种保藏机构的菌种等同于ATCC菌株,表A1
其他菌种保藏机构的试验菌
绿胀杆南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粘质沙雷菌
白色念珠菌
MUAVCR
MOAVR218
CCM303
NCTC10211
CBS6431
NCPF3179
CCM1961
IFO13275
DSM799
DSM1578
NOYC1363
NCIMB8626
IFO1327
NCDO904
DSM30121
Q-85161
表A.2苗种保藏机构
美国菌种保藏机构,Rcck
swille,Ma,美国
Mikrobiologicky ustav
Akademie ved Cesk
荷兰真菌保裁机构,Ban
DSM1128
NRRLB-800
NCIB9318
NOB854
CDO813-60
DSM1386
YY0719.3—2009
DSM1385
NCTC10788
NCIB9155
IFO1594
republiky,布拉格,捷克共和国克微生物保藏机构,Pnradovedecka fakultaMasaryykovyunive zity,Hina,捷克共和国清伐克酵母保磁机构,Chemiee
ustavsABtislava,斯活伐克
制中心,亚特兰大,乔治亚州
巴黎,法国
德国微生物保蒙机构,Braunschweig,德国应用微生物研究所,东京大学,东京,日本日本大版发醇研究所
国家工业细菌保藏机构,阿伯工,苏格兰,英国国家工业和海洋细菌保威机构,阿伯丁,苏格兰,英国国家致病性真菌保藏机构,真菌参照标准实验室,公共卫生中心实验室,伦敦·英国国家菌种保藏机构,公共卫生中心实验室,伦教,英国国家醇母菌保藏机构,NutifcidSurrey,英国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中心,Peoria,伊利诺斯州,美国芬兰技术研究中心,VTT工业微生物保藏机构,Espoo,芬兰9
TKANT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Y医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