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TB铁路运输标准】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08 17:42:46
  • TB/T3399-201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B/T 3399-2015

  • 标准名称:

    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

  •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5.39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3399-2015.Concrete slab for CRTS I ballastless track.
1范围
TB/T 3399规定了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储运。
TB/T 3399适用于高速铁路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用有挡肩混凝土轨道板(以下简称轨道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175通 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736高 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 2183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TB 1042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T 292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TB/T 3275铁路混凝土
TB/T 3300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
JGJ 107钢筋机械连 接技术规程
3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轨道板应按经规定 程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本标准制造。
3.1.2轨道板应工厂 化生产,工厂应具有必要的工装设备和成熟的生产工艺。
3.2 材料
3.2. 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 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早强型水泥。水泥碱含量不应超过0. 60% ,三氧化硫含量不应超过3. 0% ,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TB/T 3275的规定。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45.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399—2015
CRTSⅡ型板式无硫轨道混凝土轨道板Concrete slabforCRTSIballastless track2015-07-15发布
国家铁路局发布
2016-02-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4检验方法
5检验规则
6标志和储运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轨道板绝缘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轨道板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TB/T3399—2015
iiKAoNiKAca
TB/T3399-2015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红亮、王召枯、寇胜宇、伍卫凡、江成、胡所亭、朱长华、禹志阳、赵秀丽、张恩龙、许非。
HiiKAoNni KAca
1范围
CRTSⅡ型板式无雄轨道混凝土轨道板TB/T3399—2015
本标准规定了CRTSⅡ型板式无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储运。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诈轨道用有挡肩混凝土轨道板(以下简称轨道板)。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手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73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21839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TB1042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T2922
TB/T3275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铁路混凝土
TB/T3300高速铁路有诈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轨道板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本标准制造。3.1.2轨道板应工厂化生产,工厂应具有必要的工装设备和成熟的生产工艺。3.2材料
3.2.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早强型水泥。水泥碱含量不应超过0.60%,三氧化硫含量不应超过3.0%,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3.2.2粗骨料应采用5mm~20mm连续级配碎石,不应使用卵碎石,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
细骨料采用天然中粗河砂,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应大于1.5%,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
不应使用具有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或砂浆棒膨胀率(快速法)大于或等于0.20%的碱一硅酸反应活性的骨料。当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为大于或等于0.10%且小于0.20%时,应采取抑制碱一骨料反应技术措施,并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抑制混凝土碱一骨料反应的有效性评价。在轨道板投产前、骨料来源改变以及骨料使用期达一年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按TB/T2922规定的方法对骨料的碱活性进行试验和评价。1
iiKAoNiKAca
TB/T3399—2015
拌和水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减水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3.2.4
矿物掺和料采用复合掺和料时,其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采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时,其性3.2.5
能应符合TB/T3275的相关规定。表1
氯离子含量
烧失量
三氧化硫含量
含水率
需水量比
游离氧化钙含量
氧化镁含量
活性指数
复合掺和料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105%
≤14%
≥125%
≥100%
注:需水量比和活性指数检验用水泥采用符合GB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且1d抗压强度为11MPa~15MPa,28d抗压强度为45MPa~55MPa。3.2.6
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应力筋应采用螺旋肋钢丝,其主要力学性能应满足表2的要求,主要外形尺寸应满足表3的要求,其他性能应符合GB/T5223的规定表2
抗拉强度(R)
届服强度(R.)\
断裂伸长率(A10)
最大力下伸长率(A)
预应力筋主要力学性能
技术指标
≥1570MPa
≥1420MPa
反复弯曲次数(弯曲半径R=25mm)松弛性能试验(初始应力相当于70%R)疲劳性能(上限荷载0.7F,应力幅180MPa)应力腐蚀性能(断裂时间,试验应力为70%R)弹性模量
≥4次
1000h后应力松弛小于2.5%
2×10°次脉动负荷后不断裂
中值平均
205GPa±10GPa
“对于没有明显届服强度的钢,届服强度特征值R。应采用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o.2。表3
公称直径
极限偏差
基圆尺寸
基圆尺寸
预应力筋主要外形尺寸
外轮廓尺寸
极限偏差
外轮廊尺寸
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单肋尺寸
0.42~0.45
iiiKAoNhiKAca
b)热轧带肋钢筋的性能应符合GB1499.2的规定。TB/T3399—2015
精轧螺纹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应满足表4的要求,主要外形尺寸应满足表5的要求,其材质c
应符合GB1499.2的规定。
表4精轧螺纹钢筋主要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R)
届服强度(Ra)
断裂伸长率
最大负荷伸长率
反弯试验公称直径d,的弯曲辊直径目
应力幅为2=。×αu时的疲劳强度(2×10°次)采用与配套螺母进行疲劳强度试验时,应力幅为2αA=g。×au时的疲劳强度(2×10°次)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强度的钢,屈服强度特征值R应采用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o.2表5精轧螺纹钢筋主要外形尺寸
公称直径
公称重量
公称横截面
螺纹根直径
预埋套管应满足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肋高
绝缘热缩管和绝缘塑料夹应符合下列规定:材质为聚丙烯且受热不应产生卤素气体。介电强度不应小于30kV/mm。
绝缘电阻应大于1×1012。
热膨胀系数不应大于15×10-5。热缩后耐压不应低于31.5kV。
肋间距
10.0±0.3
技术指标
≥550MPa
≥500MPa
≥10.0%(A)
≥15.0%(As)
≥215MPa
≥200MPa
螺纹肋倾
螺纹肋
左旋螺纹
绝缘塑料夹的纵横向卡口间厚度1.3mm~2.0mm;体积:直径为8mm钢筋间规格小于2cm2,其余直径钢筋间规格小于2.5cm2;脱卡力不应小于200N。3.2.9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减水剂、矿物掺和料、复合掺和料的存储、使用及检验等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钢材的存储、使用及检验应符合TB10424的规定。3.2.10骨料应有人厂复检报告单,其他材料和预埋件应有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复检报告单。3.3制
3.3.1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模板安装、钢筋入模、预应力张拉、浇筑成型、脱模等工艺要求。
3.3.2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保证轨道板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3.3.3预应力筋采用机械定长切断,不应使用电焊切割;用于每个台座的预应力筋间下料长度极限偏差不应大于万分之二;预应力筋在切断和移运时应保持顺直,防止变形、碰伤和污染。3
HiiKAoNhiKAca
TB/T3399—2015
钢筋编组及预埋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普通钢筋加工时,切断刀口应平齐,两端头不应弯曲。下料长度极限偏差应符合表6的要求。表6普通钢筋下料长度极限偏差
直径为8mm的螺纹钢筋
直径为16mm的螺纹钢筋
直径为20mm的精轧螺纹钢筋
极限偏差
上、下层钢筋网片分别在专用胎具上制作,网片钢筋间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MQ2。在专用胎具上安装绝缘热缩管或绝缘塑料夹,间距极限偏差为±5mm。其中绝缘热缩管应采用电加热热缩工艺。
钢筋编组人模后,下层钢筋网片与定位预应力筋间、上层钢筋网片与精轧螺纹钢筋间应进行绝缘处理,钢筋间的电阻值不应小于2MQ2。钢筋在模板中位置的极限偏差应满足表7的要求。e)
表7,轨道板内钢筋位置的极限偏差序
普通钢筋
预应力筋
精轧螺纹钢筋
钢筋保护层
极限偏差
轨道板内所有预埋件应按设计图位置和间距准确安装,并应与模板牢固连接,保证混凝土振动成型时不移位。
轨道板内钢筋不应与预埋件相碰。g)
施加预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次张拉前应对锚具的锚简和锚片进行检查和清理。a)
预应力筋采用整体张拉方式,张拉分两个阶段。初张拉:将预应力筋张拉至约张拉控制值的20%,安装中间挡板,并锁定在模具上。1)
终张拉:将预应力筋张拉至张拉控制值,张拉结束后,利用调整环使液压缸止动并卸压。2)
c)预施应力值应采用双控,以张拉力读数为主,预应力筋伸长值作校核。实际张拉力、伸长值与设计值偏差不应超过5%,实际单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设计值偏差不应超过15%
张拉过程中,始终保持同端千斤项活塞伸长值间偏差不大于2mm,异端千斤顶活塞伸长值间偏差不大于4mm。
张拉体系设备应整体标定,有效期不应超过1年,其中单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力检测周期不应超过三个月。
轨道板正式生产前,应测试预应力筋与模板摩擦、张拉横梁和台座变形等引起的预应力瞬时损失,并根据设计预应力值计算确定每个台座的控制张拉力和相应伸长量。正式投产后,每生产10000块轨道板,需再次检验预应力瞬时损失。4
HiiKAoNni KAca
3.3.6混凝土配制和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TB/T3399—2015
a)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不应大于480kg/m2,水胶比不应大于0.32,混凝土含气量应为2%~4%。b)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误差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c)
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浇筑时应保证钢筋和预埋件的正确位置,每块板浇筑时间不宜超过20min。
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应在5℃~35℃,混凝土人模温度应控制在5℃~30℃。调高预埋件位置极限偏差为-3mm。e)
每块轨道板浇筑成型后,混凝土初凝前,应对板底混凝土面进行刷毛,刷毛深度应为1mm~2mm。
试生产前应对所选用水泥、骨料、掺和料、减水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性、电通量试件各一组,氯g)
盐环境下氯离子扩散系数试件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由不同原材料带人混凝土内的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和三氧化硫含量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h)每个台座最后一块轨道板浇筑成型过程中,取样制作3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用于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和28d抗压强度检测。每隔15d制作1组28d混凝土弹性模量试件。28d试件制作完成后采用同步养生,脱模后再进行标准养护。试件制作、养护的其他要求应符合TB/T3275的规定。
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a)轨道板浇筑成型后应立即进行覆盖保湿、保温养护。b)在养护期间,轨道板芯部温度不宜超过5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60℃。3.3.8预应力筋放张及轨道板脱模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0%,且不应低于48MPa。a)
预应力筋采用整体放张方式,在放张过程中应保证4台千斤项动作同步。b)
预应力筋放张完成后,先切断在张拉台座1/2处模板间的预应力筋,再切断在张拉台座1/4c
和3/4处模板间的预应力筋,最后切断其余模板间的预应力筋。d)脱模时,轨道板表面与周围环境温差不应大于20℃。脱模后应立即对轨道板进行覆盖保湿保温养护,厂房内养护时间不应少于24h。轨道板脱模后在厂房内的专用支架上临时存放,每组支架上存放3层,每层间安放4个垫块,垫块应上下对齐,垫块的规格尺寸和支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块高度极限偏差为±2mm;承载面应平行,偏差不应大于2mm。
e)当轨道板表面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差不大于15℃时,方可撤掉覆盖物将轨道板运出厂房存放。
3.3.9毛坏板存放应符合下列规定:毛坏板存放时间不应少于28d。
每垛毛坏板不超过12层,板与存放基础之间以及每层板间安放4个垫块,垫块应上下对齐,支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c)车
轨道板存放基础应坚固平整。
3.3.10毛坏板应采用数控机床进行打磨。3.3.11轨道板正常打磨过程中,每周用全站仪测量1块成品板。当打磨机的测量数据出现问题或测量误差时,应用全站仪进行复测。3.3.12轨道板打磨完成后,应清除套管内的积水和杂物,注人长效油脂后封盖或安装扣件,油脂质量及用量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iiKAoNhiKAca
TB/T3399—2015
轨道板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轨道板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及检验要求号
检验项目
精轧螺纹钢筋外露长度
预应力筋丝位
1~20个承轨台拱高实际高差与
标准高差的偏差(10个承轨台测量基础上,测量长度为5.85m)
1~20个承轨台拱高实际高差与
标准高差的偏差(3个承轨台测量基础上,测量长度为1.3m)
成品板
承轨台
预埋套管
承轨台直线度实际偏差与理论偏差之差(10个承轨台测量基础上,测量长度为5.85m)
单个承轨台钳口间距
承轨面与钳口面夹角
轨底坡
承轨台之间钳口间距
距承轨面120mm深处偏离中心
线距离
轨道板外观质量应符合表9的规定。极限偏差
+5.0/-2.0
表9轨道板外观质量及检验要求
检查项目
肉眼可见裂纹
承轨部位的表面缺陷
上边缘的破损或混凝土掉角
底面边缘破损或混凝土掉角
可见范围内的泌水深度
预埋套管内混凝土淤块
轨道板外观
精轧螺纹钢筋端部
调高预埋件、预埋套管的数量
接地端子与轨道板表面
轨道板编号
质量要求
每批检查数量
(出厂检验)
除个别预裂缝允许出现宽度小于0.2mm的非贯通裂纹外,其他部位不允许气孔、粘皮、麻面等缺陷的深度≤2mm、长度≤20mm
深度≤5mm;面积≤50cm2
长度≤15mm
深度≤5mm
表面颜色一致,无油污
检查项别
检查项别
3.4.3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应满足F300的要求。3.4.4混凝土的电通量应小于1000C。TB/T3399-2015
3.4.5在氯盐环境下使用的轨道板,其混凝土56d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不应大于5×10-12m2/s。3.4.6混凝土碱含量不应超过3.0kg/m。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混凝土三氧化硫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0%。预埋套管抗拔力不应小于60kN。3.4.7
3.4.8单块轨道板钢轨电感相对偏差量不应大于±3%,钢轨交流电阻相对偏差量不应大于15%。轨道板接地端子、接地钢筋的位置、数量及焊缝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4.9
3.4.10轨道板力学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a)
轨道板静载强度应满足表10的要求。表10轨道板静载强度要求
轨下截面正弯矩
注:MsR、MmR—
Mso.1Mma1
Mso.05.Mmo.0s
≥21kN·m
≥26kN·m
≥34kN·m
≥48kN·m
板中截面负弯矩
≥21kN·m
≥27kN·m
≥37kN·m
≥42kN·m
轨下截面和板中截面的设计开裂弯矩,在此弯矩作用下板两侧出现第一条长约15mm裂缝;设计开裂弯矩,在此弯矩作用下第一条裂缝宽度承载状态下达到0.1mm;设计开裂弯矩,在此弯矩作用下裂缝在卸载后最大宽度为0.05mmMsB、M—设计断裂弯矩。
轨道板疲劳性能(轨下截面)要求:经2×10°次荷载循环后,在有荷载状态下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2mm,卸载后残余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07mm。4检验方法
4.1轨道板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应采用通用或专用仪器、工具量测。4.2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拌和水、减水剂和矿物掺和料性能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4.3矿物掺和料的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游离氧化钙含量、氧化镁含量按GB/T17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需水量比按GB/T18736规定的方法(矿物掺和料的量采用实际用量)进行,含水量和活性指数(矿物掺和料的掺量采用实际用量)按GB/T18046规定的方法进行。4.4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4.5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4.6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4.7混凝土电通量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4.8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4.9混凝土总碱含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按TB/T3275规定的方法进行换算。4.10预应力筋应力腐蚀试验按GB/T21839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他性能试验方法按GB/T5223规定的方法进行。
4.11精轧螺纹钢筋试验参照GB1499.2规定的方法进行,精轧螺纹钢筋与配套螺母的疲劳强度试验按JGJ107规定的方法进行。
4.12预理件的外观,主要尺寸应按扣件系统相关要求检验,预理套管内螺纹采用通止规检验。预理套管抗拨力试验应按TB/T3300规定的方法进行。4.13轨道板钢筋间绝缘性能采用500V兆欧表检测。检测时,以纵向钢筋作为测量的基准钢筋,检7
TB/T3399—2015
测每根横向钢筋与相连的纵向钢筋间的电阻。4.14轨道板绝缘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4.15轨道板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5检验规则
5.1一般要求
5.1.1板厂应对轨道板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5.1.2轨道板应按批检验,同一班次、同一台座制成的轨道板为一个检验批。5.1.3轨道板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5.2型式检验
5.2.1型式检验项目应包括3.2和3.4中包含的所有技术要求。5.2.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
正式投产前;
连续生产两年时;
材料、工艺有重大变更时;
停产6个月及以上又恢复生产时;e)
用户提出异议时。
5.2.3型式检验抽样数量为3块,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及绝缘性能全检。抽取1块轨道板中的3个套管进行抗拔力试验。
5.2.4随机抽取1块轨道板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力学性能检验时,在轨道板上锯取4块65cm宽的轨枕单元,每一轨枕单元用于一个试验。试验在28d龄期后进行。a)静载试验时,轨下截面正弯矩取2块轨枕单元,板中截面负弯矩取1块轨枕单元:b)疲劳试验时,轨下截面正弯矩取1块轨枕单元。5.3出厂检验免费标准bzxz.net
5.3.1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轨道板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混凝土弹性模量、预埋件抗拔力和轨道板绝缘性能。
5.3.2轨道板外形尺寸的检验数量见表8。5.3.3轨道板外观质量应逐块检验。5.3.4每批分别检验一组预应力放张时及28d混凝土抗压强度。每15d检验一组28d混凝土弹性模量。
5.3.5预埋套管抗拔力试验每批随机抽检1块轨道板,抽取3个套管进行试验。5.3.6轨道板的绝缘性能每批检验10%。5.4判定
5.4.1外形尺寸应符合3.4.1的规定,其中A类项别单项项点合格率不小于95%、B类项别单项项点合格率不小于90%、C类项别总项点合格率不小于90%时,判为合格。5.4.2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型式检验判为合格。其中,当静载强度试验中有一个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重新抽取相同类型的截面及相应的数量复检,复检轨枕单元的所有受检面全部合格时,判为合格。
5.4.3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均满足要求,该批轨道板判为合格。仅由5.4.1或轨道板绝缘性能判为不合格批的轨道板,允许工厂对该批轨道板逐块检验筛选。6标志和储运
6.1轨道板顶面应按设计位置压出轨道板规格、模板编号、制造厂名、制造年份等永久性标志。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