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3197-2018 列车过分相系统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

【TB铁路运输标准】 列车过分相系统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
- TB/T3197-2018
- 现行
标准号:
TB/T 3197-2018
标准名称:
列车过分相系统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2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3197-2018.Train netural-section passing system-On-board automatic netural-section passing device.
1范围
TB/T 3197规定了采用地面磁感应器方式的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含车载设备和地面定点设备)的环境条件、技术要求控制方式与主要性能指标、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TB/T 3197适用于由交流接触网供电的电力机车、电动车组。
TB/T 3197不适用于地铁、城轨车辆以及其他由直流接触网供电的机车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8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6.1标准 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CB 146.2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GB/T 4208- -2017 外壳防 护等级( IP代码)(IEC 60529 :2013 ,IDT)
CB/T 21413.1-200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IEC60077-1:1999 ,IDT)
GB/T 21414- -200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IEC61991:2000,IDT)
GB/T 21563- -200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 击和振动试验( IEC 61373:1999 ,IDT)
GB/T25119- -2010 轨道交通机车 车辆电子装置(IEC 60571 :2006 , MOD)
GB/T 25343(所有部分)铁路应用 轨道 车辆及其零部件的焊接
CB/T34571- -201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布线规则
TB/T 1878预应力混凝 土枕疲劳试验方法
TB/T 3396.4高速 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4 部分:组装疲劳性能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面定点设备ground pointing device
安装于接触网电分相区(以下简称为分相区)前后的轨道固定位置,用以提供位置.距离等信息的装置或设备。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197-2018
代替TB/T3197—2008
列车过分相系统
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
Train netural-section passing system-On-board automatic netural-section passing device2018-04-12发布
国家铁路局
2018-1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环境条件
技术要求
控制方式与主要性能指标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TB/T3197—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TB/T3197—2018
本标准代替TB/T3197—2008《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系统技术条件》。与TB/T3197-—2008相比,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一修改了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的环境条件(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第5章);一增加了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的一般要求(见5.1);修改了地面定点设备的技术要求(见5.2,2008年版的5.1、6.1);一修改了信号接收设备的技术要求(见5.3,2008年版的5.2、6.2);修改了车载控制设备的技术要求(见5.4,2008年版的6.3);一修改了信号处理设备的主要参数(见6.1.4,2008年版的7.1.3);修改了地面磁感应器的安装距离的确定方式、安装要求(见6.2.1、6.2.3,2008年版的7.2.1、7.2.2、7.2.4);
一修改了信号接收设备的安装要求(见6.3,2008年版的7.3);一删除了多设备的联合控制(见2008年版的7.3);修改了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见第7、8章,2008年版的第8章);一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见第9章,2008年版的第9章)。本标准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李鹏、李小平、刘灿、方毛仔、曾晓安、范祚成。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3197—2008。I
1范围
TB/T3197-2018
列车过分相系统
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地面磁感应器方式的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含车载设备和地面定点设备)的环境条件、技术要求、控制方式与主要性能指标、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由交流接触网供电的电力机车、电动车组。本标准不适用于地铁、城轨车辆以及其他由直流接触网供电的机车车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146.2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13,IDT)GB/T21413.1一200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IEC60077-1:1999,IDT)
GB/T21414—2008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隐患防护的规定(IEC61991:2000,IDT)GB/T21563—200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IEC61373:1999IDT)重机车车辆电子装置(IEC60571:2006,MOD)GB/T25119—2010轨道交通
GB/T25343(所有部分)铁路应用轨道车辆及其零部件的焊接GB/T34571一2017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布线规则TB/T1878预应力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TB/T3396.4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4部分:组装疲劳性能试验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地面定点设备
ground pointing device
安装于接触网电分相区(以下简称为分相区)前后的轨道固定位置,用以提供位置、距离等信息的装置或设备。
信号接收设备signal receivingdevice接收地面定点设备信号的装置。注:信号接收设备通常安装于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上。3.3
fon-board control device
车载控制设备
在过分相系统中,处理相关信号、控制整个系统工作的装置。注:车载控制设备通常安装于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上。1
TB/T3197-2018
预告信号precautionsignal
在规定距离(预告点)处车载设备接收到的地面定点设备的信号。3.5
precautionmode
预告模式
车载控制设备依据“预告信号”而进人的操作模式。3.6
强迫断信号forcedbreaksignal
在规定距离(强迫断点)处车载设备接收到的地面定点设备的信号。3.7
强迫断模式forcedbreakmode
车载控制设备依据“强迫断信号”而进入的操作模式。3.8
recovery signal
恢复信号
沿列车前进方向在电分相区另一侧,在用于反向运行的预告、强迫断点处,车载设备感应接收到的地面定点设备的信号。
recovery mode
恢复模式
车载控制设备依据“恢复信号”而进人的操作模式,注:“预告”“强迫断”与“恢复信号为同一类型信号,区别在于信号出现的位置不同,控制设备接收到信号后采取不同的操作模式。
4环境条件
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在以下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海拔不超过2500m。
地面定点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允许-50℃~+80℃;信号接收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允许-40℃~b)
+70℃;车载控制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允许-25℃~+70℃,短时(10min)可达85℃。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5%(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c
地面定点设备应具有防振、防水、耐腐蚀、耐紫外线辐射和抗电磁干扰能力,能适应各种恶劣d)
环境,耐用并具有互换性和易维护性。e)
信号接收设备安装于转向架时,应能承受GB/T21563一2008的2类要求的冲击和振动;安装于车体时,应能承受GB/T21563一2008中1类B级要求的冲击和振动,无故障或损坏(如变形、开裂,脱落)。
信号接收设备安装于车体外部时,应能承受机车或动车组正常运行时的风、霜、雨、雪、沙尘天f
气和偶尔发生的盐雾、酸雨等现象。)车载控制设备应安装在能防止风、霜、雨、雪直接侵装的车体内或车体外部的箱体内。h)生物条件应符合GB/T21413.1—2008中7.5的规定。化学活性物质应符合GB/T21413.1—2008中7.6的规定。i
机械活性物质应符合GB/T21413.1—2008中7.7的规定。j
当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使用环境条件超出上述条件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各部件的外观、电气和机械接口、外形尺寸、重量、涂装等应符合有关技术2
条件的要求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TB/T3197-2018
5.1.2设计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非金属材料应采用无卤、无石棉、低烟、无毒、阻燃、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电子元器件宜采用环保器件,其装配宜采用无铅焊接工艺:具体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1.3安全措施应符合GB/T21414—2008的要求。5.1.4信号接收设备和车载控制设备的布线应满足GB/T34571一2017的规定,焊接应满足GB/T25343(所有部分)的规定,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2地面定点设备
5.2.1安装于轨道,应采用防盗、防丢失设计,应保证不易损坏、不易丢失、易于施工,安装应符合GB146.2的限界要求。设备安装后不应干扰其他既有设备工作。5.2.2识别半径应大于或等于0.3m,所提供的定位误差应小于或等于2m。5.2.3各地面定点设备所提供的信号应是唯一的,应易于被接收设备区分。5.2.4对安装于轨道的地面定点设备,有诈轨道区段安装在轨枕上,宜采用分体式安装形式;无确轨道区段应牢固安装手整体道床上。5.2.5重载和普速线路宜采用磁感应器作为地面定点设备;高速线路宜采用应答器为主,磁感应器为辅的地面定点设备方案。
5.3信号接收设备
设备安装应符合GB146.1的限界要求,确保稳定、牢固(采取防松措施)、易于更换。设备的安装布置应采用究余备份,当单台设备故障时,应保证整个系统可维持使用。对车辆运行过程中异物的撞击应具有防护能力。5.4车载控制设备
5.4.1可以为单独的控制装置或信号处理器。5.4.2控制装置在实现过分相的自动控制时,应同时允许司乘人员通过手动进行控制;当司乘人员在进行手动控制时,控制设备仅起监督,保障作用。5.4.3控制装置对车载设备的控制应符合过分相时对车载设备的操作规程。5.4.4控制装置对牵引力应具有分级控制能力。5.4.5信号处理器是对地面定点设备信号进行处理并发出过分相指导信号。5.4.6应具备识别、隔离地面干扰信号的能力。5.4.7应具有自检和故障显示功能,故障时,可自动或手动隔离过分相功能,隔离该功能后不应影响车辆的其他功能。
5.5电缆线的连接及固定
信号接收设备的信号电缆线在车体外的部分应采取防护措施。连线上应有不易污损的线号。为便于检修和维护,信号电缆线应通过接线转接盒或者转换插座接人车内,信号接收设备、插头、插座、接线转接盒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防油污性能。6控制方式与主要性能指标
6.1主要技术参数
6.1.1速度范围
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适用的运营速度范围为10km/h~250km/h。6.1.2地面磁感应器
地面磁感应器技术参数如下:
a)最大磁能积BH大于或等于230kJ/m2;b)剩余磁感应强度Br大于或等于1.1T;c)剩余磁感应强度Br衰减量小于8%o/年;3
TB/T3197-2018
d)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800MPa。6.1.3信号接收设备
信号接收设备技术参数如下:
a)绝缘电阻(信号线对外壳)大于或等于50MQ:输出感应信号幅值大于1.3V;
输出感应信号宽度大于7ms:
防护等级不低于GB/T4208一2017规定的IP55等级。d)
6.1.4信号处理设备
工作电源和接口信号电平应符合适用车辆的控制电源标准,工作电源的电压变化应满足GB/T25119—2010中5.1.1.1的要求。6.2地面磁感应器的安装
6.2.1安装距离的确定
6.2.1.1磁感应器安装于电分相区两侧,安装距离视具体技术方案而定,这里仅说明安装时距离测量的方法。
6.2.1.2以电分相区两侧断字标牌为基准,向远离分相区方向测量一定距离,定下第一个磁感应器的安装位置(强迫断点),再以这个点向远离分相区方向测量一定距离,定下第二点的位置(预告点)。6.2.1.3反向运行时的预告点和强迫断点,同时也作为正向运行时的恢复点使用,如图1所示。(电分相区)中性区段
磁感应器
断字标牌Www.bzxZ.net
接触网
6.2.1.4关于图1中a、b距离,宜采用以下两种规格,其中a。为断字标牌到中性区段两端垂直投影点的距离。
a)a=a。+30m,b=265m,适用于货运专线;b)a=a。+5m,b=170m,适用于其他线路。6.2.2轨道左右安装位置的确定
每个分相点附近单股道安装4个磁感应器,按图1位置安装,“预告”信号磁感应器在列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强迫断”信号磁感应器在列车前进方向的左侧。4个磁感应器完全一样,不分编号,不区分单线、复线,上行、下行。
6.2.3安装要求
6.2.3.1安装在电分相区段规定距离处的左右各2根共4根轨枕,磁感应器位置应与图1中标识的位置一致。
6.2.3.2磁感应器不应处于道岔和钢轨接头处,应避开信号机及其他信号轨旁设备,距离大于或等于1m。如果原定位置不适合安装,可将安装位置在土2m范围内适当调整。磁感应器固定在钢轨外侧,其中心距钢轨内侧工作边水平距离(335±15)mm,距信号接收设备垂直距离大于或等于150mm;安装时应保证信号接收设备处磁感应强度不低于0.004T,运营过程中不低于0.0036T。4
6.3信号接收设备的安装
TB/T3197-2018
6.3.1信号接收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司机室。对于电力机车应对称安装在机车下部左右两侧;对于电动车组应对称安装在两端头车下部左右两侧。每台车(无论电力机车还是电动车组)安装4套信号接收设备,前后端各2套。不同类型车辆安装位置示意见图2、图3、图4。信号接收设备
电力机车1(单节)
信号接收设备
电力机车2(双节或多节)
信号接收设备
电动车组
6.3.2信号接收设备安装时应提供调节功能,水平方向距离车体中心(1053±15)mm,垂直方向距离钢轨表面110*l°mm且不低于排障器最低高度。特殊情况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4车载控制设备
6.4.1功能和接口
6.4.1.1车载控制设备作为过分相系统的主要部件,应具有信号采集处理、提示报警等功能,控制装置还应具有辅机系统控制,牵引力控制主断路器控制等功能。6.4.1.2电源、外部接口信号符合适用车辆控制设备的电平要求。6.4.2信号的判断与处理模式
6.4.2.1列车运行至电分相区前a+6处(预告点)位置时,将右侧(列车前进方向,下同)接收设备收到的定点信号判定为“预告”信号并进人“预告模式”:控制装置控制列车牵引力平稳下降至零,分断主断路器。
6.4.2.2列车运行至电分相区前a处(强迫断点)位置时,将左侧接收设备收到的信号处理为“强迫断”信号。控制设备收到“强迫断”信号前,如果已接收到“预告”信号并按“预告模式”处理完毕,则“强迫断”信号不起作用。否则进人“强迫断模式”:控制装置立即封锁牵引力输出,分断主断路器。6.4.2.3列车运行至电分相区之后α处(恢复点1)时,将右侧接收设备收到的信号判定为“恢复1”信号;运行至电分相区之后α+b处(恢复点2)时,将左侧接收设备收到的信号判定为“恢复2”信号。“恢复1”恢复2”信号都可以使系统进人“恢复模式”:发出“合主断”指令,控制装置控制辅机系统重新启动,等待辅机系统启动完毕后,将牵引力恢复到过分相之前工况。“恢复”信号的采用,可视具体要求,使用两个信号或指定某一个信号为有效。当采用双信号恢复时,“恢复2”信号作为“恢复1”信号的备份,接收到“恢复1”信号并进人“恢复模式”后,恢复2”信号失效。通过分相区后的恢复功能也可5
TB/T3197—2018
以结合其他检测方式(如网压检测)实现。6.4.2.4当信号接收设备距离受电弓较远时(如电动车组),控制设备应在列车通过分相区后进行距离补偿或增加其他辅助方法(如网压检测),确保闭合主断路器时受电弓已进人到有电区。6.4.3保护措施
6.4.3.1车载控制设备内部控制电路与对外接口间应采取电路隔离措施。6.4.3.2车载控制设备具有外部线路短路保护功能。6.4.3.3车载控制设备应采取电气保护措施确保对电源极性反向的保护。7检验方法
7.1车载控制设备按GB/T25119—2010中表2的项目进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信号接收设备按GB/T25119—2010中表2的型式试验项目进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并在型式试验增加防水防尘试验,试验按GB/T4208—2017要求进行。7.3安装于轨枕的地面定点设备按TB/T1878、TB/T3396.4的项目进行检验,其他安装方式的地面定点设备依据相应技术要求进行检验。8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2出厂检验
8.2.1对每台出厂的产品,制造商都应进行出厂检验。8.2.2在出厂检验过程中,若任意一项不合格,均判该产品不合格。8.3型式检验
8.3.1检验样品在出厂检验的合格品中抽取,数量为1台。8.3.2型式检验全部项目应在同一次抽样的样品上进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该产品合格;若发现任意一项不合格,则该产品不合格,8.3.3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产品的结构、工艺或材料的变更影响到产品的某些特性或参数变化时,应部分或全部检验;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发生不允许的偏差时;c)
连续生产的定型产品每满4年时:转厂生产或停产3年及以上重新生产时。e)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9.1产品标志
每台车载控制设备均应在易见部位牢固安装有耐久、不易腐蚀、标注清晰的铭牌和其他标志,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应能清楚辨识。铭牌应至少标明以下内容:a)产品型号及名称;
b)出厂序号;
出厂年月;
制造商名。
9.2包装
9.2.1产品包装应牢固,能防潮、防尘、防振,保证在正常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9.2.2
包装箱内应附有以下文件:
装箱单:注明产品装箱日期;
产品检验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
包装箱外应注明:
制造商名称;
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及制造日期;注明“小心轻放”“勿受潮湿”等标志;收货单位、名称、地址。
运输和储存
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应碰撞、倾斜、雨淋。9.3.1
TB/T3197—2018
车载控制设备、信号接收设备、地面定点设备应保存于通风良好,温度为-40℃~+70℃,相对湿度不大于90%,有防潮、防腐、防尘措施的室内。3装有地面定点设备的轨枕可按一般轨枕的储存要求进行存放。9.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1936.4-1987 铁路装卸作业标准 装载机作业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T10059-98铁 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3506-2018 动车组用整体车轮设计准则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