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2827.3-2015 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 第3部分:同轴连接器
标准号:
YD/T 2827.3-2015
标准名称:
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 第3部分:同轴连接器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3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827.3-2015.Passive RF and microwave devices, intermodulation level measurement Part 3: Measurement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 coaxial connectors.
1范围
YD/T 2827.3规定了一种对同轴连接器进行撞击的测试方法,用来评估他们对弱连接及连接器内颗粒的鲁棒性。这种方法尽可能消除电缆的PIM(无源互调)影响而独立测量连接器。
对于其他连接器(例如固定在平面导体上连接器)可以将同轴电缆替换为适当的传输线( 例如空气导线,带状线等)。为了评估连接器受机械应力的影响,在测量无源互调时要对同轴连接器施加一系列的机械应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IEC 62037-1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Passive RF and microwave devices,intermodulation level measurement-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ing methods)
IEC 62037-4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第4部分:同轴电缆(Passive RF and microwave devices, intermodulation level measurement: Part 4: Measurement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 coaxial cables)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M Intermodulation 互调
PIM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无源互调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827.3-2015
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
第3部分:同轴连接器
PassiveRFandmicrowavedevices.intermodulationlevelmeasurementPart3:Measurementofpassiveintermodulationincoaxialconnectors
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测试方法·
测试示例
装置的连接
4.3确定频率测试
注意事项
5报告:
YD/T2827.3-2015
YD/T2827.3-2015
YD/T2827《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分为6个部分: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同轴电缆组件:
第3部分:同轴连接器:
一第4部分:同轴电缆:
第5部分:滤波器类器件:
第6部分:天线。
本部分为YD/T2827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了IEC62037-3:2012,“PassiveRFandmicrowavedevices,intermodulationlevel measurement-Part 3: Measurement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 coaxial connectors\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翔、曹景阳、李科、余永昌、高峰、林显添、韩烽。iiKAoiKAca
1范围
YD/T2827.3-2015
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第3部分:同轴连接器
本部分规定了一种对同轴连接器进行撞击的测试方法,用来评估他们对弱连接及连接器内颗粒的鲁棒性。这种方法尽可能消除电缆的PIM(无源互调)影响而独立测量连接器。对于其他连接器(例如固定在平面导体上连接器)可以将同轴电缆替换为适当的传输线(例如空气导线,带状线等)。为了评估连接器受机械应力的影响,在测量无源互调时要对同轴连接器施加一系列的机械应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IEC62037-1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PassiveRFandmicrowave devices, intermodulation level measurement - Part l: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ing methods)IEC62037-4无线通信射频和微波器件无源互调电平测量方法第4部分:同轴电缆(PassiveRFandmicrowave devices, intermodulation level measurement: Part 4: Measurement of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incoaxial cables)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ntermodulation
PIMPassive Intermodulation
无源互调
4测试方法
4.1测试示例
可以使用两个配置之一:
a)配置1:多端口被测设备
为了减小传输线的影响,用尽可能短的电缆,连接同种型号的连接器。b)配置2:单端口被测设备
一个连接器要按照其设计安装一定长度的传输线,保证传输线在接收频段的最低频率上至少有10dB的衰减。
注:正确的安装方法和技术对同轴电缆连接器操作非常重要。4.2装置的连接
装置应按照IEC62037-1中的描述连接。4.3确定频率测试
由于连接器及传输线的长度对相位的影响(配置1),当测量反射传输模式时,在测试频段内最大互调值的频率可能并不固定,应通过选择合适方式找到互调最大值。1
HiiKAoNiKAca
YD/T2827.3-2015
扫频方法是把f1固定在传输频段的最低端而逐步调低2,2从在接收频段内产生互调的所有频率组合的最高频率开始一直降低到最低频率。如果需要,以上步骤可以反过来将2固定在传输频率的最高端,而将几从频段的最低频率开始逐步调高。如果采用固定的频率,可以安装不同长度的电缆来保证无源互调产物得到同相叠加。然后,分别安装测试另外2个的被测设备,其中第一个比原来的长2/6,第二个比原来的长/3(入为接收频率的波长)。测量此三套装置的无源互调,选取产生最大互调的被测设备,并对此被测设备进行撞击试验。也可以使用多个固定频率来替代不同长度的电缆。在产生最大互调的频率进行撞击测试。4.4注意事项
电缆在用作负载前应按照IEC62037-4的描述对其测试,确定其具有合适的PIM性能。4.5撞击
按照图1所示安装好被测设备。按照表1实施至少5次撞击。具体撞击装置如图1所示,金属块和管的描述如图2所示。
金属管应垂直于被测装置,偏差在土3°。撞击点应沿着连接器的长度方向尽可能多的覆盖到不同的区域,但是不要用旋转或者其他方式断开重新配置被测设备。
记录每一次撞击期间(包括撞击中和撞击后)的最大互调测量值。表1撞击试验金属块的建议值
连接器接口
注1:黄铜棒的长度应大于它的直径重量(最小值)
注2:给定值仅作为建议,用户和测试方可以协商决定数值。一金属块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无源互调测试仪
连接器
支撑木块
管与待测
设备之间
无接触
图1撞击试验示意图
无源互调测试仪
掉落高度(最小值)
(mm)
iiiKAoNiKAca
5报告
管:材料任意
金属块:平头,重量见表1
撞击装置示意图
YD/T2827.3-2015
如果掉落高度、金属块质量和距离同表中的不一致,需要在报告中记录,并记录每一次撞击试验前、中、后的无源互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
- YD/T810-1996 首日封
- YD/T2742-2014 分组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 YD/T2923-2015 移动分组核心网域名系统(DNS)设备技术要求
- YD/T1190-2002 基于网络的虚拟 IP 专用网(IP-VPN)框架
- YD5053-1998 电话网网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YD/T1550.5-2007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lub 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5部分:用于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
- YD/T1581-2007 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空中接口 MAC 层
- YD/T2327-2011 ADSL系统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 YD/T2980-2015 基于 IMS 的固定网语音业务计费系统计费性能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 YD/T1251.3-2003 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 边界网关协议(BGP4)
- YD/T1681-2007 2GHz cdma2000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二阶段)空中接口
- YD/T1753-2008 支撑网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2182-2010 基于 IMS 的即按即说(PoC)业务总体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 YD/T1584.2-2007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接口功能
- YD/T1737-2009 互联网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行业新闻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