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分类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4 16:54:03
  • YDB127-201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B 127-2013

  • 标准名称:

    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分类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67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B 127-2013.Classifications of 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s for telecom network and Internet.
1范围
YDB 127规定了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分类原则以及各类系统的管理范围、管理能力和主要用途。本标准不涉及业务支撑系统(BSS)。
YDB 127适用于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产品。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SS                        业务支撑系统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CORBA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Common 0b 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 tecture
CRM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 ionship Management
3概述
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分类有助于指导该类系统的设计、采购和行业分析。ITU-T和TMF规定了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应支持的功能元素,各类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应首先覆盖上述功能。然而,企业运维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支撑系统的建设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系统的规划建设,从而导致不同的划分结果。本标准对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分类力
求涵盖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运营支撑系统所涉及的所有功能,并符合国内外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发展趋势。
本标准遵循以下原则对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进行分类:
a)分域划分原则:按照运营支撑系统的功能范围,划分为电信网运营管理域和互联网运营管理域;
b)产业链环节划分原则:按照运营支撑系统提供者所属的产业链环节,划分为设备提供商捆绑设备提供的系统、电信运营商建设的系统以及第三方软件提供商提供的系统;
c)专业网络 划分原则:按照支撑系统所服务的网络所属的专业,划分为不同专业网络的运营支撑系统。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标准
YDB127—2013
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分类Classifications of 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s for telecom network and Internet2013-03-06印发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1范围.
缩略语
电信网运营支撑系统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综合告警管理系统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
网络优化系统,
业务监测系统,
网络仿真系统
综合业务开通系统
客户业务保障系统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电子运维系统
5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
流程管理系统
5.4安全管理系统
6设备管理系统
管理范围
管理能力
6.3主要用途.
7管理信息获取工具
网络管理接口
探针,
YDB127—2013
YDB127—2013
本标准规定了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分类原则以及各类系统的管理范围、管理能力和主要用途,
为适应信息通信业发展对通信标准文件的需要,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组织制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标准”,推荐有关方面参考采用。有关对本技术标准的建议和意见,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反映。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颖、元峰、陈兴渝、王亚鹏、李强强、阳志明、王燕川、周平利。I
iiKAoNiKAca
1范围
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分类YDB127—2013
本标准规定了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分类原则以及各类系统的管理范围、管理能力和主要用途。本标准不涉及业务支撑系统(BSS)c本标准适用于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产品。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TCP/IP
3概述
业务支撑系统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客户关系管理
文件传输协议
地理信息系统
互联网协议
信息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
ITU-T建议M.3010规定的网管
接口参考点
美国电子工业联盟(EIA)制定
的串行数据通信的接口标准
服务等级协议
子网管理系统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事务处理语言1
电信管理论坛
Business Support System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File Transfer Protoco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nternet Protoc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ub-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ransaction Lanaguage 1
TeleManagement Forum
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分类有助于指导该类系统的设计、采购和行业分析。ITU-T和TMF规定了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应支持的功能元素,各类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应首先覆盖上述功能。然而,企业运维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支撑系统的建设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系统的规划建设,从而导致不同的划分结果。本标准对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分类力求涵盖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运营支撑系统所涉及的所有功能,并符合国内外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的发展趋势。
本标准遵循以下原则对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进行分类:1
iiiKAoNiKAca
YDB127—2013
分域划分原则:按照运营支撑系统的功能范围,划分为电信网运营管理域和互联网运营管理域:a)
b)产业链环节划分原则:按照运营支撑系统提供者所属的产业链环节,划分为设备提供商捆绑设备提供的系统、电信运营商建设的系统以及第三方软件提供商提供的系统:c)
专业网络划分原则:按照支撑系统所服务的网络所属的专业,划分为不同专业网络的运营支撑系统。
综合以上原则的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分类如图1所示。自上而下依次为电信网运营支撑系统、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与管理信息获取工具。电信网运营支撑系统
客户业务保障系统
网络优化系统www.bzxz.net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综合业务开通系统
业务监测系统
综合告警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接口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网络仿真系统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
管理信息获取工具
图1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分类视图4电信网运营支撑系统
4.1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4.1.1管理范围
互联网运营支撑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
流程管理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单一专业、多技术类型、多厂家电信网络的故障、配置和性能管理,并能结合用户的运维管理需求提供面向客户和业务的管理功能。按照被管理的专业网络划分,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传送网网管系统、移动网网管系统、数据网网管系统、IP网网管系统、交换网网管系统、接入网网管系统等。
4.1.2管理能力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拓扑管理:呈现所管理的设备资源、网络资源的拓扑视图,并结合告警/故障管理,监控网络a)
运行状态:
故障管理:采集、分析告警信息,定位和处理网络中的故障,统计分析故障数据,形成并维护b)
故障诊断经验库和故障诊断规则库:配置管理:采集、维护和处理设备层、网络层配置信息,实现配置数据的统计分析及预警;c)
HiiKAoNiKAca
YDB127—2013
d)性能管理:建立和维护性能采集任务,持续的采集和分析网络性能数据,统计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性能数据,分析网络性能趋势。4.1.3主要用途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a)
综合管理各专业网络,实现对专业网络的拓扑呈现、集中监控、网络运行统计和分析,实时掌控网络运行态势,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与其他系统协作完成各专业网络的维护,为运维人员提供维护信息,提高维护效率;b)
通过与设备管理系统的接口,获取专业网络的配置信息、告警/故障信息及性能信息:通过与c)
其他系统的接口,保证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4.2综合告警管理系统
4.2.1管理范围
综合告警管理系统实现跨厂商、跨专业面向全网的告警集中管理,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全网各专业告警的集中监控、跨专业故障根原因分析及故障影响业务分析。4.2.2管理能力
综合告警管理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告警集中监控: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跨厂商、跨专业的告警集中标准化呈现,实现故障的主动a)
发现、快速定位和故障工单的自动派发与督办:跨专业故障根原因诊断:从海量告警中将网络故障原因引发的一系列告警合并成一组告警,再b)
根据知识库和分析规则,分析出导致故障的根原因。系统可将故障引起的各个专业的设备、性能、拨测、巡检和业务质量的告警进行专业内、跨专业的主次关联、衍生关联,将故障根原因呈现给监控和维护人员:
故障影响业务分析:在根原因分析基础上,综合告警管理系统可进一步分析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情况,实时提供网络承载的数字电路、话音、IP和接入类等业务的可用状态、倒换状态,分析出业务质量下降情况。
4.2.3主要用途
综合告警管理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a)支持通过多种接入技术从厂家标准北向接口、厂家私有北向接口、设备直连接口获取告警数据;提供统一的界面实时集中监控IP、接入、移动、交换、传输等各专业的告警信息,使运维人b)
员不必轮询各专业网管和设备网管,直接在综合告警管理系统中即可完成对全网各专业的告警监控、后续派单等处理工作:
提供跨专业告警根原因分析功能,通过资源关联关系和告警处理规则分析来自各专业告警间的c
关联关系,定位根原因告警,抑制从告警,从而减少用户关注的告警数量,提高排障效率;d)
实时分析故障影响业务情况,为运维人员判断故障的重要性提供参考,提高运营商的服务质量。4.3通信资源管理系统
4.3.1管理范围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是运维体系中核心数据库,实现对空间、管线、传输、移动、IP等全专业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保证资源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3
TiKAONiKAca
YDB1272013
4.3.2管理能力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a)
资源数据管理:包括资源模型管理,资源命名管理、数据质量管理、资源模板管理及资源存量管理。资源模型管理根据用户的资源管理需求在模型层面定义并维护资源以及资源间的关系:资源命名管理集中维护资源的命名规则和资源的唯一标识:数据质量管理主要实现对资源数据核查、资源数据清查的支撑等:资源模板管理对资源公共部分或资源之间关系的通用配置规则创建模板数据,运用这些模板数据来实现对资源数据的快速、准确的入库和配置;资源存量管理结合GIS地图实现全专业资源数据的基础维护并建立资源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b)
资源呈现:利用简单、易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各类资源信息,并在各类视图上支持相应资源的快速查询和定位:
资源调度支撑:包括资源核查支撑、调度方案支撑、资源割接支撑和备件调度支撑等功能。资源核查支撑在资源调度前确保有足够的资源进行业务开通:调度方案支撑设计资源调度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资源占用,实现资源调度;资源割接支撑可根据割接请求,进行割接的冲突分析及影响分析,并提供资源封锁功能,保证割接的正常实施;备件调度支撑,提供备件的查询,及备件信息的及时更新:
资源查询:提供资源的基础查询以及资源之间的关联查询;d)
资源统计分析:提供不同维度的资源总量统计分析,使用情况统计分析以及影响范围分析等:客户视图:实现对客户资源的查询、统计等,并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客户资源端到端视图。f
4.3.3主要用途
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a)
与电子运维系统、各专业综合网络管理系统、CRM、BSS等各类外部相关系统进行互连,实时的获取资源数据并进行资源数据的实时更新、实现资源数据的全闭环管理:通过资源模型管理、资源命名管理、资源模板管理、资源存量管理实现对各专业资源数据的集b)
中管理:
提供对资源的调度支撑功能,帮助运维人员完成资源核查、资源调度方案设计与分配、资源割c)
接方案设计、备品备件调度等,完成对全网资源的统一调度;d)
通过对全网资源进行统计与分析,可帮助维护人员发现资源问题,为资源优化提供支撑:实现对客户的管理支撑,提供客户全程全网视图、客户资源统计与分析等功能,帮助维护人员e)
对客户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4.4网络优化系统
管理范围
网络优化系统通过对网络的配置数据、性能数据、告警数据、业务数据、测试数据和投诉数据等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网优系统的输出方案可帮助相关人员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调整优化网络的运行状态。网络优化系统按照专业可划分为传输网络优化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系统、IP网络优化系统等。
4.4.2管理能力
网络优化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数据管理:采集维护网络基础数据和变更数据:采集维护各类性能数据,进行性能监控:采集a
维护各类告警数据:采集维护各类业务数据;导入维护各类测试数据:搜集维护各类投诉数据:4
HiiKAoNiKAca
YDB127—2013
b)网络评估:定义相应的指标项及数据表达式,结合测试数据、性能指标、用户业务记录等评估网络状况:
优化分析:基于网络基础数据、性能数据、告警数据、业务数据、测试数据、投诉数据等,结c
合优化指标,生成初步优化方案,实现对网络性能的优化;网络规划支撑:根据现网网络状况及市场业务发展需求,评估现网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并d)
对后期网络发展做出预测,提出网络规划整体方案,4.4.3主要用途
网络优化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为网络优化人员提供日常优化、专题分析所需的工具,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维护分析及时发现网a
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定位,提高网络优化人员日常工作的效率:用于支撑网络规划,网络规划人员通过网络评估判断当前网络规划是否合理,提高网络资源配b)
置的精确度和资源的利用率:
提供面向客户感知的用户级优化手段支撑,实时主动感知客户实际体验,将优化从传统的关注c
设备精细化到面向用户和业务,使网络优化工作可以从以往的网络指标驱动、被动投诉驱动、长期分析驱动转变为实时的主动用户感知驱动:为客服人员提供支撑,通过盲点信息、覆盖信息发布,使客服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到网络覆盖情d)
况,使相应客户投诉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从而有效的缩短投诉响应时间、降低客户投诉率。4.5业务监测系统
4.5.1业务拨测系统
4.5.1.1管理范围
业务拨测系统通过主动发起业务或针对客户申告和网管系统告警发起业务,采集和记录相关参数实现业务服务质量的监测、网络质量的监测。当前常用的有移动业务拨测系统、IPTV业务拨测系统及WEB服务拨测系统。
4.5.1.2管理能力
业务拨测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拨测业务管理:配置拨测业务,同时可对已有业务提供修改、查询、删除等功能:a
拨测管理:提供拨测任务的调度下发,包括创建、删除、修改、查询任务,任务调度等;结合b)
GIS电子地图技术,将拨测网络情况以图形方式进行呈现,用户可直观的广解拨测节点,拨测设备、下级拨测管理子系统的分布情况:监控所有拨测节点/拨测设备的任务执行情况、相关告警情况;
拨测结果管理;对拨测结果进行实时采集、同步、分析,在此基础上管理相应的测试指标,设c
置指标门限,实现对拨测结果的实时监控。4.5.1.3主要用途
业务拨测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a)提供灵活的业务配置能力,运维人员可根据拨测工作的要求配置拨测业务;b
提供直观的方式实时的监测拨测设备上拨测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拨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便于运维人员及时的发现问题,对拨测任务进行调整:5
HiiKAoNiKAca
YDB1272013
通过对拨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前瞻性的判断网络性能变化的趋势,真正实现对通信网络质量的c
实时监测和管理,同时先于客户投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在故障发生时能够根据监测的数据快速的定位故障,提高故障解决的效率。4.5.2业务测量系统
4.5.2.1管理范围
业务测量系统不主动发起业务,而是通过在测量节点部署测量设备监视、分析网络中的业务数据实现业务监测、故障诊断、网络质量评估等方面的管理。目前常用的有传输业务测量系统、IP承载网业务测量系统、信令监测系统等。4.5.2.2管理能力
业务测量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对现网中各种类型业务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a)
测量管理:提供测量任务的调度下发,包括创建、删除、修改、查询,任务调度等;结合GISb)
电子地图技术,将被测量网络情况以图形方式进行呈现,用户可直观的了解测量节点、测量设备的分布情况:监控所有测量设备的任务执行情况、相关告警情况;测量结果管理:对测量结果进行实时采集、同步、分析,在此基础上管理相应的测量指标,设c
置指标门限,实现对测量结果的实时监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业务质量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网络质量分析等。
4.5.2.3主要用途
业务测量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a)实现对各类业务的测量,运维人员可实时了解各类业务的运行情况:提供直观的方式实时的监测测量设备上测量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测量设备的运行状态,便于运维b)
人员及时的发现问题,对测量任务进行调整:c)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前瞻性的判断网络性能变化的趋势,真正实现对通信网络质量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同时先于客户投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对不同区域的用户业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用户的各种网络行为,从而帮助客户经理了解该区域内用户的业务喜好,从而更好的针对用户提供服务:在故障发生时能够根据监测的数据快速的定位故障,提高故障解决的效率。
4.6网络仿真系统
4.6.1管理范围
网络仿真系统借助网络仿真技术,实现网络规划设计原型仿真或进行实时的运维仿真,对通信运维人员的网络规划、故障分析和调度演习等工作提供辅助支撑。网络仿真系统按照专业可划分为传输网络仿真系统、交换网络仿真系统、IP网络仿真系统等。4.6.2管理能力
网络仿真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网络规划设计仿真:基于现网数据模拟网络的现状;基于详细的设计资料,模拟网络建成后的a
实际情况:
TKAoNi KAca
YDB127—2013
b)网络运维仿真:基于丰富的资源数据和告警信息实现对通信网络的模拟,其内嵌的离线资源数据可通过接口与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中的资源数据保持一致。通过对真实网络中的告警和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发掘和整理,可按条归类成历史缺陷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回放,可模拟再现故障发生时的场景:
演习管理:通过制定演习方案,模拟日常运维工作的操作流程,保存演习人员操作记录,支撑c
运维人员对演习进行分析,指出存在问题,总结演习经验;培训管理:仿照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功能,方便调度员在该平台上作任何操作以达到培训的目的。d
系统同时提供课件管理、课件学习、课件制作等功能,培训课件包括文档、音频、视频、Flash动画、多媒体组合等。
4.6.3主要用途
网络仿真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模拟网络现状,使运维人员了解网络构成,完成网络的前期规划;模拟网络建成后的实际情况,a)
帮助网络规划设计人员修改完善网络设计:b)
借助网络仿真技术,实现网络的资源及其状态的仿真,使通信运维人员在与实际网络基本相同的仿真环境中熟悉掌握网络运行缺陷处理的各项操作,达到提高其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目的:c)可作为运维人员的培训平台。4.7综合业务开通系统
4.7.1管理范围
综合业务开通系统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各类业务的开通流程端到端管控,包括接收客户业务订单,分解客户业务订单,生成业务工单,根据资源设计分配方案完成网络资源自动激活、施工调度,竣工测试,报峻等业务开通的各个环节,实现业务由客户端到网元端的全程全网调度4.7.2管理能力
综合业务开通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开通过程管理:实现业务开通流程的端到端管控,包括客户业务订单接收、业务设计、资源配a
置、业务配置、业务测试、业务报峻等环节。业务订单接收从业务系统接收客户业务单并进行审核:业务设计基于客户业务订单选择相应的流程模板将客户业务订单分解为服务订单;资源配置根据服务订单的要求进行资源设计分配:业务配置在资源配置完成之后对现实网络资源进行施工,包括网管类配置施工:内线施工、,外线施工、终端施工等:业务测试在完成各类业务配置之后进行业务的连通性测试:业务报完成客户业务订单的闭环管理及资源的更新:配置管理:创建与业务开通相关的环节库、流程模板,根据前后台协商制定的SLA协议确定开b
通级别设置、对网络资源质量的等级要求等SLA指标和SLA模板,根据SLA要求设置流程模板的整体和各环节时限。提供对多种业务的支撑,对各个专业网管所支持的业务进行定制,能够配置维护工单的处理指令,系统可以处理的业务类型:可以通过新增业务来增加系统可以处理的工单类型,新增业务类型时需要配置完成工单所对应的各种专业网设备的不同指今格式、参数值等的指令信息:
业务保障:当系统发生异常时或某些环节超过时限时,系统将自动产生各类告警信息。例如c
长时间没有业务工单从业务系统送达,当时间超过用户设定的时间门限时,系统自动产生告警。4.7.3主要用途
YDB1272013
综合业务开通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a)与各个系统协作完成业务开通的全过程,与业务系统接口获取各类订单信息,与通信资源管理系统接口获取资源设计分配方案,与各专业网管系统接口完成业务配置的资源在各专业设备上的激活;
通过配置管理维护各业务的流程模板及SLA信息,各业务流程涉及的专业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及相应的指令:
业务保障使相关的工单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系统在工单处理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帮助操作c)
人员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位置,以便能及时纠正问题,保证业务工单的正常流转。4.8客户业务保障系统
4.8.1管理范围
客户业务保障系统是面向大客户和客户响应人员的运营支撑系统,它能够对大客户租用的各种类型的业务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客户基础信息管理、客户业务占用的网络资源的端到端运行监控和SLA监控,完成服务质量统计分析,并在条件具备时为客户提供自助网管服务。4.8.2管理能力
客户业务保障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客户基础信息管理:管理客户的基本信息和业务的端到端路由信息:a)
客户业务网络监控:实现对客户网络的端到端告警信息、性能信息监控和故障管理:b)
SLA监控:实时采集各类SLA指标数据,监测客户网络各类SLA指标的完成情况d)
服务质量统计分析:完成各类客户网络运行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e
客户自助网管:为客户提供自身网络的管理手段,实现故障、性能等管理4.8.3主要用途
客户业务保障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a)与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各专业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电子运维系统交互获取客户业务基础信息、业务占用的资源的告警、性能、故障信息等;帮助运维人员进行端到端的客户业务监控,实时发现客户业务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结合告警和b)
性能数据分析问题,定位问题,提供应急预案,降低客户故障处理时延,减少客户业务中断时长,提高客户业务的服务质量:帮助客户经理对客户业务进行集中管理,了解客户业务开通情况,通过流量分析等手段发现客c)
户业务的需求,主动为客户提供扩容方案,并且让客户经理及时发现客户业务中断情况,提前做好客户安抚工作,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供平台帮助大客户用户监控自已业务的运行状态,实时发现故障业务问题并能实时了解故障d)
处理状态,通过增强客户感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4.9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4.9.1管理范围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能够对通信机房内的环境、电源、视频、门禁、空调等设备进行综合监控、配置管理和运行统计分析。
4.9.2管理能力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YDB127—2013
a)综合监控:通过部署传感器采集机房内的温度、湿度、门磁、水浸等环境参量或与智能电源管理接口进行协议互联采集通信电源运行状态数据,在统一的界面上实现对动力环境的综合监控:当采集的数据超过门限时,系统应产生告警,并通过相应告警呈现手段即时提供相关信息给运维人员;
配置管理:采集、维护和处理监控对象信息,实现配置数据的统计分析b)
统计分析:提供性能查询、性能分析、故障查询、故障分析等功能,综合统计分析机房环境的c
安全可靠性。
4.9.3主要用途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主要用途包括:实现对动力环境的集中监控和管理、运行统计和分析,实时掌控动力环境运行态势,保证动力a)
环境的稳定运行;
与其他系统协作完成动力环境的维护,为运维人员提供维护信息,提高维护效率:b)
通过与设备管理系统的接口,获取配置信息,告警/故障信息及性能信息,通过与其他系统的接口,保证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4.10电子运维系统
4.10.1管理范围
电子运维系统是整个运营支撑体系中面向保障的枢纽系统,它通过电子化手段支撑故障处理、割接等运维工作。
4.10.2管理能力
电子运维系统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流程管理:支持灵活的流程变更管理,全程的操作监控,实时的流程跟踪,完善的流程版本控a
制,并可对流程执行情况进行效果评估:故障处理:提供完善的故障处理功能,涵盖故障申报,分析、处理、反馈、考核等所有步骤b
对于重要故障提供多种形式通知、故障延时升级等特色功能,通过对故障分级别进行处理,提升重大故障的解决时效性,促进整体网络质量的提升:业务流程管理:提供对重保、预案、割接等业务流程的管理,涵盖申报、分析、调度、反馈、c
考核等所有步骤;
d)运维管理:支持根据用户要求量身定制电子化值班管理,支持排班管理、值班日志、交接班记录等任务的灵活定制;支持运维工作人员根据网络运维工作实际内容完成日常运维作业计划的制定、审批、分发确认、执行反馈、审核和归档等,实现对运维各部门维护作业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监控;可以根据网络运维考核体系,实现灵活的多维度的运维管理指标统计和考核评定:
知识管理:提供多种方式收集运维知识,通过整合流程执行过程数据、文档资料,业务论坛e
处理经验等多模块信息,将维护人员的经验沉淀整理,并提供便捷的知识检索定位功能以及知识发布的功能,实现对运维知识从产生、整理、共享、发布、应用全程化管理:运维门户:可针对不同角色用户特点与需要,为各种角色用户度身定制属于角色用户的功能门f)
户,根据浏览者的角色不同、所处理的业务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操作习惯不同,生成具有个性化功能的门户功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