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B 013-2007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测试方法:基站

【YD通讯标准】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测试方法:基站
- YDB013-2007
- 现行
标准号:
YDB 013-2007
标准名称: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测试方法:基站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5.3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B 013-2007.Test Method of Fixed Wiress Access Equipment: Base Station.
1范围
YDB 013报告规定了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的参考模型和测试参考点,规定了基站的测试方法,包括无线收发信机、空中接口协议、网络侧接口、设备性能、设备功能、操作管理维护功能、环境适应性、安全性能等。
YDB 013报告适用于空中接口符合YDB 014-2007《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规定的基站设备。
YDB 013报告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基站设备的测试。专用电信网也可以参照使用。
除本技术报告给出的测试方法外,存在达到相同测试目的和结果的其它测试方法,但应尽量采用本技术报告的测试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报告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报告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报告,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报告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报告。
GB/T 7611-2001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YD/T 1082-2000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
YD/T 1312-2004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YDB 012-2007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技术要求:基站
YDB 014-2007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
YDB 024-2008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协议测试方法:空中接口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报告。
ABs RF Test Interface ofBS BS射频测试接口
Ass RF Test Interface of ss SS射频测试接口

部分标准内容:
术报告
YDB0132007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测试方法:基站Test Method of Fixed Wiress Access Equipment: Base Station2007-06-11印发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4.1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功能参考模型,4.2测试参考点定义
5无线收发信机测试
5.1无线设备收发信机测试系统和要求,5.2BS发射机性能测试
5.3BS接收机性能测试
6接口测试:
6.1空中接口协议测试,
6.2网络侧接口测试
7设备功能测试
7.1基本功能测试。
7.2系统功能测试.
8设备性能测试,
8.1以太网业务吞吐量。
8.2VoIP业务性能指标
8.3E1业务性能指标,
9操作管理维护功能测试
9.1管理方式.
9.2配置管理功能
9.3故障管理功能..
9.4性能管理功能
9.5安全管理功能
9.6计费信息采集(可选)
10其它功能测试
10.1环境测试..
10.2防尘测试
10.3供电测试.
10.4安全测试.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无线收发信机测试附录A.1测试包
A.2接收机灵敏度
......
A.3比特差错率(BER)和包差错率(PER)A.4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
A.5测试仪表和设备要求
YDB013—2007
YDB013—2007
A.5.1测试仪表基本要求
A.5.2TestSS要求.
A.5.3矢量信号分析仪要求
A.5.4功率计要求..
A.5.5频谱仪要求.
A.5.6干扰信号源要求
iiiKAoNhikAca
YDB013—2007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测试方法:基站》是802.16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系列技术报告之一。该系列还包含下列技术报告: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协议测试方法:空中接口》《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技术要求:基站》一《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技术要求:用户站》一《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测试方法:用户站》本技术报告与《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技术要求:基站》配套使用。本技术报告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为适应信息通信业发展对通信标准文件的需要,在信息产业部统一安排下,对于技术尚在发展中,又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性文件引导其发展的领域,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组织制定“通信标准类技术报告”,推荐有关方面参考采用。有关对本技术报告的建议和意见,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反映。本技术报告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技术报告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人:党梅梅、龚达宁、陈洁、刘谦,董晓鲁,李云洁、张莉、郑忠斌、刘荐桦Ⅲ
HiiKAoNiKAca
1范围wwW.bzxz.Net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测试方法:基站YDB013—2007
本技术报告规定了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的参考模型和测试参考点,规定了基站的测试方法,包括无线收发信机、空中接口协议、网络侧接口、设备性能、设备功能、操作管理维护功能、环境适应性、安全性能等。
本技术报告适用于空中接口符合YDB014-2007《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规定的基站设备。
本技术报告适用于公用电信网环境下的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基站设备的测试。专用电信网也可以参照使用。
除本技术报告给出的测试方法外,存在达到相同测试目的和结果的其它测试方法,但应尽量采用本技术报告的测试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报告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报告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报告,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报告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报告。
GB/T7611-2001
YD/T1082—2000
YD/T1312—2004
YDB 012-2007
YDB014-2007
YDB024-2008
3缩略语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技术要求:基站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协议测试方法:空中接口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报告。ABs
RFTest InterfaceofBS
RF Test Interface of SS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
AutomaticTransmissionPowerControlBestEffort
Bit Error Ratio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Base Station
Cyclic Prefix
Cyclic RedundancyCheck
Channel Spacing
BS射频测试接口
SS射频测试接口
自动重传请求
应用服务提供商
自动发射功率控制
尽力而为(服务)
比特差错率
二相相移键控
循环前缀
循环完余校验
信道间隔
-TiKAoNKAca
YDB013—2007
Connection Service Network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Error Vector Magnitude
Frame Control Heade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Test Interface of BSMAC Layer Test Interface of SS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Non-real-time Polling Service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Packet Error Ratio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rotocol Data Unit
Payload Header Suppression
PHYsical layer
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Quality of Service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Resolution BandWidth
Relative Constellation ErrorRoot Mean Square
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eal-time Polling Service
Service Data Unit
Signal to Noise Ratio
Simple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ubscriber Station
Video BandWidth
Unsolicited Grant Service
Unit Under Test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ector Signal Analyzer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参考模型4
4.1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功能参考模型连接服务网络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误差矢量幅度
顿控制包头
前向纠错
媒质接入控制
BSMAC层测试接口
SSMAC层测试接口
管理信息库
非实时轮询业务
正交频分复用
包差错率
准同步数字系列
协议数据单元
净荷头压缩
物理层
伪随机二进制序列
正交幅度调制
服务质量
四相相移键控
分辨率带宽
相对星座误差
均方根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实时轮询业务
服务数据单元
信噪比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用户站
视频带宽
主动授权业务
被测单元
虚拟局域网
矢量信号分析仪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采用点到多点拓扑结构,由基站(BS)和用户站(SS)构成。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功能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2
iiKANiKAca
4.2测试参考点定义
ASP或
Internet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功能参考模型R1
管理接口
图2基站设备物理参考模型
测试在以下三个物理参考点上进行,如图2所示:1)R1参考点:BS与SS与之间的接口,即空中接口。2)R3参考点:BS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即BS的上联接口。3)管理接口参考点:网管系统对BS实施管理的参考点。5无线收发信机测试
YDB013—2007
无线收发信机测试的目的是测试无线接口的一致性,规定了无线方面的测试步骤和测试条件,保证设备符合《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和《固定宽带无线接入设备技术要求:基站》的要求。若本节所规定的BS无线工作方式和无线发射机参数与中国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不符,则应遵循中国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本部分规定了基本的RF方面(包括无线频率、带宽和影响共存的干扰指标)的测试。测试基本只涉及物理层规范,但测试步骤中要求一些MAC层的基本功能来配置测试信号。具体测试项目中包含了指标和功能要求。测试仪表和设备要求见A.5。5.1无线设备收发信机测试系统和要求5.1.1基本要求
无线收发信机的测试配置框图如图3所示,定义了逻辑测试部件连接和接口,但并不限制具体的实现方式。在测试中,设备商应提供测试框图中可用的接口。测试框图中缩写A表示天线接口,缩写M表3
iiiKAoNhikAca
YDB013—2007
示MAC接口。传导测试中如果无法连接天线接口,设备商可提供天线接口适配器,这种情况下,设备商应校准适配器衰减,保证适配器的频率特性。本节的测试框图和测试步骤中,BSUUT为被测设备,TestSS为配合BS测试的对端设备。TestSS具有《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接口技术要求:空中接口》中非必选附加功能,用于辅助测试,典型的功能有:能为测试设备产生门控信令、特定软件用于请求BSUUT特殊行为。TestSS的要求见A.5。图3中框图是双向通道,并假定下行和上行都有功能通道。BS
5.1.2测试环境参数
PHY-BB
PHY-RF
PHY-RF
图3接口框图
测试应在表1所示的正常环境条件下进行。表1测试环境参数
测试温度
测试相对湿度
5.1.3测试条件
PHY-BB
测试环境要求
+15℃~+30°℃
45%~75%
本节中的所有测试项目除非另有说明,均应在表2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表2测试条件
测试RF频率
信道带宽
调制编码方式
设备商标称
最低频率
设备商标称
中间频率
设备商标称信道带宽
在设备商支持的所有调制编码方式下测试设备商标称
最高频率
BSUUT和TestSS应可配置发射频率、发射功率、调制和编码方式、CP和帧长参数。5.1.4测试说明
1)每个测试都应测量适配器、连接电缆和其他损耗,校准衰减器,记录总损耗,该步骤称为设置校准:
前导码比调制数据高3dB发送,功率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测试:a)测量整个信号,使用校正因子进行校准,校正因子基于前导码和数据时长,并考虑帧占空比得到:
b)门控方式,只测量包中数据部分的功率。3)
如果使用性能分析仪,应根据测试步骤规定的发送消息、使用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包速率正确配置:
对于BSUUT,除非另有规定,所有测试应在设备支持的最短顿长、最短CP、QPSK-3/4调制编码方式、短消息包、包速率为设备商标称的包速率和200数据包/秒中的最小值,以及一致性测试使用的信道带宽下进行测试;5在发信机测试中,可以采用包发生器使测试信号占空比最大,除非在测试步骤中对测试信号有明确要求;
iiKANiKAca
YDB 013—2007
由于前导码比调制数据高3dB发送,所有功率声明和功率调整均基于调制数据的功率而言;虽然测试框图仅给出了单向测试信号,但是相反方向的RF通道是同时存在的除对测距参数的测试外,在测试项开始测试时,应完成初始测距:测试步骤中“正确接收数据\的含义见A.4;1o)除非测试中另有说明,所有测试中,应使用CRC功能,不使用fragmentation、包头压缩、SDUpacking、ARQ、加密功能。
5.2BS发射机性能测试
5.2.1BS发射功率Profile
指标要求
BS发射功率Profile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Bs发射机功率等级profile
Profile
ProfC3_o
ProfC3_14
ProfC3_17
ProfC3_20
ProfC3_23
5.2.1.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4所示。
定向耦合器
功率计
衰减器
包发生器
发射功率范围
PTx.MAx<14dBm
14dBm<=PTx.MAx<17dBm
17dBm<=Ptx,MAx<20dBm
20dBm<=Ptx,MAx<23dBm
PTx.MAx>23dBm
图4BS最大发射机功率测试框图
5.2.1.3测试步骤
设置BSUUT工作在最大输出功率。1)
2)建立BSUUT和TestSS之间的连接,读取功率计读数,记录此时ABs的值PTx,MAx。按照BSUUT功率Profile,最大发射功率PTx.MAx应符合表3的要求。3)
5.2.2最大发射功率
5.2.2.1指标要求
基站发射机最大输出功率不超过+35dBm。5.2.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5所示。
iiKANiKAca
YDB013—2007
BS UUT
5.2.2.3测试步骤
定向耦合器
功率计
衰减器
包发生器
5BS最大发射机功率测试框图
1)设置BSUUT工作在最大输出功率。Ass
2)建立BSUUT和TestSS之间的连接,读取功率计读数,记录此时ABs的值PTx,MAX。3)马
验证PTX.MAx值满足指标要求。
5.2.3功率容限
5.2.3.1指标要求
BSUUT发射机输出功率容限为±2dB。5.2.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5.2.3.3测试步骤
定向耦合器
功率计
衰减器
包发生器
图6BS功率容限测试框图
设置BSUUT工作在最大输出功率。2)
建立BSUUT和TestSS之问的连接,记录此时As的值PTx,MAX。按照下式计算BS发射机输出功率容限:BS发射机输出功率容限=PTxMAx一BS最大输出功率标称值。BSUUT发射机功率容限应满足指标要求。5.2.4发射机功率范围
5.2.4.1指标要求
BSUUT的发射功率调节范围应大于10dB。5.2.4.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7所示。
5.2.4.3测试步骤
定向耦合器
功率计
衰减器
包发生器
图7BS发射机功率范围测试框图
1)设置BSUUT工作在最大输出功率。Ass
YDB013—2007
建立BSUUT和TestSS之间的连接,调节衰减器使Ass工作在-5OdBm,记录BSUUT的最大输2)
出功率PTx,MAx。
设置BSUUT工作在最小发射功率,记录BSUUT的最小输出功率PTx.Min。3)
4)BSUUT发射功率调节范围=PTx.Max-Prx.Min,验证其大于10dB。5.2.5发射功率调整步长
5.2.5.1指标要求
BSUUT发射功率平均调整步长不大于1dB,调整误差不大于最小调整步长的±50%。5.2.5.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8所示。
定向耦合器
功率计
衰减器
包发生器
图8BS发射功率调整步长测试框图5.2.5.3测试步骤
设置BSUUT工作在最大输出功率。建立BSUUT和TestSS之间的连接,记录BSUUT的最大输出功率。2)
逐次减小BSUUT发射功率一个最小功率调整步长,直到BSUUT的输出功率下降到最小输出3)
功率。每次调整功率后,测试BSUUT的输出功率,计算功率调整前后BSUUT输出功率的差值。
4)验证BSUUT的发射功率的最小调整步长和步长调整误差是否满足指标要求。5.2.6信号占用带宽
5.2.6.1指标要求
BSUUT发射信号99%功率保留带宽应小于系统占用带宽标称值。5.2.6.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9所示。
YDB013—2007
5.2.6.3测试条件
定向耦合器
功率计
衰减器
包发生器
图9BS信号占用带宽测试框图
本测试应在BSUUT最大功率发射,下行顿占空比最大的情况下进行。5.2.6.4测试步骤
1)配置BSUUT以最大功率发射调制信号,下行帧占空比最大。Test
2)使用频谱仪测试信号99%功率保留带宽,验证信号占用带宽满足指标要求,5.2.7发射机调制和编码
5.2.7.1指标要求
BS发送的每种调制和编码方式的数据都能够被SS正常接收5.2.7.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0所示。
定向耦合器
功率计
衰减器
性能分析仪
图10BS发射机调制和编码测试框图5.2.7.3测试步骤
对于每种带宽配置,对表4所示的7种调制编码方式进行测试。测试步骤如下:1)按图10建立BSUUT和TestSS之间的连接。2)
设定BS发射机的调制和编码方式,调节衰减器,使SS接收机的输入电平Ass=-50dBm。设置CP=1/16,性能分析仪根据BS发送的调制编码方式,按照表4对应的速率生成测试包,分别测试288、864和1488字节得数据包长,每顺至少发送一个数据包,不采用framentation,由BSUUT在下行链路发送。每种调制和编码方式,测试包数量不少于表A.5规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