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2307-2017 集中联锁结合电路一般原则

【TB铁路运输标准】 集中联锁结合电路一般原则
- TB/T2307-2017
- 现行
标准号:
TB/T 2307-2017
标准名称:
集中联锁结合电路一般原则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6.77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2307-2017.Centralized interlocking connecting circuit general principles.
1范围
TB/T 2307是对集中联锁有关结合的一般要求,确立了集中联锁与区间闭塞、场间联系、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行车指挥系统、列控中心、无线闭塞中心、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站内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及机务段联系电路、下坡道接车延续进路电路、到发线出岔结合电路、非进路调车电路、局部控制道岔电路、通过按钮电路、车站电码化电路、复示信号机电路、进路表示器电路、调车表示器电路的一般原则。
TB/T 2307适用于集中联锁与其他系统结合的研究、设计、测试运用,集中联锁与其他结合电路的设计与研究可参照执行。
2总则
2.1涉及行车安全 的结合电路应符合铁路信号“故障一安全” 原则。
2.2结合电路增加复示继电器时,应防止因继电器动作不一致可能产生危及行车安全的后果。合用继电器接点时应防止电路串电。
2.3采用数据通信方式或其他结合方式时,不应由于传输错误、信息丢失信息延时等产生危及行车安全的后果。
2.4引向室外的电线路,不应使用大地做工作回线。
2.5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室内断线及室外断线、混线、短路接地等造成危及行车安全的后果。
2.6系统间数据通信传输的线路应采取电气隔离措施。
2.7引向室外的交流电源,应设断路器防护;引向室外的直流电源,应经整流设备供电,由电源屏直接供电时,应设置单独的电源模块。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307—2017
代替TB/T2307—1992
集中联锁结合电路一般原则
Centralized interlocking connecting circuit general principles2017-06-05发布
国家铁路局发布
2018-01-01实施
与区间闭塞结合
场间联系结合
机务段联系电路
下坡道接车延续进路电路
到发线出岔结合电路
非进路调车电路
局部控制道岔电路
通过按钮电路
车站电码化电路
复示信号机电路
进路表示器电路
调车表示器电路
与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结合与行车指挥系统结合
与列控中心(TCC)结合
与无线闭塞中心(RBC)结合
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结合
与站内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结合与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
TB/T2307—2017
本标准按照C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TB/T2307-2017
本标准代替TB/T2307—1992《电气集中各种结合电路技术条件》。与TB/T2307—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增加了“总则”中对于采用数据通信方式或其他结合方式时的要求、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的要求、数据通信传输线路的要求、通信方式传输相关协议的要求(见2.3、2.5、2.6、2.10);一删除了钥匙路签发车的要求(见1992年版的3.1);将“与三显示自动闭塞结合”修改为“与自动闭塞结合”(见3.1,1992年版的3.2);删除了“与继电半自动闭塞结合”中关于确认完整到达的要求(见1992年版的3.4.5);增加了“与半自动闭塞结合”中对于站内调车对闭塞影响的要求、电路结构出现“双发”时的要求(见3.2.6、3.2.7);
增加了“与自动站间闭塞结合”的要求(见3.3);增加了“区间方向电路”的要求(见3.4);-增加了“与站间联系电路结合”的要求(见3.5);删除了“与调度集中和调度监督结合”的要求(见1992年版的第6章);删除了“自动通过按钮电路”的要求(见1992年版的7.6);增加了“车站电码化电路”的要求(见第11章);增加了“复示信号机电路”的要求(见第12章);删除了“发车表示器电路”的要求(见1992年版的7.9);增加了“与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结合”的要求(见第15章);-增加了“与行车指挥系统结合”的要求(见第16章);增加了“与列控中心(TCC)结合”的要求(见第17章);-增加了“与无线闭塞中心(RBC)结合”的要求(见第18章):增加了“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结合”的要求(见第19章);增加了“与站内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结合”的要求(见第20章);增加了“与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的要求(见第21章)。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铭、刘彦峰、陆振朋、潘继军、程光红、胡彬、施玉林、付刚、陈立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2307一1992。Ⅲ
1范围
集中联锁结合电路一般原则
TB/T2307-2017
本标准是对集中联锁有关结合的一般要求,确立了集中联锁与区间闭塞、场间联系,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行车指挥系统、列控中心、无线闭塞中心、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站内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及机务段联系电路、下坡道接车延续进路电路、到发线出岔结合电路、非进路调车电路、局部控制道岔电路、通过按钮电路、车站电码化电路、复示信号机电路、进路表示器电路、调车表示器电路的一般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集中联锁与其他系统结合的研究、设计、测试、运用,集中联锁与其他结合电路的设计与研究可参照执行。
2总则
2.1涉及行车安全的结合电路应符合铁路信号“故障一安全原则。2.2结合电路增加复示继电器时,应防止因继电器动作不一致可能产生危及行车安全的后果。合用继电器接点时应防止电路串电
2.3采用数据通信方式或其他结合方式时,不应由于传输错误、信息丢失、信息延时等产生危及行车安全的后果。
2.4引向室外的电线路,不应使用大地做工作回线。2.5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室内断线及室外断线、混线、短路、接地等造成危及行车安全的后果。2.6系统间数据通信传输的线路应采取电气隔离措施。2.7引向室外的交流电源,应设断路器防护:引向室外的直流电源,应经整流设备供电,由电源屏直接供电时,应设置单独的电源模块。2.8电力牵引区段,应考虑防电气化干扰措施。2.9应按有关规定采取防雷措施。2.10系统间通信方式传输应符合相关协议标准。3与区间闭塞结合
3.1与自动闭塞结合
应根据进站信号机的显示状态和办理进路情况,向区间提供相应信息。应向站内提供下列信息:
接近锁闭所需的轨道区段信息;出站信号机开放所需轨道区段信息;控制台上所需的接近、离去显示、接近音响通知及区间报警条件;e
其他所需条件。
3.2与半自动闭塞结合
出站信号机应检查区间闭塞条件后才能开放,信号开放后还应持续检查该条件。3.2.2
发车进路锁闭后,不应任意取消闭塞。若需取消闭塞,应先解锁发车进路。3.2.3
列车出发压入发车轨道区段时,不经人工办理,闭塞不应自动解除。3.2.4
进站列车应压人接近区段和进站内方第一轨道区段,才能构成列车到达条件。1
TB/T2307—2017
3.2.5控制台应设闭塞按钮、复原按钮和带铅封的事故按钮、接车闭塞表示灯、发车闭塞表示灯及事故复原计数器。
3.2.6站内调车应不影响已办好的闭塞状态。3.2.7电路不应出现“双发”现象。注:“双发\是指两相邻站(所)同时向同一区间线路开放出站信号。3.3与自动站间闭塞结合
3.3.1发车进路建立后,自动站间闭塞应自动构成。3.3.2出站信号机开放应检查自动站间闭塞条件,信号开放后还应持续检查该条件。3列车进人发车进路后,出站信号机应自动关闭。在闭塞解除前,车站向该区间的出站信号机均3.3.3
不能再次开放。
控制台上应有以下状态表示:
接车和发车状态;
区间空闲和占用;
区间轨道检查装置正常和故障;采用计轴或其他设备时所需的其他相应按钮和表示灯。电路不应出现“双发”现象。
3.4区间方向电路
当双方向自动闭塞或自动站间闭塞区间空闲时,对方站未办理发车进路,原接车站办理发车进路后,即应自动改变运行方向。3.4.2因故不能改变运行方向时,可使用辅助方式办理。按辅助方式改变运行方向后,第一次出站信号的开放,应人工确认区间空闲。3.4.3控制台应设接车方向表示灯、发车方向表示灯、区间占用表示灯、辅助办理表示灯及接、发车辅助办理按钮、总辅助办理按钮、辅助办理计数器,根据需要设置允许改方按钮。3.4.4电路不应出现“双发”现象。3.4.5改方操作一次有效,在改方过程中因故由条件不具备转为条件具备时,不应自动改变方向。3.5站间联系电路
3.5.1双方向运行区间的原接车站,当区间空闲,排列发车进路后,可自动改变运行方向。单方向运行区间的车站,应检查区间空闲后,出站信号机才能开放。3.5.2当两站间同方向的出站信号机与进站信号机存在显示联系时,后一架信号机所防护进路的接近锁闭区段,应从前一架信号机内方的第一轨道区段开始。当其接近锁闭区段的长度仍小于列车的制动距离时,还应延长。
3.5.3控制台应设区间占用表示灯、对方站进站信号机开放表示灯。双方向运行区间还应设列车运行方向表示灯、邻站办理发车表示灯。3.5.4电路不应出现“双发”现象。3.5.5计算机联锁设备与站间联系电路结合时,当计算机联锁设备启动后,不经人工办理,照查关系不应自动解除。
4场间联系结合
4.1场间联络线结合电路
4.1.1车站的各车场由独立的联锁控制时,各车场联锁间应设场间联系电路。场间联系电路应满足联络线上有接车进路信号机或无接车进路信号机的列车或调车车列单向或双向运行。4.1.2场间联络线轨道区段占用时,向该联络线的进路应不能建立,引导进路除外。4.1.3当任一车场向场间联络线排列进路后,另一车场向该联络线的进路应不能建立。2
TB/T2307-2017
4.1.4联络线上同方向相邻两架列车信号机显示上有联系时,结合电路应满足信号显示的要求。4.1.5分属两个车场的两架同方向列车信号机,当其信号显示有联系时,后一架列车信号机所防护的接近区段应从前架列车信号机内方第一区段开始。当后架信号机的接近区段小于列车的制动距离时,应延长。
4.1.6联络线无列车信号机时,列车进路应由两个车场分别控制的两段进路组成。只有两段进路均锁闭后才能开放信号,且两场均能随时关闭信号。解锁进路时应前段进路解锁后,后段进路才能解锁。前段进路有车占用时,后段进路不应解锁。4.1.7每一车场的控制台应设监督其他车场向联络线排列进路的照查表示灯、联络线轨道占用表示灯、邻场的信号开放(或同意发车)表示灯,根据需要可设其他表示灯或相应提示。4.1.8计算机联锁设备与场间联系电路结合时,当计算机联锁设备启动后,不经人工办理,照查关系不应自动解除。
注:“照查关系”是指信号楼间、车场间或同一股道两端相互之间的检查关系。4.2场间渡线道岔结合电路
4.2.1渡线道岔应划归一方控制,并锁在将两联锁区隔开的定位位置进行防护,道岔位置转换应得到对方同意。
4.2.2道岔恢复定位后,可随时取消同意。4.2.3排列经道岔反位的进路,应检查对方同意条件后,才能开放信号。经渡线道岔的列车或调车进路应由两个车场的两段进路组成。只有两段进路均锁闭后才能开4.2.4
放信号,且两场均能随时关闭信号。解锁进路时应前段进路解锁后,后段进路才能解锁。前段进路有车占用时,后段进路不应解锁。4.2.5两联锁区控制台应设下列按钮和表示灯:控制道岔的一方应设同意动岔表示灯;a)
另一联锁区应设同意动岔按钮;b)
道岔定、反位表示灯;
根据需要还可设区段占用表示灯和信号开放表示灯。d)
4.3到达场和驼峰结合电路
4.3.1到达场向驼峰办理推送进路,应得到驼峰信号楼的同意。4.3.2驼峰调车场办理“允许推送”作业时,驼峰辅助及其复示信号机应完全复示驼峰信号机的显示。办理预先推送”作业时,驼峰辅助及其复示信号机应显示黄灯,列车推送到峰顶前预定的制动点,驼峰辅助及其复示信号机应自动关闭。4.3.3推送进路建立后,进路上的调车信号机应随驼峰辅助信号机显示的前进或后退信号自动开放或关闭。
4.3.4推送进路锁闭后,车列完全推出到达场,推送进路才能自动解锁。推送进路未使用,驼峰信号楼应能使用允许推送或预先推送按钮关闭信号,经30s限时后解锁推送进路。推送进路已被占用,驼峰信号楼不应任意取消,但可关闭推送信号。4.3.5到达场在推送进路建立、驼峰信号开放后,应即失去对推送进路的控制权。必要时,可按压切断推送信号按钮关闭驼峰辅助及其复示信号,但推送进路不应解锁。4.3.6到达场不应向已建立推送进路的股道排列列车或调车进路。若排列了列车或调车进路后,该股道不应再办理推送进路。
4.3.7到达场控制台上应设有驼峰信号复示器、允许推送表示灯及调车照查表示灯、切断推送信号按钮及表示灯等。
4.4简易驼峰信号结合电路
4.4.1牵出线与非集中操纵的简易驼峰衔接时,牵出线应作为简易驼峰的推送线。进行溜放作业前,3
TB/T2307-2017
信号楼值班员和现场调车组应办理交、接权手续,在检查了与推送进路衔接的侵入限界绝缘处的轨道区段空闲,将牵出线上的道岔带到规定位置并锁闭后,才能进行溜放作业。4.4.2当驼峰信号机内方有集中操纵道岔时,驼峰信号机平时应由信号楼控制。办理溜放作业前,应将该道岔锁在规定位置,驼峰信号机方可交现场调车组控制。4.4.3推送线和驼峰信号机交现场调车组控制后,信号楼即失去控制权。现场调车组交回控制权,推送进路解锁后,信号楼才能重新控制。4.4.4进行溜放作业时,驼峰复示信号机应完全复示驼峰信号机的显示。进路上的调车信号机应随驼峰信号机显示的前进或后退信号自动开放或关闭。4.4.5当推送线与禁溜线衔接时,其衔接道岔应按局控道岔处理。4.4.6通向禁溜线的道岔为非集中操纵时,平时应锁在定位,只在进行溜放作业时,才可交现场调车组控制。
4.4.7溜放作业结束后,现场交回控制权,推送进路应立即解锁,但当推送进路留有机车车列,而所在区段无调车信号机阻挡时,进路的解锁应检查有关道岔区段空闲。当轨道区段故障时,可按压特设的带铅封按钮,解锁推送进路。www.bzxz.net
4.4.8、信号楼联锁控制台应设驼峰信号机复示器、充许驼峰控制按钮及其表示灯。当禁溜线道岔为非集中操纵时,控制台还应设道岔锁闭按钮及定位表示灯。4.5编发线与驼峰头部结合电路
4.5.1编发线上的出站信号机,应在溜放进路有关分路道岔被锁在开向其他线路条件下才能开放。出站信号机开放后,应锁闭有关分路道岔,使驼峰信号楼无法再操纵。4.5.2出站信号机关闭,列车出清股道或发车进路第一区段解锁后,应恢复驼峰信号楼对该分路道岔的控制。
4.5.3在集中联锁信号楼控制台上,应按编发线分设同意发车表示灯。5机务段联系电路
5.1当机务段设同意按钮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向机务段调车,应得到机务段的同意(按下同意按钮)进路才能排通,“同意”只能一次有效;b)
机务段一经办理“同意”手续后,“同意”除随机车入库自动解除外,应只能由车站值班员办理取消;
c)集中信号楼联锁控制台上应设机务段同意表示灯。机务段应设同意按钮及其表示灯。5.2当设置了由机务段控制的人口防护信号机,可不设同意按钮。6下坡道接车延续进路电路
6.1需要设置延续进路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在接车方向末端已设有安全线(避难线)的车站,其接车进路的延续进路应通向安全线(避难线);
b)当站内有平行进路,隔开道岔等足以防止列车冲突的联锁设备时,延续进路可延至适当处所。6.2排列接车进路应按压接车进路的始端按钮、终端按钮和延续进路的终端按钮。6.3进站信号机开放应检查接车进路及延续进路上的道岔位置正确并被锁闭、轨道区段空闲,敌对信号未开放。延续进路锁闭后,可不始终检查延续进路上的轨道区段空闲。6.4当延续进路已通向出站口时,如需连续发车,应按压延续进路的始端按钮,检查闭塞条件正确后,即可开放出站信号机。出站信号机开放后,还可随时关闭,但延续进路不应解锁。6.5延续进路的解锁应满足下列要求:a)在正常情况下,列车头部进人股道3min后,延续进路自动解锁;4
b)按压特设的带铅封的坡道解锁按钮,不限时解锁:c)在取消或人工解锁接车进路后,延续进路应按取消进路方式解锁。6.6引导接车时,不检查延续进路。7到发线出岔结合电路
TB/T2307-2017
7.1向有分歧道岔的到发线排列接车进路,或由有分歧道岔的到发线排列发车进路,该分歧道岔应自动转换到规定位置并锁闭,进站或出站信号机才能开放。7.2当防护该分歧道岔的调车信号机开放时,通向该到发线的接车进路不应建立,但发车进路可以建立。
7.3接车时分歧道岔的解锁应满足下列要求:a)进站列车全部进入到发线并顺序通过道岔,分歧道岔应自动解锁;b)进站列车全部进入到发线,但未压入分歧道岔区段,分歧道岔应经3min限时后自动解锁;c)
进站列车全部进人到发线,占用分歧道岔区段,该分歧道岔不应解锁,待列车出清后自动解锁;
d)取消或人工解锁接车进路,需待接车进路解锁后,分歧道岔才应解锁。7.4发车时分歧道岔的解锁应满足下列要求:a)
出发列车全部出清到发线,分歧道岔应立即解锁:b)
无岔区段留有车辆时,出发列车出清出站信号机内方第一区段后,分歧道岔才能解锁:取消发车进路,分歧道岔和发车进路应同时解锁。当分歧道岔区段有车占用时,应保留区段e)
锁闭。
8非进路调车电路
需要设计非进路调车电路时,应满足如下要求:进路上道岔区段及与进路有关的侵入限界绝缘区段在空闲状态、敌对信号在关闭状态时,非a)
进路调车才能建立;
办理非进路调车后,进路上的道岔应带动到规定位置并被锁闭,与进路有关的侵入限界绝缘b)
区段应在空闲状态,该进路上正向或反向调车信号机应同时开放,与其敌对的信号机应在关闭状态;
c)取消非进路调车,进路上的调车信号机应立即关闭,进路经30s限时后自动解锁;d)
当非进路调车的进路上留有机车车列,而所在区段无调车信号机防护时,进路的解锁应检查有关道岔区段空闲。当轨道区段故障时,可按压特设的带铅封按钮解锁进路;e)信号楼联锁控制台应设非进路调车按钮及其表示灯。9局部控制道岔电路
9.1局部控制道岔电路可设计为全部交权方式或部分交权方式。9.2集中道岔转为局部控制时,应办理交权、接权手续,进路上有关道岔及防护道岔应带动并锁闭在规定位置,与进路有关的侵入限界绝缘区段空闲,有关调车信号机应保持在开放状态。9.3集中道岔转为局部控制后,与局控区有关的接、发车进路不应建立。9.4:与局控道岔相衔接的股道或线路上的调车信号机,应根据局控道岔的位置变换显示。9.5道岔转为局控后,应设区段锁闭。当在操纵处能清晰望和确认道岔位置时,可不设区段锁闭。9.6局控道岔设区段锁闭时,应设保护距离,其长度应大于道岔转换时间和轨道继电器缓放时间内调车机车的走行距离,并应有适当的余量。9.7收回局控权时,当进路上留有机车、车列,而所在区段无调车信号机阻挡,进路的解锁应检查有关5
TB/T2307-2017
道岔区段空闲。当轨道区段故障时,可按压特设的带铅封按钮解锁进路。9.8控制台应设局控按钮及其表示灯,以及呼叫现场调车组呼叫按钮。9.9局控道岔处应设局部控制盘,局控盘上应设局控受权按钮、局控道岔操纵按钮、局控道岔位置表示灯、室外音响器、照明灯及送受话器等。当局控道岔有区段锁闭时,还应设区段占用表示灯。10通过按钮电路
10.1有正线通过列车的车站可设通过按钮,办理通过进路只需按压两个按钮。10.2当车站只有一个车场时,在进站口设通过按钮。排列通过进路应按压通过按钮和出口处的列车按钮。
10.3纵列式车站设置通过按钮时,除应满足全站通过的需要外,还应满足经一个车场正线接车至另一车场的任一股道,或由一个车场的任一股道经另一车场正线发车的需要。10.4通过进路经过的任一咽喉,正在选排进路时,通过按钮电路不应动作。10.5设通过按钮时,该按钮应为绿色表示灯。11车站电码化电路
11.1在需要连续发码的区段,电码化电路应不间断发码。11.2列车冒进信号时,至少内方第一区段发禁止码或不发码。11.3
股道占用时,不应终止发码。
11.4轨道区段单方向发码且进路上运行的列车正反方向的载频一致,当列车进路与发码方向相反时,应切断该区段的发码。
11.5电码化电路编码条件应符合地面信号、机车信号相应显示规范的相关规定。11.6电码化电路结合室外电缆使用,应考虑防移频干扰措施。11.7电码化设备具备发码及通道检测条件时,应设计电码化通道检测电路。12复示信号机电路
12.1复示信号机应能复示主体信号机的开放状态。12.2复示信号机为组合灯光显示时,不应单灯点亮。13进路表示器电路
13.1进路表示器仅用于区别列车运行方向,不应单独构成信号显示。13.2进路表示器灭灯表示一种列车运行方向时,当进路表示器需点亮而因故无法点亮,其主体信号不应开放。
14调车表示器电路
与集中区衔接的牵出线,利用调车表示器指挥调车作业,当设有局控或非进路调车时,调车表示器控制电路应检查有关条件后,才能构成。15与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结合15.1STP获取联锁系统信息时,应采用隔离措施,且不应影响联锁系统的正常工作。15.2联锁系统应向STP提供轨道占用、信号显示状态、道岔表示等相关信息。16与行车指挥系统结合
16.1对于继电联锁,TDCS系统可采用专用开关量采集设备从控制台、分线盘或室内信号组合架6
(柜)采集信息。
TB/T2307-2017
16.2对于计算机联锁,TDCS/CTC系统采用带光电隔离通信接口与计算机联锁连接。16.3TDCS/CTC系统可从联锁系统获取信号设备状态信息、设备报警等信息16.4CTC系统应向计算机联锁系统发送时间同步信息、控制指令,双方均应保证控制指令的完整传送和完整执行。
16.5计算机联锁的操作表示界面应设置非常站控按钮(或开关),采用带计数器的非自复式按钮(带密码)或开关,正常状态为集中控制模式,按下(或转换)为非常站控模式。16.6在计算机联锁操作表示界面的非常站控按钮(或开关)处以及CTC系统终端应设置状态表示灯。
16.7CTC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控制模式转换时不应影响已办理的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并防止形成预排进路。
16.8集中控制模式下,计算机联锁操作表示界面的控制指令(非常站控按钮除外)无效;在非常站控模式下,调度集中系统的控制指令无效。16.9集中控制模式转换为非常站控模式时,CTC系统和联锁系统不检查任何条件,但调度集中系统的调度所、车站终端上应产生报警提示。17与列控中心(TCC)结合
17.1计算机联锁与TCC结合时,应采用安全通信接口:当有安全数据网时,计算机联锁应接人安全数据网。
17.2计算机联锁应向TCC提供接、发车进路信息等TCC所需的相关信息。17.3TCC应向计算机联锁提供区间方向信息、降级信息、临时限速信息等计算机联锁所需的相关信息。
18与无线闭塞中心(RBC)结合
18.1计算机联锁设备应接人安全数据网与RBC连接18.2根据需要,计算机联锁向RBC提供站内轨道电路信息,区间闭塞分区信息、区间方向信息等RBC需要的相关信息。
19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结合
19.1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应采用通信接口方式或继电接口方式采集集中联锁的相关信息。19.2采用计算机联锁时,计算机联锁应向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单向发送监测信息。19.3监测信息的采集不应影响集中联锁的正常工作。19.4集中联锁应向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提供道岔表示及操作信息、按钮信息、设备报警信息等需要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监测的信息。
20与站内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结合20.1应设置轨道停电监督,根据轨道电路设备停电恢复的最大时间,确定轨道停电监督电路的延时时间。
20.2轨道电路的发码方向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定义设备上电后轨道电路的默认方向;b)车站联锁已经建立进路,轨道电路发码方向应与进路方向保持一致;c)进路解锁后,轨道电路发码方向可保持与上一次进路的方向一致。7
TB/T2307-2017
与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
计算机联锁与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时,应满足以下要求:21.1
可采用串行接口或网络方式连接;a)
b)计算机联锁可设置集中/站控方式转换按钮。21.2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向计算机联锁传送时间同步信息、控制指令等相关信息。21.3计算机联锁应向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传送进路办理结果和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8
中华人民共和国
铁道行业标准
集中联锁结合电路一般原则
Centralized interlocking connecting circuitgeneral principlesTB/T2307—2017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100054北京市西城区右安门西街8号)读者服务部电话:市电(010)51873174,路电(021)73174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开本:880mm×1230mm
印张:1
字数:17千字
2017年8月第1版2017年8月第1次印刷151135116
价:10.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520-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