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商检标准】 生物安全柜使用和管理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5-25 16:22:09
  • SN/T 3901-2014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N/T 3901-2014

  • 标准名称:

    生物安全柜使用和管理规范

  •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N/T 3901-2014.Code of use and management for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1范围
SN/T 3901规定了生物安全柜选择、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要求。
SN/T 3901适用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使用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292医药工 业洁净室(区)悬浮粒 子的测试方法
GB/T 16294医药工 业洁净室(区)沉降 菌的测试方法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50346-2011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YY 0569-2011 II级 生物安 全柜
3术语和定义
GB/T 16292、GB/T 16294和GB 1948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
复列出了GB/T16292、GB/T16294和GB19489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GB 19489-2008,定义2.4]
3.2气溶胶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GB 19489一2008,定义2.1]
3.3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BSC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GB 19489-2008,定义2.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3901—2014
生物安全柜使用和管理规范
Code of use and management for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2014-04-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利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4-11-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3901—2014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权、孙良娟、高璟瑜.李丹、吴晓薇、姚璐、丁秀琼、马新华,黄武、姜英辉梅、徐金龙、土忠才、刘巾勇、师永霞。1范围
生物安全柜使用和管理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安全柜选择、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使用和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SN/T3901—2014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292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汽GB/T16294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流降菌的测试方法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YY0569—2011
3术语和定义
Ⅱ级生物安全柜
GB/T16292GB/T16294和CB1948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6292.GB/T16294和GB19489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生物因子biologicalagents
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物质。
[GB19489—2008,定义2.4]
气溶胶
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m~100u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GB19489—2008.定义2.1]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safetycabinet,BSC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GB19489—2008.定义2.5]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器)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通常以0.3um微粒为测试物,在规定的条件下滤除效率高于99.97%的空气过滤器。[GB194892008.定义2.10]
SN/T 3901—2014
悬浮粒子airhurne particle
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悬浮粒了尺小范围在0.1μm~100c μm的固体粒了和液体粒了。刘于悬浮粒了计数测量仪,一个微粒球的面积或体积产生一个响应值,不同的响应值等价丁不同的微粒直径。
[GB/T16292—2010,定义3.5]
洁净度
cleanliness
洁净区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丁或等「某粒径悬浮粒了的统计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GJ3/T 162922010,术语 3.6
静态at-rcst
洁净区在全部操作结束,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升经过20im白净底,[GB/T16292—2010,定义3.9
沉降菌scttlingmicrohc
用本标谁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牛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它的生长条作下繁殖到可见的菌数。
[GB/T16294—2010,定义 3.1]
沉降菌菌落数settlingmicrobeplalecount规定时间内有个平披培养而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个/血表示,LGB/T16294—2010,定义3.2]
4选择
4.1分类
根据生物安全柜的气流和隔离屏障设计可分为3个等级:1级,II级(A1,A2,B1,B2型)和级。三级生物安全柜的区别参见表A.1。4.2一般原测
应根据实验样品的生物危害程度和生物安全柜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米选择生物安全柜,1级生物安全柜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Ⅱ级生物安全柜保护工作人员.环境利实验样品,Ⅲ级生物安全柜采用于套箱形式,能更严格地保护工作人员、环境和实验样品,各级牛物安全柜的防护级别利选择原则参见表A.2.
4.3特殊要求
4.3.1操作少量挥发化学试剂和放射性核素时,应使用I级B1型生物安全柜,需要操作大量挥发化学品和放射性核素时,必须使用Ⅱ级B2型安全柜。4,3.2实验操作中涉及细胞毒素类药物时,如各类治疗癌症的约物等,必须使用细胞毒素安全相。2
KAoNiKAca
5安装
SN/T 3901--2014
5.1新购置的尘物安全柜应具有合格的出厂检测报告,在安装搬运过程中严禁侧倒放置和拆卸,应搬人安装现场后雨拆开包装。
5.2生物安全柜本身带有高效空气过滤器.需安装在清洁环境中,应远离门、可开启的窗、进气口、烟道或实验室内可能引起气流污染的设备等,尽可能减少气流活动对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污染。5.3牛物安全柜成安装在远离人员活动、物品移动频繁以及可能会扰乱室内气流的地方,以避免运行时室内气流流动对牛物安全柜工作区域风的影响,5.4牛物安全柜版安装在排风口附近.即室内空气气流方向的下游,以利于生物安全柜运行中周囤被污染空气的尽快排出。
5.5生物安全柜的背面、侧面与墙壁的距离应不小丁0.3m,以保证气流的有效流动。顶部切吊顶的距离最佳距离为0.6 m,最小距离不得小0.3m,以便于进行高效过滤器的检测和维护。5.6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连接电源,为了安全,禁止使用移动式插排等连接供电。5.7生物安全柜的安装应根据实验要求,需要连接真空管道、压缩空气等应在初次安装时全面考虑。5.8生物安全柜安装时应调整底部的支撑脚位置,以确保生物安全柜水平稳定放置。5.9Ⅱ级B2型全外排式的生物安全柜应安装排风系统.排风等道的连接方式应便于更换排风过滤器,排风系统安装方法参照YY 0569一2011 中附录 A,2.2进行。Ⅱ级生物安全柜应安装直排式的通风系统,进入和排出的气体均须经过 HEPA过滤器过滤,5.10生物安全拒安装完毕必须由设备供应商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以确保生物安全柜技术参数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证其性能安全可靠。6使用
6.1人员
6.1.1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使用牛物安全柜.培训内穿牟少应包含;生物安全柜的防扩级别、适用范围、操作步骤、使用方法和出现溅洒,溢出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程序等,6.1.2操作人员应使用恰当的无菌技术和操作方法·如尽可能减少液体飞溅、气溶胶产生和双臂进出安全柜的次数,以减少潜在可能接触传染性物质的机会。6.1.3操作人员在使用安全柜前应清洗消毒于和双臂,穿着个体防护服。在进行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操作时,可穿着长抽紧口普通实验服,带上于套、口,将实验手套包住实验服的袖口。在进行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水平操作时,应穿着前面有加固处理的反背式实验防护服,于套应套在隔离衣外包紧抽口,必要时,戴1眼罩或防护面具·使用戴有松紧带的防护袖套米保护操作人员的手腕。6.2物品摆放
6.2.1只放人实验必需的实验材料和物品·防.正生物安全柜过载。可高压灭菌的收集生物危害性实验废弃物的容器、消毒剂及配套的消毒工具也应放入安全柜内,以避免操作者的手臂在玻璃悬窗进口处快速移动或频繁过出干扰安全柜内的气流,降低了对检验人员和物品的防护。6.2.2放置到生物安全柜内的实验用材料和物品应用70%的酒精或其他中性消毒剂擦拭表面清除污染,以避免污染的物品放人生物安全柜。6.2.3实验材料和物品应尽可能的放置在靠近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后边缘且不遮挡前部、后部和侧部进气格栅的位置,
6.2.4实验材料和物品应按照从洁净区、半污染区到污染区的方向顺序摆放,三个区域之间成无交叉,3
-iiKAoNiKAca
SN/T3901-—2014
操作过程中应方便拿取,以避免交叉污染。6.2.5体积较大的实验材料和物品,如盛放吸管的盘子抽滤瓶等彼此间应留有距离,并放在生物安全柜内的一侧避免在实验期间移动。6.2.6实验完毕具有潜在生物危害的实验材料和物品应消除表面污染,使用可火菌的废弃物处理袋封装后移出生物安全柜,放入高压灭菌锅或其他灭菌装置灭菌处理。6.2.7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如混匀器,离心机等应放置在生物安全柜的后部,离心机不得被放置在丁级和Ⅱ级生物安全柜内,
6.3操作
6.3.1开机
6.3.1.1关闭实验室门和生物安全柜内的紫外灯。6.3.1.2慢慢拾起生物安全柜的玻璃悬窗并移动到正确的工作高度6.3.1.3所有必需的实验材料和物品放人生物安全柜后等待3mim~5min.让非洁净的空气排出工作区,无智能启动功能的生物安全柜,需开启生物安全柜的荧光灯和风机后让其运转3min~5min。6.3.1.4检查警报系统和气流指示器确认生物安全柜处于在“安全”状态,Ⅲ级生物安全柜内应为负压。6.3.1.5用薄纸片检查工作窗口的气流流向是否是向内和进气隔栅是否堵塞6.3.2操作
6.3.2.1明确本次实验的所有操作步骤设备和实验材料6.3.2.2调整椅子的高度使操作人员的面部高于玻璃悬窗开口高度。6.3.2.3操作人员的双臂以垂直方向缓慢伸入生物安全柜内,至少等待1min使生物安全柜内的气流稳定后再进行操作,以避免干扰安全柜内的气流流动。6.3.2.4操作人员应按照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的方向进行实验操作。6.3.2.5应在距离玻璃悬窗和进气隔栅至少10Gm的工作区域内进行实验操作,动作应轻柔、舒缓、规则,应尽量减少手臂在生物安全柜内频繁移动和反复进出。6.3.2.6检测过程中应防止于臂纸或其他物品遮挡进气格栅,以防止实验室的空气未通过进气隔栅过滤就直接进入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区域。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使用恰当的操作方法尽量减少溅酒或者气溶胶的产生:6.3.2.7
不应垂直打开瓶子或试管
b)在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区域放置浸润了恰当消毒剂毛巾或纱布,吸收实验过程可能溅出的少量液滴;
不应倒置实验中废充的吸头或吸管等实验材料:避免使用干扰生物安全柜内气流流动的设备和实验步骤:d
禁止使用明火,如果必须要使用灭菌装置,应使用电子灭菌器:所有打开的容器应在移出安全柜前,盖好盖子并消毒清除表面污染。f
6.3.2.8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尽量减少背后人员走动和快速开关实验室门。6.3.2.9每日若有多个实验需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期间不应中断生物安全柜的运行,以有效控制实验室中灰尘和颗粒的水平。
6.3.3消毒
需熄灭所有明火再对生物安全柜内部进行消毒处理6.3.3.1
6.3.3.2以下情况,应使用70%的酒精或其他中性消毒剂(不应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清除生物安全柜内-TKAONiKAca
的污染,所选择消毒剂的类型应能够杀死生物安全柜内可能存在的全部生物危害:a)实验开始前,应擦拭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台面和内壁:SN/T3901—2014
b)实验结束后,应擦拭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台面、内壁、玻璃悬窗内外侧、紫外灯和电源输出口,以及包括实验设备在内的生物安全柜内的所有物品:实验结束后需要移出生物安全柜的具有潜在生物危害的实验材料和物品;c
d便用腐蚀性消毒剂如漂白粉等去处表面污染后需用无菌蒸馏水再次擦拭所消毒的表面6.3.3.3在进行安全柜内部区域消毒时,操作人员除了手臂以外的其他任何部位不能进人生物安全柜。6.3.3.4具有潜在生物危害的实验材料和物品在清除表面污染后使用可灭菌的废弃物处理袋封装后移出安全柜,放入高压灭菌锅或其他灭菌装置处理。6.3.4关机
6.3.4.1生物安全柜维持运行状态继续运转5min~15mil.以净化生物安全柜内空气。6.3.4.2关闭玻璃悬窗,使用紫外灯照射30min,无智能启动功能的生物安全柜需关闭荧光灯和风机打开紫外灯。
7管理
7.1校准
7.1.1以下情况,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校准,检查生物安全柜的性能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要求:
a)正常使用的生物安全柜应每年校准1次,使用频率高或从事生物危害程度高的检测工作的生物安全柜应半年校准1次;
b)在实验室内移动或变更生物安全柜安装位置c)在同一实验室内增设了B2型生物安全柜,且每台生物安全柜都需要使用:d)在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后:
e)在维修之后:
f)实验结果异常。
7.1.2生物安全柜的检定至少应包括:垂直气流平均风速、工作窗口气流流向、工作窗口气流平均风速、工作区洁净度、噪声、照度和高效空气过滤器泄漏检测,检测方法应按照GB50346一2011中10.2的要求进行。
7.2期间核查
7.2.1在生物安全柜的检定周期内应至少开展1次生物安全柜的期间核查,实验室可根据生物安全柜的使用频次和实验室所开展的检测工作的危害程度增加期间核查次数。7.2.2期间核查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垂直气流平均风速、工作窗口气流流向、洁净度,核查方法和判定依据参见附录B。
7.2.3生物安全柜期间核查记录表参见附录C。7.3每月维护
7.3.1使用洁净的沾有恰当的消毒剂(不应使用含氯的消毒剂)的湿布擦拭生物安全柜的外表面,特别是玻璃前窗和生物安全柜上部,以清除可能堆积的灰尘。7.3.2抬起工作台面用70%酒精或其他中性消毒剂(不应使用含氟的消毒剂)的湿布对进气隔栅空、台面底部和集水槽内部进行彻底清洗,清洗Ⅲ级生物安全柜的污水应收集后高压灭菌将pH值调至中性TIKAONiKAca
SN/T 3901—2014
再排往下水道。
7.3.3确保所有的保养阀畅通。
7.3.4启动生物安全柜风机,检查紫外灯、荧光灯、高效空气过滤器等所有需维护的配件,使用灭菌消毒剂清洁紫外灯表面的灰尘和污垢,并记录所剩寿命,必要时进行更换,确保生物安全柜的使用处在“安全”状态。
7.3.5当不锈钢表面有难以去除的斑点时,可以使用乙酮擦拭。使用乙酮后,应立即用清水和中性洗涤剂冲洗不锈钢板,再用海绵进行擦拭。7.4污染清除
生物安全柜在移动、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以及实验室研究内容完全改变前必须清除污染,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甲醛蒸气熏蒸,应由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甲醛惠蒸以彻底清除生物安全柜的污染。7.5记录
7.5.1应由设备管理员建立设备档案,做到每台安全柜份档案.设备档案中至少成包括: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出厂编号、价格、启用白期,设备受控编号、管理部门,荐放位置、保管人员、维修记录。
7.5.2应按要求定期做好生物安全柜的检定和期间核查,并保存检定报告和期间核查记录。7.5.3应建立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人、使用时间,性能状态、实验类型、消毒期等。
7.5.4与生物安全柜有关的所有文件或记录均须交与设备管理员,与设备档案一起存档同期保存。7.5.5在没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所有记录应保留3年。8应急处置
8.1一般要求
8.1,实验π始前,应开启风机和气流指示器(如果有)等,确认生物要全柜均处于在“安全“状态,如有征何故障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告实验空主任。8.1.2实验开始前,操作人员应提前准备好所用应急物品,如危害物溢出应急处置物品,适宜消毒剂,毛巾、纸巾和可火菌的废弃物处理袋等,放在随时拿到投人便用的位置。8.1.3生物安全柜运行时,发生任何气流异常等报警,应立即停止.工作,立即报告实验室主任。8.2溢出物应急处置
8.2.1当有少量溢溅)酒,体积小于1 IL时应立即用吸水纸巾处理,并根据污染物的类型选择适宜的消毒剂擦洗台面及内部所有可能受污染的物品。8.2.2当有人量溢酒或坡璃容器破碎时,应按如下步骤处理:a)在生物安全柜保持运行状态下立即清理;h)如操作人员的下套或防护服已经被污染,应在牛物安全柜内对手套消毒火菌后,脱下手套,带上新手套后脱掉所污染的防护服·用适当的消毒灭菌剂清洗暴露部位;操作人员穿好适当的防护服,戴上防护于套和眼罩,先用吸水纸中吸收溢出物,再用浸有消毒剂的毛巾来覆盖溢山物,作用一段时间把气辫胶的产生控制到最小化;d)对于溢出中等或高风险的物质,在确保排水阀关闭后,用消毒灭菌剂浸泡工作台面和排水沟,让液体通过格栅流到集水槽.:收集废液后再彻底清洗集水槽。当有危险等级为2和3的高风险物质溢出·需由有资质的人员使用甲醛熏蒸法来消毒生物安全柜;6
-TTKAoNiKAca
SN/T 3901--2014
覆盖溢出物的毛巾、所有柜内操作过的物品和被污染的实验材料都应使用可灭菌的废弃物处e)
理袋封装后移出安全柜,放人高压灭菌锅或其他灭菌装置处理,不适用高乐灭菌应用消毒火菌剂擦拭至少20min彻底清除表面污染;破碎的玻璃或其他锐器要用镊子或钳子处理:用消毒灭菌剂擦拭生物安全柜内壁、工作表面以及玻璃悬窗内侧.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洁净水擦干净消毒灭菌剂:
处理完毕操作人员应更换污染的防护服及手套,封装后消毒处理,并用消毒肥皂和清水清洗g
手和暴露的皮肤,
h)全部步骤结束后生物安全柜应继续运行2 min3min以清除工作区域内浮尘污染;i)再次使前生物安全柜应至少运行15 min再开始实验操作。8,2.3如果溢酒物流人生物安全柜内部或需要浸泡集水槽,在清理前应报告设备管理员,需要评估后再来联适当的措施。
SN/T 3901—2014
A.1生物安全柜分类
生物安全柜
Ⅱ级AI型
Ⅱ级A2型
Ⅱ级B型
Ⅱ级B2型
A.2生物安全柜的选择
生物安全柜
级A1型
外排风型Ⅱ级A2型
II级BI型
Ⅱ级B2型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生物安全柜的分类和选择
表A1
正面气洗速度
m/s
0.40
20.50
NA(不适用
各级生物安全柜性能比较
气流百分数
重新循
环部分
100
100
排风系统
排到房间或套管连接处
外排式,排到房间或套管连接处硬管
全外排式,硬管连接
排式,硬管连接
表A.2
不同保护类型及生物安全柜的选择保护类型
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挥发放则性核素/化学品
和四类病原微生物
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痕量挥发放射性核索/化学品
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少量挥发放射性核素/化学品
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挥发放射性核素/化学品
第一、二、三和四类病原微生物;挥发放射性核素/化学品
保护对象
操作者/环境
操作者/环境/样品
操作者/环境/样品
操作/环境/样品
操作者/环境/样品
操作者/环境/样品
B.1仪器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生物安全柜期间核查方法和评价标准B.1.1
精密风速仪:精度士0.015m/s
B.1.2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B.1.9
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量为0.1cfm:重叠损失:每200万粒子/Ft小于5%。高压蒸汽灭菌器。
干热灭菌器。
恒温培养箱:36℃土1℃
电炉。
天平:精度士0.01g。
冰箱。
平Ⅲ(直径9cm)。
B.1.10
B.1.11
B.1.12
量筒。
三角烧瓶。
pH计或精密pH试纸等
垂直气流平均风速
核查方法
B.2.1
SN/T3901—2014
高效空气过滤器下方0.15m处,在距离生物安全柜内壁和玻璃悬窗100mm所围成的工作区B.2.1.1
域内采用风速仪测量垂直气流的平均风速。B.2.1.2工作台面上的测量点按网格分布方式布点,每个测量点间行距和列距均为150mm,图B.1为垂直气流平均风速测量点位置分布示意图。图B.1垂直气流平均风速测量点位置分布示意图B.2.2结果计算
垂直气流平均风速是各测量点读数的算术平均值。B.2.3评价标准
垂直气流平均风速应不低于产品标准要求,即YY0569—2011中5.4规定的各级生物安全柜的垂9
SN/T 3901—2014
直气流平均风速。
3工作窗口气流流向
B.3.1核查方法
可采用发烟法在玻璃悬窗窗山断面处检测,检测点包括玻璃悬窗窗口的四周边缘和中间区域。B,3.2评价标准
玻璃芯窗窗!断面所有位置的烟雾都应流向牛物安个柜内。B.4工作区洁净度
B.4.1核查方法
B.4.1.1 悬浮粒子法
B.4.1.1.1在垂直气流风速符合YY0569性能要求的情记下,如Ⅱ级A2型垂直气流平均风速为0.25m/s~0.4m/s;打元生物安全柜送风30min。B.4.1.1.2采用坐埃粒子计数器在工作区布点检测,计数器的采样口应放置在距离[作台面0.2m高度,采用对角线方式布点,每次至少测量5个点。B.4.1.1.3每个采样点应采样两次,图13.2为上作区洁净度采样点位置分布示意图。图B.2工作区洁净度采样点位置分布示意图2沉降菌法
B.4.1.2
B.4.1.2.1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B.4.1.2.1.1成分
酪蛋白胰酶消化物
大豆粉木派蛋白酶消化物
氯化钠
纯化水
B,4,1,2,1.2制法
10.0g
3.0g
5.0g
15 ~20
1 000 ml.
取上述成分除琼脂,混合-微热溶解。调pI值至7.3士0,2,加人惊脂,热熔解后分装于被璃容器中,经121℃灭菌20min,冷却至60℃,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倾注约20ml.至0mtm灭菌平Ⅲ内.加盖后在室溢放至凝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推荐标准
  • SN商检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