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国家标准】 过氧化物类消毒液卫生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5-25 14:58:39
  • GB/T 26371-202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6371-2020

  • 标准名称:

    过氧化物类消毒液卫生要求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26371-2020.Hygienic requirements for peroxide disinfectants.
1范围
GB/T 26371规定了过氧化物类消毒液的原料要求、技术要求、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包装、运输及贮存、标识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 26371适用于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液体消毒剂。
GB/T 26371不适用于需要加热、加压、汽化等设备或与器械配套使用的过氧化物类消毒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10化学试剂砷测定 通用方法
GB/T 1616工业过 氧化氢
GB/T 9728化学试剂硫酸 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5化学试剂重金属测定通用方法
GB 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5603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5981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GB/T 19104过氧乙 酸溶液.
GB 19105过氧乙酸包装要求
GB 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
GB 27948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
GB/T 27949医疗器械消毒剂卫生要求
GB 27952普 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
GB 27953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
GB 27954黏膜消 毒剂通用要求
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8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282号)]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卫生部(卫监督发[2009]53号)]
危险化学品目录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1.080
C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371—2020
代替GB/T26371-2010
过氧化物类消毒液卫生要求
Hygienic requirements for peroxide disinfectants2020-06-0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12-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26371—2020
本标准代替GB/T263712010《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卫生标准》。本标准与GB/T263712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0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0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原料冰乙酸的要求(见第4章,2010年版的第4章);修改了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指标、产品稳定性指标(见第5章,2010年版的5.2);-增加了产品pH值指标、过氧化氢作为黏膜消毒时.铅、砷、汞的指标要求(见5.2);增加了医疗器械灭菌时杀灭微生物指标(见5.3);修改了空气消毒杀灭微生物技术要求(见第5章,2010年版的5.3);修改了应用范围的规定(见第6章,2010年版的第6章);一增加了使用方法的内容(见第7章);一增加了标识要求(见第9章)。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福、帖金风、林玲、林锦炎、魏秋华、任哲、骆艳燕、王洪敏、朱汉泉、于膜雪、吴鸣、杜武华、王金强、吴刚。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6371—2010。
1范围
过氧化物类消毒液卫生要求bzxz.net
GB/T26371—2020
本标准规定了过氧化物类消毒液的原料要求、技术要求、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包装、运输及贮存、标识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液体消毒剂。本标准不适用于需要加热、加压、汽化等设备或与器械配套使用的过氧化物类消毒液。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
GB/T610
GB/T1616
GB/T9728
GB/T9735
GB15258
GB15603
GB1598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化学试剂砷测定通用方法
工业过氧化氢
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化学试剂重金属测定通用方法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T19104
GB19105
GB19193
GB27948
过氧乙酸溶液
过氧乙酸包装要求
疫源地消毒总则
空气消毒剂卫生要求
GB/T27949
GB27952
GB27953
GB27954
WS/T367
医疗器消毒剂卫生要求
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疫源地消毒剂卫生要求
黏膜消毒剂通用要求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1282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卫生部(卫监督发[2009J53号)危险化学品自录
术语和定义
GB/T19104、GB159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GB/T26371—2020
过氧化物类消毒液peroxidedisinfectants化学分子结构中含有二价基“一0一0一”的强氧化液。3.2
食品用工具、设备foodprocessingtoolsanddevices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和餐具等的总称。3.3
普通物体表面
commonsubjectsurface
各类公共场所及家庭等的用具、物品及设施的表面。注:公共场所包括学校、托幼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4,原料要求
4.1冰乙酸:普通物体表面消毒、空气消毒、工业消毒、疫源地消毒等应符合工业级规定:医疗器械消毒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4.2过氧化氢应符合GB/T1616的规定。4.3过氧乙酸应符合GB/T19104的规定。4.4生产用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纯化水要求,或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KaeeiK
生规范》(2009年版)等相关标准或规范规定。5技术要求
5.1外观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不分层,无沉淀。含过氧乙酸的产品有刺激性气味,并带有乙酸味。2理化指标
过氧化氢消毒液应符合表1的规定。过氧化氢与过氧乙酸复合消毒液,按过氧乙酸计。过氧乙酸消毒液应符合表2的规定
稳定性:有效期≥12个月。加速试验或自然存放试验有效成分含量下降率≤15%,并不得低于本标准中标示值的下限。
表1过氧化氢消毒液理化指标
过氧化氢(以H2O,计)
重金属(以Pb计)
砷(As)
pH值
用于黏膜消毒时应测定铅、、汞指标,含量应符合GB27954要求。2
标示值的85%~115%
≤5mg/kg
≤3mg/kg
标示值士1.0
过氧乙酸(以C,H,O,计))
硫酸盐(以SO,3计)
重金属(以Pb计)
砷(As)
pH值
杀灭微生物指标
过氧乙酸消毒液理化指标
GB/T26371—2020
标示值的85%~115%
符合GB/T19104要求
5mg/kg
3mg/kg
标示值土1.0
按产品说明书的消毒要求,稀释至说明书中规定的使用浓度,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应符合表3的规定。用于医疗器械灭菌时,杀灭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3消毒用途杀灭微生物效果
应用范围
普通物体表面消毒
皮肤、黏膜消毒
医疗器械高水平消毒
空气消毒
微生物种类
大肠杆菌8099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
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
白色念珠菌ATCC10231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白色葡萄球菌8032
自然菌
试验所用消毒剂量(浓度与时间)应为产品说明书中的标示剂量。杀灭对数值
悬液试验法
≥5.00
≥5.00
≥5.00
≥5.00
≥4.00
≥5.00
载体试验法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实验室模拟试验)
≥1.00(现场试验)
杀灭试验首选悬液试验法,不能使用悬液试验法者(如消毒剂原液直接使用)可用载体试验法。皮肤伤口冲洗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应选用0.3%有机干扰物质表4医疗器械灭菌杀灭微生物指标微生物种类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6
应用范围
试验项目
实验室定性灭菌试验
模拟现场灭菌试验
过氧化氢适用于普通物体表面消毒、食品用工具和设备、空气消毒、皮肤伤口冲洗消毒、黏膜消毒、3
GB/T26371—2020
耐腐蚀医疗器械消毒、传染病疫源地消毒过氧乙酸适用于普通物体表面消毒、食品用工具和设备、空气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消毒(如:透析机管路清洗消毒、透析器灭菌、内镜消毒与灭菌等)传染病疫源地消毒。7使用方法
7.1普通物体表面消毒
使用浸泡、喷酒、擦拭或气雾方法,具体按照GB27952等相关消毒标准或规范执行。7.2
空气消毒
使用气溶胶喷雾、熏蒸方法,具体按照GB27948、WS/T368等相关消毒标准或规范执行。7.3皮肤伤口冲洗消毒
1.5%~3.0%过氧化氢消毒液,直接冲洗伤口部位皮肤表面,作用3min5min。7.4黏膜消毒
使用冲洗、擦拭方法,具体按照GB27954等相关消毒标准或规范执行。7.5食品用工具、设备消毒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等相关消毒标准或规范执行7.6医疗器械消毒、透析机管路清洗消毒、透析器灭菌、内镜消毒与灭菌按照GB/T27949、WS/T367等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7.7疫源地消毒
按照GB19193、GB27953等规定进行8包装、运输及购存
8.1过氧乙酸包装应符合危险货物的包装规定,并符合GB19105的规定。采用深色(或不透光)聚乙烯塑料桶包装或内衬塑料的槽车包装;包装容器的盖上应有透气但不漏液体的排气孔。8.2过氧化物类消毒液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目录》归类运输车辆要求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光照射或受热,不能与易燃品和还原剂混运。8.3过氧化物类消毒液应符合GB15603中的有关规定。应贮存于通风、避光和阴凉的库房中,按照相应的化学品储存法规存放。
9标识要求
9.1产品标签与说明书
应符合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9.2过氧化物类消毒液包装上的标识应符合GB15258的规定,并符合GB190规定的“有机过氧化物”标志、“腐蚀品”标志,符合GB/T194
中规定的“向上”标志。
9.3说明书注意事项
GB/T26371—2020
9.3.1过氧化物类消毒液有腐蚀性,对眼、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危险;若不慎接触,应使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9.3.2在实施消毒作业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具9.3.3如出现容器破裂或渗漏现象,应用大量水冲洗,或用沙子、情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9.3.4过氧化物类消毒液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与还原剂接触、遇金属粉末有燃烧爆炸危险。
检验方法
10.1
过氧乙酸(以CzHO:计)含量的测定按GB/T19104或《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进行。10.2过氧化氢(以H,02计)含量的测定按GB/T1616或《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进行。10.3硫酸盐(以S0.2-计)含量的测定按GB/T9728的规定进行。
10.4重金属(以Pb计)、砷、汞含量的测定eeik
按GB27954、GB/T9735、GB/T610的规定进行消毒与灭菌效果测定
10.5
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进行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推荐标准
  • GB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