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7 10:35:56
  • GB50164-199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50164-1992

  • 标准名称: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英文名称: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2-09-29
  • 实施日期:

    1993-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51.44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建材>>建材产品>>Q13混凝土、集料、灰浆、砂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书号:

    15112.6975
  • 页数:

    24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2004-10-15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韩素芳、耿维恕、钟炯垣、曹天霞、胡企才、彭冠群、许鹤力、吴传义
  • 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GB 50164-19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199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Standard of Quality Control
Concrete
1991—09—29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1实施
1992—05—01
联合发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0164—9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
施行日期:1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
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2】667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9月29日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在先后完成本标准的初稿、征求意见稿及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送审稿,经审查会审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等。本标准为首次编制,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寄交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建设部
1992年9月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免费标准bzxz.net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
第二章
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章
混凝土拌合物
含气量
水灰比和水泥含量
均匀性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耐久性
#o6606o6660心
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章
组成材料的质量控制
掺合料
外加剂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
混凝土质量的生产控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浇筑前的检查
欢光光迎电电电
附加说明
+............+....+.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一章总
第1.0.1条为加强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第1.0.3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包括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实施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控制、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二、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计算统计参数,应用各种质量管理图表,掌握动态信息,控制整个生产和施工期间的混凝士质量,并遵循升级循环的方式,制订改进与提高质量的措施,完善质量控制过程,使混凝土质量稳定提高。三、必须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第1.0.4条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二章
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
第2.1.1条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
一、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稠度;二、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三、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
(I)稠度
第2.1.2条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落度或维勃稠度表示,册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士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其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第2.1.3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落度大小,可分为4级,并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混凝土按落度的分级
低塑性混凝土
塑性混凝土
流动性混凝土
大流动性混凝土
落度(mm)
100~150
≥160
注:落度检测结果,在分级评定时,其表达取舍至临近的10mm。第2.1.4条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级,并应符合表2.1.4的规定。
混凝土按维勃稠度的分级
第2.1.5条
超干硬性混凝士
特干硬性混凝土
干硬性混凝土
半干硬性混凝土
维勃稠度(s)
落度或维勃稠度的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2.1.5-1和表2.1.5-2的规定。
落度允许偏差
落度(mm)
表2.1.5-1
允许偏差(mm)
维勃稠度允许偏差
维勃稠度(s)
(I)含
表2.1.5—2
允许偏差(s)
条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满足设计和第2.1.6条
施工工艺的要求。根据混凝土采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其含气量的限值不宜超过表2.1.6的规定。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含气量的限值粗骨料最大粒径(mm)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混凝土含气量(%)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2.1.7条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测结果与要求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应为士1.5%。(亚)水灰比和水泥含量
第2.1.8条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第2.1.9条混凝士拌合物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士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实测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IV)均匀性
第2.1.10条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第2.1.11条混凝土拌合物均勾性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第2.1.12条检查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手0.8%,
二、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第二节混凝土强度
第2.2.1条普通混凝土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划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12个强度等级。第2.2.2条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2.2.3条混凝土强度,除应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分批进行合格评定外,尚应对一个统计周期内的相同等级和龄期的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计算强度均值(ufcu)、标准差(g)及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P),以确定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其中ufcu应符合本标准的第2.2.7条规定,g和P应满足表2.2.3的要求。第2.2.4条对商品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对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混凝土生产管理水平
生产质量水平
混凝土
强度等级
评定指标
混凝土强
度标准差
(N/mm2)
强度不低于
规定强度等
级值的百分
商品混凝
土厂和预制
混凝土构件
集中搅拌
混凝土的施
工现场
商品混凝土
厂、预制混
凝土构件厂
及集中搅拌
混凝土的施
工现场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2.2.5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g)和强度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值的百分率(P),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标准差:
二、百分率:
式中fea
×100%
(2.2.5-1)
(2.2. 5—2)
统计周期内第1组混凝士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
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王试件组数,该值不得少于25组;
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值的组数。
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8%)不宜大于第2.2.6条
5%,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100%
(2. 2. 6 —1)
盘内混凝土强度均值(μ)及其标准差(o)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按下列公式确定:Zfai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2.2. 6 —2)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一一盘内混凝强度的变异系数:(2.2.6—3)
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m2);——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
Ateu,s
第i组三个试件中强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m2);
一一试件组数,该值不得少于30组。fa—一第i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第2.2.7条按月或季统计计算的强度平均值(utu)宜满足下式要求:
fen,t+1. 4g≤μrn≤f cu,k+2. 50式中μt——按月或季统计的强度平均值(N/mm2);(2.2.7)
fea,t——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一按月或季统计的强度标准差(N/mm\),确定标准差的试件组数不得少于25组。注;对有早龄期强度和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平均值可不受该上限限制。第三节混凝土耐久性
第2.3.1条根据混凝土试件所能承受的反复冻融循环(慢冻法)次数,混凝土的抗冻性划分为D10、D15、D25、D50、D100、D150、D200、D250和D300等9个等级。第2.3.2条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性可划分为S4、S6、S:、S10、S12等5个等级。
第2.3.3条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