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799.6-2019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
标准号:
DL∕T 799.6-2019
标准名称: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27.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799.6—2019
代替DL/T799.6—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monitoring for workingenvironmentinelectricpowerindustryPart6:Monitory ofmicrowaveradiation2019-11-04发布
国家能源局
rrKacerkca-
2020-05-01实施
DL/T799.6—2019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检测内容
检测仪器…
检测方法
检测点设置
检测结果评判
-rrKaeerKca-
..·57
DL/T799《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
一第3部分:生产性噪声监测;
第4部分:生产性毒物监测;
一第5部分:高温监测:
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
第7部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本部分为DL/T799的第6部分
DL/T799.6—2019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DLT799.6—2010《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本部分与DL/T799.6—2010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调整了部分章条的编排顺序及逻辑关系删除了“3术语和定义”中的“固定微波辐射与非固定徽波辐射”;删除了“4检测内容”里面的“受辐射时间(h)”;删除了“5监测周期”;
原6.2修改为“7.2”,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表述,并修改了部分语句和措辞;一原6.3.1修改为“在7.2选定的布点位置,一般测量作业人员头部和胸部位置”,并调整至7.3.1;
一原6.3.3修改为“为检测微波设备漏能情况及探索工作地点微波辐射源时应紧靠微波设备检测”,并调整至7.3.3
一原6.4.3删除了“尽量”“使用非全向性探头时,测量期间必须不断调节探头方向,直到测到最大场强值”,并调整至“5检测仪器”:原“6.4检测要求”修改为“6检测方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职业安全卫生分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禄文、邹岸新、巩泉泉、郭琦斌、李丽、高阳、王坤、江红、徐强、刘嘉文。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L/T799.62002:
DL/T799.6—2010。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rKacerkAca-
DL/T799.6—2019
1范围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
本部分规定了电力行业工作场所微波辐射监测的检测内容、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点设置和检测结果评判。
本部分适用于电力行业中供电企业、水电厂、火电厂劳动环境微波辐射的监测和评判,其他电力企业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5236、GBZ2.2和GBZ/T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Z2.2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
微波microwave
频率在300MHz~300GHz,相应波长在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GBZ2.2—2007,定义8.1.1]
平均功率密度averagepowerdensity平均功率密度表示单位面积上一个工作日内的平均辐射功率。当受辐射时间为8h时,平均功率密度就是8h平均功率密度:当受辐射时间小于或大于8h时,平均功率密度按实际受辐射时间计算。[GBZ2.2—2007,定义8.1.5]
日剂量dailydose
表示一日接受辐射的总能量,等于平均功率密度与受辐射时间(按照8h计算)的乘积,单位为μW·h/cm或mW·h/cm。
[GBZ2.2—2007,定义8.1.5]
脉冲微波pulsemicrowave
脉冲微波指以脉冲调制的微波。[GBZ2.2—2007,定义8.1.2]]
rKacerkAca-
连续微波continuousmicrowave
连续微波指不用脉冲调制的连续振荡的微波。[GBZ2.22007,定义8.1.2]
寸partial-bodymicrowaveradiation肢体局部微波辐射
肢体局部微波辐射指微波设备操作过程中,仅手或脚部受辐射。[GBZ2.2—2007,定义8.1.4]
全身微波辐射whole-bodymicrowaveradiationDL/T799.6—2019
全身微波辐射指除肢体局部微波辐射外的其他部位,包括头、胸、腹等一处或几处受辐射。[GBZ2.2—2007,定义8.1.4]
4检测内容
工作场所微波辐射功率密度(μW/cm或mW/cm2)。5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应选用全向性探头的场强仪或漏能仪。仪器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在土3dB以内。要求使用仪器需经标准场强法和标准天线法两种标定校正吻合的微波漏能测试仪。6检测方法
微波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6.2
检测中仪器探头应避免红外线及阳光的直接照射及其他干扰。检测值的取舍:全身辐射取头、胸、腹等处的最高值;肢体局部辐射取肢体某点的最高值;既有6.3
全身又有局部的辐射,则取肢体以外所测得的最高值;各测点均需检测3次,取平均值。6.4在进行现场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检测应记录全部检测数据,包括气象条件、微波设备型号及参数、检测地点,检测时间,使用仪6.5
器,探头高度及参加检测的人员等。7检测点设置
检测点设置原则
选择作业人员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7.2检测点的选定
微波辐射检测时段及检测点举例参见表1。表1微波辐射检测时段及检测点举例检测时段
运行时
检修时
检测点
微波通信室内微波机、终端机、微波通信机和配线柜等设备附近各测1个点微波通信室内检修位置设置2个或3个点微波发射天线平台及天线附近,设置3个~5个点57
nKaerkAca-
DL/T799.6—2019
7.3测点位置
在7.2选定的布点位置,一般测量作业人员头部和胸部位置。7.3.2当作业时人体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辐射时,应予以加测。如需眼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7.3.3为检测微波设备漏能情况及探索工作地点微波辐射源时应紧靠微波设备检测。9
检测结果评判
作业人员接触微波辐射依据GBZ2.2的规定,按照表2进行评判。表2www.bzxz.net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职业接触限值类型
肢体局
部辐射
连续微波
脉冲微波
连续微波或
脉冲微波
日剂量
μW·h/cm2
注:t为受辐射时间,单位为h。58
8h的平均功率密度
μW/cm2
-KaeerKAca-
非8h的平均功率密度
μW/cm?
4000/t
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799.6—2019
代替DL/T799.6—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monitoring for workingenvironmentinelectricpowerindustryPart6:Monitory ofmicrowaveradiation2019-11-04发布
国家能源局
rrKacerkca-
2020-05-01实施
DL/T799.6—2019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检测内容
检测仪器…
检测方法
检测点设置
检测结果评判
-rrKaeerKca-
..·57
DL/T799《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
一第3部分:生产性噪声监测;
第4部分:生产性毒物监测;
一第5部分:高温监测:
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
第7部分: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本部分为DL/T799的第6部分
DL/T799.6—2019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DLT799.6—2010《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本部分与DL/T799.6—2010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调整了部分章条的编排顺序及逻辑关系删除了“3术语和定义”中的“固定微波辐射与非固定徽波辐射”;删除了“4检测内容”里面的“受辐射时间(h)”;删除了“5监测周期”;
原6.2修改为“7.2”,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表述,并修改了部分语句和措辞;一原6.3.1修改为“在7.2选定的布点位置,一般测量作业人员头部和胸部位置”,并调整至7.3.1;
一原6.3.3修改为“为检测微波设备漏能情况及探索工作地点微波辐射源时应紧靠微波设备检测”,并调整至7.3.3
一原6.4.3删除了“尽量”“使用非全向性探头时,测量期间必须不断调节探头方向,直到测到最大场强值”,并调整至“5检测仪器”:原“6.4检测要求”修改为“6检测方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职业安全卫生分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禄文、邹岸新、巩泉泉、郭琦斌、李丽、高阳、王坤、江红、徐强、刘嘉文。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L/T799.62002:
DL/T799.6—2010。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rKacerkAca-
DL/T799.6—2019
1范围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6部分:微波辐射监测
本部分规定了电力行业工作场所微波辐射监测的检测内容、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点设置和检测结果评判。
本部分适用于电力行业中供电企业、水电厂、火电厂劳动环境微波辐射的监测和评判,其他电力企业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5236、GBZ2.2和GBZ/T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Z2.2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
微波microwave
频率在300MHz~300GHz,相应波长在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GBZ2.2—2007,定义8.1.1]
平均功率密度averagepowerdensity平均功率密度表示单位面积上一个工作日内的平均辐射功率。当受辐射时间为8h时,平均功率密度就是8h平均功率密度:当受辐射时间小于或大于8h时,平均功率密度按实际受辐射时间计算。[GBZ2.2—2007,定义8.1.5]
日剂量dailydose
表示一日接受辐射的总能量,等于平均功率密度与受辐射时间(按照8h计算)的乘积,单位为μW·h/cm或mW·h/cm。
[GBZ2.2—2007,定义8.1.5]
脉冲微波pulsemicrowave
脉冲微波指以脉冲调制的微波。[GBZ2.2—2007,定义8.1.2]]
rKacerkAca-
连续微波continuousmicrowave
连续微波指不用脉冲调制的连续振荡的微波。[GBZ2.22007,定义8.1.2]
寸partial-bodymicrowaveradiation肢体局部微波辐射
肢体局部微波辐射指微波设备操作过程中,仅手或脚部受辐射。[GBZ2.2—2007,定义8.1.4]
全身微波辐射whole-bodymicrowaveradiationDL/T799.6—2019
全身微波辐射指除肢体局部微波辐射外的其他部位,包括头、胸、腹等一处或几处受辐射。[GBZ2.2—2007,定义8.1.4]
4检测内容
工作场所微波辐射功率密度(μW/cm或mW/cm2)。5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应选用全向性探头的场强仪或漏能仪。仪器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在土3dB以内。要求使用仪器需经标准场强法和标准天线法两种标定校正吻合的微波漏能测试仪。6检测方法
微波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6.2
检测中仪器探头应避免红外线及阳光的直接照射及其他干扰。检测值的取舍:全身辐射取头、胸、腹等处的最高值;肢体局部辐射取肢体某点的最高值;既有6.3
全身又有局部的辐射,则取肢体以外所测得的最高值;各测点均需检测3次,取平均值。6.4在进行现场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检测应记录全部检测数据,包括气象条件、微波设备型号及参数、检测地点,检测时间,使用仪6.5
器,探头高度及参加检测的人员等。7检测点设置
检测点设置原则
选择作业人员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7.2检测点的选定
微波辐射检测时段及检测点举例参见表1。表1微波辐射检测时段及检测点举例检测时段
运行时
检修时
检测点
微波通信室内微波机、终端机、微波通信机和配线柜等设备附近各测1个点微波通信室内检修位置设置2个或3个点微波发射天线平台及天线附近,设置3个~5个点57
nKaerkAca-
DL/T799.6—2019
7.3测点位置
在7.2选定的布点位置,一般测量作业人员头部和胸部位置。7.3.2当作业时人体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辐射时,应予以加测。如需眼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7.3.3为检测微波设备漏能情况及探索工作地点微波辐射源时应紧靠微波设备检测。9
检测结果评判
作业人员接触微波辐射依据GBZ2.2的规定,按照表2进行评判。表2www.bzxz.net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职业接触限值类型
肢体局
部辐射
连续微波
脉冲微波
连续微波或
脉冲微波
日剂量
μW·h/cm2
注:t为受辐射时间,单位为h。58
8h的平均功率密度
μW/cm2
-KaeerKAca-
非8h的平均功率密度
μW/cm?
4000/t
短时间接触功率密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行业标准
- DL/T845.4-2004 电阻测量装置通技术条件 第4部分:回路电阻测试仪
- DL/T995-201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 DL/T1405.3-2018 智能变电站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第3部分:检测规范
- DL/T348-2019 换流站设备巡检导则
- DL/T1830-2018 烟气集成净化碳基材料选用导则
- DL5027-2015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 DL/T5210.3-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 DL5009.1-20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火力发电
- DL/T1164-2012 汽轮发电机运行导则
- DL/T1317-2014 火力发电厂焊接接头超声衍射时差检测技术规程
- DL/T742-2019 湿式冷却塔塔芯塑料部件质量标准
- DL/T5056-2007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 DL/T1074-2007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 DL/T796-20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 DL/T1313-2013 流域梯级水电站集中控制规程
- 行业新闻
- 《GENIUS法案》会再次催生“DeFi Summer”吗?
- 价值53,416,371美元的XRP流入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详情
- 比特币(BTC)平均算力首次飙升至1 ZH/s
- 港币稳定币能否冲击美元霸权?经济学家视角揭秘
- 紧急XRP更新:沃伦·巴菲特的举动令人震惊
- Galaxy Digital 出售比特币,撼动比特币市场格局
- 波卡币(DOT)是什么?深度解析跨链生态核心资产
- 7. SEO标题:Zcash钱包推荐与屏蔽地址使用指南
- INJ价格蓄势待发,EVM主网上线前或迎60%暴涨
- 交易员自述:从亏光 40 万到持仓新高,我踩过的坑与顿悟的生存法则
- 清崎敦促投资者优先选择真正的比特币而非纸面承诺
- 7月最后一周尼日利亚热门的3种山寨币
- 市场动态聚焦:SHIB是否将成为下一个百倍潜力?
- XRP价格预测:分析师预测XRP将达到10-15美元,因价格呈现更高低点
- 2025年最具潜力的3大加密货币:现在就该考虑买入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