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8176-2012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国家标准】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4 18:10:46
- GB8176-2012
- 现行
标准号:
GB 8176-2012
标准名称: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25.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176—2012
代替GB/T8176—1997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www.bzxz.net
Safety production codes for presswork2012-11-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3-06-01实施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8176—2012
本标准代替GB/T8716—1997《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与GB/T8716-199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本标准的英文名称(见封面,见1997年版的封面);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7年版的第2章);一将作业环境和条件,平面布置,设备、机械化装置和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操作改为强制性条款(见第4、5、7,8章,1997年版的第4、5、7、8章);一一修改了平面布置要求(见第5章,1997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起重机的安全距离要求(见5.3.2);一修改了有关大、中、小型压力机的吨位范围(见5.2,1997年版的5.1.8)。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延春、陆振东、杜庆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8716--1987.GB/T 8716—1997。1范围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GB8176—2012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冷冲压车间安全生产的一般方法,要求和准则。在人身保护方面,本标准兼有工业卫生的内容,规定了提供符合劳动卫生,保障劳动者人体健康的生产环境和条件。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新建冷冲压车间的设计、原有冷冲压车间的改造、施工安装、验收及在实施生产时的安全技术及其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4584压力机用光电保护装置技术条件GB 5083
GB5091
GB5092
GB 6077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压力机用安全防护装置技术要求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剪切机械安全规程
GB/T6441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819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
GB/T13379视觉工效学原则室内工作场所照明GB/T13441.1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1部分:一般要求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
GB/T13547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GB13887-2008冷冲压安全规程
GB/T14774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GB/T14776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CB17120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GB24388折弯机械噪声限值
剪切机械噪声限值
GB243891
GB/T25295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CB50034
GB5003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 5004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1
GB 8176—2012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推
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JB/T2960巷道堆垛起重机型式与基本参数JB3350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JB3915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
JB/T5062信息显示装置人机工程一般要求JB/T6056冲压车间环境保护导则JB9962一1999联合种剪机安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工厂works;factory
使用压力机冲制或装配冲压零(部)件的生产单元,本标准中的“工厂”一词,具有特定含义,可指企业的总负责者,也可指企业中某一部门的负责人员。3.2
车间shop;workshop
工厂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标雅中的“车间”一询,泛指采用压力机,应执行本标准的生产单元,它可能是独立的工厂(工场),也可能是车间(工部或工段)。3.3
工艺设备平面布置layout of manufacturingequipmeat车间内压力机和其他生产及辅助设备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区域组织的排列。3. 4
工位position of work
操作者工作时所占据的空间范围。3.5
工位器具instruments of position为工位服务的器具,如整放毛坏、工件或废料的料架,料台,料箱及托盘等。3.6
操作工operator
指操作压力机和其他生产或辅助设备的工人,泛指生产工人。3.7
辅助工helper
指协助或帮助操作者进行工作的工人。3.8
冲压工stamping worker
操作压力机(剪切机除外)并完成冲压工序的工人:3.9
剪切工shearing worker
操作剪切机并完成切料工序的工人。2
操作危险区pointof operation
CB 8176—2012
操作者工作时可能受到伤害的区域,这个区域是指在压力机上安装调试冲模(或剪切刀片),对放置的材料进行剪切,冲压成形或组装等零部件加工的区域。3.11
夹紧点pinch poine
指压力机或辅助装置运动部件之间,或压力机与辅助装置的运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或材料与压力机或辅助装置的运动部件之间的区域范围。在该区域范围内的任意点上,人体或人体的任何一部分有可能被夹住或挤压而受到伤害,但其伤害的性质有别于操作危险区。3.12
工作面workplane
完成主要劳动动作实际存在的或假设的平面,一般距地面高度为800mm。3.13
模具存放区diearea
存放,保管冲模、辅具和夹具的区域。3.14
raw material area
材料存放区
存放,保管钢板、钢卷,型材和其他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区域。3.15
冲压件存放区stampingpartsare存放、保管冲压成品或在制品的区域。4作业环境和条件
4.1一般要求
工厂应为操作者创造和提供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良好作业环境,即车间的温度、通风、照度、振动和噪声等应符合劳动卫生要求。
4.2温度
4.2.1车间内工作地点空气温度应符合GBZ1的有关规定。4.2.2室内工作地点的夏季控气温度,一般不应超过32℃,当超过32时,工厂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当超过35℃时,工厂应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确保操作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让压力机操作者继续工作。
4.3通风
4.3.1室内工作地点须有良好的空气循环,并应特符合GB50019的有关规定。4.3.2经常有人通行的地道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地道内不应敷设有害气体(包括易燃气体)管道。
4.3.3当发现压力机基础内有损害健康的气体时,应在操作者(如检修时)进入之前进行通风。4.3.4车间内有烟雾、粉生和其他污移空气时,应在污染源处设置有效的屑部通风装置,必要时加以净化处理。
4.3.5对加热、清洗、烘干设备和产生废气、粉尘的设备应装设通风装置。4.3.6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能超过GBZ1标准的规定。3
GB8176—2012
4.4照度
4.4.1车间工作空间应有良好的照度。照度值应符合GB50034和GB/T13379中的有关规定。4.4.2采用自然光时,不允许阳光直接照射工作空间,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值按GB50033一2001表3.1.3规定的采光等级Ⅲ级处理。4.4.3采用人工照明时,不应干扰光电保护装置,并应防止产生频闪效应,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GB50034中的规定。
4.4.4除安全灯和指示灯外,不应采用有色光源照明。4.4.5在室内照度不足的情况下,应乘用局部照明,具体要求如下:a)局部照明光源的色调,应与整体光源相一致。b)
局部照明的均勾度:工作点最大为15,工作地最大为1:3。c)局部照明的亮度对比:冲压件(冲模工作面)与压力机底部的比为3:1,压力机与周围环境的比为10:1,灯光与周围环境的比为20:1。4.4.6与采光和照明无关的发光体(如电弧焊,气焊光及燃烧火焰等)不应直接或经反射进人压力机操作者的视野。
4.4.7需要在压力机基础内工作(如检修等)时,应装设照明装置。4.4.8照明器应经常维护和保持清洁。4.5振动与噪声
4.5.1车间噪声级应符合GB87的规定。车间振动级应符合GB/T13441.1和JB/T6056的规定。4.5.2工厂应采取有效措施消减车间振动和噪声,具体要求如下:a):车间内的压力机、剪板机等,空运转时的噪声值不应超过85dB。应避免剪切或冲裁时产生的强烈振动和噪声。使用公称压力较大的压力机时,冲裁力不应超b)
过设备公称压力的2/3:采用斜刃或者波浪刃口冲模,装设避振器等。采用液压机进行厚板料冲时,设备要设有冲裁缓冲装置。心)采取措施,减少噪声源及其传播。控制压缩空气吹扫的气压和流量,采用吸音墙或隔音板吸收噪声并防止其向周围传播,采用减振基础吸收振动,压力机基础的设计应符合GB50040的规定把产生强烈噪声的压力机封闭在隔音室或隔音罩中等。4.5.3噪声级超过90dB的工作场所,应采取措施加以改造。4.6人机工程
4.6.1工位的设置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生理学的要求,工作空间尺寸求应符合GB/T13547和GB/T14776的有关规定。
4.6.2工厂应使操作者舒适地坐或立,或坐立交替在压力机旁进行操作,但不允许剪板机操作工坐者工作。采用坐着操作时,座椅要满足GB/T14774的有关要求。4.6.3信息显示装置及其安装位置应符合JB/T5062规定。4.7工作地面
4.7.1车间各部分工作地面(包括通道)应平整,并经常保持整洁。地面应坚固,能承受规定的荷重,并应符合GB50037有关规定。
4.7.2工位附近的地面上,不允许存放与生产无关的障碍物,不允许有黄油、油液和水存在,其他经常有液体的地面,不应渗水,并设置坡度流到排泄系统。4.7.3大型压力机基础应有液体贮存器,以收集由管路油漏的液体。贬存器可以专门制作,也可以与基础底部连成一体,形成坑或槽。贮存器底部应有一定坡度,以便排除废液,GB8176—2012
4.7.4车间工作地面应防滑。压力机基础或地坑的盖板应防滑,如果是钢盖板,应是花纹钢板,或在平板上焊以防滑筋。
5平面布置
5.1般要求
5.1.1车间工艺设备平面布置除满足工艺要求外,还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规定。5.1.2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下风侧。酸洗间应与主厂房分开一段距离,如应位于主厂房内,则应采用隔墙将其封闭。5.1.3布置压力机时,应留有宽散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间,并应考虑操作时材料的摆放。设备工作场地应畅通无阻和便于存放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废料。设备和工作场地应适合于产品特点,使操作者的动作不致干扰其他操作者。
5.1.4在使用带驾驶室起重机的厂房,压力机的布置应使操作工和起重机司机易于彼此相望。5.1.5车间工艺流程应顺畅,各功能区域之间应以区域线分开。区域线应用白色或黄色涂料或其他材料涂覆或镶嵌在车间地坪上。区域线的宽度须在50mm~100mm范围之内。区域线可以是连续或断续的。镶嵌材料不应高出地面。5.2车间通道
车间通道应畅通,通道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见图1)。通道边缘200mm以内不允许存放任何物体。
表1车间通道
通道名称
车间主通道
压力机生产线之间的通道
大型压力机·
中型压力机”
小型压力机?
从通道边界到厂房构件的距离
从通道边界到设备边缘的距高
工部(工段)之间的通道
车间过道
大型压力机指>8000kN单点,≥5000kN双点、四点压力机,通道宽度
中型压力机指2500~6300kN单点,2500~4000kN双点压力机。小型压力机指≤2000kN压力机。数值/mm
≥2000
≥1000
GB8176—2012
说明:
大型压力机;
一中型压力机;
一小型压力机。
5.3设备的布置
图1车间通道及过道
5.3.1压力机和其他工艺设备,最大工作范围的边缘距建筑物的墙壁,支柱和通道≥800mm,这个工作范围不包括工位器具、模具、箱柜、挂物架和类似可以移动的物体。5.3.2有起重机的厂房,设备上维修人员可以到达的最高点(或平台)距起重机横梁下面边缘的距离≥2300mm,确保起重机行走时不会威胁设备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维修人员不可到达的设备最高点距起重机横梁下面边缘的距离≥1000mm。现有厂房距离不足时,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5.4模具存放区
5.4.1各种模具应稳定地水平放置,不应直接垛放在地坪上。5.4.2大型模具应垛放在垫木或垫铁上,根据模具的大小堆放2层~3层,垛高不应超过3000mm。垫木或垫铁应平整、坚固、承载后不允许产生变形和破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多层存放:a)拉延模;
没有导柱或导块的冲模
夹具;
d)经常使用的冲模;
对精度有影响的冲模:
f)无安全栓或限位器的冲模等
垛堆排列整齐,每排之间应有≥800mm宽的通道,禁止行人跨越垛堆。5.4.3小型冲模应存放在专用模具存做架上,模具存放架应用金属制造,结构应坚固、稳定。模具存放架底层平面离地间隙以100mm为宜。在无起重设备时,模具存放架最上一层平面不应高于1700mm。
模架每排之间应有≥800mm宽的通道。GB8176—2012
采用高架仓库存放冲模时,巷道堆垛起重机型式、作业方式和仓库高度的选择应符合JB/T2960的有关规定。
5.4.4中型冲模视其体积和质量:分别按照大型和小型冲模存放方法和要求进行存放。但垛放高度不应超过2500mm。
5.4.5运送总质量超过50kg的模具,应采用起重运输设备。5.5材料存放区
5.5.1材料(包括卷料和板料,下同)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于材料库。存放的有效载荷不应超过地坪设计规定的数值。材料库地坪应平坦,并有一定荷载能力,钢板垛放时,应垫以垫木或垫铁。挚木或垫铁应平整,并具有足够的强度。5.5.2人库的板料应符合包装的有关规定。5.5.3成包的板料应堆垛存放,垛间应有通道,当垛高不超过2000mm时,通道宽度应2800mm;当垛高超过2000m时,通道宽度应≥1000mm。采用起重机并用钢丝绳起吊垛包时,存放高度不应超过2400mm。采用堆垛叉车举升垛包时,可不受此限。同一垛堆的板料,每包之间应垫以垫木。包装中已带有垫术者,可不再加垫承。5.5.4散装的板料堆放,应每隔200mm~400mm垫以垫木。板料长度在2000mm以下;每层垫至少以两根垫木板料长度在2000mm~3000mm之间,每层至少垫以3根垫木:板料长度大于3000mm,每层至少垫以4根垫木。垫木间距应相等,并均匀地支承钢板。垛堆上下层的垫木的投影应重合。垫木的厚度应≥80mm,长度应与板料宽度相等。垫木应平整,坚固,承载时不应变形和破裂。5.5.5成包和散装的板料垛堆,其错位和倾斜不应超过以下允许范围:当垛高在2000mm以下时,沿长度方向最大为1:25,沿宽度方向最大为1:20:当垛高超过2000mm时,沿长度方向最大为1:30沿宽度方向最大为1:25。
5.5.6卷料以存放在垫术或钢制的存放架上为宜,卷径中心线应平行于地坪面,具体要求如下:a)同一垛堆的钢卷料,每层卷径应一致,并应沿卷径中心线平行排列。为防止卷料滚动,在垛堆底层每个卷料的两侧卷垫以专门的止推块。正推块应具有同卷料外径一致的接触面或使其断面是等腰三角形,高度不应小于卷径的1/4,长度应不小于卷料宽度2/3。止推块应坚固,平整,与卷料接触的部位应镀有橡胶板(或聚氨酯)等弹性材料,防止卷料外表材料损伤。b
多层存放时,总高不应超过4000mm,底层卷料按照5.5.6a)要求放置止推块,卷料端面应同地面保持垂直,其倾斜度不应超过1:20。c)存放单个卷料时,应在卷料两侧沿外径放置止推块。d)多列存放时,列间应有通道。当卷料垛堆高度在2000mm以下时,通道宽度应≥800mm;当垛高超过2000mm时,通道宽度应≥1000mm。5.5.7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存放和览存,参照采用5.5.1~5.5.6。当材料数量不多时,应采用金属货架型式存放。
5.5.8材料库内材料的堆垛和运输,应采用专门的起重运输设备。5.6冲压件存放区
5.6.1采用专用箱架多层忙存冲压件时,箱架应结构牢固,不易变形。多层叠放的箱架,应由专门的起重运输设备进行堆垛和运输。
5.6.2在高架仓库内存放冲压件时,巷道堆垛起重机型式、作业方式和仓库高度,应按JB/T2960有关规定选择。
GB8176-2012
5.6.3各种方法贮存的冲压件的质量(包括箱架的质量)不应超过设计规定的地坪允许有效载荷。5.6.4垛堆或箱架之间,应有≥800mm宽的人行通道。6工艺和冲模设计
6.1一般要求
6.1.1工厂在指令有关人员进行工艺或冲模设计时,应同时指令设计审查人,以避免可能危及操作者的工序(或工步)或冲模结构。
6.1.2同一人进行工艺和冲模设计或者同一人进行工艺和冲模设计审查时,设计者和审查者均应同时其有工艺和冲模设计和审查的技能6.1.3工艺和冲模设计时,应遵照GB13887--2008第4章和第7章的要求。6,2 工艺设计
6.2.1工艺设计人员应对冲制的零件正确地排列流程,并合理地选择冲压设备。设计者应对冲压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和结构极为熟悉。6.2.2工艺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尽可能考虑实现自动冲压,如采用各种自动进绘料机构、多工位连续冲压和工序间自动传输等。当不能或不便实现自动冲压时,应考感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和措施,包括使用手用工具等。
6.2.3工艺设计时,应考虑工件定位稳定,便于上、下料,使操作者动作次数少动作难度小。6.2.4工艺设计人员应熟恶生产现场经常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妥善地布置工作地。6.2.5工艺设计时,应考虑下列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害和伤害的因素,在设计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原材料或毛坏状态:
b)废料排除和处理方式;
工件进给或取出方式;
吹扫工件时的噪音
工件或成品摆放方式和器具:
冲裁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工件尖棱和毛刺;
h)劳动生产率;
工件质量和移动距离等。
6.2.6工艺文件(例如工艺卡或工艺过程卡)中除注明一般工艺过程外,还应包括有关安全内容,如每小时产量(或班产量)、作业要点、采用的保护装置或措施等。6.3冲模设计
6.3.1设计冲模时,应按照6.2的要求,同时在冲模结构和强度上避免和减少对操作者可能产生伤害的因素。
6.3.2冲模中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如压料板,弹簧,气缸活塞、废料切断刀等),在压力机上无防护罩(或不便使用防护罩)的情况下,应设防护装置。6,3.3手工上,下料时,冲模上、下料部位应尽可能开设避免压手的让位槽。6.3.4冲模中的可动零部件,如压料圈,打料装置、斜楔滑块等,要有行程限位装置,防止工作时弹出或被其他零件带出。大型冲裁模具压料板要同时设有行程限位和安全限位装置,6.3.5冲模各部件应有防止松动和脱落的安全措施。8
GB8176--2012
6.3.6冲模下模在工作时应保证良好的视野,不应有突出物遮挡下模工作表面和工件。6.3.7质量超过15kg时的冲模,应设有合适的起吊孔、吊环(钩)或吊耳。当需要上,下模合为一体时,应有连接件。
6.3.8模具总图上应标注质量:包括上模质量,下模质量和总质量。标识模具质量的文字要铸(或刻)在模具明显部位,并用不同于模具基色的醒目额色标识。7设备、机械化装置和安全装置
7.1 一般要求
7.1.1工厂采用的生产设备、冲模和机械化装置(包括自动化装置)应互相匹配、协调,在生产过程中应有机地融为一体,不应构成危险或不安全因素。7.1.2选择生产设备冲模和机械化装置时,应先考虑安全,并应符合GB13887一2008第5章和第6章规定。
7.2设备
7.2.1工厂使用的压力机,应符合GB5083、JB3350、JB3915和GB17120的规定,其中,有关电气设备应符合GB/T25295的规定,并应有完整的设备说明书,压力机的噪声限值应符合GB24388。GB24389和相关行业的规定。
7.2.2压力机的安装和验收应符合GB50231的规定。7.2.3剪切长度为2000mm以上(含2000mm)的剪板机和工作台宽度为2000mm以上(含2000mm)的板料折弯压力机,在每个立柱上应装设紧急开关装置,7.2.4剪板机应在压料器前面装设防护隔栏。防护隔栏应符合GB6077的规定。7.2.5联合冲剪机各剪切位置都应装有防护罩或隔栏,防护装置应符合JB9962—1999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
7.2.6鳄式剪切机的可动部分应装防护罩。7.2.7装设各种防护罩或隔栏的压力机,须能防止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进人危险区。防护罩应符合GB/T8196的规定。
7.3机械化装置
7.3.1工厂采用的机械化装置应视为机械设备的一部分或全部。本身不应出现夹紧点,也不应与压力机和冲模出现夹紧点。
7.3.2机械化装置的传动部分和运转零部件,在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地方,应设置防护隔栏。机械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除符合一般机械和传送设备的规定外,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7.3.3
涂色应协调、和谐,并与压力机和冲模的颜色有所区别,并符合GB2893的规定a)
在安装、使用、拆卸和维修时,不应构成伤害人身的因素;机械化装置本身运转及与工件撞击时,均不应产生强噪声;d)
可单独运转,必要时也能与压力机联动或互锁,7.3.4与压力机配套使用的机械手,机器人,应在其工作范围外缘设置防护隔栏。7.5安全装置
7.5.1工厂应在压力机危险区内,为操作者选择、提供并强制使用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包括安全保护装置(如各种防护罩、防护隔栏等)与安全控制装置(如双手控制装置、光控式保护装置等)两大类。当压力机操作危险区的开口尺寸小于等于6mm时,则不在此限。9
GB 81762012
7.5.2安全保护装置除应符合JB3350各项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a安全保护装置不应与压力机滑块或其他运动部件之间出现夹紧点:6)应用紧固装置紧固于压力机适当位置上。紧固装置应可靠,只有使用专用工具和在足够外力的作用下,方能拆卸:
有足够的强度;
便于检查和维修;
e)有良好的可见度。
7.5.3防护罩和防护隔栏,应用透明材料制成。当用金属材料制造时应具有垂直透明孔,如采用铁丝编织网或拉伸网片,透明孔不应采用菱形斜孔。7.5.4防护罩和防护隔栏在压力机上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图2所示的尺寸要求。例如:安全保护装置的开口尺寸A是30mm,保护装置则应安装在距离危险区域线B>190mm~320mm的地方。保护装置的开口尺寸愈大,保护装置离危险区域线的距离愈远。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允许用试验的办法确定保护装置的安装尺寸。
单位为旁米
危险线
最小安全线
6406590
典型安全装笃
安装位置
140165190
400450
图2防护罩或防护隔栏的安装位置800
7.5.5安全控制装置本身虽并不直接对人身进行保护,但应能对操作者实现间接保护,当操作者的手或身体其他部分误人操作危险区时,安全控制装置即对压力机制动器进行控制,使滑块停止运行。7.5.6安金装置和其他各项要求应符合GB4584.GB5091.GB5092和JB3350的规定。8安全操作
8.1压力机操作工、冲模安装调整工以及压力机的维修人员,在进入车间工作前4,不应饮酒。8.2生产工人和辅助工人工作前应按规定穿好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和工作帽(包括安全帽),女工的发辩不应露于工作帽之外。
8.3不应穿凉鞋,拖鞋或赤脚进入车间。工作时不应穿商跟鞋。8,4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应与他人直接或间接闲谈,不应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8.5剪切工,种压工和其他有关工人,工作时应裁好防护手套。8.6工作时严禁吸烟。
8.7工作前应仔细检查工位是否布置要当,工作区域有无异物:设备和工装的状况等,在确认无误后方可工作或启动设备。
8.名一台设备有多人操作时,应使用多人操作接钮进行工作。8.9小型压力机手工生产使用脚踏开关时,产严禁手伸入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应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176—2012
代替GB/T8176—1997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www.bzxz.net
Safety production codes for presswork2012-11-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3-06-01实施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8176—2012
本标准代替GB/T8716—1997《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与GB/T8716-199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本标准的英文名称(见封面,见1997年版的封面);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7年版的第2章);一将作业环境和条件,平面布置,设备、机械化装置和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操作改为强制性条款(见第4、5、7,8章,1997年版的第4、5、7、8章);一一修改了平面布置要求(见第5章,1997年版的第5章)-增加了起重机的安全距离要求(见5.3.2);一修改了有关大、中、小型压力机的吨位范围(见5.2,1997年版的5.1.8)。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延春、陆振东、杜庆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8716--1987.GB/T 8716—1997。1范围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GB8176—2012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冷冲压车间安全生产的一般方法,要求和准则。在人身保护方面,本标准兼有工业卫生的内容,规定了提供符合劳动卫生,保障劳动者人体健康的生产环境和条件。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新建冷冲压车间的设计、原有冷冲压车间的改造、施工安装、验收及在实施生产时的安全技术及其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4584压力机用光电保护装置技术条件GB 5083
GB5091
GB5092
GB 6077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压力机用安全防护装置技术要求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剪切机械安全规程
GB/T6441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8196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
GB/T13379视觉工效学原则室内工作场所照明GB/T13441.1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1部分:一般要求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
GB/T13547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GB13887-2008冷冲压安全规程
GB/T14774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GB/T14776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CB17120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GB24388折弯机械噪声限值
剪切机械噪声限值
GB243891
GB/T25295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CB50034
GB5003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 50040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1
GB 8176—2012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推
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JB/T2960巷道堆垛起重机型式与基本参数JB3350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JB3915液压机安全技术条件
JB/T5062信息显示装置人机工程一般要求JB/T6056冲压车间环境保护导则JB9962一1999联合种剪机安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工厂works;factory
使用压力机冲制或装配冲压零(部)件的生产单元,本标准中的“工厂”一词,具有特定含义,可指企业的总负责者,也可指企业中某一部门的负责人员。3.2
车间shop;workshop
工厂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标雅中的“车间”一询,泛指采用压力机,应执行本标准的生产单元,它可能是独立的工厂(工场),也可能是车间(工部或工段)。3.3
工艺设备平面布置layout of manufacturingequipmeat车间内压力机和其他生产及辅助设备按照工艺流程和生产区域组织的排列。3. 4
工位position of work
操作者工作时所占据的空间范围。3.5
工位器具instruments of position为工位服务的器具,如整放毛坏、工件或废料的料架,料台,料箱及托盘等。3.6
操作工operator
指操作压力机和其他生产或辅助设备的工人,泛指生产工人。3.7
辅助工helper
指协助或帮助操作者进行工作的工人。3.8
冲压工stamping worker
操作压力机(剪切机除外)并完成冲压工序的工人:3.9
剪切工shearing worker
操作剪切机并完成切料工序的工人。2
操作危险区pointof operation
CB 8176—2012
操作者工作时可能受到伤害的区域,这个区域是指在压力机上安装调试冲模(或剪切刀片),对放置的材料进行剪切,冲压成形或组装等零部件加工的区域。3.11
夹紧点pinch poine
指压力机或辅助装置运动部件之间,或压力机与辅助装置的运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或材料与压力机或辅助装置的运动部件之间的区域范围。在该区域范围内的任意点上,人体或人体的任何一部分有可能被夹住或挤压而受到伤害,但其伤害的性质有别于操作危险区。3.12
工作面workplane
完成主要劳动动作实际存在的或假设的平面,一般距地面高度为800mm。3.13
模具存放区diearea
存放,保管冲模、辅具和夹具的区域。3.14
raw material area
材料存放区
存放,保管钢板、钢卷,型材和其他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区域。3.15
冲压件存放区stampingpartsare存放、保管冲压成品或在制品的区域。4作业环境和条件
4.1一般要求
工厂应为操作者创造和提供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良好作业环境,即车间的温度、通风、照度、振动和噪声等应符合劳动卫生要求。
4.2温度
4.2.1车间内工作地点空气温度应符合GBZ1的有关规定。4.2.2室内工作地点的夏季控气温度,一般不应超过32℃,当超过32时,工厂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当超过35℃时,工厂应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确保操作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让压力机操作者继续工作。
4.3通风
4.3.1室内工作地点须有良好的空气循环,并应特符合GB50019的有关规定。4.3.2经常有人通行的地道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地道内不应敷设有害气体(包括易燃气体)管道。
4.3.3当发现压力机基础内有损害健康的气体时,应在操作者(如检修时)进入之前进行通风。4.3.4车间内有烟雾、粉生和其他污移空气时,应在污染源处设置有效的屑部通风装置,必要时加以净化处理。
4.3.5对加热、清洗、烘干设备和产生废气、粉尘的设备应装设通风装置。4.3.6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能超过GBZ1标准的规定。3
GB8176—2012
4.4照度
4.4.1车间工作空间应有良好的照度。照度值应符合GB50034和GB/T13379中的有关规定。4.4.2采用自然光时,不允许阳光直接照射工作空间,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值按GB50033一2001表3.1.3规定的采光等级Ⅲ级处理。4.4.3采用人工照明时,不应干扰光电保护装置,并应防止产生频闪效应,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GB50034中的规定。
4.4.4除安全灯和指示灯外,不应采用有色光源照明。4.4.5在室内照度不足的情况下,应乘用局部照明,具体要求如下:a)局部照明光源的色调,应与整体光源相一致。b)
局部照明的均勾度:工作点最大为15,工作地最大为1:3。c)局部照明的亮度对比:冲压件(冲模工作面)与压力机底部的比为3:1,压力机与周围环境的比为10:1,灯光与周围环境的比为20:1。4.4.6与采光和照明无关的发光体(如电弧焊,气焊光及燃烧火焰等)不应直接或经反射进人压力机操作者的视野。
4.4.7需要在压力机基础内工作(如检修等)时,应装设照明装置。4.4.8照明器应经常维护和保持清洁。4.5振动与噪声
4.5.1车间噪声级应符合GB87的规定。车间振动级应符合GB/T13441.1和JB/T6056的规定。4.5.2工厂应采取有效措施消减车间振动和噪声,具体要求如下:a):车间内的压力机、剪板机等,空运转时的噪声值不应超过85dB。应避免剪切或冲裁时产生的强烈振动和噪声。使用公称压力较大的压力机时,冲裁力不应超b)
过设备公称压力的2/3:采用斜刃或者波浪刃口冲模,装设避振器等。采用液压机进行厚板料冲时,设备要设有冲裁缓冲装置。心)采取措施,减少噪声源及其传播。控制压缩空气吹扫的气压和流量,采用吸音墙或隔音板吸收噪声并防止其向周围传播,采用减振基础吸收振动,压力机基础的设计应符合GB50040的规定把产生强烈噪声的压力机封闭在隔音室或隔音罩中等。4.5.3噪声级超过90dB的工作场所,应采取措施加以改造。4.6人机工程
4.6.1工位的设置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生理学的要求,工作空间尺寸求应符合GB/T13547和GB/T14776的有关规定。
4.6.2工厂应使操作者舒适地坐或立,或坐立交替在压力机旁进行操作,但不允许剪板机操作工坐者工作。采用坐着操作时,座椅要满足GB/T14774的有关要求。4.6.3信息显示装置及其安装位置应符合JB/T5062规定。4.7工作地面
4.7.1车间各部分工作地面(包括通道)应平整,并经常保持整洁。地面应坚固,能承受规定的荷重,并应符合GB50037有关规定。
4.7.2工位附近的地面上,不允许存放与生产无关的障碍物,不允许有黄油、油液和水存在,其他经常有液体的地面,不应渗水,并设置坡度流到排泄系统。4.7.3大型压力机基础应有液体贮存器,以收集由管路油漏的液体。贬存器可以专门制作,也可以与基础底部连成一体,形成坑或槽。贮存器底部应有一定坡度,以便排除废液,GB8176—2012
4.7.4车间工作地面应防滑。压力机基础或地坑的盖板应防滑,如果是钢盖板,应是花纹钢板,或在平板上焊以防滑筋。
5平面布置
5.1般要求
5.1.1车间工艺设备平面布置除满足工艺要求外,还应符合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标准规定。5.1.2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下风侧。酸洗间应与主厂房分开一段距离,如应位于主厂房内,则应采用隔墙将其封闭。5.1.3布置压力机时,应留有宽散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间,并应考虑操作时材料的摆放。设备工作场地应畅通无阻和便于存放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废料。设备和工作场地应适合于产品特点,使操作者的动作不致干扰其他操作者。
5.1.4在使用带驾驶室起重机的厂房,压力机的布置应使操作工和起重机司机易于彼此相望。5.1.5车间工艺流程应顺畅,各功能区域之间应以区域线分开。区域线应用白色或黄色涂料或其他材料涂覆或镶嵌在车间地坪上。区域线的宽度须在50mm~100mm范围之内。区域线可以是连续或断续的。镶嵌材料不应高出地面。5.2车间通道
车间通道应畅通,通道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见图1)。通道边缘200mm以内不允许存放任何物体。
表1车间通道
通道名称
车间主通道
压力机生产线之间的通道
大型压力机·
中型压力机”
小型压力机?
从通道边界到厂房构件的距离
从通道边界到设备边缘的距高
工部(工段)之间的通道
车间过道
大型压力机指>8000kN单点,≥5000kN双点、四点压力机,通道宽度
中型压力机指2500~6300kN单点,2500~4000kN双点压力机。小型压力机指≤2000kN压力机。数值/mm
≥2000
≥1000
GB8176—2012
说明:
大型压力机;
一中型压力机;
一小型压力机。
5.3设备的布置
图1车间通道及过道
5.3.1压力机和其他工艺设备,最大工作范围的边缘距建筑物的墙壁,支柱和通道≥800mm,这个工作范围不包括工位器具、模具、箱柜、挂物架和类似可以移动的物体。5.3.2有起重机的厂房,设备上维修人员可以到达的最高点(或平台)距起重机横梁下面边缘的距离≥2300mm,确保起重机行走时不会威胁设备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维修人员不可到达的设备最高点距起重机横梁下面边缘的距离≥1000mm。现有厂房距离不足时,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5.4模具存放区
5.4.1各种模具应稳定地水平放置,不应直接垛放在地坪上。5.4.2大型模具应垛放在垫木或垫铁上,根据模具的大小堆放2层~3层,垛高不应超过3000mm。垫木或垫铁应平整、坚固、承载后不允许产生变形和破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多层存放:a)拉延模;
没有导柱或导块的冲模
夹具;
d)经常使用的冲模;
对精度有影响的冲模:
f)无安全栓或限位器的冲模等
垛堆排列整齐,每排之间应有≥800mm宽的通道,禁止行人跨越垛堆。5.4.3小型冲模应存放在专用模具存做架上,模具存放架应用金属制造,结构应坚固、稳定。模具存放架底层平面离地间隙以100mm为宜。在无起重设备时,模具存放架最上一层平面不应高于1700mm。
模架每排之间应有≥800mm宽的通道。GB8176—2012
采用高架仓库存放冲模时,巷道堆垛起重机型式、作业方式和仓库高度的选择应符合JB/T2960的有关规定。
5.4.4中型冲模视其体积和质量:分别按照大型和小型冲模存放方法和要求进行存放。但垛放高度不应超过2500mm。
5.4.5运送总质量超过50kg的模具,应采用起重运输设备。5.5材料存放区
5.5.1材料(包括卷料和板料,下同)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于材料库。存放的有效载荷不应超过地坪设计规定的数值。材料库地坪应平坦,并有一定荷载能力,钢板垛放时,应垫以垫木或垫铁。挚木或垫铁应平整,并具有足够的强度。5.5.2人库的板料应符合包装的有关规定。5.5.3成包的板料应堆垛存放,垛间应有通道,当垛高不超过2000mm时,通道宽度应2800mm;当垛高超过2000m时,通道宽度应≥1000mm。采用起重机并用钢丝绳起吊垛包时,存放高度不应超过2400mm。采用堆垛叉车举升垛包时,可不受此限。同一垛堆的板料,每包之间应垫以垫木。包装中已带有垫术者,可不再加垫承。5.5.4散装的板料堆放,应每隔200mm~400mm垫以垫木。板料长度在2000mm以下;每层垫至少以两根垫木板料长度在2000mm~3000mm之间,每层至少垫以3根垫木:板料长度大于3000mm,每层至少垫以4根垫木。垫木间距应相等,并均匀地支承钢板。垛堆上下层的垫木的投影应重合。垫木的厚度应≥80mm,长度应与板料宽度相等。垫木应平整,坚固,承载时不应变形和破裂。5.5.5成包和散装的板料垛堆,其错位和倾斜不应超过以下允许范围:当垛高在2000mm以下时,沿长度方向最大为1:25,沿宽度方向最大为1:20:当垛高超过2000mm时,沿长度方向最大为1:30沿宽度方向最大为1:25。
5.5.6卷料以存放在垫术或钢制的存放架上为宜,卷径中心线应平行于地坪面,具体要求如下:a)同一垛堆的钢卷料,每层卷径应一致,并应沿卷径中心线平行排列。为防止卷料滚动,在垛堆底层每个卷料的两侧卷垫以专门的止推块。正推块应具有同卷料外径一致的接触面或使其断面是等腰三角形,高度不应小于卷径的1/4,长度应不小于卷料宽度2/3。止推块应坚固,平整,与卷料接触的部位应镀有橡胶板(或聚氨酯)等弹性材料,防止卷料外表材料损伤。b
多层存放时,总高不应超过4000mm,底层卷料按照5.5.6a)要求放置止推块,卷料端面应同地面保持垂直,其倾斜度不应超过1:20。c)存放单个卷料时,应在卷料两侧沿外径放置止推块。d)多列存放时,列间应有通道。当卷料垛堆高度在2000mm以下时,通道宽度应≥800mm;当垛高超过2000mm时,通道宽度应≥1000mm。5.5.7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存放和览存,参照采用5.5.1~5.5.6。当材料数量不多时,应采用金属货架型式存放。
5.5.8材料库内材料的堆垛和运输,应采用专门的起重运输设备。5.6冲压件存放区
5.6.1采用专用箱架多层忙存冲压件时,箱架应结构牢固,不易变形。多层叠放的箱架,应由专门的起重运输设备进行堆垛和运输。
5.6.2在高架仓库内存放冲压件时,巷道堆垛起重机型式、作业方式和仓库高度,应按JB/T2960有关规定选择。
GB8176-2012
5.6.3各种方法贮存的冲压件的质量(包括箱架的质量)不应超过设计规定的地坪允许有效载荷。5.6.4垛堆或箱架之间,应有≥800mm宽的人行通道。6工艺和冲模设计
6.1一般要求
6.1.1工厂在指令有关人员进行工艺或冲模设计时,应同时指令设计审查人,以避免可能危及操作者的工序(或工步)或冲模结构。
6.1.2同一人进行工艺和冲模设计或者同一人进行工艺和冲模设计审查时,设计者和审查者均应同时其有工艺和冲模设计和审查的技能6.1.3工艺和冲模设计时,应遵照GB13887--2008第4章和第7章的要求。6,2 工艺设计
6.2.1工艺设计人员应对冲制的零件正确地排列流程,并合理地选择冲压设备。设计者应对冲压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和结构极为熟悉。6.2.2工艺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尽可能考虑实现自动冲压,如采用各种自动进绘料机构、多工位连续冲压和工序间自动传输等。当不能或不便实现自动冲压时,应考感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和措施,包括使用手用工具等。
6.2.3工艺设计时,应考虑工件定位稳定,便于上、下料,使操作者动作次数少动作难度小。6.2.4工艺设计人员应熟恶生产现场经常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妥善地布置工作地。6.2.5工艺设计时,应考虑下列可能给操作者带来危害和伤害的因素,在设计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原材料或毛坏状态:
b)废料排除和处理方式;
工件进给或取出方式;
吹扫工件时的噪音
工件或成品摆放方式和器具:
冲裁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工件尖棱和毛刺;
h)劳动生产率;
工件质量和移动距离等。
6.2.6工艺文件(例如工艺卡或工艺过程卡)中除注明一般工艺过程外,还应包括有关安全内容,如每小时产量(或班产量)、作业要点、采用的保护装置或措施等。6.3冲模设计
6.3.1设计冲模时,应按照6.2的要求,同时在冲模结构和强度上避免和减少对操作者可能产生伤害的因素。
6.3.2冲模中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如压料板,弹簧,气缸活塞、废料切断刀等),在压力机上无防护罩(或不便使用防护罩)的情况下,应设防护装置。6,3.3手工上,下料时,冲模上、下料部位应尽可能开设避免压手的让位槽。6.3.4冲模中的可动零部件,如压料圈,打料装置、斜楔滑块等,要有行程限位装置,防止工作时弹出或被其他零件带出。大型冲裁模具压料板要同时设有行程限位和安全限位装置,6.3.5冲模各部件应有防止松动和脱落的安全措施。8
GB8176--2012
6.3.6冲模下模在工作时应保证良好的视野,不应有突出物遮挡下模工作表面和工件。6.3.7质量超过15kg时的冲模,应设有合适的起吊孔、吊环(钩)或吊耳。当需要上,下模合为一体时,应有连接件。
6.3.8模具总图上应标注质量:包括上模质量,下模质量和总质量。标识模具质量的文字要铸(或刻)在模具明显部位,并用不同于模具基色的醒目额色标识。7设备、机械化装置和安全装置
7.1 一般要求
7.1.1工厂采用的生产设备、冲模和机械化装置(包括自动化装置)应互相匹配、协调,在生产过程中应有机地融为一体,不应构成危险或不安全因素。7.1.2选择生产设备冲模和机械化装置时,应先考虑安全,并应符合GB13887一2008第5章和第6章规定。
7.2设备
7.2.1工厂使用的压力机,应符合GB5083、JB3350、JB3915和GB17120的规定,其中,有关电气设备应符合GB/T25295的规定,并应有完整的设备说明书,压力机的噪声限值应符合GB24388。GB24389和相关行业的规定。
7.2.2压力机的安装和验收应符合GB50231的规定。7.2.3剪切长度为2000mm以上(含2000mm)的剪板机和工作台宽度为2000mm以上(含2000mm)的板料折弯压力机,在每个立柱上应装设紧急开关装置,7.2.4剪板机应在压料器前面装设防护隔栏。防护隔栏应符合GB6077的规定。7.2.5联合冲剪机各剪切位置都应装有防护罩或隔栏,防护装置应符合JB9962—1999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
7.2.6鳄式剪切机的可动部分应装防护罩。7.2.7装设各种防护罩或隔栏的压力机,须能防止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进人危险区。防护罩应符合GB/T8196的规定。
7.3机械化装置
7.3.1工厂采用的机械化装置应视为机械设备的一部分或全部。本身不应出现夹紧点,也不应与压力机和冲模出现夹紧点。
7.3.2机械化装置的传动部分和运转零部件,在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地方,应设置防护隔栏。机械化装置的设计和制造,除符合一般机械和传送设备的规定外,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7.3.3
涂色应协调、和谐,并与压力机和冲模的颜色有所区别,并符合GB2893的规定a)
在安装、使用、拆卸和维修时,不应构成伤害人身的因素;机械化装置本身运转及与工件撞击时,均不应产生强噪声;d)
可单独运转,必要时也能与压力机联动或互锁,7.3.4与压力机配套使用的机械手,机器人,应在其工作范围外缘设置防护隔栏。7.5安全装置
7.5.1工厂应在压力机危险区内,为操作者选择、提供并强制使用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包括安全保护装置(如各种防护罩、防护隔栏等)与安全控制装置(如双手控制装置、光控式保护装置等)两大类。当压力机操作危险区的开口尺寸小于等于6mm时,则不在此限。9
GB 81762012
7.5.2安全保护装置除应符合JB3350各项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a安全保护装置不应与压力机滑块或其他运动部件之间出现夹紧点:6)应用紧固装置紧固于压力机适当位置上。紧固装置应可靠,只有使用专用工具和在足够外力的作用下,方能拆卸:
有足够的强度;
便于检查和维修;
e)有良好的可见度。
7.5.3防护罩和防护隔栏,应用透明材料制成。当用金属材料制造时应具有垂直透明孔,如采用铁丝编织网或拉伸网片,透明孔不应采用菱形斜孔。7.5.4防护罩和防护隔栏在压力机上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图2所示的尺寸要求。例如:安全保护装置的开口尺寸A是30mm,保护装置则应安装在距离危险区域线B>190mm~320mm的地方。保护装置的开口尺寸愈大,保护装置离危险区域线的距离愈远。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允许用试验的办法确定保护装置的安装尺寸。
单位为旁米
危险线
最小安全线
6406590
典型安全装笃
安装位置
140165190
400450
图2防护罩或防护隔栏的安装位置800
7.5.5安全控制装置本身虽并不直接对人身进行保护,但应能对操作者实现间接保护,当操作者的手或身体其他部分误人操作危险区时,安全控制装置即对压力机制动器进行控制,使滑块停止运行。7.5.6安金装置和其他各项要求应符合GB4584.GB5091.GB5092和JB3350的规定。8安全操作
8.1压力机操作工、冲模安装调整工以及压力机的维修人员,在进入车间工作前4,不应饮酒。8.2生产工人和辅助工人工作前应按规定穿好戴好工作服、工作鞋和工作帽(包括安全帽),女工的发辩不应露于工作帽之外。
8.3不应穿凉鞋,拖鞋或赤脚进入车间。工作时不应穿商跟鞋。8,4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应与他人直接或间接闲谈,不应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8.5剪切工,种压工和其他有关工人,工作时应裁好防护手套。8.6工作时严禁吸烟。
8.7工作前应仔细检查工位是否布置要当,工作区域有无异物:设备和工装的状况等,在确认无误后方可工作或启动设备。
8.名一台设备有多人操作时,应使用多人操作接钮进行工作。8.9小型压力机手工生产使用脚踏开关时,产严禁手伸入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应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44059.1-2024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 第1部分: 压缩医用气体和真空用管道系统
- GB/T14039-2002 液压传动 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8477-2008 浙江中白猪
- GB/T26449-2010 辐射式水力旋流分级机组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4706.26-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离心式脱水机的特殊要求
- GB5413.19-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游离生物素的测定
- GB15146.4-1994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含易裂变物质水溶液的钢质管道交接的核临界安全准则
- GB12115-1989 高频信号发生器测试方法
- GB/T14625.5-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5部分:圆周长、圆周差的测量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