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4/T 1027-2009 大棚芦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大棚芦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5 11:01:24
- DB34/T1027-2009
- 现行
标准号:
DB34/T 1027-2009
标准名称:
大棚芦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0272009
大棚芦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09-10-21发布
2009-10-21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蓝督局发布
DB34/T1027-—2009
本标准由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有生、杨凯文、杨涛、李化武。本标准首次发布。
http://foodmate.net/1范围
大棚芦高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DB34/T1027—2009
本标准规定了大棚芦蒿的无公害产地环境、肥料及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大棚芦蒿的无公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瓜菜作物种子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294的规定。要求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以冲积沙壤土、壤土较为适宜。具有保温、采光好、牢固的大棚等保护栽培设施。4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种类等按NY/T496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执行。5生产技术与管理
5.1品种选择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中良种要求。冬春芦蒿:以大叶青(杆)为主,也可选用大叶白(杆)。伏秋芦嵩:大叶白(杆)为主,也可选用大叶青(杆)。5.2种株选择
选择无病无虫,植株顶端5cm~10cm呈深绿色的健壮植株用作种株。5.3种株用量
冬春芦蒿茎杆插:每667m用种株鲜重290kg~300kg。伏秋芦高茎杆托插:每667m用种株鲜重340kg~350kg。茎杆压条:每667m用种株鲜重400kg~450kg。
5.4种株处理
选择粗壮的种株平地割下,截去上部嫩稍和下部木质化部分,取中部半木质化茎杆,截成10cm~25cm长小段,扎成小把,浸入水中22h~24h,用80%敌敌畏乳油,按每m2量1ml~2ml薰蒸2h~3h,然后在阴凉通风处放置7d~15d,待须根发出后栽种。et:
DB34/T1027-—2009
5.5整地施肥
5.5.1整地
栽种前深耕土壤,整平粑细,开好排水沟,沟宽30cm~35cm,沟深20cm~25cm5.5.2施肥
结合整地每667m施腐熟肥3000kg~3500kg;或每667m施经无害化处理的饼肥200kg25%有机复合肥100kg,深翻入土,使肥料与土壤充分翻匀粑碎。5.6定植
5.6.1定植时间
冬春芦蒿:在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均可定植,以7月底至8月上旬定植最佳。伏秋芦蒿:在6月中下旬~7月下旬定植,以梅雨期间定植最佳。5.6.2定植方法
5.6.2.1冬春芦蒿
茎杆插:将处理过的种株茎杆,按行株距30cm~35cm×30cm挖穴,每穴2株~3株,斜插在睦面上,然后压实,浇透水。5.6.2.2伏秋芦蒿
茎杆扦插:将处理过的种株茎杆,按行株距30cm×20cm挖穴,每穴栽种3株~4株,栽后踏实,浇透水。
茎杆压条:按行距35cm~40cm开沟,沟深6cm左右,将种株茎杆横埋入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压实,浇透水。
5.7田间管理
5.7.1冬春芦蒿bzxz.net
5.7.1.1露地生长阶段管理
水分管理:栽种活棵前,每天早或晚浇水,保持哇面湿润,促进植株成活。高温干旱期间,灌水抗旱。汛期或大雨后注意排涝降渍,防止田间积水。施肥管理:9月下旬~10月上旬,每667m追施有机复合肥50kg,或尿素10kg,促进根状茎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打顶:8月上旬~9月,现蕾开花前及时打顶。5.7.1.2棚室生产阶段管理
覆盖时期: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覆盖栽培,覆盖后40d左右即可上市。覆盖前准备:植株被严霜打枯后,割去地上植株,清除残枝枯叶,不得碰断地面嫩芽。每667m撒施有机复合肥100kg~150kg,浅松。土壤过干要补充水份,覆盖前7d~10d停止浇水,切忌覆盖前土壤水份过多。
覆盖方法:一般先盖地膜再盖棚膜,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可先盖棚膜,在晴天中午掀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湿后再盖地膜
温度管理:棚膜覆盖后,白天保持15℃~30℃,超过32℃,放风降温,夜间保持4℃以上。
水肥管理:盖膜后一般不浇水。芦蒿茎苗出齐后,喷施一次叶面肥,促进苗色转绿。第一批采收后处理,追施肥水,每667m施有机复合肥100kg。30d~40d后采收第二茬。一般采收二次到三次。
5.7.2伏秋芦蒿
茎杆扦插的,3d~5d后发出腋芽:茎杆压条栽种的,10d~15d后出芽。嫩芽长出后,于晴天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覆盖遮阳网降温,早晚将网揭去。高温期间,每天早或晚浇水保湿。10d和20d后各追肥一次,每次每667m追施尿素5kg~7kg,追后随即灌透水。每次采收后,每667m施尿素7kg~10kg,保持土壤湿润。病虫害防治
6.1主要病虫害
DB34/T1027-2009
主要病害有叶霉病、锈病及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玉米螺及芦蒿大肚象等害虫,6.2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6.3防治方法
6.3.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实行轮作,培育无病虫害壮苗,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
6.3.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6.3.3物理防治
日光晒种,银灰膜避蚜或黄板诱蚜;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蛾类、直翅目害虫的成虫:防虫网隔离。6.3.4化学防治
严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使用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注意交替使用农药。7采收
7.1冬春芦蒿
嫩茎长高到20cm~30cm时即采收上市,上市前去叶,分级捆扎出售。7.2伏秋芦蒿
分批采收的,留基部2~3片叶,采摘叶腋中嫩枝上市;一次性采收的,可齐地面采收嫩枝上市。采收的伏秋芦蒿,注意避荫、喷水保湿,装箱保鲜,尽快出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DB34/T10272009
大棚芦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09-10-21发布
2009-10-21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蓝督局发布
DB34/T1027-—2009
本标准由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有生、杨凯文、杨涛、李化武。本标准首次发布。
http://foodmate.net/1范围
大棚芦高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DB34/T1027—2009
本标准规定了大棚芦蒿的无公害产地环境、肥料及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大棚芦蒿的无公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瓜菜作物种子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294的规定。要求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以冲积沙壤土、壤土较为适宜。具有保温、采光好、牢固的大棚等保护栽培设施。4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种类等按NY/T496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执行。5生产技术与管理
5.1品种选择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中良种要求。冬春芦蒿:以大叶青(杆)为主,也可选用大叶白(杆)。伏秋芦嵩:大叶白(杆)为主,也可选用大叶青(杆)。5.2种株选择
选择无病无虫,植株顶端5cm~10cm呈深绿色的健壮植株用作种株。5.3种株用量
冬春芦蒿茎杆插:每667m用种株鲜重290kg~300kg。伏秋芦高茎杆托插:每667m用种株鲜重340kg~350kg。茎杆压条:每667m用种株鲜重400kg~450kg。
5.4种株处理
选择粗壮的种株平地割下,截去上部嫩稍和下部木质化部分,取中部半木质化茎杆,截成10cm~25cm长小段,扎成小把,浸入水中22h~24h,用80%敌敌畏乳油,按每m2量1ml~2ml薰蒸2h~3h,然后在阴凉通风处放置7d~15d,待须根发出后栽种。et:
DB34/T1027-—2009
5.5整地施肥
5.5.1整地
栽种前深耕土壤,整平粑细,开好排水沟,沟宽30cm~35cm,沟深20cm~25cm5.5.2施肥
结合整地每667m施腐熟肥3000kg~3500kg;或每667m施经无害化处理的饼肥200kg25%有机复合肥100kg,深翻入土,使肥料与土壤充分翻匀粑碎。5.6定植
5.6.1定植时间
冬春芦蒿:在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均可定植,以7月底至8月上旬定植最佳。伏秋芦蒿:在6月中下旬~7月下旬定植,以梅雨期间定植最佳。5.6.2定植方法
5.6.2.1冬春芦蒿
茎杆插:将处理过的种株茎杆,按行株距30cm~35cm×30cm挖穴,每穴2株~3株,斜插在睦面上,然后压实,浇透水。5.6.2.2伏秋芦蒿
茎杆扦插:将处理过的种株茎杆,按行株距30cm×20cm挖穴,每穴栽种3株~4株,栽后踏实,浇透水。
茎杆压条:按行距35cm~40cm开沟,沟深6cm左右,将种株茎杆横埋入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压实,浇透水。
5.7田间管理
5.7.1冬春芦蒿bzxz.net
5.7.1.1露地生长阶段管理
水分管理:栽种活棵前,每天早或晚浇水,保持哇面湿润,促进植株成活。高温干旱期间,灌水抗旱。汛期或大雨后注意排涝降渍,防止田间积水。施肥管理:9月下旬~10月上旬,每667m追施有机复合肥50kg,或尿素10kg,促进根状茎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打顶:8月上旬~9月,现蕾开花前及时打顶。5.7.1.2棚室生产阶段管理
覆盖时期: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进行覆盖栽培,覆盖后40d左右即可上市。覆盖前准备:植株被严霜打枯后,割去地上植株,清除残枝枯叶,不得碰断地面嫩芽。每667m撒施有机复合肥100kg~150kg,浅松。土壤过干要补充水份,覆盖前7d~10d停止浇水,切忌覆盖前土壤水份过多。
覆盖方法:一般先盖地膜再盖棚膜,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可先盖棚膜,在晴天中午掀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湿后再盖地膜
温度管理:棚膜覆盖后,白天保持15℃~30℃,超过32℃,放风降温,夜间保持4℃以上。
水肥管理:盖膜后一般不浇水。芦蒿茎苗出齐后,喷施一次叶面肥,促进苗色转绿。第一批采收后处理,追施肥水,每667m施有机复合肥100kg。30d~40d后采收第二茬。一般采收二次到三次。
5.7.2伏秋芦蒿
茎杆扦插的,3d~5d后发出腋芽:茎杆压条栽种的,10d~15d后出芽。嫩芽长出后,于晴天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覆盖遮阳网降温,早晚将网揭去。高温期间,每天早或晚浇水保湿。10d和20d后各追肥一次,每次每667m追施尿素5kg~7kg,追后随即灌透水。每次采收后,每667m施尿素7kg~10kg,保持土壤湿润。病虫害防治
6.1主要病虫害
DB34/T1027-2009
主要病害有叶霉病、锈病及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玉米螺及芦蒿大肚象等害虫,6.2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6.3防治方法
6.3.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实行轮作,培育无病虫害壮苗,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
6.3.2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6.3.3物理防治
日光晒种,银灰膜避蚜或黄板诱蚜;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蛾类、直翅目害虫的成虫:防虫网隔离。6.3.4化学防治
严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使用低毒、低残留、广谱、高效农药,注意交替使用农药。7采收
7.1冬春芦蒿
嫩茎长高到20cm~30cm时即采收上市,上市前去叶,分级捆扎出售。7.2伏秋芦蒿
分批采收的,留基部2~3片叶,采摘叶腋中嫩枝上市;一次性采收的,可齐地面采收嫩枝上市。采收的伏秋芦蒿,注意避荫、喷水保湿,装箱保鲜,尽快出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