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13/T 764-2006 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号:
DB13/T 764-2006
标准名称:
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764--2006
无公害自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2006-04-27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ht
2006-04-27实施
http://foodmatnet
本标耀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承德县农业局。本标推主要起草人:唐铁朝、通占元、安振营、惠中、边艳辉。http://foodmatnet
DB13/T764-2006
http://foodmatene
1范围
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DB13/T 764—2006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白灵菇的产地环境、裁培基质(即培养料)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无公害白灵菇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丽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13/T453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
NY 509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规定,选择地势较高,有水源、电源、交通方便的场地。5栽培基质
5.1主料
应符合NY5099规定,主料有:棉籽壳、玉米芯、阔叶木屑、花生秸、豆秸等。5.2辅料
应符合NY5099规定,辅料有:麸皮、玉米粉、菜籽饼、石膏、蔗糖、碳酸钙等。6栽培技术管理
6.1栽培拳节
以秋季播种、冬春出菇产量高、质好。如有制冷设备的菇房或冷库,可以周年裁培白灵菇。6.2栽培设施
6.2.1棚体要求
白灵菇裁培可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冷库等裁培设施。生产中多采用半地下式拱棚:菇棚座北朝南,般南北宽4m~5m,东西长20m~30m,地下挖0.6m0.7m,地上垒1.2m-1.3m,边墙厚度为0.5m~0.7m。总高度1.8m-2m,四周墙壁每隔1.5m~2m留直径0.2m的通风孔。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上疆盖大棚膜(无滴膜),膜上覆盖草苦或麦秸等,达到遮荫、保温的目的。6.2.2棚内要求www.bzxz.net
6.2.2.1架式出菇要求
用砖和竹杆搭成宽0.15m~0.2m,高1.6m~1.8m,层高0.4m的出菇架,架间距0.7m。6.2.2.2垛式出菇要求
建成宽0.35m的南北向菌床,离0.15m~0.2m,间距0.7m。1
htti
DB13/T 7642006
6.3菌种
使用菌丝洁自、无污染、适龄健壮菌种(菌丝长满后10~25天),根据不同的裁培季节,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适宜品种。
6.4裁培工艺
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收→转潮。6.5培养料配制
6.5.1配方
根据主辅料情况,可选择以下配方:a)配方之一:棉籽壳83%、麸皮15%、石膏1%、燕糖1%,料水比为1:1.3~1.5。b)配方之二;阔叶木77%、麸皮20%、石膏1%、蔗糖1%、过磷酸钙1%,料水比为1:1.2~1.3。c配方之兰;棉籽皮63%、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蔗糖1%,料水比为1:1.3~1.5。6.5.2培养料处理
选无结块、无霉变的培养料,用前屡晒2~3天,按配方加水充分混合,堆闷8h~12 h即可装袋。6.5.3,装袋
选用折径20 cm、厚 0.4 mm、长 40 cm 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料。装料要松絮适度,以手托菌袋有弹性,不松散,不坚挺为宜。袋口要扎紧。6.6灭菌
常压灭菌。
6.7接种
当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过程均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量4%~6%。接种后移至培葬室。
6.8发菌
菌袋在通风、避光,空气相对混度60%以下,温度20℃~24℃环境下培养。接种后10~1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倒垛,检查菌丝长势和有无杂菌,并借倒垛倒换菌袋位置,若有轻度污染时,可用石灰、酒精处理,严重时拿出室外集中处理。以后每满10关倒垛检查一一次。接种后35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菌袋。长满袋后,继续培养40~60天,完成后熟。6.9出菇
将后熟的菌袋在10℃以下进行低温处理10天以上后出菇。在8℃~20℃范围内给予10℃左右的温差处理并增加散射光刺激,促其现替。现蕾后温度保持在8℃~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之间,并适当通风换气。当原基达到0.3 cm~0.5 cm时解开袋口,到 0.8 cm-1 cm时拉直袋口,长至2 cm~2.5 cm时环料面去掉端口塑料袋,间时进行疏蕾,选留1~2个菇形较好的菇生长。喷水增湿时,尽量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菇体表面出现水滴时加大通风。6.10采收
当子实体菌盖平展,菌褶清晰时,即可按规格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子实体菌柄基部,旋转拧下或沿基部切下。
6.11转潮管理
6.11.1原地转潮
前潮菇采收后,清理干净料面,去掉菇根,重新进行子实体生长管理。6.11.2覆土栽培
为提高产量,在出完第一潮菇后,采用双排菌增式覆土出菇,两排菌增间距20cm~30cm,中间境充经过消毒处理的土壤,及时补水,重新进行子实体生长管理。6.12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药的使用应符合DB13/T 453 的规定。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 1。2
ht
生产阶段
常见病虫害
绿毒、曲霉和细菌等
表1白灵菇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搞好环境卫生,废料及时处理;DB13/T 764---2006
在菌种、菌袋生产过程中应避开高温高湿,保持空气流通;培养料必须灭菌彻底,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发现杂菌及时处理。调培养料pH8-8.5抑制杂菌发生;黄斑病、褐腐病等细菌性病
害或水斑病、龟裂等生理性
病害。
菇蚊、菇蝇等
菌装入棚前,对菇棚进行消毒;加强通风换气,需要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菇房湿度不能太大,水不能直接喷到子实体上;菌袋污染较轻时涂抹石灰,较重时及时除处理。出菇棚(室)的门窗及通风口用留纱封好;经常清扫菇房,搞好卫生,地面、墙壁用石灰水喷酒:拥内悬挂25cmx40cm的黄板抹机油透杀。htt
httn://f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DB13/T764--2006
无公害自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2006-04-27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ht
2006-04-27实施
http://foodmatnet
本标耀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承德县农业局。本标推主要起草人:唐铁朝、通占元、安振营、惠中、边艳辉。http://foodmatnet
DB13/T764-2006
http://foodmatene
1范围
无公害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DB13/T 764—2006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白灵菇的产地环境、裁培基质(即培养料)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无公害白灵菇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丽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13/T453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
NY 509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规定,选择地势较高,有水源、电源、交通方便的场地。5栽培基质
5.1主料
应符合NY5099规定,主料有:棉籽壳、玉米芯、阔叶木屑、花生秸、豆秸等。5.2辅料
应符合NY5099规定,辅料有:麸皮、玉米粉、菜籽饼、石膏、蔗糖、碳酸钙等。6栽培技术管理
6.1栽培拳节
以秋季播种、冬春出菇产量高、质好。如有制冷设备的菇房或冷库,可以周年裁培白灵菇。6.2栽培设施
6.2.1棚体要求
白灵菇裁培可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冷库等裁培设施。生产中多采用半地下式拱棚:菇棚座北朝南,般南北宽4m~5m,东西长20m~30m,地下挖0.6m0.7m,地上垒1.2m-1.3m,边墙厚度为0.5m~0.7m。总高度1.8m-2m,四周墙壁每隔1.5m~2m留直径0.2m的通风孔。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上疆盖大棚膜(无滴膜),膜上覆盖草苦或麦秸等,达到遮荫、保温的目的。6.2.2棚内要求www.bzxz.net
6.2.2.1架式出菇要求
用砖和竹杆搭成宽0.15m~0.2m,高1.6m~1.8m,层高0.4m的出菇架,架间距0.7m。6.2.2.2垛式出菇要求
建成宽0.35m的南北向菌床,离0.15m~0.2m,间距0.7m。1
htti
DB13/T 7642006
6.3菌种
使用菌丝洁自、无污染、适龄健壮菌种(菌丝长满后10~25天),根据不同的裁培季节,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适宜品种。
6.4裁培工艺
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采收→转潮。6.5培养料配制
6.5.1配方
根据主辅料情况,可选择以下配方:a)配方之一:棉籽壳83%、麸皮15%、石膏1%、燕糖1%,料水比为1:1.3~1.5。b)配方之二;阔叶木77%、麸皮20%、石膏1%、蔗糖1%、过磷酸钙1%,料水比为1:1.2~1.3。c配方之兰;棉籽皮63%、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蔗糖1%,料水比为1:1.3~1.5。6.5.2培养料处理
选无结块、无霉变的培养料,用前屡晒2~3天,按配方加水充分混合,堆闷8h~12 h即可装袋。6.5.3,装袋
选用折径20 cm、厚 0.4 mm、长 40 cm 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料。装料要松絮适度,以手托菌袋有弹性,不松散,不坚挺为宜。袋口要扎紧。6.6灭菌
常压灭菌。
6.7接种
当内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进行接种,接种过程均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量4%~6%。接种后移至培葬室。
6.8发菌
菌袋在通风、避光,空气相对混度60%以下,温度20℃~24℃环境下培养。接种后10~1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倒垛,检查菌丝长势和有无杂菌,并借倒垛倒换菌袋位置,若有轻度污染时,可用石灰、酒精处理,严重时拿出室外集中处理。以后每满10关倒垛检查一一次。接种后35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菌袋。长满袋后,继续培养40~60天,完成后熟。6.9出菇
将后熟的菌袋在10℃以下进行低温处理10天以上后出菇。在8℃~20℃范围内给予10℃左右的温差处理并增加散射光刺激,促其现替。现蕾后温度保持在8℃~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5%之间,并适当通风换气。当原基达到0.3 cm~0.5 cm时解开袋口,到 0.8 cm-1 cm时拉直袋口,长至2 cm~2.5 cm时环料面去掉端口塑料袋,间时进行疏蕾,选留1~2个菇形较好的菇生长。喷水增湿时,尽量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菇体表面出现水滴时加大通风。6.10采收
当子实体菌盖平展,菌褶清晰时,即可按规格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子实体菌柄基部,旋转拧下或沿基部切下。
6.11转潮管理
6.11.1原地转潮
前潮菇采收后,清理干净料面,去掉菇根,重新进行子实体生长管理。6.11.2覆土栽培
为提高产量,在出完第一潮菇后,采用双排菌增式覆土出菇,两排菌增间距20cm~30cm,中间境充经过消毒处理的土壤,及时补水,重新进行子实体生长管理。6.12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药的使用应符合DB13/T 453 的规定。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 1。2
ht
生产阶段
常见病虫害
绿毒、曲霉和细菌等
表1白灵菇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搞好环境卫生,废料及时处理;DB13/T 764---2006
在菌种、菌袋生产过程中应避开高温高湿,保持空气流通;培养料必须灭菌彻底,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发现杂菌及时处理。调培养料pH8-8.5抑制杂菌发生;黄斑病、褐腐病等细菌性病
害或水斑病、龟裂等生理性
病害。
菇蚊、菇蝇等
菌装入棚前,对菇棚进行消毒;加强通风换气,需要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菇房湿度不能太大,水不能直接喷到子实体上;菌袋污染较轻时涂抹石灰,较重时及时除处理。出菇棚(室)的门窗及通风口用留纱封好;经常清扫菇房,搞好卫生,地面、墙壁用石灰水喷酒:拥内悬挂25cmx40cm的黄板抹机油透杀。htt
httn://f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
- DB53/T272.27-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27部分: 烟叶质量追踪
- DBl2/T348-2007 网纹甜瓜栽培技术规范
- DB65/T2939-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
- DB65/T2964-2009 绿色食品 阿魏菇北疆地区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 DB53/T277.21-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1部分:初烤烟叶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53/T272.30-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30部分: 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及验收规范
- DB53/T272.12-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12部分: 烤烟大田预整地技术规程
- DB62/T1744-2008 无公害农产品 庆阳市花生生产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53/T272.9-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9部分: 烤烟苗期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
- DB53/T272.35-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35部分: 烟叶营销管理规范
- DB11/T285-2005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 DB53/T272.18-2008 楚雄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 烤烟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规范
- DB62/T1748-2008 无公害农产品 庆阳市向日葵生产技术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