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梭鱼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07:05:43
  • GB/T19162-201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9162-2011

  • 标准名称:

    梭鱼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9162-2011 梭鱼 GB/T19162-201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1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162--2011
代替GB19162—2003
Redlip mullet
2011-06-16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11-0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19162—2003校鱼》。前言
本标准与GB191622003相比主要变化下:修改了梭鱼的学名和英文名;
修改与补充了规范性引用这件:CB/T 19162--2011
修改了6,2\生化遗传学特性”的测定,采用肝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代替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同T酶,并珊除肌肉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带的活性强度指标删除了6.2.2;
—增加了7.1\检验规则”;
—一增加了7.2“抽样方法”;
—修改了7.6\染色体检测”,直接引用GB/T18654.12;修改了7.7生化遗传分析”,直接描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增加了判定规划;
--删除了原标准中A.2;
—-增加了附录B。
本标推的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本标摊主要起草人:耿绪云、李相普、刘克奉、王鸯惠、马维林。1
1范围
GB/T 19162—2011
本标准规定了梭鱼 Liza haematocheita(Temminck et Schkegel)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梭鱼的种质检测和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风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T 17826海洋生物分类代码
金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18654.1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3名称与分类
3.1学名
梭鱼 Lixa haematocheita (Temninck et Schkegel),见 GB/T 17826.3.2分类位置
属蹦形目(Mugilifortmes)、科(Mugilidae),簸属(Lixa)4主要形态构造特征
4.1外部形态特征
4.1.1外形
体细长呈梭形,前端略平扇,向后渐为侧扇。口下位,垦“人\形。两颌齿细小,是绒毛状。上颌骨在嘴角后突然向下弯曲,后端外露。眼小,常呈红色,脂眼脸不发达。背鳍两个,分离,胸鳍基部无腋鳞,体被弱栉鳞,头部为圆鳞,无侧线。鳃耙细长,排列密集。尾鳍凹形或浅凹形。头及体背皇青灰色,体侧淡黄色,腹部白色。
梭鱼的外部形态见图1。
图1梭鱼外形
GB/T 19162--201 1
4.1.2可数性状
4.1.2. 1背鳍鳍式;D. IV,I -8.4. 1. 2. 2胸鳍鳍式:P. 16~17.4.1.2.3腹鳍鳍式:V.I-5.
4. 1.2. 4 臀鳍鳍式:A. Ⅱ-8~~9。4.1.2.5纵列鳞数:36~44。
4. 1.2. 6 横列鳞数:12~14。免费标准bzxz.net
4.1.2.7第—鳃弓外侧鳃粑数:26~60+50~76。4. 1. 3 可量性状
取 980尾体长 6. 7 cm~~71. 0 cm,体重 34 g~5 330 名的个体实测可量性状比例值见表 1。表 1 实测可量性状比例值
全长/体长
体长/体高
体长/头长
头长/吻长
头长/眼径
长/眼间距体长/尾柄长尾柄长/尾柄高1. 186±0. 083'5. 031±0. 6514. 211±0, 245 4. 593±0. 495 5. 707±0. 857 2.133±0, 199|5. 430±0. 4051. 947±0. 2024.2内部构造特征
4. 2. 1绿
颤一室,前端分叉,两侧具角棘突起。4.2.2脊椎骨
脊椎骨总数:24。第二脊椎骨关节突向后伸延呈棘状。4.2.3腹膜
灰黑色。
4. 2. 4幽门囊
5个~7个(通常6个)。
4.2.5消化道
食道短,胃呈“V”字形,胃壁肌肉发达,肠较长。4. 2. 6性腺位骨
体腔背面,下面。
生长与然殖
5. 1生长 
不同年龄组的梭鱼体长、体重的实测值见表2。与表2对应的不同年龄组的鱼体长、体重平均退算值、生长方程、体长体重关系式参见附录A。表2不同年龄组梭鱼的体长、体重实测值年龄/龄
实测体长/cm
实测体重/g
实剩体长/cm
实测体重/g
17.3~-35.2
86-750
23.4~~40.4
191979
25,2~-47. 5
2501 815
29.2~47.6
417-2075
36.0--53.5
510-2 665
31.1~52.1
634~2705
42.9~-66.5
1 205--4 045
44. 2~69. 6
1440-3 680
注:1龄校鱼难雄不辨,实测体长:9.6 cm~25.3 cm,实测体重:26 g~260 g。5.2
5. 2. 1性成熟年龄
雌鱼3 龄~~4 龄,雄鱼2 龄~~3龄。2
58,3~67.0
2 200--4 305
56. 4~~64.5
2 995--4 700
61.0-74.0
3 745~-4 590
57.6--71.0
2035-5330
5.2.2产卵次数
性成熟个体性腺每年成熟一次,一次性产卵。5.2.3怀卵量
不同年龄组个体怀卵量见表3。
表3不同年龄组个体怀卵量
年龄/龄
体重/g
绝对怀卵量/粒
相对怀卵量/(粒/g)
遗传学特性
6.1细胞遗传学特性
6.1.1染色体数
1069±169.6
(5.5±1.1)×105
568±194.7
体细胞染色体二倍体数,2n=48。6.1.2染色体组型
1491±695.0
(7.5±1.5)×105
555±166.4
2596±677.7
GB/T19162—2011
3682±905.3
2945±1131.4
(13.7±3.2)×105(13.0±2.2)×10%(7.5±1.9)×10%745±148.5
411±153.9
260±31.9
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组)13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5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组)6对。染色体臂数(NF)84(见图2)。核型公式:2n=26m+10sm+12st。鑫舞
6.2生化遗传学特性
梭鱼染色体组型
梭鱼肝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谱见图3。肝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扫描图见图4。
图3肝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图4肝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带扫描图3
GB/T 19162--2011
7检测方法
7. 1检验规则
按GB/T18654.1的规定执行。
7.2抽样方法
按GB/T18654.2的规定执行。
7.3性状测定
按GB/T18654.3的规定执行。
7.4年龄的鉴定
7.4.1鳞片选取部位:体侧背鳍基部下方与纵列鳞上方之间。7.4.2操作步骤:
a)用子取下背侧鳞片,保存在鳞片袋中;b)将保存在鳞片袋中的鳞片取出,放在培养中,清洗干净;c)将清洗好的鳞片按在鱼体的位置夹在两玻片之间,贴上标签,两端用透明胶带封好;d)在显微镜或投影仪下观察鳞片的年轮,确定鱼的年龄。7.4.3年轮特征:疏密相间,切割或形成间隙带。7.4.4再生鳞不得用作年龄鉴定。7,5繁殖力的测定
在繁殖季节,对产卵前性成熟亲鱼进行活体解剖,用电子天平称体重,净体重和性腺重(精确到0.01g),同时称1.00g卵,两个样品,在解剖镜下分别计数每克卵粒数,求其平均卵粒数。卵巢中所含的全部卵粒数即为绝对怀邸量,单位体重(g)所含的卵粒数即为相对怀卵量。7.6染色体检测
按GB/T18654.12规定执行。
7.7生化遗传分析
7.7.1样品采集及制备
活体解剖梭鱼取肝脏,密封一20℃贮存。电泳前取0.3g组织,放人玻璃勾浆器中,用预冷水冲洗3遍,按1:3的比例加人900μL预冷水,冰浴勾浆。匀浆被4℃冰箱静置30min,4℃,13500r/min离心40min,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C1)缓冲液(0.0l mo1/L,pH7.0),混勾离心,取上清液用于电泳。
7. 7. 2 制胶
用于垂直平板电泳的凝胶被灌注在中间有隔缝的两块玻璃板之间。玻璃板与胶条接触的边缘抹上凡土林,保证玻璃板与胶条密封,放入电泳槽后拧紧。先灌注分离胶,充分聚合后,必要时4℃冰箱过夜。次日上午灌注浓缩胶。凝胶配方见附录B。7.7.3电泳
电极缓冲液为 pH8.3 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甘氨酸(Tris-Gly)溶液。4 C冰箱中稳压电泳,7B V预电泳30min.150V电泳3h。
7.7.4染色
染色在37℃恒温箱中进行,染色液现用现配,染色液配方见附录B。7.7.5记录分析
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记录、分析。8结果判定
按GB/T18654.1的规定执行。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同年龄组梭鱼体长体重退算值、生长方程、体长体重关系式A:1体长体重退算值
与表2对应的不同年龄组鱼的体长、体重平均退算值见表A.1。表A.1不同年龄组鱼的体长、体置平均退算值年龄/龄
退算体长/cm
退算体重/g
退算体长/cm
退算体重/名
体长体重关系式
式中:
体重,单位为克(g);
0.02709-—系数;
W=0.02709×L2.8876
L——体长,单位为厘米(cm)。4 +
GB/T 19162—2011
.(A.1)
GB/T 19162--2011
B.1溶液配制
B. 1. 1 单体工作液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乳酸脱氢酶 LBH分析用溶液配制、凝胶配方和染色液配方丙烯酰胺 29. 1 g,N',N'-甲叉双丙烯酰胺 0. 9 g,用水溶解,定容至 100 mL,棕色瓶 4 ℃贮存。B.1.2分离胶缓冲液
9.08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用40mL水溶解,用盐酸(HCI)调pH至8.9,用水定容至50mL,4 ℃保存备用。
B.1.3浓缩胶缓冲液
3.03gTris用40mL水溶解,用HCI调pH至6.8,用水定容至50mL.4℃保存备用。B.1.410%过硫酸铵
0. 1 g 过硫酸铵用 1 mL 水溶解,4 ℃保存备用。B.1.510%四甲基乙二胺
100μ四甲基乙二胺加水900 μl,4℃保存备用。B.1.6上样缓冲液
2mL浓液缩胶缓冲液加入1mL87%甘油、0.1mg溴酚兰定容至10mL,分装后4℃保存,B.1.7电极缓冲液
称取3.03gTris和14.41g甘氮酸(Gly),加800mLH,0溶解,用HCl调pH至8.3,定容至1 L,4℃保存。
B, 1. 80. 1 mol/L 氯化钠
5. 85 名氯化钠(NaCl),用水溶解并定容至 1 000 mL,4 ℃保存备用。B.1.91mol/L乳酸钠
11.206g乳酸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4℃保存备用。B.2凝胶配方
见表B.1。
表 B.1凝胶配方
单体工作液
胶缓冲液
10%过硫酸铵
10%四甲基乙二胺
B.3染色液配方
见表B.2。
分高胶(T=7. 5%)
300 μL
75 μL
浓缩胶(T=4%)
650μL
100 μL
4, 25 mL
辅醇I(NAD)
氯化硝基四氨唑盐(NBT)
吩嗪甲酯硫酸盐(PMS))
氯化钠(NaCI)
乳酸钠
染色液配方
0. 1 mal/L
1 mol/L
GB/T 19162—20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