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秋浦花鳜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13:49:00
  • DB34/T241-200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 34/T 241-2002

  • 标准名称:

    秋浦花鳜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标准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 34/T 241-2002 秋浦花鳜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标准 DB34/T241-200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
方标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DB34T/241—2002
秋浦花簸人工繁殖与夏花
培育技术标准
2002-05-09发布
2002-05-09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日纯伴区
http://foodmajate.net/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亲鱼培育,
3.1亲本来源
3.2亲本个体性状,
3.3培育方式。
3.4培育要求.
3.5催产。
3.5.1催产时间
3.5.2成熟亲鱼选择与配组
3.5.3催精剂的种类与剂量
3.5.4产卵池管理
3.6孵化
3.6.1孵化设施
3.6.2孵化水质.
3.6.3浸洗鱼卵.
3.6.4水质管理
4夏花培育
4.1开口饵料及病害防治.
4.2放苗密度
4.3即时投喂适口饵料鱼
4.4灵活掌握环道水流
4.5稚鱼培育.
4.5.1放苗密度
4.5.2投饵..
4.5.3杀灭有害生物。
4.6幼鱼培育..
4.6.1环道放养密度
4.6.2投饵.*
4.6.3换水、清除底污
4.6.4环道水流
4.6.5操作中注意事项
4.7鱼夏花培育水质要求,
4.8鱼夏花质量鉴别.
5档案记录
金品伙伴网htt
DB34T/241—2002
DB34T/241—2002
秋浦花系安徽省池州市通江河流一秋浦河流域所产的鱼。因流域无污染,水质良好,饵料生物丰富多样,生态条件优越,所产鱼品质尤佳。本地已形成悠久的獸鱼文化,产品畅销省内外,现已创立秋浦花特色品牌,成为本地重点开发的特色产品。鱼养殖热潮的兴起,追切需要苗种质量标准化,生产工艺规范化。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秋浦花种质质量,与生产发展息息相关。自鱼苗种培育成夏花阶段,是鱼生长的高度敏感期。人工模拟条件下培育种苗,必须在遵循颤鱼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追求经济的合理性。本标准由安徽省农委渔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水产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嘉传。
http://foodmate.net/1范围
秋浦花鳅嫩人工繁殖与夏花培育技术标准本标准适合本区域范围从事秋浦花人工繁殖与夏片培育的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34T/241—200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NY/T5057-2001青、草、鲢、鳙、尼罗罗非鱼标准(鳅鱼饵料系列)3亲鱼培育
亲鱼性状优良,数量充足,性腺发育良好,是鱼繁殖顺利进行的基础,也关系到苗种质量的优劣3.1亲本来源
从大水面野生鱼群体中选择有鱼典型性状特征的长体、斑等作亲本,不能选大眼。3.2亲本个体性状
雌鱼宜选3龄鱼,体重1.5千克以上,雄性2龄鱼,体重1千克以上,同龄鱼中应选个体大、体形特征好的作亲本。
3.3培育方式
(1)池塘培育便于调控水质、观察饵料鱼、检查亲鱼性腺发育情况。池塘面积公~公顷,水深1.5米以上,临近水源,注排水独立,池底少淤泥。每云公放亲本50千克。(2)常规家鱼鱼塘套养,可减少鱼占塘并利用塘中野杂鱼。每六公顷放鱼亲本5千克。但在繁殖前30天左右,必须集中暂养。套养鳞鱼后备亲鱼无宜。3.4培育要求
(1)池塘主养鱼其饵料鱼投放量,6~9月份为鱼体重的8%-12%,每5天~7天投饵一次:水温15℃以下的低温阶段量为1%2%,可20天~30天投饵一次。在摄食高峰期,要拉网看鱼,投喂饵料鱼加以查看方式。检查饵料鱼的数量、规格,不能利用的大规格饵料鱼应捕起,及时补充适口饵料鱼。(2)水质控制,透明度30厘米~40厘米,PH7~8.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池塘中应设置漂浮性水草带,让缴鱼有隐藏之处,使其有稳定安全感。亲鱼培育得好,可以达到提前性成熟,提前繁殖,延长当年鱼生长期的目的。
3.5催产
3.5.1催产时间
5月上旬,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便可催产,一般与家鱼繁殖同步进行。3.5.2成熟亲鱼选择与配组
外观雌鱼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用手按压腹部,松软而有弹性,腹中线下凹,卵巢下坠后有移DB34T/2412002
动状,生殖孔松弛、红肿,为性成熟的亲鱼。雄鱼能挤出乳白色精液,并能在水中自然散开,为性腺发育良好。用挖卵器从亲鱼卵巢中取少量卵精,经透明液处理后镜检观察,如卵大小整齐,饱满有光泽,大部分卵核偏位,能进一步证明亲鱼性成熟度较好,适合催产。进行批量繁殖,并有利于保护亲鱼,以自然产卵为好。其雌雄鱼性比为1:1.1~1.5,3.5.3催精剂的种类与剂量
催产四大家鱼的激素均为用于催产鱼。两种以上激素混合使用比单一使用效果好。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一次性注射剂量为:(1)PG(鲤脑垂体)2.5毫克/千克,雄鱼减半。(2)PG2毫克/千克+NCG3~6毫克/千克,雄鱼减半。(3)PG1毫克/千克+LRH-A200毫克/千克,雄鱼减半。(4)LRH-A200毫克/千克+HCG1毫克/千克,雄鱼减半。3.5.4产卵池管理
保持产卵池水深不少于1米,发情前2小时冲水,进行流水刺激排卵,发情后保持微流水,并及时在集卵箱收集鱼卵。防止鱼卵沉积于池底。3.6孵化
3.6.1孵化设施
孵化家鱼的环道可用来孵化鱼苗。但放卵密度要比家鱼卵少,每立方为放卵10万粒。3.6.2孵化水质
水质要清洁清新。取用蓄水池水,该提前10天进行水体消毒,入池需经80目的筛过滤。环道水流比孵化家鱼卵稍大,能使鱼卵均匀翻动。3.6.3浸洗鱼卵
早期繁殖水温不高,应防止水霉病发生,可用0.2PPm~0.5PPm聚维酮碘溶液浸卵15分钟~30分钟,入池孵化后,每隔1天用相同用量浸洗鱼卵一次。3.6.4水质管理
鱼苗出膜后至卵黄消失前自体营养阶段的管理。返期间水体中卵膜碎皮多。油脂多,耗氧量大,鱼苗嫩弱,极易造成死鱼危险。要求增大水流交换水体,加快废物排泄,防止鱼苗沉底。对轮虫、小瓜虫,斜管虫的侵袭尤其要重视防治。用0.7PPm~1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以及用1%~1%的食盐水浸苗15分钟~20分钟,均能进行控制。当鳅鱼苗卵黄完全消失,呈前行平游,吻顶膜破裂,此时应进入子花培育阶段。
4夏花培育
4.1开口饵料及病害防治
从鱼苗开口摄食至1厘米体长的仔稚鱼培育。时间5天~7天。本阶段苗体嫩弱,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差,对饵料鱼规格要求严,适时提供开口饵料,对鱼的成活、生长起决定性作用。并要重点防治水霉病、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和细菌感染,4.2放苗密度
环道培育的每立方米3万尾左右。4.3即时投喂适口饵料鱼
开口饵料鱼以团头鲂、鲮鱼出膜苗为佳。水温22℃~24℃时,鳜鱼苗出膜到卵黄消失需三天时间鱼出膜时,应连续3~4批催产团头鲂,以刚出膜的鲂鱼投喂鳅鱼苗。投苗数量为鳜鱼苗的5~10倍。投喂鲂苗3天~4天后,鲂苗可减少,而改投草、鲢鱼出膜幼苗作饵料鱼为主。4.4灵活掌握环道水流
当投饵或鱼苗处在摄食高峰时,水流应稍大,使饵料鱼在水体均匀分布。反之,水流可适当减小。鱼苗得食2天后,原环道水质不洁,应带水撇苗,转入干净环道继续培育。4.5稚鱼培育
鱼苗从1厘米~1.8厘米,时间6天~7天。本期鱼苗特点是:苗体长大,食量增加,出现大2
小差异,对水温水质变化敏感,体表无鳞,易被寄生虫侵害。4.5.1放苗密度
环道培育每立方米2万尾左右。
4.5.2投饵
DB34T/241—2002
鱼苗体1厘米1.3厘米时,应投喂草、鲢、3~4龄苗。每日投喂2次以上,饵料鱼密度为鱼苗5倍左右。
环道水流宜缓,注意清除环道底部沉积的杂污物,带水撒苗转换环道不少于1次。4.5.3杀灭有害生物
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浓度0.7PPm~1PPm,三氯异氰尿酸钠0.2PPm,或二溴海因0.15PPm,交替性全池泼洒,每天一次,杀灭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有害生物。4.6幼鱼培育
鱼苗从1.8厘米~3厘米体长的幼鱼培育,时间5天~7天。其特点是:鱼苗食量增大,个体差异明显,营底部活动,仅吃食时到水体上层活动,鳞片长成,体形近似成体,鱼苗吃食量大,排泄物多,极易造成水质恶化。
4.6.1环道放养密度
每立方米5000尾左右。
4.6.2投饵
鱼苗体长2厘米时,投喂4~5日龄的家鱼老口鱼苗:2厘米后,投喂7~10日龄的家鱼乌仔苗(片)。日投饵1次以上,饵料鱼数量为鱼苗5倍左右。所投饵料鱼应经1%~2%的食盐水清洗消毒。4.6.3换水、清除底污
带水鱼换环道1次以上。换环道不仅要达到清污目的,还可将大小鱼种分开培育。除换环道外要坚持早晚两次用虹吸法清除底污。4.6.4环道水流
宜小,保持微水流。大水流时间宜短,起清污作用。4.6.5操作中注意事项
1换池撇苗应在早晚气候凉爽、阳光较弱的环境下进行,操作要熟练,动作要轻快,撤苗要带水。2清污要宁勤勿少。
3防治病害用药,应选择对鳅鱼苗少刺激弱敏感的药物,计量准确。泼洒前多加水稀释,避免局部高浓度对鱼造成伤害。
4切勿缺饵断食,否则会出现相互残杀现象。4.7鱼夏花培育水质要求
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7~8.3,透明度40厘米以上,非离子氨浓度不超过0.25毫克/升,同时要防正水温突变。
4.8鳅鱼夏花质量鉴别
同池同批种苗规格基本整齐:健壮活泼,鳞片鳍条完整;在环道中,分布在底层活动,在磁盘中观察,色泽正常,激烈审动,活泼有力。5档案记录
记录内容要点:(1)亲鱼来源与补充的时间、地点、雌雄鱼数量、体长、体重。(2)培育亲鱼的池塘环境、放养量、投饵情况、水质管理。(3)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4)鱼苗到夏花培育的饵料投喂量、成活率。(5)防治病害的方法与用药。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