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 32/T 1073-2007 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17:00:11
- DB32/T1073-2007
- 现行
标准号:
DB 32/T 1073-2007
标准名称:
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565.020.20
备案号:21093-2007
江苏省地
方标准
DB32/T1073-—2007
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ules for fiber quality controlling cottonin whole production process
2007-07-10发布
2007-09-1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1073—2007
棉花生产品质受到棉花生产的品种、环境、裁培、收获、晾晒和贮存全过程各个环节的多种因素的制约,规范棉花生产全过程,才能获得优质棉。随着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优质棉求凰将迅速增加,为了促进优质棉生产的发展,特制订本标推。本标准以提高棉花优质铃率为主要控制目标,优质铃率达到80%以上,三级棉比例达到75%以上,不同种植方式对各个生产环节的要求不同,本标准对江苏省最主要的种植方式一育苗移裁种植方式的棉花全程质最控制技术进行规定。江苏省不同生态棉区的棉花生长发育存在一定差异,本标准对不同生态棉区差异比较大的内容分棉区进行规定:对不同生态棉区差异不明显的内容,给定变化范围:本标准没有注明生态棉区的内容适用于全省。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二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要素的确定办法》的要求编写。本标准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和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徐立华,张培通,何旭平,杨长琴,季春梅,何循宏1范围
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D832/T 1073—2007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生产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样体结构、产量结构、质量品级以及大田控制技术,棉花采收、晾晒、贮存、销估等生产全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一熟春棉、大麦和汕菜后育凿移裁棉和移裁地膜棉以及相似生产条件的棉花生产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死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03棉花细绒棉
DB32/T616棉花高品质棉
DB32/T647-2004高品质棉直播地膜裁培技术规程GB4407.1主要农作物种子标准一纤维类GB11763棉杯
GB7411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谁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伏前桃bollsbeforeJuly20
7月20日前开花所结的铃。
伏桃 balls between July 21 to August 157月21日~8月15日开花形成的铃。3.3
早秋桃 bolls between August 15 to August 258 月 16 日~8 月 25 日开花形成的铃。3. 4
晚秋桃bolls afterAugust26
8月26日~9月10日开花结的铃。3.5
优质铃Bolls betweenJuly 21to August 25伏桃和早秋桃的总和。
4棉花质量和产量要求
4.1棉花质要求
4.1.1棉花质量的品级条件
按GB1103-1999执行。
4.1.2棉花品质要求
三级以上棉花占总产的75%以上。绒长 29 mm~31mm。
马克隆值:A和B级以上(3.5~4.9)。4.1.3棉花成铃时间分布
DB32/T 1073--2007
棉花优质铃比例:沿海和准北棉区达到80%以上,里下河和沿江棉区达到75%以上,具体时间分布参见表2.
表 1棉花成铃时间分布
成铃数量
“四桃”
状前桃
卓秋桃
晚秋桃
形成时间
7/20以前开花
7/21~8/13F花
8/16~-8/25开花
8/26~9/10开花
4.2棉花产量要求
4. 2. 1单产
80 kg/亩~100kg/亩
4.2.2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标准
4.2.2.1密度
1800株/亩~2500株/亩)。
4. 2. 2. 2群体总量
总果技数:3.6万台/亩~4.0万台/亩)。总果节数:16万节/亩18万节/亩。4.2.2.3产量构成
单株成铃数:25个/株~33个/株:里下河
和沿江
0.5 ~-0.8Www.bzxZ.net
1.3 ~ 1.5
沿海锦区
成铃比例
淮北棉区
里下河和
沿江棉区
晚发年或
早发年或
每由成铃总数:沿海棉区:4.8万铃/亩~5.8万铃/亩,淮北棉区:4.5万铃/亩~5.5万伶/亩,里下河棉区:4.8万铃/亩~5.8万铃/亩、沿江棉区:5.0万铃/亩~6.0万铃/亩。2
DB32/T1073--2007
平均铃重:沿海棉区:4.2g淮北棉区:4.5g,果下河棉区:4.2g,沿江棉区:4.0g,平均衣分:38%~~42%。
5棉花生产控制技术
5.1品种要求
需选用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适合当地黎件的高产,优质、抗病虫、中(或中早)熟陆地棉品种:
5. 2茬口安排
一熟春棉,大麦、汕葉后或小麦套种。合理安排轮作,种植3年~5年棉花,轮作一茬水稻或轮作其他早作物2年以上:以控制枯菱病租黄萎病的蔓延。
5.3培育壮苗
5.3.1壮苗指标
移裁时棉苗达到壮凿标准:3张以上其,苗高10cm15cm,子时完整,叶色深绿,无病斑,无亞害,白根外露,主辈红绿各半。5.3.2苗床准备
苗床应选择靠近大田,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地段。苗床四周留有30cm宽的走道,走道外要留有余地:建好萌床后要开一条宽30cm的排水沟。一般育成棉苗2000株~2500株,可以满足1亩大田移裁用苗。
苗床冬前要施足有机肥,冬前深谢,冬季冻堡。熟化土壤,达到培肥营养土的目的。制钵前再施氮,,钾及微肥含量俱全的棉花苗床专用复合肥,并与钵士充分混和,要求士壤熟化、蔬松,细碎。制时钵十适宜凝度为最大持水量的%左君即用手将士能耀成团,弃腰落地即散。制体前苗床迷底要铲平,并撤上草木灰及呋喃丹颗粒剂等防治地下害虫,用直径7.0cm~7.5cm制钵器制钵,排钵要平整紧密,苗床四周用土培好,排挖好排水沟,然后平铺膜,保符摘。对于士壤粘性重的地区,制备营辨钵困难,可以采用营养方块育苗。制钵后及时备足籽上。播种前要备足种子,一般每亩大田需准备优质包衣种子400g~500g。5.3.3播种质量
5.3.3.1适宜播期
苗咪播期选择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0℃,一般沿江棉区在4月初日前,里下河棉区在4月5日前,沿海棉区和淮北棉区在4月上旬。5.3.3.2播种要求
播种前苗床浇透水,每钵(方块)播种1粒~2粒,播后在床面均匀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液,防治苗病,之后盖士,厚度妻哟匀平整,以1cm~1.5cm左右为宦,细土要填满营荞空。拼科盖土后立即在苗床表面喷棉日除草剂或棉花萌床专用除草剂,苗床化除后先用地膜覆盖床面(无需压实),再作棚架,树架中间高度离床面50cm~55cm,覆膜、盖膜要紧,四周用士压实,棚膜期绝固定:以防大风掀膜,并耍清理四周排水沟。3
5. 3.4苗床管理
5.3.4.1播种覆膜后~出苗阶段
DB32/T 1073—2007
做到保温保湿催出苗。一般当出苗率达80%时抽去床内地膜(遇商温喷好天气可于见苗后抽膜),继续盖棚膜增温促企苗、齐苗。5. 3. 4. 2 齐苗~二叶 1 心阶段齐苗肩及时揭膜晒床,抢晴暖天气于上午9时至下午3时揭膜晒床1d~2d,降低苗床湿度,子叶平展时要及时喷广谱保护型杀菌剂,防止苗期病害,未用床草净的苗床,棉苗于州展平时用苗素喷棉苗,控高壮茴。
这一阶段苗床温度调节是适当控温,培育壮苗,将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气温升高后应在苗床弓棚两端以及两边开通风孔降温,随着气温升高并孔逐渐增大和增加。5.3.4.3二叶一心~移栽前
这一阶段要控温控凝,控制棉苗生长,菌床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棉苗长到二叶一心时,首先,于晴好天气,揭膜浇水(如果棉苗较弱,可在适当追肥),并再喷一次!谱保护型杀菌剂防治剂花凿期病害和内吸有机磷农药防治画马等害虫,对一双株或多株要定苗。其次,做好苗床通风管理,棉苗二叶一心后,气温逐渐升商,苗床开孔数量增加,开孔时间延长后期晴好气温较高时,白无可以揭膜降温,晚上及时盖膜保温。5.3.4.4栽前炼苗
棉苗移裁前一周,日夜揭膜炼苗:但薄膜仍需保留在苗床边,做到苗不完,膜不离床。5.4移栽要求
5.4.1移栽适期
一熟春棉或麦套棉移裁适期掌握在气温稳定在19℃以上,时间为:沿江利里下河棉区5月10日~15日,淮北和沿海棉区5月15H~20日。大麦菜后移裁棉应该及时整地及时移裁。5.4.2移栽密度
一-熟春棉和麦套棉移裁密度控制在1800株/亩~2000株/亩,大麦油菜后移裁棉密度控制在2000袜/亩2200株/亩。-般采取人小行种植,大行距100cm左右,小行距60cm~70cm,平均行距80cm~85cm,抹距按密度确定。
5.4.3移栽质量
一熟春棉或麦套棉空幅,应在冬季深耕冻堡,早春松十,熟化土壤,施好基肥,整地待裁。移裁时边开挖移裁塘边放苗,移裁塘深度以将营养钵(方块)放入低于地面2C丽左右为宜,及时扶理,浇团结水,培土,压实,栽后及时复水。未施基肥的困块,可以在移裁时施肥,肥料施在棉菌之间,但不能施在移裁塘内,以防肥料接触根系,影响发根。
移裁后要及时防治地老虎,保证成苗率。5. 5合理施肥
施肥原则是“总量适宜,确保重点,前期促早发,中期保稳长,后期防早衰”。运筹上采取推迟和4
DB32/T1073—2007
减少第一次花铃肥,保证优质铃形成期供应,后期注意防早衰,第一次花铃肥·般推退5天左右施用,以控制伏前桃成铃率,同时,增加集中成铃期肥料供应。具体参见表2。表2施肥总量及其运筹表
移裁方式
施肥总量
肥科运筹
第一次花铃肥
第二次花铃肥
盖预肥
移地膜棉
沿海棉区:10,北他棉区:20
纯N:15%:F0+100%,K0:50%
纯N:30%:K.0:50%
纯:40%
纯:15%
地移綫税
沿海棉区:10,其他区:20
纯 N=15%, P:0n:100%,K20: 50%统N:30%.
K0:50%
纯N:40%
纯N:15%
微肥施用:蓄期要注意对缺硼的田块施用硼肥,著期每亩用50g左右高效速溶硼肥兑水25~30kg叶面喷施。
5.6大田调控技术
5. 6. 1 科学化调
化控的原则是控制旺长,调节生长,具体旧量要根据气候条件,棉花长势等情况作必要调整。具体参见表3。
表 3 化调总量及其运筹表
移裁方式
化调用量(g/亩)
盛番期
化调运筹
5. 6. 2 适时打顶
开花期
打顶后
静裁地膜棉
缩节安6.5/亩~8.0g/亩【折纯品)缩节安1.5g/南~2.0g/游(折纯品)缩节安2.08/前2.5g/市(折纯品)综节安3.0/南3.5g/(折纯品)
露地移栽棉
缩节交5.5官/市~6.5 g/亩(折纯品)绍节安1.0/哺~1.5 g/街(折品)缩节安2.0g荫~2.5B/i(折纯品)缩节安2.5g/市~3.0g/它(折纯品)打顶一般单株留18~20(台)果枝,时间在7月底日~8月7日进行,按照密度和群体果枝总量的要求,选择具体最住打顶时间。5.6.3及时排灌
棉花移栽时和优质铃形成高峰期耍保证土适宜含水量,遇干旱要及时灌溉。全生育期都要加掘田间沟系溺理,保证“三沟”通畅,及时排涝降渍。5. 6. 4病虫防治
5. 6. 4. 1苗病
要求子叶平展后和二叶:1心时及时喷广谱保护型杀菌剂,防止苗病发生。5. 6. 4. 2蓄铃害虫
DB32/T1073—2007
应注意分类指导,合理防治害虫。蕾期的主要害虫有:二代棉铃虫,玉米、蚜业、红蜘蛛和盲鳍螺等:花铃期的主要害是兰、四代棉铃虫,二,三红铃虫和育蝽嫁等蕾铃碧虫,应根据害虫发生情况,凡是达到防治指标的棉田立即在最俺防治期内用药防治,另外,还要注意好虫、红蜘蛛等密业的防治。5.6.4.3铃病防治
花铃期要注意防烂铃,严格控制棉花群体规模利株型,封行不能过早,封行时要求“下封上不封,中间一条线”,减少田间邪蔽,对铃病严重的田块可以喷药防治,后期还要及时采收黄铃,减少烂铃。九月初及时推株并婆,防风防倒伏。6采收
6.1采收适期
棉花铃壳并裂后5d~7d棉花完全吐絮为最佳采收棉铃,要及时采收,及时晾晒。如遇连阴雨天气,采收的黄铃和熙壳铃要及时剥龄,及时晾晒。严禁将潮湿的棉花长期堆放。要在大风和连续阴雨来临前及时抢收,尽量在露水干后采收。6.2采收方法
棉花采收人员要戴白色棉布,用白色棉布兜采棉,收获的棉花要用白拂布袋装。采收后的棉花要及时进行严格“四分”,还要将正常吐累的籽花和、咀害花、剥尧花分类。分栋好的棉花要及时晾晒,要在竹布或声弟布晾晒。分炼、晾晒操作人员要穿白色棉布工作服,戴白色棉布防护帽,晒干后要用棉布袋包装,杜绝使周尼龙袋、编织袋或有色的、包、绳存装、晾晒棉花,防止异性纤维混入棉花。要做到分晒、分存,分类出售。6.3购存和销售
收获后晒干的棉花要妥善保管和贮存,存放地点要避开人畜离活动场所,远离火种,能保持干燥棉花在贮存、销售过程中严禁使用化纤或有色的袋、包,绳。棉花应及时就近销售,并将霜前花与霜后花分类销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1093-2007
江苏省地
方标准
DB32/T1073-—2007
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ules for fiber quality controlling cottonin whole production process
2007-07-10发布
2007-09-1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1073—2007
棉花生产品质受到棉花生产的品种、环境、裁培、收获、晾晒和贮存全过程各个环节的多种因素的制约,规范棉花生产全过程,才能获得优质棉。随着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优质棉求凰将迅速增加,为了促进优质棉生产的发展,特制订本标推。本标准以提高棉花优质铃率为主要控制目标,优质铃率达到80%以上,三级棉比例达到75%以上,不同种植方式对各个生产环节的要求不同,本标准对江苏省最主要的种植方式一育苗移裁种植方式的棉花全程质最控制技术进行规定。江苏省不同生态棉区的棉花生长发育存在一定差异,本标准对不同生态棉区差异比较大的内容分棉区进行规定:对不同生态棉区差异不明显的内容,给定变化范围:本标准没有注明生态棉区的内容适用于全省。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二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要素的确定办法》的要求编写。本标准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和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徐立华,张培通,何旭平,杨长琴,季春梅,何循宏1范围
棉花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D832/T 1073—2007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生产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样体结构、产量结构、质量品级以及大田控制技术,棉花采收、晾晒、贮存、销估等生产全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一熟春棉、大麦和汕菜后育凿移裁棉和移裁地膜棉以及相似生产条件的棉花生产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死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03棉花细绒棉
DB32/T616棉花高品质棉
DB32/T647-2004高品质棉直播地膜裁培技术规程GB4407.1主要农作物种子标准一纤维类GB11763棉杯
GB7411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谁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伏前桃bollsbeforeJuly20
7月20日前开花所结的铃。
伏桃 balls between July 21 to August 157月21日~8月15日开花形成的铃。3.3
早秋桃 bolls between August 15 to August 258 月 16 日~8 月 25 日开花形成的铃。3. 4
晚秋桃bolls afterAugust26
8月26日~9月10日开花结的铃。3.5
优质铃Bolls betweenJuly 21to August 25伏桃和早秋桃的总和。
4棉花质量和产量要求
4.1棉花质要求
4.1.1棉花质量的品级条件
按GB1103-1999执行。
4.1.2棉花品质要求
三级以上棉花占总产的75%以上。绒长 29 mm~31mm。
马克隆值:A和B级以上(3.5~4.9)。4.1.3棉花成铃时间分布
DB32/T 1073--2007
棉花优质铃比例:沿海和准北棉区达到80%以上,里下河和沿江棉区达到75%以上,具体时间分布参见表2.
表 1棉花成铃时间分布
成铃数量
“四桃”
状前桃
卓秋桃
晚秋桃
形成时间
7/20以前开花
7/21~8/13F花
8/16~-8/25开花
8/26~9/10开花
4.2棉花产量要求
4. 2. 1单产
80 kg/亩~100kg/亩
4.2.2棉花产量构成因素标准
4.2.2.1密度
1800株/亩~2500株/亩)。
4. 2. 2. 2群体总量
总果技数:3.6万台/亩~4.0万台/亩)。总果节数:16万节/亩18万节/亩。4.2.2.3产量构成
单株成铃数:25个/株~33个/株:里下河
和沿江
0.5 ~-0.8Www.bzxZ.net
1.3 ~ 1.5
沿海锦区
成铃比例
淮北棉区
里下河和
沿江棉区
晚发年或
早发年或
每由成铃总数:沿海棉区:4.8万铃/亩~5.8万铃/亩,淮北棉区:4.5万铃/亩~5.5万伶/亩,里下河棉区:4.8万铃/亩~5.8万铃/亩、沿江棉区:5.0万铃/亩~6.0万铃/亩。2
DB32/T1073--2007
平均铃重:沿海棉区:4.2g淮北棉区:4.5g,果下河棉区:4.2g,沿江棉区:4.0g,平均衣分:38%~~42%。
5棉花生产控制技术
5.1品种要求
需选用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适合当地黎件的高产,优质、抗病虫、中(或中早)熟陆地棉品种:
5. 2茬口安排
一熟春棉,大麦、汕葉后或小麦套种。合理安排轮作,种植3年~5年棉花,轮作一茬水稻或轮作其他早作物2年以上:以控制枯菱病租黄萎病的蔓延。
5.3培育壮苗
5.3.1壮苗指标
移裁时棉苗达到壮凿标准:3张以上其,苗高10cm15cm,子时完整,叶色深绿,无病斑,无亞害,白根外露,主辈红绿各半。5.3.2苗床准备
苗床应选择靠近大田,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地段。苗床四周留有30cm宽的走道,走道外要留有余地:建好萌床后要开一条宽30cm的排水沟。一般育成棉苗2000株~2500株,可以满足1亩大田移裁用苗。
苗床冬前要施足有机肥,冬前深谢,冬季冻堡。熟化土壤,达到培肥营养土的目的。制钵前再施氮,,钾及微肥含量俱全的棉花苗床专用复合肥,并与钵士充分混和,要求士壤熟化、蔬松,细碎。制时钵十适宜凝度为最大持水量的%左君即用手将士能耀成团,弃腰落地即散。制体前苗床迷底要铲平,并撤上草木灰及呋喃丹颗粒剂等防治地下害虫,用直径7.0cm~7.5cm制钵器制钵,排钵要平整紧密,苗床四周用土培好,排挖好排水沟,然后平铺膜,保符摘。对于士壤粘性重的地区,制备营辨钵困难,可以采用营养方块育苗。制钵后及时备足籽上。播种前要备足种子,一般每亩大田需准备优质包衣种子400g~500g。5.3.3播种质量
5.3.3.1适宜播期
苗咪播期选择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0℃,一般沿江棉区在4月初日前,里下河棉区在4月5日前,沿海棉区和淮北棉区在4月上旬。5.3.3.2播种要求
播种前苗床浇透水,每钵(方块)播种1粒~2粒,播后在床面均匀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液,防治苗病,之后盖士,厚度妻哟匀平整,以1cm~1.5cm左右为宦,细土要填满营荞空。拼科盖土后立即在苗床表面喷棉日除草剂或棉花萌床专用除草剂,苗床化除后先用地膜覆盖床面(无需压实),再作棚架,树架中间高度离床面50cm~55cm,覆膜、盖膜要紧,四周用士压实,棚膜期绝固定:以防大风掀膜,并耍清理四周排水沟。3
5. 3.4苗床管理
5.3.4.1播种覆膜后~出苗阶段
DB32/T 1073—2007
做到保温保湿催出苗。一般当出苗率达80%时抽去床内地膜(遇商温喷好天气可于见苗后抽膜),继续盖棚膜增温促企苗、齐苗。5. 3. 4. 2 齐苗~二叶 1 心阶段齐苗肩及时揭膜晒床,抢晴暖天气于上午9时至下午3时揭膜晒床1d~2d,降低苗床湿度,子叶平展时要及时喷广谱保护型杀菌剂,防止苗期病害,未用床草净的苗床,棉苗于州展平时用苗素喷棉苗,控高壮茴。
这一阶段苗床温度调节是适当控温,培育壮苗,将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气温升高后应在苗床弓棚两端以及两边开通风孔降温,随着气温升高并孔逐渐增大和增加。5.3.4.3二叶一心~移栽前
这一阶段要控温控凝,控制棉苗生长,菌床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下。棉苗长到二叶一心时,首先,于晴好天气,揭膜浇水(如果棉苗较弱,可在适当追肥),并再喷一次!谱保护型杀菌剂防治剂花凿期病害和内吸有机磷农药防治画马等害虫,对一双株或多株要定苗。其次,做好苗床通风管理,棉苗二叶一心后,气温逐渐升商,苗床开孔数量增加,开孔时间延长后期晴好气温较高时,白无可以揭膜降温,晚上及时盖膜保温。5.3.4.4栽前炼苗
棉苗移裁前一周,日夜揭膜炼苗:但薄膜仍需保留在苗床边,做到苗不完,膜不离床。5.4移栽要求
5.4.1移栽适期
一熟春棉或麦套棉移裁适期掌握在气温稳定在19℃以上,时间为:沿江利里下河棉区5月10日~15日,淮北和沿海棉区5月15H~20日。大麦菜后移裁棉应该及时整地及时移裁。5.4.2移栽密度
一-熟春棉和麦套棉移裁密度控制在1800株/亩~2000株/亩,大麦油菜后移裁棉密度控制在2000袜/亩2200株/亩。-般采取人小行种植,大行距100cm左右,小行距60cm~70cm,平均行距80cm~85cm,抹距按密度确定。
5.4.3移栽质量
一熟春棉或麦套棉空幅,应在冬季深耕冻堡,早春松十,熟化土壤,施好基肥,整地待裁。移裁时边开挖移裁塘边放苗,移裁塘深度以将营养钵(方块)放入低于地面2C丽左右为宜,及时扶理,浇团结水,培土,压实,栽后及时复水。未施基肥的困块,可以在移裁时施肥,肥料施在棉菌之间,但不能施在移裁塘内,以防肥料接触根系,影响发根。
移裁后要及时防治地老虎,保证成苗率。5. 5合理施肥
施肥原则是“总量适宜,确保重点,前期促早发,中期保稳长,后期防早衰”。运筹上采取推迟和4
DB32/T1073—2007
减少第一次花铃肥,保证优质铃形成期供应,后期注意防早衰,第一次花铃肥·般推退5天左右施用,以控制伏前桃成铃率,同时,增加集中成铃期肥料供应。具体参见表2。表2施肥总量及其运筹表
移裁方式
施肥总量
肥科运筹
第一次花铃肥
第二次花铃肥
盖预肥
移地膜棉
沿海棉区:10,北他棉区:20
纯N:15%:F0+100%,K0:50%
纯N:30%:K.0:50%
纯:40%
纯:15%
地移綫税
沿海棉区:10,其他区:20
纯 N=15%, P:0n:100%,K20: 50%统N:30%.
K0:50%
纯N:40%
纯N:15%
微肥施用:蓄期要注意对缺硼的田块施用硼肥,著期每亩用50g左右高效速溶硼肥兑水25~30kg叶面喷施。
5.6大田调控技术
5. 6. 1 科学化调
化控的原则是控制旺长,调节生长,具体旧量要根据气候条件,棉花长势等情况作必要调整。具体参见表3。
表 3 化调总量及其运筹表
移裁方式
化调用量(g/亩)
盛番期
化调运筹
5. 6. 2 适时打顶
开花期
打顶后
静裁地膜棉
缩节安6.5/亩~8.0g/亩【折纯品)缩节安1.5g/南~2.0g/游(折纯品)缩节安2.08/前2.5g/市(折纯品)综节安3.0/南3.5g/(折纯品)
露地移栽棉
缩节交5.5官/市~6.5 g/亩(折纯品)绍节安1.0/哺~1.5 g/街(折品)缩节安2.0g荫~2.5B/i(折纯品)缩节安2.5g/市~3.0g/它(折纯品)打顶一般单株留18~20(台)果枝,时间在7月底日~8月7日进行,按照密度和群体果枝总量的要求,选择具体最住打顶时间。5.6.3及时排灌
棉花移栽时和优质铃形成高峰期耍保证土适宜含水量,遇干旱要及时灌溉。全生育期都要加掘田间沟系溺理,保证“三沟”通畅,及时排涝降渍。5. 6. 4病虫防治
5. 6. 4. 1苗病
要求子叶平展后和二叶:1心时及时喷广谱保护型杀菌剂,防止苗病发生。5. 6. 4. 2蓄铃害虫
DB32/T1073—2007
应注意分类指导,合理防治害虫。蕾期的主要害虫有:二代棉铃虫,玉米、蚜业、红蜘蛛和盲鳍螺等:花铃期的主要害是兰、四代棉铃虫,二,三红铃虫和育蝽嫁等蕾铃碧虫,应根据害虫发生情况,凡是达到防治指标的棉田立即在最俺防治期内用药防治,另外,还要注意好虫、红蜘蛛等密业的防治。5.6.4.3铃病防治
花铃期要注意防烂铃,严格控制棉花群体规模利株型,封行不能过早,封行时要求“下封上不封,中间一条线”,减少田间邪蔽,对铃病严重的田块可以喷药防治,后期还要及时采收黄铃,减少烂铃。九月初及时推株并婆,防风防倒伏。6采收
6.1采收适期
棉花铃壳并裂后5d~7d棉花完全吐絮为最佳采收棉铃,要及时采收,及时晾晒。如遇连阴雨天气,采收的黄铃和熙壳铃要及时剥龄,及时晾晒。严禁将潮湿的棉花长期堆放。要在大风和连续阴雨来临前及时抢收,尽量在露水干后采收。6.2采收方法
棉花采收人员要戴白色棉布,用白色棉布兜采棉,收获的棉花要用白拂布袋装。采收后的棉花要及时进行严格“四分”,还要将正常吐累的籽花和、咀害花、剥尧花分类。分栋好的棉花要及时晾晒,要在竹布或声弟布晾晒。分炼、晾晒操作人员要穿白色棉布工作服,戴白色棉布防护帽,晒干后要用棉布袋包装,杜绝使周尼龙袋、编织袋或有色的、包、绳存装、晾晒棉花,防止异性纤维混入棉花。要做到分晒、分存,分类出售。6.3购存和销售
收获后晒干的棉花要妥善保管和贮存,存放地点要避开人畜离活动场所,远离火种,能保持干燥棉花在贮存、销售过程中严禁使用化纤或有色的袋、包,绳。棉花应及时就近销售,并将霜前花与霜后花分类销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