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4757-2010 食品添加剂 烟酸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烟酸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23:59:32
- GB14757-2010
- 现行
标准号:
GB 14757-2010
标准名称:
食品添加剂 烟酸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475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烟酸
2010-12-21发布
2011-02-2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本标准代替GB14757-1993《食品添加剂烟酸》本标准与GB14757—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干燥减量指标由1%修改为0.5%:一增加了红外光谱鉴别法:
增加了砷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4757—1993。
GB14757—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烟酸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合成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烟酸。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4757—2010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3
3.1化学名称
吡啶-3-羧酸
3.2分子式
CoHsNO2
3结构式
3.4相对分子质量
123.11(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技术要求
感官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组织状态
白色或类白色
无臭或有微臭
结晶性粉末
2理化指标:符合表2的规定。
烟酸(以干基计),w/%免费标准bzxz.net
干燥减量,w/%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闻其气味。
表2理化指标
99.5~101.0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4
附录A中A.5
氯化物(以CI计),w/%
灼烧残渣,w/%
砷(As)/(mg/kg)
熔点/℃
重金属(以Pb计)/(mg/kg)
表2(续)
理化指标
234~238
GB14757—2010
附录A中A.6
附录A中A.7
附录A中A.8
附录A中A.9
附录A中A.10
A.1安全提示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GB14757—2010
本标准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挥发性酸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A.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方法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之规定制备。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与材料
A.3.1.195%乙醇。
A.3.1.22,4-二硝基氯苯。
A.3.1.3氢氧化钾溶液:取3.5g氢氧化钾,加100mL乙醇使溶解,静止后取上清液,A.3.1.4氢氧化钠溶液:4g/L。
A.3.1.5硫酸铜溶液:125g/L。
A.3.2鉴别方法
A.3.2.1吡啶环的鉴别
A.3.2.1.1方法提要
烟酸加2,4-二硝基氯苯熔化后,生成季铵化合物,再加氢氧化钾溶液,即显紫红色(Vongerichten反应)。
A.3.2.1.2分析步骤
取约4mg实验室样品,加8mg2,4-二硝基氯苯,研匀,置试管中,缓缓加热熔化后,再加热数秒钟,冷却至室温,加3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即显紫红色。A.3.2.2与硫酸铜的沉淀鉴别反应A.3.2.2.1方法提要
烟酸含羧基,用氢氧化钠中和后,遇硫酸铜生成淡蓝色烟酸铜沉淀。A.3.2.2.2分析步骤
GB14757—2010
取约50mg实验室样品,加20mL水溶解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遇石蕊试纸显中性反应,加3mL硫酸铜溶液,即缓缓析出淡蓝色沉淀。A.3.2.3紫外分光光度法
A.3.2.3.1方法提要
烟酸水溶液和烟酰胺水溶液按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62nm波长处均有最大吸收,烟酸在237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烟酰胺在245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烟酸的吸收度比值A237m/A262nm为0.35~0.39:烟酰胺的吸收度比值A245mm/A262m为0.63~0.67。因此可用该方法来区别烟酸和烟酰胺。A.3.2.3.2分析步骤
取实验室样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中含20ug的溶液,按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IVA)测定,在262nm±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37nm±1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237nm±1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262nm±1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应为0.35~0.39。A.3.2.4红外吸收光谱法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按照GB/T6040进行试验,实验室样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对照图谱见附录B)。
A.4烟酸的测定
A.4.1方法提要
以酚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样品水溶液,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计算以CHsNO2计的烟酸的含量。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A.4.2试剂与材料
A.4.2.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A.4.2.2酚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A.4.3分析步骤
称取约0.3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加50mL新煮沸并冷却过的水溶解后,加3滴酚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A.4.4结果计算
烟酸(以C6HsNO2计)的质量分数w,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w=
式中:
(V-V.)xcxM
×100%
mx(1-w2)×1000
V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单位为毫升(mL);V。—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单位为毫升(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一实验室样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W2——A.5测得的干燥减量的数值,%:(A.1)
M—烟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C,H,NO2)-123.1]。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4
A.5干燥减量的测定
A.5.1分析步骤
GB14757—2010
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已在105℃±2℃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在105℃±2℃干燥1h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A.5.2结果计算
烟酸干燥减量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2)计算:w.=\-m2x100%.
式中:
m—干燥前实验室样品和称量瓶的总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mz—干燥后实验室样品和称量瓶的总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m
实验室样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A.2)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A.6氯化物的测定
A.6.1试剂和材料
A.6.1.1硝酸溶液:105→1000。A.6.1.2硝酸银试液:0.1mol/L。A.6.1.3标准氯化钠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0.165g氯化钠,精确至0.0002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10mL贮备液,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CI)。
A.6.2分析步骤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IA氯化物检查法,具体方法如下:称取0.25g±0.01g实验室样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10mL硝酸溶液,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同时取5.0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于另一只50mL比色管中,再加10mL硝酸溶液,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1.0mL硝酸银试液,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供试液与对照液比较,供试液的浊度不得大于对照液的浊度。A.7灼烧残渣的测定
A.7.1方法提要
样品加硫酸经灼烧后所留的硫酸盐,用重量法测定。A.7.2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已在550℃±50℃灼烧至恒重的瓷埚中,用小火缓缓加热至完全炭化,冷却至室温后,加0.5mL硫酸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移入高温炉中,在550℃±50℃灼烧至恒重。5
A.7.3结果计算
烟酸的灼烧残渣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3)计算:w,=\-\4x100%.
式中:
ms—残渣和埚的总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m4——埚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m实验室样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GB14757—2010
(A.3)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A.8砷的测定
A.8.1方法提要
在强酸性溶液中,样品中的砷均可被金属锌还原成砷化氢,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棕黄色化合物。样品与砷标准溶液用同一方法处理所得的棕黄色化合物比较,以此检查样品中砷盐的限度。
A.8.2分析步骤
称取5.0g±0.01g实验室样品,量取10mL±0.05mL限量砷标准溶液(每1mL溶液相当于1μg),分别GB/T5009.76-2003第一法5.2.2干灰化法处理试样后,按第二法砷斑法检测样品。试样的砷斑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A.9熔点的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C熔点测定法第一法,具体方法如下:取供试品适量,于扁形称量瓶中,在105℃2℃干燥1h后,放入于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适量,置熔点测定用毛细管(简称毛细管,由中性硬质玻璃管制成,长9cm以上,内径0.9~1.1mm,壁厚0.10mm0.15mm,一端熔封:当所用温度计浸入传温液在6cm以上时,管长应适当增加,使露出液面3cm以上)中,轻击管壁或借助长短适宜的洁净玻璃管,垂直放在表面皿或其他适宜的硬质物体上,将毛细管自上口放入使其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粉未紧密集结在毛细管的熔封端。装入供试品的高度为3mm。另将温度计(分浸型,具有0.5℃刻度,经熔点测定用对照品校正)放入盛装传温液(硅油或液状石蜡)的容器中,使温度计汞球部的底端与容器的底部距离2.5cm以上(用内加热的容器,温度计汞球与加热器上表面距离2.5cm以上);加入传温液以使传温液受热后的液面适在温度计的分浸线处。将传温液加热,侯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限约低10℃时,将装有供试品的毛细管浸入传温液,贴附在温度计上(可用橡皮圈或毛细管夹固定),位置须使毛细管的内容物适在温度计汞球中部:继续加热,调节升温速率为每分钟上升1.0℃~1.5℃,加热时须不断搅拌使传温液温度保持均匀,记录供试品在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A.10重金属的测定
A.10.1试剂和材料
A.10.1.1硝酸。
A.10.1.2硫酸。
A.10.1.3盐酸。
A.10.1.4甘油。
A.10.1.5乙酸铵。
A.10.1.6硝酸铅。
A.10.1.7硫代乙酰胺。
氨试液:400→1000。
A.10.1.9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A.10.1.10盐酸溶液:c(HCI)=2mol/L。A.10.1.11盐酸溶液:c(HCI)=7mol/L。A.10.1.12氨水溶液:C(NHH20)=5mol/L。A.10.1.13酚酞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GB14757—2010
A.10.1.14乙酸盐缓冲液(pH3.5):称取约25g乙酸铵,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氨水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A.10.1.15硫代乙酰胺试液:称取约4.0g硫代乙酰胺,精确至0.0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5.0mL混合液[由1mol/L15mL氢氧化钠溶液、5.0mL水及20mL甘油组成],加上述1.0mL硫代乙酰胺溶液,置水浴上加热20s,冷却,立即使用。A.10.1.16铅标准溶液:称取约0.160g硝酸铅,精确至0.0002g,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5mL硝酸与50mL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移取10mL±0.02mL备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配置与贮存用的玻璃仪器均不得含铅。
A.10.2分析步骤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IH重金属检查法第二法,具体方法如下:取A.7项下遗留的残渣,加0.5mL硝酸,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或取1.0g实验室样品,缓缓灼烧至完全炭化,冷却至室温,加0.5mL~1.0mL硫酸,使恰湿润,用低温加热至硫酸除尽后加0.5mL硝酸,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冷却至室温,在500℃~600℃灼烧至完全灰化),冷却至室温,加2mL盐酸,置水浴上蒸干后加15mL水,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酰指示液显中性,再加2mL乙酸盐缓冲液(pH3.5),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另取配制实验室样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2mL乙酸盐缓冲液(pH3.5)与15mL水,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乙管中,加标准铅溶液2mL土0.01mL,再用水稀释成25mL;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min,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甲管中显示的颜色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深。
光谱号422
注:引自《药品红外光谱集》第一卷(1995)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烟酸红外光吸收图谱
图B.1烟酸红外光吸收图谱
GB14757—20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1475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烟酸
2010-12-21发布
2011-02-2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本标准代替GB14757-1993《食品添加剂烟酸》本标准与GB14757—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干燥减量指标由1%修改为0.5%:一增加了红外光谱鉴别法:
增加了砷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4757—1993。
GB14757—2010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烟酸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合成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烟酸。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4757—2010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3
3.1化学名称
吡啶-3-羧酸
3.2分子式
CoHsNO2
3结构式
3.4相对分子质量
123.11(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技术要求
感官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组织状态
白色或类白色
无臭或有微臭
结晶性粉末
2理化指标:符合表2的规定。
烟酸(以干基计),w/%免费标准bzxz.net
干燥减量,w/%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闻其气味。
表2理化指标
99.5~101.0
检验方法
附录A中A.4
附录A中A.5
氯化物(以CI计),w/%
灼烧残渣,w/%
砷(As)/(mg/kg)
熔点/℃
重金属(以Pb计)/(mg/kg)
表2(续)
理化指标
234~238
GB14757—2010
附录A中A.6
附录A中A.7
附录A中A.8
附录A中A.9
附录A中A.10
A.1安全提示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GB14757—2010
本标准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挥发性酸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A.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方法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3之规定制备。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与材料
A.3.1.195%乙醇。
A.3.1.22,4-二硝基氯苯。
A.3.1.3氢氧化钾溶液:取3.5g氢氧化钾,加100mL乙醇使溶解,静止后取上清液,A.3.1.4氢氧化钠溶液:4g/L。
A.3.1.5硫酸铜溶液:125g/L。
A.3.2鉴别方法
A.3.2.1吡啶环的鉴别
A.3.2.1.1方法提要
烟酸加2,4-二硝基氯苯熔化后,生成季铵化合物,再加氢氧化钾溶液,即显紫红色(Vongerichten反应)。
A.3.2.1.2分析步骤
取约4mg实验室样品,加8mg2,4-二硝基氯苯,研匀,置试管中,缓缓加热熔化后,再加热数秒钟,冷却至室温,加3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即显紫红色。A.3.2.2与硫酸铜的沉淀鉴别反应A.3.2.2.1方法提要
烟酸含羧基,用氢氧化钠中和后,遇硫酸铜生成淡蓝色烟酸铜沉淀。A.3.2.2.2分析步骤
GB14757—2010
取约50mg实验室样品,加20mL水溶解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遇石蕊试纸显中性反应,加3mL硫酸铜溶液,即缓缓析出淡蓝色沉淀。A.3.2.3紫外分光光度法
A.3.2.3.1方法提要
烟酸水溶液和烟酰胺水溶液按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62nm波长处均有最大吸收,烟酸在237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烟酰胺在245n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烟酸的吸收度比值A237m/A262nm为0.35~0.39:烟酰胺的吸收度比值A245mm/A262m为0.63~0.67。因此可用该方法来区别烟酸和烟酰胺。A.3.2.3.2分析步骤
取实验室样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中含20ug的溶液,按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IVA)测定,在262nm±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37nm±1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237nm±1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262nm±1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应为0.35~0.39。A.3.2.4红外吸收光谱法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按照GB/T6040进行试验,实验室样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对照图谱见附录B)。
A.4烟酸的测定
A.4.1方法提要
以酚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样品水溶液,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计算以CHsNO2计的烟酸的含量。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A.4.2试剂与材料
A.4.2.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A.4.2.2酚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A.4.3分析步骤
称取约0.3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加50mL新煮沸并冷却过的水溶解后,加3滴酚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A.4.4结果计算
烟酸(以C6HsNO2计)的质量分数w,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w=
式中:
(V-V.)xcxM
×100%
mx(1-w2)×1000
V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单位为毫升(mL);V。—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单位为毫升(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实际浓度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一实验室样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W2——A.5测得的干燥减量的数值,%:(A.1)
M—烟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C,H,NO2)-123.1]。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4
A.5干燥减量的测定
A.5.1分析步骤
GB14757—2010
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已在105℃±2℃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在105℃±2℃干燥1h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A.5.2结果计算
烟酸干燥减量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2)计算:w.=\-m2x100%.
式中:
m—干燥前实验室样品和称量瓶的总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mz—干燥后实验室样品和称量瓶的总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m
实验室样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A.2)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A.6氯化物的测定
A.6.1试剂和材料
A.6.1.1硝酸溶液:105→1000。A.6.1.2硝酸银试液:0.1mol/L。A.6.1.3标准氯化钠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0.165g氯化钠,精确至0.0002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10mL贮备液,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CI)。
A.6.2分析步骤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IA氯化物检查法,具体方法如下:称取0.25g±0.01g实验室样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再加10mL硝酸溶液,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同时取5.0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于另一只50mL比色管中,再加10mL硝酸溶液,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1.0mL硝酸银试液,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供试液与对照液比较,供试液的浊度不得大于对照液的浊度。A.7灼烧残渣的测定
A.7.1方法提要
样品加硫酸经灼烧后所留的硫酸盐,用重量法测定。A.7.2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已在550℃±50℃灼烧至恒重的瓷埚中,用小火缓缓加热至完全炭化,冷却至室温后,加0.5mL硫酸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移入高温炉中,在550℃±50℃灼烧至恒重。5
A.7.3结果计算
烟酸的灼烧残渣以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3)计算:w,=\-\4x100%.
式中:
ms—残渣和埚的总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m4——埚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m实验室样品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GB14757—2010
(A.3)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A.8砷的测定
A.8.1方法提要
在强酸性溶液中,样品中的砷均可被金属锌还原成砷化氢,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棕黄色化合物。样品与砷标准溶液用同一方法处理所得的棕黄色化合物比较,以此检查样品中砷盐的限度。
A.8.2分析步骤
称取5.0g±0.01g实验室样品,量取10mL±0.05mL限量砷标准溶液(每1mL溶液相当于1μg),分别GB/T5009.76-2003第一法5.2.2干灰化法处理试样后,按第二法砷斑法检测样品。试样的砷斑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A.9熔点的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C熔点测定法第一法,具体方法如下:取供试品适量,于扁形称量瓶中,在105℃2℃干燥1h后,放入于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适量,置熔点测定用毛细管(简称毛细管,由中性硬质玻璃管制成,长9cm以上,内径0.9~1.1mm,壁厚0.10mm0.15mm,一端熔封:当所用温度计浸入传温液在6cm以上时,管长应适当增加,使露出液面3cm以上)中,轻击管壁或借助长短适宜的洁净玻璃管,垂直放在表面皿或其他适宜的硬质物体上,将毛细管自上口放入使其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粉未紧密集结在毛细管的熔封端。装入供试品的高度为3mm。另将温度计(分浸型,具有0.5℃刻度,经熔点测定用对照品校正)放入盛装传温液(硅油或液状石蜡)的容器中,使温度计汞球部的底端与容器的底部距离2.5cm以上(用内加热的容器,温度计汞球与加热器上表面距离2.5cm以上);加入传温液以使传温液受热后的液面适在温度计的分浸线处。将传温液加热,侯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限约低10℃时,将装有供试品的毛细管浸入传温液,贴附在温度计上(可用橡皮圈或毛细管夹固定),位置须使毛细管的内容物适在温度计汞球中部:继续加热,调节升温速率为每分钟上升1.0℃~1.5℃,加热时须不断搅拌使传温液温度保持均匀,记录供试品在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重复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A.10重金属的测定
A.10.1试剂和材料
A.10.1.1硝酸。
A.10.1.2硫酸。
A.10.1.3盐酸。
A.10.1.4甘油。
A.10.1.5乙酸铵。
A.10.1.6硝酸铅。
A.10.1.7硫代乙酰胺。
氨试液:400→1000。
A.10.1.9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A.10.1.10盐酸溶液:c(HCI)=2mol/L。A.10.1.11盐酸溶液:c(HCI)=7mol/L。A.10.1.12氨水溶液:C(NHH20)=5mol/L。A.10.1.13酚酞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GB14757—2010
A.10.1.14乙酸盐缓冲液(pH3.5):称取约25g乙酸铵,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氨水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A.10.1.15硫代乙酰胺试液:称取约4.0g硫代乙酰胺,精确至0.01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5.0mL混合液[由1mol/L15mL氢氧化钠溶液、5.0mL水及20mL甘油组成],加上述1.0mL硫代乙酰胺溶液,置水浴上加热20s,冷却,立即使用。A.10.1.16铅标准溶液:称取约0.160g硝酸铅,精确至0.0002g,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5mL硝酸与50mL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移取10mL±0.02mL备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配置与贮存用的玻璃仪器均不得含铅。
A.10.2分析步骤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IH重金属检查法第二法,具体方法如下:取A.7项下遗留的残渣,加0.5mL硝酸,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或取1.0g实验室样品,缓缓灼烧至完全炭化,冷却至室温,加0.5mL~1.0mL硫酸,使恰湿润,用低温加热至硫酸除尽后加0.5mL硝酸,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冷却至室温,在500℃~600℃灼烧至完全灰化),冷却至室温,加2mL盐酸,置水浴上蒸干后加15mL水,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酰指示液显中性,再加2mL乙酸盐缓冲液(pH3.5),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另取配制实验室样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2mL乙酸盐缓冲液(pH3.5)与15mL水,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乙管中,加标准铅溶液2mL土0.01mL,再用水稀释成25mL;再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min,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甲管中显示的颜色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深。
光谱号422
注:引自《药品红外光谱集》第一卷(1995)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烟酸红外光吸收图谱
图B.1烟酸红外光吸收图谱
GB14757—20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29863-2023 服装制图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22264.3-2022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3部分: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特殊要求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1-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1部分:圆度测定方法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27840-201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GB/T50908-2013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 GB/T42394-2023 电气装置用电缆夹具
- GB/T14926.6-2001 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18030-200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 冷萃取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