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 HJ 478-2009 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1 10:59:45
- HJ478-2009
- 现行
标准号:
HJ 478-2009
标准名称:
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类别: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9-27 -
实施日期:
2009-1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353.67 KB
替代情况:
替代GB 13198-91废止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HJ 478-2009 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HJ478-2009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478—2009
代替GB13198—91
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solid-phase extraction-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09-09-27发布
2009-11-01实施
适用范围
2方法原理
3试剂和材料
4仪器和设备
5样品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6分析步骤,
7结果计算
8准确度和精密度
9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本标准是对《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13198一91)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1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方法的测定组分;
—增加了固相萃取方法
修改了萃取溶剂体系及净化的方法;修改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配比:一修改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一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规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1年8月31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13198一91)废止。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9月27日批准。本标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警告:部分多环芳烃属于强致癌物,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带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服;标准溶液的配制应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检测后的残渣残液应做妥善的安全处理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十六种多环芳烃(PAHs)包括:萘、苍、二氢、、菲、葱、荧葱、芪、苯并[a]葱、屈、苯并[b]荧葱、苯并[k]荧蕙、苯并[a]芘、节并[1,2,3-c,d]芪、二苯并[a,h]葱、苯并[g,h,i]。
液液萃取法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当萃取样品体积为1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0.016μg/L,测定下限为0.0080.064μg/L,详见表A.1。萃取样品体积为2L,浓缩样品至0.1ml,苯并[a]的检出限为0.0004ug/L,测定下限为0.0016μg/L。
固相萃取法适用于清洁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当富集样品的体积为10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4~0.0016μg/L,测定下限为0.0016~0.0064ug/L,详见表A.2。2方法原理
2.1液液萃取法
用正已烷或二氯甲烷萃取水中多环芳烃(PAHs),萃取液经硅胶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二氯甲烷和正已烷的混合溶剂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用具有荧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检测。
2.2固相萃取法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水中多环芳烃(PAHs),用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用具有荧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检测,3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应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除非另有说明1
本标准中所涉及的水均为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3.1乙睛(CH;CN):液相色谱纯。3.2甲醇(CHOH):液相色谱纯。
3.3二氯甲烷(CH,Cl2):液相色谱纯。3.4正已烷(C6H14):液相色谱纯。3.5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0)。3.6无水硫酸钠(Na2SO4):在400℃下烘烤2h,冷却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3.7氯化钠(NaCI):在400℃下烘烤2h,冷却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3.8标准溶液
3.8.1多环芳烃标准贮备液:质量浓度为200mg/L含十六种多环芳烃的乙睛溶液,包括萘、苞、二氢、苏、菲、葱、荧葱、芪、芹、苯并[a]葱、苯并[b]荧蕙、苯并[K]荧葱、苯并[a]、节并[1,2,3-c,d]花、二苯并[a,h]葱、苯并[g,h,]。贮备液于4℃以下冷藏。3.8.2多环芳烃标准使用液:取1.0ml多环芳烃标准贮备液(3.8.1)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睛(3.1)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中含多环芳烃20.0mg/L,在4℃以下冷藏。3.8.3十氟联苯(Decafluorobiphenyl):纯度:99%,样品萃取前加入,用于跟踪样品前处理的回收率。
3.8.4十氟联苯标准贮备溶液:称取十氟联苯(3.8.3)0.025g,准确到1mg,于25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中含十氟联苯1000μg/ml。在4℃以下冷藏。3.8.5十氟联苯标准使用溶液:取1.0ml十氟联苯标准贮备溶液(3.8.4)于25ml容量瓶中,用乙睛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中含十氟联苯40ug/ml。在4℃以下冷藏。3.9淋洗液:二氯甲烷/正已烷(1+1)混合溶液(V/V)、3.10硅胶柱:1000mg/6.0ml。
3.1l弗罗里硅土柱:1000mg/6.0ml。3.12固相萃取柱:C18,1000mg/6.0ml。或固相萃取圆盘等具有同等萃取性能的物品。3.13玻璃毛或玻璃纤维滤纸:在400℃加热1小时,冷却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3.14氮气,纯度≥99.999%,用于样品的干燥浓缩。仪器和设备
4.1液相色谱仪(HPLC):具有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和梯度洗脱功能,4.2色谱柱:填料为5umODS,柱长25cm,内径4.6mm的反相色谱柱或其他性能相近的色谱柱。
4.3采样瓶:IL或2L具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细口瓶。4.4分液漏斗:2000ml,玻璃活塞不涂润滑油。4.5浓缩装置:旋转蒸发装置或K-D浓缩器、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
4.6液液萃取净化装置
4.7自动固相萃取仪或固相萃取装置固相萃取装置由固相萃取柱、分液漏斗、抽滤瓶和泵组成。见图1。
北分液属
图1固相萃取装置(萃取部分)示意图4.8干燥柱:长250mm,内径10mm,玻璃活塞不涂润滑油的玻璃柱。在柱的下端,放入少量玻璃毛或玻璃纤维滤纸(3.13),加入10g无水硫酸钠。4.9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
5样品
5.1样品的采集:样品必须采集在预先洗净烘干的采样瓶(4.3)中,采样前不能用水样预洗采样瓶,以防止样品的活染或吸附。采样瓶要完全注满,不留气泡。若水中有残余氯存在要在每升水中加入80mg硫代硫酸钠(3.5)除氯。5.2样品的保存:样品采集后应避光于4℃以下冷藏,在7d内萃取,萃取后的样品应避光于4℃以下冷藏,在40d内分析完毕。6分析步骤
6.1样品预处理
6.1.1液液萃取
6.1.1.1萃取:摇匀水样,量取1000ml水样(萃取所用水样体积根据水质情况可适当增减),倒入200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0ul十氟联苯(3.8.5),加入30g氯化钠(3.7),再加入50ml二氯甲烷(3.3)或正已烷(3.4),振摇5min,静置分层,收集有机相,放入250ml接收瓶中,重复萃取两遍,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钠至有流动的无水硫酸钠存在。放置30min,脱水干燥。
6.1.1.2浓缩:用浓缩装置(4.5)浓缩至1ml,待净化。如萃取液为二氯甲烷,浓缩至1ml加入适量正已烷至5ml,重复此浓缩过程3次,最后浓缩至1ml,待净化。6.1.1.3净化
饮用水和地下水的萃取液可不经过柱净化,转换溶剂至0.5ml直接进行HPLC分析。地表水和其他萃取液的净化:用1g硅胶柱(3.10)或弗罗里硅土柱(3.11)作为净化柱,3
将其固定在液液萃取净化装置(4.6)上。先用4ml淋洗液冲洗净化柱,再用10ml正已烷平衡净化柱(当2ml正已烷流过净化柱后,关闭活塞,使正已烷在柱中停留5min)。将浓缩后的样品溶液加到柱上,再用约3ml正已烷分3次洗涤装样品的容器,将洗涤液一并加到柱上,弃去流出的溶剂。被测定的样品吸附于柱上,用10ml二氯甲烷/正已烷(1+1)洗涤吸附有样品的净化柱,收集洗脱液于浓缩瓶中(当2ml洗脱液流过净化柱后关闭活塞,让洗脱液在柱中停留5min)。浓缩至0.5~1.0ml,加入3ml乙睛,再浓缩至0.5ml以下,最后准确定容到0.5ml待测。
注1:在萃取过程中出现乳化现象时,可采用搅动、离心、用玻璃棉过滤等方法破乳,也可采用冷冻的方法破乳。
注2:在样品分析时,若预处理过程中溶剂转换不完全(即有残存正已烷或二氯甲烷),会出现保留时间漂移、峰变宽或双峰的现象。6.1.2固相萃取
6.1.2.1将固相萃取C18柱(3.12)安装在自动固相萃取仪(4.7)上,或按图1连接好固相萃取装置。
6.1.2.2活化柱子:先用10ml二氯甲烷(3.3)预洗C18柱,使溶剂流净。接着用10ml甲醇(3.2)分两次活化C18柱,再用10ml水分两次活化C18柱,在活化过程中,不要让柱子流干。6.1.2.3样品的富集:在1000ml水样(富集所用水样体积根据水质情况可适当增减)中加入5g氯化钠(3.7)和10ml甲醇,加入50μ1十氟联苯(3.8.5),混合均匀后以5ml/min的流速流过已活化好的C18柱。
6.1.2.4干燥:用10ml水冲洗C18柱后,真空抽滤10min或用高纯氮气吹Cs柱10min,使柱干燥。
6.1.2.5洗脱:用5ml二氯甲烷洗提浸泡Cl8柱,停留5min后,再用5ml二氯甲烷以2ml/mir的速度洗脱样品,收集洗脱液。用2ml二氯甲烷洗样品瓶,并入洗脱液。6.1.2.6脱水:先用10ml二氯甲烷预洗干燥柱(4.8),加入洗脱液后,再加2ml二氯甲烷洗柱,用浓缩瓶收集流出液。浓缩至0.5~1.0ml,加入3ml乙睛,再浓缩至0.5ml以下,最后准确定容到0.5ml待测。
6.2色谱条件
6.2.1色谱条件1
梯度洗脱程序:65%乙睛+35%水,保持27min;以2.5%乙睛/min的增量至100%乙保持至出峰完毕。
流动相流量:1.2ml/min。
6.2.2色谱条件II
梯度洗脱程序:80%甲醇+20%水,保持20min;以1.2%甲醇/min的增量至95%甲醇+5%水,保持至出峰完毕。
流动相流量:1.0ml/min。
6.2.3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的波长:254nm、220nm和295nm荧光检测器的波长:激发波长入ex:280nm,发射波长入cm:340nm,20min后入ex:300nm,入em:400nm、430nm和500nm。
十六种多环芳烃在紫外检测器上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及在荧光检测器特定的条件下最佳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见表1。
单位:nm
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检测多环芳烃时对应的波长激发波长入
发射波长入em
注:“
组分名称
三氢苞
苯并[a]葱
苯并[b]荧葱
苯并[k]荧蕙
苯并[a]
二苯并[a,h]葱
苯并[g,h,i]苝
节并[1,2,3-cd]
最大紫外吸收波长
表示荧光检测器不适用于范的测定6.3标准曲线的绘制
6.3.1标准系列的制备:取一定量多环芳烃标准使用液(3.8.2)和十氟联苯标准使用液(3.8.5)5
于乙睛中,制备至少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多环芳烃质量浓度分别为0.1、0.5、1.0、5.0、10.0μg/ml,贮存在棕色小瓶中,于冷暗处存放。6.3.2初始标准曲线:通过自动进样器或样品定量环分别移取5种浓度的标准使用液101,注入液相色谱,得到各不同浓度的多环芳烃的色谱图。以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9,否则重新绘制标准曲线。6.3.3标准样品的色谱图
不同填料的色谱柱,化合物出峰的顺序有所不同。图2和图3为在本标准规定的色谱条件I下,两种不同检测器串联的十六种多环芳烃标准色谱图。PalES
图216种多环芳烃标样的紫外谱图IUFLDIAEx-29)Emm340rm
4snicBo
图316种多环芳烃标样的荧光谱图1一蔡:2—苞:3一苏:4—二氢苞:5一菲;6—葱:7—十氟联苯:8—荧葱:9—花:10—;11-苯并[a]葱:12—苯并[b]荧葱:13—苯并[k]荧葱:14—苯并[a]花:15—二苯并[a,h]葱;16—苯并[ghi]苝:17—节并[1,2,3-cd]芘。
6.3.4连续校准:每个工作日应测定曲线中间点溶液,来检验标准曲线6.4样品的测定
取10μ1待测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6.5空白实验
在分析样品的同时,应作空白实验,即用蒸馏水代替水样,按与样品测定相同步骤分析,检查分析过程中是否有污染
7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样品中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p
式中:
pi—样品中组分i的质量浓度,μg/L;Pa—从标准曲线中查得组分i的质量浓度,mg/L;V—萃取液浓缩后的体积,μl;
V水样体积,ml。
精密度和准确度
5个实验室测定质量浓度为分别为0.05mg/L和5.0mg/L多环芳烃标准样品时,相对误差小于±15.0%,其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见表B.1。5个实验室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液液萃取法加标量为1.0~2.0μg时,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为60.9%~110%之间。固相萃取法加标量为1.0μg时,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1.1%~94.2%之间。参见附录B。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9.1空白:所有空白测试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9.1.1试剂空白:每批试剂均应分析试剂空白。9.1.2空白实验:每分析一批样品至少做一个空白实验。9.2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
9.2.1空白加标:各组分的回收率在60%~120%之间。9.2.2十氟联苯:回收率在50%~130%之间。9.3连续校准(曲线中间点检查)连续校准的浓度为曲线中间点。按式(2)计算Cc与校准点C,的相对偏差(D):D = CCix100 %
式中:
DC.与校准点 C,的相对偏差,%:C,校准点的质量浓度(例如1.oug/mL):C。——测定的该校准点的质量浓度。(2)
如果D≤10%,则初始标准曲线仍能继续使用:如果任何一个化合物的D>10%,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找到问题根源,应重新绘制新的标准曲线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表A.1和表A.2分别给出了液液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表A.1液液萃取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组分名称
二氢苞
苯并[a]葱
苯并[b]荧蕙
苯并[K]荧蕙
苯并[a]芪
苯并[a,h]葱
苯并[g,h,]
并[1,2,3-cd]芘
化学登记号。
091-20-3
208-96-8
086-73-7
083-32-9
085-01-8
120-12-7
206-44-0
129-00-0
218-01-9
056-55-3
205-99-2
207-08-9
050-32-8
053-70-3
191-24-2
193-39-5
表示荧光检测器不适用于范的测定检出限(μ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2固相萃取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表A.2
组分名称
二氢苞
检出限(μ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测定下限(μ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测定下限(u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组分名称
苯并[a]蕙
苯并[b]荧蕙
苯并[k]荧葱
苯并[a]芘
二苯并[a,h]葱
苯并[g,h,]
节并[1,2,3-cd]
检出限(ug/L)
荧光检测器
表示荧光检测器不适用于范的测定注:“—”
紫外检测器
表A.2(续)
测定下限(H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代替GB13198—91
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solid-phase extraction-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09-09-27发布
2009-11-01实施
适用范围
2方法原理
3试剂和材料
4仪器和设备
5样品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6分析步骤,
7结果计算
8准确度和精密度
9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本标准是对《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13198一91)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1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方法的测定组分;
—增加了固相萃取方法
修改了萃取溶剂体系及净化的方法;修改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配比:一修改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一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规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1年8月31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六种特定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13198一91)废止。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9月27日批准。本标准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警告:部分多环芳烃属于强致癌物,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带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服;标准溶液的配制应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检测后的残渣残液应做妥善的安全处理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海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十六种多环芳烃(PAHs)包括:萘、苍、二氢、、菲、葱、荧葱、芪、苯并[a]葱、屈、苯并[b]荧葱、苯并[k]荧蕙、苯并[a]芘、节并[1,2,3-c,d]芪、二苯并[a,h]葱、苯并[g,h,i]。
液液萃取法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当萃取样品体积为1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0.016μg/L,测定下限为0.0080.064μg/L,详见表A.1。萃取样品体积为2L,浓缩样品至0.1ml,苯并[a]的检出限为0.0004ug/L,测定下限为0.0016μg/L。
固相萃取法适用于清洁水样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当富集样品的体积为10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4~0.0016μg/L,测定下限为0.0016~0.0064ug/L,详见表A.2。2方法原理
2.1液液萃取法
用正已烷或二氯甲烷萃取水中多环芳烃(PAHs),萃取液经硅胶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二氯甲烷和正已烷的混合溶剂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用具有荧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检测。
2.2固相萃取法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水中多环芳烃(PAHs),用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用具有荧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检测,3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注明外,均应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除非另有说明1
本标准中所涉及的水均为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3.1乙睛(CH;CN):液相色谱纯。3.2甲醇(CHOH):液相色谱纯。
3.3二氯甲烷(CH,Cl2):液相色谱纯。3.4正已烷(C6H14):液相色谱纯。3.5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0)。3.6无水硫酸钠(Na2SO4):在400℃下烘烤2h,冷却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3.7氯化钠(NaCI):在400℃下烘烤2h,冷却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3.8标准溶液
3.8.1多环芳烃标准贮备液:质量浓度为200mg/L含十六种多环芳烃的乙睛溶液,包括萘、苞、二氢、苏、菲、葱、荧葱、芪、芹、苯并[a]葱、苯并[b]荧蕙、苯并[K]荧葱、苯并[a]、节并[1,2,3-c,d]花、二苯并[a,h]葱、苯并[g,h,]。贮备液于4℃以下冷藏。3.8.2多环芳烃标准使用液:取1.0ml多环芳烃标准贮备液(3.8.1)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睛(3.1)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中含多环芳烃20.0mg/L,在4℃以下冷藏。3.8.3十氟联苯(Decafluorobiphenyl):纯度:99%,样品萃取前加入,用于跟踪样品前处理的回收率。
3.8.4十氟联苯标准贮备溶液:称取十氟联苯(3.8.3)0.025g,准确到1mg,于25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中含十氟联苯1000μg/ml。在4℃以下冷藏。3.8.5十氟联苯标准使用溶液:取1.0ml十氟联苯标准贮备溶液(3.8.4)于25ml容量瓶中,用乙睛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中含十氟联苯40ug/ml。在4℃以下冷藏。3.9淋洗液:二氯甲烷/正已烷(1+1)混合溶液(V/V)、3.10硅胶柱:1000mg/6.0ml。
3.1l弗罗里硅土柱:1000mg/6.0ml。3.12固相萃取柱:C18,1000mg/6.0ml。或固相萃取圆盘等具有同等萃取性能的物品。3.13玻璃毛或玻璃纤维滤纸:在400℃加热1小时,冷却后,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3.14氮气,纯度≥99.999%,用于样品的干燥浓缩。仪器和设备
4.1液相色谱仪(HPLC):具有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和梯度洗脱功能,4.2色谱柱:填料为5umODS,柱长25cm,内径4.6mm的反相色谱柱或其他性能相近的色谱柱。
4.3采样瓶:IL或2L具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细口瓶。4.4分液漏斗:2000ml,玻璃活塞不涂润滑油。4.5浓缩装置:旋转蒸发装置或K-D浓缩器、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
4.6液液萃取净化装置
4.7自动固相萃取仪或固相萃取装置固相萃取装置由固相萃取柱、分液漏斗、抽滤瓶和泵组成。见图1。
北分液属
图1固相萃取装置(萃取部分)示意图4.8干燥柱:长250mm,内径10mm,玻璃活塞不涂润滑油的玻璃柱。在柱的下端,放入少量玻璃毛或玻璃纤维滤纸(3.13),加入10g无水硫酸钠。4.9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
5样品
5.1样品的采集:样品必须采集在预先洗净烘干的采样瓶(4.3)中,采样前不能用水样预洗采样瓶,以防止样品的活染或吸附。采样瓶要完全注满,不留气泡。若水中有残余氯存在要在每升水中加入80mg硫代硫酸钠(3.5)除氯。5.2样品的保存:样品采集后应避光于4℃以下冷藏,在7d内萃取,萃取后的样品应避光于4℃以下冷藏,在40d内分析完毕。6分析步骤
6.1样品预处理
6.1.1液液萃取
6.1.1.1萃取:摇匀水样,量取1000ml水样(萃取所用水样体积根据水质情况可适当增减),倒入2000m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50ul十氟联苯(3.8.5),加入30g氯化钠(3.7),再加入50ml二氯甲烷(3.3)或正已烷(3.4),振摇5min,静置分层,收集有机相,放入250ml接收瓶中,重复萃取两遍,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钠至有流动的无水硫酸钠存在。放置30min,脱水干燥。
6.1.1.2浓缩:用浓缩装置(4.5)浓缩至1ml,待净化。如萃取液为二氯甲烷,浓缩至1ml加入适量正已烷至5ml,重复此浓缩过程3次,最后浓缩至1ml,待净化。6.1.1.3净化
饮用水和地下水的萃取液可不经过柱净化,转换溶剂至0.5ml直接进行HPLC分析。地表水和其他萃取液的净化:用1g硅胶柱(3.10)或弗罗里硅土柱(3.11)作为净化柱,3
将其固定在液液萃取净化装置(4.6)上。先用4ml淋洗液冲洗净化柱,再用10ml正已烷平衡净化柱(当2ml正已烷流过净化柱后,关闭活塞,使正已烷在柱中停留5min)。将浓缩后的样品溶液加到柱上,再用约3ml正已烷分3次洗涤装样品的容器,将洗涤液一并加到柱上,弃去流出的溶剂。被测定的样品吸附于柱上,用10ml二氯甲烷/正已烷(1+1)洗涤吸附有样品的净化柱,收集洗脱液于浓缩瓶中(当2ml洗脱液流过净化柱后关闭活塞,让洗脱液在柱中停留5min)。浓缩至0.5~1.0ml,加入3ml乙睛,再浓缩至0.5ml以下,最后准确定容到0.5ml待测。
注1:在萃取过程中出现乳化现象时,可采用搅动、离心、用玻璃棉过滤等方法破乳,也可采用冷冻的方法破乳。
注2:在样品分析时,若预处理过程中溶剂转换不完全(即有残存正已烷或二氯甲烷),会出现保留时间漂移、峰变宽或双峰的现象。6.1.2固相萃取
6.1.2.1将固相萃取C18柱(3.12)安装在自动固相萃取仪(4.7)上,或按图1连接好固相萃取装置。
6.1.2.2活化柱子:先用10ml二氯甲烷(3.3)预洗C18柱,使溶剂流净。接着用10ml甲醇(3.2)分两次活化C18柱,再用10ml水分两次活化C18柱,在活化过程中,不要让柱子流干。6.1.2.3样品的富集:在1000ml水样(富集所用水样体积根据水质情况可适当增减)中加入5g氯化钠(3.7)和10ml甲醇,加入50μ1十氟联苯(3.8.5),混合均匀后以5ml/min的流速流过已活化好的C18柱。
6.1.2.4干燥:用10ml水冲洗C18柱后,真空抽滤10min或用高纯氮气吹Cs柱10min,使柱干燥。
6.1.2.5洗脱:用5ml二氯甲烷洗提浸泡Cl8柱,停留5min后,再用5ml二氯甲烷以2ml/mir的速度洗脱样品,收集洗脱液。用2ml二氯甲烷洗样品瓶,并入洗脱液。6.1.2.6脱水:先用10ml二氯甲烷预洗干燥柱(4.8),加入洗脱液后,再加2ml二氯甲烷洗柱,用浓缩瓶收集流出液。浓缩至0.5~1.0ml,加入3ml乙睛,再浓缩至0.5ml以下,最后准确定容到0.5ml待测。
6.2色谱条件
6.2.1色谱条件1
梯度洗脱程序:65%乙睛+35%水,保持27min;以2.5%乙睛/min的增量至100%乙保持至出峰完毕。
流动相流量:1.2ml/min。
6.2.2色谱条件II
梯度洗脱程序:80%甲醇+20%水,保持20min;以1.2%甲醇/min的增量至95%甲醇+5%水,保持至出峰完毕。
流动相流量:1.0ml/min。
6.2.3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的波长:254nm、220nm和295nm荧光检测器的波长:激发波长入ex:280nm,发射波长入cm:340nm,20min后入ex:300nm,入em:400nm、430nm和500nm。
十六种多环芳烃在紫外检测器上对应的最大吸收波长及在荧光检测器特定的条件下最佳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见表1。
单位:nm
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检测多环芳烃时对应的波长激发波长入
发射波长入em
注:“
组分名称
三氢苞
苯并[a]葱
苯并[b]荧葱
苯并[k]荧蕙
苯并[a]
二苯并[a,h]葱
苯并[g,h,i]苝
节并[1,2,3-cd]
最大紫外吸收波长
表示荧光检测器不适用于范的测定6.3标准曲线的绘制
6.3.1标准系列的制备:取一定量多环芳烃标准使用液(3.8.2)和十氟联苯标准使用液(3.8.5)5
于乙睛中,制备至少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多环芳烃质量浓度分别为0.1、0.5、1.0、5.0、10.0μg/ml,贮存在棕色小瓶中,于冷暗处存放。6.3.2初始标准曲线:通过自动进样器或样品定量环分别移取5种浓度的标准使用液101,注入液相色谱,得到各不同浓度的多环芳烃的色谱图。以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9,否则重新绘制标准曲线。6.3.3标准样品的色谱图
不同填料的色谱柱,化合物出峰的顺序有所不同。图2和图3为在本标准规定的色谱条件I下,两种不同检测器串联的十六种多环芳烃标准色谱图。PalES
图216种多环芳烃标样的紫外谱图IUFLDIAEx-29)Emm340rm
4snicBo
图316种多环芳烃标样的荧光谱图1一蔡:2—苞:3一苏:4—二氢苞:5一菲;6—葱:7—十氟联苯:8—荧葱:9—花:10—;11-苯并[a]葱:12—苯并[b]荧葱:13—苯并[k]荧葱:14—苯并[a]花:15—二苯并[a,h]葱;16—苯并[ghi]苝:17—节并[1,2,3-cd]芘。
6.3.4连续校准:每个工作日应测定曲线中间点溶液,来检验标准曲线6.4样品的测定
取10μ1待测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6.5空白实验
在分析样品的同时,应作空白实验,即用蒸馏水代替水样,按与样品测定相同步骤分析,检查分析过程中是否有污染
7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样品中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p
式中:
pi—样品中组分i的质量浓度,μg/L;Pa—从标准曲线中查得组分i的质量浓度,mg/L;V—萃取液浓缩后的体积,μl;
V水样体积,ml。
精密度和准确度
5个实验室测定质量浓度为分别为0.05mg/L和5.0mg/L多环芳烃标准样品时,相对误差小于±15.0%,其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见表B.1。5个实验室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液液萃取法加标量为1.0~2.0μg时,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为60.9%~110%之间。固相萃取法加标量为1.0μg时,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1.1%~94.2%之间。参见附录B。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9.1空白:所有空白测试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9.1.1试剂空白:每批试剂均应分析试剂空白。9.1.2空白实验:每分析一批样品至少做一个空白实验。9.2加标回收率控制范围
9.2.1空白加标:各组分的回收率在60%~120%之间。9.2.2十氟联苯:回收率在50%~130%之间。9.3连续校准(曲线中间点检查)连续校准的浓度为曲线中间点。按式(2)计算Cc与校准点C,的相对偏差(D):D = CCix100 %
式中:
DC.与校准点 C,的相对偏差,%:C,校准点的质量浓度(例如1.oug/mL):C。——测定的该校准点的质量浓度。(2)
如果D≤10%,则初始标准曲线仍能继续使用:如果任何一个化合物的D>10%,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如果采取措施后不能找到问题根源,应重新绘制新的标准曲线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表A.1和表A.2分别给出了液液萃取法和固相萃取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表A.1液液萃取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组分名称
二氢苞
苯并[a]葱
苯并[b]荧蕙
苯并[K]荧蕙
苯并[a]芪
苯并[a,h]葱
苯并[g,h,]
并[1,2,3-cd]芘
化学登记号。
091-20-3
208-96-8
086-73-7
083-32-9
085-01-8
120-12-7
206-44-0
129-00-0
218-01-9
056-55-3
205-99-2
207-08-9
050-32-8
053-70-3
191-24-2
193-39-5
表示荧光检测器不适用于范的测定检出限(μ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2固相萃取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表A.2
组分名称
二氢苞
检出限(μ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测定下限(μ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测定下限(u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组分名称
苯并[a]蕙
苯并[b]荧蕙
苯并[k]荧葱
苯并[a]芘
二苯并[a,h]葱
苯并[g,h,]
节并[1,2,3-cd]
检出限(ug/L)
荧光检测器
表示荧光检测器不适用于范的测定注:“—”
紫外检测器
表A.2(续)
测定下限(Hg/L)
荧光检测器
紫外检测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标准计划
- HJ571-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人造板及其制品
- HJ585-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69-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
- HJ573-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喷墨盒
- HJ572-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文具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81-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
- HJ/T327-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滤袋
- HJ/T419-2007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 HJ731-2014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HJ/T369-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 HJ/T290-2006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 HJ1132-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 HJ945.3-2020 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