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4809.5-2009 起重机 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国家标准(GB)】 起重机 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01 00:49:27
- GB/T24809.5-2009
- 现行
标准号:
GB/T 24809.5-2009
标准名称:
起重机 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11-3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91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24809.5-2009 起重机 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T24809.5-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53.0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809.5—2009/ISO10972-5:2006起重机
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Cranes-Requirementsformechanisms-Part 5:Bridge and gantry cranes(ISO10972-5:2006,IDT)
2009-12-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10-07-01实施
GB/T24809《起重机对机构的要求》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本部分为GB/T24809的第5部分。GB/T24809.5—2009/IS010972-5:2006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0972-5:2006《起重机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英文对机构的要求
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0972-5:2006。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ISO10972的本部分”二词改为\GB/T24809的本部分”;删除ISO10972-5:2006的前言;-对于ISO10972-5:2006引用的国际标准,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其他未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桂佩康、王雪松。I
1范围
GB/T24809.5—2009/IS010972-5:2006起重机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T24809的本部分规定了GB/T6974.1所定义的桥式和门式起重机与机构的整体布置和设计、部件的选择和设计要求以及制造、装配、安装和试验等的指导说明有关的特殊要求,起重机机构的通用要求按GB/T24809.1的规定。GB/T24809的本部分不包括在不同极限状态下(屈服强度、疲劳、磨损等)承载能力计算的验证规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48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机械安全
idtIEC60204-32:1998)
GB/T6974.1
GB/T24809.1
1998,IDT)
GB/T24810.5
起重机
起重机
起重机
2009ISO10245-5:1995,IDT)
ISO12210-1:1998
ISO12488-1:2005
3术语和定义
第32部分:起重机械技术条件(GB5226.22002,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6974.1—2008,ISO4306-1:2007,第1部分:总则(GB/T24809.1—2009,ISO10972-1:对机构的要求
限制器和指示器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GB/T24810.5-起重机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锚定装置第1部分:总则起重机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第1部分:总则GB/T69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要求
4.1总体设计和布置
4.1.1总则
机构应符合GB/T24809.1的相关规定。4.1.2载荷控制wwW.bzxz.Net
限制器和指示器的设置应符合GB/T24810.5的相关规定。当限制器发生故障可能导致起重机的稳定性降低时,至少应采用下列各项方法之一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起重量限制器及其系统的关键部件采用双重设计,或设置备用限制器;b)采用系统功能的自动检测;
GB/T24809.5—2009/IS010972-5:2006采用其他自动防故障的装置或机构;c)
按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对系统进行经常性定期检查,特别是每当起重机作业为恒定起重量(例如,使用抓斗)转变为最大的起重量时(例如,使用吊钩和吊索起升),则也应对系统进行检查。
钢丝绳缠绕控制
如果有发生钢丝绳不正确缠绕的可能,则应设置钢丝绳控制装置或采用其他导向装置,以保证钢丝绳正确缠绕在卷筒上。
4.1.4超速控制
当安全制动器的闭合是由于检测到超速而动作时,则所设置的测速装置不应安装在安全制动器与驱动电动机之间的轴上。
制动器
为了保证制动器完成停止运动,即使处于发热状态仍应维持其制动能力,应考虑以下若干因素:a
制动器在给定时间内的工作次数;驱动控制的型式;
所有旋转零部件如电动机、联轴器和齿轮的动能;所有运动质量(例如,起升质量、结构的质量)的动能;制动期间下降质量的位能差;
动载试验;
g)0类电源中断或意外紧急停车(见GB5226.2)。当制动力由预紧弹簧提供时,支持制动器在发生弹簧断裂的情况下应能继续停止运动。这一要求可以采用压缩型(例如,螺旋或钢板)弹簧系统得以实现。弹簧应在其端部固定并加导向装置以免发生弹簧翘曲或损坏。
如果采用螺旋弹簧,即使在弹簧丝断裂的事故状态下,弹簧碎件不应卡滞和损坏制动器,制动器仍应保持有效制动力。
制动衬垫不应含有石棉。正常工作期间,在气候状态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制动衬垫的性能和摩擦系数应适应使用要求。
无需拆卸制动器(如果必要,仅拆下保护盖),应能检查制动衬垫的磨损。同时应能检查制动器、重新调整制动器和更换制动衬垫。制动衬垫的粘接或铆接应符合国家标准,应确保制动衬垫和制动瓦之间的连接不松开。
4.2起升机构
4.2.1制动器
在起升机构中,应采用常闭式制动器。在失电或断电的情况下,制动器应能制动并支持住起升载荷。
制动器在任何状态的延时都不应使下降速度超过1.3倍的额定下降速度。4.2.2起升开闭机构
在对每个机构的承载零部件和驱动零部件选型时,应对每个机构的载荷分布加以考虑。还应考虑取决于力学结构及控制系统的频繁、连续和瞬时载荷分布的情况。每个机构的制动器至少应能支持住总起升载荷下降扭矩的1.25倍。起升开闭机构应能对每个制动器分别进行测试。4.2.3换档变速齿轮
可以采用单独的换档变速齿轮减速器,也可采用安装在主齿轮箱内的换档变速齿轮。在这两种情况下,当传动机构从一个速度变到另一速度时,应在换档变速齿轮与支持吊具质量或附加规定载荷的吊具质量的起升钢丝绳之间设置一个机械锁定装置或制动器。2
GB/T24809.5—2009/IS010972-5:2006当采用遥控换档变速时,则换档变速系统应与载荷测量系统连锁。当手动换档变速时,应提供有关制动、锁定和许用载荷的说明书。当通过轴向移动一对齿轮或借助耦合装置换档变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起升电动机在齿轮处于中间位置电动啮合。
当换档变速采用旋转离合器时,速度选择应按机构的许用负载自动设定。高速开关机械装置应避免发生超过许用负载的速度。
4.3小车和大车运行机构
4.3.1牵引极限
车轮的驱动和制动能力应考虑轮压在大车和小车各个位置的不均匀分布。对钢制车轮和轨道的技术评估中,车轮的牵引能力应限制在其相应的载荷组合的0.14倍的轮压之内。4.3.2制动器
起重机制动器在顺风最大工作风速状态的制动距离,不应大于制动器在额定载荷无风运行时制动距离的1.5倍。
4.3.3运行要求
大车和小车运行机构及其运行轨道坡度应能使起重机或小车的位置可以控制对小起重量和手动起重机,操作人员可推动载荷而使起重机和小车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克服运行摩擦阻力和坡度阻力所需的力不应超过250N。为保持载荷的位置无需水平力。4.3.4非工作状态的锚定装置
锚定装置应按ISO12210-1:1998的规定进行安装。在非工作状态下,起重机的固定应采用夹轨器、与摩擦相关的装置或强制锁定装置,如地锚或防风系缆。
如果台车的一端由于受力而产生转动,导致锚定装置有脱扣危险时,夹轨器或地锚不应安装在该台车上。
可以采用防风系缆来避免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下倾翻。4.3.5车轮和台车
车轮和台车应符合ISO12488-1:2005的规定。台车的布置应使其在维修或更换车轮组或车轮组当中一个零件时,只需拆卸一个台车即可。顶升点应在起重机上作标记且在使用维护说明书中标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车轮驱动机构中构成危险的开式齿轮应加以保护,以防人员出人该危险区域。GB/T24809.5-2009
国家标准
起重机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T24809.5—2009/ISO10972-5:200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68517548
电话: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10年3月第一版
印张0.5
字数8千字
2010年3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0089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809.5—2009/ISO10972-5:2006起重机
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Cranes-Requirementsformechanisms-Part 5:Bridge and gantry cranes(ISO10972-5:2006,IDT)
2009-12-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10-07-01实施
GB/T24809《起重机对机构的要求》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本部分为GB/T24809的第5部分。GB/T24809.5—2009/IS010972-5:2006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0972-5:2006《起重机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英文对机构的要求
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10972-5:2006。为了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ISO10972的本部分”二词改为\GB/T24809的本部分”;删除ISO10972-5:2006的前言;-对于ISO10972-5:2006引用的国际标准,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其他未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桂佩康、王雪松。I
1范围
GB/T24809.5—2009/IS010972-5:2006起重机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T24809的本部分规定了GB/T6974.1所定义的桥式和门式起重机与机构的整体布置和设计、部件的选择和设计要求以及制造、装配、安装和试验等的指导说明有关的特殊要求,起重机机构的通用要求按GB/T24809.1的规定。GB/T24809的本部分不包括在不同极限状态下(屈服强度、疲劳、磨损等)承载能力计算的验证规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48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机械安全
idtIEC60204-32:1998)
GB/T6974.1
GB/T24809.1
1998,IDT)
GB/T24810.5
起重机
起重机
起重机
2009ISO10245-5:1995,IDT)
ISO12210-1:1998
ISO12488-1:2005
3术语和定义
第32部分:起重机械技术条件(GB5226.22002,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6974.1—2008,ISO4306-1:2007,第1部分:总则(GB/T24809.1—2009,ISO10972-1:对机构的要求
限制器和指示器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GB/T24810.5-起重机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锚定装置第1部分:总则起重机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第1部分:总则GB/T69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要求
4.1总体设计和布置
4.1.1总则
机构应符合GB/T24809.1的相关规定。4.1.2载荷控制wwW.bzxz.Net
限制器和指示器的设置应符合GB/T24810.5的相关规定。当限制器发生故障可能导致起重机的稳定性降低时,至少应采用下列各项方法之一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起重量限制器及其系统的关键部件采用双重设计,或设置备用限制器;b)采用系统功能的自动检测;
GB/T24809.5—2009/IS010972-5:2006采用其他自动防故障的装置或机构;c)
按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对系统进行经常性定期检查,特别是每当起重机作业为恒定起重量(例如,使用抓斗)转变为最大的起重量时(例如,使用吊钩和吊索起升),则也应对系统进行检查。
钢丝绳缠绕控制
如果有发生钢丝绳不正确缠绕的可能,则应设置钢丝绳控制装置或采用其他导向装置,以保证钢丝绳正确缠绕在卷筒上。
4.1.4超速控制
当安全制动器的闭合是由于检测到超速而动作时,则所设置的测速装置不应安装在安全制动器与驱动电动机之间的轴上。
制动器
为了保证制动器完成停止运动,即使处于发热状态仍应维持其制动能力,应考虑以下若干因素:a
制动器在给定时间内的工作次数;驱动控制的型式;
所有旋转零部件如电动机、联轴器和齿轮的动能;所有运动质量(例如,起升质量、结构的质量)的动能;制动期间下降质量的位能差;
动载试验;
g)0类电源中断或意外紧急停车(见GB5226.2)。当制动力由预紧弹簧提供时,支持制动器在发生弹簧断裂的情况下应能继续停止运动。这一要求可以采用压缩型(例如,螺旋或钢板)弹簧系统得以实现。弹簧应在其端部固定并加导向装置以免发生弹簧翘曲或损坏。
如果采用螺旋弹簧,即使在弹簧丝断裂的事故状态下,弹簧碎件不应卡滞和损坏制动器,制动器仍应保持有效制动力。
制动衬垫不应含有石棉。正常工作期间,在气候状态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制动衬垫的性能和摩擦系数应适应使用要求。
无需拆卸制动器(如果必要,仅拆下保护盖),应能检查制动衬垫的磨损。同时应能检查制动器、重新调整制动器和更换制动衬垫。制动衬垫的粘接或铆接应符合国家标准,应确保制动衬垫和制动瓦之间的连接不松开。
4.2起升机构
4.2.1制动器
在起升机构中,应采用常闭式制动器。在失电或断电的情况下,制动器应能制动并支持住起升载荷。
制动器在任何状态的延时都不应使下降速度超过1.3倍的额定下降速度。4.2.2起升开闭机构
在对每个机构的承载零部件和驱动零部件选型时,应对每个机构的载荷分布加以考虑。还应考虑取决于力学结构及控制系统的频繁、连续和瞬时载荷分布的情况。每个机构的制动器至少应能支持住总起升载荷下降扭矩的1.25倍。起升开闭机构应能对每个制动器分别进行测试。4.2.3换档变速齿轮
可以采用单独的换档变速齿轮减速器,也可采用安装在主齿轮箱内的换档变速齿轮。在这两种情况下,当传动机构从一个速度变到另一速度时,应在换档变速齿轮与支持吊具质量或附加规定载荷的吊具质量的起升钢丝绳之间设置一个机械锁定装置或制动器。2
GB/T24809.5—2009/IS010972-5:2006当采用遥控换档变速时,则换档变速系统应与载荷测量系统连锁。当手动换档变速时,应提供有关制动、锁定和许用载荷的说明书。当通过轴向移动一对齿轮或借助耦合装置换档变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起升电动机在齿轮处于中间位置电动啮合。
当换档变速采用旋转离合器时,速度选择应按机构的许用负载自动设定。高速开关机械装置应避免发生超过许用负载的速度。
4.3小车和大车运行机构
4.3.1牵引极限
车轮的驱动和制动能力应考虑轮压在大车和小车各个位置的不均匀分布。对钢制车轮和轨道的技术评估中,车轮的牵引能力应限制在其相应的载荷组合的0.14倍的轮压之内。4.3.2制动器
起重机制动器在顺风最大工作风速状态的制动距离,不应大于制动器在额定载荷无风运行时制动距离的1.5倍。
4.3.3运行要求
大车和小车运行机构及其运行轨道坡度应能使起重机或小车的位置可以控制对小起重量和手动起重机,操作人员可推动载荷而使起重机和小车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克服运行摩擦阻力和坡度阻力所需的力不应超过250N。为保持载荷的位置无需水平力。4.3.4非工作状态的锚定装置
锚定装置应按ISO12210-1:1998的规定进行安装。在非工作状态下,起重机的固定应采用夹轨器、与摩擦相关的装置或强制锁定装置,如地锚或防风系缆。
如果台车的一端由于受力而产生转动,导致锚定装置有脱扣危险时,夹轨器或地锚不应安装在该台车上。
可以采用防风系缆来避免起重机在非工作状态下倾翻。4.3.5车轮和台车
车轮和台车应符合ISO12488-1:2005的规定。台车的布置应使其在维修或更换车轮组或车轮组当中一个零件时,只需拆卸一个台车即可。顶升点应在起重机上作标记且在使用维护说明书中标识。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车轮驱动机构中构成危险的开式齿轮应加以保护,以防人员出人该危险区域。GB/T24809.5-2009
国家标准
起重机对机构的要求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T24809.5—2009/ISO10972-5:200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68517548
电话: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10年3月第一版
印张0.5
字数8千字
2010年3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0089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