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2355-2009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常用药物贮存通则

【商检行业标准(SN)】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常用药物贮存通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1 23:52:46
- SN/T2355-2009
- 现行
标准号:
SN/T 2355-2009
标准名称: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常用药物贮存通则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7-07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38 M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2355—2009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常用药物购存通则General rule for storage of common disinfectants and pesticides at frontier ports2009-07-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http://foodma2010-01-16实施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2355—2009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常森、邵柏、叶向勇、王旭、郑剑宁、刘洪文、陈磊、李西标、张顺合、徐翻飞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
http://foodmate.net1范围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常用药物贮存通本标准规定了国境口岸卫生处理药物贮存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常用药物的出库、人库、贮存及养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
SN/T2355—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
GB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存通则GB16483
GB17914
GB179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自顺序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
GB5014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建筑灭火器配制规范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
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N/T1530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意外事故处理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卫生处理药物disinfectantsandpesticides国境口岸卫生处理使用的消毒剂、杀虫剂和灭鼠剂。3.2
字cut-off storage
隔开贮存
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4要求
4.1基本要求
贮存的卫生处理药物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文件和标准要求,不应存放国家明令禁止的1
ht
SN/T2355—2009
药物。
4.2人员
4.2.1仓库保管人员应选用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经过公安、消防、安全监督和检验检疫部门专业培训,熟悉各区域贮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特性、贮存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及方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2.2装卸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应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教育,使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4.3制度
4.3.1危险化学品与有毒药品仓库应有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4.3.2日常管理应执行“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账”的管理制度。4.4设施
4.4.1卫生处理药物贮存场所应坐落在交通便利、便于疏散处。贮存危险化学品、腐蚀品和有毒药品的仓库应远离办公区和居民区,并位于办公区和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不应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建筑面积以单间不小于15m2为宜。4.4.2贮存危险化学品、腐蚀品和有毒药品的仓库应经公安消防、安全监督等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许可,未经批准不应设置。
4.4.3仓库建筑物的防火、防腐、电气安装应符合GB50016、GB17915和GB50058的要求,见附录A。
4.4.4:贮存危险化学品、腐蚀品和有毒物品的仓库应张贴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化学品、腐蚀品和有毒物品时,应张贴最高等级物品的性能标志。
4.4.5仓库应设有消防、治安报警装置、毒气泄漏报警装置,并保持处于正常适用状态。存放有毒药品的库房还应安装机械通风排毒设备。4.4.6仓库避雷设施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经防雷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每年至少检测一次。5入库
5.1贮存卫生处理药物的仓库,应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5.2药品入库验收应在库房外安全地点进行。5.3药品入库前,供应者应提供药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其内容应符合GB16483的规定。5.4包装应完整无损,无水湿、污染,包装材料、容器衬垫等应符合GB12463、GB17914的规定。内外包装应有如下标志:
品名;
-规格;
一等级;
数(重)量;
一生产日期或批号;
生产厂名;
一毒性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储运图示(应符合GB/T191的规定)5.5药品质量应符合产品标准,并附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液体药品颜色无变化,无沉淀,无杂质。固体药品无变色,无潮解,无溶化现象。进口药品应附有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和质量鉴定书。药品性质不清者,不应入库。
5.6验收不合格的不应入库,验收合格的签收库,并填写验收记录。5.7再入库药品应确保理化性质不发生改变,包装及外观完好,不影响储存,方可人库。否则,不应人库。
品求伴欧
6贮存量及购存安排
6.1各类药物应在库内存放,不应露天存放。SN/T2355—2009
6.2:库内存放的药品堆垛应符合安全、方便的原则.便于堆码、检查和消防扑救,苦垫物料应专用6.3熏蒸剂贮存安排应符合化学危险品分类、容器类型、贮存方式和消防的要求。贮存量及贮存安排,应遵照GB15603—1995中的6.2执行6.4腐蚀性药品货物堆垛下应有隔潮设施,垛底离地面不低于15cm。堆垛间距如下:主通道≥180.cm;
一支通道≥80cm
墙距≥30cm;
一柱距≥10cm;
垛距≥10cm;
顶距≥50cm。
7储藏养护
7.1一般要求
7.1.1库区和库房内应保持整洁,对散落的药品和库区的杂草及时清除。7.1.2库门应双锁管理,双锁钥匙分别由两名保管员掌管。库门应安装防盗报警设施。7.1.3库房应冬暖夏凉、易于通风、干燥、密封和避光。根据各类药品的不同性质、库房条件、灭火方法等进行严格的分区分类或分库存放。7.1.4药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曝晒,远离热源、电源、火源,并应在库内固定方便的地方配备与药品性质适应的消防器材、报警装置和急救药箱。7.1.5易燃药品不应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隔开贮存。7.1.6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应贮存在一级防火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7.2温湿度管理
库房内应设置温湿度表,按时观测、记录。库内温湿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符合药品储藏说明书要求。常用卫生处理药物的安全贮存参见附录B。7.3在库检查
7.3.1每天应对库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货物质量、数量、有无泄漏等情况。易燃物等是否清理,货垛是否牢固,有无异常。遇特殊天气及时检查药品有无受损。并应做到账、货、卡相符。7.3.2定期检查库内设施、消防器材、防护用具是否齐全有效。7.3.3根据药品性质,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每种药品抽查1件~2件,发现问题扩大检查比例。检查药品包装、封口、衬垫破损情况,药品外观和质量变化情况7.3.4检查结果逐项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7.3.5发现药物泄漏、被盗或丢失时,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和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及时启动紧急事故预案。
7.4储藏期限
各种贮存药品应在有效期内。
8出库
8.1药品出库,应按生产日期先后出库。8.2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
品伙伴欧
SN/T2355—2009
9安全
9.1贮存单位应建立安全保卫组织,对危险化学品及有毒品仓库应制定紧急事故预案,并经常进行演练。
9.2贮存单位应有完善的卫生处理药品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逐级安全检查制度,对查出的不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
9.3库区应放置有效的消防、急救安全设施,并应在显著位置设有危险”、“有毒”、“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9.4库区内不应吸烟和使用明火,进人库区的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罩,机动车辆不应进人药品库房9.5装卸易燃易爆药品和有毒药品的人员及仓库保管人员工作时应穿着防护服,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等必需的防护用具。9.6操作中应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各项操作不应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应碰撞、倒置,防止包装破损及药品外溢。装卸易燃液体药品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不应穿带钉鞋。9.7作业人员作业中不应饮食,不应用手擦嘴、脸及眼晴。作业完毕,应及时做好个人清洁。9.8库房内有毒气体的安全浓度限值,应符合GBZ2的规定要求。9.9在操作各类危险化学药品和有毒药品时,操作人员应熟悉药物的性质,准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发生中毒事故或出现中毒可疑情况时,遵照SN/T1530执行抢救措施10废弃物处理
10.1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遵照GB15603执行。10.2有毒药品废弃物处理,遵照GB12475执行。4
品水伴欧
A.1危险化学药品仓库建筑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仓库建筑与消防要求
A.1.1建筑物应经公安消防和安全监督部门验收合格。SN/T2355—2009
A.1.2建筑物应按甲类火灾危险性建筑进行设计与施工,其耐火等级、面积、平面布置、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和安全出口等建筑构造应符合GB50016一2006第3章的要求A.1.3库房应为单层一级耐火等级建筑。屋顶宜采用轻质屋面板的全部或局部作为泄压面积,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A:1.4地面应采用不发火花的铺垫材料,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A.1.5库门应采用外开式铁质或木质外包铁皮结构。建筑高侧窗应设置铁质护栏。A.1.6建筑物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应满足围墙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A.1.7库房采暖宜采用水暖,不应使用蒸汽采暖、机械采暖和电热散热器。其散热器、供暖管道与储存物品的距离不小于0.3m。采暖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库房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应符合GB50016一2006第10章的要求。A.1.8仓库应按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设计,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风帽及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并符合GB50057的有关规定。A.2腐蚀性药品及有毒药品库房建筑要求A.2.1建筑物应经公安消防和安全监督部门验收合格。A.2.2库房应与居民区、水源分开,四周应有围墙并留有消防通道。A.2.3有毒品库房应具备地面平滑、不渗漏、结构完整、干燥、明亮、通风良好等条件。地面、天花板应采用耐化学腐蚀材料,易清洗。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A.2.4腐蚀性药品库房应是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防火建筑。建筑材料应经过防腐蚀处理,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A.2.5库房内应设置隔离工作间、配备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水桶、锹、叉等)和急救药箱(内装常用解毒药、特效解毒药、脱脂棉、碘酒、双氧水、灭菌纱布和绷带等物)。A.2.6库房内不设暖气,当需升温满足贮存条件时,应采用间接加热空气送入的方法。A.3消防、电器和报警设置
A.3.1仓库的消防设施、消防用水量、消防给水管道和消防栓应符合GB50016一2006第8章的要求。使用移动式灭火器应符合GB50140的有关规定。A.3.2贮存场所的电气设备应能充分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配电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等防火保护措施。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电力线路及电气装置应符合GB50058、GB50016一2006第11章的有关规定。A.3.3危险化学品和有毒品仓库应设有防盗报警、自动浓度监测报警和火灾报警系统,以及供对外报警、联络的通讯设备。
A.3.4有毒品和危险化学品仓库应安装通风设备,其送、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5
品批伴欧
SN/T2355—2009
仓库内照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或密封型的电气,若考虑亮度或防爆灯不便安装,可用“壁式A.3.5
隔离照明灯”或采取其他措施。A.3.6进出库房的电缆线路及金属管道均应做防雷电感应接地及防静电接地,两者可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2。
A.3.7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内,如条件允许,宜安装灭火喷淋系统(遇水燃烧危险化学品,不可用水扑救的火灾除外),其喷淋强度和供水时间如下:喷淋强度15L/(min·m2),持续时间90min。使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应符合GB50219的要求6
http://foodmate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用卫生处理药品安全存
B.1常用消毒剂贮存要求见表B.1所示。表B.1常用消毒剂存要求
含氯类
过氧化
二氯/三
氯异氰
尿酸钠
二氧化氯
白色颗粒或粉末。有强烈氯气味,具有腐蚀性和强氧化性,与酸作用能放出氯气。易溶于冷水、在热水与乙醇中分解。相对密度2.35,熔点100℃(分解)。遇水放出大量热量,放出初生态氧,接触有机物等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遇光也易发生爆炸分解,产生氧气和氯气。一般含有效氯约65%~70%左右。本品与油类反应能引起燃烧。与铁、锰、钴、镍等粉末混合能成为爆炸性的混合物。遇潮湿空气或水分能发热,引起燃烧或爆炸。加热至150℃以上急剧分解,能引起爆炸。
固体制剂为粉剂或片剂,有浓烈的氯气味:性质稳定,贮存时有效氣下降缓慢:易溶于水,溶解度为25g/100mL(25℃),在水中生成次氯酸,溶液呈弱酸性,水溶液稳定性差,有效氯损失随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而加大;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纺织品也有腐蚀和漂白作用;有添加稳定剂和缓蚀剂的液状复配剂,但对消毒效果有一定影响。常温下为红黄色(橘色)气体,有毒,有强刺激性:可溶于水形成稳定溶液·其溶解度约是氯气的5倍:在水溶液中能被光分解在热水中可分解:遇电火花、阳光直射或加热至60℃以上均易发生爆炸:液态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一种无色无味、不腐蚀、不易燃、不挥发的透明水溶液,
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能溶于水。味甜而涩,属强氧化剂。在空气中稳定、热至约240℃分解出氧,遇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分解。也能从浓酸中游离出氧,遇盐酸游离氯,能被多种还原物质分解。如亚铁盐、碘化物及草酸盐等,特别是在含有机酸时更易氧化。相对密度2.7031.熔点240℃。本品与乙醇、乙醚、硫磺、磷、硫酸、双氧水等接触会发生爆炸;与其油混合能发生燃烧;与铵的化合物混合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品伙伴htt
赠存与养护
1.贮存于阴凉、通风、干
燥地势高的库房内,门窗严
密,窗户遮光.避免阳光直
射,与其他氧化剂不宜同库
贮存。
2.与热源、火源、有机物
易燃物、还原剂等分别
存放。
3.温湿度管理:库内温度
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
超过80%。
1.存于阴凉、通风、干
燥、避免阳光直射。
2.与酸碱及其他氧化剂
不宜同库贮存。
3.对铜、铝和碳钢有不同
程度的腐蚀性。
4.对棉、麻和丝等织物有
漂白作用。
1.贮于密闭容器内,于通
风、避光、阴凉、干燥处保
存,以减少有效氯丧失和氟
气聚集
2.不应与酸类、有机物
易燃物及还原剂同贮同运
1.贮存于阴凉、通风、干
燥防火建筑的库房内,门窗
严密.避免阳光直射。
2.应与其他氧化剂分别
贮存,与有机物、易燃物、还
原剂等不同性质的物品分
别存放,并隔绝热源与
火种。
3.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SN/T2355—2009
注意事项
火灾时可用干砂、
土、干粉和雾状水扑
教。灭火教护人员
应站在上风头,戴好
防毒面具,防止
中毒。
发生火灾时可用
砂土灭火。
SN/T2355—2009
双葵基
二甲基
氯化铵
戊二醛
表B.1(续)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密度0.89g/cm0.927g/cm3闪点30℃。pH值6.0~9.0(10%质量分数)。活性物含量50%。
相对分子质量:30.03,37%甲醛的水溶液,在温度低于10℃时易自聚成为不溶性三聚甲醛白色沉淀,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燃烧爆炸性混合物,燃烧范围7%~73%,与强酸、强氧化剂接触均能发生高热。对人体粘膜、眼均有强刺激性,毒害性。用于消毒杂菌、合成树脂、有机合成等。相对分子质量:100.12.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熔点一14℃,沸点71℃72℃(1.33kPa),溶于热水乙醇、三氯甲烷、冰乙酸、乙醚。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相对分子质量:46.07特性:无色而有特殊香味的透明、易挥发、易燃液体。沸点78.5℃,熔点一117.3℃,它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任意互溶,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5%~18%(体积分数)。
品业伴网
贮存与养护
1.置于阴凉、避光、于燥
处密封保存
2.保存温度为4℃~
40℃。
1.贮存在阴凉、通风良好
的库房,避免日光直晒。
2.与强酸、氧化剂,遇水
燃烧物品隔离存贮。
3.保存温度为10℃~
30℃为宜。
1.存放于室内通风、干
燥处。
2.运过程中,应轻装轻
卸,不得倒置,避免利器
撞击。
1.贮存于阴凉通风,避免
日光直射的库房
2.不应与氧化剂、酸类、
强碱等不同性质物品混存
3.库内温度控制在30℃
以下为宜。
注意事项
发生火灾时可用
砂土灭火。
火灾时可用水、泡
沫、二氧化碳。
火灾时可用抗醇
泡沫,二氧化碳和砂
土扑救,普通泡沫
无效。
B.2常用熏蒸剂贮存要求见表B.2所示。表B.2常用熏蒸剂贮存要求
熏蒸剂
硫酰氟
溴甲烷
磷化铝
相对分子质量:102.06:无色,无味,不纯产品微带硫磺气味:能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熔点-120℃沸点-55.2℃;水中溶解度0.075g/100mL(25℃);不燃烧,对酸稳定,在水中缓慢分解,遇pH7.5的碱性溶液会迅速分解,遇热稳定。
相对分子质量:94.05,室温下为无色透明气体,在4℃以下为无色透明液体,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苯。高毒,空气中含有0.86%~6%时吸人能中毒,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在空气中能燃烧。相对密度1.732(0℃):凝固点-93℃;沸点3.56℃;自燃点537℃:爆炸极限10%~16%:蒸气压2.43×105Pa25℃);临界温度194℃,临界压力8.45X105Pa:遇明火、高温接触铝粉、二甲亚砜有燃烧爆炸的可能相对分子质量:44.05,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乙醚气味,10.8℃以下为无色易流动的液体;熔点-111.7℃沸点10.8℃;闪点<-17.8℃(0℃),有高度化学活性和燃烧性,空气中燃烧限为3.6%78%,遇明火发生燃烧或爆炸;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溶和,与水1:22溶和后则失去易燃性,能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液态下能缓慢发生聚合,聚合物呈黄色油状物或树胶状,轻或无腐蚀性。相对分子质量:37.96,黄绿片剂或粉剂。相对密度2.85。本品本身不会燃烧。但遇酸和水会放出能燃烧的磷化氢气体。含磷化氢33%和其他杂质很易自燃。空气中浓度达到0.01mg/1时使人发生严重中毒。主要用于熏杀各种害虫等。
h
贮存养护
1.贮存于阴凉、干燥、通
风良好的库房。
2.远离火种、热源。
3.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低于80%。
1.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
房内、避免目光直晒,远离
火种、热源。
2.与氧气、其他助燃气体
分别存放,应与其他各种化
学危险品隔离存贮
3.禁止硫酸与磷化铝、磷
化锌混存。
4.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80%以下。
1.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库
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
日光直晒、雨淋水湿。
2.与氧气、压缩空气隔离
存放,与其他化学危险品应
分仓贮存。
3.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80%以下。
1.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
的库房内。
2.禁止在露天存放。
3.与酸类,含水分高的物
品严格隔离
4.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保持75%
以下。
SN/T2355—2009
注意事项
火灾时可用水龙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
冷却,切不可将水直
接喷射漏气处,否则
会助长火势。
火灾时用水、泡
沫、二氧化碳扑救,
救火人员必须佩戴
防毒面具。
火灾时用水、泡
沫、二氧化碳扑救,
敦火时应站在上风
处,并应佩戴防毒
面具。
火灾时可用干粉、
干砂、石灰粉等扑
教,禁止用水、泡沫
灭火。救火人员应
戴防毒面具。
SN/T2355—2009
常用杀虫剂贮存要求见表B.3所示。表B.3常用杀虫剂贮存要求
拟除虫wwW.bzxz.Net
菊酯类
胺菊酯
高效氯氟
氰菊酯
右旋苯
醚菊酯
二氯苯
醚菊酯
甲胺磷
相对分子质量331.42.白色结晶或固体,熔点65℃~80℃,密度1.108g/cm3,闪点大于200℃。不溶手水,能溶于煤油、乙醇、内酮、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常温下贮存2年无变化,遇碱、紫外线能促其分解。相对分子质量416.32,工业品为黄色至棕色粘稠固体,60℃时为粘稠液体。熔点60℃~80℃,相对密度(水=1):1.1.蒸气压20℃为2.3×107Pa.挥发度:对光稳定,温度>220℃时缓慢重量损失,在弱酸中性条件下稳定,遇碱分解,水解半衰期为1d。溶解度:难溶于水,在醇、氯代烃类、酮类、环已烷、苯、二甲苯中溶解。该物质分解生成氰化物气体。
黄色至棕色粘稠油状液体,溶解度水中0.004Ppb(20℃).溶于丙酮,二氯甲烷,甲醇,乙醚,乙酸乙酯,已烷50℃黑暗处存放2年不分解,光下稳定,275℃分解,光下pH7~pH9缓慢分解·pH>9加快分解。相对分子质量350.46,清亮无色至淡黄色粘稠液体;密度1.06闪点180℃;蒸汽压5.6×10-4Pa(30℃);在丙酮、正烷、苯、二甲苯、三氯甲烷、乙醇、簇酸乙酯及脱臭煤油中溶解度均>50%,不溶于水:常温下半年无变化相对分子质量391.31.闪点>200℃,熔点35℃,沸点220℃/6.65×10-3kPa,为暗黄色至棕黄色带有结晶的粘稠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性质稳定。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92℃(纯品),沸点147℃,密度1.35,乳油为浅黄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醇等极性溶剂和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在苯、甲苯、二甲苯中溶解度较小,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h
贮存养护
常温下避光、干
燥、阴凉、通风处
保存。
常温下避光、干
燥、阴凉、通风处
保存。
本品易燃,注意防
火,远离火源。
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
中毒机制未
明,中毒目前
无特异性解
毒药物,对症
治疗。
遇明火、高
热可燃。受
高热分解,放
出有毒的
烟气。
不能与碱
性物质混用。
解毒治疗可
使用抗胆碱
药和胆碱酯
酶复能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常用药物购存通则General rule for storage of common disinfectants and pesticides at frontier ports2009-07-0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http://foodma2010-01-16实施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2355—2009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常森、邵柏、叶向勇、王旭、郑剑宁、刘洪文、陈磊、李西标、张顺合、徐翻飞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
http://foodmate.net1范围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常用药物贮存通本标准规定了国境口岸卫生处理药物贮存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国境口岸卫生处理常用药物的出库、人库、贮存及养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
SN/T2355—2009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
GB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存通则GB16483
GB17914
GB179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自顺序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
GB5014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建筑灭火器配制规范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
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N/T1530
国境口岸卫生处理意外事故处理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卫生处理药物disinfectantsandpesticides国境口岸卫生处理使用的消毒剂、杀虫剂和灭鼠剂。3.2
字cut-off storage
隔开贮存
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其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贮存方式4要求
4.1基本要求
贮存的卫生处理药物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文件和标准要求,不应存放国家明令禁止的1
ht
SN/T2355—2009
药物。
4.2人员
4.2.1仓库保管人员应选用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经过公安、消防、安全监督和检验检疫部门专业培训,熟悉各区域贮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特性、贮存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及方法,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2.2装卸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应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教育,使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4.3制度
4.3.1危险化学品与有毒药品仓库应有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4.3.2日常管理应执行“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账”的管理制度。4.4设施
4.4.1卫生处理药物贮存场所应坐落在交通便利、便于疏散处。贮存危险化学品、腐蚀品和有毒药品的仓库应远离办公区和居民区,并位于办公区和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不应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建筑面积以单间不小于15m2为宜。4.4.2贮存危险化学品、腐蚀品和有毒药品的仓库应经公安消防、安全监督等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许可,未经批准不应设置。
4.4.3仓库建筑物的防火、防腐、电气安装应符合GB50016、GB17915和GB50058的要求,见附录A。
4.4.4:贮存危险化学品、腐蚀品和有毒物品的仓库应张贴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化学品、腐蚀品和有毒物品时,应张贴最高等级物品的性能标志。
4.4.5仓库应设有消防、治安报警装置、毒气泄漏报警装置,并保持处于正常适用状态。存放有毒药品的库房还应安装机械通风排毒设备。4.4.6仓库避雷设施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经防雷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每年至少检测一次。5入库
5.1贮存卫生处理药物的仓库,应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5.2药品入库验收应在库房外安全地点进行。5.3药品入库前,供应者应提供药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其内容应符合GB16483的规定。5.4包装应完整无损,无水湿、污染,包装材料、容器衬垫等应符合GB12463、GB17914的规定。内外包装应有如下标志:
品名;
-规格;
一等级;
数(重)量;
一生产日期或批号;
生产厂名;
一毒性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储运图示(应符合GB/T191的规定)5.5药品质量应符合产品标准,并附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液体药品颜色无变化,无沉淀,无杂质。固体药品无变色,无潮解,无溶化现象。进口药品应附有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和质量鉴定书。药品性质不清者,不应入库。
5.6验收不合格的不应入库,验收合格的签收库,并填写验收记录。5.7再入库药品应确保理化性质不发生改变,包装及外观完好,不影响储存,方可人库。否则,不应人库。
品求伴欧
6贮存量及购存安排
6.1各类药物应在库内存放,不应露天存放。SN/T2355—2009
6.2:库内存放的药品堆垛应符合安全、方便的原则.便于堆码、检查和消防扑救,苦垫物料应专用6.3熏蒸剂贮存安排应符合化学危险品分类、容器类型、贮存方式和消防的要求。贮存量及贮存安排,应遵照GB15603—1995中的6.2执行6.4腐蚀性药品货物堆垛下应有隔潮设施,垛底离地面不低于15cm。堆垛间距如下:主通道≥180.cm;
一支通道≥80cm
墙距≥30cm;
一柱距≥10cm;
垛距≥10cm;
顶距≥50cm。
7储藏养护
7.1一般要求
7.1.1库区和库房内应保持整洁,对散落的药品和库区的杂草及时清除。7.1.2库门应双锁管理,双锁钥匙分别由两名保管员掌管。库门应安装防盗报警设施。7.1.3库房应冬暖夏凉、易于通风、干燥、密封和避光。根据各类药品的不同性质、库房条件、灭火方法等进行严格的分区分类或分库存放。7.1.4药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曝晒,远离热源、电源、火源,并应在库内固定方便的地方配备与药品性质适应的消防器材、报警装置和急救药箱。7.1.5易燃药品不应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隔开贮存。7.1.6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应贮存在一级防火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7.2温湿度管理
库房内应设置温湿度表,按时观测、记录。库内温湿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符合药品储藏说明书要求。常用卫生处理药物的安全贮存参见附录B。7.3在库检查
7.3.1每天应对库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货物质量、数量、有无泄漏等情况。易燃物等是否清理,货垛是否牢固,有无异常。遇特殊天气及时检查药品有无受损。并应做到账、货、卡相符。7.3.2定期检查库内设施、消防器材、防护用具是否齐全有效。7.3.3根据药品性质,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每种药品抽查1件~2件,发现问题扩大检查比例。检查药品包装、封口、衬垫破损情况,药品外观和质量变化情况7.3.4检查结果逐项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7.3.5发现药物泄漏、被盗或丢失时,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和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及时启动紧急事故预案。
7.4储藏期限
各种贮存药品应在有效期内。
8出库
8.1药品出库,应按生产日期先后出库。8.2严格执行双人复核制度
品伙伴欧
SN/T2355—2009
9安全
9.1贮存单位应建立安全保卫组织,对危险化学品及有毒品仓库应制定紧急事故预案,并经常进行演练。
9.2贮存单位应有完善的卫生处理药品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和逐级安全检查制度,对查出的不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
9.3库区应放置有效的消防、急救安全设施,并应在显著位置设有危险”、“有毒”、“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9.4库区内不应吸烟和使用明火,进人库区的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罩,机动车辆不应进人药品库房9.5装卸易燃易爆药品和有毒药品的人员及仓库保管人员工作时应穿着防护服,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等必需的防护用具。9.6操作中应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各项操作不应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应碰撞、倒置,防止包装破损及药品外溢。装卸易燃液体药品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不应穿带钉鞋。9.7作业人员作业中不应饮食,不应用手擦嘴、脸及眼晴。作业完毕,应及时做好个人清洁。9.8库房内有毒气体的安全浓度限值,应符合GBZ2的规定要求。9.9在操作各类危险化学药品和有毒药品时,操作人员应熟悉药物的性质,准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发生中毒事故或出现中毒可疑情况时,遵照SN/T1530执行抢救措施10废弃物处理
10.1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处理,遵照GB15603执行。10.2有毒药品废弃物处理,遵照GB12475执行。4
品水伴欧
A.1危险化学药品仓库建筑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仓库建筑与消防要求
A.1.1建筑物应经公安消防和安全监督部门验收合格。SN/T2355—2009
A.1.2建筑物应按甲类火灾危险性建筑进行设计与施工,其耐火等级、面积、平面布置、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和安全出口等建筑构造应符合GB50016一2006第3章的要求A.1.3库房应为单层一级耐火等级建筑。屋顶宜采用轻质屋面板的全部或局部作为泄压面积,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A:1.4地面应采用不发火花的铺垫材料,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A.1.5库门应采用外开式铁质或木质外包铁皮结构。建筑高侧窗应设置铁质护栏。A.1.6建筑物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应满足围墙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A.1.7库房采暖宜采用水暖,不应使用蒸汽采暖、机械采暖和电热散热器。其散热器、供暖管道与储存物品的距离不小于0.3m。采暖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库房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应符合GB50016一2006第10章的要求。A.1.8仓库应按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设计,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风帽及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并符合GB50057的有关规定。A.2腐蚀性药品及有毒药品库房建筑要求A.2.1建筑物应经公安消防和安全监督部门验收合格。A.2.2库房应与居民区、水源分开,四周应有围墙并留有消防通道。A.2.3有毒品库房应具备地面平滑、不渗漏、结构完整、干燥、明亮、通风良好等条件。地面、天花板应采用耐化学腐蚀材料,易清洗。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A.2.4腐蚀性药品库房应是阴凉、干燥、通风、避光的防火建筑。建筑材料应经过防腐蚀处理,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A.2.5库房内应设置隔离工作间、配备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水桶、锹、叉等)和急救药箱(内装常用解毒药、特效解毒药、脱脂棉、碘酒、双氧水、灭菌纱布和绷带等物)。A.2.6库房内不设暖气,当需升温满足贮存条件时,应采用间接加热空气送入的方法。A.3消防、电器和报警设置
A.3.1仓库的消防设施、消防用水量、消防给水管道和消防栓应符合GB50016一2006第8章的要求。使用移动式灭火器应符合GB50140的有关规定。A.3.2贮存场所的电气设备应能充分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配电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等防火保护措施。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电力线路及电气装置应符合GB50058、GB50016一2006第11章的有关规定。A.3.3危险化学品和有毒品仓库应设有防盗报警、自动浓度监测报警和火灾报警系统,以及供对外报警、联络的通讯设备。
A.3.4有毒品和危险化学品仓库应安装通风设备,其送、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5
品批伴欧
SN/T2355—2009
仓库内照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或密封型的电气,若考虑亮度或防爆灯不便安装,可用“壁式A.3.5
隔离照明灯”或采取其他措施。A.3.6进出库房的电缆线路及金属管道均应做防雷电感应接地及防静电接地,两者可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2。
A.3.7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内,如条件允许,宜安装灭火喷淋系统(遇水燃烧危险化学品,不可用水扑救的火灾除外),其喷淋强度和供水时间如下:喷淋强度15L/(min·m2),持续时间90min。使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应符合GB50219的要求6
http://foodmate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用卫生处理药品安全存
B.1常用消毒剂贮存要求见表B.1所示。表B.1常用消毒剂存要求
含氯类
过氧化
二氯/三
氯异氰
尿酸钠
二氧化氯
白色颗粒或粉末。有强烈氯气味,具有腐蚀性和强氧化性,与酸作用能放出氯气。易溶于冷水、在热水与乙醇中分解。相对密度2.35,熔点100℃(分解)。遇水放出大量热量,放出初生态氧,接触有机物等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遇光也易发生爆炸分解,产生氧气和氯气。一般含有效氯约65%~70%左右。本品与油类反应能引起燃烧。与铁、锰、钴、镍等粉末混合能成为爆炸性的混合物。遇潮湿空气或水分能发热,引起燃烧或爆炸。加热至150℃以上急剧分解,能引起爆炸。
固体制剂为粉剂或片剂,有浓烈的氯气味:性质稳定,贮存时有效氣下降缓慢:易溶于水,溶解度为25g/100mL(25℃),在水中生成次氯酸,溶液呈弱酸性,水溶液稳定性差,有效氯损失随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而加大;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纺织品也有腐蚀和漂白作用;有添加稳定剂和缓蚀剂的液状复配剂,但对消毒效果有一定影响。常温下为红黄色(橘色)气体,有毒,有强刺激性:可溶于水形成稳定溶液·其溶解度约是氯气的5倍:在水溶液中能被光分解在热水中可分解:遇电火花、阳光直射或加热至60℃以上均易发生爆炸:液态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一种无色无味、不腐蚀、不易燃、不挥发的透明水溶液,
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能溶于水。味甜而涩,属强氧化剂。在空气中稳定、热至约240℃分解出氧,遇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分解。也能从浓酸中游离出氧,遇盐酸游离氯,能被多种还原物质分解。如亚铁盐、碘化物及草酸盐等,特别是在含有机酸时更易氧化。相对密度2.7031.熔点240℃。本品与乙醇、乙醚、硫磺、磷、硫酸、双氧水等接触会发生爆炸;与其油混合能发生燃烧;与铵的化合物混合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品伙伴htt
赠存与养护
1.贮存于阴凉、通风、干
燥地势高的库房内,门窗严
密,窗户遮光.避免阳光直
射,与其他氧化剂不宜同库
贮存。
2.与热源、火源、有机物
易燃物、还原剂等分别
存放。
3.温湿度管理:库内温度
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
超过80%。
1.存于阴凉、通风、干
燥、避免阳光直射。
2.与酸碱及其他氧化剂
不宜同库贮存。
3.对铜、铝和碳钢有不同
程度的腐蚀性。
4.对棉、麻和丝等织物有
漂白作用。
1.贮于密闭容器内,于通
风、避光、阴凉、干燥处保
存,以减少有效氯丧失和氟
气聚集
2.不应与酸类、有机物
易燃物及还原剂同贮同运
1.贮存于阴凉、通风、干
燥防火建筑的库房内,门窗
严密.避免阳光直射。
2.应与其他氧化剂分别
贮存,与有机物、易燃物、还
原剂等不同性质的物品分
别存放,并隔绝热源与
火种。
3.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SN/T2355—2009
注意事项
火灾时可用干砂、
土、干粉和雾状水扑
教。灭火教护人员
应站在上风头,戴好
防毒面具,防止
中毒。
发生火灾时可用
砂土灭火。
SN/T2355—2009
双葵基
二甲基
氯化铵
戊二醛
表B.1(续)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密度0.89g/cm0.927g/cm3闪点30℃。pH值6.0~9.0(10%质量分数)。活性物含量50%。
相对分子质量:30.03,37%甲醛的水溶液,在温度低于10℃时易自聚成为不溶性三聚甲醛白色沉淀,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燃烧爆炸性混合物,燃烧范围7%~73%,与强酸、强氧化剂接触均能发生高热。对人体粘膜、眼均有强刺激性,毒害性。用于消毒杂菌、合成树脂、有机合成等。相对分子质量:100.12.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熔点一14℃,沸点71℃72℃(1.33kPa),溶于热水乙醇、三氯甲烷、冰乙酸、乙醚。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相对分子质量:46.07特性:无色而有特殊香味的透明、易挥发、易燃液体。沸点78.5℃,熔点一117.3℃,它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任意互溶,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5%~18%(体积分数)。
品业伴网
贮存与养护
1.置于阴凉、避光、于燥
处密封保存
2.保存温度为4℃~
40℃。
1.贮存在阴凉、通风良好
的库房,避免日光直晒。
2.与强酸、氧化剂,遇水
燃烧物品隔离存贮。
3.保存温度为10℃~
30℃为宜。
1.存放于室内通风、干
燥处。
2.运过程中,应轻装轻
卸,不得倒置,避免利器
撞击。
1.贮存于阴凉通风,避免
日光直射的库房
2.不应与氧化剂、酸类、
强碱等不同性质物品混存
3.库内温度控制在30℃
以下为宜。
注意事项
发生火灾时可用
砂土灭火。
火灾时可用水、泡
沫、二氧化碳。
火灾时可用抗醇
泡沫,二氧化碳和砂
土扑救,普通泡沫
无效。
B.2常用熏蒸剂贮存要求见表B.2所示。表B.2常用熏蒸剂贮存要求
熏蒸剂
硫酰氟
溴甲烷
磷化铝
相对分子质量:102.06:无色,无味,不纯产品微带硫磺气味:能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熔点-120℃沸点-55.2℃;水中溶解度0.075g/100mL(25℃);不燃烧,对酸稳定,在水中缓慢分解,遇pH7.5的碱性溶液会迅速分解,遇热稳定。
相对分子质量:94.05,室温下为无色透明气体,在4℃以下为无色透明液体,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和苯。高毒,空气中含有0.86%~6%时吸人能中毒,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在空气中能燃烧。相对密度1.732(0℃):凝固点-93℃;沸点3.56℃;自燃点537℃:爆炸极限10%~16%:蒸气压2.43×105Pa25℃);临界温度194℃,临界压力8.45X105Pa:遇明火、高温接触铝粉、二甲亚砜有燃烧爆炸的可能相对分子质量:44.05,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乙醚气味,10.8℃以下为无色易流动的液体;熔点-111.7℃沸点10.8℃;闪点<-17.8℃(0℃),有高度化学活性和燃烧性,空气中燃烧限为3.6%78%,遇明火发生燃烧或爆炸;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溶和,与水1:22溶和后则失去易燃性,能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液态下能缓慢发生聚合,聚合物呈黄色油状物或树胶状,轻或无腐蚀性。相对分子质量:37.96,黄绿片剂或粉剂。相对密度2.85。本品本身不会燃烧。但遇酸和水会放出能燃烧的磷化氢气体。含磷化氢33%和其他杂质很易自燃。空气中浓度达到0.01mg/1时使人发生严重中毒。主要用于熏杀各种害虫等。
h
贮存养护
1.贮存于阴凉、干燥、通
风良好的库房。
2.远离火种、热源。
3.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低于80%。
1.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
房内、避免目光直晒,远离
火种、热源。
2.与氧气、其他助燃气体
分别存放,应与其他各种化
学危险品隔离存贮
3.禁止硫酸与磷化铝、磷
化锌混存。
4.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80%以下。
1.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库
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
日光直晒、雨淋水湿。
2.与氧气、压缩空气隔离
存放,与其他化学危险品应
分仓贮存。
3.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80%以下。
1.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
的库房内。
2.禁止在露天存放。
3.与酸类,含水分高的物
品严格隔离
4.库内温度不宜超过
30℃,相对湿度保持75%
以下。
SN/T2355—2009
注意事项
火灾时可用水龙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
冷却,切不可将水直
接喷射漏气处,否则
会助长火势。
火灾时用水、泡
沫、二氧化碳扑救,
救火人员必须佩戴
防毒面具。
火灾时用水、泡
沫、二氧化碳扑救,
敦火时应站在上风
处,并应佩戴防毒
面具。
火灾时可用干粉、
干砂、石灰粉等扑
教,禁止用水、泡沫
灭火。救火人员应
戴防毒面具。
SN/T2355—2009
常用杀虫剂贮存要求见表B.3所示。表B.3常用杀虫剂贮存要求
拟除虫wwW.bzxz.Net
菊酯类
胺菊酯
高效氯氟
氰菊酯
右旋苯
醚菊酯
二氯苯
醚菊酯
甲胺磷
相对分子质量331.42.白色结晶或固体,熔点65℃~80℃,密度1.108g/cm3,闪点大于200℃。不溶手水,能溶于煤油、乙醇、内酮、二甲苯等有机溶剂。常温下贮存2年无变化,遇碱、紫外线能促其分解。相对分子质量416.32,工业品为黄色至棕色粘稠固体,60℃时为粘稠液体。熔点60℃~80℃,相对密度(水=1):1.1.蒸气压20℃为2.3×107Pa.挥发度:对光稳定,温度>220℃时缓慢重量损失,在弱酸中性条件下稳定,遇碱分解,水解半衰期为1d。溶解度:难溶于水,在醇、氯代烃类、酮类、环已烷、苯、二甲苯中溶解。该物质分解生成氰化物气体。
黄色至棕色粘稠油状液体,溶解度水中0.004Ppb(20℃).溶于丙酮,二氯甲烷,甲醇,乙醚,乙酸乙酯,已烷50℃黑暗处存放2年不分解,光下稳定,275℃分解,光下pH7~pH9缓慢分解·pH>9加快分解。相对分子质量350.46,清亮无色至淡黄色粘稠液体;密度1.06闪点180℃;蒸汽压5.6×10-4Pa(30℃);在丙酮、正烷、苯、二甲苯、三氯甲烷、乙醇、簇酸乙酯及脱臭煤油中溶解度均>50%,不溶于水:常温下半年无变化相对分子质量391.31.闪点>200℃,熔点35℃,沸点220℃/6.65×10-3kPa,为暗黄色至棕黄色带有结晶的粘稠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性质稳定。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92℃(纯品),沸点147℃,密度1.35,乳油为浅黄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醇等极性溶剂和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在苯、甲苯、二甲苯中溶解度较小,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h
贮存养护
常温下避光、干
燥、阴凉、通风处
保存。
常温下避光、干
燥、阴凉、通风处
保存。
本品易燃,注意防
火,远离火源。
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
中毒机制未
明,中毒目前
无特异性解
毒药物,对症
治疗。
遇明火、高
热可燃。受
高热分解,放
出有毒的
烟气。
不能与碱
性物质混用。
解毒治疗可
使用抗胆碱
药和胆碱酯
酶复能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商检行业标准(SN)标准计划
- SN/T1107-2002 出口蜂蜡检验规程
- SN/T2592.2-2010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测定 第2部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筛选法
- SN/T4549-2016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开口马口铁罐检验规程
- SN/T1010-2001 出口合成革鞋检验规程
- SN/T4656.4-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SN/T4585-2016 出口食品中甲基砷酸、二甲次胂酸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SN/T4568-2016 全氟烷基碘产品含量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SN/T1623-2005 进出口卫生筷中噻苯咪唑、邻苯基苯酚、联苯和抑霉唑残留量的检验方法 液相色谱法
- SN/T1687-2005 马流感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规程
- SN/T1502-2005 国境口岸拉沙热检验规则
- SN/T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SN/T4551-2016 过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规范
- SN/T4656.2-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SN/T4656.5-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5部分:菌落总数
- SN/T2300-2009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