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6 18:26:54
  • 05MR20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05MR202

  • 标准名称: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10.79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标准价格:

    13.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配筋、分块设计及典型结构图表。 05MR202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05MR20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5MR202
城市道路
水泥混凝士路面准玻计
自象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杭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城市道路一水泥混凝士路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2005]71号
主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统一编号GJBT-851实行日期二00五年六月一日
总说明·
图集号05MR202
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图表(-)~(六).....11~16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平面布置示意图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接缝构造图..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施工缝构造图··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构造图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构造图·
水泥混凝土路面边缘钢筋布置图:水泥混凝土路面角隅钢筋布置图··17
··19
主编单位负责人么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旭谐
技术审定人于牟
设计负责人
箱形构筑物横穿道路处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配筋图(Z≤400mm)
箱形构筑物横穿道路处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配筋图(400mm平算式雨水口处面层配筋图
砖砌圆形检查井处面层配筋图:桥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配筋图(有搭板).:隧道洞口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配筋图目录
审核赵建伟校对刘润有设粪风刚图集号
05MR202bzxz.net
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衔接构造图Y型交叉口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块示意图,.31
十字交叉口(正交)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块示意图.····33环形交叉口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块示意图.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示例
:35~38
审核赵建伟均校对刘润有有设计龚风刚图集号
05MR202
1编制依据
总说明
本图集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46号“关于印发《二00四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2设计依据
2.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C2.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2.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2.4《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3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城镇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图设计,居住区道路的施工图设计可参照本图集使用。4构造要求
4.1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4.1.1横缝
a、横缝包括缩、胀缝和施工缝,b、横向缩采用假缝形式,顶部锯切宽3~8mm深1/5~1/4板厚的槽口,并灌塞填缝料。特重及重交通道路、收费广场等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的三条横向缩缝设置传力杆,其它情况可采用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C、在邻近桥桑或其它构筑物处或与其它道路相交处设置胀缝,并根据施工温度、混凝土膨胀性确定胀缝道数。胀缝宽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d、传力杆采用HPB235级钢筋,最外侧传力杆距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150mm~250mme、水泥混凝土路面每日施工结束或因其它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横向施工缝。设在横向缩缝处的横向施工缝采用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横向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设在横向缩缝之间的横向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4.1.2纵缝
、纵缝包括施工缝和缩缝。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上部锯切宽3~8mm,深30~40mm的槽口,并灌塞填缝总说明
审核赵建伟校对刘润有有设计龚风刚图集号
05MR202
料: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切宽3~8mm的槽口,槽口深度为1/3板厚(粒料基层)或者2/5板厚(半刚性基层),并灌塞填缝料。
b、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设置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设置纵向缩缝。C、纵缝在板厚中央处设置拉杆,拉杆采用HRB335级钢筋,拉杆中部100mm范围进行防锈处理,最外侧的拉杆距横缝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4.2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加筋4.2.1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自由边基础薄弱或接缝为未设传力杆的平缝时,在面板边缘下部可配置边缘钢筋。边缘钢筋布置在面板底面之上1/4板厚并不小于50mm处,采用2根直径12~16mm的HRB335级钢筋,间距100mm,最外侧边缘钢筋距自由边50mm,边缘钢筋距横缝50mm。两根边缘钢筋用直径8mm的HPB235级钢筋连接,4.2.2承受特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和自由边的水泥混凝土面板板角以及锐角板角宜布置角隅钢筋角隅钢筋布置在水泥混凝土板顶面以下50mm处,距接缝或自由边100mm,采用2根直径为12~16mm的HRB335级钢筋。4.2.3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下有箱型构筑物横向穿越且箱型构筑物顶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小于400mm或嵌入路面基层时,在距水泥混凝土面板顶面和底面50mm处布设双层钢筋网:箱型构筑物顶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距离大于400mm但小于1200mm时,在距水泥混凝土面板预面50mm处布设单层钢筋网。钢筋网纵向布置范围:构筑物顶宽及两侧各(H十1)m且不小于4.0m的范围(H为箱型构筑物底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距离)。4.2.4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下有圆形管状构筑物横向穿越且构筑物顶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小于1200mm时,在距水泥混凝土面板顶面50mm板厚处布设单层钢筋网。钢筋网纵向布置范围:构筑物两侧各(H+1)m且不小于4.0m的范围(H为圆形管状构筑物底面距水泥混凝土面板底面距离):
4.2.5雨水口和检查井周围1.0m范围在距混凝土面板顶面和底面总说明
审核赵建伟校对刘润有ma有设讯龚风刚4图集号
05MR202
50mm处布设双层钢筋网,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直径12mm,间距100mm。
4.2.6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桥头设有搭板时,在桥头搭板与混凝土面板间设置长6.0~10.0m的钢筋混凝土过渡板;桥头未设搭板时,在桥台与混凝土面板间设置长10.0~15.0m的钢筋混凝土过渡板.过渡板中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直径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距200mm。钢筋混凝土过渡板与混凝土面板间的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胀缝形式。4.2.7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与隧道相接时,在隧道与普通水泥混凝土面板间设置长10.0~15.0m的钢筋混凝土过渡板(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直径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距200mm),钢筋混凝土过渡板与普通水泥混凝土面板间的横缝采用设传力杆的胀缝形式。
4.3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衔接4.3.1普通混凝土面板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相接处,由于碾压困难,易发生不均勾沉降,引起跳车,为此设置不小于3m长的过渡段,过渡段沥膏面层结构采用分层错台布置,其下层的变厚度混凝土过渡板的厚度不宜小于200mm。4.3.2在混凝土过渡板与混凝土面板相接处的接缝内设置直径为25mm、长700mm、间距400mm的拉杆(HRB335级钢筋):普通混凝土路面面板毗邻上述接的横向接缝设置为胀。
4.4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分块设计4.4.1纵继间距按3.0~4.5m确定。4.4.2横缝间距按4.0~6.0m确定,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4.4.3纵缝平行于路中线,横缝垂直于纵缝。5选用要求
5.1水泥混凝土面板构造及结构计算水泥混凝土面板构造及结构计算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为依据:本图集中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均以h表示,其值可根据图集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图表》选取或通过计算后确定。总说明
审核赵建伟统校对刘润有有设讯龚凤刚例图集号
05MR202
5.1.1产生最大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水泥混凝土板的纵向边缘中部。
5.1.2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按下式计算:Cs=0.077r0.60h-2
r=0.537h(
式中:
(5.1.2-1)
(5.1.2-2)
Gps一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MPa);r一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m),按式(5.1.2一2)计算;
E。一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MPa);Et一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Pa),按下式计算:Et=ahEo()/3
Ex = ht Ei +h E2
h子+h
(12Dx)1/3
(5.1.2-3)
(5.1.2-4)
(5.1.2-5)
Dx = Ei hf +Ez h2+ (hth2(1+
EihtE2h2
(5.1.2-6)
Ex)-0.45 1
a=6.22[1-1.51(
b=1-1.440
式中:
Ex)0.55
Et—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Pa);Eo—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MPa);(5.1.2-7)
(5.1.2-8)
Ex一基层、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MPa),按式(5.1.2-4)计算:
E1、E2一基层,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MPa);hx一基层、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m),按式(5.1.2-5)计算;
Dx一基层、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弯曲刚度(MN-m),按式(5.1.2-6)计算;
h1、h2一基层、底基层或垫层的厚度(m);a、b一与Ex/E。有关的回归系数,分别按式(5.1.2-7)、(5.1.2-8)计算;总说明
审核赵建伟校对刘润有有设讯龚风刚图集号
05MR202
5.1.3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按下式计算pr=krkkeps
式中:
(5.1.3-1)
Ops一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MPa);Opr一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裁疲劳应力(MPa);k,一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时,k=0.87~0.92(刚性和半刚性基层取低值,柔性基层取高值)。纵缝为不设拉杆的平或自由边时,k=1.0;纵缝为设拉杆的企口缝时,k=0.76~0.84;
k。一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城市快速路取1.30,主千路取1.25,次干路取1.20,支路取1.10;
k一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
(5.1.3-2)
N。一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V一与混合料性质有关的指数,普通水泥混凝土取0.057。5.1.4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按下式计算:gEhTaBx
式中:
(5.1.4-1)
m一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MPa);α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1/C),通常取1×10-5/CTg一最大温度梯度,本图集按98C/m取用;Bx一综合温度想曲应力和内应力作用的温度应力系数,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一2OO2图B.2.2确定;
h一水泥混凝土板厚(m),
5.1.5在临界荷位处的温度疲劳应力按下式计算:Qr= ktOm
式中:
(5.1.5-1)
m一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MPa);总说明
审核赵建伟校对刘润有有设计龚凤刚a图集号
05MR202
Gr—临界荷位处的温度疲劳应力(MPa);k一考虑温度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按下式计算:
k=[a(m)-b])
式中:
(5.1.5-2)
f,一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a、b、C一回归系数,按所在地区的公路自然区划查《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O-2002表B.2.3确定。
5.1.6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计算应满足下式:%(opr+at)≤f
式中:
(5.1.6-1)
%一可靠度系数,根据交通等级选用。特重交通:%=1.33
重交通:%=1.16
中等交通:%=1.13
轻交通:%=1.07
5.2《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图表》的选用5.2.1当实际计算的设计车道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应选用上一级结构。
5.2.2选用典型结构图表时可结合当地筑路材料,用模量相近的其它材料代替表中的基层或垫层。5.2.3选用典型结构图表时应结合当地经验给出基层和垫层材料的配合比。
5.2.4选用典型结构图表时,如路面结构总厚不满足当地最小防冻厚度,应增加防冻层。
6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
6.1主要材料要求
6.1.1水泥
特重、重交通路面宜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路面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一1999的规定。
6.1.2细集料
总说明
审核赵建伟统校对刘润有有设计龚风刚@图集号
05MR202
细集料宜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其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细度棋数在2.5以上。硅质砂或石英砂的含量不应低于25%。
6.1.3粗集料
粗集料可采用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其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快速路、主干路及有抗冻要求的其它道路使用的粗集料级别不应低于Ⅱ级。有抗冻(盐)要求时,I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1.0%,ⅡI级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2.0%。
清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及养护用水应清洁,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须经过化验,且硫酸盐(以三氧化硫计)含量不超过2700mg/L、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PH值不得小于4。
6.2施工注意事项
6.2.1基层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面层水泥混凝土施工。6.2.2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试验采用落度宜为10~25mm。均落度小于10mm时应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维勃时间宜为10s~30s
6.2.3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0.46.有抗冰冻要求和抗盐冻要求时应采用0.42和0.40,
6.2.4混合料的原材料按质量计的称量允许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水泥:±1%:粗集料:±2%:水:±1%。6.2.5对混合料的振捣,每一位置的持续时间,应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留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不宜过扳。用平板式扳搞器时不宜少于15s,水灰比小于0.45时不宜少于30s;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30s:当采用两种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搞器,后用平板式摄揭器扳揭。搬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有无下沉、变形或松动。
6.2.6抹面时严禁在混凝土面板上洒水、洒水泥粉。表面抹平后采用拉槽器、液动压纹器等合适工具,在混凝土表面沿横向制作纹理。拉毛或压纹深度一般为1~3mm,总说明
审核赵建伟校对刘润有有设计龚风刚图集号
05MR202
6.2.7水泥混凝土板带温施工抹面完毕后,应及时养护,6.2.8纵缝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办理,纵向缩缝或施工缝应平行于路中线。纵向缩缝应采用切缝法,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缝机切割,切割产生的粉末在其干燥前清除干净。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在浇筑邻板时对已浇筑的混凝土板的缝壁涂刷沥青,并应避免涂在拉杆上。6.2.9胀缝垂直于路面中心线,缝壁必须垂直。胀缝缝陈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下部按设计要求设置胀缝板,上部预埋木制临时嵌缝条,在面板收水抹面时轻轻提起取出,留作浇灌填缝料。
6.2.10横向缩缝与路面中心线垂直。横向缩缝应采用切缝法,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缝机切割。
6.2.11缝槽应在混凝土养生期满后及时填缝。填缝前必须清洁缝内杂物,并使用压力不小于0.5MPa的压力水和压缩空气彻底清除缝中尘土及其它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填缝材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灌缝的形状系数宜控制在2左右,灌缝深度宜为15~20mm,最浅不得小于15mm,先压入直径9~12mm的多孔泡沫塑料背衬条,再灌缝,
6.2.12在填缝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6.3面层防滑、平整度及弯拉强度要求6.3.1水泥混凝土路面工时的表面抗滑构造深度应均匀、不损坏构造边校、耐磨抗冻。抗滑构造深度应满足以下规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0.70~1.10mm城市次干路、支路:0.50~0.90mm6.3.2面层平整度可用3m直尺检测,3m直尺最大间应满足以下规定: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3mm
城市次干路、支路:≤5mm
6.3.3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采用三参数评价:平均弯拉强度合格值、最小值和统计变异系数。各级道路变拉强度合格标准规定按现行规范进行,统计变异系数应符合设计规定。6.4路面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赵建伟2校对刘润有3有|设计龚凤刚页
05MR20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