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标准(GB)】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化学指示物 第4部分:用于替代性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2 00:17:18
- GB18282.4-2009
- 现行
标准号:
GB 18282.4-2009
标准名称: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化学指示物 第4部分:用于替代性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11-15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0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 18282.4-2009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化学指示物 第4部分:用于替代性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 GB18282.4-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 11.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282.4-2009/ISO11140-4:2007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化学指示物
第4部分:用于替代性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Chemical indicators-Part 4:Class 2 indicators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Bowie and Dick.type test for detection of steam penetration(ISO11140-4:2007,IDT)
2009-1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12-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通用要求
指示物系统的构成
6性能要求
7包装和标签
8质量保证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IV
蒸汽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指示物强度的确定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颜色的可见差异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的重现性的确定
附录G(规范性附录)
附录H(规范性附录)
附录I(规范性附录)
附录J(规范性附录)
附录K(规范性附录)
附录L(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标准测试周期
通过测定相对反射密度评估衬底与有/无变化的指示物系统之间10
暴露于饱和蒸汽后颜色改变均匀性的确定...
替代指示物与BD测试之间等同性的确定采用空气注人,漏气或空气残留产生标准测试包渗透失败情况暴露于干热后指示物颜色变化的确定产品有效期的确定
测试样品的加速老化
蒸汽暴露装置和测试用蒸汽
标准测试包:
空气注人系统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前言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GB18282《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标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1部分:通则;
第3部分:用于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系统;第4部分:用手替代性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第5部分:用于BD类空气排除测试的二类指示物。本部分为GB18282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1140-4:2007《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本部分与ISO11140-4:200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一按照GB/T1.1的要求进行了一些编辑上的修改;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化学指示物
第4部分:用于替代性BD
对于本部分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若已转化为我国标准,本部分将引用的国际标准号替换为相应的国家标准号,并在第2章中注明采用关系。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L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0)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3M中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相华、黄鸿新、袁秦、卢文娟、何晓帆、王久儒、黄靖雄。目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引言
BD测试是对用于已包装的和多孔的负载灭菌的蒸汽灭菌器的性能测试。该测试用于证实灭菌器是否符合EN285,并作为国际标准ISO17665-1中的一项常规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参见EN285。BD测试的失败是影响负载均匀一致灭菌的各种可能原因的综合体现。而不能仅归结于空气残留、漏气或含有非冷凝气体,有必要调查其他可能的原因。BD测试是对多孔负载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的高真空灭菌器是否能成功排除空气的测试。成功的BD测试说明蒸汽能快速而均勾地渗透测试包。由于排除空气阶段的效率不足,在排除空气阶段有空气泄漏,或蒸汽供应中有非冷凝气体,使测试包中存在空气会导致测试失败。其他可能阻碍蒸汽渗透的因素也会影响测试结果。BD测试并不一定能证明曾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或在灭菌所需时间内保持该温度。
BD测试的测试包由以下两部分组成:a)小型标准测试负载;
b)检测蒸汽存在的化学指示物系统。BD测试1最初用粗布巾作为测试负载,EN285所述测试则使用了棉布单。替代BD测试的指示物可以使用其他材料作为测试负载,其内部所使用的化学指示物系统必须是专为这种测试负载所设计的。不同国家的许多不同测试都一直被称作BD测试,本部分中采用“BD类测试”这个术语。
GB18282的本部分详细说明了指示物系统在与其专用的测试负载共同使用时应达到的性能。测试负载内部可预装指示物系统以供一次性使用,亦可供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前需更换测试负载内部的指示物系统)。
GB18282的本部分中描述的指示物用于指示蒸汽渗透不足。指示物的性能应与GB18282.3中所描述的BD类测试指示物的性能具有等同性,但无需完全一致。等同性的含义是,在已知差别范围内对蒸汽渗透有相似的反应并能提供蒸汽渗透必要水平的保障。导致蒸汽渗透不足的原因很多,符合此要求的指示物无需指明其具体原因。1范围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
第4部分:用于替代性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
GB18282的本部分规定了二类指示物的性能要求,在针对医疗保健包装产品(如器械和多孔性负载等)灭菌用蒸汽灭菌器进行的BD类测试中,该二类指示物可供选择使用。注:BD类测试用于蒸汽灭菌器的日常检测及灭菌过程的评价。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要求的指示物结合有一种特殊材料作为测试负载。测试负载可以一次性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GB18282的本部分对测试负载未作要求,但规定了结合有专用测试负载的指示物的性能要求。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要求的指示物可用于确认蒸汽渗透不足,但无需指明其产生原因。
本部分不包含确认此指示物系统对不带负压排气过程的灭菌器是否适用的测试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828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1501摄影密度测量第3部分:光谱条件(GB/T11501—2008,ISO5-3:1995,IDT)GB/T12823.1摄影密度测量第1部分:术语、符号和表示法(GB/T12823.1—2008,ISO5-1:1984,IDT)
GB/T12823.4—2008摄影密度测量第4部分:反射密度的几何条件(ISO5-4:1995,IDT)GB/T16839.2—1997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IEC60584-2.1982,IDT)ISO187:1990纸、纸板和纸浆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大气条件监测和试样处理程序ISO2248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ISO10012-1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1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认证体系ISO11140-1:200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ISO/CIE10526:1999比色法用CIE标准施照体IEC60584-2/aml:1989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1号修改单IEC60751:1983工业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IEC60751/am1:1986工业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1号修改单EN285:2006灭菌蒸汽灭菌器大型灭菌器3术语和定义
ISO1114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18282的本部分。3.1
气团airpocket
标准测试包中残留、漏入或注人的空气的浓缩物或非冷凝气体1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3.2
腔内参考温度chamberreferencetemperature蒸汽暴露装置内部特定参考测量点测得的温度。注:参考测量点一般设在腔内的排水管或活动排水口。3.3
exposure time
暴露时间
腔内参考温度保持在灭菌温度范围内的时期。3.4
预组装包
pre-assembledpack
随时可用的指示物,其内部的指示物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已被提前装入其测试负载中。3.5
参考稳定期referencefaultperiod腔内参考温度达到设定操作温度后的30s。3.6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灭菌温度
灭菌温度范围的下限。
注:此处和下文中的“灭菌”一词并不表示在测试周期条件下一定呈灭菌状态。3.7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band灭菌温度范围
温度范围,下限为灭菌温度,上限为维持时间内负载可能经历的最高允许温度。注:温度限值通常设为整数,单位为℃。3.8
temperature depression
腔-包温差
热力学温差(绝对温标),计算公式为:腔内参考温度(C)一标准测试包内温度(C)。3.9
test equilibration time
测试平衡时间
在温度测量仪器的精度范围内,腔内参考温度达到设定的操作温度时起至标准测试包内温度达到腔内参考温度时止的时间段。
user-assembledpack
用户组装包
使用前由用户将指示物系统装人测试负载中的指示物。4:通用要求
4.1ISO11140-1的要求适用。
4.2性能测试前测试样品必须符合ISO187的要求。4.3产品是否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取决于其是否符合第6章的性能要求。4.4指示物应有足够强度,以耐受蒸汽灭菌及其后的处理。按附录A进行测试。4.5GB18282的本部分符合性测试的测试周期应包括低大气压排气周期,跨大气压排气周期和高大气压排气周期(见表1和第B.1章、第B.2章、第B.3章)。限于特定排气周期使用的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只需测试该特定排气周期即可。4.6将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记录设备连接使用,记录规定测量点的温度值。GB18282的本部分符合性测试中所用温度测量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2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温度传感器应为符合IEC60751:1983及其1986年1号修订案的A级铂电阻,或符合a)
GB/T16839.2—1997中1级允差表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运行特性不应受使用环境(如压力、蒸汽、真空)的影响;b)
温度传感器的在水中的响应时间:元90<0.5s;当处在温度已知的热源中时(灭菌温度范围内的温度,误差为士0.1C),所有温度传感器测得d)
值的差别应不超过0.5℃;
e)温度记录设备应至少可记录6个温度传感器所测的温度,采样间隔应不超过2.5s。所有数据都用手说明测试结果;
测量范围应包含0℃~150℃。最小刻度应不超过1℃,分辨率应不低于0.5℃,记录纸速度应不低于15mm/min。仪器显示和记录的各数据之差应不超过0.1℃;在20℃土3℃的环境温度下测试时,0℃~150℃间温度记录设备的误差(不包括温度传感器g)
的误差)限值应不超过0.25%。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附加误差应不超过0.04%;h)
用可溯源至国家标准(或基准)的工作标准(或参考标准)进行校准。仪器应有有效的检测证书。
5指示物系统的构成
5.1指示剂分散于底上的指示物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指示剂应覆盖不少于30%的衬底表面,相邻指示剂区域间的距离不超过20mm。指示剂的分a)
布应能清晰地显示颜色变化;
自力观察,衬底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指示物系统的衬底与制造商规定的有变化(或无变化)指示物中的指示剂应有不少于0.3的相对反射密度差异。
按附录C进行测试。
5.2当指示物系统根据指示剂的移动来显示变化时,指示剂使用前后的分布模式应能清楚说明结果。5.3若指示物系统用于用户组装包,处理前和处理后用户应均可使用持久性墨水在其上进行标记,且处理前的标记处理后应保持清晰。5.4如制造商提供的是已预装入测试负载内的指示物系统,若条件允许,处理后应可在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上进行标记。
6性能要求
6.1与制造商规定的测试负载一同进行测试时,以下三种情况指示物应显示符合51c)、均匀一致的颜色变化(温度误差为+1.5,时间误差为士5s):134C饱和蒸汽中暴露3.5min
—121饱和蒸汽中暴露15min;
制造商规定的其他温度饱和蒸汽中暴露相应的时间。用蒸汽暴露装置按附录D进行测试。蒸汽暴露装置应按附录B的标准测试周期操作,见表1。限于特定排气周期的指示物应仅使用特定周期测试(见IS011140-1:2005的5.7)。灭菌温度范围广的指示物,如同时可用于121℃操作周期和134℃操作周期的指示物,测试时两种温度下指示物的颜色变化深浅或色饱和度可能有所不同。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可认为其符合要求:a)其他性能均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的要求;b)使用说明上有颜色变化性质的清楚规定(见IS011140-1:2005的5.8)。6.2暴露在已证实会产生渗透失败情况的测试周期时,指示物应不显示颜色变化,或显示不完全、不均勾的颜色变化。无论用何种方法来实现渗透失败(例如空气残留、空气泄漏或空气注人),暴露于该条件3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时,指示物应能显示渗透失败。能产生渗透失败情况的测试周期见表1。腔内参考温度和维持时间应包括134℃下3.5min,121℃下15min,或制造商规定的其他温度及相应的维持时间(温度误差为+1.5℃,时间误差为±5s)。
按附录E进行测试。
按附录F确定渗透失败情况的重现性。表1
测试周期一览表
附录B的标准测试周期
测试条件
渗透成功周期(见6.1)
渗透失败周期(见6.2)
渗透失败周期(见6.2)
渗透失败周期(见6.2)-
V需要测试。
X=无需测试。
改变排气阶段
引人泄漏
空气注人
低大气压脉动
跨大气压脉动
高大气压脉动
6.3暴露在140℃土2℃干热下不少于30min后,指示物系统应无可辨别的颜色变化。某些指示物的指示物系统暴露于干热下会显示轻微的颜色变化。若变化轻微,或变化的程度与暴露于符合6.1要求的蒸汽时的变化程度明显不同且在制造商规定的限度内,则也可认为其符合要求。按附录G进行测试。
6.4限于121℃灭菌的指示物,如果不能耐受加热至140℃,则应将其暴露于干热130℃土2℃不少于45min进行测试。
按附录G进行测试。
6.5在操作过程中,以目力检查,用于重复性使用用户组装包的指示物系统应无指示剂移至测试负载材料上。在使用过程中,预组装包和用于一次性使用用户组装包的指示物系统中的指示剂在测试负载上的转移程度不能损害产品的使用。按6.1和附录D进行测试后以目力检查。6.6在制造商规定的有效期内,指示物应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的要求。老化时指示物出现的任何改变(如果有),显示的变化程度应与暴露于饱和蒸汽(见6.1)时显示的变化程度不同,并能使指示物系统失活以阻止其进一步发生变化,或对照6.1和6.2的要求不影响指示物系统的性能。
按附录H进行测试,或按附录I加速老化后再进行测试。7包装和标签
7.1每个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应标有:a)产品适用的灭菌温度;
b)可溯源生产过程的独特编码;c)规定贮存条件下的有效期;
d)图1概括的全部内容(至少)。每个标题附近应有不小于5mm×20mm的空白,以供用户使用时填写需要的内容。若指示物系统的大小不能满足填写要求,则每个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应提供一种保留相关内容永久记录的方法(需印有如图1所列内容),用不褪色的墨水书写。4
周期号
设备编号
监控员
注:这只是建议格式,也可采用其他格式和(或)文字。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场所
操作员
图1每个指示物上应给出或附有的规定记录内容7.2对于组装好的指示物,如已装人测试负载中的指示物系统,测试负载外部应标明产品适用的灭菌温度、制造商名称、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此外,应提供识别单个特定指示物的方法,或在测试负载外部提供操作员书写被测设备编号和目期的位置。若制造商提供限于特定灭菌周期的类似产品,则应有一种识别标志,能指引用户从产品使用说明中确定产品的使用限制。这种识别标志应标在指示物和指示物系统上,若用户使用前不可见,还应标示于测试负载外部。
7.3运输包装应便于产品迁移。在制造商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下,包装应能保证有效期内指示物的性能不受影响。
制造商应保留相关证明文件。
7.4每个包装外应标有产品适用的灭菌温度。7.5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见IS011140-1:2005的5.8)应包括指示物的详细使用说明以确保正确指示测试结果。
7.6若购买者需要,制造商应为每批供应产品提供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要求的证明。8质量保证
8.1质量保证体系应能保证产品符合第6章的性能要求。8.2应妥为保留记录以确保必要时召回问题批次的产品。8.3生产和销售记录应保留5a或产品声明有效期的2倍(二者中取其长者)。符合记录保留要求的示例见GB/T19001—2000[6]。
GB18282.4—2009/ISO11140-4:2007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蒸汽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指示物强度的确定A1仪器
蒸汽暴露装置,见附录J。
A.2步骤
A.2.1在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规定的适用灭菌温度下,将指示物暴露于3个连续测试周期,按第B.1章和第B.2章(见4.5)规定的标准测试周期测试。对于仅用于一种排气阶段的指示物,只测试相应的测试周期即可。在脉动排气阶段和干燥阶段,抽真空的压力变化率不得低于400kPa/min。压力变化率按下式确定(见图A.1):p3=0.125(7p1+p2)
pA=0.5(pI+p2)
Ap/△t =(p3 —p,)/(t4 — tg)式中:
最后一次空气脉动排气及操作阶段中的最大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pt
最后一次空气脉动排气(蒸汽进人腔内达到必要的操作压力以使腔内参考温度达到灭菌温度之前)及干燥阶段中的最小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通过式(A.1)计算所得的压力,单位为千帕(kPa);通过式(A.2)计算所得的压力,单位为千帕(kPa);p
ts对应于ps的时间,单位为分(min);t——对应于p4的时间,单位为分(min);Ap/△t压力变化率,单位为千帕每分(kPa/min)。A2.2将预组装的或用户组装的指示物从蒸汽暴露装置中取出,检查指示物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损坏(如封口打开或变形),并记录结果A,2.3若指示物仍保持完整,则按照ISO2248进行从1m高处至一坚硬水平表面的跌落试验,并记录结果。
注,水泥或水磨石表面适用。
A.2.4从3个不同批次产品中各抽取3件样品进行测试。可同时对9个样品进行测试。A2.5若能证实跌落试验中的损坏不影响指示物使用过程中的性能,不视为跌落试验失败。对于重复性使用的测试负载,若能证实跌落试验后的损坏不影响负载的再次使用,也不视为跌落试验失败。prkPa4
压力变化率的确定
B.1周期1:低大气压脉动排气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标准测试周期
低大气压脉动排气标准测试周期应由以下步骤组成:腔内抽真空至5.0kPa;
蒸汽进入至压力达到97.0kPa;
重复a)和b)三次;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如果使用空气注人,应在蒸汽进人至暴露时间过程中压力达到75kPa~105kPa时进行并完成(如图B.1箭头所示);
蒸汽进入至达到设定的操作压力(蒸汽进人阶段的具体要求见第B.4章);暴露时间;
抽真空至5.0kPa;
连通大气。
各压力点实际达到的压力应按照蒸汽暴露装置的充差确定(见附录J)。p/kPa
设定操作压力(kPa):
空气注人。
图B.1标准测试周期-
一低大气压排气
2周期2:跨大气压脉动排气
跨大气压脉动排气标准测试周期应由以下步骤组成:a)腔内抽真空至5.0kPa;
蒸汽进人至压力达到150kPa;
腔内抽真空至50kPa;
重复b)和c)三次,
蒸汽进人至压力达到设定操作压力以下10.0kPa;腔内抽真空至110kPa~120kPa
重复e)和f)一次;
蒸汽进人达到设定的操作压力(蒸汽进人阶段的具体要求见第B.4章);暴露时间;
抽真空至5.0kPa;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k)连通大气
各压力点实际达到的压力应按照蒸汽暴露装置的允差确定(见附录J)。p/kPa
设定操作压力(kPa);
设定操作压力以下10kPa。
图B.2标准测试周期-
B.3周期3:高大气压脉动排气
高大气压脉动排气标准测试周期应由以下步骤组成:a)
腔内抽真空至5.0kPa;
蒸汽进入至压力达到95kPa;
腔内抽真空至5.0kPa;
重复b)和c);
蒸汽进入至设定操作压力以下20.0kPa;腔内抽真空至105kPa~120kPa;
再重复e)和f)两次;
一跨大气压排气
如果使用空气注人,应在蒸汽进人至暴露时间过程中压力达到120kPa~130kPa时注人空气(如图B.3所示);
蒸汽进人达到设定操作压力(蒸汽进人阶段的具体要求见第B.4章);暴露时间;
抽真空至5.0kPa;
连通大气。
设定探作压力(kPa);
设定操作压力以下20kPa
一空气注人。
图B.3标准测试周期——高大气压排气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282.4-2009/ISO11140-4:2007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化学指示物
第4部分:用于替代性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Chemical indicators-Part 4:Class 2 indicators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Bowie and Dick.type test for detection of steam penetration(ISO11140-4:2007,IDT)
2009-1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12-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通用要求
指示物系统的构成
6性能要求
7包装和标签
8质量保证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IV
蒸汽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指示物强度的确定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颜色的可见差异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的重现性的确定
附录G(规范性附录)
附录H(规范性附录)
附录I(规范性附录)
附录J(规范性附录)
附录K(规范性附录)
附录L(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标准测试周期
通过测定相对反射密度评估衬底与有/无变化的指示物系统之间10
暴露于饱和蒸汽后颜色改变均匀性的确定...
替代指示物与BD测试之间等同性的确定采用空气注人,漏气或空气残留产生标准测试包渗透失败情况暴露于干热后指示物颜色变化的确定产品有效期的确定
测试样品的加速老化
蒸汽暴露装置和测试用蒸汽
标准测试包:
空气注人系统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前言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GB18282《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标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1部分:通则;
第3部分:用于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系统;第4部分:用手替代性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第5部分:用于BD类空气排除测试的二类指示物。本部分为GB18282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1140-4:2007《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本部分与ISO11140-4:200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一按照GB/T1.1的要求进行了一些编辑上的修改;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化学指示物
第4部分:用于替代性BD
对于本部分中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若已转化为我国标准,本部分将引用的国际标准号替换为相应的国家标准号,并在第2章中注明采用关系。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L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0)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3M中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相华、黄鸿新、袁秦、卢文娟、何晓帆、王久儒、黄靖雄。目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引言
BD测试是对用于已包装的和多孔的负载灭菌的蒸汽灭菌器的性能测试。该测试用于证实灭菌器是否符合EN285,并作为国际标准ISO17665-1中的一项常规性能测试。测试方法参见EN285。BD测试的失败是影响负载均匀一致灭菌的各种可能原因的综合体现。而不能仅归结于空气残留、漏气或含有非冷凝气体,有必要调查其他可能的原因。BD测试是对多孔负载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的高真空灭菌器是否能成功排除空气的测试。成功的BD测试说明蒸汽能快速而均勾地渗透测试包。由于排除空气阶段的效率不足,在排除空气阶段有空气泄漏,或蒸汽供应中有非冷凝气体,使测试包中存在空气会导致测试失败。其他可能阻碍蒸汽渗透的因素也会影响测试结果。BD测试并不一定能证明曾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或在灭菌所需时间内保持该温度。
BD测试的测试包由以下两部分组成:a)小型标准测试负载;
b)检测蒸汽存在的化学指示物系统。BD测试1最初用粗布巾作为测试负载,EN285所述测试则使用了棉布单。替代BD测试的指示物可以使用其他材料作为测试负载,其内部所使用的化学指示物系统必须是专为这种测试负载所设计的。不同国家的许多不同测试都一直被称作BD测试,本部分中采用“BD类测试”这个术语。
GB18282的本部分详细说明了指示物系统在与其专用的测试负载共同使用时应达到的性能。测试负载内部可预装指示物系统以供一次性使用,亦可供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前需更换测试负载内部的指示物系统)。
GB18282的本部分中描述的指示物用于指示蒸汽渗透不足。指示物的性能应与GB18282.3中所描述的BD类测试指示物的性能具有等同性,但无需完全一致。等同性的含义是,在已知差别范围内对蒸汽渗透有相似的反应并能提供蒸汽渗透必要水平的保障。导致蒸汽渗透不足的原因很多,符合此要求的指示物无需指明其具体原因。1范围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
第4部分:用于替代性BD类蒸汽渗透测试的二类指示物
GB18282的本部分规定了二类指示物的性能要求,在针对医疗保健包装产品(如器械和多孔性负载等)灭菌用蒸汽灭菌器进行的BD类测试中,该二类指示物可供选择使用。注:BD类测试用于蒸汽灭菌器的日常检测及灭菌过程的评价。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要求的指示物结合有一种特殊材料作为测试负载。测试负载可以一次性使用,也可以重复使用。GB18282的本部分对测试负载未作要求,但规定了结合有专用测试负载的指示物的性能要求。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要求的指示物可用于确认蒸汽渗透不足,但无需指明其产生原因。
本部分不包含确认此指示物系统对不带负压排气过程的灭菌器是否适用的测试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828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1501摄影密度测量第3部分:光谱条件(GB/T11501—2008,ISO5-3:1995,IDT)GB/T12823.1摄影密度测量第1部分:术语、符号和表示法(GB/T12823.1—2008,ISO5-1:1984,IDT)
GB/T12823.4—2008摄影密度测量第4部分:反射密度的几何条件(ISO5-4:1995,IDT)GB/T16839.2—1997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IEC60584-2.1982,IDT)ISO187:1990纸、纸板和纸浆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大气条件监测和试样处理程序ISO2248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ISO10012-1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1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认证体系ISO11140-1:2005医疗保健产品灭菌化学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ISO/CIE10526:1999比色法用CIE标准施照体IEC60584-2/aml:1989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1号修改单IEC60751:1983工业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IEC60751/am1:1986工业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1号修改单EN285:2006灭菌蒸汽灭菌器大型灭菌器3术语和定义
ISO1114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18282的本部分。3.1
气团airpocket
标准测试包中残留、漏入或注人的空气的浓缩物或非冷凝气体1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3.2
腔内参考温度chamberreferencetemperature蒸汽暴露装置内部特定参考测量点测得的温度。注:参考测量点一般设在腔内的排水管或活动排水口。3.3
exposure time
暴露时间
腔内参考温度保持在灭菌温度范围内的时期。3.4
预组装包
pre-assembledpack
随时可用的指示物,其内部的指示物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已被提前装入其测试负载中。3.5
参考稳定期referencefaultperiod腔内参考温度达到设定操作温度后的30s。3.6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灭菌温度
灭菌温度范围的下限。
注:此处和下文中的“灭菌”一词并不表示在测试周期条件下一定呈灭菌状态。3.7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band灭菌温度范围
温度范围,下限为灭菌温度,上限为维持时间内负载可能经历的最高允许温度。注:温度限值通常设为整数,单位为℃。3.8
temperature depression
腔-包温差
热力学温差(绝对温标),计算公式为:腔内参考温度(C)一标准测试包内温度(C)。3.9
test equilibration time
测试平衡时间
在温度测量仪器的精度范围内,腔内参考温度达到设定的操作温度时起至标准测试包内温度达到腔内参考温度时止的时间段。
user-assembledpack
用户组装包
使用前由用户将指示物系统装人测试负载中的指示物。4:通用要求
4.1ISO11140-1的要求适用。
4.2性能测试前测试样品必须符合ISO187的要求。4.3产品是否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取决于其是否符合第6章的性能要求。4.4指示物应有足够强度,以耐受蒸汽灭菌及其后的处理。按附录A进行测试。4.5GB18282的本部分符合性测试的测试周期应包括低大气压排气周期,跨大气压排气周期和高大气压排气周期(见表1和第B.1章、第B.2章、第B.3章)。限于特定排气周期使用的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只需测试该特定排气周期即可。4.6将温度传感器和温度记录设备连接使用,记录规定测量点的温度值。GB18282的本部分符合性测试中所用温度测量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2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温度传感器应为符合IEC60751:1983及其1986年1号修订案的A级铂电阻,或符合a)
GB/T16839.2—1997中1级允差表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运行特性不应受使用环境(如压力、蒸汽、真空)的影响;b)
温度传感器的在水中的响应时间:元90<0.5s;当处在温度已知的热源中时(灭菌温度范围内的温度,误差为士0.1C),所有温度传感器测得d)
值的差别应不超过0.5℃;
e)温度记录设备应至少可记录6个温度传感器所测的温度,采样间隔应不超过2.5s。所有数据都用手说明测试结果;
测量范围应包含0℃~150℃。最小刻度应不超过1℃,分辨率应不低于0.5℃,记录纸速度应不低于15mm/min。仪器显示和记录的各数据之差应不超过0.1℃;在20℃土3℃的环境温度下测试时,0℃~150℃间温度记录设备的误差(不包括温度传感器g)
的误差)限值应不超过0.25%。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附加误差应不超过0.04%;h)
用可溯源至国家标准(或基准)的工作标准(或参考标准)进行校准。仪器应有有效的检测证书。
5指示物系统的构成
5.1指示剂分散于底上的指示物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指示剂应覆盖不少于30%的衬底表面,相邻指示剂区域间的距离不超过20mm。指示剂的分a)
布应能清晰地显示颜色变化;
自力观察,衬底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指示物系统的衬底与制造商规定的有变化(或无变化)指示物中的指示剂应有不少于0.3的相对反射密度差异。
按附录C进行测试。
5.2当指示物系统根据指示剂的移动来显示变化时,指示剂使用前后的分布模式应能清楚说明结果。5.3若指示物系统用于用户组装包,处理前和处理后用户应均可使用持久性墨水在其上进行标记,且处理前的标记处理后应保持清晰。5.4如制造商提供的是已预装入测试负载内的指示物系统,若条件允许,处理后应可在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上进行标记。
6性能要求
6.1与制造商规定的测试负载一同进行测试时,以下三种情况指示物应显示符合51c)、均匀一致的颜色变化(温度误差为+1.5,时间误差为士5s):134C饱和蒸汽中暴露3.5min
—121饱和蒸汽中暴露15min;
制造商规定的其他温度饱和蒸汽中暴露相应的时间。用蒸汽暴露装置按附录D进行测试。蒸汽暴露装置应按附录B的标准测试周期操作,见表1。限于特定排气周期的指示物应仅使用特定周期测试(见IS011140-1:2005的5.7)。灭菌温度范围广的指示物,如同时可用于121℃操作周期和134℃操作周期的指示物,测试时两种温度下指示物的颜色变化深浅或色饱和度可能有所不同。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则可认为其符合要求:a)其他性能均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的要求;b)使用说明上有颜色变化性质的清楚规定(见IS011140-1:2005的5.8)。6.2暴露在已证实会产生渗透失败情况的测试周期时,指示物应不显示颜色变化,或显示不完全、不均勾的颜色变化。无论用何种方法来实现渗透失败(例如空气残留、空气泄漏或空气注人),暴露于该条件3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时,指示物应能显示渗透失败。能产生渗透失败情况的测试周期见表1。腔内参考温度和维持时间应包括134℃下3.5min,121℃下15min,或制造商规定的其他温度及相应的维持时间(温度误差为+1.5℃,时间误差为±5s)。
按附录E进行测试。
按附录F确定渗透失败情况的重现性。表1
测试周期一览表
附录B的标准测试周期
测试条件
渗透成功周期(见6.1)
渗透失败周期(见6.2)
渗透失败周期(见6.2)
渗透失败周期(见6.2)-
V需要测试。
X=无需测试。
改变排气阶段
引人泄漏
空气注人
低大气压脉动
跨大气压脉动
高大气压脉动
6.3暴露在140℃土2℃干热下不少于30min后,指示物系统应无可辨别的颜色变化。某些指示物的指示物系统暴露于干热下会显示轻微的颜色变化。若变化轻微,或变化的程度与暴露于符合6.1要求的蒸汽时的变化程度明显不同且在制造商规定的限度内,则也可认为其符合要求。按附录G进行测试。
6.4限于121℃灭菌的指示物,如果不能耐受加热至140℃,则应将其暴露于干热130℃土2℃不少于45min进行测试。
按附录G进行测试。
6.5在操作过程中,以目力检查,用于重复性使用用户组装包的指示物系统应无指示剂移至测试负载材料上。在使用过程中,预组装包和用于一次性使用用户组装包的指示物系统中的指示剂在测试负载上的转移程度不能损害产品的使用。按6.1和附录D进行测试后以目力检查。6.6在制造商规定的有效期内,指示物应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的要求。老化时指示物出现的任何改变(如果有),显示的变化程度应与暴露于饱和蒸汽(见6.1)时显示的变化程度不同,并能使指示物系统失活以阻止其进一步发生变化,或对照6.1和6.2的要求不影响指示物系统的性能。
按附录H进行测试,或按附录I加速老化后再进行测试。7包装和标签
7.1每个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应标有:a)产品适用的灭菌温度;
b)可溯源生产过程的独特编码;c)规定贮存条件下的有效期;
d)图1概括的全部内容(至少)。每个标题附近应有不小于5mm×20mm的空白,以供用户使用时填写需要的内容。若指示物系统的大小不能满足填写要求,则每个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应提供一种保留相关内容永久记录的方法(需印有如图1所列内容),用不褪色的墨水书写。4
周期号
设备编号
监控员
注:这只是建议格式,也可采用其他格式和(或)文字。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场所
操作员
图1每个指示物上应给出或附有的规定记录内容7.2对于组装好的指示物,如已装人测试负载中的指示物系统,测试负载外部应标明产品适用的灭菌温度、制造商名称、生产批号和生产日期。此外,应提供识别单个特定指示物的方法,或在测试负载外部提供操作员书写被测设备编号和目期的位置。若制造商提供限于特定灭菌周期的类似产品,则应有一种识别标志,能指引用户从产品使用说明中确定产品的使用限制。这种识别标志应标在指示物和指示物系统上,若用户使用前不可见,还应标示于测试负载外部。
7.3运输包装应便于产品迁移。在制造商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下,包装应能保证有效期内指示物的性能不受影响。
制造商应保留相关证明文件。
7.4每个包装外应标有产品适用的灭菌温度。7.5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见IS011140-1:2005的5.8)应包括指示物的详细使用说明以确保正确指示测试结果。
7.6若购买者需要,制造商应为每批供应产品提供符合GB18282的本部分要求的证明。8质量保证
8.1质量保证体系应能保证产品符合第6章的性能要求。8.2应妥为保留记录以确保必要时召回问题批次的产品。8.3生产和销售记录应保留5a或产品声明有效期的2倍(二者中取其长者)。符合记录保留要求的示例见GB/T19001—2000[6]。
GB18282.4—2009/ISO11140-4:2007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蒸汽灭菌过程中和灭菌后指示物强度的确定A1仪器
蒸汽暴露装置,见附录J。
A.2步骤
A.2.1在指示物或指示物系统规定的适用灭菌温度下,将指示物暴露于3个连续测试周期,按第B.1章和第B.2章(见4.5)规定的标准测试周期测试。对于仅用于一种排气阶段的指示物,只测试相应的测试周期即可。在脉动排气阶段和干燥阶段,抽真空的压力变化率不得低于400kPa/min。压力变化率按下式确定(见图A.1):p3=0.125(7p1+p2)
pA=0.5(pI+p2)
Ap/△t =(p3 —p,)/(t4 — tg)式中:
最后一次空气脉动排气及操作阶段中的最大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pt
最后一次空气脉动排气(蒸汽进人腔内达到必要的操作压力以使腔内参考温度达到灭菌温度之前)及干燥阶段中的最小绝对压力,单位为千帕(kPa);通过式(A.1)计算所得的压力,单位为千帕(kPa);通过式(A.2)计算所得的压力,单位为千帕(kPa);p
ts对应于ps的时间,单位为分(min);t——对应于p4的时间,单位为分(min);Ap/△t压力变化率,单位为千帕每分(kPa/min)。A2.2将预组装的或用户组装的指示物从蒸汽暴露装置中取出,检查指示物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损坏(如封口打开或变形),并记录结果A,2.3若指示物仍保持完整,则按照ISO2248进行从1m高处至一坚硬水平表面的跌落试验,并记录结果。
注,水泥或水磨石表面适用。
A.2.4从3个不同批次产品中各抽取3件样品进行测试。可同时对9个样品进行测试。A2.5若能证实跌落试验中的损坏不影响指示物使用过程中的性能,不视为跌落试验失败。对于重复性使用的测试负载,若能证实跌落试验后的损坏不影响负载的再次使用,也不视为跌落试验失败。prkPa4
压力变化率的确定
B.1周期1:低大气压脉动排气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标准测试周期
低大气压脉动排气标准测试周期应由以下步骤组成:腔内抽真空至5.0kPa;
蒸汽进入至压力达到97.0kPa;
重复a)和b)三次;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如果使用空气注人,应在蒸汽进人至暴露时间过程中压力达到75kPa~105kPa时进行并完成(如图B.1箭头所示);
蒸汽进入至达到设定的操作压力(蒸汽进人阶段的具体要求见第B.4章);暴露时间;
抽真空至5.0kPa;
连通大气。
各压力点实际达到的压力应按照蒸汽暴露装置的充差确定(见附录J)。p/kPa
设定操作压力(kPa):
空气注人。
图B.1标准测试周期-
一低大气压排气
2周期2:跨大气压脉动排气
跨大气压脉动排气标准测试周期应由以下步骤组成:a)腔内抽真空至5.0kPa;
蒸汽进人至压力达到150kPa;
腔内抽真空至50kPa;
重复b)和c)三次,
蒸汽进人至压力达到设定操作压力以下10.0kPa;腔内抽真空至110kPa~120kPa
重复e)和f)一次;
蒸汽进人达到设定的操作压力(蒸汽进人阶段的具体要求见第B.4章);暴露时间;
抽真空至5.0kPa;
GB18282.4—2009/IS011140-4:2007k)连通大气
各压力点实际达到的压力应按照蒸汽暴露装置的允差确定(见附录J)。p/kPa
设定操作压力(kPa);
设定操作压力以下10kPa。
图B.2标准测试周期-
B.3周期3:高大气压脉动排气
高大气压脉动排气标准测试周期应由以下步骤组成:a)
腔内抽真空至5.0kPa;
蒸汽进入至压力达到95kPa;
腔内抽真空至5.0kPa;
重复b)和c);
蒸汽进入至设定操作压力以下20.0kPa;腔内抽真空至105kPa~120kPa;
再重复e)和f)两次;
一跨大气压排气
如果使用空气注人,应在蒸汽进人至暴露时间过程中压力达到120kPa~130kPa时注人空气(如图B.3所示);
蒸汽进人达到设定操作压力(蒸汽进人阶段的具体要求见第B.4章);暴露时间;
抽真空至5.0kPa;
连通大气。
设定探作压力(kPa);
设定操作压力以下20kPa
一空气注人。
图B.3标准测试周期——高大气压排气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379-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基于XML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规范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