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5666-1995 豆类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GB)】 豆类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8 16:40:52
- GB/T15666-1995
- 现行
标准号:
GB/T 15666-1995
标准名称:
豆类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5-08-18 -
实施日期:
1996-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2.85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豆类籽粒质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收获后脱壳未经加工而准备作为人类食用或动物饲料的豆类籽粒的试验方法。 GB/T 15666-1995 豆类试验方法 GB/T15666-1995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类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the pulses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605:1977《豆类试验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豆类籽粒质量的测定方法。GB/T 15666—1995
本标准适用于收获后脱壳未经加工而准备作为人类食用或动物饲料的豆类籽粒的试验方法。2引用标准
GB15665豆类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3试样的制备
3.1试样的抽取和制备
抽取有代表性的试验样品,充分混合后,用四分法缩分至4kg(视豆类籽粒大小和测试工作量可适当增减)。
3.2送检试样的制备
将试样用四分法按照测试需要分成若干试验组,每组试样200~250g,对籽粒较大的品种,视需要增加其样量不少于300g,贴上标签,填写检验单,送往试验地点。4杂质的测定
将制备试样(3.2)中的有机杂质、无机杂质、不完善籽粒分别按豆类籽粒的大小选择适当孔径的筛子或用手工将其分离称重。当豆类籽粒中杂质含量很少的试样有必要增加其样量时,则不应少于300g。4.1有机杂质
本组包括籽粒表皮、秸杆、豆荚、豆叶以及其他籽粒和杂草种子。4.2无机杂质
本组包括土块、砂粒、灰尘、石块等。4.3不完善籽粒
本组包括破碎、损伤、被虫害的籽粒,皱缩的、未成熟的和出芽的籽粒,腐烂、发霉、有病害和变种的籽粒。
4.4结果的表示方法
对每组(4.1至4.3)含量以重量计占试样中的百分率。若计算总杂质,则在试样中将4.1至4.3的总含量以重量计占试样中的百分率。5 千粒重的测定
从自然干燥的试样中,随意取1000粒完整的籽粒并称重,重复二次,取两次测试的算术平均值作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8-18批准466
1996-06-01实施
为结果。
6异味试验
GB/T15666—1995
6.1本测定应在取样后尽快进行,可在试样的原始状态或磨碎的样品上测试。正常豆类具有豆腥气味,随着温度的升高豆气味加浓。
6.2摊开试样并其味。如嗅到不强烈异味,则重新密封试样容器,24h后再重新嗅其味,分辨有无异味。试样也可以在研磨时嗅其味。如果在进行了上述操作之后,未膜到异味,取3~~5g磨碎的样品于容量为50~100mL的烧瓶中,将开口的烧瓶小心地在火焰上移动,或在水浴中摇动以加热样品至不超过60℃,其味。7虫害试验
7.1可见昆虫侵害的检验
目測试样中是否有飞蛾、活虫、虫卵等,籽粒是否有受到昆虫的被害状。称取一定量的试样,分散在40℃带盖子的盘子里,立即将盖子盖严,以防止昆虫逃逸。20min后打开盖子,观察有无活的昆虫。用刀切剥籽粒检查活的、死的成虫、幼虫和虫茧的头数及其所属虫种。计算被侵害的百分率。
7.2在豌豆和菜豆上被豆象为害籽粒的漂浮检验7.2.1氯化钠溶液配制
将400~500g氟化钠溶解在1000mL的水中,为便于溶解可使用温水。冷却后,用纱布将溶液过滤。
7.2.2操作步骤
随机抽取500粒试样放入盛有氯化钠溶液(7.2.1)的容器中,充分混合内容物。完好的籽粒下沉,侵害过的籽粒则漂浮到表面,将其取出并将豆象侵害过的籽粒计数,用刀子切开籽粒,检查并记载籽粒内含有幼虫、蛹、成虫的数量,计算被侵害的百分率。7.3在豌豆和菜豆上被豆象为害籽粒的化学检验7.3.11%碘溶液配制
称取10g碘化钾和5g碘于烧杯中,加水轻摇至完全溶解,并稀释至500mL。7.3.2操作步骤
随机抽取500粒籽粒放在筛子上,将筛子浸入碘溶液(7.3.1)中,取出,再将筛子连同种子漫入0.5%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取出,用冷水淋洗种子20s。籽粒被豆象侵害的部位卿被染成黑色的圆形斑点。为避免褪色要尽快进行检验,计数有黑色斑点或色斑籽粒的总数,计算被侵害的百分率。8品种和变种的检验
对豆类籽粒的检验,可以用形态学的、化学和物理学的方法测定品种和变种。8.1形态学方法
各种豆类的品种籽粒具有其固有的色泽和种脐,并有一一定的形状和大小。其他品种籽粒则异。如食用收获的豌豆的颜色通常是浅黄色或绿色,它的种脐在多数情况下带有浅的色调,杂种的籽粒表皮是灰色,或显示紫色斑点或棕色花纹,种脐是棕色或黑色。又如巢菜小扁豆具有相当厚的种子边缘,种脐较深且比小扁豆大,小扁豆的种子有较薄的边缘并在边缘上呈较深的颜色。8.2化学方法
不同品种籽粒(豌豆、菜豆、绿豆、红豆)在水中浸泡3h,膨胀后,将籽粒倒入5%氢氧化钠溶液中,5~10min后,豌豆种脐不变色,杂种种脐有明显的变化(呈棕色或黑色)。8.3紫外灯法
GB/T15666--1995
不同的品种在紫外灯(波长254nm或366nm)照射下,具有自已的色调,例如豌豆籽粒在紫外光照射下呈蓝色或粉红色荧光,微带紫的色调;杂种籽粒呈棕色色调;小扁豆去掉籽粒表皮,呈带有绿色的灰色荧光,而巢菜小扁豆则呈桃红色的荧光。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素云、崔淑文、李玉芳。46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类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the pulses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605:1977《豆类试验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豆类籽粒质量的测定方法。GB/T 15666—1995
本标准适用于收获后脱壳未经加工而准备作为人类食用或动物饲料的豆类籽粒的试验方法。2引用标准
GB15665豆类配糖氢氰酸含量的测定3试样的制备
3.1试样的抽取和制备
抽取有代表性的试验样品,充分混合后,用四分法缩分至4kg(视豆类籽粒大小和测试工作量可适当增减)。
3.2送检试样的制备
将试样用四分法按照测试需要分成若干试验组,每组试样200~250g,对籽粒较大的品种,视需要增加其样量不少于300g,贴上标签,填写检验单,送往试验地点。4杂质的测定
将制备试样(3.2)中的有机杂质、无机杂质、不完善籽粒分别按豆类籽粒的大小选择适当孔径的筛子或用手工将其分离称重。当豆类籽粒中杂质含量很少的试样有必要增加其样量时,则不应少于300g。4.1有机杂质
本组包括籽粒表皮、秸杆、豆荚、豆叶以及其他籽粒和杂草种子。4.2无机杂质
本组包括土块、砂粒、灰尘、石块等。4.3不完善籽粒
本组包括破碎、损伤、被虫害的籽粒,皱缩的、未成熟的和出芽的籽粒,腐烂、发霉、有病害和变种的籽粒。
4.4结果的表示方法
对每组(4.1至4.3)含量以重量计占试样中的百分率。若计算总杂质,则在试样中将4.1至4.3的总含量以重量计占试样中的百分率。5 千粒重的测定
从自然干燥的试样中,随意取1000粒完整的籽粒并称重,重复二次,取两次测试的算术平均值作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8-18批准466
1996-06-01实施
为结果。
6异味试验
GB/T15666—1995
6.1本测定应在取样后尽快进行,可在试样的原始状态或磨碎的样品上测试。正常豆类具有豆腥气味,随着温度的升高豆气味加浓。
6.2摊开试样并其味。如嗅到不强烈异味,则重新密封试样容器,24h后再重新嗅其味,分辨有无异味。试样也可以在研磨时嗅其味。如果在进行了上述操作之后,未膜到异味,取3~~5g磨碎的样品于容量为50~100mL的烧瓶中,将开口的烧瓶小心地在火焰上移动,或在水浴中摇动以加热样品至不超过60℃,其味。7虫害试验
7.1可见昆虫侵害的检验
目測试样中是否有飞蛾、活虫、虫卵等,籽粒是否有受到昆虫的被害状。称取一定量的试样,分散在40℃带盖子的盘子里,立即将盖子盖严,以防止昆虫逃逸。20min后打开盖子,观察有无活的昆虫。用刀切剥籽粒检查活的、死的成虫、幼虫和虫茧的头数及其所属虫种。计算被侵害的百分率。
7.2在豌豆和菜豆上被豆象为害籽粒的漂浮检验7.2.1氯化钠溶液配制
将400~500g氟化钠溶解在1000mL的水中,为便于溶解可使用温水。冷却后,用纱布将溶液过滤。
7.2.2操作步骤
随机抽取500粒试样放入盛有氯化钠溶液(7.2.1)的容器中,充分混合内容物。完好的籽粒下沉,侵害过的籽粒则漂浮到表面,将其取出并将豆象侵害过的籽粒计数,用刀子切开籽粒,检查并记载籽粒内含有幼虫、蛹、成虫的数量,计算被侵害的百分率。7.3在豌豆和菜豆上被豆象为害籽粒的化学检验7.3.11%碘溶液配制
称取10g碘化钾和5g碘于烧杯中,加水轻摇至完全溶解,并稀释至500mL。7.3.2操作步骤
随机抽取500粒籽粒放在筛子上,将筛子浸入碘溶液(7.3.1)中,取出,再将筛子连同种子漫入0.5%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取出,用冷水淋洗种子20s。籽粒被豆象侵害的部位卿被染成黑色的圆形斑点。为避免褪色要尽快进行检验,计数有黑色斑点或色斑籽粒的总数,计算被侵害的百分率。8品种和变种的检验
对豆类籽粒的检验,可以用形态学的、化学和物理学的方法测定品种和变种。8.1形态学方法
各种豆类的品种籽粒具有其固有的色泽和种脐,并有一一定的形状和大小。其他品种籽粒则异。如食用收获的豌豆的颜色通常是浅黄色或绿色,它的种脐在多数情况下带有浅的色调,杂种的籽粒表皮是灰色,或显示紫色斑点或棕色花纹,种脐是棕色或黑色。又如巢菜小扁豆具有相当厚的种子边缘,种脐较深且比小扁豆大,小扁豆的种子有较薄的边缘并在边缘上呈较深的颜色。8.2化学方法
不同品种籽粒(豌豆、菜豆、绿豆、红豆)在水中浸泡3h,膨胀后,将籽粒倒入5%氢氧化钠溶液中,5~10min后,豌豆种脐不变色,杂种种脐有明显的变化(呈棕色或黑色)。8.3紫外灯法
GB/T15666--1995
不同的品种在紫外灯(波长254nm或366nm)照射下,具有自已的色调,例如豌豆籽粒在紫外光照射下呈蓝色或粉红色荧光,微带紫的色调;杂种籽粒呈棕色色调;小扁豆去掉籽粒表皮,呈带有绿色的灰色荧光,而巢菜小扁豆则呈桃红色的荧光。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业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素云、崔淑文、李玉芳。46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15361-1994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技术条件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