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61/T 454-2008 桑蚕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

【地方标准(DB)】 桑蚕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2 09:43:37
- DB61/T454-2008
- 现行
标准号:
DB61/T 454-2008
标准名称:
桑蚕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11-05 -
实施日期:
2008-11-05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15.59 KB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99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454-2008
桑蚕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
2008—11—05发布
2008—11—05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是对DB61—B47.021—90的修订。本标准适用于桑蚕鲜茧分级检验。本标准由陕西省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纤维检验局、陕西省蚕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宏彦、林晓煜、刘洋、赵阿、赵建芬DB61/454—2008
1范围
桑蚕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鲜茧分级、定级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桑蚕鲜茧的收购、加工、经营、交易、分级、检验。规范性引用文件
DB61/454—2008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SBW桑蚕茧(干)下茧实物样照3分级
上董分级
主要项目:鲜光董董层率
补正项目:色泽、匀净度、茧层含水率、好率。分级表
鲜光茧董层率%
1.此表指100%上车革。
2.上董中混入的下茧按照下董标准进行定级,分别计算。3.方格簇另升两级。
4.鲜光茧董层率低于18%者,每降低0.5%降一级:低于16%者,按次董标准分级:高于25%者,每增加0.5%升一级。5.本表所列鲜光董董层率均为上限值,不满0.5%作为0.5%超过0.5%到不满1%的作为1%,如21.2%应并靠到21.5%计算董级。
董层量、董层率均保持一位小数。DB61/454—2008
3.2次董、下董分级。
3.2.1次董
次茧占80%及以上。茧层厚、
萤色白
双宫茧
好双宫董占80%及以上。
董层厚、茧色白
次茧占60%到不满80%。董
层中等、茧色次白
好双宫茧占60%到不满80%。
董层中等、萤色次白
次董不满60%。茧层薄、茧
好双宫董不满60%。董层
薄、董色次
所谓好双宫茧是指除去印烂双宫、重畸形双宫、重黄斑双宫以外的双宫。3.2.3
其它下董
重柴印、重黄斑、穿头茧及
次萤满80%
重柴印、重黄斑、穿头茧及
次满60%到不满80%
重柴印、重黄斑、穿头茧及
次茧不满60%
主要鉴定重柴印、重黄斑、穿头茧及混入的次茧占有的比例来决定等级。3.2.4印烂茧
印头革满70%
3.2.5口茧
印头茧满50%到不满70%
剪口茧、削口董为一类,不分等级。3.2.5.2
蛾口茧、鼠口茧为一类,不分等级。4定级
根据鲜茧检验数据按分级表和补正规定定级。4.1基本级
根据鲜光茧茧层率从分级表中查得的董级确定为基本级。4.2补正规定
4.2.1色泽匀净度
印头茧不满50%
两项都好者升一级,且无钉条柴印者又升一级,两项都差者降一级,其余情况者不升不降,4.2.1.1色泽
4.2.1.1.1董色洁白、光泽正常、董衣蓬松为好。4.2.1.1.2茧色次白、光泽稍差、茧衣欠蓬松为一般。2
DB61/454—2008
4.2.1.1.3茧色灰白或米黄、光泽呆滞、茧衣萎癌为差。如茧衣受污染而茧层洁白、光泽正常的仍应作为好。
4.2.1.2匀净度
4.2.1.2.1匀净度满85%者为好。4.2.1.2.2匀净度满70%至84.99%者为一般,4.2.1.2.3匀净度不满70%者为差。4.2.1.2.4匀净度不满50%者为一级次。4.2.1.2.5每500克茧满400粒者为一级次茧。4.2.2萤层含水率
茧层中的水份重量占茧层量的百分率称为茧层含水率。测量器具用层含水率测定仪测定测定方法:在已选除下茧的上车茧中,按茧层含水率测定仪操作规程,随机抽取鲜茧进行检验记录董层含水率测定仪显示的革层含水率等数值。4.2.2.1茧层含水率12.99%及以下者升一级4.2.2.2革层含水率13%至15.99%者不升不降。4.2.2.3茧层含水率16%至21%者降一级。4.2.2.4茧层含水率21%至25.99%者降三级,4.2.2.5革层含水率26%至30.99%者降五级。4.2.3好蛹率
4.2.3.1好蛹率满95%者升一级。4.2.3.2好蛹率满90%至94.99%者不升不降。4.2.3.3好蛹率满80%至89.99%者降一级。4.2.3.4好蛹率满70%至79.99%者降二级,4.2.3.5其余类推
4.2.3.6僵蚕(蛹)率满30%者为一级次茧。4.2.3.7有僵蚕(蛹)者,好蛹率和色泽匀净度不予升级5鲜茧检验方法
5.1抽样
售茧者和收购、检验人员当面抽样,鲜茧边倒边抽,不论多少萝筐茧子,应在每萝筐内的上、中、下左右各处随机抽一堆。混匀称准250克作为样革。3
DB61/454—2008
5.2毛下茧率检验:
将250克样董(毛董)分别选出下董,称准下茧量。计算下茧率公式如下:毛下董率(%)=毛下董量
毛样萤量
5.3色泽检验
按色泽标准用感官检验分好、一般、差三个档次,应注意品种的固有光泽。5.4匀净度检验
在上车董中挑选出上茧,上董量占上车萤量的百分比,就是匀净度。其计算公式如下:上茧量
匀净度(%)=上车茧量
量×100
5.5董层含水率检验
5.5.1仪器检验
检验设备:董层含水率测定仪:分度值:0.5%;量程:9%~30%。称量器具:最大量程200g,最小分度值≤0.01g。
5.6鲜茧茧层率检验
将250克样茧数准粒数。在上车粒数中,提取总粒数的十分之一(光茧),例如250克样茧是124粒,应抽光茧12粒:125粒抽13粒,采取四舍五入,称准光董25克,即定量定粒检验法。将25克样茧,切剖茧层,倒出蛹体及脱皮(如发现沾污茧层的死笼董,则应以同粒数同重量的董调换,毛脚茧不调换),称准茧层量,可加倍计算,即为鲜茧董层率。计算式如下:董层率(%)=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5.7好蛹率检验
董层量
全董量
在25克定粒定量切剖检验茧层率后,再检验好蛹率,凡化蛹正常、蛹体表皮无破损并呈黄褐色为好蛹。
好蛹粒数占董层率检验用茧粒数的百分率,称为好蛹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好率(%)=
好蛹粒数
蛋层率检验用萤粒数×1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454-2008
桑蚕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
2008—11—05发布
2008—11—05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是对DB61—B47.021—90的修订。本标准适用于桑蚕鲜茧分级检验。本标准由陕西省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纤维检验局、陕西省蚕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宏彦、林晓煜、刘洋、赵阿、赵建芬DB61/454—2008
1范围
桑蚕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鲜茧分级、定级及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桑蚕鲜茧的收购、加工、经营、交易、分级、检验。规范性引用文件
DB61/454—2008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SBW桑蚕茧(干)下茧实物样照3分级
上董分级
主要项目:鲜光董董层率
补正项目:色泽、匀净度、茧层含水率、好率。分级表
鲜光茧董层率%
1.此表指100%上车革。
2.上董中混入的下茧按照下董标准进行定级,分别计算。3.方格簇另升两级。
4.鲜光茧董层率低于18%者,每降低0.5%降一级:低于16%者,按次董标准分级:高于25%者,每增加0.5%升一级。5.本表所列鲜光董董层率均为上限值,不满0.5%作为0.5%超过0.5%到不满1%的作为1%,如21.2%应并靠到21.5%计算董级。
董层量、董层率均保持一位小数。DB61/454—2008
3.2次董、下董分级。
3.2.1次董
次茧占80%及以上。茧层厚、
萤色白
双宫茧
好双宫董占80%及以上。
董层厚、茧色白
次茧占60%到不满80%。董
层中等、茧色次白
好双宫茧占60%到不满80%。
董层中等、萤色次白
次董不满60%。茧层薄、茧
好双宫董不满60%。董层
薄、董色次
所谓好双宫茧是指除去印烂双宫、重畸形双宫、重黄斑双宫以外的双宫。3.2.3
其它下董
重柴印、重黄斑、穿头茧及
次萤满80%
重柴印、重黄斑、穿头茧及
次满60%到不满80%
重柴印、重黄斑、穿头茧及
次茧不满60%
主要鉴定重柴印、重黄斑、穿头茧及混入的次茧占有的比例来决定等级。3.2.4印烂茧
印头革满70%
3.2.5口茧
印头茧满50%到不满70%
剪口茧、削口董为一类,不分等级。3.2.5.2
蛾口茧、鼠口茧为一类,不分等级。4定级
根据鲜茧检验数据按分级表和补正规定定级。4.1基本级
根据鲜光茧茧层率从分级表中查得的董级确定为基本级。4.2补正规定
4.2.1色泽匀净度
印头茧不满50%
两项都好者升一级,且无钉条柴印者又升一级,两项都差者降一级,其余情况者不升不降,4.2.1.1色泽
4.2.1.1.1董色洁白、光泽正常、董衣蓬松为好。4.2.1.1.2茧色次白、光泽稍差、茧衣欠蓬松为一般。2
DB61/454—2008
4.2.1.1.3茧色灰白或米黄、光泽呆滞、茧衣萎癌为差。如茧衣受污染而茧层洁白、光泽正常的仍应作为好。
4.2.1.2匀净度
4.2.1.2.1匀净度满85%者为好。4.2.1.2.2匀净度满70%至84.99%者为一般,4.2.1.2.3匀净度不满70%者为差。4.2.1.2.4匀净度不满50%者为一级次。4.2.1.2.5每500克茧满400粒者为一级次茧。4.2.2萤层含水率
茧层中的水份重量占茧层量的百分率称为茧层含水率。测量器具用层含水率测定仪测定测定方法:在已选除下茧的上车茧中,按茧层含水率测定仪操作规程,随机抽取鲜茧进行检验记录董层含水率测定仪显示的革层含水率等数值。4.2.2.1茧层含水率12.99%及以下者升一级4.2.2.2革层含水率13%至15.99%者不升不降。4.2.2.3茧层含水率16%至21%者降一级。4.2.2.4茧层含水率21%至25.99%者降三级,4.2.2.5革层含水率26%至30.99%者降五级。4.2.3好蛹率
4.2.3.1好蛹率满95%者升一级。4.2.3.2好蛹率满90%至94.99%者不升不降。4.2.3.3好蛹率满80%至89.99%者降一级。4.2.3.4好蛹率满70%至79.99%者降二级,4.2.3.5其余类推
4.2.3.6僵蚕(蛹)率满30%者为一级次茧。4.2.3.7有僵蚕(蛹)者,好蛹率和色泽匀净度不予升级5鲜茧检验方法
5.1抽样
售茧者和收购、检验人员当面抽样,鲜茧边倒边抽,不论多少萝筐茧子,应在每萝筐内的上、中、下左右各处随机抽一堆。混匀称准250克作为样革。3
DB61/454—2008
5.2毛下茧率检验:
将250克样董(毛董)分别选出下董,称准下茧量。计算下茧率公式如下:毛下董率(%)=毛下董量
毛样萤量
5.3色泽检验
按色泽标准用感官检验分好、一般、差三个档次,应注意品种的固有光泽。5.4匀净度检验
在上车董中挑选出上茧,上董量占上车萤量的百分比,就是匀净度。其计算公式如下:上茧量
匀净度(%)=上车茧量
量×100
5.5董层含水率检验
5.5.1仪器检验
检验设备:董层含水率测定仪:分度值:0.5%;量程:9%~30%。称量器具:最大量程200g,最小分度值≤0.01g。
5.6鲜茧茧层率检验
将250克样茧数准粒数。在上车粒数中,提取总粒数的十分之一(光茧),例如250克样茧是124粒,应抽光茧12粒:125粒抽13粒,采取四舍五入,称准光董25克,即定量定粒检验法。将25克样茧,切剖茧层,倒出蛹体及脱皮(如发现沾污茧层的死笼董,则应以同粒数同重量的董调换,毛脚茧不调换),称准茧层量,可加倍计算,即为鲜茧董层率。计算式如下:董层率(%)=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5.7好蛹率检验
董层量
全董量
在25克定粒定量切剖检验茧层率后,再检验好蛹率,凡化蛹正常、蛹体表皮无破损并呈黄褐色为好蛹。
好蛹粒数占董层率检验用茧粒数的百分率,称为好蛹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好率(%)=
好蛹粒数
蛋层率检验用萤粒数×1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50/T307-2008 重庆市商务楼宇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32/T1332-2009 宽体金线蛭养殖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 DB65/T2933-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野生菌种采集技术规程
- DB65/T2971-2009 绿色食品 黄瓜北疆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 DB35/T822-2008 白芽奇兰茶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
- DB32/T1165-2007 鸡肝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总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DB65/T2939-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
- DB23/T208.6-2008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第6部分: 简易式脱粒机
- DB62/T1744-2008 无公害农产品 庆阳市花生生产技术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