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3609-2009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国家标准(GB)】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29 12:43:02
- GB/T23609-2009
- 现行
标准号:
GB/T 23609-2009
标准名称: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4-15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4.51 MB
标准ICS号:
冶金>>有色金属产品>>77.150.30铜产品中标分类号:
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2重金属及其合金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本标准适用于海水淡化及其他脱盐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 23609-2009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23609-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77.150.30
中华人民共和压国家标准
GB/T23609—2009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Seamlesscopperalloytube
forwaterdesaltingapplications2009-04-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2-01实施
GB/T23609—2009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ASTMB552—1998(04)《海水淡化工厂用无缝和焊接铜镍管》,参照采用BSEN12451:1999《热交换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管》中相应部分,并根据我国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
与ASTMB552一1998(04)标准相比,主要的差异如下:-牌号:ASTMB552—1998(04)中的牌号有:C70600、C71500、C71640和C72200,本标准选取了与之相对应的四个我国牌号:BFe10-1-1、BFe30-1-1、BFe30-2-2和BFe16-1-1-0.5,还增加了HA177-2牌号。
规格:ASTMB552-1998(04)中规定:外径为15.9mm~31.8mm,壁厚为0.889mm~1.65mm,长度为4900mm~32800mm。本标准中规定:外径为8mm~50.80mm,壁厚为0.4mm~1.5mm,长度为3000mm~35000mm。-室温力学性能:ASTMB552一1998(04)中只规定了抗拉强度,本标准规定了抗拉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o.2)、断后伸长率和维氏硬度四个指标作为产品的力学性能要求。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曹建国、魏连运、赵学龙、黎晓桃、刘琥、狄大江、黄路稠、张火兴。I
1范围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23609—2009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淡化及其他脱盐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2002
GB/T241
GB/T242
GB/T246
金属管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液压试验方法
扩口试验方法
金属管
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
GB/T2828.1
GB/T4340.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5231
GB/T5248
GB/T8888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8890--200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0125—1997
GB/T10567(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YS/T347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650-—2007
医疗气体和真空用无缝铜管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牌号、状态、规格
管材的牌号、状态应符合表1的规定。管材的规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管材的牌号、状态
BFe10-1-1
BFe30-1-1
BFe30-2-2(C71640)
BFel6-1-1-0.5(C72200)
HA177-2(C68700)
M、M2、Y
M、Mz
GB/T23609-2009
8.00~15.88
>15.88~28.58
>28.58~31.75
>31.75~38.10
>38.10~41.27
>41.27~50.80
标记示例
表2管材的规格
0-8012
单位为旁米
3000~8000
6000~15000
8000~35000
号然态<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牌
标记亲例如下:
岁经为25.4mm、壁厚为0.7mm的圆管标滤为:用BFe10-1-1制造的、半软状签多管BFe10-1-1Mz$25.
GB/T23609-2009
3.2化学成分
管材中BFe30-2
BF/16-1-10.5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杀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中相应规定
管材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BFe30-2-2
(C71640)
BFel6-1-1-0.5
(C72200)
主成分(质量分数)/
3.3外形尺寸及其编差
外径及其允
管材的外径及其监
差应符合
24的规定
杂质成分(质量分数)/%不大于Pb
表4外径及真允许偏差
8.00~1585
>15.88~28.58
>28.58~31.75
>31.75~38.10
>38.10~41.27
>41.27~50.80
3.3.2壁厚允许偏差
管材的壁厚允许偏差为公称壁厚的士10%,精确到0.01mm。3.3.3圆度
管材的圆度为外径允许偏差之半,精确到0.01mm。3.3.4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管材的长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2
允许候差,士
单位为毫米
3.3.5切斜度
3000~4900
>4900~6600
>6600~9800
>9800~19700
>19700~35000
表5长度允许偏差
GB/T23609—2009
单位为毫米
长度允许偏差,十
管材端部应锯切平整、无毛刺。切口在不使管材长度超出其许偏差的条件下,切斜度不应超过外径的1.6%,精确到0.1mm
3.3.6直度
管材的任意长度度缩许偏差应不大于3mm/m。3.4室温力学性能
管材的室温力景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要求,也可同时检
般情况下,拉伸试验和度试验两者选其一,若客户有表6室温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bZxz.net
HA177-2
BFel0-1-1
BFe30-1-1
BFe30-2-2
BFe16-1-1-0.5
3.5工艺性能
R/(N/mm2)
非比例延伸强度
Rr0.2/(N/mm2)
不小于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维氏硬度
软态、半软态管材应进行扩口试验和压扁试验。试验后的管材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和裂口。3.5.1压扁试验
软态和半软态管材压扁至内壁间距等于壁厚。3.5.2扩口试验
软态和半软态管材的扩口试验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扩口试验
扩口率/%
顶芯锥度
HA177-2
BFe10-1-1
BFe30-1-1
BFe30-2-2
BFe16-1-1-0.5
GB/T23609—2009
3.6晶粒度
软状态和半软状态管材的平均晶粒度应为0.010mm~0.045mm。3.7残余应力试验
管材应进行残余应力试验。试验后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应力裂纹。3.8无损检验
管材应进行涡流探伤试验,如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也可进行水压或气压试验。3.8.1涡流探伤试验
管材的涡流探伤试验应符合GB/T5248或供需双方协商的要求。3.8.2水压试验
试验时,每根管材应经受一次持续时间10s~15s的内部静水压力而不产生渗漏或永久变形现象。静水压应足以使材料能承受48N/mm2的允许应力,此压力可由公式(1)求出。除非另有规定,管材不必在高于6.9N/mm2的静水压下试验。P=2St/(D-0.8t)
式中:
P静水压力,单位为牛顿每平方毫米(N/mm2):t——管材壁厚,单位为毫米(mm);D—管材外径,单位为毫米(mm);S—材料的允许应力,单位为牛顿每平方毫米(N/mm2)。3.8.3气压试验
(1)
管材进行气压试验时,其空气压力为0.4N/mm2,管材完全浸人水中至少10s,应无气泡出现。3.9残碳试验
如客户有要求,管材应进行残碳试验,其允许的残碳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10腐蚀试验
如客户有要求,管材应进行腐蚀试验,试验结果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11碳膜试验
如客户有要求,管材应进行碳膜试验,并通过碳膜试验。3.12表面质量
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亮,不应存在影响使用的有害缺陷。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
管材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4.2尺寸测量方法
管材的外形尺寸应用适宜的测量工具测量。4.3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4.3.1室温拉伸试验
管材的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按GB/T228-2002的规定进行。试验用试样应符合GB/T228一2002的规定,其形状尺寸和试样号,按下列规定选用:外径不大于30mm的,从管材上切取全截面管段试样,选取S7号试样。外径大于30mm的,可取纵向弧形试样,选取S1、S2号试样。4.3.2硬度检验方法
管材的维氏硬度试验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4
4.4工艺性能检验方法
4.4.1管材的扩口试验按GB/T242的规定进行。4.4.2管材的压扁试验按GB/T246的规定进行。4.5晶粒度检验方法
管材的晶粒度检验方法应按YS/T347的规定进行。4.6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GB/T23609—2009
管材的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按GB/T10567(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黄铜管材推荐按照GB/T10567.2的规定进行。
4.7无损检验方法
4.7.1管材的涡流探伤检验按GB/T5248的规定进行。4.7.2管材的水压试验按GB/T241的规定进行。4.8残碳检验方法
管材的残碳检验方法参照YS/T650—2007附录B的规定进行。4.9腐蚀性能检验方法
管材的腐蚀性能检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或参照GB/T10125—1997或附录A进行。4.10碳膜试验方法
管材的碳膜试验方法按GB/T8890一2007附录A的规定进行。4.11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管材的表面质量用目视进行检验。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管材应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要求,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5.2组批
管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管材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5000kg。5.3检验项目
5.3.1逐批检验
每批管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扩口试验和压扁试验)、晶粒度、残余应力、无损检验和表面质量的检验。当客户有要求时,每批还应进行碳膜试验。5.3.2管材的型式检验项目,除逐批检验的项目外,还应进行残碳检验和腐蚀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客户要求时;
c)产品的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产品停产超过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5.4取样
管材的取样应符合表8的规定。
GB/T23609-2009
检验项目
化学成分
外形尺寸。
力学性能
工艺性能
晶粒度
残余应力
无损检验
残碳检验
腐蚀检验
碳膜检验
表面质量“
表8取样
取样规定
1个试样/熔次(供方),1个试样/批(需方)。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方案或逐根取样。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次、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次、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方案或逐根取样。a选择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检测水平Ⅱ,接收质量限AQL=2.5。检测结果的判定
5.5.1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管材不合格。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管材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不合格件数超出接收质量限时,判整批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5.5.2
合格者交货。
5.5.3当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晶粒度、残余应力、碳膜检验、残碳检验和腐蚀检验的试验结果中有试样不合格时,应从该批管材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的检验项目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管材合格。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整批管材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5.5.4无损检验不合格时,判该根管材不合格。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管材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a)
材料名称;
牌号;
c)状态;
d)尺寸规格;
重量;
碳膜检验、残碳检验和腐蚀检验要求;本标准编号。
A.1范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管材电化学腐蚀性能检验方法
本方法规定了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电化学腐蚀性能的检验方法。GB/T23609—2009
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海水淡化及其他脱盐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电化学腐蚀性能的检验。A.2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填充KCI溶液,用电位仪测得管材内外表面的电位,计算管材内外表面的电位差,以此测定管材的耐腐蚀性能。
A.3试剂
0.02mol/L的KCl溶液。
A.4试样
从待测样品中截取200mm~300mm的管材,用砂纸在循环水下打磨管材外壁,除去氧化膜(避免摩擦导致的高温再次氧化)。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采用VMP2恒电位仪(参比输入阻抗:>10142(并联电容1pF))。A.6试验步骤
A.6.1试样清洗
采用脱脂棉,结合丙酮,仔细擦除铜管内表面的油脂,直至内壁清洗干净。A.6.2填充KCI溶液
管材的一端用橡胶封紧,竖直放立,并开口朝上,管内盛有KCI溶液。参比电极(饱和KC1溶液的氯化汞电极(SCE))放置在样品的管内。保留10mm20mm长的管材未被测试液浸湿。A.6.3腐蚀电位E1管内表面电位测定电位测定采用VMIP2恒电位仪进行。两电极系统。测量前先稳定10min。充分排除了极化的影响。A.6.4基体金属腐蚀电位E2测定
测量管材外壁的电位。管材和参比电极均放在盛有0.02mol/LKCl溶液的烧杯中。A.7试验结果及分析
AE=Ei-E2
式中:
管材内外表面电位差,单位为伏特(V);管材内表面电位,单位为伏特(V);E
E2——管材外表面电位,单位为伏特(V)。(A.1)
GB/T23609-2009
打印日期:2009年8月7日
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23609—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9年6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6千字
2009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7518
定价16.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压国家标准
GB/T23609—2009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Seamlesscopperalloytube
forwaterdesaltingapplications2009-04-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0-02-01实施
GB/T23609—2009
本标准修改采用美国ASTMB552—1998(04)《海水淡化工厂用无缝和焊接铜镍管》,参照采用BSEN12451:1999《热交换用铜及铜合金无缝圆管》中相应部分,并根据我国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
与ASTMB552一1998(04)标准相比,主要的差异如下:-牌号:ASTMB552—1998(04)中的牌号有:C70600、C71500、C71640和C72200,本标准选取了与之相对应的四个我国牌号:BFe10-1-1、BFe30-1-1、BFe30-2-2和BFe16-1-1-0.5,还增加了HA177-2牌号。
规格:ASTMB552-1998(04)中规定:外径为15.9mm~31.8mm,壁厚为0.889mm~1.65mm,长度为4900mm~32800mm。本标准中规定:外径为8mm~50.80mm,壁厚为0.4mm~1.5mm,长度为3000mm~35000mm。-室温力学性能:ASTMB552一1998(04)中只规定了抗拉强度,本标准规定了抗拉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o.2)、断后伸长率和维氏硬度四个指标作为产品的力学性能要求。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曹建国、魏连运、赵学龙、黎晓桃、刘琥、狄大江、黄路稠、张火兴。I
1范围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23609—2009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淡化及其他脱盐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2002
GB/T241
GB/T242
GB/T246
金属管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液压试验方法
扩口试验方法
金属管
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
GB/T2828.1
GB/T4340.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5231
GB/T5248
GB/T8888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8890--200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0125—1997
GB/T10567(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YS/T347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YS/T650-—2007
医疗气体和真空用无缝铜管
3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牌号、状态、规格
管材的牌号、状态应符合表1的规定。管材的规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管材的牌号、状态
BFe10-1-1
BFe30-1-1
BFe30-2-2(C71640)
BFel6-1-1-0.5(C72200)
HA177-2(C68700)
M、M2、Y
M、Mz
GB/T23609-2009
8.00~15.88
>15.88~28.58
>28.58~31.75
>31.75~38.10
>38.10~41.27
>41.27~50.80
标记示例
表2管材的规格
0-8012
单位为旁米
3000~8000
6000~15000
8000~35000
号然态<规格和标准编号的顺序表示。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牌
标记亲例如下:
岁经为25.4mm、壁厚为0.7mm的圆管标滤为:用BFe10-1-1制造的、半软状签多管BFe10-1-1Mz$25.
GB/T23609-2009
3.2化学成分
管材中BFe30-2
BF/16-1-10.5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杀牌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中相应规定
管材的牌号和化学成分
BFe30-2-2
(C71640)
BFel6-1-1-0.5
(C72200)
主成分(质量分数)/
3.3外形尺寸及其编差
外径及其允
管材的外径及其监
差应符合
24的规定
杂质成分(质量分数)/%不大于Pb
表4外径及真允许偏差
8.00~1585
>15.88~28.58
>28.58~31.75
>31.75~38.10
>38.10~41.27
>41.27~50.80
3.3.2壁厚允许偏差
管材的壁厚允许偏差为公称壁厚的士10%,精确到0.01mm。3.3.3圆度
管材的圆度为外径允许偏差之半,精确到0.01mm。3.3.4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管材的长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2
允许候差,士
单位为毫米
3.3.5切斜度
3000~4900
>4900~6600
>6600~9800
>9800~19700
>19700~35000
表5长度允许偏差
GB/T23609—2009
单位为毫米
长度允许偏差,十
管材端部应锯切平整、无毛刺。切口在不使管材长度超出其许偏差的条件下,切斜度不应超过外径的1.6%,精确到0.1mm
3.3.6直度
管材的任意长度度缩许偏差应不大于3mm/m。3.4室温力学性能
管材的室温力景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要求,也可同时检
般情况下,拉伸试验和度试验两者选其一,若客户有表6室温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bZxz.net
HA177-2
BFel0-1-1
BFe30-1-1
BFe30-2-2
BFe16-1-1-0.5
3.5工艺性能
R/(N/mm2)
非比例延伸强度
Rr0.2/(N/mm2)
不小于
断后伸长率
不小于
维氏硬度
软态、半软态管材应进行扩口试验和压扁试验。试验后的管材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和裂口。3.5.1压扁试验
软态和半软态管材压扁至内壁间距等于壁厚。3.5.2扩口试验
软态和半软态管材的扩口试验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扩口试验
扩口率/%
顶芯锥度
HA177-2
BFe10-1-1
BFe30-1-1
BFe30-2-2
BFe16-1-1-0.5
GB/T23609—2009
3.6晶粒度
软状态和半软状态管材的平均晶粒度应为0.010mm~0.045mm。3.7残余应力试验
管材应进行残余应力试验。试验后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应力裂纹。3.8无损检验
管材应进行涡流探伤试验,如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也可进行水压或气压试验。3.8.1涡流探伤试验
管材的涡流探伤试验应符合GB/T5248或供需双方协商的要求。3.8.2水压试验
试验时,每根管材应经受一次持续时间10s~15s的内部静水压力而不产生渗漏或永久变形现象。静水压应足以使材料能承受48N/mm2的允许应力,此压力可由公式(1)求出。除非另有规定,管材不必在高于6.9N/mm2的静水压下试验。P=2St/(D-0.8t)
式中:
P静水压力,单位为牛顿每平方毫米(N/mm2):t——管材壁厚,单位为毫米(mm);D—管材外径,单位为毫米(mm);S—材料的允许应力,单位为牛顿每平方毫米(N/mm2)。3.8.3气压试验
(1)
管材进行气压试验时,其空气压力为0.4N/mm2,管材完全浸人水中至少10s,应无气泡出现。3.9残碳试验
如客户有要求,管材应进行残碳试验,其允许的残碳量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10腐蚀试验
如客户有要求,管材应进行腐蚀试验,试验结果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3.11碳膜试验
如客户有要求,管材应进行碳膜试验,并通过碳膜试验。3.12表面质量
管材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亮,不应存在影响使用的有害缺陷。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
管材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4.2尺寸测量方法
管材的外形尺寸应用适宜的测量工具测量。4.3力学性能检验方法
4.3.1室温拉伸试验
管材的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按GB/T228-2002的规定进行。试验用试样应符合GB/T228一2002的规定,其形状尺寸和试样号,按下列规定选用:外径不大于30mm的,从管材上切取全截面管段试样,选取S7号试样。外径大于30mm的,可取纵向弧形试样,选取S1、S2号试样。4.3.2硬度检验方法
管材的维氏硬度试验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4
4.4工艺性能检验方法
4.4.1管材的扩口试验按GB/T242的规定进行。4.4.2管材的压扁试验按GB/T246的规定进行。4.5晶粒度检验方法
管材的晶粒度检验方法应按YS/T347的规定进行。4.6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GB/T23609—2009
管材的残余应力检验方法按GB/T10567(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黄铜管材推荐按照GB/T10567.2的规定进行。
4.7无损检验方法
4.7.1管材的涡流探伤检验按GB/T5248的规定进行。4.7.2管材的水压试验按GB/T241的规定进行。4.8残碳检验方法
管材的残碳检验方法参照YS/T650—2007附录B的规定进行。4.9腐蚀性能检验方法
管材的腐蚀性能检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或参照GB/T10125—1997或附录A进行。4.10碳膜试验方法
管材的碳膜试验方法按GB/T8890一2007附录A的规定进行。4.11表面质量检验方法
管材的表面质量用目视进行检验。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管材应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要求,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或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5.2组批
管材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管材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5000kg。5.3检验项目
5.3.1逐批检验
每批管材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扩口试验和压扁试验)、晶粒度、残余应力、无损检验和表面质量的检验。当客户有要求时,每批还应进行碳膜试验。5.3.2管材的型式检验项目,除逐批检验的项目外,还应进行残碳检验和腐蚀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客户要求时;
c)产品的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产品停产超过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5.4取样
管材的取样应符合表8的规定。
GB/T23609-2009
检验项目
化学成分
外形尺寸。
力学性能
工艺性能
晶粒度
残余应力
无损检验
残碳检验
腐蚀检验
碳膜检验
表面质量“
表8取样
取样规定
1个试样/熔次(供方),1个试样/批(需方)。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方案或逐根取样。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次、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次、1个试样/根。
任取2根/批、1个试样/根。
按照GB/T2828.1规定的取样方案或逐根取样。a选择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检测水平Ⅱ,接收质量限AQL=2.5。检测结果的判定
5.5.1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管材不合格。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管材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不合格件数超出接收质量限时,判整批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5.5.2
合格者交货。
5.5.3当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晶粒度、残余应力、碳膜检验、残碳检验和腐蚀检验的试验结果中有试样不合格时,应从该批管材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的检验项目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管材合格。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整批管材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合格者交货。
5.5.4无损检验不合格时,判该根管材不合格。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管材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应符合GB/T8888的规定。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a)
材料名称;
牌号;
c)状态;
d)尺寸规格;
重量;
碳膜检验、残碳检验和腐蚀检验要求;本标准编号。
A.1范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管材电化学腐蚀性能检验方法
本方法规定了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电化学腐蚀性能的检验方法。GB/T23609—2009
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海水淡化及其他脱盐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电化学腐蚀性能的检验。A.2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填充KCI溶液,用电位仪测得管材内外表面的电位,计算管材内外表面的电位差,以此测定管材的耐腐蚀性能。
A.3试剂
0.02mol/L的KCl溶液。
A.4试样
从待测样品中截取200mm~300mm的管材,用砂纸在循环水下打磨管材外壁,除去氧化膜(避免摩擦导致的高温再次氧化)。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采用VMP2恒电位仪(参比输入阻抗:>10142(并联电容1pF))。A.6试验步骤
A.6.1试样清洗
采用脱脂棉,结合丙酮,仔细擦除铜管内表面的油脂,直至内壁清洗干净。A.6.2填充KCI溶液
管材的一端用橡胶封紧,竖直放立,并开口朝上,管内盛有KCI溶液。参比电极(饱和KC1溶液的氯化汞电极(SCE))放置在样品的管内。保留10mm20mm长的管材未被测试液浸湿。A.6.3腐蚀电位E1管内表面电位测定电位测定采用VMIP2恒电位仪进行。两电极系统。测量前先稳定10min。充分排除了极化的影响。A.6.4基体金属腐蚀电位E2测定
测量管材外壁的电位。管材和参比电极均放在盛有0.02mol/LKCl溶液的烧杯中。A.7试验结果及分析
AE=Ei-E2
式中:
管材内外表面电位差,单位为伏特(V);管材内表面电位,单位为伏特(V);E
E2——管材外表面电位,单位为伏特(V)。(A.1)
GB/T23609-2009
打印日期:2009年8月7日
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
GB/T23609—2009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9年6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6千字
2009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7518
定价16.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