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480-2006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

【通信行业标准(YD)】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7 20:18:55
- YD/T1480-2006
- 现行
标准号:
YD/T 1480-2006
标准名称: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6-08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2.0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服务器功能性能、接口协议、硬件和软件、操作维护管理等相关的测试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软交换网络中由运营商提供、维护和管理的应用服务器设备。 YD/T 1480-2006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 YD/T1480-2006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480-2006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Test Methods of Application Server Based on Softswitch2006-06-08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测试环境·
业务控制和计费功能测试·
媒体控制功能测试!
业务数据功能测试.
8API接口和网关功能测试
处理能力和消息响应时间测试·9
主备用和负荷分担方式测试·
过负荷控制能力测试
在线操作测试·
接口和协议测试·
硬件测试
软件测试
操作维护管理测试
YD/T1480-2006
··26
YD/T1480-2006
本标准是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YD/T1390-2005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2)YD/T1480-2006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本标准是“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的配套标准,并参考了下列标准:(1)YD/T1434-2006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2)YD/T1435-2006软交换设备测试方法(3)YD/T1386-2005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技术要求(4)YD/T1389-2005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测试方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雪丽李彦丁坤王明德II
1范围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YD/T1480-2006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服务器功能性能、接口协议、硬件和软件、操作维护管理等相关的测试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软交换网络中由运营商提供、维护和管理的应用服务器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1390-2005
YD/T 1386-2005
YD/T1257-2003
YD/T 1218-2002
YD/T 1306-2004
YD/T 1307-2004
YD/T1336-2005
YD/T1098-2001
YD/T 1156-2001
YD/T 1256-2003
YD/T 1226-2002
YD/T1037-2000
YD/T 1261-2003
YD/T1207-2002
YD/T 1208-2002
YD/T1335-2005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技术要求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能力集1(CS-1)补充规定测试规范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AMEL应用部分(CAP)测试方法(CAMEL2):SCP部分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1:预付费业务测试方法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1:接口测试方法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2:接口测试方法
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
路由器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
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能力集1(CS-1)补充规定智能网能力集2(CS-2)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900/1800MHzTDMA数字蜂移动通信网CAMEL应用部分(CAP)技术规范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AMEL3:CAMEL应用部分(CAP)技术规范
800MHzCDMA数字蜂宽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1:预付费业务技术要求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1:接口技术要求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2:接口技术要求
YD/T1480-2006
YD/T 1262-2003
YD/T 1292-2003
YD/T1434~2006
YDN107.1-1999
GF017-95
IETFRFC3261
3缩略语
开放业务接人应用程序接口(PARLAYAPI)技术要求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技术要求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测试规范(SCP部分)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
会话初始协议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Customised Application for Mobile NetworkEnhanced Logic
CAMELApplicationPart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FileTransferAccess and ManagementFile Transfer Protocol
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Home Location Register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IntelligentNetworks Application ProtocolInitial DP
Intelligent Peripheral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ervice CapabilityFeature
Service Control Point
Signaling Gateway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ervice Logic Execution Environment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ervice Switching Point
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应用程序接口
移动网络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CAMEL应用部分
码分多址
双音多频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
文件传输访问和管理bzxZ.net
文件传送协议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归属位置寄存器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智能网应用规程
启动DP
智能外设
移动应用部分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公共电话交换网
业务能力特征
业务控制点
信令网关
会话初始协议
业务逻辑执行环境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业务交换点
无线智能网
4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如图1所示。
INAP/CAP/MAP/WINMAP
信令网关
SSP/P/
第三方应用
API(可选)
应用服务器
INAP(可选)
软交换
图1测试环境
YD/T1480-2006
SIP/MGCP(可选)/H.248(可选)媒体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作为待测设备,必须支持与软交换之间的SP呼叫,能够通过SIP协议控制媒体服务器完成资源提供。
另外,对于可选功能,根据设备的支持情况进行如下项目的测试:(1)应用服务器通过MGCP/H.248控制媒体服务器;(2)通过API接口调用第三方应用;(3)接收并处理软交换之间的INAP呼叫:(4)接收并处理PSTN/PLMN网络之间的INAP/CAP/WINMAP呼叫。测试时,需要用仪表监视应用服务器与各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SI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ETFRFC3261的规定。H.248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YD/T1292-2003的规定。MGC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的规定。INA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GF017-95、YD/T1256-2003和YD/T1226-2002的规定。CA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YD/T.1037-2000和YD/T1261-2003的规定。WINMA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YD/T1207-2002、YD/T1208-2002和YD/T1335-2005的规定。PARLAYAPI的具体要求应符合YD/T1262-2003的规定。3
YD/T1480-2006
5业务控制和计费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1测试项目:来自软交换的SIP请求,根据主叫号码选择业务逻辑测试目的: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软交换的SIP业务请求,并控制软交换设备完成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2.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例如主叫号码。3.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SI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和业务B,业务A和B均有呼叫接续。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上;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上。
3.主叫号码1是业务A的用户,主叫号码2是业务B的用户测试步骤:
1.从主叫号码1发起呼叫。
2.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3.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A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4.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5.从主叫号码2发起呼叫。
6.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7.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B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8.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9,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可以根据主叫号码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10.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一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号码1上;一对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号码2上。预期结果:
1.从主叫号码1发起的呼叫,调用业务A。2.从主叫号码2发起的呼叫,调用业务B。3.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2测试项目:来自软交换的SIP请求,根据RequestURI选择业务逻辑测试自的:
YD/T1480-2006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软交换的SIP业务请求,并控制软交换设备完成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2.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例如RequestURI。3.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SI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RequestURIA)和业务B(RequestURIB),业务A和B均有呼叫接续。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1上;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2上测试步骤:
1.用户发起到RequestURIA的请求。2.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3.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A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4.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5.用户发起到RequestURIB的请求。6.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7.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B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8.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9.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可以根据RequestURI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10.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1上;对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2上。预期结果:
1.到RequestURIA的呼叫请求,调用业务A。2.到RequestURIB的呼叫请求,调用业务B。3.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YD/T 1480-2006
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3测试项目:来自软交换的SIP请求,根据被叫号码选择业务逻辑测试目的: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软交换的SIP业务请求,并控制软交换设备完成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2.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例被叫号码。3.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SI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和业务B,业务A和B均有呼接续。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被叫号码1上;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被叫号码2上。
3.被叫号码1调用业务A,被叫号码2调用业务B测试步骤:
1.用户1拨被叫号码1。
2.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3.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A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4.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5.用户1拨被叫号码2。
6.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7.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B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8.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9.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可以根据被叫号码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10.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一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被叫号码1上;一对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被叫号码2上。预期结果:
1.用户拨被叫号码1,调用业务A2.用户拨被叫号码2,调用业务B3.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4测试项目: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测试目的: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2.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SI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可以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3.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上测试步骤:
1.应用服务器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2.软交换根据应用服务器的指示完成呼叫接续。3.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4.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YD/T1480-2006
-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上预期结果:
1.应用服务器能够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2.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YD/T1480-2006
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5(可选)测试项目:来自软交换的INAP请求,根据业务键选择业务逻辑测试目的: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软交换的INAP业务请求,并控制软交换设备完成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
2.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例如业务键。3.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INA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业务键为A)和业务B(业务键为B),业务A和B均有呼叫接续。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上: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上测试步骤:
1.软交换向应用服务器发送INAP操作IDP,业务键为A。2.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A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3.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4.软交换向应用服务器发送INAP操作IDP,业务键为B。5.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B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6.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7.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可以根据INAP操作中的业务键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8.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一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1上;一对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2上。预期结果:
1.对于业务键A,调用业务A。
2.对于业务键B,调用业务B。
3.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YD/T1480-2006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Test Methods of Application Server Based on Softswitch2006-06-08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测试环境·
业务控制和计费功能测试·
媒体控制功能测试!
业务数据功能测试.
8API接口和网关功能测试
处理能力和消息响应时间测试·9
主备用和负荷分担方式测试·
过负荷控制能力测试
在线操作测试·
接口和协议测试·
硬件测试
软件测试
操作维护管理测试
YD/T1480-2006
··26
YD/T1480-2006
本标准是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YD/T1390-2005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2)YD/T1480-2006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本标准是“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的配套标准,并参考了下列标准:(1)YD/T1434-2006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2)YD/T1435-2006软交换设备测试方法(3)YD/T1386-2005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技术要求(4)YD/T1389-2005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测试方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雪丽李彦丁坤王明德II
1范围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测试方法YD/T1480-2006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服务器功能性能、接口协议、硬件和软件、操作维护管理等相关的测试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软交换网络中由运营商提供、维护和管理的应用服务器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1390-2005
YD/T 1386-2005
YD/T1257-2003
YD/T 1218-2002
YD/T 1306-2004
YD/T 1307-2004
YD/T1336-2005
YD/T1098-2001
YD/T 1156-2001
YD/T 1256-2003
YD/T 1226-2002
YD/T1037-2000
YD/T 1261-2003
YD/T1207-2002
YD/T 1208-2002
YD/T1335-2005
基于软交换的应用服务器设备技术要求基于软交换的媒体服务器技术要求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能力集1(CS-1)补充规定测试规范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AMEL应用部分(CAP)测试方法(CAMEL2):SCP部分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1:预付费业务测试方法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1:接口测试方法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2:接口测试方法
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
路由器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
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能力集1(CS-1)补充规定智能网能力集2(CS-2)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900/1800MHzTDMA数字蜂移动通信网CAMEL应用部分(CAP)技术规范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AMEL3:CAMEL应用部分(CAP)技术规范
800MHzCDMA数字蜂宽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1:预付费业务技术要求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1:接口技术要求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2:接口技术要求
YD/T1480-2006
YD/T 1262-2003
YD/T 1292-2003
YD/T1434~2006
YDN107.1-1999
GF017-95
IETFRFC3261
3缩略语
开放业务接人应用程序接口(PARLAYAPI)技术要求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技术要求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测试规范(SCP部分)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
会话初始协议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Customised Application for Mobile NetworkEnhanced Logic
CAMELApplicationPart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FileTransferAccess and ManagementFile Transfer Protocol
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Home Location Register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IntelligentNetworks Application ProtocolInitial DP
Intelligent Peripheral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ervice CapabilityFeature
Service Control Point
Signaling Gateway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ervice Logic Execution Environment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ervice Switching Point
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应用程序接口
移动网络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CAMEL应用部分
码分多址
双音多频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
文件传输访问和管理bzxZ.net
文件传送协议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归属位置寄存器
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智能网应用规程
启动DP
智能外设
移动应用部分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公共电话交换网
业务能力特征
业务控制点
信令网关
会话初始协议
业务逻辑执行环境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业务交换点
无线智能网
4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如图1所示。
INAP/CAP/MAP/WINMAP
信令网关
SSP/P/
第三方应用
API(可选)
应用服务器
INAP(可选)
软交换
图1测试环境
YD/T1480-2006
SIP/MGCP(可选)/H.248(可选)媒体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作为待测设备,必须支持与软交换之间的SP呼叫,能够通过SIP协议控制媒体服务器完成资源提供。
另外,对于可选功能,根据设备的支持情况进行如下项目的测试:(1)应用服务器通过MGCP/H.248控制媒体服务器;(2)通过API接口调用第三方应用;(3)接收并处理软交换之间的INAP呼叫:(4)接收并处理PSTN/PLMN网络之间的INAP/CAP/WINMAP呼叫。测试时,需要用仪表监视应用服务器与各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SI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ETFRFC3261的规定。H.248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YD/T1292-2003的规定。MGC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的规定。INA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GF017-95、YD/T1256-2003和YD/T1226-2002的规定。CA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YD/T.1037-2000和YD/T1261-2003的规定。WINMAP协议的具体要求应符合YD/T1207-2002、YD/T1208-2002和YD/T1335-2005的规定。PARLAYAPI的具体要求应符合YD/T1262-2003的规定。3
YD/T1480-2006
5业务控制和计费功能测试
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1测试项目:来自软交换的SIP请求,根据主叫号码选择业务逻辑测试目的: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软交换的SIP业务请求,并控制软交换设备完成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2.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例如主叫号码。3.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SI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和业务B,业务A和B均有呼叫接续。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上;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上。
3.主叫号码1是业务A的用户,主叫号码2是业务B的用户测试步骤:
1.从主叫号码1发起呼叫。
2.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3.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A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4.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5.从主叫号码2发起呼叫。
6.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7.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B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8.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9,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可以根据主叫号码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10.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一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号码1上;一对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号码2上。预期结果:
1.从主叫号码1发起的呼叫,调用业务A。2.从主叫号码2发起的呼叫,调用业务B。3.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2测试项目:来自软交换的SIP请求,根据RequestURI选择业务逻辑测试自的:
YD/T1480-2006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软交换的SIP业务请求,并控制软交换设备完成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2.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例如RequestURI。3.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SI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RequestURIA)和业务B(RequestURIB),业务A和B均有呼叫接续。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1上;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2上测试步骤:
1.用户发起到RequestURIA的请求。2.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3.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A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4.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5.用户发起到RequestURIB的请求。6.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7.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B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8.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9.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可以根据RequestURI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10.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1上;对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2上。预期结果:
1.到RequestURIA的呼叫请求,调用业务A。2.到RequestURIB的呼叫请求,调用业务B。3.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YD/T 1480-2006
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3测试项目:来自软交换的SIP请求,根据被叫号码选择业务逻辑测试目的: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软交换的SIP业务请求,并控制软交换设备完成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2.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例被叫号码。3.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SI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和业务B,业务A和B均有呼接续。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被叫号码1上;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被叫号码2上。
3.被叫号码1调用业务A,被叫号码2调用业务B测试步骤:
1.用户1拨被叫号码1。
2.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3.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A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4.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5.用户1拨被叫号码2。
6.软交换将业务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7.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B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8.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9.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可以根据被叫号码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10.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一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被叫号码1上;一对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被叫号码2上。预期结果:
1.用户拨被叫号码1,调用业务A2.用户拨被叫号码2,调用业务B3.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4测试项目: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测试目的: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2.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SI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可以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3.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上测试步骤:
1.应用服务器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2.软交换根据应用服务器的指示完成呼叫接续。3.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4.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YD/T1480-2006
-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指定号码上预期结果:
1.应用服务器能够向软交换发起SIP请求。2.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YD/T1480-2006
测试编号:Service-Control-charging-5(可选)测试项目:来自软交换的INAP请求,根据业务键选择业务逻辑测试目的:
1.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接收来自软交换的INAP业务请求,并控制软交换设备完成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
2.检查应用服务器可以根据相关信息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例如业务键。3.检查计费是否正确
预置条件:
1.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之间为INAP协议2.应用服务器中有业务A(业务键为A)和业务B(业务键为B),业务A和B均有呼叫接续。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上: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上测试步骤:
1.软交换向应用服务器发送INAP操作IDP,业务键为A。2.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A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3.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4.软交换向应用服务器发送INAP操作IDP,业务键为B。5.应用服务器根据业务B的业务逻辑控制软交换完成业务处理和呼叫接续。6.呼叫应答后,通话70s挂机。
7.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可以根据INAP操作中的业务键确定需要调用的业务逻辑。8.检查应用服务器是否能够根据业务要求正确计费:一对业务A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实时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1上;一对业务B按照主叫号码、被叫号码、会话时长脱机计费,费用记到主叫号码2上。预期结果:
1.对于业务键A,调用业务A。
2.对于业务键B,调用业务B。
3.计费结果正确
测试说明:
业务种类和具体特征不做限定,可以利用应用服务器中已有的业务进行测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