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5 07:49:24
  • GB/T22365-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2365-2008

  • 标准名称: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8-19
  • 实施日期:

    2009-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91.96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2009-05-01
  • 计划单号:

    20060707-T-607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9-02-22
  • 起草人:

    李红、阮健
  • 起草单位:

    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 归口单位:

    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相关标签:

    纸板 印刷 表面 强度 测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是对GB/T 2679.15-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GB/T 2679.16-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摆和弹簧加速法)》的整合修订,本标准代替GB/T 2679.15-1997和GB/T 2679.16-1997。本标准规定了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和纸板模拟印刷的试验。本标准与GB/T 2679.15-1997、GB/T 2679.16-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试验步骤;——增加了结果的处理。 GB/T 22365-2008 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GB/T22365-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85-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365—2008
代替 GB/T 2679.15-—1997,GB/T 2679. 16—1997纸和纸板
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printing surface strengil[ISO 3783,l980,Paper and board Dctermination of resistanice to picking.Accelcratcd speed method using thc IGT-type tester (electric model),MOD)2008-08-19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5-01实施
GB/T 22365—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3783:1980《纸和纸板抗拉毛性的测定用IGT仪器的加速法(电动式)》(英文版)。
本标准与 ISO 3783:1980的主要差异:一-修改了标推的名称;
二一删除了引;
--删除了 6, 1,6. 2、11、12. 2 中的注;修改了范(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版的第2章);修改了术语和定义(本版的第3章);修改并增加了仪器的内容(本版的5.2);:一修改了试样的制备(本版的6.3);一 -将仪器的谁备并人试验步骤(本版的 7.1. 1和7.2.1);一修改了试验步骤(本版的第7章):增加了方法B:IGT试验仪(摆武)(本版的7.2);增加了结果处理(木版的第10章),本标准是对G13/T2679.15·-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电动加速法)》,GB/T 2679.161997《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摆和弹簧加速法)》的整合修订,本标准代替GB/T2679.15-·1997和G/T 2679. 16 :-1997.
本标准与G13/个2679.15-1997、G13/T2679.16—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试验步骤;
:一增加了结果的处理,
木标雅的附录 A、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C、附录 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市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本标准土要起荣人:李红、阮健。本标难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说为:- GB/T 3331-1982;
-GB/T 10341--1989 ;
-—GB/T 2679.15—1997;
- GH/T 2679.16- 1997
本标雅委托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1范围
,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
纸相纸板
本标雅规定广纸和纸板印刷表面强度的测定求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和纸板模拟印刷的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365-—2008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施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位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模珂、1E反面的测定(GB/T 450--2008,IS186:2002,M0D)
GB/T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10739—2C02cvISO187:1990)
QB1020纸张印刷适性用标难油墨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拉毛picking
在生产或印剧过程中,当施加在纸张表面的外部拉力大于纸或纸板的内聚力时,所发生的纸面层被坏现象。
泛:对于涂布纸,此种被坏可导致涂层的颗粒战纤维全部或部分地从纸面脱落,表面“起泡”或“起毛”,未涂布纸的破坏形式一般悬纤维束的剩离。3.2
拉毛速度pickingvelocity
印刷时印刷纸表面开始起毛的印刷速度。3.3
印刷表面强度printingsurfacestrength以连续增加的速度印剧纸面,直至纸面开始起毛时的速度,以/s表示。4原理
恒压下用标准油墨印刷一张试样,同时使印刷速度逐渐增加,以纸面发生起毛时的最小速度测定纸张的印刷表面强度,此速度越高,表明纸张的印刷表面强度越好。5仪器
5.1IGT印刷试验仪(电动式)
试验仪包括两个独立部分:一个是油墨分布系统,能赋子印刷盘一层已知(给定的)厚度的标准油壁:另一个是电传动的印刷仪器,印刷压出可变彈簧的负荷控制,1
GB/T 22365—2008
5. 1. 1 印刷仪器(见附录 A 中的图 A. 1)印刷仪器包括一个半圆的扇形轮,半径为85mm,上面用标准衬垫(5.4)包覆,从而可使试样得到保护。用作拉毛试验的扇形轮约有150°,扇形轮与光滑的金属印刷盘接触,并以逐步增加的速度运转,以完成试样的印刷。
金届印刷盘的直径为65mm,宽为10mm将试样压力调节至(345+10)N进行印刷试验所需的加速度印刷条件,只有在扇形轮位于起始位置时,才可选择试验所需加速装置(14)。选择器开关(3)最初应在低速位置上,当最大速度高达4Ⅲ/s时,可以调节速度控制按钮(5),但速度不应超过 7 m/s.
夜器应有印刷速度和试样印刷位置关系图表,以便查出印区内每一点的印速。将把试样妥善地安放在衬垫上,轴杆(12)的印翩盘与试样相接触,调节印刷压力至设定值。5.1.2油墨分布系统
分布油墨用的匀墨辊应由案氨酯制成。加1tmL标准油墨(5.3)印10条试样,印刷盘上的标推油(5.3)应为厚度(7.6土0,6)μm的均匀层。5.2IGT印刷试验仪(摆式)
鼠验仪包括两个独立的部分,一个是油墨分布系统,能赋予印刷扭一层知给定的)厚度的称油墨;另一个是由摆或弹簧驱动的印刷仪器,印刷压力由调节弹簧的负荷控制。5. 2. 1印刷仪器(见附录 B 中的图 B. 1)印刷仪器有一个约150°的扇形轮,半径为85rmm,用标准衬垫(5.4)包覆,试样贴在上面。扇形轮与光滑的金属印刷盘接触,并以逐步增加的速度运转,以完试样的印刷。金属印刷盘的直径为65nm,宽为10mm,将试样压力调节至(345土10)N进行印刷。仪器备有印刷速度和试样印刷位置关系图表,以便查出印区内每点的印速。当扇形轮包好衬垫夹好试样,并在仪器轴杆上插入印刷盘,使之处于靠近试样位置时,可通过压力调节把手(7)将印刷压力调至设定值。5, 2, 2 油墨分布系统
分布油墨用的勾墨应由聚氨酯制成。加1 mL标准油墨(5,3)印10条试样,赋予印盘上的标准油墨厚度(7.6士0.6)μm的均勾墨层。5.3标准油墨
标准油墨应符合QB1020的规定。5.4标准衬垫
衬垫厚度应为(1.5士0.1)mm
-般纸垫用手凸版印刷试样用纸衬垫,胶版和凹版印刷试样用胶衬垫。5. 5注墨管
睿量2mL,分度0.01mL的油墨吸液管。5.6标准拉毛观测灯
光源入射角为 75°,观测孔观测角为 30°。5.7其他
行油醚或溶剂汽油、培养匪、软毛刷,不掉毛的柔软纱布或高档卫生纸,用于清洗拉毛油。6取样及试样处理
6.1取样
按照GB/T450的规定取样。
6.2试样处理
试样按GB/T10739进行温湿处现
6.3试样制备
GB/T 22365—2008
沿纸页横幅均勾切取(350×35)mm的试样,正反面各不少于5张,试样的长向为纵向,并分别对正反面作出标记。
7试验步骤
7.1方法AIGT印刷试验仪(电动式)图A.1)7. 1. 1仪器的准备
7.1.1.1衬垫的固定与张紧
沿逆时针向尽量转动扇形轮上的两个小滚花螺钉。按开扇形轮左侧的衬垫夹子(18),将衬垫一端尽可能地插入夹头中,应保证村垫在形轮上确实处于很平直的位置,然后用大的滚花螺母夹紧。按开扇形轮右侧的衬挚爽子(7),将衬垫的另-端尽可能地插入夹头中,用大的滚花螺母夹紧。顺时针方向拧紧扇形轮上的两个小滚花螺钉,将衬垫张紧在扇形轮上。如果衬垫损坏,应及时更换。7.1.1.2印刷压力的调节
将试样固定在扇形轮上,使试样平贴在衬垫上。以顾时针方向将1部印制盘升降器(11)尽量转动到最大限度,在轴上放一个没上标准油墨(5.3)的印刷盘。
将扇形轮转到启动位置,
以逆时针方向将上部印刷盘升降器(11)尽量转动到最大限度。转动位于试验仪右侧顶部的张紧调节器(9),使印刷压力刻度尺(13)上的读数为(345十10)N。7.1.2试验条件
所有试验均应在CB/T1073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应保证仪器与试验器材均与标准大气条件达到平衡。为达到较高的试验准确性,将试验宰的温度条件最好控制在(23土0.5)℃范围内。7.1.3试样的插入
按开形轮左侧的衬垫夹了(18),将预处理好的试样插人夹头中,并保证试样与衬垫平行。7.1.4印刷盘的准备
首先将标准油墨(5.3)注入注墨管中,注意勿吸人空气。如果使用时,标准油墨(5.3)注入注墨管后,发现标准油墨自行涌出,说明注墨管内混人空气。应清除管内全部标准油墨,然后重新注人。用软毛刷沾石油醚或溶剂汽油,擦洗打墨机上的大小聚氨酯匀墨辊利印剃盘,用卫生纸或软布沾石油醚或剂汽油,擦洗打墨机上的金属滚筒。沿打墨机滚筒的轴向,用注墨管将1 mL标准油墨均勾施加到前滚筒上。匀展标准油墨至少10min后,将印刷盘置于油墨分布器的固定轴上与胶辊接触,上油墨时间应至少为30s。7. 1.5试样
将选择器的指针(14)拨至加速位置上。将速度选择器开关(3)拨至低速位置上。以顺时针方间尽量转动上部印刷盘升降器(11),并将上好标准油墨的印刷盘安放在轴杆(12)上,直至位置稳当合槽。
转动带有试样的扇形轮至启动位置,此时,位于仪器前面的指示灯(15)燃亮。以逆时针方向尽量转动上部印刷盘升降器(11)。转动刷子(16),使之与扇形轮上的试样相接触。右手按下启动按钮(6),左手立刻按下仪器左侧的扇形轮启动按钮(1)。此时扇形轮运转完成一次印刷,在印刷时应保持两个按钮都按下,当扇形轮停下后,从夹子中取下试样。
注根据试样印刷表面强度的高低,选择加速印刷的最大速度,最大印刷速度出速度控制按钮(5)调节。3
GB/T 22365—2008
7.2方法BIGT印刷试验仪(摆式)(图B. 1)7.2.1收器的准备
7.2.1.1村垫的固定与张紧
转动扇形轮,使其夹子(9)位于对应手柄(2)的位置,将衬垫(3)平直地放在扇形轮上,前端用夹子夹紧,将衬垫的一端捕入张紧轴(4)处。转动扇形轮处于印删启动位暨,并同时将衬垫铺平。松开张紧轴的锁紧螺母(1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该轴的滚花螺钉,拉紧衬垫,锁紧螺母将衬垫张紧。如果衬垫摄坏,应及时更换。
7.2.1.2印刷压力的调节
将试样固定在扇形轮上,使试样平贴在衬垫上。以顺时针方向将把手(6)扳到头在轴插入个没标推油(5.3)的印刷盘,将扇形轮转到启动位置,以逆时针方向将把手(6)扳到底。旋转把手(7),调节印刷压力至(345土10)N7.2.2试验条件
所有试验均应在GB/T10739规定的标推大气条件下进行,应保证仪器与试验器材均与标准大气条件达到平衡。为达到较高的试验准确性,将试验室的温度条件最好控制在(23土0.5)℃范围内。7.2.3试样的插入
将预处理好的试样插人纸夹内,并保证试样与衬垫相行。转动扇形轮至启动位置。7.2.4印刷盘的准备
首先将标准油墨(5.3)注人注墨管,注意勿吸人空气。如果使用时,标准油墨(5.3)注人注墨管后,发现标准油墨自行涌出,说明注墨管内混人空气。应清除管内全部标准油墨,然后重新注入。用软毛刷沾石油醚或溶剂汽油,擦洗打墨机上的大小聚氨酯勾墨辊和印刷盘,用卫生纸或软布沾石油醚或溶剂汽油,擦洗打墨机上的金属滚简。沿打墨机滚筒的轴向,用注墨管将1㎡L标推油墨均勾施加到前滚简上。勾展标谁油墨至少10min后,印刷盘置于油墨分布器的固定轴上与胶辊接触,上油墨时间应至少为30s.7.2.5试验
将上了油墨的印刷盘插入印刷仪器的轴上,直至位置合槽。逆时针转动把手(6),使印刷盘与试样接触,扳动手柄(2),完成一次印刷,从来子中敢下试样。注:根据试样印刷表面强度的高低,选择加速印刷的最大速度,如摆驱动为1.25m/s,弹费驱动A、M、B三速分别为2. 5 m/s,3. 0 m/s 和 3. 5 m/s.8拉毛的判定
8.1标出试样印迹最初(静止的)接触面的中心,作为印刷的起始点(端部宽约5 Ⅱm深色印迹的中闻位置)。
8.2将印刷试样立即放在标谁拉毛观测灯(5.6)下,通过观谢孔观察平整的印刷表面。以纸面开始连续成片拉毛作为拉毛的开始点,并作出标记。然后用印速与印刷位置标尺查出该点的印刷速度,即为该试样的印刷表面强度。
对于纸板和涂布纸的起泡分层,只需将试样的印刷而尚里弯曲观测。注:当拉毛出现于距印刷始点20 mm以内时,两不能得到准确结果,应选用较低的最大速度或低粘度拉毛谢印刷。当有的试样一开始就有轻微拉毛,但随着印速增加,拉毛情说不趋于明显严重时,应来用更大印刷速度战采用较高粘度拉毛油印刷,以便找到拉毛的明显起始点。8.3记录拉毛的类型。
9后续试验步骤
9.1每印完一条试样,用沾有有油醚或溶剂汽油的卫生纸或软布清洗印刷盘,并用清洁的卫生纸或软布擦干,备用。
注;在进行下-次试验之前,应使印刷盘的温度恢复到温湿处职时的度GB/T 22365--2008
9,2在连续快速地完成10次印刷后,在打墨机上沿滚简轴向,用注墨管均匀补加油墨0.16 mL,油均勾分布不少于45 s后,继续对印刷盘上墨,结果的处理
正反两面各测定5条试样(单面印刷纸只测定印刷面),完成印刷后将印刷盘和打墨机擦洗干净。分别计算试样正反面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结果修约至0.01 m/s,11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本标准的编号;
b)试验中观察到的征何异常现象:c)试验结果;
试验的温湿度条件:
所用的油墨;
观察到的拉毛情况的述,包括在许多试样上出现的个别起毛点!f
偏离本标准的任何试验条件
本标准或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末规定的并可能影响结果的任何操作5
GB/T 22365—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IGT印刷试验仪(电动式)简图
扇形轮房动按钮,只有在(6)已按下,(15)燃亮时,按下此按钮才起作用;2
速度指示器;
总开关和速度选择器开关,
指示灯,只有开关(3)衣I.或H的位置时才亮;具有放松按钮的速度控制装置;马达启动按钮,当指示灯燃亮后,按下此按钮可以接通发动机的电源;与(18)相同,封垫夹和试样夹与纸的夹子;扇形轮或玉印滚筒:
上部印刷盘的印刷压力控制器:衬垫,
上部印刷盘升降器,可使印刷盘脱离扇形轮而提起,另外可调节上部印刷盘的轴与扇形轮之间的距离;上部印刷盘的轴,
上部印刷盘印刷压力的刻度尺;用于指示速度的选择器指针:
指示灯,只有当扇形轮位于其启动位置时才亮:刷子(可拆卸的);
附加装置的连接孔,
见(7):
同(12),只用于下部印刷盘,在纸张拉毛试验升不使用;同(11),只用于下部印刷盘,在纸张拉毛试验中不使用;同(9),只用于下部印刷盘,在纸张拉毛试验中不使用;同(3),只用于下部印剃盘,在纸张拉毛试验中不使用:速度选择开关,加速印刷时,开关指在\低\位置上的最大速度为1m/s,指在\高”位置上的最大速度为7m/s:指示灯,表示仪器处于间款印刷位置(在拉毛试验中不使用);用于间歇印刷的定时器(在拉毛试验中不使用);熔断器。
图A.1IGT印刷试验仪(电动式)简图1—摆;
2-。手辆;
3——对垫;
4——张紧轴;
—扇形轮;
6——移动印刷盘的把手;bzxZ.net
?…调节印剥压力的把手,
8—~印别盘,
衬垫夹和试样夹;
一锁紧螺母。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GT印刷试验仪(摆式)简图
图 B.1IGT印刷试验仪(摆式)简图GB/T 22365—2008
GB/T 22365—200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对应的1S03783:1980章条编号对照表 C.1给出了本标准与对应的ISO 3783:1980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表 C.1本标准与对应的 ISO 3783:1980章条编号对照本标准章条编号
7. 1. 1. 1~7. 1. 1. 2
7.1.2~7.1.5
对应的国际标准章条编号
10, 1~-10.2
11. 1-11. 4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 IS0 3783:1980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表 D, 1 给出了本标准与 ISO 3783 :1980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览表表 D.1本标准与 ISO 3783:1980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标准的章条编号
7. 1.1.7. 2. 1
技术性差异
增加了适用于各种纸和纸板模拟印刷的试验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而非国际标修改了拉毛的定义,并增加了印刷表面强度的定义增了印刷适性仪(摆式)的要求
改了措辞
将仪器的准备并人试验步骤
增了方法 B
增加了结果的处理
GB/T 22365-2008
按GB/T 1.1的规定编写
以适合我国国情
按GB/T4687统一了定义
标准合并的需要
简单易懂
标准的一致性
标准合并的需要
标雅编写规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