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香料 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5 16:58:46
  • GB/T14454.13-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4454.13-2008

  • 标准名称:

    香料 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7-15
  • 实施日期:

    2008-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72.01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2008-10-01
  • 计划单号:

    20060434-T-607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93-06-05
  • 起草人:

    徐易、倪宪忠、曹怡、金其璋
  • 起草单位:

    上海香料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相关标签:

    香料 羰基 化合物 含量 测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14454的本部分的第一法规定了用盐酸羟胺法测定精油羰值和单离及合成香料中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本方法中用盐酸羟胺冷法肟化的方法适用于主要成分为易肟化的醛类或酮类的香料(香茅醛除外,香茅醛需要低温来避免环化和缩醛化现象);用盐酸羟胺热法肟化的方法适用于主要成分为一般难于肟化的酮类的香料。 GB/T 14454.13-2008 香料 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GB/T14454.13-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1CS 71. 10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GB/T14454.13--2008
代替GB/T14454.13-1993,G13/T14454.16~14454.171993香料
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Fragrance/Flavor substances-Determination of carbonyl value and carbonyl compounds content(ISO 1271:1983, Essential oils—Determination of carbonyl valueFree hydroxylamine methiod; ISO 1279:1996, Essential oilsDctermination of carbonyl valuc-Potentiometric methods using hydroxylammonium chloride, MOD)2008-07-15发布
数码防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1-01实施
GB/T14154%香料通用试验方法》由下列部分组成:第1部分:香料试祥制备;
香气评定法;
第2部分:香料
-第4部分: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第5部分:香料
旋光度的测定;
第6部分:香料蒸发后娥留物含量的评估;·第7部分:香料炼点的测定;
含酚量的测定;
--第 11 部分:香料
一第12部分:香料
微量氣测定法;
第13部分:香料值和炭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第14部分:香料标推溶液、试液和指示液的制备;GB/T14454.13--2008
第15部分:黄樟洒黄樟素和另黄樟素含量的测定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本部分为GB/T11454的第13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S01271:1983《精油羰值的测定游离羟胺法》和IS()1279:1996《精油羰值的测定盐酸羟胺电位法》。本部分与ISO1271:1983和ISO1279199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删除了1SO1271:1983和IS01279:1996的取样方法;增加了附录B.
本部分是对GB/T14151.13:-1993《香料炭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中性亚硫酸钠法》、GB/T14451.16—1993《香料炭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盐酸羟胺法》,GB/T14454.171993《香料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基的测定游离羟胺法》的合并与修订。本部分与GB/T14451.13-1993、GB/T14454.16—1993.GB/T14454.17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在第一法中增加了试样制备和用盐酸羟胺热法肟化酮类的方法;-在第二法中增加了试样制备和附录A。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13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难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由上海香料研究所负宽起草。本部分要起草人:徐易、倪宪忠、曹怡、金湛璋。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4454.13 1993;
.-G3/T 14454.16-14454.17-—1993.I
1范围
香料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GB/T14454.13—2008
GB/T11454的本部分的第一法规定了用盐酸羟胺法测定精油羰值和单离及合成香料中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本方法中用盐酸胫胺冷法化的方法适用了主要成分为易化的醛类或酮类的香料(香茅醛除外,香茅醛需要低温来避免环化和缩醛化现象);用盐酸羟胺热法化的方法适用于主要成分为一般难于肟化的酮类的香料。
芷1:测定个香茅醛的精油用游离羟胺法。见第二法。注2:有关含易肪化的醛类或酮类的精油为柠檬草油、柑果了油.英香油等。注3:有关含难膀化的甲基酮类的精油为香根渊、鼠草油、白蒿油等。GB3/T14454的本部分的第一法规定了用游离羟胺法测定精油凝值和单离及合成香料中炭基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采用第··法所规定的方法不易转化为化合物的羰基化合物(尤其是酮类,但甲基酮类除外》的香料,不适用于含有大最酯类或对碱敏感组分的香料,GB/T14454的本部分的第三法规定了用中性业硫酸钠法测定香料中炭基化合物含量的方法·适用于醛类及某些酮类香料炭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有关香料产品标准中将规定采用本部分的哪种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115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4454.1香料试样制备(GB/T14454.1—2008,ISO356:1956,MOD)CB/T14454.14香料标准溶液、试液和指示液的制备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4454的本部分。3.1
碳值carbonyl value
中和1g香料与盐酸羟胺经化反应释放出的盐酸时所需的氨鼠化钾的毫克数。注:是骤基化合物和羟胺反应的产物。第一法盐酸羟胺法
4用盐酸羟胺冷法化的方法
4.1原理
羰基化合物与盘酸羟胺反应转化成。用氢氧化钠标症溶液滴定这一反应释放山的盐酸。1
GB/T 14454.13—2008
4.2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制备方法除特别规定外,应按GB/T 14454.14行
4.2.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KOH)=0.5mol/L。4.2.2溴酚蓝指示液。
4.2.3盐酸羟胺溶液。
实验室常用仪器,特别是下列仪器:4.3.1高型烧杯,容量为100mL
4.3.2锥形瓶,容量为250mL。
4.3.3 pH计。
4.3.4玻璃电极
4.3.5滴定管,容量为50I.,有0.1mL的刻度。4.4操作程序
4.4.1试样制备
按GB/T14454.1的要求。
4.4.2试样重
称取1g~1.5g香料于高型烧杯(1.3.1)或锥形瓶(4.3.2)中,精确笔0.0002g。径:若要增加试样基,将在有关香料产品标准中规定。4.4.3测定
将50ml.盐酸羟胺溶液(4.2.3)加人到试样(1.1.2)中,操匀,在室温静置1h或按有关香料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时间静置。加入3滴溴酚蓝指示液(4.2.2),充分混合。用氢氧化钠标推溶液(4.2.1)滴定至与盐酸羟胺溶液(4.2.3)相同的黄绿色。记录所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2.1)的体积。注:对于色泽较深的试样或本身的色泽可能会于扰终点判断时,应采用电位滴定法。将50L盐酸羟胺辫液(4.2.3)加人到试样(4.4.2)中,据匀,在室静置1h或按有关香料产品标准中热定的时间静置。加人3滴漠酚蓝指示液(4.2.2),充分混合。溶液中插人玻璃电极(4.3.4),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 2.1)滴定至溶液的 pH值小于4.20。在测定过程中确保pH值不超过4.20。静置15min。用氢氧化钠标准器液(1.2.1)滴定至终点。终点的 pH 值在 3. 4 左有:
4.4.4结果的表述
4.4.4.1按式(1)计算羰基化合物的含量1以质量分数表示,以指定的醛计:MXVxe
式中:
有关香料产品标准中规定的醛或酮的相对分子质最:M
滴定过程巾中所耗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2.1)的体积,单位为毫升(nnL.);氢氧化钠标雁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al/L):试样的质最,单位为克(g)。
4. 4.4.2按式(2)计算炭值B,用每克精油所耗用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B= 56. 1 ×VXc
V、c、m的含义同式(1)。
平行试验结果允许差:
羰值1.0;羰基化合物含量0.5%
(2)
5用盐酸羟胺热法化的方法
5.1原理
羰基化合物与盐酸羟胺反应作成肟。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这·-反应释放出的盐酸。5.2试剂
5.3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特别是下列仪器;5.3.l滴定管,窄量为50mL,有0.1mL的刻度。5.3.2高型烧杯,容量为100ml.
GB/T14454.132008
5.3.3皂化瓶,耐碱玻璃制成,有磨砂瓶口,容量为100ml~250mL,装上一根长至少为1m,内径为1cm~1.5cm的带磨砂口的玻璃空气冷凝器5.3.4 pH计.
5.3.5坡璃电极。
5.3.6带磁搅拌的加热器。
5.4操作程序
5.4.1试样制备
按GB/T14454.1的要求。wwW.bzxz.Net
5. 4. 2试样量
称取2g~2.5香料至皂化瓶(5.3.3)中,精确至0.0002g。见4.4.2注。5.4.3测定
将50mL盐酸羟胺溶液(4.2.3)加入到试样(5.4.2)中。加人3滴溴酚蓝指示液(4.2.2),充分混合。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2.1)滴定至与盐酸羟胺溶液(4,2.3)相同的黄绿色。皂化瓶接上回流管。将皂化瓶放在加热器(5.3.6)上加热并搅拌,使温度适当,足以保持恒定的问流。10min后,冷却,加入3滴溴酚蓝指示液(4.2.2),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2.1)缓慢滴定至与盐酸羟胺溶液(4.2.3)相同的黄绿色。将皂化瓶放到加热器上。每10min重复此操作,直到所加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可保证已到滴定终点。
注1:对于色泽较深的试样或本身的色泽可能会于扰终点判断时,应采用电位滴定法。将50mL盐酸羟胺溶液(4.2.3)加人试样(5.4.2),充分混合。溶液中插入破璃电极(5.3.5),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2.1)滴定至济液的PH值小于1.20。皂化瓶接上回流管。将皂化瓶放在加热器(5.3.6)上加热并拌,使温度适当,足以保持恒定的回流。10min后,冷却,加入3滴溴酚监指示液(1.2.2),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4.2.1)缓慢滴定至溶液的PH值小于4.20。在测定过程中确保pH值不超过4.20。当溶液题色开始改变,停止滴定。将卓化瓶效到加热器上。每10min重复此操作,直到所加的氢氧化钠标准液可保证已到滴定终点。注2:测定时间通常为?h。但对于某些香料,此时间疑不够的。在此情况下,继续测定,直到当量点出现。以滴定过程中所用氢氧化邻标准溶液(4.2.1)的体积为函数,绘出pH曲线图:PH=F(V)。记录当量点。5. 4. 4
结果的表迷
按式(1)计算羰基化合物的含量。按式(2)计算羰值。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
…所用的测试方法;
—-—所得到的测试结果;
CB/T14454.13—2008
如果重复性已得到核实最后所得到的结果,试验报告还应该说明本方法中末规定的任何操作条件或被认为可选用的操作条件,以及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征何事件。
试验报告应包对样品的完企鉴别所需要的所有详情。第二法游离羟胺法
7原理
羰基化合物通过与盐酸羟胺和氢氧化钾混合物所释放出的游离羟胺反应转化成肪。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过最的碱。滴定可用比色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8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制备方法除特别规定外,应按GB/T14454.14执行
8. 1 盐酸标溶液.c(HCl)=0. 5 mol/L。8.2漠酚蓝指示液。
8.3羟胺溶液。
9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特别是下列仪器:9、1两种操作技术(比色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9.1.1皂化瓶,耐碱玻璃制成,有磨砂瓶口,容量为100mL~250mL,装F根长至少为1m,内径为1 cm~1.5 cm的带磨砂口的玻璃空气冷凝器。9. 1. 2 滴定管,容最为 50 mL 和 100 mL,有 0. 1 tnL 的刻度9.1.3分析天平。
9.2电位滴定法
9,2.1电位仪{最好是记录式电位仪),其有复合玻璃电极,9.2.2磁力搅扑器
10操作程序
10,1试样制备
按GB/T 14454. 1 的要求。
10.2试样量
称取试样于它化瓶(5.1.1)巾,精确至0.00028,称取的试样量将在有关香料产品标推中规定,10.3空白试验
讲衍测定的时,用同样的操作程培、同样的试剂,但不圳试样进行空白试验如用电位滴定法(见10.4.2),为了在同样的温度下进行操作,应立即进行空白试验。10.4测定
10.4.1比色滴定法
用滴定管(9,1.2)推确加人75mL羟胺溶液(8.3)于装有试样(10.2)的它化瓶(9.1.1)巾,混将盛有混介物的皂化瓶在室温下静置或加热沸腾回流,静置回流的时闻在有关香料产品标谁中规定。如使用沸腾回璇在除去回流冷凝器前,应快速冷却加人3滴漠酚蓝指示液(8.2),用盐酸标准溶液(8.1)滴定至溶液呈绿黄色。滴定应在自然光线充区
足的地方避行。
GB/T14454.13—2008
注:此法适用于浅色的香料。对下深也的香料,宜使用电位滴定法(10.4.2)。如无电位仪,应按附录A中所述,改变操作程序进行测延,
10.4.2电位滴定法
用滴定管(9.1.2)准确加入75mL羟胺溶液(8.3)于装有试样(10.2)的皂化瓶(9.1.1)中,混勺。将盛有混合物的皂化瓶在室温下静置或加热沸腾回流。静置或回流的时间在有关香料产品标准中规定。如使用沸腾回流,在除去回流冷凝器前,应快速冷却。在磁力搅拌器(9.2.2)的搅拌下,用盐酸标准溶液(8.1)进行电位滴定。使用记录式电位仪将大大简化此操作。
从滴定曲线的当量点或从pH值变化计算所用的盐酸溶液的体积。必须强调,终点的pH值与被测香料有关,不总是相间的。
部分羰基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反应时间参见附录B。11结果的表述
按式(3)计算羰值C,用每克精油所耗用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V。-Vi
C = 56. 1 X
式中:
-盐酸标准溶液(8.1)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一试样的质量(10.2),单位为克(g);V-空自试验(10.3)中所耗用的盐酸标准溶液(8.1)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一测定(10.4)中所耗用的盐酸标准溶液(8.1)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按式(4)计算羰基化合物的含量D,以质量分数表示,以指定的醛或酮计:D - M(ye-y)xe
c.m,V、V,的意义同式(3)。
M.-有关香料产品标准中所规定的醛或酮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平行试验结果允许差:羰值1.0;炭基化合物含量0.5%,12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
一…所用的测试方法;
.-所得到的测试结果;
一如果重复性已得到核实,最后所得到的结果。-(3)
(4)
试验报告还应该说明本方法中未规定的任何操作条件或被认为可选用的操作条件,以及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任何事件。
试验报告应包括对样品的完全鉴别所需要的所有详情。第三法中性亚硫酸钠法
13原理
用中性逆梳酸钠溶液与醛或酮在沸水浴中反应释放出氛氧化钠,逐渐用酸中和使反应完全。5
合品伙伴限
GB/T14454.13—2008
14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制备方法除特别规定外,应按GB/T 11454. 14 执行。
14.1中性亚硫酸钠饱和溶液:以酚酥为指示液,在澄清的亚硫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30%)使垦中性。该试剂在使用时应新鲜配制并过滤:14.2乙酸水溶液(1:1)
14.3酚酰指示液,
15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特别是下列仪器,15.1醛瓶,150ml颈部长约150mm,具10mL刻和0.1mL分刻度。刻度的零线应稍高于网筒形颈部的底处,阅锥形壁和垂直颈部构成的角度约为30°。15.2移液管,10 mL。
15.3沸水浴。
16操作程序
16.1试样制备
按GB/T14454.1的要求。
16.2测定
用移液管(15.2)吸取\F爆并经过滤的试样10mL,注人醛瓶(15.1)中。加人75mL中性亚硫酸钠饱和溶液(14.1),振摇使之混合。加人2滴酚酞指示液(14.3),随即置丁沸水浴中不断振荡。,当粉红色显现时,加入数滴乙酸水溶液(14.2),使瓶内混合液的粉红色褪去,重复加热振荡,当粉红色不再显现时,再加入数滴酚酸指示液(14.3),继续加热15min。如不再显现粉红色时,取出,冷却至窄温。如仍有粉红色呈现,则再加热振荡并滴加乙酸水溶液(14.2)至粉红色褪去,取出,冷却至室温,当油层与溶液完全分开后,加人一定量的中性亚硫酸钠饱和溶液(11.1),使油层全部升至瓶颈刻度处,读取油层的升数。
17结果的表述
按式(3)计算醛或酮含量无,以%表示:V-V
式申:
V—-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i.
油层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平行试验结果允许差为 1%。
注1:如试样中含有金属杂质,则将试样据勾后取约50mL,再加约0.5g酒石酸,揽和静置后过滤备用。(5)
注2;如有油滴粘附瓶暗时,可将瓶置于掌心快速旋转或经敲瓶壁,使油滴全部上升至瓶颈。注3:冷却至室温时,有时会发现少量亚硫酸盐加成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而且往往留存在油层和济液层之同,这样使读取旁升数时发生困难。可用滴管沿细颈内壁滴加几滴水,以使油层和溶液层分离清晰。18试验报背
试验报告应包括:
-所用的测试方法;
一所得到的测试结果;
GB/T14454.13-—2008
一:《一如果重复性已得到核实,最后所得到的结果。试验报告还应该说明本方法中末规定的任何操作条件或被认为可选用的操作条件,以及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任何事件。
试验报告应包括对样品的完全鉴别所需要的所有详情。7
http://foodmate.netGB/T14454.13—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深色香料测定的操作程序
当不能使用电位滴定法对深色香料进行测定时,可采用下述的操作程序。用滴定管(9.1.2)移取75mL羟胺溶液(8.3)于皂化瓶(9.1.1)中中,混勾。将此混合物倾人另一盛有试样的皂化瓶(9.1.1)乙中。保留它化瓶甲不要清洗。将盛有混介物的皂化瓶乙静置或在沸腾状态下回流。静置或回流的时间在各有关香料产品标推中规定。如使用沸腾回流,在除去回流冷凝器前,应快速冷却。用盐酸标准溶液(8.1)滴定至溶液呈绿黄色。将皂化瓶乙中的溶液倾出约:-半至保留的皂化瓶甲内,中和至溶液呈柠檬黄色,再将此浴液倾人皂化瓶乙巾,混句,再将混合物的一半倾人皂化瓶甲中。如此重复操作直到滴加两滴盐酸标准溶液(8.1)于两皂化瓶任-之中,对比另--皂化瓶中的溶液的色泽不再有变化为止。
精油部分见表B.1
山苍子油
香苯油
薄荷油
柠橡草油
柑橘油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部分羰基化合物的分子盈和反应时间表B.1
主要基化合物
柠檬醛
香茅醛
薄荷南
柠檬醛
单离及合成香料部分见表B.2。
洋茉莉醛
紫罗兰鹿
柠檬醛
香茅醛
蒋荷酮
苯甲醛
苯乙酮
α戊基肉柱醛
对甲氧基苯乙酮
对甲基苯乙.酮
羟基香茅醛
甲基康烯
注:室温指20℃~30。
分子量
152,24
114,19
全品伙伴网
试样董/g
分子虽
GB/T14454.13—2008
反应时间/
1(室温)
1(室锰)
1(加热回流)
1(室溢)
1(室源)
反应时问/h
1(室温)
1(加热回流)
1(室温)
1(室温)
1(加热回流)
1(室温)
1室温)
1(加热回流)
[(室温)
(室温)
1(加热控制88℃~90℃微沸国流)上(加热回流)
l(加热回流)
1(加热回流)
1(加热回流)
GB/T14454.13-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雅
羰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CB/T 14454.13—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缩码:100045
网址 spc. net. 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推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18千字2008年10月第一版2008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4107
7定价16.00元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合Hk伴网httn·//wuwfoodmatepet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