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DG/TJ 08-2025-2007 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其他行业标准】 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7 15:35:51
- DG/TJ08-2025-2007
- 现行
标准号:
DG/TJ 08-2025-2007
标准名称:
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7.3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G/TJ 08-2025-2007 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DG/TJ08-2025-2007

部分标准内容: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应用
技术规程
Applicationtechnologyspecificationforremotesupervisorysystem
inconstruction project
DG/TJ08-2025-2007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07年10月1日
1总则
1.0.1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促进企业计算机辅助技术和计算机集成控制的发展,预防工程事故,减少工程隐患,规范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管理,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运行及维护。
1.0.3远程监控系统应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运行有效、维护方便。
1.0.4远程监控系统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远程监控系统RemoteSupervisorySystem采用视(音)频和数据信息等监控手段,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实现网络远程数据交互,为现场的质量、安全及综合管理提供辅助监管的系统。
2.0.2视(音)频监控Video(Audio)Monitoring在闭合的传输介质(电缆、光纤、空气等)链路中传输视(音)频、控制信号,实现摄像、遥控、显示、控制和记录等功能的系统。2.0.3数据监控DataMonitoring
对采集的监测数据和监理、施工、设计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实时地上传、汇总、整理、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判定、预警、报警,并将信息进行处理、发布的系统。2.0.4信息采集InformationAcquisition将工程有关的视(音)频、监测和工程情况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存储,并形成信息数据库。2.0.5信息检验InformationInspection对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辩识,判断是否存在数据异常。2.0.6信息分析InformationAnalysis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统计、比较和分析,识别工程安全、质量以及综合管理的状况。
2.0.7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对采集的信息采用多种形式判定、预警、报警,将信息分为正常信息与报警信息,并进行发布。2.0.8警戒值WarningTarget
监控对象进入危险状态的限值。2.0.9重大危险源MajorRiskFactors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
3基本规定
3.0.1重大工程、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周边环境复杂或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建设工程应按规定实施远程监控系统。3.0.2远程监控系统应具有模块化升级和横向扩展功能,同时必须具备整体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并且系统宜具备可复用性。
3.0.3远程监控系统应对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安全及现场的综合管理状况进行监控。
远程监控系统要求:
应由工程现场监控平台和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组成:应具备现场视(音)频监控和工程数据监测功能可在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及管理部门运用;4
可运用视(音)频、数据监控等手段,对工程建设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处理;
应满足稳定可靠、安全、易维护的要求。3.0.5建设、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对本工程远程监控进行策划,委托有技术能力的单位按要求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远程监控,并履行各自相关职责。3.0.6工程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将远程监控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应监督建设参与各方落实施工现场远程监控职责、正确使用、维护监控系统。3.0.7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安装、维护的承揽单位应满足建设行4
政主管部门有关资质、资格(专业技术能力评估)的要求3.0.8远程监控系统应根据政府监管、市场、企业等各类需求,建立层级开放平台,并建立信息反馈收集分析子系统,持续扩展系统监控内容及范围,优化系统运行效率。5
4.1.1综合架构
4系统配置
4.1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1工程现场监控系统应由工程现场监控平台和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组成。
2工程现场监控平台应具备实现采集、记录信息,辅助现场人员管理,并实现与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的信息交互的功能3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应提供工程现场监控平台的统一访问接口,可实现工程远程监控管理和资源整合。4.1.2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1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应包括视(音)频系统和数据系统两个主要部分。
2系统设计应重点考虑前端设备布置、数据采集分析、传输方式、主机配置、监控室选择等环节,并应与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共同协商,优化设计方案。
3现场视频摄像头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布设、安装,并满足广度、深度、清晰度、稳定性等要求。4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型、布设、安装,并满足精度、灵敏度、稳定性等要求。5视(音)频系统设计要求:
1)视(音)频系统应由前端设备、传输介质、后端设备等部分组成;
2)可对前端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并可设置操作方式及6
参数;
3)可对视(音)频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压缩、还原、显示、存储、传输等处理:
4)图像水平清晰度彩色视频系统应不低于420TVL(电视线),黑白视频系统应不低于480TVL(电视线)。5)视(音)频系统主机宜采用兼容性好、全实时、视(音)频处理效率高、网络传输码流低的产品。6数据系统设计要求
1)应具备自动或人工输人数据功能:2)应具备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审核的功能:3)应具备对数据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分析、预报警并发出应急指令的功能,
4)应具备分权限级别对系统中的数据查询、传输功能:5)应具备对多个建设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7应配置专用服务器,满足数据存取、数据转换和数据分析时的稳定性要求。
8系统主机(视频主机、数据主机)应采用断电保护和过载保护措施。
9系统可选用电(光)缆或无线设备进行信号传输。传输介质的选择应满足数据信号传输质量需求,和建设工程现场环境要求,实现信号稳定、可靠地传输。10监控室设计应选择温度、湿度适宜、消防措施到位、电磁干扰小的场所,应提供220V、50Hz的单相交流电源,并具有防雷措施。
11建设工程现场应配备远程网络,其带宽应满足视(音)频传输要求,单路视频传输带宽应不低于256kbps。7
12存储容量应满足工程实际需要,视音频信息资料至少应保存一个月,数据信息资料应永久保存。4.2远程监控系统安装
4.2.1安装要求
1安装前应具备设备连接系统图、设备器材一览表、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和监控点布置图等资料。2安装前应对所有设备通电检查,所有设备功能正常后方可安装。
3安装人员应进行岗前技术、安全作业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持相关上岗证书。
4应按系统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和工程特点进行安装,不得随意更改。
5委托单位应指派专人进行现场配合,并协同安装单位做好监控系统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4.2.2系统安装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为系统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1
2委托单位应提供宽带网络,宜独立于建设工程现场其他网络,并能满足设计要求。
3前端设备安装要求:
1)应符合设备自身特点并应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
2)设备固定之前应检测设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线缆等应整齐有序的固定在附着物上并作好标识:3)塔吊上安装前端设备的应做好减震措施,线缆堆放必须整齐有序,便于线缆拉伸:
4所有室外安装的设备均应有防雨、防磁、防雷等措施。4传输线路敷设要求:
1)传输介质应能可靠、稳定传输各种信号,并且能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要求;
2)施工现场塔吊吊装区域内禁止系统线缆架空敷设。现场交通主干道内如需架空线缆,架设高度应满足工程需要;
3)室外线缆应牢靠固定于附着物上,并作标识;4)信号传输线缆与强电线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间距不应小于1.5M;Www.bzxZ.net
5)线缆需在水下布线时,应在水下部分的线缆加防水套。或是采用外套为防水材质的线缆;6)室外线缆埋地时,理地深度不得小于0.8米,并应穿于硬管内;
7)无线设备架设时,接收设备与发射设备之间应避开遮挡物,并应满足传输信号要求;
8)室外线缆连接处应采取防水、防磁等措施。5后端设备安装要求:
1)所有引线在与设备连接时,均应留有余量,并应有标识;2)后端设备宜放入系统专用机柜内,并应有防潮、防尘、防腐、防雷等措施。
6监控室布置要求:
1))监控室位置应相对固定,面积不应低于6M;2)电缆敷设的两端应留有余量,并应以标识;3)监视器、主机系统等设备应有降温、散热和防尘等措施:4)监控室内宜配备UPS系统:
5应具备宽带网络接口
7安装单位应向委托单位提供远程监控系统安装清单(参见附录B)。
4.3远程监控系统调试、验收
系统调试
担任。
调试负责人应由熟悉该系统要求、性能的工程技术人员调试工作应由建设参与各方协同完成调试应按照设备、子系统、整体系统的步骤进行。4
系统设备调试要求:
1)设备安装工作完成后应由安装单位进行调试工作2)应按照设计图纸,方案和过程施工资料等进行调试;3)应对设备运行、信号传输、图像清晰度、数据可靠性等项目进行检查调试;
4)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和结果应作详细的记录;
5)调试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填写设备调试报告(参见附录C)。
5系统软件调试要求:
1)软件安装工作完成后应由软件开发单位进行调试工作;2)应对软件接口,数据采集、传输、存取,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检查调试;
3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和结果应作详细的记录;
4)调试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填写设备调试报告(参见附录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应用
技术规程
Applicationtechnologyspecificationforremotesupervisorysystem
inconstruction project
DG/TJ08-2025-2007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施行日期:2007年10月1日
1总则
1.0.1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促进企业计算机辅助技术和计算机集成控制的发展,预防工程事故,减少工程隐患,规范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管理,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运行及维护。
1.0.3远程监控系统应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运行有效、维护方便。
1.0.4远程监控系统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远程监控系统RemoteSupervisorySystem采用视(音)频和数据信息等监控手段,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实现网络远程数据交互,为现场的质量、安全及综合管理提供辅助监管的系统。
2.0.2视(音)频监控Video(Audio)Monitoring在闭合的传输介质(电缆、光纤、空气等)链路中传输视(音)频、控制信号,实现摄像、遥控、显示、控制和记录等功能的系统。2.0.3数据监控DataMonitoring
对采集的监测数据和监理、施工、设计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实时地上传、汇总、整理、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判定、预警、报警,并将信息进行处理、发布的系统。2.0.4信息采集InformationAcquisition将工程有关的视(音)频、监测和工程情况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存储,并形成信息数据库。2.0.5信息检验InformationInspection对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辩识,判断是否存在数据异常。2.0.6信息分析InformationAnalysis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汇总、统计、比较和分析,识别工程安全、质量以及综合管理的状况。
2.0.7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对采集的信息采用多种形式判定、预警、报警,将信息分为正常信息与报警信息,并进行发布。2.0.8警戒值WarningTarget
监控对象进入危险状态的限值。2.0.9重大危险源MajorRiskFactors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3
3基本规定
3.0.1重大工程、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周边环境复杂或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建设工程应按规定实施远程监控系统。3.0.2远程监控系统应具有模块化升级和横向扩展功能,同时必须具备整体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并且系统宜具备可复用性。
3.0.3远程监控系统应对建设工程的工程质量、安全及现场的综合管理状况进行监控。
远程监控系统要求:
应由工程现场监控平台和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组成:应具备现场视(音)频监控和工程数据监测功能可在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及管理部门运用;4
可运用视(音)频、数据监控等手段,对工程建设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处理;
应满足稳定可靠、安全、易维护的要求。3.0.5建设、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对本工程远程监控进行策划,委托有技术能力的单位按要求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远程监控,并履行各自相关职责。3.0.6工程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将远程监控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应监督建设参与各方落实施工现场远程监控职责、正确使用、维护监控系统。3.0.7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安装、维护的承揽单位应满足建设行4
政主管部门有关资质、资格(专业技术能力评估)的要求3.0.8远程监控系统应根据政府监管、市场、企业等各类需求,建立层级开放平台,并建立信息反馈收集分析子系统,持续扩展系统监控内容及范围,优化系统运行效率。5
4.1.1综合架构
4系统配置
4.1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1工程现场监控系统应由工程现场监控平台和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组成。
2工程现场监控平台应具备实现采集、记录信息,辅助现场人员管理,并实现与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的信息交互的功能3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应提供工程现场监控平台的统一访问接口,可实现工程远程监控管理和资源整合。4.1.2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1建设工程远程监控系统应包括视(音)频系统和数据系统两个主要部分。
2系统设计应重点考虑前端设备布置、数据采集分析、传输方式、主机配置、监控室选择等环节,并应与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共同协商,优化设计方案。
3现场视频摄像头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布设、安装,并满足广度、深度、清晰度、稳定性等要求。4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型、布设、安装,并满足精度、灵敏度、稳定性等要求。5视(音)频系统设计要求:
1)视(音)频系统应由前端设备、传输介质、后端设备等部分组成;
2)可对前端设备进行远程操控,并可设置操作方式及6
参数;
3)可对视(音)频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压缩、还原、显示、存储、传输等处理:
4)图像水平清晰度彩色视频系统应不低于420TVL(电视线),黑白视频系统应不低于480TVL(电视线)。5)视(音)频系统主机宜采用兼容性好、全实时、视(音)频处理效率高、网络传输码流低的产品。6数据系统设计要求
1)应具备自动或人工输人数据功能:2)应具备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审核的功能:3)应具备对数据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对分析、预报警并发出应急指令的功能,
4)应具备分权限级别对系统中的数据查询、传输功能:5)应具备对多个建设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7应配置专用服务器,满足数据存取、数据转换和数据分析时的稳定性要求。
8系统主机(视频主机、数据主机)应采用断电保护和过载保护措施。
9系统可选用电(光)缆或无线设备进行信号传输。传输介质的选择应满足数据信号传输质量需求,和建设工程现场环境要求,实现信号稳定、可靠地传输。10监控室设计应选择温度、湿度适宜、消防措施到位、电磁干扰小的场所,应提供220V、50Hz的单相交流电源,并具有防雷措施。
11建设工程现场应配备远程网络,其带宽应满足视(音)频传输要求,单路视频传输带宽应不低于256kbps。7
12存储容量应满足工程实际需要,视音频信息资料至少应保存一个月,数据信息资料应永久保存。4.2远程监控系统安装
4.2.1安装要求
1安装前应具备设备连接系统图、设备器材一览表、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和监控点布置图等资料。2安装前应对所有设备通电检查,所有设备功能正常后方可安装。
3安装人员应进行岗前技术、安全作业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持相关上岗证书。
4应按系统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和工程特点进行安装,不得随意更改。
5委托单位应指派专人进行现场配合,并协同安装单位做好监控系统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4.2.2系统安装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为系统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1
2委托单位应提供宽带网络,宜独立于建设工程现场其他网络,并能满足设计要求。
3前端设备安装要求:
1)应符合设备自身特点并应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
2)设备固定之前应检测设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线缆等应整齐有序的固定在附着物上并作好标识:3)塔吊上安装前端设备的应做好减震措施,线缆堆放必须整齐有序,便于线缆拉伸:
4所有室外安装的设备均应有防雨、防磁、防雷等措施。4传输线路敷设要求:
1)传输介质应能可靠、稳定传输各种信号,并且能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要求;
2)施工现场塔吊吊装区域内禁止系统线缆架空敷设。现场交通主干道内如需架空线缆,架设高度应满足工程需要;
3)室外线缆应牢靠固定于附着物上,并作标识;4)信号传输线缆与强电线缆平行或交叉敷设时,间距不应小于1.5M;Www.bzxZ.net
5)线缆需在水下布线时,应在水下部分的线缆加防水套。或是采用外套为防水材质的线缆;6)室外线缆埋地时,理地深度不得小于0.8米,并应穿于硬管内;
7)无线设备架设时,接收设备与发射设备之间应避开遮挡物,并应满足传输信号要求;
8)室外线缆连接处应采取防水、防磁等措施。5后端设备安装要求:
1)所有引线在与设备连接时,均应留有余量,并应有标识;2)后端设备宜放入系统专用机柜内,并应有防潮、防尘、防腐、防雷等措施。
6监控室布置要求:
1))监控室位置应相对固定,面积不应低于6M;2)电缆敷设的两端应留有余量,并应以标识;3)监视器、主机系统等设备应有降温、散热和防尘等措施:4)监控室内宜配备UPS系统:
5应具备宽带网络接口
7安装单位应向委托单位提供远程监控系统安装清单(参见附录B)。
4.3远程监控系统调试、验收
系统调试
担任。
调试负责人应由熟悉该系统要求、性能的工程技术人员调试工作应由建设参与各方协同完成调试应按照设备、子系统、整体系统的步骤进行。4
系统设备调试要求:
1)设备安装工作完成后应由安装单位进行调试工作2)应按照设计图纸,方案和过程施工资料等进行调试;3)应对设备运行、信号传输、图像清晰度、数据可靠性等项目进行检查调试;
4)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和结果应作详细的记录;
5)调试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填写设备调试报告(参见附录C)。
5系统软件调试要求:
1)软件安装工作完成后应由软件开发单位进行调试工作;2)应对软件接口,数据采集、传输、存取,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检查调试;
3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和结果应作详细的记录;
4)调试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填写设备调试报告(参见附录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NB/T20133.2-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2部分涂层系统在模拟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评价试验方法
- 08J931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
- TB/T3193-2016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HG/T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 CB/T8523-2011 机械化滑道设计规范
- ZJBK34007-1988 舰用电气设备的外壳
- 06SG515-2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
- CB/T4167-2011 船用电气电铃、警钟和鸣音器
- CNAS-CC31:2010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 CB/T425-2011 低压粗油滤器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JB/T11153-2011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 97D302-2 双电源切换及母线分段控制接线图D302-1~3(2002年合订本)
- SZJG21.6-2006 非发酵性豆制品 第6部分 腐竹
- CB/T4114-2011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