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100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21 01:48:50
  • Q/GDW155-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GDW 155-2006

  • 标准名称:

    100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37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气工程>>输电网和配电网>>29.240.20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
  • 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电力、核工业工程>>P62输、变电工程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22
  • 标准价格:

    0.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Q/GDW 155-2006 100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 Q/GDW155-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9.240.20
备案号:CEC66-2008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155-2006
100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
施工工艺导则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ide to the assembly and erectionof,the steel towers. of 1000kV overhead.transmission line2007-01-05发布
国家电网公司
2007-01-05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基本规定
塔式起重机分解组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培
内悬浮外拉线摇臂抱杆分解组塔落地摇臂抱杆分解组塔
内暴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组立铁塔
查标准上建标网
ww i z321. net
Q/GDW155—2006
Q/GDW.155-2006
本《100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是由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本标准是在总结我国·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标准和施工经验编写的。
本标准主要内容如下:
范围:
基本规定:
组塔方式及工艺;
质量要求;
安全措施等。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考: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技术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网交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送变电公司、江苏省送变电公司、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怀清、郭玉莹、熊织明、苏秀成、吕超英、江明。II
1范围
Q/GDW155-2006
1000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1.1本标准适用于1000kV交流架空送电线路的铁塔组立。1.2土800kV直流架空送电线路的铁塔组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1.3大跨越工程的铁塔组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L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T875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Q/GDW153—200610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3基本规定
3.1本标准给出了多种施工方法,不论选择何种方法,在工程开工前均应进行施工技术设计。3.2应针对所选定的施工方法编制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法在首次应用前应进行试点。3.3应对铁塔组立过程中的塔体强度及稳定进行校验。按容许应力法验算塔体强度时,塔材部件的安装应力应小于容许应力。常用塔材部件容许应力推荐值见表1。表1常用塔材部件的容许应力
拉、压、弯曲应力
塔材部件的容许应力
剪应力
3.4抱杆是铁塔组立的重要工具之一,应针对塔型特点及地形条件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抱杆进行施工。
3.5进行分解组立铁塔施工设计时,必须对所用工器具受力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计算,以受力最大值作为选择工器具的依据。
3.6各种型式的自立式铁塔宜采用分解组立方法。分解组立方法有:塔式起重机分解组塔:
一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内悬浮外拉线摇臂抱杆分解组塔:-落地摇臂抱杆分解组塔;
内悬浮内拉线分解组塔;
流动式起重机分解组塔;
查标准上建标网
ww j z321. net
Q/GDW155---2006
倒装组塔;
直升机组塔。
3.7抱杆及其他起重工器具的设计、制造及使用应符合DL5009.2、DL/T875及相关规程的规定。4施工准备
4.1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和铁塔图纸,并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4.2
铁塔图纸会审时,应提出便于施工、运行、检修等的要求。根据现场调查及图纸会审的结果,选择施工方案、.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4.3
4.4选择抱杆时应考虑风载荷的影响,推荐的抱杆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表2抱杆的主要参数
抱杆参数
抱杆长度(m)
最大起重量(t)
摇臂长度(m)
抱杆断面(mm×mm)
700×700
注:本表中推荐的抱杆主材材质采用Q345。内悬浮外拉线分解组塔
800×800
900×900
4.5进入施工现场的机具应进行检验或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6进入施工现场的塔材应进行清点和检验。4.7根据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铁塔结构,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5塔式起重机分解组塔
5.1工艺特点
5.1.1起吊重量大,吊装次数少,施工效率高。5.1.2减少高空作业工作量,安全性好。5.1.3适用于大型铁塔。
5.2现场布置
摇臂抱杆分解组塔
900×900
5.2.1由于铁塔每段截面各不相同,致使塔式起重机每层附着结构的规格、长度、附着间距及角度也各不相同。采用此方案时,应会同铁塔设计单位对铁塔结构进行验算,并在铁塔相应位置设置附着结构连接装置。
5.2.2采用外附着塔式起重机组立铁塔的现场布置示意图如图1a)所示,采用内附着方案时,塔式起重机在铁塔的中心,现场布置如图1b)所示。5.3工艺流程
首先利用流动式起重机安装塔式起重机至最大自立高度:再利用塔式起重机进行铁塔构件的吊装:铁塔安装到一定高度后,塔式起重机在铁塔上附着,随铁塔的组立而爬升;最后,塔式起重机与铁塔交替安装,将地面的杆件及组件尽量按照起重机相应工作幅度最大起重量进行组合、吊装。外附着塔式起重机组塔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a)所示,内附着塔式起重机组塔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b)所示。5.4主要工艺
5.4.1在铁塔中心或外侧组装塔式起重机塔身、起重臂、平衡臂、机构等。5.4.2提升塔式起重机,安装标准节使塔身至预定高度。5.4.3用塔式起重机吊装塔材。
5.4.4提升塔式起重机塔身,至新-级高度。2
塔式起重机基础找平
附着撑杆加工
区区区区区区区
第五道附若撑
第四道附着撑
第三道附着排
第二道附若持
第一道附若持
铁塔基础
a)外附式
DXXX区XX
第五逆附若撑
第四道附着
第三道附着撑
第二道附着掉
第一道附若控
铁塔基础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b)内附着式
图1附着塔式起重机现场布置示意图Q/GDW155—2006
88区区
塔式起重机基础浇筑,基础
布置在铁塔基础中心
塔式起重机基础浇筑,基础
布暨在铁塔基础连臂上
塔式起重机部件进场
安装塔式起重机
吊装铁塔下段杆件
塔式起重机附着
塔式起重机顶升
塔式起重机附
高度够否?
吊装铁塔上段杆件
高度够香
吊装担
吊装顶架
塔式起重机降节
塔式起重机拆卸
a)外附着式
塔式起重机基础找平
流动式起重机进场
附着结构加工
流动式起重机进场
塔式起重机部件进场
安装塔式起重机
吊装铁塔下段杆件
塔式起重机附若
塔式起重机顶升
塔式起重机附着
西度够香?
吊装铁塔上段杆件
高度够香
吊装横担
吊装顶架
拆除塔式起重机顶部
拆除塔式起重机柱身
补齐塔材
流动式起重机进场
起重机顶部设置拆除装置
塔身上设置拆除装置
b)内附着式
2塔式起重机组塔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
查标准上建标网
w iz321.net
Q/GDW155-2006
5.4.5重复上述吊装和提升塔式起重机作业,直至铁塔全部吊装完毕。5.4.6塔式起重机拆除。
a)外附着式:利用塔式起重机升降系统将起重机下降至可能的最低高度后,用流动式起重机或其他设备拆除。
b)内附着式:利用塔式起重机上的附属设备拆除起重臂、平衡臂、机构等,塔身部分利用铁塔自身结构采用倒装或正装方式逐节拆除。6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6.1·工艺特点
6.1.1外拉线也称落地拉线,即抱杆拉线通过地锚固定在铁塔以外的地面上。地面外拉线具有易控制、操作灵活等特点。
6.1.2适用于较平坦地形。
6.2现场布置
6.2.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可根据塔体的结构尺寸、构件重量等条件,采用塔身分片吊装、横担分段吊装或分片吊装。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现场布置如图3所示。13
1抱杆拉线:2—抱杆:3-承托绳:4—牵引绳:5—地滑车:6—控制绳:7-吊件:8—起吊滑车组:.9—吊点绳:10—卸扣;11—“V”形控制绳:12—补强木;13-一控制地锚:14一抱杆拉线地锚;15一动力地锚图3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现场布置示意图6.2.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布置应遵循下列规定:a)承托绳固定在铁塔主柱的节点上,四根承托绳应等长,承托绳与塔身的固定宜通过事先安装在塔材上的施工板(孔)连接,对角两承托绳之间的夹角应不大于90°b)抱杆拉线地锚应位于与基础中心线夹角为45°的延长线上,离基础中心的距离应不小于塔高的1.2倍。当场地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验算各部受力并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c)抱杆拉线和地锚应经过计算后选择,吊装前拉线应可靠固定。d)牵引系统应放置在主要吊装面的侧面,牵引装置及地锚与铁塔中心的距离应不小于塔全高的0.5倍,且不小于40m。
6.3工艺流程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施工准备
竖立抱杆
组立塔腿
地面组装
提升抱杆
吊装塔片
补装侧面斜材
品装高度够否
吊装顶架横担
拆除抱杆
补充塔材、整塔撒场
图4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工艺流程图6.4主要工艺
6.4.1抱杆组立。
a)地形条件许可时,采用倒落式人字抱杆将抱杆整体组立。Q/GDW155—2006
b)地形条件不许可时,先利用小型倒落式人字抱杆整体组立抱杆上段,再利用抱杆上段将铁塔组立到一定高度,然后采用倒装提升方式,在抱杆下部接装抱杆其余各段,直至全部组装完成。6.4.2塔腿吊装。
根据塔腿重量、根开、主材长度、场地条件等,可以采用单根吊装或分片扳立方法安装塔腿。分片扳立塔腿时,抱杆和其他工器具应按整体组立铁塔施工进行计算。b)
塔腿组立时应选择合理的吊点位置,必要时在吊点处采取补强措施。c
d)单根主材或塔片组立完成后,应随即安装并紧固好地脚螺栓或接头包角钢螺栓(对插入式基础的铁塔)并打好临时拉线。在铁塔四个面辅材未安装完毕之前,不得拆除临时拉线。6.4.3提升抱杆。
a)铁塔组立到一定高度,塔材全部装齐且紧固螺栓后即可提升抱杆。由于抱杆较重,应采用两套滑车组加一套平衡滑车组进行提升。内悬浮外拉线抱杆提升现场布置如图5所示。b)提升过程中应设置不少于两道腰环,腰环拉索收紧并固定在4根主材上,两道腰环的间距不得小于6m。抱杆高出已组塔体的高度,应满足待吊段顺利就位的要求。外拉线未受力前,不应松腰环;外拉线受力后,腰环应呈松弛状态。c)在塔身两对角处各挂上一套提升滑车组,滑车组的下端与抱杆下部的挂板相连,将两套滑车组牵引绳通过各自塔腿上的转向滑车引入地面上的平衡滑车,相互连接,平衡滑车与地面滑车组相连,利用地面滑车组以“2变1”方式进行平衡提升,提升时依靠两道腰环及顶部落地拉线控制抱杆。
d)抱杆提升过程中,应设专人对腰环和抱杆进行监护;随抱杆的提升,应同步缓慢放松拉线,使抱杆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查标准上建标网
ww i z321. net
Q/GDW155.---2006
至缓相
至机动绞磨
1一拉线调节滑车组:2一腰环;3一抱杆;4一抱杆拉线;5—提升滑车组;6已立塔身;7一转向滑车;8一牵引绳;9平衡滑车;10—牵引滑车组;11一地锚图5内悬浮外拉线抱杆提升布置示意图e)抱杆提升到预定高度后,将承托绳固定在主材节点的上方或预留孔处。f)抱杆固定后,收紧拉线,调整腰环使腰环呈松弛状态。调整抱杆的倾斜角度,使其顶端定滑车位于被吊构件就位后的结构中心的垂直上方。6.4.4塔身吊装。
a)塔身吊装时,抱杆应适度向吊件侧倾斜,但倾斜角度不宜超过10°,以使抱杆、拉线、控制系统及牵引系统的受力更为合理。b)在吊件上绑扎好倒“V”形吊点绳,吊点绳绑扎点应在吊件重心以上的主材节点处,若绑扎点在重心附近时,应采取防止吊件倾覆的措施。c)“V”形吊点绳应由2根等长的钢丝绳通过卸扣连接,两吊点绳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120°6.4.5曲臂吊装。
a)铁塔曲臂的吊装应根据抱杆的承载能力及场地条件来确定采取整体或分体的吊装方式。曲臂宜从铁塔侧面吊装。
曲臂吊点绳宜用倒“V”形钢丝绳绑扎在曲臂的K节点处或构件重心上方约1m~2m处。b)
c)起吊前应调整抱杆使其向起吊侧倾斜,抱杆顶部定滑轮尽可能位于被吊件就位后的垂直上方。两侧曲臂安装好且紧固螺栓后,在曲臂上口前后侧加钢丝绳和双钩紧线器调节收紧,测量上曲臂d)
上口螺栓孔距离,并确认其与横担相应螺栓孔距离相一致。6.4.6横担吊装。
a)酒杯型塔。根据抱杆承载能力、横担重量和塔位场地条件,应采用分段分片吊装方式。横担分为中段前后片、两侧边相横担四部分,边相横担利用辅助抱杆吊装。边相横担的吊装如图6所示。b)猫头型塔。根据抱杆承载能力和线路方向及铁塔前后侧场地平整情况,可以采用横担整体吊装或前后分片平衡吊装。横担整体吊装时应将抱杆向起吊反侧倾斜,横担就位时,吊件侧抱杆拉线应收紧,防止抱杆反倾。
c)横担接近就位高度时,应缓慢松出控制绳,使横担下平面缓慢进入上曲臂平口上方。当两端都进入上曲臂上口后,先低后高,对孔就位。d)·横担与上曲臂平口对孔,应先对一侧,然后再对另一侧,不允许强行对孔。e)吊装干字型铁塔地线横担时,吊点绳宜绑扎在横担重心偏外的位置。起吊时,横担外端略上翘,就位时先连接上平面两主材螺栓,后连接下平面两主材螺栓。干字型铁塔的地线横担强度满足吊装导线横担时,可利用地线横担作支撑进行吊装,否则应采取补强或其他措施进行吊装。f).吊装双回路铁塔横担方法同吊装干字型铁塔横担。6
6.4.7抱杆拆除。
Q/GDW155—2006
1一抱杆:2一辅助抱杆:3一起吊滑车组:4一起吊绳;5一吊件(边相横担);6一调节滑车组;7—抱杆拉线:8—平衡滑车组图6边相横担吊装示意图
a)铁塔组立完毕后,抱杆即可拆除。b)收紧抱杆提升系统,使承托绳呈松弛状态后拆除,再将抱杆顶部降到低于铁塔顶面以下,装好铁塔顶部水平材。
在铁塔顶面的两主材上挂“V”形吊点绳,利用起吊滑车组将抱杆下降至地面,逐段拆除,拉出塔外、运出现场。“V”形吊点绳位置应选在铁塔主材的节点处。d)拆除时应采取防止抱杆旋转、摆动的措施。6.5主要受力计算
6.5.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施工计算应包括主要工器具的受力计算及构件的强度验算。主要工器具包括抱杆、抱杆拉线、起吊绳(包括起吊滑车组、吊点绳、牵引绳等)、承托绳和控制绳等。工具受力计算应先将全塔各次的吊重及相应的抱杆倾角、控制绳及拉线对地夹角进行组合,计算各工器具受力,取其最大值作为选择相应工器具的依据。6.5.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受力分析图如图7所示。6.5.3控制绳。对于分片或分段吊装时,绑扎吊件处的控制绳应采用“V”形钢丝绳,“V”形钢丝绳的夹角宜为30°
式中:
~90°,以保证塔片平稳提升。其受力计算式为:F
-控制绳的静张力合力,kN;
G被吊构件的重力,kN;
cos(w+β)
β起吊滑车组轴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0
控制绳对地夹角,(°)。
6.5.4起吊绳。如图7所示,起吊绳(起吊滑车组、吊点绳)的合力计算式为:T=
式中:
cos(+β)
起吊绳(起吊滑车组、吊点绳)的合力,kN。6.5.5牵引绳的静张力。静张力的计算公式为:查标准上建标网
ww i z321. net
Q/GDW155--2006
式中:
一牵引绳的静张力,kN;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受力分析图T。
一起吊滑车组钢丝绳的工作绳数;一滑车效率,n=0.96。
6.5.6抱杆拉线的静张力。抱杆倾斜角一般为5°~10°。在起吊构件的重力作用下,只考虑两根主要拉线受力。由于布置上的误差,两根拉线考虑1.3的不平衡系数,两根主要拉线合力按下式计算:sin(8+β)
将式(2)代入式(4)得:
式中:
一主要受力拉线的合力,kN:
一抱杆拉线合力线对地夹角,(°)S
cos(y+)
coswxsin($+β)
cos(+β)cos(y+)
一抱杆轴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即抱杆倾斜角),(。)。主要受力单根拉线的静张力为: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