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通信行业标准(YD)】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6 17:36:42
  • YD/T1619-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1619-2007

  • 标准名称: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04-16
  • 实施日期:

    2007-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23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040电信系统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网>>M11通信网技术体制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43
  • 标准价格:

    20.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宽带光接入网的位置与定界、功能参考模型、分层结构、物理参考配置和应用类型、业务支持能力与接口、组成与功能要求、QoS功能框架、安全和认证功能、光纤传输技术、性能参数及要求、定时与同步要求、网管及操作维护框架要求和运行环境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也可参照使用。 YD/T 1619-2007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 YD/T1619-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619-2007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
Generic requirements of broadband optical access network2007-04-16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宽带光接人阀位置与定界
6功能参考模型
分层结构
8物理参考配置和应用类型·
物理拓扑
物理参考配置
8.3应用类型及其要求
9业务支持能力与接口·
业务支持能力
10组成与功能要求·
ONU/ONT
DN功能组成
11 QoS功能框架
宽带光接人网QoS网络模型
QoS技术·免费标准bzxz.net
QoS边界节点功能
QoS中间节点功能+
12安全和认证功能
基本原则
设备安全功能
业务安全功能
13光纤段传输技术
13.1、信号共享与复用模式
13.2主要的实现技术
YD/T 1619-2007
YD/T 1619-2007
14性能参数及要求
14.1网络性能参数
14.2业务性能参数·
15定时与同步要求·
16网管及操作维护框架要求
16.1基本要求…
16.2网元层网管
16.3网络层网管
16.4其他要求
17运行环境要求
17.1运行环境分类
17.2有气候防护环境·
17.3无气候防护环境···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见的儿种宽带光接人网类型-附录B(资料性附录)宽带光接入网室外型设备工作环境-附录C(资料性附录)宽带光接人网相关标准索引-28
YD/T1619-2007
本标准是宽带光接人网的总体性规范标准。光纤到户(FTTH)是宽带光接入网的应用类型之一,该部分的具体要求出YD/T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规定。本标在描述宽带光接人网的分层结构模型时,参考了ITU-TG.809《无连接层网络的功能体系》以及ITU-TG.805《传送网的通用功能体系》所给出的分层以及分割的形式描述方法,描述了宽带光接入网的分层结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以下标准:-YDN057接人网技术要求一—基于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光接入网YDN061接入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网通集团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青数立刘谦贝劲松王波吴佳宁张继军王岱欧阳伟龙陆伟丰建中陈洁李振刚YD/T 1619-2007
接人网在宽带化和光纤化的进程中,受到客户群业务需求,运劳商网络资源,光纤上各种承载技术所支持业务类型、功能和性能以及演进策略等素影响,使得具体建设模式存在着FTTCab、FTTB/C、FTTH和FTTO等多种不同应用类型和xPON、MSTP、点对点光以太网、光纤直连等多种不同具体技术选择。
本标准规范了宽带光接入网的典形应用炎型的名称和内涵以及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并规范了各种应用类型下通用的技术要求。
宽带光接入网的各种应用类型,具备多业务的同时支持能力,包括现有的宽带电信业务、窄带电信业务以及未来的电信业务。
在这里,宽带电信业务通常指采用分组承载方式,在带宽上要求较高的电信业务,随着技术和应用发展,宽带电信业务是一个在内涵和外延方面不断变化的概念。在现阶段,宽带电信业务包括宽带Interne接人、IPTV、VoIP、视频电话和百动游戏等。相对于宽带电信业务,窄带电信业务通常指传统的以TDM方式传输的业务,其典型的带宽特征一般不高于128kbit/s,包括传统的POTS、ISDN2B+D、窄带拨号上网、DDN子速率等业务,对丁超过128kbit/s而低于2.048Mbit/s的以TDM方式传输的业务,如30B+D、N×64kbit/sDDN等业务,一般也划入到窄带业务中。
1范围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
YD/T 1619-2007
本标准规定了宽带光接入网的位置与定界、功能参考模型、分层结构、物理参考配置和应用类型、业务支持能力与接口、组成与功能要求、O0S功能柜框架,、安全和认证功能、光纤传输技术,性能参数及要求、定时与同步要求、网管及操作维护架要求和运行环境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信网,专用电信网范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月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 1017-1999
YD/T 1022-1999
YD/T 1171-2001
YD/T 1238-2002
YD/T 1284-2003
YD/T 1347-2005
YD/T 1475-2006
YD/T 1090-2000
YD 5097-2001
YDN057-1997
YDN061-1997
ITU-T G813-2003
ITU-T G983.1-2005
ITU-T G983.2- 2005
ITU-T G983.3-2001
ITU-T G983.4-2003
ITU-T G983.6- 2002
ITU-T G983.7-2001
ITU-TG983.8-2003
ITU-T G983.9-2004
回步数字体系(SDH)网络接口
[固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要求IP网络技术要求—一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公用电信网间通信质量技术要求一一电话呼叫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接人网技术要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用户端设备远程管埋接入网技术要求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接人网技术要求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接入网工程设计规范
接人网技术要求一基于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光接人网接入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SDH设备从时钟的定时特性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宽带光接入系统对于 ATM PON的 ONT管理和控制接口规范通过波长分配增加业务容量的宽带光纤接人系统通过动态带宽分配增加业务容量的宽带光纤接人系统对于带有保护特性的 B-PON 系统的 ONT 普理和控制接口规范对于动态带宽分配(DBAB-PON系统的ONT智理和控制接口规范IP、ISDN、视频、VLAN标记、VC交叉连接和其他选择功能的B-PONOMCI支持
支持无线局域网络接口的B-PONONT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ITU-T G983.10-2004
支持数字用户线路接口的B-PON系统的ONT管理利控制接『T(OMCI)ITU-T G984.1-2003
吉比特光源光网络(GPON):总体特征YD/T 1619-2007
ITU-T G984.2-2003
ITU-T G984.3-204
ITU-TG.984.4-2004
FFU-TG826I-2006
ITU-TP.862-2001
TEEE802.3-2005
3术语和定义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物理媒介杆关(PMD)层规范G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传输汇聚层规范G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ONT管理和控制接口规范包网络下的定时与同步规范
PESQ:端到端语音质量测量方法
CSMA/CD接人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宽带光接入网
宽带光接人网指由用户网络接口与相关的业务节点接口之间,全程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或者以光纤作为主干传输媒质、以金属线或者无线作为用户末端传输媒质,采用各种宽带承载技术的一系列信息传送实体所组成的全部设施:具备支持现有宽带业务、窄带业务以及扩展支持未来业务开展所需的承载能力,并可经由网络管理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3.2
光纤到交接箱
光纤到交接箱(FTTCab)是宽带光接入网的典型应用类型之一,其特征是:以光纤替换传统馈线电缆,ONU部署在交接箱即FP处,ONU下采用其他介质接人到用户,例如采用现有的金属线或者无线,每个ONU典型支持用户数为数百户到一千户左右。英文沿用IrU-T术语为FiberToTheCabinet,缩写HTTCab。国内外与FTTCab概念相当的其他术语有::FTTN(FiberToTheNode或Neighbourhood),光纤到节点或光纤到邻里:·FTTZ(Fiber To The Zane),光纤到小区。统一将上述术语所代表的应用类型划入FTTcab的应用类型。3.3
光纤到楼宇/分线盒
光纤到楼宇/分线盒(FTTB/C)是宽带光接人网的典型应用类型之,其特征是,以光纤替换用户引人点之前的铜线电缆,ONU部署在传统的分线盒(用户引人点)DP(DistributionPoint,分配点),ONU下采用其他介质接人用户,如现有的金线或无线,每个ONU典型支持用户数为十多户到一百户左右。
英文沿用ITU-T的术语为FiberToTheBuilding/Curb,缩写FTTB/C'。与FTTB/C概念相当的其他国内外术语有:“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的英文Curh--词,汉语直译是路边,在国外一些典型居住环境下,当ONU部署到路边时、每个ONU面对的典型用户数为十多户到儿十户,ONUI所占据的位胃就是传统铜线网络的分线盒点,与光纤到楼宇FTTB的应用场合是类似的,这与中国光纤到路边的ONU多是部署到交接箱且所面对的用户数量多为数百户的应用不同。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述这种应用类型在中国的应用,同时又与国际上通用的术语保持逻辑含义上的一致,此处英文术语沿用ITU-T的术语为Fiber Ta TheBuilding/Curb,缩写为FITH/C,中文术语按照意详,采用光纤到楼定/分线盒:2
YD/T1619-2007
FTTB(FiberToTheBuiluling),光纤到楼宁的应用类型包括了两种含义:一种是光纤到楼宇再通过金属线或无线等为居民用户提供话音和互联网接人等业务;一种是光纤到力公楼为商业用广提供光纤接人的含义,ONU/ONT之后的设备和网络出用户管理。本处指前一种应用场合。FTTK(Fiber Ta The Kerb)中的 Kerh 与 Curb 意义一致,只是拼写方式不同。统一将上述术语所代表的应用类型划人FTTB/C的应用类型。3.4
光纤公司/办公室
光纤到公司办公室(FTTO)是宽带光接人网的典型应用类型之一,其特征是:仅利用光纤传输媒质连接通信局端和公司或办公室用户的接入方式,引人光纤由单个公司或办公室用户独享,ONU/ONT之后的设备或网络由用户管理。英文沿用ITU-T的术语为FiberToTheOffice,缩写FTTO。与FTTO概念相当的其他国内外术语有:,FTTP(FiberToThePremise在国外,FTTP的成用类型包含了两种含艾,一种是用全光接入的方式实现的到单个住宅用产的应用,一种是用全光接人的方式实现的到商务小楼的含义,本处指后一种府用场合。
。FTTB(Fiber ToTheBuilcing),光纤到楼宁的应用类型包括了两种含义:一种是光纤到楼宇再通过金属线或无线等为居民用户提供话音和互联网接人等业务;一种是光纤到办公楼为商业用户提供光纤接人的含义,ONU/ONT之后的设备和网络由用门管理。本处指后一种应用场合:FTTBusiness(Fiber To The Business),光纤到商业用户。统一将L述术语所代表的应用类型划人FTTO的应用类型。3.5
光纤到家庭用户
光纤到家庭用户(FITH)是宽带光接入网的典型应用类型之-一,其特征是:仅利用光纤传输媒质连接通信局端和家庭住宅的接入方式,引入光纤由单个家庭住宅独享。英文沿用IrU-T的术语为FiberToTheHome,缩写FTTH。与FTTH概念相当的其他国内外术语有:FTTP(FiterToThePremise),在国外,FTTP的应用类型包含了两种含义,一种是用全光接人的方式实现的到单个住宅用户的应用,一种是用全光接人的方式实现的到商务小楼的含义,本处指前一种应用场合。
FTTU (Fiber To The User),光纤到用户。统一将上述术语所代表的应用类型划人FTTH的应用类型。3.6
术语FTTx是.上述宽带光接人网的各种典型应用类型的统称。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不对称数字用户线
YD/T 1619-2007
FTTB/C
FTTCab
HomePNA
Adaptatinn Function
Central Adaptation Function
Remote Adaptation Function
Active Optical Network
Basic Rate Interface
Broadband Optical Access NetworkCable Television
Customer Equipment
Customer Network
Custamer Premise Network
Digit Data Network
Dynamical Host Configuration FrotocolDeny af Service
Distribution Point
Diff-Serve Coding Point
Etherm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Fast Ethernet
Flexible Point
Fiber To The Building/Curb
Fiber To The Cabinet
Fiber To The Home
Fiber To The Kerb
Fiber To The Node
Fiber To The Office
Fiber To The Premise
Fiber To The User
Gigabit Ethernet
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Home Phoneline Network AllianceHome Gateway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IPTelevision
Integrate Service Digital Network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meLine Distribution Point
Line Terminal
适配功能
局端适配功能
远端适配功能
有源光网络
基本速率接口
宽带光接人网
有线电视
用户设备
用户网络
用户驻地网
数字数据网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拒绝服务
分配点
差分服务编码点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快速以太网
灵活点
光纤到楼宇分线盒
光纤到交接箱
光纤到家庭用户
光纤到路边
光纤到节点
光纤到办公室
光纤到驻地
光纤到用户
千兆比特以太网
通用成赖规程
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
家庭电话网络联盟
家庭网关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互联网协议
IP电视
综合业务数字网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
线路分配点
线路终接
Mediun Access Control
Media Converler
Medial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Managenent Information Base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Mean Opinion Score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Network Management Interface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Network Terminal
Optical Distribution Point
Optical Distributian NetworkOptical Line Terminal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Optical Network Unit
Paint to Point
Priority Queue
Perceptual Evaluation Speech Quality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
Passive Optical Nelwork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rimary Rate Interface
Quality of Service
Random Early Detection
Remote Switch Unit
Remote Teminal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 ocolService Node
Service Node Interface
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ynchonous Status Message
Switc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ime Compression Multiplexing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媒质访间控制
媒体转换器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管理信息库
YD/T 1619-2007
基于同轴的多媒体联盟
平均意见得分
多业务传送节点
网络管理接口
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终端
光分配点
光分配网络
光线路终端
光网络终端
光网络单元
点到点
优先级瓯列
语音质量感知评估
普通传统电话业务
无源光网络
基于以太网的点到点协议
基群速率接口
服务质量
随机早期检测
远端交换模块
同步数字体系
空分复用
会话初始协议
业务节点
业务节点接口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步状态信息
交换设备
传送控制协议
时分压缩复用
时分复用
时分多址接人
YD/T1619-2007
Type of Service
UserDatagram Protocol
User Network Interface
Virual Container
Very high bit-rate Digital Subsriber Line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oice over IP
Wireless Fidelity
Weighted Fair Queue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Weighted Random EarlyDetection5宽带光接入网位置与定界
宽带光接入网在电信网络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SA
FTTCab
业务类别
用户数据报协议
用户网络接口
虚容器
甚高比特数字用户线
虚拟局域网
P电话
无线保真
加权公平队列
波分复用
加权随机早期检测
房民家庭
FTTBAC
公司,
办公室
金线/,无线
金风线/无线
按心网
宽带光接入网
图卡宽带光接入网在电信网络中的位置宽带光接入网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楼字
全程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或者光纤作为主下传输媒质,以金属线或无线作为用户末端传输媒质;量
,具有高带宽、长距离的传送能力:·支持多业务接人,包括各种窄带业务、宽带业务和对未来业务的扩展支持能力以及上述业务的同时接人;
,支持分组方式承载上层业务,可以作为下一代网的接入层网络;,支持接入网络的平滑演进。
宽带光接入网络,以全程光纤或者主干光纤及术端金属线或无线的宽带承载技术所支持的高带宽传送能力,提供与业务网络的功能和协议协调的接门,具备QoS保证,安全以及必要的处理能力,支持多业务接人和业务的快速部署,可以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6
YD/T 1619-2007
宽带光接人网出三个接口所定界,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SN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设备或者用户网相连,网管方面经由NMI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图2显示了宽带光接入网的定界。HMS
宽带光接入网的定界
宽带光接入网允许与多个SN连接,BOAN既可以分别接人到提供特定业务的不同SN,也可以接人到支持相同业务的多个SN,还可以接人支持综合业务的SN。6功能考考模型
宽带光接人网的参考配置,如图3所示。N
NMF:网络管理功能
AF-C:局端适配功能
S:光发送参考点
R:光接收参考点
T:与用户终端间的参考点
接人链路群
NMI:网络营理接口
AF-R:远端适配功能
a:AF-C与AF-R间的参考点
V:与业务节点间的参考点
SN:业务节点功能
围3宽带光接入网的参考配量
图3中,OLT是光线路终端,提供BOAN网络侧接口,并且连接一个或多个DN:DN是OLT和ONU之间的光分配网络;ONU是光网络单元,提供BOAN用户侧接口,并且连接一个或多个DN。光分配网络包括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有源和无源的区别在于光信号的分配方式是基于有源的电子设备,还是基于无源的光器件。无源光分配网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无需供电和维护等优点。但是在采用无源光分路器的情况下,传输距离会受到光功率预算等的限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