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机械行业标准(JB)】 管道式离心泵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01 01:00:56
  • JB/T6878-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B/T 6878-2006

  • 标准名称:

    管道式离心泵

  •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10-14
  • 实施日期:

    2007-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4.61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流体系统和通用件>>23.080泵
  • 中标分类号:

    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1泵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2.0 元
  • 出版日期:

    2007-04-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王洋、牟介刚、徐振湖、李同现、赵才甫、王国友
  • 起草单位:

    江苏大学液体机械工程中心、山东双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斯莱特泵业有限公司、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泵标委会
  • 提出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相关标签:

    管道 离心泵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介质温度为0℃~130℃的清水、腐蚀性液体或物理及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液体,吸入压力不大于1.0MPa,工作压力不大于1.3MPa的管道式离心泵(以下简称泵)。 JB/T 6878-2006 管道式离心泵 JB/T6878-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3.080
备案号:19019—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6878—2006
代替JB/T6878.1、6878.2—1993管道式离心泵
Inlinetypecentrifugalpump
2006-10-14发布
200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结构型式
型号表示方法
4.2型号示例.
基本参数.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
JB/T6878—2006
JB/T6878—2006
本标准代替JB/T6878.1—1993《管道式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与JB/T6878.2—1993《管道式离心泵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T6878.1—1993和JB/T6878.2—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两项标准进行整合。
-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调整。一对结构型式、型号表示方法作了调整。根据科研和实际生产情况,增加了规格,并对基本参数作了适当调整。根据实际增加了5.2的规定。
增加了5.3、5.4和5.5的规定。
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以下内容:a)泵的使用环境条件;
b)同轴连接泵电动机的要求;
c)对不同连接泵的效率作了区分;d)泵法兰要求作了调整;
e)叶轮动平衡试验;
f)密封要求;
g)联轴器的要求;
h)轴承及其温升要求:
i)安全要求;
j)可靠性要求。
-对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内容作了补充和调整。删除了原标准(技术要求)中的表1、表2和第7章节。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1)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双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斯莱特泵业有限公司、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洋、牟介刚、徐振湖、李同现、赵才甫、王国友。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2006年第一次修订。E
1范围
管道式离心泵
JB/T6878--2006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式离心泵的结构型式、型号、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介质温度为0℃~130℃的清水、腐蚀性液体或物理及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液体,吸人压力不大于1.0MPa,工作压力不大于1.6MPa的管道式离心泵(以下简称泵)。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ISO780:1997)GB755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755—2000,idtIEC60034-1:1996)GB1971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GB/T3216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GB/T3216—2005,ISO9906:1999MOD)
GB/T5656
GB/T5661
GB10395.8
离心泵技术条件(I类)(GB/T5656--1994,eqvISO5199:1986)轴向吸人离心泵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的空腔尺寸(GB/T5661一2004,ISO3069:200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10396-GB10396
2006,ISO11684:1995,MOD)
GB/T12785
潜水电泵试验方法
GB/T13306
5标牌
GB/T17241(所有部分)铸铁管法兰JB/T4297
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8097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8098
JB/T8687
泵类产品抽样检查
3结构型式
3.1泵的结构型式分为:立式(含双头)、单级或多级。3.2泵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分为:同轴连接(泵轴与电动机轴为同一轴);非同轴连接(加长接轴或联轴器联接)。
3.3泵的吸人、排出口法兰尺寸相同,且法兰中心线处于同一轴线。3.4泵的转向:从驱动端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4型号
4.1型号表示方法
JB/T6878—2006
泵的型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等组成,其有两种表示方法:a)方法一:
00000-0
叶轮公称直径,单位为mm
泵进出口直径,单位为mm
泵结构特征:单头不标注;双头泵为S;便拆式为B输送介质:常温清水不标注,热水为R,腐蚀性液体为F管道式离心泵,单级为G,多级为MG特殊代号(根据需要标注或不标注)b)方法二:
00000-0
电动机级数
电动机功率,单位为kW
叶轮公称直径,单位为mm
泵进出口直径,单位为mm
输送介质,常温清水不标注;热水为R;腐蚀性液体为F管道式离心泵,单级为G,多级为MG特殊代号(根据需要标注或不标注)注:出口产品或特殊供货时型号可根据当地惯例或与用户协议另行确定。4.2型号示例
泵吸人、排出口直径为40imm,输送介质为常温清水,立式,单级,叶轮公称直径为160mm的管道式离心泵,其标记为:G40一160或**G40—160(**特殊代号,下同)。泵吸人、排出口直径为40mm,输送介质为热水,立式,单级,叶轮公称直径为160mm的管道式离心泵,其标记为:IGR40—160或**GR40—160。泵吸人、排出口直径为50mm,输送介质为热水,立式,多级,便拆式,叶轮公称直径为160mm的管道式离心泵,其标记为:MGRB50—160或**MGRB50—160。泵吸人、排出口直径为200mm,输送介质为热水,立式,单级,叶轮公称直径为160mm的管道式离心泵,其标记为:GR200—160或**GR200—160。泵吸人、排出口直径为150mm,转速为1480r/min,输送介质为常温清水,立式,单级,叶轮公称直径为315mm,配套功率30kW,4极电动机的管道式离心泵,其标记为:G150-315-30/4或**G150—315—30/4。
泵吸人、排出口直径为80mm,转速为2950r/min,输送介质为轻微腐蚀性液体,立式,多级,叶轮公称直径为350mm,配套功率45kW,2极电动机的管道式离心泵,其标记为:MGF80/350一44/2或**MGF80/35045/2。
10-100
15-100
20-100
20-125
25-100
25-125
25-160
32-100
32-125
32-160
32-200
25-100
25-125
25-160
32-100
32-125
32-160
32-200
40-100
40-125
40-160
40-200
40-250
50-100
50-125
50-160
50-200
50-250
65-100
65-125
65-160
65-200
65-250
65-315
进出口直径
泵效率
机组效率
14.5/15.6
13.2/13.6
20.8/21.8
18.9/19.5
23.3/24.0
21.4/22.5
20.7/21.3
26.7/28.6
26.0/27.2
23.2/23.9
30.8/32.3
30.8/31.7
27.6/28.8
41.7/42.9
40.3/42.1
49.1/50.5
JB/T6878—2006
配套功率
必需汽蚀余量
JB/T6878—2006
80-100
80-125
80-160
80-200
80-250
80-315
80-350
100-100
100-125www.bzxz.net
100-160
100-200
100-250
100-315
100-350
125-100
125-125
125-160
125-200
125-250
125-315
150-200
150-250
150-315
150-400
150-460
200-200
200-250
200-315
200-400
200-500
250-235
250-300
250-315
250-400
250-500
300-400
300-485
300-585
300-710
进出口直径
表1 (续)
泵效率
机组效率
配套功率
必需汽蚀余量
350-400
350-500
350-600
400-400
400-500
400-600
500-600
500-700
500-800
进出口直径
注1:非同轴连接的泵为泵效率。注2:同轴连接的泵为机组效率。扬程
表1 (续)
泵效率
机组效率
JB/T6878—2006
配套功率
必需汽蚀余量
注3:表中机组效率14.5/15.6表示:分子14.5为配单相电动机的效率值,分母15.6为配三相电动机的效率值。注4:配单相电动机时,转速为2800r/min,1但同轴连接的效率应符合表1规定。5基本参数
5.1泵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中的参数是常温清水时规定点的性能值。5.2双头并联泵的效率比表1中相应规定值下降四个百分点:耐腐蚀泵的效率比表1中相应规定值下降三个百分点。
5.3当泵的流量和扬程不符合表1的规定时,其效率应符合用户与制造厂达成的协议要求或合同规定,5.4表1所列的泵进出口直径和转速为推荐值,其进出口径和转速也可根据需要或按合同要求确定,但泵的型号表示方法应符合4.1的规定。6技术要求
6.1一般要求:
6.1.1泵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6.1.2如果用户对泵有不同于本标准的要求,可按合同的规定执行。6.2泵在下列使用条件下应能连续正常工作:a)工作压力≤1.6MPa,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可根据需要或按合同要求确定;b)环境温度不超过40℃;
c)输送介质pH值4~10;
d)输送液体的固体容积比≤0.2%、固体颗粒≤0.2mm。特殊环境条件下可根据需要或按合同要求确定;
e)泵运行时,电源电压和频率变化及其对电动机性能和温度极限的影响应符合GB755的规定,6.3性能及偏差:
6.3.1泵的允许工作范围应由制造厂确定,必要时可按合同要求确定。6.3.2泵的性能偏差应符合GB/T3216中的2级规定。6.3.3非同轴连接泵的效率值为泵效率;同轴连接泵的效率值为机组效率。6.3.4泵在0.7倍~1.2倍规定点流量的工作范围内,轴功率不得超过配套电动机的额定功率。6.3.5同轴连接泵电动机的性能偏差应符合GB755的规定,对分马力和特殊电动机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JB/T68782006
6.3.6泵的振动极限值应符合JB/T8097中的C级规定。6.3.7泵的噪声极限值应符合JB/T8098中的C级规定。6.4同轴连接泵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冷态为≥20MQ,热态应符合GB755的规定。6.5同轴连接泵电动机应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温度,按GB755的规定选取热分级。特殊环境条件下也可根据需要或按合同要求确定。6.6泵的进出口法兰强度应满足泵工作压力的要求,并符合GB/T17241的规定。6.7泵承受水压的零部件应进行静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泵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5min,承压件不得有渗水、泄漏和冒汗等现象。6.8泵叶轮应作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静平衡允许的不平衡力矩按式(1)计算;动平衡允许每一端面的不平衡力矩按式(2)计算:
Mj≤eGX10~6
Mp≤eG/2×10~
式中:
M—静平衡允许不平衡力矩,单位为N·m;Mp—动平衡允许不平衡力矩,单位为N·m;e—允许偏心距,单位为μm;
同步转速为3000r/min时,e=20μm;同步转速为1500r/min时,e=40μm。同步转速为750r/min时,e=76um;同步转速为600r/min时,e=95um;G单个叶轮的重力,单位为N。
当计算的叶轮允许静不平衡力矩小于0.03R(单位为N·m)时,则按0.03R(单位为N·m)计。当动不平衡力矩小于0.015R(单位为N·m)时,则按0.015R(单位为N·m)计。R为叶轮去重部位的半径(单位为m)。
6.9泵采用的密封应符合GB/T5656的规定,密封空腔的尺寸应符合GBT5661的规定。6.10泵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满足输送介质温度0℃~130℃的要求,保证在规定的使用期内不因材质原因而损坏。
6.11泵的轴承(或同轴连接泵电动机的轴承)应能满足承受泵工作范围内残余轴向力的要求。在额定工况下,轴承温度不得高于环境温度40℃,轴承工作温度不得高于80℃。6.12联轴器应能传递泵最大配套电动机的扭矩。6.13外观与装配:
泵的所有零部件经应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6.13.1
6.13.2装配后的泵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等现象。泵装配后,对产品外露的机械加工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6.13.3
6.13.4泵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泵表面应无污损、碰伤、裂痕等缺陷。6.13.5泵的涂漆应符合JB/T4297或相应标准的规定。6.14泵应有明显的红色旋转方向标志。6.15对密封腔带有放气螺栓的,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应在产品说明书中说明放气方法6.16同轴连接的泵,电动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应符合GB1971的规定,且转向与泵工作方向一致,并应保证标志在泵使用期内不易磨灭。6.17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泵首次故障(易损件除外)前的平均工作时间应不少于6000h。6.18泵的安全标志应符合GB10396的规定。6.19安全:
6.19.1机组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或接地措施。6
6.19.2配套电动机和泵之间应有可靠的防水措施,以防止水进人电动机。6.19.3泵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10395.8的规定。7试验方法
7.1非同轴连接泵的性能试验按GB/T3216的2级规定进行。7.2
同轴连接泵的性能试验按GB/T12785的2级规定进行。7.3泵的振动测量按JB/T8097的C级规定进行。7.4泵的噪声测量按JB/T8098的C级规定进行。JB/T6878—2006
7.5可靠性试验按6.17的规定,以三台泵首次故障前的工作时间计,其试验应符合下列之一均可:a)实验室试验;
b)实际用户使用统计。
7.6转向试验按6.16的规定,试验时,按电动机线端标志施加同相序电压,其转向应与泵工作方向一致。
安全与安全标志按GB10395.8和GB10396的规定进行。3泵轴承的温升用温度计法或相应的方法检测。7.8
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泵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2出厂检验
8.2.1每台泵均应经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方可出厂。8.2.2检查项目:
a)外观及转动检查;
b)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绝缘电阻测定(仅适用于同轴连接的泵);c)转向试验(仅适用于同轴连接的泵);d)安全标志及泵转向标志检查;e)规定流量时扬程的测定;
f)规定流量时机组效率的测定;(仅适用于同轴连接的泵)g)a)、b)、c)、d)全数检查,e)、f)抽检。8.2.3抽检按JB/T8687的规定检验,抽样方案根据生产实际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8.3型式检验
8.3.1凡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及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成批生产的定期抽查,每年至少一次;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3.2检验项目:
a)出厂检验的全部项目。
b)温升试验(仅适用于同轴连接泵的电动机)。c)热态绝缘电阻的测量(仅适用于同轴连接泵的电动机)。d)泵水力特性曲线的测定(包括扬程-流量曲线;输入功率(或轴功率)·流量曲线;机组效率7
JB/T6878—2006
(或泵效率)·流量曲线)。
e)泵的汽蚀余量测定。
f)电动机负载特性曲线的测定(包括:功率因数-轴功率曲线;定子电流·轴功率曲线。仅适用于同轴连接的泵,无要求时可不进行)。g)泵的振动测定。
h)泵的噪声测定。
i)对叶轮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可用零件或部件的过程检验代替;同轴连接的泵不解体进行电动机空载特性曲线的测定、电动机堵转特性的测定,可用85%的额定电压下起动与运行特性评价代替(当有特殊要求或规定必须进行解体试验时,应对解体可能影响性能的因素加以明确)。j)可靠性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可靠性试验(至少五年应进行一次)。8.3.3型式检验的抽样检查和判断处置规则应符合JB/T8687的规定。推荐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检查批应满足样本大小至少为两台(批量为一台时例外),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I,合格质量水平(AQL)为4.0。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标志
9.1.1标牌
9.1.1.1标牌应符合GB/T13306中的有关规定,并牢固地固定在泵的明显部位。9.1.1.2标牌至少应标明的内容如下:a)制造厂名;
b)产品名称、型号;
c)规定点流量,单位为m/h;
d)规定点扬程,单位为m;
e)配套电动机功率,单位为kW:f)额定电压,单位为V(仅适用于同轴连接的泵);g)额定电流,单位为A(仅适用于同轴连接的泵);h)额定频率,单位为Hz(仅适用于同轴连接的泵);i)相数(仅适用于同轴连接的泵);j)热分级或温升(仅适用于同轴连接的泵);k)转速,单位为r/min;
1)必需汽蚀余量,单位为m;
m)产品编号;
n)出厂日期;
o)质量,单位为kg;
p)标准代号。
9.1.2包装标志
包装箱外形的文字和标志应整齐、清晰、内容如下:a)制造厂名称;
b)收货站及收货单位名称;
c)产品名称及型号;
d)外形尺寸,单位为mm;
e)毛重,单位为kg;
f)在包装箱的适当部位应标有必要的文字和图示,并符合GB/T191的规定。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